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

时间:2019-05-15 15:0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

第一篇: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

首页|法学研究所导航|国际法研究所导航|繁體中文|English|Fran?ais|Espa?ol|Deutsch|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标题作者全文全部

学者文集法治国情所庆纪念人权资料中心世界宪法研究

中国法律文化网比较法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

中国法学名家“双百”动态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论坛领奖台

“三名”工程《选举法》修改专题2011年法治蓝皮书职工运动会所内办公系统 法律网站导航

网上调查

中国法学网旧版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法 >> 阅读文章

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

阅读次数:357

新闻快读

一方面:法学毕业生一本在培养,二本在培养,三本也在培养,甚至高职也在培养;高考生对于听起来很动人的法学专业,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按捺不住报考的冲动„„

另一方面:某些用人单位抱怨法科毕业生“不好用”;西部一些县城却连一个正规的法科毕业生都招不到„„

两相作用的后果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学专业,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但却促使我们开始反思„„

原因

□报考思维和办学模式功利性太强

□法学就业市场还未得到完全开拓

对策

□清理粗制滥造法学教育压缩规模

□就业不应局限于律师和政法机关

本网记者 杜晓

曾经的“热专业”遭遇“冷就业”---在高考刚刚结束、招生咨询即将开始的当口,此信息的发布让不少考生家长颇感“震惊”。

信息来自于近日颁布的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仅法学一个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小类中排名第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法律大类就业率排名也是倒数第一。

此外,法学大类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率仅为47%,排名倒数第二,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法学大类本科毕业生没有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而到了高职高专法律大类,这一比例更是下降到29%。

面对这样一组数字,很多人在问:缘何会出现今日这般局面?

法律专业功底不扎实、实际工作经验欠缺、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让用人单位觉得一些法科毕业生“不可用”

临近毕业,就读于北京一所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肖复告诉记者,全班就业情况确实像那份就业报告所言---不太理想。

“除了上研究生的以外,全班目前签约的人数不到三分之一,签约的大都是去公司从事服务或文字工作,与法学专业基本无关。”肖复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社会中的法律问题无所不在,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同时因种种原因却导致法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王耀是北京一家社会团体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原来没有考虑过要聘请专门的法科专业学生,但后来由于连续引入了几笔规模较大的投资,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我们开始考虑招收几个专门学法律的学生,这样,陆续来了一些人,但都不理想,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们走了。”王耀说。

在试用这些法律专业学生时,王耀发现,诸多问题让他觉得这几个毕业生“不可用”:

首先是本身所学的法律专业功底不够扎实。“来这里的学生包括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很多法律专业上的问题也是似懂非懂。”

其次是实际工作经验有所欠缺,绝大部分人没有实际处理法律问题的经验。

再次,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我们这里的法律问题大都是'管钱'的时候遇到的,很多法科学生的经济知识之匮乏令我感到吃惊。”

面试了一段时间之后,王耀失去了耐心,他已经不准备再招入法科毕业生了,而是打算自学法律知识,同时也让财务人员学习法律。

“我们倒是一直想招个学法律的学生,但没人愿意来。”北京一家同性恋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双手一摊,无奈地对记者说,他一直希望招一个学法律的为同性恋人群提供法律服务,但就是没人愿意来。

“人家一听说干这个,都打退堂鼓了。今年就业形势不好倒是招来了一个人,也挺优秀的,可

是干了一段时间,他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就走人了。”这位负责人说。

相对来说,一些看上去“光环四射”的职业却挤满了求职的人。

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对记者说,他们现在基本上只要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有一次一个本科生被拒绝了之后,径直跑到他的办公室苦苦哀求,无奈之下,他才给了这个学生一个机会。

找不到工作就读研,读研后还是找不到工作就去刚成立法学专业的学校当老师,从而培养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学学生

“法科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法学专业的招生的确实太多了,另一方面,法学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得到完全开拓。”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法学毕业生的求职大多还把眼光盯在律师事务所、政法和国家机关上,但实质上社会工作、企事业单位等等,都应该是法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而现在很多市场还呈现一种封闭状态。”

在外地讲学时,**还发现了一个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现象:一些系统独立设置的特殊类型的院校也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某铁道医学院开设了法学院专业,对外宣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铁道医院的医患纠纷”。

“一些不符合资质的院校大量招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政法名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像那家铁道医学院,因为它属于铁道系统的一部分,即使教学质量令人生疑,但学生往往还是能够分配到相对不错的工作,这样就进一步挤压了优秀法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说。

“法学教育就业率低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所推行的法学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撰稿人王伯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外,学生通常是在结束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才开始进入法学院。

“而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法科毕业生一本在培养,二本在培养,三本也在培养,甚至高职也在培养。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从事法律工作,一个很显著的证明就是对于很多不合格的法科毕业生来讲,通过司法考试比高考还难。”王伯庆说。

“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也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当前很多学校设立的法学院的门槛太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院校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大量招生,使得那些办学条件优越、师资雄厚的法学院毕业生的去向反而成为问题。”王伯庆认为。

据介绍,近年来,各大高校在大肆扩招时都把法学专业作为主要扩招专业之一。很多学校迫不及待地建立法学专业,力图迅速成为综合性大学。因此,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法科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象非常明显。“各个律所需要的人终究是少数,而进入政法系统如法院检察院则更难。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法科毕业生蹉跎在求职路上,最终的结果是,大量的法科毕业生做了文秘等与法学无关的工作。”王伯庆说。

而法学专业之所以会成为各大高校扩招的重点,王伯庆认为有两点原因:法学听起来比较动人,一提到法学,人们总是和律师检察官法官联系起来,高考生的家长们也按捺不住报考法学的冲动,于是在法学专业的就业已经很不理想的情况下,高考学生们依然是“飞蛾扑火”;而学校对法学的招生也是趋之若鹜,因为相比起理工科来,法学专业的建立无需实验设备,专业师资要求也偏低,扩招很容易。

在功利性极强的报考和办学思维模式驱使下,法学教育随之陷入了不良循环。

“很多法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去读研究生,读了研究生还是找不到工作就去那些刚成立法学专业的学校当老师,从而培养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学学生,形成自我繁殖、自娱自乐的局面。”王伯庆说,这样的自我繁殖,对于法学教育整体上的损害是致命的。

从长远来看,法科毕业生就业低迷的状况会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法学教育必须被清理掉

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学教育如今已经褪去光环,走下神坛。未来的法学教育又该如何发展?

“应该努力开拓法学教育的就业空间,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律师和政法机关上面。法科毕业生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包括为像同性恋这样一些容易受到歧视的团体提供法律服务,也是很正常的。而且还应该明确一点,并不是每个学法律出身的人都能获得高薪报酬,有高端的高薪工作,也有低端的低薪工作。”**说。

王伯庆对于法学教育的改良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首先,需要适当压缩当前法学本科整体招生规模,法学教育的重心向研究生阶段转移;其次,对现有的缺乏法学教育优势的大学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强制其减少招生量;再次,设立一个预警系统,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提前告诉考生当前哪些专业就业形势不好,防止盲目填报法学专业。

“法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恶化让一些人觉得,中国的法学教育已经饱和了,应当'砍'。事实上,在中西部的很多城市,法律人才非常欠缺,一些县城甚至连一个受过正规法学教育的人都找不到,但这些地方恰恰是法科毕业生不愿意去的。”**说。

**还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法科毕业生目前就业低迷的状况将会不断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法学教育必须被清理掉”。

本网北京6月18日讯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责任编辑:查炳坤)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投稿热线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京ICP备07040094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

第二篇:就业的路 为什么越走越窄?

二十多年前一封潘晓的读者来信引发了《中国青年报》的一场大讨论,题目是“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国青年报》组织了一次大讨论,题目是“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比较这两次大讨论,不难看出二十多年来中国青年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素质究竟下降了多少。

二十多年前的大讨论是思考人生之路怎样走,二十多年后的大讨论是大学生怎样找工作。从人生五种需求层次的角度来看,怎样找工作的问题显然属于满足生存需要的比较低层次的问题,而人生的道路是宽还是窄的问题,则属于更高层次的思考。

两次大讨论时代的青年都有困惑,但困惑和困惑却大不一样。据说,当年的“潘晓”是两位读者的合称,一位是在校大学生,一位是街道工厂的工人。他们是在“崇高和理想主义”的教育下长大的青年,因此他们本身都是一个具备崇高和理想境界的青年,只是当他们踏入社会之后,发现现实社会并不如他们在学校里所被教育的那么崇高和理想。所以他们的困惑是对崇高和理想社会环境期望破灭的困惑,是想自己继续做一个崇高和理想的人而不得的困惑,换句话说,是为要不要放弃崇高和理想的困惑。今天的青年所困惑的是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上次大讨论是围绕“人生的路究竟是越走越窄,还是越走越宽?”来讨论,这次的大讨论却是“怎样面对就业的路越走越窄?”也就是说,前次是以读者来信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让青年通过讨论来辨别人生的路究竟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这次却是以报社评论员文章的方式,在肯定了大学生就业的路在中国越走越窄的现实后,围绕怎样面对这个现实来进行讨论。

然而我却觉得,在这个大讨论开始之前,似乎应该首先搞清楚今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之路究竟是比较宽?还是比较窄?在今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寻找职业者行列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人群,比如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本地下岗职工、外地农民工等。也就是说,今日中国的大学生在就业时面对的竞争者除了同学之外,还有其他四类人。那么,我想请问今日的中国大学生们:面对其他四类求职者,你真觉得你的就业之路比他们还要狭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谓今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之路狭窄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透过大学生找不到职业的表面现象,不难看到其本质不过是大学生的私欲太高而实际能力太低而已。成千上万来自农村的十七八岁的初中毕业的女孩可以背井离乡去千里之外的广东特区找到一份自己的职业,如果任何一位大学生能够放下身段去认真求职,会找不到同样的职业吗?在那些普普通通的打工妹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并不满足于有一个简单职业,她们在工作之余继续参加各种业余学习以提高和充实自己。更有许多打工妹,在工作了几年之后,用自己打工积蓄起来的钱去读各种脱产的职业技校,然后再返回职场寻找更加理想的职业。

在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职业空缺等待着高素质的求职者去竞争,中国的发展现状,也还远没有发达到可以令大学生饱和而找不到职业的程度。那些以“大学生就业之路越走越窄”为遮羞布、坦然躲在父母的庇护下甘当“啃老族”、整天抱怨找不到职业的大学生、在这些从基层职业做起,向更好职业追求的十七八岁的打工妹面前应该感到羞愧。(陈中)

来源:搜狐新闻

下载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