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盲目迷信面试技巧
高校毕业生在面临求职和就业时,很多学生加紧在求职面试技巧上下功夫。然而,求职专家表示,与其在求职面试的技巧上投机取巧,莫不如从培养自身的能力做起,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有利于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现在很多面临毕业的大学生,通过购买书籍和网络上提供的求职面试技巧来武装自己,以求在求职面试时打动面试官获得机会。但专家表示,求职面试前,不能仅仅专注于这些表面的技巧。如果单凭求职技巧对自己某些缺失的能力进行掩饰,在企业若干轮的面试中最后还是会被淘汰。
某广告公司经理白先生对于这一点有比较深的感触:“来面试的大学生,讲究的是穿着、手里拿的是精美的简历,然而面对考官提出的一些有关业务的问题却知之甚少。有的虽通过了面试,却不久就在公司做不下去了,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职位的性质职能是什么。”
说到底,一些描绘得比较神奇的求职面试技巧只不过是求职过程的沟通技巧,帮助求职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将自身的所学所长展现在企业面前,更好地帮助 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进行沟通。但求职成功的前提是应聘者具备足够的能力。如果本身没有足够的能力,仅仅是在技巧上包装自己,则很容易变成一种伪装,无助 于自己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
所以,大学生求职成功与否,乃至职场人士寻求个人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掘、培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实习要与求职相结合白经理建议在校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参加社团活动,尤其是组织几场活动的学生比没有参加或者组织过活动的学生,在交流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区别。如果能针对自己未来的职位有计划地进行实习,将有更好的效果。”
大学生面向企业求职时的砝码不外乎学历加能力,而各大企业更青睐于有能力的毕业生。提前准备职场能力是在求职困境中突围而出的最好途径。
大学生积累职场经验和能力的最好途径是实习。但仅仅实习是不够的,很多时候大学生仅仅为了实习而实习,实习的工作和未来职位没有任何关系,相对来讲意义 不大。比如很多学生经常做的兼职就是发传单或者做促销员,虽然也是实习的一种,但和未来想要的职位相差甚远。有方向性地实习和准备能力才是上策。
鲁美学院即将毕业的小李(化名)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还没毕业,但我已经在多家媒体实习过,也想在媒体发展。在实习期间学到许多在学校里不常接触的东西,实习能够让自己和社会接轨,在工作中了解自己的不足。”
第二篇:求职面试,别玩“技巧游戏”
求职面试应该是自己综合修养的展现,面试的成功并不完成取决于技巧。遗憾的是,不少求职者过分看重求职技巧,甚至陷入“技巧游戏”的泥潭而不能自拨,结果是“自己搬砖砸自己的脚”。
某高科技集团人事部负责人遇到了这样一桩怪事:在他过目的众多应聘信中,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除了人名和填写日期不同,其他项目上几乎如出一辙,大惑不解的他翻了不少书才发现这些求职信都来自一本谈应聘技巧的书。令他吃惊的是,他在几本书中都看到几乎相同的应聘信填写模式。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求职除了机械性技巧之外还有什么?
现在,不少企业表示:如果发现学生的应聘信来自书上,那么企业对这样的人不予考虑。因为他们不需要缺乏创造力、没有个性和独立见解的人。
就业竞争是综合素质的整体体现,而不仅仅是求职技巧。合理择业本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然而,一些学校对于毕业生如何应聘、如何面试等缺乏系统的指导。某名牌大学在毕业季节仅办过三场讲座,但对于上千名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来说犹如杯水车薪。学校不重视,学生就购买有关应聘诀窍、面试技巧之类的书自学,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由于时间紧迫,对应聘技巧难以活学活用,往往是临阵磨枪,一知半解,结果只能是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第三篇:别盲目推崇全科教师
别盲目推崇“全科教师”
2015-09-08 17:14:59来源:南方网作者:何勇我有话说(1人参与)字号减小字号增大
“全科教师”教学与专职教师教学之间互有利弊,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只看到“全科教师”的利和专职教师的弊,而忽视了“全科教师”的短板。
记者获悉,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入选了江苏省教育厅“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全科教师”进入小学后不仅能教语文、思想品德、当班主任,连数学也能一起“拿下”。记者7日调查了解到,江苏已有小学起用“全科教师”,推行“包班制”模式。在“包班制”课堂上,语文课上能学数学,画画的时候能写诗„„(9月8日《扬子晚报》)
“全科教师”对我们来说,听起来很新鲜,但在英美等国的小学教育阶段,这已司空见惯。英美等国的小学,基本上采用“全科教师制”,由一两名“全科教师”包班教学。实行“全科教师”的优势不言而喻,可以让教师凭借“全科背景”捕捉和发现孩子的不同潜能,进而刻意培养,避免因专职教师只关注孩子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而造成割裂的评价,这是近年来我国重庆、广西等不少地区和小学引进“全科教师”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推行“全科教师”需要慎重,不能盲目地推崇“全科教师”,把实行“全科教师”当成拯救我国小学教育的灵丹妙药。因为“全科教师”教学与专职教师教学之间互有利弊,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只看到“全科教师”的利和专职教师的弊,而忽视了“全科教师”的短板。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这决定了不可能让所有“全科教师”都能成为“数理化通吃、语文艺术天文地理全扛”的全科天才,“万金油”式的“全科教师”必定存在“专业短板”,这种“专业短板”并不是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弥补的。比如有些人天生就缺乏艺术细胞,五音不全,推行“全科教师”,让五音不全的人当“全科教师”,去教授音乐课程,这本身就有点瞎胡闹的意思,无法让学生从中受益。换言之,“赶鸭子上架”的“全科教师”,反而可能让全科教学力不从心。实际上当我们羡慕英美小学而推行“全科教师”时,英美小学的一些老师则在羡慕我们的小学能有专职教师,要学习我们的这种模式。
再者,我国小学目前并不具有推行“全科教师”的基础条件。英美等国推行“全科教师”建立在小班化教学基础之上,每个班级的学生不过二三十人。而按照我国小学班级学位编制,所谓的小班一般人数也在40人左右,相当于英美小学班级学生人数两倍。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全科教师”,无疑会加重“全科教师”的工作量,让“全科教师”不堪重负,仅仅备课和批阅作业就会压得“全科教师”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英美小学在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之后,在自身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的情况下,会从校外聘请专业教师进行“课外辅导”,刻意培养学生的潜能,而中国大多数学校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
总而言之,在“全科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不能简单地厚此薄彼,而应当取长补短。我们常说一专多能,但这不等于必须实行全科教学,完全可以在已有教学专长的基础上,拓宽专职教师的视野和增强他们的洞察力,让他们能够像“全科教师”一样全方位地科学评价引导学生即可;又或者可以将相近、相关专业的教师打造成“小综合”教师,而不是让一两名“全科教师”包了班级的所有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尤其需要防范的是,不能把“全科教师”当成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的捷径,把过去那种被逼出现的“你的体育课的语文老师教的”现象,挂上高大上的头衔实现合理化。
第四篇:面试,别弄巧成拙
SAMMI是某知名重点大学新闻系的应届毕业生,名校美女是也。大学四年,在校内校外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一定程度上也是个小名人了。眼下正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工作的时候,当然SAMMI也没闲着。她的目标很明确,媒体加外企。有目的地投了几份简历之后,一家知名媒体很快给了她一个一面的机会。这可是一家有海外资本背景的媒体,无数媒体名人都从这里面走出来,SAMMI开心死了,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名利双收的那天。
面试前,抑制住暴涨的自信心,SAMMI穿着自己平时穿的休闲装就面试去了。她是这样想的:她希望自己能给面试官一个青春洋溢、清新的印象,因为传媒这个圈子里的美女太多了;和面试官聊天时,她还毫无顾忌地问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她为自己能问出这样独到的问题而自豪;当面试官问她为什么想来这个公司时,SAMMI脱口而出:因为要找工作啊!面试官微笑着点点头。令人惊讶并让SAMMI不能接受的是:SAMMI没有收到二次面试通知!
原来,这家外资背景的媒体机构,推崇的是职业化的作风,SAMMI随意闲散的风格显然和他们格格不入;更要命的是面试官认为SAMMI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无限渴望和热爱工作的“饥饿感”!“一个没有饥饿感的人,我们没有信心她会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我们需要的是对媒体工作有激情的、职业化的年轻人,绝不是只想找份工作的人!”
中国首家职业顾问机构上海可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先生指出:面试,是应聘成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技巧带给你无穷的益处,而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在面试中落马。所以,在面试之前,先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的衣着打扮、谈吐举止妥当吗?
2.你对自己应聘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了解吗?对方公司的文化、市场事先有充分的了解和估计吗?
3.你无意中会夸夸其谈,喋喋不休?还是拘谨不安,结结巴巴?细节魔鬼是否早已出卖了你?
4.你能迅速判断企业文化和喜好并迅速反应吗?去国企,该如何穿着打扮,表现性格中的哪一面;到外企,又该如何。如何回避自己的弱点,怎样凸现自己的优势?
来源:21世纪人才报
第五篇:赴意留学费用低 不要别盲目(模版)
新华社济南专电(记者邓卫华)2005年是意大利全面开放对华留学的第一个年头,大约50所意大利高校将向中国学生敞开大门,中国学生赴意留学有望迎来首个暖春。
中国有句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长期以来,中国学生赴意留学的道路并不通畅。由于赴意留学手续烦琐、语言要求高,加上可供申请的学校专业不多,2004年以前,中国每年赴意留学的人数仅有20人-30人。
2004年5月6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意大利,中国学生赴意留学的“冷冻”局面开始转暖。这一年,意大利小规模开放对华留学,首次为中国学生提供了500个赴意名额。但由于报名时间与意大利入学时间间隔过短等原因,这一年仍然只有70多名学生成功赴意。
记者在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采访时了解到,2005年,意大利全面开放对华留学后,不仅招收中国学生的意大利高校及专业大量增加,招生名额也大幅上升。仅在山东一地招生名额就达100名,教育部指定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负责相关选拔事宜。据悉,这100个名额中,50名为本科,50名为硕士。其中本科申请资格为高中毕业生、大学在读学生或高三在读;硕士申请资格为大学本科或大专毕业,本科四年级、专科三年级或研究生在读。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勇说,在经过了多年的“寒冬”之后,中国学生赴意留学有望迎来首个暖春。第一,由于今年是首次全面开放,因而招生门槛相对较低;第二,与法、德等欧盟国家相比,在意大利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相对低廉;第三,2006中国“意大利文化年”、2007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举行在即,中、意两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将更加紧密,这在客观上也给中国学生赴意留学提供了一股暖流。
王勇同时也提醒说,由于意大利法律不允许留学生打工,因此没有经济担保或奖学金的学生不应盲目前往意大利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