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十三城市“依法治市”状况问卷调查大全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响应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决策,在襢调查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法治规律和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我们《依法治国研究》课题组继对南京、本溪两城市进行了全方位的实地调查,并分别撰写了综合性的调查报告刊载于《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法学》之后,又于1997年2—4月对13个城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以期对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状况的调查有一个由点到面的推进。
这次问卷调查的13个城市,就地域分布看,涉及上海、湖南、云南、广东、安徽、宁夏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既有沿海和东部较发达的城市,也有内地和西部比较落后的城市,地域跨度大、覆盖面广。就调查对象看,既包括党政军工作人员、企业经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也包括工人、农民、个体户、无业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就调查方法看,既有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也有标准化的问卷调查,使个别访谈的深入性与问卷调查的普遍性结合起来。就问卷的结构与内容看,力求做到真实性、清晰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真实性,即问卷调查尽量避免诱导性用语,以保证问卷结果尽可能反映被调查人的真实想法;清晰性,即问卷用语尽量明确,避免模棱两可;整体性,即问卷内容考虑到了前后印证,相互联系,以便整张问卷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800份,回收问卷1550份,回收率为86.1%,其中有效问卷1220份,约占回收问卷总数的79%。课题组聘请专业人员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规范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通过对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初步分析,我们既看到了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问题,更看到了成就和希望。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是时代之呼唤,是民心之所向。因此,对中国法治化进程的研究和思考,必须立足于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充分把握。我们在对这次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写出的研究报告,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思路而作出的又一次尝试。
二、依法治国实践的初步发展
通过对十三城市依法治市状况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初步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市战略已在下列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法治理念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所认同和接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由于贯彻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制”,“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法制建设的背景下,经过“一五”普法和“二五”普法等巨大的社会动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得到逐步增强,法治国家的观念基础初步得以建立。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看,这方面的成效表现在:
1.社会成员对作为法治“硬件”设施的“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在回答问卷中“你是否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这个概略性问题时,回答“基本了解”的为528人,占有效问卷总数的43.9%;回答“部分了解”的334人,占27.8%,两项合计占到71.9%。社会成员对根本大法宪法的了解,反映了他们认同和接受法治愿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如此,人们对“法”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也有了较深的认识。在“你认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选项的统计中,回答“按宪法和法律办事”的859人,占70.9%,而回答“按领导人讲话办事”的仅41人,占领3.4%,“按政策办事”的101人,占8.3%。对法的作用的认同和重视,是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社会成员自觉守法并监督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守法的观念基础。
2.社会成员对“依法治国”方略有了一定程度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有序解决。在由旧的社会、经济、*体制向新的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重组、观念变迁等都可能否引发诸多社会矛盾,能否及时、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适用法律程序、运用法律规范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整体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因为法相对于其他规范标准如政策、领导意志等而言更具有民主性,更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志,也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即使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法本身可能存在某些瑕疵,但只要其未经修改或废止,就仍应得到遵守,并只有通过法律自身的机制而非法外力量才能促使法及时得到修改。例如,在回答“如果你觉得法律不公正怎么办”这一问题时,认为“遵守,但建议修改”的占52.9%;认为“不好的法总归是法,还是要遵守的”占16.9%;认为“不遵守要受到制裁,还是遵守为好”的占20.6%,三项合计,认为应当遵守的占86%.只有4.9%的人认为“既然法律不公正.就可以不遵守”。
(四)依法治国实践的逐步展开,使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并为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提供了制度框架
1.就立法制度而言,吸纳民意,反映民意的民主机制逐步健全。在回答“你有没有听说过立法征求人民意见的事”这一问题时,回答“听说过”的占54.6%,回答“听说过,而且被征求过意见”的占15.3%。可见,立法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正在向制度化方向推进。
2.就司法和行政执法制度而言,虽然群众对总体状况仍有相当程度的不满,如执法不力、执法违法、执法权制还不健全等,但总体来说都认为比以前有进步。在我们重点访谈的50名对象中,83%的人认为执法仍是法制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但承认“比以前有了好转”。
3.就法制建设的总体状况而言,大多数人认为有了进展。在回答“你认为你所在的市(县)的法制建设近几年的总体发展状况如何”这一问题时,回答“有显著进展”的占11.3%,“有一定进展”的占52.4%,两项合计占63.7%。群众的这一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
三、依法治国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我国十几年来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国正在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迈进,这是全社会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中国人治传统极深蒂固,经济文化仍不发达,依法治国战略尚处于启动阶段;因此,法制建设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热点问题。能否妥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成败。概括起来,这些热点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依法治国,既要讲“法”,也要讲“治”,而重点或中心应当是“治”。法律规定得再完备,如果得不到实施,就只能是纸上的条文,就不可能有权威。从调查统计结果看,目前实践中执法不严、执法疲软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例如,当问及“你认为目前我国法律执行状况如何”这一问题时,回答“好”的占2.9%,“较好”32.7%,“差”的占11.6%,两项合计占到44.3%。问及“中国现在几乎没有人照章纳税”这一问题时,回答“完全赞同”的占14%,“基本赞同”的占29.5%,两项合计占43.5%,远离于“不赞同”的16.1%“不太赞同”的27.9%的比例。为什么执法不严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呢,除了我国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执法本身的原因外,一些地方党史政领导将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对立起来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在目前国家整体法治环境不够理想的背景下,某些地方领导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大搞地方保护主义,认为严格依法意见”时,回答“不能真正反映”的占21.7%,“基本不能反映”占42.2%,两项合计占63.9%。此外。在执法监督制度,人大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制度,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多不健全和不完善之处。
四、大胆探索符合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的法治之路
法治,既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代表着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在*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方式上的理性思考思考与选择;又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经济、*和文化条件下依据法治规律所创建的现代治国模式,体现着该国人民构建制度文明的创造精神。我们不能设想,一个现代文明国家能够走法治之外的其他治国道路;我们同样不能设想,一个现代文明国家能够走法治之外的其他治国道路;我们同样不能设想,世界上一百多个国情千差万别的主权国家只能走一条完全一致的法治道路。因此,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既要遵循共性的法治规律,又要适应个性的国情差异;而如何将此二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则无疑是各国实现法治所面临的首要课题。
所谓法治规律,从根本上说,就是世界各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必须依法管理国家的*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而所谓具体国情,则是指世界各国在*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在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在人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状况。法治,就其本质来说,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因此,所谓将法治规律与具体国情结合起来,说到底,就是如何使法治的普遍性准则为特定国家的人民所理解、接受、信仰和维护。而在一个人治传统很深、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高、法治观念淡薄的国家,要实现这一任务,无疑具有更大的难度需要更长的期限。它既需要对人民进行法治知识的教育和法治观念的培养,更需要推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建立与这一发展要求同步的、符合法制原则的*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
综观世界各国的法治历程,大凡法治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较好地坚持了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英国是在封建贵州与新兴资产阶级势均力敌、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逐步取代封建生产方式的大背景下,通过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相妥协而不流血地逐步实现的法治。法国是在国王和封建贵族顽固阴挡第三等级崛起、镇压人民反抗的大背景下,法国人民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逐步实现的法治。美国作为移民社区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是在社区法治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英、法两国的法治理论和法律制度而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国家法治模式。新加坡则是在一个区域狭小、人口不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岛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较注重领袖人物的个人意志和道德表率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法治。其他很多已经实惠法治或正在成功推进法治的国家,也无一不十分注重将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索本国的法治道路。
当然,在世界各国的法治历程中,也有若干失败的记录。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和日本,名义上标榜法治,实际上大搞法西斯专制,最终只能垮台。又如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法治模式不加分析,全盘移植,最终因不适合本国国情而导致社会动荡,秩序紊乱。
总之,不论世界各国法治的性质、模式、实现过程如何千差万别,有两点必定是相同的:第一,它必须是名副其实的法治,而不是人治,更不是专制。第二,它必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民从本国历史、现实和国情出发所作出的选择,而不可能是少数人超越历史、脱离现实、违背国情所作出的选择。
我们《依法治国研究》课题组自1996年以来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活动,目的都是为了
第二篇:中国十三城市“依法治市”状况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为了响应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决策,在襢调查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法治规律和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我们《依法治国研究》课题组继对南京、本溪两城市进行了全方位的实地调查,并分别撰写了综合性的调查报告刊载于《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法学》之后,又于1997年2—4月对
13个城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以期对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状况的调查有一个由点到面的推进。这次问卷调查的13个城市,就地域分布看,涉及上海、湖南、云南、广东、安徽、宁夏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既有沿海和东部较发达的城市,也有内地和西部比较落后的城市,地域跨度大、覆盖面广。就调查对象看,既包括党政军工作人员、企业经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也包括工人、农民、个体户、无业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就调查方法看,既有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也有标准化的问卷调查,使个别访谈的深入性与问卷调查的普遍性结合起来。就问卷的结构与内容看,力求做到真实性、清晰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真实性,即问卷调查尽量避免诱导性用语,以保证问卷结果尽可能反映被调查人的真实想法;清晰性,即问卷用语尽量明确,避免模棱两可;整体性,即问卷内容考虑到了前后印证,相互联系,以便整张问卷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800份,回收问卷1550份,回收率为86.1,其中有效问卷1220份,约占回收问卷总数的79。课题组聘请专业人员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规范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通过对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初步分析,我们既看到了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问题,更看到了成就和希望。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是时代之呼唤,是民心之所向。因此,对中国法治化进程的研究和思考,必须立足于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充分把握。我们在对这次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写出的研究报告,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思路而作出的又一次尝试。
二、依法治国实践的初步发展通过对十三城市依法治市状况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初步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市战略已在下列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法治理念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所认同和接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由于贯彻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制”,“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法制建设的背景下,经过“一五”普法和“二五”普法等巨大的社会动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得到逐步增强,法治国家的观念基础初步得以建立。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看,这方面的成效表现在:1.社会成员对作为法治“硬件”设施的“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在回答问卷中“你是否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这个概略性问题时,回答“基本了解”的为528人,占有效问卷总数的43.9;回答“部分了解”的334人,占27.8,两项合计占到71.9。社会成员对根本大法宪法的了解,反映了他们认同和接受法治愿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如此,人们对“法”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也有了较深的认识。在“你认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选项的统计中,回答“按宪法和法律办事”的859人,占70.9,而回答“按领导人讲话办事”的仅41人,占领3.4,“按政策办事”的101人,占8.3。对法的作用的认同和重视,是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社会成员自觉守法并监督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守法的观念基础。2.社会成员对“依法治国”方略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回答“你是否知道我国在搞‘依法治国’”这一问题时,回答“知道”的960人,占79.9。在回答“你期望依法治国的最好结果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回答“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经济的持续发展”的为894人,占73.3;而选择“实现民主宪政的”只有194人,占15.9。我们认为,这一情况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社会成品的一种现实心理期待,即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是与当前中国社会中稳定与发展这两大主题结合在一起的,因而不失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法治目的观。3.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逐步生长。一般说来,考察社会成员的法治观念,不仅要看他们对法的内容的认知、接受程度,更要看他们对法的遵守和运用程度,后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成员“行为层面”的法治观念而非仅仅是“心理层面”的法律意识,我们设计了“当你认为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这一问题统计答卷结果54的人选择通过“政府解决”(占15)和“到法院告状”(占39)两种法律途径,与“能忌则忍”(占15.8)的消极态度和“私下与对方和解”(占8.9)的“私了”等选项相比,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已成为社会成员保护自身权益的主要行为方式。4.政府必须依法办事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固
第三篇:中国十三城市“依法治市”状况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为了响应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决策,在襢调查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法治规律和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我们《依法治国研究》课题组继对南京、本溪两城市进行了全方位的实地调查,并分别撰写了综合性的调查报告刊载于《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法学》之后,又于1997年2—4月对13个城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以期对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状况的调查有一个由点到面的推进。这次问卷调查的13个城市,就地域分布看,涉及上海、湖南、云南、广东、安徽、宁夏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既有沿海和东部较发达的城市,也有内地和西部比较落后的城市,地域跨度大、覆盖面广。就调查对象看,既包括党政军工作人员、企业经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也包括工人、农民、个体户、无业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就调查方法看,既有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也有标准化的问卷调查,使个别访谈的深入性与问卷调查的普遍性结合起来。就问卷的结构与内容看,力求做到真实性、清晰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真实性,即问卷调查尽量避免诱导性用语,以保证问卷结果尽可能反映被调查人的真实想法;清晰性,即问卷用语尽量明确,避免模棱两可;整体性,即问卷内容考虑到了前后印证,相互联系,以便整张问卷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800份,回收问卷1550份,回收率为86.1%,其中有效问卷1220份,约占回收问卷总数的79%。课题组聘请专业人员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规范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通过对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初步分析,我们既看到了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问题,更看到了成就和希望。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是时代之呼唤,是民心之所向。因此,对中国法治化进程的研究和思考,必须立足于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充分把握。我们在对这次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写出的研究报告,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思路而作出的又一次尝试。
二、依法治国实践的初步发展通过对十三城市依法治市状况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初步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市战略已在下列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法治理念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所认同和接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由于贯彻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制”,“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法制建设的背景下,经过“一五”普法和“二五”普法等巨大的社会动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得到逐步增强,法治国家的观念基础初步得以建立。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看,这方面的成效表现在:1.社会成员对作为法治“硬件”设施的“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在回答问卷中“你是否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这个概略性问题时,回答“基本了解”的为528人,占有效问卷总数的43.9%;回答“部分了解”的334人,占27.8%,两项合计占到71.9%。社会成员对根本大法宪法的了解,反映了他们认同和接受法治愿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如此,人们对“法”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也有了较深的认识。在“你认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选项的统计中,回答“按宪法和法律办事”的859人,占70.9%,而回答“按领导人讲话办事”的仅41人,占领3.4%,“按政策办事”的101人,占8.3%。对法的作用的认同和重视,是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社会成员自觉守法并监督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守法的观念基础。2.社会成员对“依法治国”方略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回答“你是否知道我国在搞‘依法治国’”这一问题时,回答“知道”的960人,占79.9%。在回答“你期望依法治国的最好结果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回答“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经济的持续发展”的为894人,占73.3%;而选择“实现民主宪政的”只有194人,占15.9%。我们认为,这一情况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社会成品的一种现实心理期待,即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是与当前中国社会中稳定与发展这两大主题结合在一起的,因而不失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法治目的观。3.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逐步生长。一般说来,考察社会成员的法治观念,不仅要看他们对法的内容的认知、接受程度,更要看他们对法的遵守和运用程度,后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成员“行为层面”的法治观念而非仅仅是“心理层面”的法律意识,我们设计了“当你认为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这一问题统计答卷结果54%的人选择通过“政府解决”(占15%)和“到法院告状”(占39%)两种法律途径,与“能忌则忍”(占15.8%)的消极态度和“私下与对方和解”(占8.9%)的“私了”等选项相比,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已成为社会成员保护自身权益的主要行为方式。4.政府必须依法办事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固然需要培育公民的守法观念,但依法行政更是现代法治理念的核心。政府只能而且必须依法办事,这一观念正在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在“党校和干部学校应将法学基础理论列为必修课程”这一看法的选项中,选择“完全赞成”的占71%,基本赞成”的占16.6%,两项合计占98.3%而“不赞成”的只占0.9%。(二)依法治国方略的启动和推进,使法逐步由纸上的条文融入公民的生活之中,从而为法治国家中最基本的“制度与人”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奠定现实基础1.通过法治实践,法由纸上的条文和规范融入了社会公共生活之中.从而有可能使法真正发挥“社会关系调整器”的作用。公民顷向于选择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在“你到法院告状主要基于什么考虑”这一问题的选项中,回答“维护自己权益”的占60.2%,这表明现阶段社会成员对法的态度已逐步从认知法的初级阶段向运用法律的较高级阶段发展。2.公民由被动地接受法律调整转向更愿意以主动的态度参与法的运作过程,从而有助于营造“法制与人”的良性互动关系。从制度对人的影响看,它不仅可以培育人们的法观念和权利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人们运用法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从人对制度的影响看,一旦人们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并参与到法的运作过程
之中,人又会对制度进行评讲、改进.从而可以促使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的不断作月。是法治的原动力之一。(三)依法治国实践的逐步展开,使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权威性得到加强1.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社会成员可法律权威性的认识程度和满意程度均有了很大提高。法律权威性受到重视的一个方面表现在,作为法治国家公共生活基本原则的“法津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得到了较好程度的实现。在回答“你认为目前法律面前人人!等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如何”这一句题时,认为“基本实现”的占28%,“部分实现”占43.6%,两项合计占71.6%,在与被调查人进行的多次访谈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赞用“法治首先必须确认法的权威性”这一看法。法律具有最高权威观念的确立,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2.确立法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权威,有利于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有序解决。在由旧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新的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重组、观念变迁等都可能否引发诸多社会矛盾,能否及时、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适用法律程序、运用法律规范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整体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因为法相对于其他规范标准如政策、领导意志等而言更具有民主性,更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志,也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即使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法本身可能存在某些瑕疵,但只要其未经修改或废止,就仍应得到遵守,并只有通过法律自身的机制而非法外力量才能促使法及时得到修改。例如,在回答“如果你觉得法律不公正怎么办”这一问题时,认为“遵守,但建议修改”的占52.9%;认为“不好的法总归是法,还是要遵守的”占16.9%;认为“不遵守要受到制裁,还是遵守为好”的占20.6%,三项合计,认为应当遵守的占86%.只有4.9%的人认为“既然法律不公正.就可以不遵守”。(四)依法治国实践的逐步展开,使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并为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提供了制度框架1.就立法制度而言,吸纳~,反映~的民主机制逐步健全。在回答“你有没有听说过立法征求人~见的事”这一问题时,回答“听说过”的占54.6%,回答“听说过,而且被征求过意见”的占15.3%。可见,立法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正在向制度化方向推进。2.就司法和行政执法制度而言,虽然群众对总体状况仍有相当程度的不满,如执法不力、执法违法、执法权制还不健全等,但总体来说都认为比以前有进步。在我们重点访谈的50名对象中,83%的人认为执法仍是法制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但承认“比以前有了好转”。3.就法制建设的总体状况而言,大多数人认为有了进展。在回答“你认为你所在的市(县)的法制建设近几年的总体发展状况如何”这一问题时,回答“有显著进展”的占11.3%,“有一定进展”的占52.4%,两项合计占63.7%。群众的这一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
三、依法治国实践中的热点问题透视我国十几年来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国正在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迈进,这是全社会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中国人治传统极深蒂固,经济文化仍不发达,依法治国战略尚处于启动阶段;因此,法制建设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热点问题。能否妥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成败。概括起来,这些热点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依法治国,既要讲“法”,也要讲“治”,而重点或中心应当是“治”。法律规定得再完备,如果得不到实施,就只能是纸上的条文,就不可能有权威。从调查统计结果看,目前实践中执法不严、执法疲软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例如,当问及“你认为目前我国法律执行状况如何”这一问题时,回答“好”的占2.9%,“较好”32.7%,“差”的占11.6%,两项合计占到44.3%。问及“中国现在几乎没有人照章纳税”这一问题时,回答“完全赞同”的占14%,“基本赞同”的占29.5%,两项合计占43.5%,远离于“不赞同”的16.1%“不太赞同”的27.9%的比例。为什么执法不严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呢,除了我国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执法本身的原因外,一些地方党史政领导将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对立起来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在目前国家整体法治环境不够理想的背景下,某些地方领导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大搞地方保护主义,认为严格依法治理不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等等。殊不知,这种以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和区域法治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本地区暂时经济发展的做法,只能是饮鸩止渴,导致投资环境恶化.区域信誉丧失,最终经济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人民群众也同样反对这种靠牺牲法治建设而获取短期利益的做法。如在回答“个别城市抓法治,经济上会吃亏”的问题时.选择“不赞同”的占54.4%,选择“不太赞同”的占20.3%,两项合计占74.7%。
(二)进一步推进廉政建设,大力惩治~是当前加强法治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廉政建设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之一。廉政建设与法治有着极为紧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廉政建设必须依靠法治,即通过法律化、制度化的途径来制约权力的滥用;另一方面,法治的完善和推进,又监督权力的行使者必须依法办事.违法者必受严惩,从而有力地制约着~现象。因此,将廉政建设作为当前加强法治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是十分必要的。从我们的调查看.群众对廉政建设极为关注。当问及“你对你所在的市(县)的廉政建没有什么看法”时,回答“~严重、惩治乏力”的占16.8%;回答“~比较严重,但正在采取措施治理”的占22.9%,回答“~严重,惩治措施流于形式”的占31.5%,三项合计认为“~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占74.9%,可见~问题已到了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的时候了。根据问差分析,目前~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权谋私,滥用权力。执法犯法,以及干部任免上的~问题。特别是后者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例如,在调查对“干部任免中的~是最严重的~”这一观点的看法时,“完全赞同”的占48.7%。“基本赞同”的占27。5%,两项合计占76
.2%。(三)保证司法制度的公正性与独立性,是维~律尊严、协调社会关系、铸造法治精神的制度保障司法制度在整个法治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法律的运作过程看,在实施法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纠纷,而司法制度是解决这些纠纷的最主要的甚至是最终的途径。司法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冲突得到有序解决,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避免社会成员以无序的、甚至非理性的方式采取行动。保证司法制度的相对独立性,是保障法律得以公正实施,法律纠纷得以公平解决的形式要件。但实践中地方党政领导对司法机关干预过多,司法机关难以独立办案的情况仍然较为突出。在回答“你所在的市(县)有无干预法院审理案件的情况”时,回答“有,很严重”的占37.6%,回答“不同程度地有这种情况”的占46.5%,两项合计占84.1%。与司法独立密切相关的另一问题就是司法公正。司法必须公正无私,否则人民就会对司法制度失去信任,对法律和法治失去信心。目前,人们对司法不公的反映十分突出。在调查对“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对老百姓来说是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这一观点的看法时,“完全赞同”的占22.4%,“基本赞同”的占37.6%,二者合计占60%,在回答“如果你打过官司,对于审判结果的胜诉还是败诉有什么看法”时,回答“钱能通神,谁给的好处多谁赢”的占12.1%,回答“谁在法院有关系谁赢”占11.1%,回答“不好说”占35.5%,而认为“相信法律和法院是公正的”只占21.5%。(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机制和程序,调动全社会推动法治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动力在现阶段,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监督权利的各项制度还远不够健全。例如,在调查“你所在的市(县)人大代表是否真正反映了群众意见”时,回答“不能真正反映”的占21.7%,“基本不能反映”占42.2%,两项合计占63.9%。此外。在执法监督制度,人大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制度,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多不健全和不完善之处。
四、大胆探索符合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的法治之路法治,既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代表着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在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方式上的理性思考思考与选择;又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依据法治规律所创建的现代治国模式,体现着该国人民构建制度文明的创造精神。我们不能设想,一个现代文明国家能够走法治之外的其他治国道路;我们同样不能设想,一个现代文明国家能够走法治之外的其他治国道路;我们同样不能设想,世界上一百多个国情千差万别的主权国家只能走一条完全一致的法治道路。因此,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既要遵循共性的法治规律,又要适应个性的国情差异;而如何将此二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则无疑是各国实现法治所面临的首要课题。所谓法治规律,从根本上说,就是世界各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必须依法管理国家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而所谓具体国情,则是指世界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在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在人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状况。法治,就其本质来说,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因此,所谓将法治规律与具体国情结合起来,说到底,就是如何使法治的普遍性准则为特定国家的人民所理解、接受、信仰和维护。而在一个人治传统很深、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高、法治观念淡薄的国家,要实现这一任务,无疑具有更大的难度需要更长的期限。它既需要对人民进行法治知识的教育和法治观念的培养,更需要推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建立与这一发展要求同步的、符合法制原则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综观世界各国的法治历程,大凡法治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较好地坚持了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英国是在封建贵州与新兴资产阶级势均力敌、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逐步取代封建生产方式的大背景下,通过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相妥协而不流血地逐步实现的法治。法国是在国王和封建贵族顽固阴挡第三等级崛起、~人民反抗的大背景下,法国人民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逐步实现的法治。美国作为移民社区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是在社区法治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英、法两国的法治理论和法律制度而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国家法治模式。新加坡则是在一个区域狭小、人口不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岛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较注重领袖人物的个人意志和道德表率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法治。其他很多已经实惠法治或正在成功推进法治的国家,也无一不十分注重将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索本国的法治道路。当然,在世界各国的法治历程中,也有若干失败的记录。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和日本,名义上标榜法治,实际上大搞法西斯~,最终只能垮台。又如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法治模式不加分析,全盘移植,最终因不适合本国国情而导致社会动荡,秩序紊乱。总之,不论世界各国法治的性质、模式、实现过程如何千差万别,有两点必定是相同的:第一,它必须是名副其实的法治,而不是人治,更不是~。第二,它必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民从本国历史、现实和国情出发所作出的选择,而不可能是少数人超越历史、脱离现实、违背国情所作出的选择。我们《依法治国研究》课题组自1996年以来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活动,目的都是为了了解我国现实的法治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以准确把握我国实现法治所面临的希望和困难。事实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1996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它标志着党在继1978年提出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实现国家工作重点的根本转变之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管理规律,作出了要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根本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五在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要“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一切表明,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致富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成为两项既互为基础、又互为内容的统一的奋斗目标,我国的法治建设开始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现在面临的最迫切任务,就是如何将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化为12亿人民的自觉行动;如何将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之路。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的成果和经验,也已经有十余年地方、基层依法治理的成果和经验。只要我们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正确的法治理论和实际做法,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全面规划,整体实施,就一定能将依法治国这一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宏伟战略全面推向21世纪,就一定能在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治传统根深蒂固、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华夏大地上逐步建立起法治的殿堂。
[1]
第四篇:依法治市专题片
(专题片解说词)
【序】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2006年,在认真总结“四五普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清镇市委组织制定了《清镇市2006—2010年依法治市规划》,市人大作出了《 关于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的决议》,市政府出台了《2006-2010年依法治市规划实施意见》,充满信心地拉开了五五普法的序幕。《规划》的实施,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理论学习,更加注重服务大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执法监督考评,更加注重党组织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服务和保障。
【推出片名】 依法治市 文明进步
——清镇市五五普法工作回眸
2007年年初,清镇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市人大常委会对政府部门26名行政一把手,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核。内容涉及《宪法》、《刑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财经、环保、城市规划等13部法律法规,参考率和及格率均达100%。
在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人大、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上下联动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下,清镇市干部学法蔚然成风,青少年学法纳入教学大纲,村民和居民学法轰轰烈烈,已然形成了领导干部和机
关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化、司法、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规范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系统化、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化、外来流动人员法制教育阵地化、社区和农村群众法制宣传工作多元化的工作格局。
【字幕:2006年以来,清镇市共举办各类法制主题培训班83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8600人次,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15期,乡、村法制骨干和人民调解员培训班42期,“一户一个法律明白人”培训会187次。组织干部学法用法统一考试4次,3.2万余人次参加考试。】
【隐黑】
“法律六进”活动是清镇市依法治市工作的有效载体。
“法律进机关”,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按照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和个人自学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记录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法律进乡村”,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市直各单位到帮扶村进行法律宣传、“上门说法,送法到户”等宣传方式,大力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法律进社区”,组织市直有关单位深入社区开展禁毒、房屋拆迁、土地征拨、信访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大型宣传活动多达50次,发放各种法律法规宣传资料36.5万余份;“法律进学校”,法制教育走进课堂,“大纲、教材、教师、课时”落到实处,全市中心完小以上的59所中小学校明确了98名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每学期为学生上2次以上法制课;“法律进企业”,普法宣传成为班组学习、报刊、宣传栏、讲座、培训、知识考试和知识竞赛的重要内容,管理者和广大员工依法经营、安全生产、保护合法权益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法律进单位”,各单位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的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得到严格执行,职工自觉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轮训,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纳入年终业绩考核。
【字幕:2006年以来,清镇市共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活动176次,发放宣传资料60余万份;“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50余次,发放各种法律法规宣传资料36万份。】
【隐黑】
红枫湖、百花湖是贵阳和清镇上百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源,清镇市本着“守土有责”的积极态度和“守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观念,高举法律武器,依法治湖,铁腕治污。市环保局严厉打击工业污染源的违法排污,实施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物净化、生态修复“五大工程”,依法治理“两湖”。
2007年11月,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环保法庭。环境保护法庭成立以后,首先审理了贵州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原告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诉被告贵州天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侵权损害纠纷,打响了“两湖一库”司法保护的第一枪。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动真格”保护“两湖”的决心。
【字幕:截止到2009年12月,环保法庭共审结各类环保案件168件,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保护的案件14件。环保法庭荣获“全国巾帼示范岗”称号。通过依法治理,“两湖”水质从2007年的Ⅴ类提高到2009年的Ⅲ至Ⅳ类。】
清镇市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基础性工作、全局性工作,恪守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底限,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整个过程,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司法机关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和经济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及公民的合法权益。
2008年底,省委政法委决定在清镇市进行党内执法监督改革试点,为全省
规范和加强党内执法监督,建立科学的执法质量监督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政法机关执法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试点,全市政法机关的执法质量意识进一步强化,有效促进了政法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字幕:2009年5月,清镇市成功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的光荣称号。2009年8月,清镇市禁毒工作通过全省毒情重点整治检查验收,顺利摘除了“毒情重点整治”的帽子。】 【隐黑】
2008年2月,司法部、民政部授予清镇市卫城镇黎明村第三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这是清镇市首次获得这一称号,也是这项活动开展以来贵阳市第三个行政村获此殊荣。授牌仪式上,省司法厅副厅长邹杨对黎明村坚持以普法教育为先导,着力提高全体村民的法律意识,以“四个民主、两公开”为根本,着力推进村民自治进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法治环境的成功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2007年8月,清镇市青龙街道街道办事处新华社区被明确为贵阳市唯一的民主法治社区示范点,并顺利通过贵阳市的检查验收。
【字幕:通过认真总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经验,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范围,截止2009年,全市299个行政村均创建为“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社区创建为“民主法治社区”。】
【隐黑】
为破解社会矛盾化解难题,全力保障服务“三创一办”工作,清镇市从体制、机制的创新上着手,于2010年2月率先在全省组建了首家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中心实行一个 “窗口”对外,提供“一站式”服务,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政策咨询、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于一体,实行直接调处、间接调处、指派调处相结合的化解社会矛盾新模式,从市建设、国土、民政等部门中选调32名人员到中心开展工作。目前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百余件。
2008年,清镇市在开展“书记大接访、干部大下访”工作中,市四大班子领导34人次带头接访203批826人,带案下访90人次,接访1205人。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在建国六十周年国庆期间,清镇市成功实现了“零进京上访”和“三个绝不发生”的工作目标。
【字幕:2006年来,清镇市共调解各类排查矛盾纠纷3437件,调处3437件,调处成功3300件;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161件,调处2161件,调处成功2075件。两项调处成功率均超过96%。2007年,清镇市信访局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隐黑】
“五五”普法以来,清镇市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明显加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行业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字幕:清镇市2009年生产总值完成81.16亿元,比2006年的52.64增长54.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29.67元,比2006年增长35.18%;农民人均纯收入4828.1元,比2006年增长43.4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清镇市始终把依法治市工作与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相结合,始终以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核心,以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要务,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首任,以服务民生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保护、发展、民生、稳定、党建”等核心工作,为清镇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依法治市方略的助推下,湖城清镇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第五篇:依法治市工作总结
某某医院2014年依法治市工作总结
按照《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内江市依法治市2014年工作要点》和《内江市卫生系统2014年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要点的通知》等关于2014年依法治市的工作要求,我院紧紧围绕建设法治医院、平安医院、和谐医院为主题,坚持以加强依法行政为重点,以依法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以推进法治教育为基础,以强化治安综合治理为要务有序推进我院依法治市工作。现将2014年依法治市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响应,准备充分。
(一)领导重视。按照《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文件精神,我院积极响应,及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杜林为组长,院长李兴华为副组长的依法治市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依法治市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我院依法治市活动工作内容、重点、程序等,确保我院依法治市工作组织有力,推进有序,进展顺利。
(二)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我院根据工作实际,从指导思想、工作要求、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任务分解、主要措施和责任科室、时间安排等方面制订了详尽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我院各科室在依法治市工作中的任务,分工明确,为我院依法治市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全面落实,扎实推进。
(一)以学法、守法、敬法、用法为主题,多措并举,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形成法律宣传阵地,营造的浓厚依法治市氛围。截止目前,我院采取在院内悬挂法制宣传标语2条、利用短信平台向职工发送法制常识短信上千条,利用住院部、门诊部的LED电子屏向患者宣传法制知识、建立法制宣传专栏、向来院患者发放法制宣传传单上万份、以各党支部为中心开展法治培训,在院报上刊登我院依法治市工作动态信息,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参与全省依法治省专题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在全院营造起了支持、参与法治内江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突出重点,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我院围绕以各部门为活动中心的工作方法,把开展以诊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法制教育作为实施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任务,把学习宣传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列入普法计划。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法律七进”、“依法治市宣传教育月”、“四川省依法治省专题知识竞赛”等有利时机加大学习教育力度,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内容上更加注重加强职工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方式上更加注重员工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保证依法治市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学以致用,指导实践。
(三)分解任务,上下联动。我院将依法治市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到各科室,使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其中,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使依法治市工作在理念上深入人心,在行动上人人有责,保证了依法治市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建立健全普法机制。
1、多途径加强依法治市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形成人人参与依法治市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一人带一片的格局,使依法治市工作走上普及化、常规化的轨道,从而开创依法治市工作的新局面。
2、层层落实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将依法治市工作列入年终考核体系,与绩效工资挂钩,奖优罚劣,按年兑现。规定凡职工定期法律法规考试不及格一次扣当事人绩效工资,并要求进行补考。对在上级组织的普法教育培训中表现不好,影响到全院荣誉的科室除与绩效工资挂钩外并追究该科室或病区主要领导者的责任,有力地促进了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
3、在医院管理中长期坚持院务公开制度,对医院重大的活动、人事任免、财务收支、组织发展、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定期在院务公开栏和指定地点公布、公示,让全体职工了解医院的大事和具体情况,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增加决策的透明度。
4、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医院在学法普法的同时,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2014年我院进一步加大了对药品回扣、收受红包、器械采购、等热点问题的监督管理力度。完善了卫生行风监督制,热点问题公示制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出院病人问卷函调、聘请院外行风监督员,在门诊、病房楼多处设立病员意见箱、实行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制、费用查询制、一日清单制等等多层次多视角的监督制约措施,对促进卫生行风的早日净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取得的成绩。
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各项日常工作中较好地实现了从日常工作的随意性向依法依规工作方式的转变。今年我院各项业务顺利开展,同期环比,医疗纠纷数量明显减少。我院的依法治市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了我院“学法守法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
四、存在的问题
(一)职工的依法治市的意识有了显著增强,但具体问题的处理方面依法办事、用法守法的法律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
(二)针对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不够深入,面 不够广泛。
(三)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法治宣传的覆盖面还需进一步扩大,提高社会人员参与度,提高社会影响力。
医院在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依法治市工作中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对照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发扬成绩,纠正存在的不足,把普法和综合治理工作做得更好,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