第一篇:二中宣传片解说词2013.10.18
三百年人文荟萃七十载桃李流芳
——瑞昌二中发展巡礼
这里是培育英才的摇篮,这里是责任与爱涌动的校园,它就是江西省重点中学、赣北名校——瑞昌市第二中学。
【推出片头】
【小标题】建安全文明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
(切入画面:由中科院院士潘际鸾题写的校名:瑞昌市第二中学,镜头:鸟瞰二中全景)座落于瑞昌市区中心的瑞昌二中,创建于1940年,校园选址于清代紫峰书院。紫峰古井、紫峰桥、三华树等遗址、景点见证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2009年4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字幕:校园占地面积10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0000余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2953人,设50个教学班。教职工196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高级教师104人,一级教师6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9人。)
(镜头:校长和校领导一起讨论校园规划,青春雕塑、彩虹门、紫峰塘、步月桥、紫峰园林、三华树、蘑菇亭、校风石刻、宣传栏等等,在场景镜头中加校风字幕:刻苦、求实、团结、奋进!)
走进园林式的二中校园,典雅中透露着活力,精致中蕴含着关怀。多年来,学校领导与全体师生同心协力,科学管理,民主办校,遵循着“刻苦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按照“德育是首位,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人才是关键”办学理念,坚持“分层教学、目标培养、优进优出”教学原则,实现了对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学校以 “五个一”为育人目标,让学生的智能与情感得到了最好的融合与发挥。
(配字幕:一个健全完整的人格、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一个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一个终身受益的知行习惯、一个品味高雅的艺术爱好)
这里,每间教室都充满人文、书香的气息;教室内外走廊过道的名言、警句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孩子的品行;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成为学生拓展真知的舞台;平整宽阔的塑胶运动场,活跃着师生们矫健的身影;整洁干净的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场所。精致化打造文明的校园文化,构建起师生和谐的精神家园。
(镜头:教室上课、运动场足球比赛、学生公寓生活、学生食堂用餐等场景)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和新一届领导班子共同努力下,瑞昌二中校园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有了新突破,培养了一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的师资队伍,造就了一个勤学、善思、活泼、向上的学生群体,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推动着瑞昌二中不断取得突出的办学成果,谱写了瑞昌市教育新华章。先后被评为(字幕:“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提升质量年先进单位”、“江西省教学科研先进单位”、“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先进单位”、“江西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全省五四红旗团组织”、九江市党建“十面红旗党支部”、“九江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九江市校园管理四星学校”)等。辉煌的办学成果得到上级领导、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镜头 :市领导到二中考察图片、领导班子会议、教代会、教师会议、学校荣誉奖状、获奖学生照片等)
【小标题】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名师工程
(镜头:二中教师合影、在办公室集体备课、课堂上课(语文、英语、物理、历史四个类型课)、上多媒体课、试验课(理、化、生)、教学研讨会、与德国理文中学师生交流、学校名师照片等。教师赛课、安全常识专题课、学生参与课堂画面等)
“三尺讲台,终岁不问名利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瑞昌二中的教师始终把育人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他们忠于教育事业,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构筑迈向成功的基座。在教师素质培养方面,学校十分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制定了《教书育人目标考评条例》,全体教师都签订了师德师风责任状,树立优秀教师典型,激励他们成为“知识渊博,教艺精湛,乐于奉献,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在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方面,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学校经常组织专家教师观摩课、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及优质课评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听课评课等提高教师基本素质,还通过网上远程教育、“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施教师全员培训。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加强教育教学信息的采集与学习。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得好能把关的名师。其中:全国优秀教师3人、江西省级先进四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1人,九江市学科事头人12人,九江市骨干教师35人。一支德才兼备、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正呈现出空前活力,为瑞昌二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字幕:名师名单及个人图像、荣誉证书照片:全国优秀教师蔡报刚、徐建成、朱爱莲、杨贵书;江西省模范教师孙友忠、江西省德育标兵柯轲,江西省优秀班主任宋继锋、江西省特级教师何毓阳;朱瑞生江西省中学历史“赣教杯”教学大赛一等奖;朱雪芹九江市青年教师英语优质课大赛第一名、教学设计一等奖;徐巧芳九江市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柯愈河老师九江市通用技术教材与教学设计二等奖。周丽娟市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李强老师荣获市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二等奖)
【小标题】科学研究为先导教学相长结硕果
(镜头:在办公室集体备课、课堂教师上课(数学、化学、政治、地理四个类型课)、学生小组讨论、课题研究场景、国家、省级课题立项书照片等)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始终抓住教学质量管理不放松。抓住教学常规中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和质量检测等五环节,连年在九江市教学常规检查中受到好评。在抓好课堂教学管理上,提倡多样化,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并融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一线教师全员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已结题的课题有15个。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赛课及论文比赛中,共有80多人次获奖。发表教学论文70多篇。
(字幕:已结题的课题有,省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6个,校级课题30个;已立项的在研课题有: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10个)
(镜头:校园场景、优生林荟、余莹、朱向明、徐如栗等照片)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的课程标准,保证学生学科知识的全面成长,学校不断寻求课程改革的新模式,以适用学生的成长的需要,以课改为引导,推进高考学科目标教学
和非高考学科的兴趣教学改革;把常规抓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搞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考核评估,组织学生进行评教,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近来来,学校高考成绩一直名列九江市重点中学的上游。余莹、林荟等考取北大,朱向明、徐如栗录取清华,瑞昌二中为全国各高等院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学生。
【小标题】第二课堂添活力素质教育铸辉蝗
(镜头:升旗仪式,国旗冉冉升起,学生走进学校,在教室认真上课、晨读,几个学生漫步于操场、边走边读,学生做实验、上多媒体、上电脑课、主题班会、走廊、班级布置、法制教肓、安全教育、疏散演练、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机器人获奖证书图片、蘑菇亭石椅看书、清明节祭活动、爱心捐款等场景)
瑞昌二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管理成效,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以中学生思想品德要求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瑞昌二中养成教育常规要求”,并落到实处,变成看得见、能评价的行为,奠定了学生坚实的成才基础。整个校园人文环境温馨,学习气氛积极浓厚。
(镜头:二中校本教材“二中发展史”教学讲座镜头,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运动会、团员活动、校园歌手大赛、李阳英语讲座、高先美演讲等、演讲比赛等照片、机器人小组训练等片断)
学校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学科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瑞昌市的地方特色开发校本教材,已开发出的校本教材十种、十二本。其中,何毓阳教师的《曲径通幽——高中语文每课一曲》及《对联写瑞昌》双双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
(镜头:图书馆借书、音乐、美术活动、通用技术课、课外活动做游戏等场景,比赛图片、获奖证书图片等)
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广泛发动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学生电脑机器人、美术、音乐、书法、体育等爱好小组,各类活动丰富多彩,校内活力不断增强,办学特色越发鲜明。
(字幕:2010年二中机器人小组黄煜、胡枭君同学获江西省第八届机器人竞赛高中组足球比赛冠军,并代表江西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获高中组足球项目冠军;2011年朱清恒、董玉铭参加江西省第九届机器人竞赛高中组足球比赛一等奖)
一代代薪火相传,一年年桃李芬芳!如今的瑞昌二中人,正承载着新的希望,驾驭着新的机遇,勇攀高峰,努力迈向新的彼岸、新的辉煌!
【接校歌结束】
另外要求事项:
1、全片加音乐
2、字幕字体要让人看得清晰醒目。(最好不用草书)
第二篇:利民二中宣传片解说词
教海无涯,扬帆起航
——记旭日下的的利民第二中学
第一部分 序
(纯音乐响起,《三德歌》)
镜头:从旭日东升转向利民二中全景,渐次放大转向校园全景。解说词:解说词:
利民第二中学,犹如一只风中绽放的紫丁香,香气袭人——整洁有序的校园充满了书香气息;宽敞明亮的教室成为学生梦想的摇篮;走廊过道彰显孩子们的智慧;平整干净的校园场地,雀跃着孩子们活泼的身影;生机勃勃的鲜花绿树装点着校园新貌„„清晨,孩子们迎着朝霞书声琅琅;黄昏,孩子们踏着余晖挥洒青春。走进这里,你会在潜意识中感觉到:这里的每一株小树会说话,每一棵小草会唱歌!
镜头: 校训: 办学理念: 校风: 学风: 教风:
镜头:转向校园,定格几秒,然后上升,转向天空——
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喷薄而出。推出片名:教海无涯,扬帆起航——记旭日下的利民第二中学。
镜头:校园镜头特写组合
(音乐轻下去)解说词:
这里是书香浸润的校园,这里是传承文明的学园,这里是张扬个性的乐园,这里是成就梦想的家园。(音乐响起)利民二中中学镜头:
解说词:“三尺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 多年来,利民第二中学率先实施新课程改革。淡化知识传授,注重方法引导。老师们互相听评课,互相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积极派员参加区级以上的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和活动的方式,努力为老师们创造教研教改和观摩学习的平台,求真务实的让老师们得到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解说词:清风一缕拂万物,花香飘入众人心。
2016年5月7日至8日,我区举办了为期两天的《 “新八德”教育培训》专题讲座。区教育局领导出席讲座。讲座邀请新八德讲师团,为全区教育部门的领导,校长、教师进行了讲解。“新八德”包含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立志、守法和践行《弟子规》八个德育主题。新八德教育团从“新八德”的教育内涵、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具体操作等诸多方面为与会人员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和讲解。
在讲座总结会上,区教育局局长xxx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全区上下要深入全面地领会“新八德”教育意义,持之以恒地加强“新八德”教育学习,全心全意践行“新八德”教育宗旨。以此次讲座为东风,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局并要求全区上下要贯彻落实好“新八德”讲座精神,推动“新八德”教育的开展。
为了让新八德教育体系在我校生根、发芽,校长、主任亲自督导组织中小学教研活动,将新八德内容正式引用到我们的班级管理之中。
新八德教育体系的实施,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学校秉承“道德教育为首,素质教育为重”的理念,促使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使他们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向客人,向老师,向同学问个好,鞠个躬,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 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音乐起,轻音乐或浪漫的钢琴曲,如《秋日私语》)
镜头:升旗仪式、学生在教室认真读书、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布置、安全教育、消防演练、爱心捐款、夏季艺术节、春秋季田径运动会,等。
解说词:利民第二中学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组织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消防演练、主题班会、夏季艺术节、春秋季田径运动会等形式,不断夯实德育工作,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镜头:学校荣誉证书、获奖学生照片、获奖老师图片、各种颁奖典礼等。解说词:艰辛的付出,必定收获成功的喜悦,多年来,学校获得过许多的荣誉,但我们知道,荣誉属于过去,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还远远没有达到让我们骄傲和自豪的高度,我们一定要着眼将来,着眼长远,为利民第二中学的扬帆起航推波助澜。
第四部分:大风起兮,破浪起航
镜头:红日之下,一群鸿雁呈一字翱翔,转向校园。
镜头:日上中天,大海上一艘巨轮,正破浪前行,远处,是桃李芳菲的彼岸 解说词:今天,在党和国家如沐春风的教育体制下、在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会更加紧密团结,更加务实进取,驾驶着利民第二中学这艘满载着人民教育之希望的大船,紧跟时代的步伐,驶向理想的桃李芳菲的彼岸。
第三篇:宣传片解说词
宣传片解说词
在秀美的松花江畔,杏花掩映的杏林路中段,矗立着一座享誉省内外的完全中学——佳木斯市第七中学。学校先后获得省市各类荣誉一百余项,尤其以独特的办学特色荣获省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基点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如今,七中全体教师达成共识: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领域,比如有的人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才”,有的则表现出超常的“数学天才”,而每一个体不同优势智能领域的充分发展,才能使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个体适应并立足于当今这个极具个性化的时代,并走向成功。(字幕:七中——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七中立校52载,艺术办学也走进第19个年年头,成功的教育促进了个性发展,一颗颗丰硕的特色教育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注定载入第七中学的璀璨史册:
1993年,与佳木斯师专艺术系(现佳木斯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创办艺术班,开创省内中学联合办学之先河。
1998年,省级培养优秀艺术后备人才基点校,高考本科实现0的突破。
2002年10月,新建4500平方米艺术教学楼正式启用。
2003年,王传越、刘宇鹏考入国内最高音乐殿堂——中央音乐学院。
2004年,赵云考入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第一个跨出国门。
2005年,赵嘉为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指挥专业
2006年,宋伟建考入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2007年,郭小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美专业
2008年,肖尧考入天津美术学院
2009年,又传来捷报:王苗壮成为考入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第二人„„
2010年,徐安庆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舞美专业
2011年,张丹通过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课考试
这正是:引吭高歌跃进曲,挥笔泼墨画妖娆。(同时字幕:)
近十几年来,我校艺术高中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其中,艺术高中近千名毕业生先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南京师大、燕山大学等高等学府,敲开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众多国家重点院校的大门。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国人也开始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因而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但是现在发展文化产业当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的极其匮乏,可以预见的是,高校将紧跟着政策在艺术方面继续扩招。
我校,一方面,为了满足学生摆脱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学生一曲成名一画难求理想。我们学校提出了“为每个学生开辟成功之路,让每个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同时字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办学之路。
七中的艺术特色,有十几年的艺术实践,更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按照该理论,每个
人的智力和潜能是不同的,而我们选择了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通俗一点解释就是:一中要千方百计把学生送进清华和北大,七中要竭尽所能把学生送进中央院和鲁艺。
为此,学校结合多年时间,开发了一套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同时字幕:)早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就把《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我校的重点立项课题,其中我校的资源特色类校本课程包括口琴、竹笛、竖笛、舞蹈、声乐、音乐欣赏、国画、素描、书法、卡通、工艺、动漫画设计等,非常受学生欢迎。特别是我们通过整合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利用多功能厅设备连接各教室电视进行现场直播,也为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无论你的教育生涯是长是短,我们必须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博大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而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进器„„
在文化课方面,我们有从教数十载的老教师把关,他们德高望重,博学善教,用爱心作清泉,洗涤着学生的心灵;我们也有富于生气的青年教师跟进,他们执着追求,敢于创新,在三尺讲台上燃烧自己无悔的青春。
在专业课方面,我们有外聘的专家教授,他们德艺双馨,严谨勤奋,为迷茫的孩子奏响了进军的号角;我们也有自己培养的青年才俊,他们急起直追,后来赶上,为饥渴的双眼描绘了华美的图章。
2008年,在皮秀云校长的英明果敢的决断下,我校的美术专业课实现了平稳过度,由过去完全依赖别人到全部独立承担,初步实现了我们独立办学的夙愿。
这就是佳木斯第七中学,在艺术特色教育方面,一次次勇立潮头!
实践证明: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全校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不畏辛苦、无私奉献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是我们学校不断发展、超越困境的原动力。(同时字幕:立校之本: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
艺术教育也正在悄悄地对学生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艺术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个性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某一方面的智能特长,为将来的升学、就业、生活、做人等打好基础。学校拓宽艺术教育的辐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文化周、十佳书画、十佳演讲员、十佳写作能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以校管乐队、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长风文学社、《心语报》、校园广播站、篮、足球、田径队等组织,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精神层面的需要。在各类比赛中,许多同学脱颖而出,进一步发展了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七中学还坚持组织学生去儿童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等进行社区服务外,为市教育局老教师艺术团无偿提供活动场地,并且组织学生在老年节为离退休老教师进行慰问演出,这不仅受到了老前辈们的好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相声大师姜昆亲笔题词,称赞七中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今天,我们第七中学也给家长和学子郑重承诺:“给我一个机会,我将把您的孩子塑造成为美丽的白天鹅!(同时字幕)”
欢迎你,望子成龙的每一位家长!(同时字幕)”
欢迎你,渴望成功的每一位学子!(同时字幕)”
有你的加入,佳木斯七中的明天将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第四篇:宣传片解说词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烟波浩淼的骆马湖,蟹肥虾美;古韵流长的大运河,裹挟着洋河双沟美酒醇郁的芳香千年诗意流淌。革命老区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是一块英雄的热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创始人朱瑞将军的母校——宿城区龙河镇中心小学就坐落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全镇共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办学点3个,中心园1所,村级办园点3个,社区教育中心1个。中心小学占地80509㎡,其中,建筑面积17933㎡,运动场地8350㎡,校园环境如诗如画:朱瑞塑像挺拔英武,池塘水光潋滟、鱼翔浅底,四周垂柳轻舞、翠松挺拔,绿化率达61%。
现有在校生1543人,教职工114人,专任教师95人,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37%。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3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6人。1人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5人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为了让“炮兵之父”的伟大人格和非凡经历影响和教育家乡学子,我校坚持走红色德育的特色办学之路,灌输少年儿童对党、对祖国的朴素情感。学校在用朱瑞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引领学生志存高远的同时,把学习朱瑞精神与教育教学活动和规范管理相结合,让朱瑞精神体现在学习、生活、集体活动等诸多方面,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追求。
加强体验教育,强化活动育人是我校红色德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学校在学生中成功举办了 “唱、读、讲、观、诵、评、演”等红色德育活动。即举办唱红色经典歌曲、读红色经典书籍、讲朱瑞将军故事、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诵红色经典诗文、评比朱瑞中队和“朱瑞式好少年”、演红色经典话剧等活动,为学生打上了亮丽的精神底色。
我校的朱瑞文化、红色德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江苏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沙人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朱瑞将军侄女朱玲、朱莲,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益,宿城区委书记李健等领导都亲临我校参观指导。
我校的朱瑞文化建设文章入选江苏省少工委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彩红领巾》一书;《朱瑞:炮兵奠基人》入选国家关工委主编的德育读本《共 1
和国缔造者与建设者》一书。校本教材《炮兵之父朱瑞》文质兼美、图文并茂,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德育读本。
继2007年底朱瑞将军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后,今年,朱瑞中队被省少工委命名为“江苏省英雄中队”;五(4)班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朱瑞班”,朱瑞文化建设声名远播。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按照“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创建要求,我校投资260多万元,新建了一幢2180平方米的综合楼,先后建成高标准的体育室、实验室、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和心理咨询室;各功能室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科学、音、体、美等装备均达二类标准,现有图书31720册,生均21册。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拥有中心机房1个,电脑室3个,学生电脑170台,生机比9:1,教学用笔记本电脑60台,师机比1.9:1。充分满足了学生网络上课和教师自动化办公及学校管理平台无纸化办公的需求。学校拥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供各班级电化教学。一线教师全部使用电子备课,科学、美术、音乐、计算机等课程全部在专用教室上课。
后勤服务上,我校建有高标准餐厅和宿舍楼。餐厅可容纳800名学生同时就餐,有专业厨师和服务人员,三餐营养搭配科学,饭菜卫生、可口。宿舍楼有450个床铺,现有住宿生406人,均单人单铺,配备专职生活指导教师,学生宿舍整洁、温馨。为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建立了监控室,在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人防与技防结合,确保了安全管理无盲点。
办人民满意教育,创现代化精品学校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以“始于斯,忠于斯,成于斯”的校训,以“用经典照耀童年”的校风,以“让课堂涌动灵性”的教风,以“让智慧充盈指尖”的学风,努力更新办学理念,有力保障了创建扎实、有效推进。
今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中央彩票专项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首批学校,开办了合唱、泥塑、写作、竹笛、书法、儿童画、版画、科技、乒乓球、篮球等20多个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校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契机,扎实开展双语阅读活动,鼓励师生多进图书室、多借书、多读书、多交流、多写读书笔记、多展示读书成果。学校还为每位
师生发放一本精美的读书笔记,为各班建立了流动书吧,印发了推荐阅读书目,制订了读书方案,编辑印发了校报《红泥巴报》,让琅琅书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尝试导学案,“踩着杜郎口的肩膀摘星星”,让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全校师生的学习。学校利用研训室这个阵地,认真扎实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结合实际,在集体反思,个人反思,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老师走下三尺讲台、放下成堆作业试卷,为学生减负增效。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校园集体舞、武术操、太极拳、跑步、跳绳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
在管理上,我校注重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努力营造和谐、成功、幸福、发展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在校长室的倡导下,我校教师养成了课前候课的良好习惯,课前两分钟,任课教师会主动到教室门口候课。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龙河小学的现代化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2011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本,残疾儿童9名全部随班就读。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从业人员培训9140人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董王高跷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红火上演。
全镇幼儿园均建成省标准幼儿园,中心园顺利通过省优质园验收;社区教育中心创建成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并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春催桃李,雨润幼苗,沐浴着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春风,我校如同一簇馨香绚丽的映山红绽放在龙河畔。一年来,我校师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达300余人次,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手拉手” 活动优秀组织奖、宿迁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宿迁市交通文明示范学校、宿迁市规范管理样板学校等,连续五年在全区教育系统目标综合考评中荣获二三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龙小人将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新的起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共同谱写教育发展的豪迈篇章!
第五篇:宣传片解说词
宣传片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所做出的贡献(成绩)、社会对他(她)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解说词是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便于观众一目了然。解说词是按照实物陈列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时间顺序编写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宣传片的解说词吧。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烟波浩淼的骆马湖,蟹肥虾美;古韵流长的大运河,裹挟着洋河双沟美酒醇郁的芳香千年诗意流淌。革命老区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是一块英雄的热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创始人朱瑞将军的母校——宿城区龙河镇中心小学就坐落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全镇共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办学点3个,中心园1所,村级办园点3个,社区教育中心1个。中心小学占地80509㎡,其中,建筑面积17933㎡,运动场地8350㎡,校园环境如诗如画:朱瑞塑像挺拔英武,池塘水光潋滟、鱼翔浅底,四周垂柳轻舞、翠松挺拔,绿化率达61%。
现有在校生1543人,教职工114人,专任教师95人,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37%。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3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6人。1人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5人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为了让“炮兵之父”的伟大人格和非凡经历影响和教育家乡学子,我校坚持走红色德育的特色办学之路,灌输少年儿童对党、对祖国的朴素情感。学校在用朱瑞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引领学生志存高远的同时,把学习朱瑞精神与教育教学活动和规范管理相结合,让朱瑞精神体现在学习、生活、集体活动等诸多方面,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追求。
加强体验教育,强化活动育人是我校红色德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学校在学生中成功举办了 “唱、读、讲、观、诵、评、演”等红色德育活动。即举办唱红色经典歌曲、读红色经典书籍、讲朱瑞将军故事、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诵红色经典诗文、评比朱瑞中队和“朱瑞式好少年”、演红色经典话剧等活动,为学生打上了亮丽的精神底色。
我校的朱瑞文化、红色德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江苏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沙人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朱瑞将军侄女朱玲、朱莲,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益,宿城区委书记李健等领导都亲临我校参观指导。
我校的朱瑞文化建设文章入选江苏省少工委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彩红领巾》一书;《朱瑞:炮兵奠基人》入选国家关工委主编的德育读本《共
和国缔造者与建设者》一书。校本教材《炮兵之父朱瑞》文质兼美、图文并茂,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德育读本。
继2007年底朱瑞将军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后,今年,朱瑞中队被省少工委命名为“江苏省英雄中队”;五(4)班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朱瑞班”,朱瑞文化建设声名远播。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按照“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创建要求,我校投资260多万元,新建了一幢2180平方米的综合楼,先后建成高标准的体育室、实验室、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和心理咨询室;各功能室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科学、音、体、美等装备均达二类标准,现有图书31720册,生均21册。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拥有中心机房1个,电脑室3个,学生电脑170台,生机比9:1,教学用笔记本电脑60台,师机比1.9:1。充分满足了学生网络上课和教师自动化办公及学校管理平台无纸化办公的需求。学校拥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供各班级电化教学。一线教师全部使用电子备课,科学、美术、音乐、计算机等课程全部在专用教室上课。宣传片解说词后勤服务上,我校建有高标准餐厅和宿舍楼。餐厅可容纳800名学生同时就餐,有专业厨师和服务人员,三餐营养搭配科学,饭菜卫生、可口。宿舍楼有450个床铺,现有住宿生406人,均单人单铺,配备专职生活指导教师,学生宿舍整洁、温馨。为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建立了监控室,在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人防与技防结合,确保了安全管理无盲点。
办人民满意教育,创现代化精品学校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以“始于斯,忠于斯,成于斯”的校训,以“用经典照耀童年”的校风,以“让课堂涌动灵性”的教风,以“让智慧充盈指尖”的学风,努力更新办学理念,有力保障了创建扎实、有效推进。
今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中央彩票专项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首批学校,开办了合唱、泥塑、写作、竹笛、书法、儿童画、版画、科技、乒乓球、篮球等20多个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校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契机,扎实开展双语阅读活动,鼓励师生多进图书室、多借书、多读书、多交流、多写读书笔记、多展示读书成果。学校还为每位
师生发放一本精美的读书笔记,为各班建立了流动书吧,印发了推荐阅读书目,制订了读书方案,编辑印发了校报《红泥巴报》,让琅琅书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尝试导学案,“踩着杜郎口的肩膀摘星星”,让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全校师生的学习。学校利用研训室这个阵地,认真扎实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结合实际,在集体反思,个人反思,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老师走下三尺讲台、放下成堆作业试卷,为学生减负增效。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校园集体舞、武术操、太极拳、跑步、跳绳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
在管理上,我校注重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努力营造和谐、成功、幸福、发展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在校长室的倡导下,我校教师养成了课前候课的良好习惯,课前两分钟,任课教师会主动到教室门口候课。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龙河小学的现代化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2011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本,残疾儿童9名全部随班就读。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从业人员培训9140人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董王高跷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红火上演。
全镇幼儿园均建成省标准幼儿园,中心园顺利通过省优质园验收;社区教育中心创建成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并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春催桃李,雨润幼苗,沐浴着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春风,我校如同一簇馨香绚丽的映山红绽放在龙河畔。一年来,我校师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达300余人次,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手拉手” 活动优秀组织奖、宿迁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宿迁市交通文明示范学校、宿迁市规范管理样板学校等,连续五年在全区教育系统目标综合考评中荣获二三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龙小人将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新的起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共同谱写教育发展的豪迈篇章!
领君重工宣传片解说
晋中,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活跃的现代化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晋商故里,纵横商界600余年,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自改革开放以来,晋中煤炭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同样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煤炭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晋中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也都尝到了环境污染带来的苦果。
七年前,XXXX有限公司顺应国家煤炭转型发展的要求,以解决煤炭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开始走上艰辛的创业之路,并着手研究“粉煤高效环保综合利用”这一世界性科研课题。凭着无往不胜的信念和无穷无尽的智慧,公司投入巨资,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艰辛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回报!
2011年,困扰我国型煤领域20多年的关键性技术在公司研发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2013年,经过两年的附属设施的建设及不断的调试,第一套“无烟碳化型煤生产线”终于面世;
2014年,第一套“无烟碳化型煤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
XXXX有限公司工业园区占地50余亩,拥有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先进的生产工艺及一批高素质科研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才。公司立足于洁净煤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公司上下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烟碳化型煤生产线”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具备了进入市场的条件。
“无烟碳化型煤生产线”是将烟煤、肥煤、贫瘦煤等粉煤,经过冷压成型,中温干馏,提取煤焦油、煤气后,碳化成型为无烟球状炭块,提高固定碳含量,提升了烟煤的品质和价值,更将煤炭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有效提取成为高附加值的煤焦油和煤气,并对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进行了充分固化。
目前,本生产线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形成了年产12万吨的产能。
“无烟碳化型煤生产线”的研发成功,完成了XXX多年来解决粉煤环境污染的目标,也为我国“粉煤高效综合利用”找到了一套有效途径。其产出的无烟碳化型煤,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更可形成新的产业链,成为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领君行天下 携手赢未来”,XXXX将继续以社会需求为着重点、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点,不断研究创新,把先进的设计理念及洁净煤技术设备带给客户,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洁净煤生产技术和设备。相信,随着领君人的不断努力,我公司一定会再续晋商传奇,为实现实业兴邦、振兴民族工业而再创经济奇迹,成为洁净煤领域的领军人。
宁安市职教中心专题片解说词
l宁安市职教中心是一所公办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国家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职教中心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难得的机遇,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正在书写振兴宁安职业教育辉煌的篇章。
办学理念先进,发展目标明确的职教中心
依法办学、以德治校、以诚立信、以质兴教是我们的办学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同企业合作、与高职联合拓宽办学路径,建立学生就业、升学的“高速立交桥”是我们的办学特色;我校的发展目标明确:励志三年,决战两年,争创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市。
校园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完备的职教中心
走进职教中心,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育人氛围,触摸到她砰砰跳动的脉搏,嗅到她扑鼻的芳香,感受到她的博大与厚重,包容与和谐。校园内建有庄重典雅的教学楼、造型别致的实训楼、宽敞明亮的餐饮中心和封闭式管理的标准化学生公寓。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学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现开设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园艺等专业。各专业都是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为激活职业教育,增强办学吸引力,学校除不断开发自身的教育资源以外,还积极与企业合作,与高职院校联合,初步形成各专业都有合作企业(万方服装、金龙汽修、财政宾馆、幼教中心、龙祥机械、龙斌美术等),各专业都有对接的高职院校(哈尔滨华夏计算机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培训及师资问题,更重要的是保障学生实习、实训,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结构性矛盾,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如:对中职生的助学金补贴,涉农专业免收学费,并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等。这就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师资力量雄厚,师风淳朴端正的职教中心
我校拥有127名教师,高级教师15人,中级教师占一半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坚持“关心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教育思想,秉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宣传片解说词“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怕找不到恰当教育方法”的信念,勤奋刻苦,一心一意地工作,近年来,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连续书写了宁安市职教中心的辉煌。
教育人文有度、管理科学严格的职教中心
学校实行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注重对学生行为养成、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佩戴胸卡,文明守纪,勤奋进取,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从而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学校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体验社会,感悟人生。强调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公民意识、感恩情怀、职业道德、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
食宿条件优越,后勤保障有力的职教中心
学校有标准化8人间和4人间宿舍,伙食标准统一、质量上乘、安全卫生。寝室管理严格、环境整洁、文化氛围浓厚。良好的食宿为学生在职教中心度过三年愉快的学习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毕业出口广阔,就业升学均可的职教中心
从2010年起,高职招生政策完全放开,我校中职对口升学率达到100%,高职本科升学率达42%。对口升学主要的院校有: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商业大学等。通过三年的努力,在我校就读的学生一定能够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
而选择就业的学生,学校将通过四大就业平台为其提供就业机会。一是劳动部门建立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平台;二是省职教联盟搭建的就业平台;三是与我校联合办学的高职院校提供的就业平台;四是通过校企合作设立的就业平台。我们为学生铺就了一条就业的绿色通道,目标是让有就业意愿的学生真正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早日实现人生的价值。
职教人有信心、有能力,经过艰苦创业,通过创特色、打品牌把宁安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发扬严谨、求实的治学传统,情洒校园、爱给学生,用智慧和汗水为学生搭建发展自我的平台,为学生就业、创业、回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