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眼日宣传材料
爱眼日宣传材料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2013年6月6日是第1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为“汇聚中国梦,2016年前消灭致盲性沙眼”。沙眼是世界卫生组织“视觉2020”目标重点防治的眼病之一,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医学博士胡爱莲介绍说,沙眼是一种传染性眼病,但不是所有的沙眼都会致盲。眼睛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保护不好,让眼睛害了病、受了伤,就会妨碍视力甚至失明,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在人生各个年龄段,要想彻底保护好我们“心灵的窗户”,要牢记不同的护眼要诀。
儿童期(0~14岁)
预防近视是关键
从出生到14岁,是一个人眼睛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的健康和用眼习惯将为一生奠定基础。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应在出生后做视网膜病变筛查,其患病率约为15%~30%。父母要注意观察婴儿是否有光感,能否追光和避光,如果不能则说明可能有严重的视力障碍,需及时就诊。0~3岁儿童要注意预防内斜视。如果家长经常把玩具放在孩子眼前,离眼睛太近,孩子会很吃力地去看清这个物体,长期这样有可能导致内斜视。眼睛与物体保持33厘米左右为宜。
孩子的视力在3~6岁逐渐发展,到12岁左右基本完全稳定。因此,3岁后应及时给孩子检查视力。通常眼部疾病最好的治愈期是在6岁之前,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7岁后,每天用眼读书的时间会延长,近视眼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为60%~70%,居全球前列。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30%~40%,中学生为40%~50%。佩戴合适的近视眼镜是最好的视力矫正手段。此外,9岁前的孩子是致盲性沙眼的易感人群,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脸,不要和他人共用脸盆和毛巾。
青年期(14~40岁)
警惕外伤和干眼
此年龄段有不少人因视疲劳加重,近视度数上升,成为病理性近视,所以要保持正确用眼习惯。
青少年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差,要格外注意保护眼睛免受外伤。眼球是位于人体暴露部位的器官,也是人体组织最精密、最脆弱的器官,外伤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失明。
由于学习和工作压力大,用眼时间长,生活起居不规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干眼症,表现为眼睛发红、干痒、有异物感。
专家建议,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就起身看看远方,休息眼睛;尽量把电脑放在眼睛水平视线以下,使视线呈15度至20度的俯视角,可减少眼球表面泪液的蒸发;强光下最好佩戴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可经常参加球类运动,让眼部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减轻眼疲劳;不要乱用眼药水。此外,20多岁和30多岁时应分别接受1次眼部检查。如果佩戴隐形眼镜,最好每年检查一次。
中年期(40~60岁)
重点呵护老花眼
进入中年,多种眼部疾病症状开始出现。很多人眼球晶体弹性减弱,开始出现老花眼(远视眼)。
老人不能图省事随便到街边买一副老花镜戴。因为许多老人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情况,并且双眼的老花程度不同,瞳距也不同,如果随便戴副眼镜,容易加重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
老人最好到医院做完全面检查,排除白内障、青光眼及一些眼底疾病后,再验光并确定瞳距,定制一副合适的镜片。老花镜也要定期更换,因为眼花是晶状体老化所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老化程度会增加,继而升高镜片度数。老人戴眼镜看报吃力、眼睛酸胀时,就应及时更换。
老年期(60岁后)
保护晶体最要紧
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眼部疾病。它是发生在眼球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阻挡,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造成看不清物体,甚至失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中国现有900多万盲人,其中400万人因白内障致盲,白内障是我国致盲原因的首位眼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因白内障致盲或低视力的人群在快速增长,我国4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高达18.85%。白内障严重的人能通过手术治疗。
白内障发病与紫外线关系最密切,建议老人在户外强光下活动时最好戴上墨镜和宽边帽,减少灯光下近距离工作及阅读时间。同时要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控制好血糖血压。此外,老年黄斑变性也是发病率较高的眼病。一旦出现视野中央看不清楚、视野中间出现黑团、看东西变形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全国爱眼日 眼保健操穴位个个有用处
6月6日是第十八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青少年眼健康”。去年曾爆出眼保健操有害的言论,引发全国讨论。那么眼保健操按摩的穴位究竟起到什么作用?根据中医理论,穴位按摩主要用于清肝明目、活血充血,此外常揉耳垂同样有明目作用。
2012年,方舟子在媒体撰文,称眼保健操效果甚微,紧接着引发全国媒体的大讨论。眼保健操到底起到什么作用,作用有多大?对此,专家指出。
“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医里针灸、穴位按摩原理,结合医疗体育编创而成的。”眼保健操主要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和皮肤肌肉,活跃经络气血,增强眼部血液循环,松弛眼内肌,改善神经营养,解除眼部眼轮匝肌、睫状肌的痉挛,消除眼睛疲劳,保护或提高视力。
眼保健操中挤按的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睛明穴的主要作用是清肝明目,挤压按揉利于眼睛,对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等眼部疾病有益处。”四白穴的主要作用是养肝明目。通过对四白穴进行按摩,可以对缓解眼部肌肉疲劳,对眼部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还可以缓解面部痉挛等症。点揉穴位,就把气血引过来了,可以预防黑眼圈。对于上学的孩子,拿它来治疗近视,对于中年人可防止黑眼圈,对于老年人,还可以防止老花眼。
此外,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俗称虎口的位置有合谷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有风池穴,这两处穴位常按压可以解乏消痛,利于明目。常揉耳垂可以明目护眼,中医理论讲十二经络汇聚于耳,耳垂中心位置是“耳垂眼穴”,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达到明目、养目以及防止近视的作用。
关爱青少年眼健康 电子触屏成视力杀手
记者调查发现,“触屏一代”日趋低龄化,而与触屏电子设备相伴而来的视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等视力问题,也在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视力健康。调查显示,本市小学生近视率为40%左右,而中学生近视发病率已达60%。专家表示,过度用眼是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屏电子设备越来越流行,很多年龄非常小的孩子也成为„触屏一族‟。”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的钱学翰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前来就诊的患者中,青少年中约占70%左右,引发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用眼过度,特别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一些老师也反映:“现在很多孩子们都是„手机控‟,课间休息不划拉手机就难受,哪怕是上课时也会偷偷忙着刷屏或打游戏。”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院长高雅萍表示,由于电子屏幕的光刺激,再加上青少年的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差,会直接引起视神经疲劳,导致视力下降。建议家长们戒除孩子对电子触屏设备的痴迷和依赖,适当增加孩子户外锻炼的时间,并定期让孩子进行视力检查。16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如果经过散瞳视力恢复正常,说明是假性近视,可以通过休息得以恢复,但需加强日常对眼睛的保健,以免发展成真性近视;若散瞳后确诊为真性近视,便应尽快配戴眼镜。
致盲性沙眼如何预防
沙眼这个名词也许人们并不陌生,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6亿人口患沙眼。我国最新的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致盲的眼病原因依次为白内障、角膜病、沙眼、青光眼、视网膜脉络膜眼病、先天/遗传性眼病。
谁是沙眼的真凶?
很多人认为沙眼是因为风沙引起的,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沙眼是一种慢性结膜角膜炎,其根本的致病原因跟风沙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那么,沙眼是什么引起的?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患沙眼后,患者的睑结膜表面,尤其是上睑结膜,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砂粒,故名沙眼,中医称为粟疮。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传染性同“红眼病”一样,是通过接触传播,一般是通过手的接触和水的传播。随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卫生状况的显著改善,已经能够对它进行有效的预防。但儿童和青少年常常由于不注意卫生或缺乏保健意识,如用脏手揉眼、同患病的小朋友或同学密切接触,共用毛巾、脸盆等等,仍易患病。轻者无
明显症状,重者则可因眼部不适,痒感或干燥感而经常眨眼、搓眼,造成眼分泌物增多、睑结膜乳头形成、滤泡增生等急性发病过程,而后是慢性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
沙眼虽然急性期愈合后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也不会影响视力,但若反复感染,便有可能出现危害视力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如睑内翻、倒睫、实质性结膜干燥症、角膜混浊、上睑下垂、慢性泪囊炎等。前三种后遗症,若严重发展均可造成失明,而后三者也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
沙眼有什么症状表现?
沙眼起病慢,病程很长,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沙眼多侵犯双眼。初期病人可能没有什么异常感觉,有时有轻微的发痒及异物感,早晨起来眼睛有少量黏性分泌物,也可有轻微的怕光、流泪等症状。伴有继发感染时症状加重。到了晚期,可发生并发症,如内翻倒睫。倒睫不但给病人造成刺激、流泪、磨擦、疼痛等症状,还会刺激角膜,使角膜发生炎症、溃疡及血管翳的形成,甚至可以造成失明。
沙眼的传播途径
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由一个人传播 给另一个人。患沙眼者常有眼红和粘性分泌物,并且有时流鼻涕,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它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当人们紧密接触时,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手指、衣物、物品的交互接触而传播;当苍蝇飞到眼睛上寻找水或食物时则把含有眼分泌物(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从一个人携带至其他人。以上情况均可造成重复感染,从而增加沙眼炎症的严重程度。可见,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沙眼如何防治?
沙眼发病率高,为了从根本上控制沙眼的传播,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把本病的危害性、传染途径、诊断与治疗方法,向群众宣传,进行群众性的普遍防治。对传染性沙眼的多发区尤应预防教育,防止蔓延。加强公共卫生
管理,搞好个人及家庭卫生,避免接触传染,对服务性场所旅馆、浴室、理发、美发等的面巾、浴巾用后应严格消毒。在部队、工厂、学校、托儿所等集体生活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注意用水清洁,保障水源供应,防止沙眼传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经常洗手,不用别人的手巾,不用手揉眼,常剪指甲,家庭中洗脸水及毛巾等也不宜合用。
一旦发现沙眼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可选局部用药,常用眼药水有0.05%~0.1%利福平、10%~30%磺胺醋酰钠、0.1%酞丁胺等,每日3~4次,晚上用眼膏1次,如0.5%四环素眼膏、0.5%金霉素眼膏等。全身用药因用药时间长和药量过大,易发生副作用,故很少使用。有时也可采用手术疗法。重度沙眼滤泡较多者,可用海螵蛸棒磨擦法及压榨法治疗,操作时应注意消毒,磨擦手法不可过重,切不可损伤角膜,病变严重而广泛时,可分期分阶段进行磨擦。此法只起辅助作用,仍要配合药物治疗。严重的沙眼并发症,如沙眼性上睑下垂、睑内翻倒睫、睑球粘连等,可以采取手术矫正。角膜血管翳严重者可考虑施行角膜缘血管电烙术。中医治疗本病,当内外兼施,轻症可以局部点药为主,重症则除点眼药外,宜配合内治,以疏风清热,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青少年视力健康检查重点检测学校“四级化” 工作目标
今年我校荣幸地被硚口区教育局指定为硚口区青少年视力健康检查重点检测学校之
一。“四级化”是指:
一是“不近视”,就是降低近视眼发生率;二是“迟近视”,即推迟近视眼的发生年龄;三是“慢近视”,降低每年近视眼递增度;四是“低近视”,降低青少年期间的近视度数,保证在后续的人生中不会发生并发症、后遗症,使其健康成长。本着对学生健康负责的态度,为完成以上工作目标,学校将通力配合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做好监测及综合干预工作,并将对学生及其家长的宣教工作落实到位,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健康视力,光明未来。
第二篇:爱眼日宣传
中学生爱眼小常识 1.人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荧光屏斜对角线长度5倍以上或3米以上。
2.看电视时要有环境灯光,看电视持续时间也不能超过1小时。
3.少玩游戏机,上网切忌痴迷。
4.不写过小过密的字,以免看字过近,增加眼的调节。
5.教室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桌椅高低要适宜,教室大小适宜,黑板的距离要适中,不能近于2米,远不能超过6米,学习时眼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黑板不要反光,所用印刷品字迹要清楚,对比要鲜明,学生座位前、后、左、右要定期调换。
6.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为宜,每个小时应休息10分钟,极目远眺松弛调节,可以预防近视。
7.建立眼保健操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8.上课做作业时要经常眨巴眼睛,感到眼疲劳时,应用手揉揉眼睛或闭目半分钟,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
9.保证充分全面营养,纠正偏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建议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羊肝、猪肝、鸡蛋、牛奶、胡萝卜、蔬菜等。
10.每天做眼保健操,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和调节状态。
11.坚持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经常进行远眺,或者坚持做眼球操。每日3—4次,每次起码要五到十分钟。
1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必须保证充分的睡眠。
13.屈光不正者要佩戴合格、合适的眼镜。
14.高度近视者不要做剧烈活动,忌暴怒,以防止视网膜脱离。
15.必须注意个人用眼卫生,保持眼睛周围清洁。
第三篇:6.6爱眼日宣传
2013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活动总结
近视是青少年的常见病,长期以来,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一直比较高,因而,保护青少年的视力、预防近视是当前青少年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013年6月6日是“第18个全国爱眼日”,宣传主题是:“关爱青少年眼健康”。我中心结合实际,开展了爱眼日义诊和宣传咨询活动。
在中心内及XX菜市场张贴宣传画,2013年6月6日上午在XX社区大门口悬挂宣传横幅,免费发放宣传单,开展了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着重为青少年、贫弱人群、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眼病诊疗和视力保健服务。帮助青少年掌握眼保健知识,普及科学用眼,预防眼疾的知识,培养科学的用眼习惯,降低眼病发病率和致盲率,提高眼健康水平。
本次活动共张贴宣传画3幅,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通过开展“爱眼日”义诊和宣传咨询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爱眼护眼意识,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知晓了爱护眼睛、预防近视的重要性,“爱眼日”活动的开展对推动我辖区防盲治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四篇:爱眼日宣传口号
宣 传 标 语
加强全民爱眼意识,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人们的眼睛爱护眼睛,世界等你去发现 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利
防盲治盲、共同参与
伸出友爱之手,让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扫除盲患,播撒光明
复明一人,解救一家,温暖一片 尽一份爱心,多一分光明
第五篇:爱眼日宣传口号
6月6日全国“爱眼日”宣传口号
预防青少年近视,人人有责 爱护眼睛,世界等你去发现 预防近视,从今天开始
预防青少年近视,从一点一滴做起 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利 视力5.2不等于没有视疲劳
儿童斜、弱视,切莫错过6岁以前最佳矫治年龄 孩子总眯眼,尽早去查眼 不合格眼镜已成公害 预防近视,珍爱光明
防治屈光不正及低视力,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眼保健水平早期干预,减少可避免的儿童盲症
树立科学意识 科学爱眼护眼
树立科学爱眼护眼的思想,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眼睛,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眼睛附属,眼球和视觉。其中巩膜可以保护眼睛,所以它就得到了一个雅号——叫做“相机壳”。还有“泪器”,它专门负责让人流眼泪,所以它被人们称为——眼睛的清洁工。
眼睛就像一个照相机,各个部分有各种不同的功能,比如说:透明而且光力强的角膜及晶状体相当于镜头;依光线强弱可缩小或开大的瞳孔相当于光圈;含有丰富的色素,具有遮光作用的脉络膜相当于暗箱;感光组织视网膜则相当于感光胶片。
眼睛的工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自然界各种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反射出明暗不同的光线,这些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一系列的电化学变化,将光刺激转挽成为神经冲动,通过视觉通路传导至大脑的视觉中枢,完成视觉功能。在上述过程中,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线;晶状体也通过调节作用,保证光线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一个完整清晰的物像。
由此可见,眼睛完成一次视觉动作,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过程,其中任一细节出现障碍,就无法获得正确的“照片”了。
眼睛的功能再好,不保护眼睛也是没用的,必须遵守三要三不要:
一要注意用眼卫生。看书还是用电脑时间都不宜过长,每隔30至40分钟休息10—15分钟,眺望远处,让眼睛放松。每天在电脑前不超过6小时。
一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如:卫生间。卫生间光线暗,光源不科学,对眼睛有损伤。有人躺床上看书,姿势差会加重眼睛负担。
二要注意眼睛锻炼,做眼保健操能使血液畅通放松肌肉,缓解疲劳。进行球类活动时,当眼球追随目标,睫状肌放松、收缩,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进眼部新陈代谢。
二不要经常性地点眼药水。刚使用时眼睛会感觉非常舒服,长久使用,可能导致青光眼,使视力受损甚至致盲,任何手术与药物都无法挽救,不是吓唬你啊。
三要多吃保护眼睛的食物,补充营养。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是人体正常代谢的主要营养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豆制品、鱼、牛奶、青菜、西红柿及新鲜水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
三不要使用劣质太阳镜。劣质太阳镜,阻挡紫外线的性能不强,涂膜容易破损使透光度严重下降,眼睛犹如在暗室中看物,此时瞳孔会变大,残余的紫外线会大量射入眼内,使眼睛受损。别让时尚的太阳镜成“眼杀手”,要选用好的太阳镜。
我有一个同学,他曾经告诉过我,他的眼睛以前也是很健康的,可是后来,他家买了电脑,他迷上了电脑,导致了他的视力一天不如一天,最终戴上了眼镜。
有一次,由于我上网时间长,眼睛又痒又痛,就一直用手去揉搓,结果眼睛红了一大片,更加痛苦难受,视物也模糊不清,我害怕地直叫妈妈,千万不要让我害了自己„„医生开了眼药水,并语重心长地嘱咐:“小朋友,要少看电视、少上电脑,多吃水果、胡萝卜,书写姿势一定要端正,还要注意眼部的休息及运动,才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哦!”
几天后,谨遵医嘱的我,重新找回欢乐。
同学们,让我们保护好心灵的窗户,让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