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标法》对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处罚
知识普及:《商标法》对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处罚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第六十条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新闻快递: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案例
2014年4月初,当事人购进一批衬衫对外销售。该批衬衫外包装标有“法国梦特娇远大发展有限公司监制”字样和某图形注册商标,衬衫领口、挂牌、合格证、塑料牌头都标注花图形及“MENGZHIHUA”字样。4月28日,工商机关对当事人的经营部进行检查。
经查,当事人销售的上述衬衫的外包装及衬衫领口、挂牌、合格证、塑料牌头的显著位置上突出使用的花图形及“MENGZHIHUA”字样,与法国博内特里塞文奥勒有限公司注册的MONTAGUT及梦特娇花图形商标相似。当事人非法经营额为8608元,工商机关在对当事人调查过程中,新《商标法》施行。
新《商标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按照上述规定,本案当事人在明知是侵权商品的情况下仍然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可以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篇:一起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例分析
一起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例分析
违约能否构成犯罪?
------一起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例分析
企业A系FH牌注册商标所有人,其与制造企业B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企业B制造并销售FH牌商品,企业B在经营活动中,违反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有关商品生产数量及销售方式的约定,向贸易企业C销售了FH牌商品,企业C将FH牌商品出口。随后,企业A发现了企业B与C销售FH牌商品的行为,遂向公安机关举报,要求司法机关按照假冒注册商标罪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企业B与C的刑事责任。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企业B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制造并销售FH品牌商品的行为,是否属于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应当依照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第三人企业C购买并销售该违约生产的商品的行为,是否属于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应当依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对此,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含义应当作广义解释,只要是违反了注册商标权所有人的意思表示,包括尽管与注册商标所有人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但违反该合同的情况,均应当视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故企业B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三人企业C购买并销售使用了该FH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应认定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含义不宜作扩大化解释,企业B与注册商标所有人企业A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在先,随后违反该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行为性质属于民事违约行为,与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有本质的区别,其使用(制造并销售)该FH牌商标的行为不应当构成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罪,第三人企业C购买并销售使用了该FH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不应认定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行为。
还有一种折衷的观点认为,在双方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情况下,对该合同的违反是否视为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形应当结合具体的案情分析而定,如违反合同的行为是否构成根本违约?是违反了有关产品品质的约定还是关于生产数量、销售方式的约定?违约涉及金额在整个合同中所占的比重?该合同条文对此类违约行为如何定性?等等。同样,应当依据行为人的违约行为性质来判断第三人企业C购买并销售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行为是否属于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其理由如下:
第一,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民事合同违约不应构成犯罪。
企业B使用FH牌注册商标是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企业A的许可,双方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该合同是民事合同,违反商标许可合同的实质是违反民事合同,违反民事合同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承担刑事责任显然没有法律依据。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无论是刑法,还是民法通则及合同法,都没有违反民事合同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根据刑法罪行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故被许可方违反商标许可合同,不应承担刑事责任。第二,企业B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行为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目前,在我国刑法学界,对于知识产权犯罪的定义有很多,一般认为,知识产权犯罪,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刑法分则将侵犯知识产权罪单独作为一节归类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知识产权犯罪不仅侵害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如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还违反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了国家经济增长,即知识产权犯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属于伪劣商品,即行为人在自己生产、销售的同种类合格产品上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二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同时又是伪劣商品,即行为人在自己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上,假冒他人同种类商品的注册商标。前述两种情况的假冒行为不仅侵害了商标所有人的商标专用权,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违反了国家商标管理制度、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即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本文讨论的案例中情形则明显不属于前述两种情况,企业A与企业B双方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制造生产FH牌商品的行为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企业A的许可,该授权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受法律保护的,同时企业B生产制造的商品是“真品”,并非“假冒品”,即商品的原始来源是合法的,即使后续存在违反许可合同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标专用权,也只属于民事违约行为,这种违约行为没有违反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更没有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故该行为显然不具备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从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罪犯罪活动的立法本意来看,该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三,不能机械地理解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含义,将任何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行为均视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涉嫌犯罪行为。
注册商标所有人与行为人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行为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含义是广泛的,首先就表现为注册商标所有人“同意使用”的意思表示,即授权被许可方使用(包括制造、销售等)其注册商标。其次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即注册商标所有人通过使用许可合同的约定,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确保被许可方使用其商标的商品品质,确保双方的收益。经过授权许可生产的商品,其生产制造销售过程中均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约束,受注册商标所有人指导,商品的产品规格、质量、品质、商标标识等一般都受注册商标权所有人控制,使被许可方生产的商品与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品牌商品保持一致,签约双方对此都负有合同义务。一旦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成立生效,即表示被许可方有权使用该注册商标,其使用行为授权合法性都已确定无疑,至于在何种程度上的使用,充其量是违约而已。
在与之类似的还有出版行业中的委托印刷合同,出版发行单位委托印刷单位依照图书母版印刷图书的,印刷单位违反双方合同超额印刷,超出部分的书籍,在出版界被称之为“盗印图书”,以与未经专有出版权人授权而印刷“盗版图书”的行为相区别。盗印图书方一般要承担民事违约责任,同时由文化主管部门追求其行政责任,而“盗版图书”的行为则往往会构成犯罪。
第四,将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行为认定为犯罪,不利于维护刑法的严肃性,不利于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注册商标所有人与被许可方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是一类专业性较强的民事合同,其内容一般应当包括许可使用得商标及其注册证号、许可使用的商品范围、许可使用的期限、商标标识提供方式、商品(服务)质量监督条款,商品(服务)表明双方名称、产地条款等,对这些事宜如果约定不清,或者存在重大误解,极易出现客观上被许可人违约的情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约定的条款较多,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品牌商业运作到具体的生产制造过程,被许可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也容易在细节上违反某些规定。另外双方在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时,许可人一般处于优势地位,合同中可能存在显示公平的条款,从而造成合同实施过程中被许可方违约发生。由此可见,合同双方尤其是被许可方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情况在生活实践中会经常发生。民事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应当通过民事程序进行解决,例如,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及不安抗辩权,依据合同法主张许可合同无效,要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等等,通过民事程序足以解决问题,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相反,如果一旦被许可方涉嫌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的任何条款,都认定为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进而通过刑事程序来追究其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刑事责任,这就无异于滥用国家司法权,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这显然是荒谬的。那么是否应当根据被许可方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协议的具体情形判断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呢?笔者认为这也是不恰当的,且不说对民事合同的违约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没有法律依据,即使存在法律依据,又依据何种标准来认定哪种程度的违约行为是构成犯罪?这种不确定性会严重影响刑法的严肃性,危害社会稳定。第五,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构成犯罪,与国际上的商标保护制裁标准不相一致,也不符合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做法。
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标准应当与国际接轨,但是也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力度不宜高出发达国家的标准。从目前国内外的司法实践来看,未见有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协议构成犯罪的先例。2004年我市某区检察院对一例违反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擅自生产将某品牌的领带、皮带、皮包等商品向外销售的行为以假冒注册商标罪提起公诉,经相关方面研究后,最后检察院做出撤诉决定,告知商标权人通过民事程序解决纠纷,尽管这一案例所涉及的注册商标系由外国企业所有,但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国国内企业之间的商标纠纷案件也应当依照同样的法律原则进行处理,否则将招致在我国营业的外国企业及个人就其享受的“国民待遇”提起异议。
综上,企业B制造并销售FH牌商品的行为不属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
行为,不应定性为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企业C从B处购买并出口该FH牌商品的行为当然也不属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因而也就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相关权利人可以通过民事程序追究违约人及侵权人的民事责任。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作为法定犯罪,随着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外延存在着不断扩展的趋势,此种不确定状态导致知识产权领域内的行为模式不断翻新,而刑法对法定犯罪的规定却是相对稳定的,如何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在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好经营者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许可使用注册商标的商业行为日渐增多,出现违犯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引起纠纷也屡见不鲜,对此我们呼吁立法机关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以填补这一法律空白。
第三篇:李建东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
李建东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11)郑民三初字第137号
上传者知盟网 http:// 原告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住所地: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济南经济开发区沃德大道1号。
法定代表人张志平,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秦三宽,河南振山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李永强,河南振山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李建东。
原告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德公司)诉被告李建东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沃德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永强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李建东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对其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沃德公司诉称:沃德公司始建于1956年,原名济南汽车配件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生产和销售汽车发动机气门和气门挺柱的企业,所生产的气门产品覆盖重、中、轻、微、轿等全部车型,每年开发新产品几十种,长期为上海大众、美国福特、天津丰田、神龙富康、中国一汽、中国重汽、南京菲亚特、奇瑞、东安等几十家最重要的汽车厂和主机厂配套,沃德公司生产的气门年产量始终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沃德公司使用在气门产品上的“山河”商标已经国家商标局登记注册,商标注册证号为第1597747号,专用权期限为2001年7月7日至2011年7月6日。2010年5月,沃德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李建东在其营业场所销售标有“山河”注册商标的假冒产品,严重侵犯了沃德公司的商标专用权。因此请求法院依法判令李建东:
1、立即停止销售侵犯沃德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
2、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
3、诉讼费由李建东承担。
沃德公司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
第一组:
1、商标注册证、注册商标变更证明公证文本;
2、“山河”商标及沃德公司所获相关荣誉证书。该组证据证明沃德公司对
“山河”注册商标依法享有专用权,“山河”商标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
第二组:
1、(2010)郑黄证经字第1889号公证书;
2、公证处封存的被控侵权产品;
3、沃德公司产品实物;
4、产品鉴定书。该组证据证明李建东销售假冒沃德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侵犯了沃德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第三组:公证费发票,证明沃德公司为制止侵权行为支付800元公证费。
被告李建东未做答辩。
本院经审理查明:济南汽车配件厂于2001年7月7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获得第1597747号注册商标,该注册商标为
“山河”文字+拼音+图形组合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7类,即“机器、引擎或发电机用控制装置,密封接头(发动机部件),发动机和引擎用汽缸,马达和引擎起动器,汽门与汽门座研磨机”。注册有效期为2001年7月7日至2011年7月6日。2006年6月23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该注册商标注册人名义变更为沃德公司。
1994年10月,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评定“山河”牌发动机气门产品为1994全
国用户满意产品。2003年11月,中国汽车报授予沃德公司2002最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荣誉证书。2007年12月,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授予沃德公司“核心供应商”荣誉证书。2010年5月14日,沃德公司委托代理人程铁锁到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公证处申请保全证据。2010年6月4日,公证处人员与程铁锁来到位于郑州市花园路北段的中国(郑州)汽配大世界1排南7号的“河南金博信汽配中心”(门头上显示)商店,程铁锁在该商店购买了“山河”牌气门2盒(进气门1盒,排气门1盒),支付50元,取得《郑州汇捷汽配销售单(销售单号:AOIXSI0060400002》1张、“李建东”名片1张,离开该店时,对店铺门头进行了拍照。郑州市黄河公证处对上述购买行为出具(2010)郑黄证经字第1889号公证书予以确认,对被控侵权产品拍摄了照片附于公证书后,并将被控侵权产品予以封存。沃德公司为此支付800元公证费。
将被控侵权产品与沃德公司生产的“山河”牌气门进行对比,被控侵权产品使用的商标与沃德公司涉案注册商标近似,但图形印刷不同,前者的防伪电话为8007077315,后者为
4006788315;经沃德公司鉴定,被控侵权产品不是沃德公司生产的产品,系假冒沃德公司商标的产品。
本院认为:沃德公司依法获得第1597747号“山河”文字+拼音+图形组合商标,其在核定的商品上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李建东销售的气门使用了与沃德公司商标近似的商标,但将被控侵权产品与沃德公司生产的相同产品对比,两者防伪电话、图形印刷均有不同。沃德公司鉴定被控侵权产品是假冒沃德公司注册商标的产品,因此,现有证据能够证明李建东销售的“山河”牌气门为假冒沃德公司注册商标的商品,其行为侵犯了沃德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李建东未出庭举证证明其销售侵权商品的合法来源,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综上,沃德公司请求李建东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关于赔偿损失的数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沃德公司未能举证证明其因李建东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数额或李建东因侵权所获利润数额,本院考虑到涉案商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李建东侵权行为的性质及其经营规模,被控侵权产品的销售价格,沃德公司为制止侵权行为支付的合理开支等因素将赔偿数额酌定为15000元。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第五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李建东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第1597747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二、被告李建东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济损失一万五千元;
三、驳回原告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费550元,由被告李建东负担410元,原告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担14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
交上诉状一式八份,上诉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朱 梅
审 判 员 董小斐
审 判 员 龚 磊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书 记 员 程建都
第四篇: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驰名商标泊评定机构:
即当争议商标处于初步审定公告阶段时,商标局是驰名商标的认定机构;当争议商标处于已注册阶段时,商标评审委员会是驰名商标的认定机构。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商标纠纷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涉及的注册商标是否驰名依法作出认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依照商标法第14条的规定进行。当事人对曾经被行政主管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驰名商标请求保护的,对方当事人对涉及的商标驰名不持异议,人民法院不再审查。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依照商标法第l4条的规定审查。”该规定确认了法院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司法审查、认定权。
维护商标专用权的方式: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停止使用其外观设计专利,是自力救济的形式。商标的样式不得自行更改。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工商管理部门处理属于公力救济
许可的方式:
独占使用许可
排他使用许可
一般使用许可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五篇:福州某某实业有限公司诉常州某某某某进出口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案
福州某某实业有限公司诉常州某某某某进出口有限公司侵
犯商标专用权纠纷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浦民三(知)初字第427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XXXX实业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福州市XX县XX镇XX村。
法定代表人林X,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柯伟强,福建谨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张熙,福建谨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常州XXXX进出口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苏省常州市XX经济开发区XX路XX号。法定代表人王XX,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冯一丰,江苏朱孔阳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XXXX实业有限公司诉被告常州XXXX进出口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XXXX实业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柯伟强、张熙、被告常州XXXX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冯一丰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XXXX实业有限公司诉称:其为“HAOMAI豪麦及图形”商标的权利人。2008年8月,上海海关查获被告以一般贸易形式申报出口至尼日利亚的汽油发电机组750台,价值46,500美元。被告在未获原告许可的情况下,生产、销售标注由原告享有专用权的“HAOMAI豪麦及图形”商标的上述商品,其行为侵犯了原告对该商标享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故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被告:
1、停止侵权行为,在《国际商报》上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2、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
3、赔偿原告为本次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
人民币25,000元(包括律师费人民币1万元、差旅费人民币15,000元)。
被告常州XXXX进出口有限公司辩称:被告行为确实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但被告只是应客户要求代理出口,涉案货物并非被告生产。涉案发电机尚未出口即被海关行政没收并处以罚款,被告不存在侵权获利,原告不存在侵权损失,不应适用法定赔偿。商标侵权不存在侵犯人身权,无需赔礼道歉。原告所提交合理费用的证据不能证明为本案所发生,不应予以支持。
经审理查明:
(一)原告受让商标的事实。第1274081号“HAOMAI豪麦及图形”商标原注册人为案外人福建中闽发电机有限公司,核定使用商品为第7类下的12种商品,其中包括发电机,注册有效期限为1999年5月14日至2009年5月13日。2001年2月28日,上述商标注册人转让至XXXX电子有限公司(2007年8月14日XXXX电子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XXXX实业有限公司)。2008年9月9日,该商标的注册商标变更证明中载明,该商标核准变更后的注册人为XXXX实业有限公司。2009年6月9日,上述商标经续展核准的注册有效期自2009年5月14日至2019年5月13日。
(二)上海海关查处被告货物的事实。2008年8月8日,上海海关向原告发出《确认知识产权侵权状况通知书》,该通知书中载明: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近日查获被告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出口尼日利亚的汽油发电机组750台,价值46,500美元,商品上标有“HAOMAI及图形”商标,涉嫌侵犯原告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同年8月19日,上海海关出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通知书》,对被告涉嫌侵犯原告“HAOMAI豪麦及图形”商标专用权的货物(品名汽油发电机组,数量750箱,金额USD46,500)予以扣留。同年9月28日,上海海关出具《侵权嫌疑货物知识产权状况认定通知书》,认定被告申报出口的汽油发电机组侵犯原告在总署备案的“HAOMAI豪麦及图形”商标专用权。2009年2月27日,上海海关向原告出具《处理结果通知书》,告知原告,对于被告的行为,上海海关已
作出没收侵权货物,并处罚款人民币32,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三)原告相关费用的支出。2009年7月25日,原告与福建谨而信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同年8月13日,福建谨而信律师事务所向原告开具了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的律师费发票。
(四)原、被告商标比对情况。原告第1274081号商标由中文、拼音和图形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一用五条分割线横向分割的实心圆图形(五条分割线的宽度自上而下呈渐宽状态)、“HAOMAI”、“豪麦”组成。被告申报出口的发电机组机身上的标贴上自左向右使用了一用五条分割线横向分割的实心圆图形(五条分割线的宽度相同)及“HAOMAI”字样。
上述事实,由原告提供的商标注册证、核准续展注册证明、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注册商标变更证明、确认知识产权侵权状况通知书、扣留侵权嫌疑货物通知书、侵权嫌疑货物知识产权状况认定通知书、海关处理结果通知书、侵权货物照片、代理合同、律师费发票及原、被告在庭审中的陈述在案佐证,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原告通过受让方式取得了第1274081号商标的商标注册证,原告在商标注册的有效期限内对上述商标拥有商标专用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原告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擅自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均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案被告销售的汽油发电机组属于原告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的范围,与原告注册商标被核准的商品发电机属相同商品。现被告销售的汽油发电机组机身上使用了“HAOMAI及图形”商标,其中“HAOMAI”与原告商标中的“HAOMAI”相同,其图形与原告商标中的图形均由实心圆和五条横向的分割线组成,图案的组成要素和组合形式相同,两者虽在分割线的宽度上略有不同,但不影响两图案整体上的相似性。上述图形和拼音系原告商标的主要组成部分,现被告在产品上使用与原告商标组成要素中的相同拼音和近似图形,与原告商标构成近似。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了与原告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足以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其行为已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被告辩称其只是帮尼日利亚客户代为办理出口手续,该批货物实际货主为该尼日利亚客户,但被告未能举证证明,本院不予采信。
关于原告主张的损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本案被告的产品已被海关及时扣留并予以没收,因此被告未能获取利益,本次侵权行为也未对原告造成损失。故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主张,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张的律师费属可主张的合理费用的范围,但该费用过高,由本院根据相关律师费的收费标准和原告代理人的工作量合理酌定。原告主张的差旅费,或无票据,本院不予认定;或票据上无日期无法与原告主张的用途建立关联性;或主张的事由被告未予确认,无法证明该部分费用与本案的关联性。故本院对于原告主张的差旅费不予支持。关于原告要求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主张,本案中被告侵犯的系财产性权利,不适用赔礼道歉的承担方式。被告的侵权产品已被海关没收,并未造成不良影响,故原告要求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据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第五十六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常州XXXX进出口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XXXX实业有限公司对第1274081号“HAOMAI豪麦及图形”注册商标享有的商标专用权;
二、被告常州XXXX进出口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XXXX实业
有限公司律师费人民币6,000元;
三、驳回原告XXXX实业有限公司的其余诉讼请求。
负有金钱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人民币9,000元,由原告XXXX实业有限公司负担4,448元,被告常州XXXX进出口有限公司负担4,552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倪红霞
审判员杜灵燕
代理审判员孙国瑛
书记员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