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9级金融学辅修毕业论文要求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要求和相关安排
(一)毕业论文文本结构规范
1、毕业论文任务书:按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填写。
2、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和关键词(中英文):论文题目可以自选,经老师审核确定,或者由老师指定。摘要要求200~300汉字,主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关键词3~4个。
3、毕业论文目录:要求自动生成,反映两级标题。
4、毕业论文正文格式:①导论;②研究正文③结论④致谢⑤附录⑥参考文献(20篇以上,其中英文文献7篇以上)。
(二)毕业论文形式要求
1、标题结构:
一、证券市场……
1、证券市场……
(1)证券市场……
2、页码:右下标注页码。
3、图表:如表2-1 表名,放在表的上面;图3-2 图名,放在图的下面。
4、参考文献著录方式:
余合方,日本经济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103~105 李明浩,企业……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0.1,12~18
(三)毕业论文相关任务要求
1、正文:要求正文字数超过1.5万汉字。
2、开题报告:要求3千汉字以上。
3、外文5千汉字以上。
注:学生最后上交的材料包括论文、开题报告、译文(含原文)和毕业设计任务书。
(四)时间安排(1~8周,2013.2.25~2013.4.19)
1~2周查阅文献,完成译文和开题报告
3~6周撰写论文初稿
7周审稿、修改和定稿
8周论文答辩
第二篇:金融学毕业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简介:
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正文开始>>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经验教训,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注意信贷过度集中的问题,推进并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鼓励适度消费,建立严格的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财政金融的监管和立法,促进和保障金融产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西部地区;教训汲取;发展思考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给全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尤其是金融业界更是谈虎色变。那么,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是如何引发,西部大开发,发展西部金融业从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对此,本文作如下分析和思考。
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相关问题剖析
2007年4月,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危机开始,此后伴随着美联储、欧洲、日本等先后几次向金融体系注资救市,以及美联储利率的不断下调,这场以雷曼兄弟倒闭为代表的华尔街风暴,逐步已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可划为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即金融机构向大量信用不良以及低收入群体贷款购房,贷款者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所引起的问题;二是流动性的危机,即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不能够及时产生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债权人变现所引发的问题;三是信用危机,即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全面怀疑所造成。探究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如果从体制机制及相关财政金融宏观管理决策上分析,与美国债务经济模式和金融机制及金融宏观管理决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美国不劳而获的经济方式——债务经济模式,是一个地道的空壳经济,培育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大气泡
众所周知,债务经济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大增,以及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放弃美元货币供应量的管制,改用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手段的背景之下。即美国不再需要一般性的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工业设备外,其他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并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以保证美元储备保值增值。在这种金融框架下,只要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不倒,外国政府就永远需要美元储备,美国欠下的债务就永远不必归还,并且通胀或美元贬值会自然蚕食掉利息率。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GDP制造业所占比例不到10%,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更少,而服务业在美国GDP中的所占比例高达80%。按美国著名学者安德森·维金的推算,美国每获得1美元的GDP,必须借助5美元以上的新债务。同时随着国际贸易量增加,美元债务随之也会增大。正是这种债务经济模式,既膨胀了美国经济,也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即一旦消费信贷迅速膨胀引发次债危机,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都会产生急剧下降或增加,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二)金融投资激励机制失衡,导致金融过度膨胀
美国金融投资极度膨胀与金融投资激励机制失衡有极大关系。在债务经济模式下,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与职业经理人只有把股票、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无限扩大,从中才可获得更多的收益。到2008年中期,美国各类衍生工具的名义金额高达200万亿美元。金融机构杠杆
率高达50~60倍,远远超过几倍、十几倍的正常水平,加剧了自身财务脆弱性①。而金融家和职业经理人却为其自身利益铤而走险,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毁约概率计算上预测上不断出现失误。这种情形加之华尔街金融家们的不良行径,如各种违规套利,失实的传销手段,导致资产证券化的急剧膨胀。而资产证券化一旦过度,必然加长金融交易链条,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随之降低,金融风险也会随之被空前放大。
(三)消费信贷金融监管的缺失
从Y=C+I+NX可知: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使净出口NX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负值。而美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率不断减小,2006年仅为2.7%,投资额仅相当于GDP的2.1%,并且金融投资仅能平衡贸易逆差,所以,美国也只有靠增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仅2007年消费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2%。然而现实是从1971年到2007年,美国民众的绝对收入水平下降,中产阶级人数大幅萎缩,并且失业率不断攀升。为解决这种矛盾,美国政府采取不断鼓励消费信贷的措施。即让原本没有资格借钱的人借钱消费,让原本没有能力买房的人购买住房。而金融监管的缺失,导致金融专家被利益所驱使,经济学家被公司所利用,最后政府监管成为摆设,风险预警能力丧失,这是形成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评级机制失信
美国众多的金融机构贷款出了问题,与金融评级机构严重失信分不开。由于金融机构的失信,使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长期被评估为“优等”,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失信的评级机制蒙蔽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也不得不使他们去吞下金融危机这个苦果。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各国的影响尤其是金融业的影响也正在向纵深发展。危机爆发之初,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曾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面对危机,中国政府出重拳,采取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2008、2009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人民币,2009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人民币。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家电下乡、汽车补贴,各地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应对这场危机。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面对危机“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②。目前这场危机似乎已近尾声,但是这场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中央第二个西部大开发规划即将出台,西部大开发将进一步加速,西部金融产业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当汲取哪些教训,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在宏观经济决策上,必须根据国情区情制定产业政策,合理安排金融产业的发展比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平衡发展
在产业结构上农业和工业的比重应适度,金融发展的主导方向应当有效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对此,首先要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http:///wenzi/,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这个基础。切实加强财政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根据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要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培育西部农村金融市场,尽快建立银行农户互信机制,有效地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当前扩大内需的情况下,重视“三农”问题和培育农村市场,金融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成立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农业经济财政支撑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满足农村信贷需求。
其次,要重视支持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和轻工业的发展。几年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就明
确提出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和轻纺工业,加快发展风电和清洁能源,这是符合甘肃实际的,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解决目前工业发展的产业支撑面渐行渐窄,产业门类逐步向资源性产业缩减的问题。但是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和轻工业要与金融银行互动和联盟。政府要设立发展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促进产业基金发展,来支持相关产业的振兴规划的落实。同时,作为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其发展应立足于市场分工,履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要支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要采取措施解决西部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和促进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信贷应均衡发展,不易过度集中,严格防范信贷风险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区域性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单一和可贷项目资源相对较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难免会出现贷款地域和期限相对集中的问题,这种情况必定出现信贷投放的同质化趋势,容易增加营销成本,不利于信贷结构调整和金融机构分散风险。为此,各级政府就要统筹配置信贷资源,在保证中央投资项目和地方重点项目配套贷款的同时,还应注意拓展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多途径合理分散信贷风险,有效发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实现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房地产市场价升量降,应时刻警惕房地产信贷存在的潜在风险。仅以兰州市为例,据兰州房地产管理局网上售房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8月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14.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10%,比上年同期上升96.03个百分点,且2009年1月1日至9月15日兰州市网上销售房屋3 859套,面积44.92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6 194元/平方米,去年同期销售房屋6 395套,面积74.82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3 897元/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呈现价升量降的态势从而可能引发的风险亦值得政府以及金融机构部门重视。
(三)发展西部金融业要重视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金融创新需要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相匹配,而从西部金融业的发展来看,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金融创新更是有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西部金融业,一方面我们要警惕市场无序和金融创新过度的风险,但必须要从国情区情出发,充分认识本地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必须认识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不仅中国金融市场与美国的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距,就是西部的金融市场与国内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不仅规模小、数量品种少,而且金融创新程度也低,西部金融业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因而,发展西部金融业就必须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要努力完善区域性金融业发展框架,拓宽产业发展领域。当然,西部金融业的创新要立足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要服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创新。
(四)应加强财政金融的监管
投资银行近年来大量介入次贷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但是如果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效应过度放大,必然产生巨大的经济泡沫。要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正常发展,必须要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严防金融过度膨胀和过度投机。要通过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活动的日常监管和调控,及时发现金融运行的不稳定因素,防止金融风险积累及其向金融危机的转化,以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要建立金融重大信息发布制度,尤其要强化对政府公共投资的监管和信息公开,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虽然目前西部地区的金融创新及金融市场还较落后,但对此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和及早采取全面防范的措施,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做到未雨绸缪。在当前还应注意规范地方融资平台,防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节制膨胀问题,使金融业的发展健康平稳有序。
(五)国家及地方政府应鼓励适度消费
美国的超前消费经济模式可以说是次贷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在我国超前消费也已普遍。然而我们应在肯定这种消费模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下,要把握其规模的合理适
度。应该认识到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者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相辅相成,过度消费会导致过低储蓄,影响资本积累和银行资本流动,导致投资不足,这样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当然,目前我国金融资本存在着过剩的问题,其根源并不在于消费,而在于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不适配,导致许多需要资本的企业贷不到款。
(六)要发展西部金融业必须大力开放西部金融市场,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金融创新产品如次级债券隐藏了系统化融资的规模,把风险变得比较不透明,所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面对发达国家发达的金融系统和繁多的金融创新工具,中国以及西部无论实施“走出去”战略还是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都需要更谨慎。要建立国家和地区性的投资风险评估和风险化解机制,做到既慎重又积极。尤其要发展西部金融业,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要注意捕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大力开放金融市场,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国金融机构和发达地方的金融机构来西部设点开业,扩大和激活西部金融业。当然西部金融业也应大力开拓新的市场,要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金融业的联系和来往,建立共同市场,促进和推动西部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七)加强财政金融立法,完善政府监管责任,营造良好环境
要通过立法加大政府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和社会责任,规定重大投资项目和金融产品风险的单位和领导的责任,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准,建立健全金融评估、审查、监督的制度机制,并规定一旦出现失误,相关组织和领导应承担的责任。要提升司法机关处理金融违法犯罪的能力,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的犯罪预防。在平等保护金融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严厉制裁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公共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金融创新的客观规律和法律体系,从而营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还应加强私募基金、对冲基金、信息评级机构的监管立法,全面构建预防金融危机的制度屏障。
第三篇:金融学毕业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简介:
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正文开始>>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经验教训,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注意信贷过度集中的问题,推进并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鼓励适度消费,建立严格的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财政金融的监管和立法,促进和保障金融产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西部地区;教训汲取;发展思考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给全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尤其是金融业界更是谈虎色变。那么,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是如何引发,西部大开发,发展西部金融业从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对此,本文作如下分析和思考。
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相关问题剖析
2007年4月,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危机开始,此后伴随着美联储、欧洲、日本等先后几次向金融体系注资救市,以及美联储利率的不断下调,这场以雷曼兄弟倒闭为代表的华尔街风暴,逐步已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可划为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即金融机构向大量信用不良以及低收入群体贷款购房,贷款者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所引起的问题;二是流动性的危机,即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不能够及时产生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债权人变现所引发的问题;三是信用危机,即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全面怀疑所造成。探究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如果从体制机制及相关财政金融宏观管理决策上分析,与美国债务经济模式和金融机制及金融宏观管理决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美国不劳而获的经济方式——债务经济模式,是一个地道的空壳经济,培育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大气泡
众所周知,债务经济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大增,以及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放弃美元货币供应量的管制,改用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手段的背景之下。即美国不再需要一般性的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工业设备外,其他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并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以保证美元储备保值增值。在这种金融框架下,只要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不倒,外国政府就永远需要美元储备,美国欠下的债务就永远不必归还,并且通胀或美元贬值会自然蚕食掉利息率。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GDP制造业所占比例不到10%,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更少,而服务业在美国GDP中的所占比例高达80%。按美国著名学者安德森·维金的推算,美国每获得1美元的GDP,必须借助5美元以上的新债务。同时随着国际贸易量增加,美元债务随之也会增大。正是这种债务经济模式,既膨胀了美国经济,也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即一旦消费信贷迅速膨胀引发次债危机,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都会产生急剧下降或增加,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二)金融投资激励机制失衡,导致金融过度膨胀
美国金融投资极度膨胀与金融投资激励机制失衡有极大关系。在债务经济模式下,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与职业经理人只有把股票、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无限扩大,从中才可获得更多的收益。到2008年中期,美国各类衍生工具的名义金额高达200万亿美元。金融机构杠杆
率高达50~60倍,远远超过几倍、十几倍的正常水平,加剧了自身财务脆弱性①。而金融家和职业经理人却为其自身利益铤而走险,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毁约概率计算上预测上不断出现失误。这种情形加之华尔街金融家们的不良行径,如各种违规套利,失实的传销手段,导致资产证券化的急剧膨胀。而资产证券化一旦过度,必然加长金融交易链条,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随之降低,金融风险也会随之被空前放大。
(三)消费信贷金融监管的缺失
从Y=C+I+NX可知: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使净出口NX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负值。而美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率不断减小,2006年仅为2.7%,投资额仅相当于GDP的2.1%,并且金融投资仅能平衡贸易逆差,所以,美国也只有靠增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仅2007年消费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2%。然而现实是从1971年到2007年,美国民众的绝对收入水平下降,中产阶级人数大幅萎缩,并且失业率不断攀升。为解决这种矛盾,美国政府采取不断鼓励消费信贷的措施。即让原本没有资格借钱的人借钱消费,让原本没有能力买房的人购买住房。而金融监管的缺失,导致金融专家被利益所驱使,经济学家被公司所利用,最后政府监管成为摆设,风险预警能力丧失,这是形成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评级机制失信
美国众多的金融机构贷款出了问题,与金融评级机构严重失信分不开。由于金融机构的失信,使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长期被评估为“优等”,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失信的评级机制蒙蔽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也不得不使他们去吞下金融危机这个苦果。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各国的影响尤其是金融业的影响也正在向纵深发展。危机爆发之初,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曾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面对危机,中国政府出重拳,采取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2008、2009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人民币,2009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人民币。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家电下乡、汽车补贴,各地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应对这场危机。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面对危机“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②。目前这场危机似乎已近尾声,但是这场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中央第二个西部大开发规划即将出台,西部大开发将进一步加速,西部金融产业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当汲取哪些教训,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在宏观经济决策上,必须根据国情区情制定产业政策,合理安排金融产业的发展比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平衡发展
在产业结构上农业和工业的比重应适度,金融发展的主导方向应当有效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对此,首先要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这个基础。切实加强财政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根据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要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培育西部农村金融市场,尽快建立银行农户互信机制,有效地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当前扩大内需的情况下,重视“三农”问题和培育农村市场,金融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成立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农业经济财政支撑机制,加快推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四篇:金融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2013)
金融学(辅修)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Finance)
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代码:020301K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信用管理等金融机构、企业及相关经济管理部门从事金融管理工作,以及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金融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等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及保险等业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通晓与金融学相关的各种知识与技能;
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信用管理及公司金融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三、课程设置
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实践课两类。其中必修课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实践课为专业实践。
课程按内容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本专业主干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法、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信用管理、公司金融等。
(一)学科基础课程(40学分)
学科基础课是指某一学科门类中各个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1能的课程,是按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科门类中打通,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
(二)专业必修课程(40学分)
专业必修课是指本专业必须修读的专业理论课,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在更深入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本专业必修课设置为17门,安排在4—7学期开设。
(三)专业实践(10学分)
1.学年实习:是指单独设立的专业实践环节,本环节开设旨在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计2学分。
2.学年论文:第六学期由学院安排学年论文写作,以锻炼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计1学分。
3.毕业实习:结合专业要求,在第八学期进行不少于6周的毕业实习。实习结束后,根据专业要求和实习内容填写毕业实习报告。毕业实习过程完成并经鉴定合格,计3学分。
4.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为期10周,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专题研究,培养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通过答辩,计4学分。
四、学制
本科标准学制为3年,原则上随一专业同时毕业。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总学分90学分,方准毕业,其中: 1.学科基础课程40学分,占总学分的44.44%。2.专业必修课程40学分,占总学分的44.44%。3.专业实践10学分,占总学分的11.12。
六、学位授予
按要求完成学业,达到毕业学分要求,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体系框架及学分分配
八、教学计划进程表
第五篇:金融学毕业论文题目
39、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
40、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化解
41、我国货币政策无力的区域视角分析
42、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
43、上市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重建
44、货币政策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差异性的协调与均衡
45、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及其路径选择
46、政策性银行的历史变迁及其未来发展
47、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政策性银行的视角
48、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中央银行的视角
49、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
50、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金融市场的视角
51、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的对比分析
52、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的对比分析
53、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对比分析
54、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自律的对比及未来趋势
55、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约束的对比及未来趋势
56、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监管的对比及未来分析
57、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现实困境,国际比较及政策选择
58、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现实困难国际比较及政策选择
6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
62、加快发展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的思考
63、个人理财业务:国际比较及启示
64、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及理财产品演进轨迹及未来方向
65、政策性银行管理创新研究
66、国家开发银行转制效果评析
67、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及货币政策研究
68、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及其调整
69、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对策
70、国外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7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72、农村公共产品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73、农村新型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7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
75、后危及时代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76、利率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研究
77、论通货膨胀眼压力下的利率政策选择
78、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基于某一地区的实际分析
79、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
80、银行现金管理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1、货币政策的股票传导渠道探析
82、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对汇率的机制的影响
83、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84、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的研究
85、浅谈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与对策
86、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改进建议
87、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探讨
88、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
89、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思路分析
90、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1、金融对外开放的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挑战与对策
92、对商业银行跨国经济的思考
9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与对策
9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策略思考
95.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与思考
96.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97.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98.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积极效应分析
99.“热钱”通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00.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01.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改进建议
102.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应度分析
103.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
10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105.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最优结构研究
106.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现状与前景
107.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08.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09.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控系统研究
110.论中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及竞争策略的111.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理论与证实
112.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113.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与路径
114.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5.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16.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成因及对策
117.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18.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行为研究
119.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效应研究
120.中国经济转型期股票市场投资策略的研究 121.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研究
122.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研究
123.中国海洋工程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124.中国保险至今投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 125.金融综合经营与保险业发展
126.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理论和证实分析 127.河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8.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29.保险机构竞争企业年金市场研究
130.农业保险和巨灾救济的比较研究
131.产险公司(或寿险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和探索 132.我国巨灾风险补偿机制探讨----基于商业保险的角度 133.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实践与思考
134.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模式与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