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9教本一社区助残志愿活动方案
“点滴爱心,扶助生命” 志愿活动方案
09教本一团支部
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助残是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内容。团省委与省残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省青年志愿者助困助残行动方案,对活动的具体情况做了认真部署。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工作网络,利用学雷锋活动月、助残日、节假日,结合残疾人及家庭的实际,了解了残疾人的各种需求,积极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卫生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如今我省扶残助残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扶残助残的队伍日益广泛和扩大。而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更有义务响应号召,义不容辞深入社区,以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去了解、贴近、关怀有需要的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尽可能让他们获得一定的精神安慰,从而对生活有更坚定的信心和热情。
二、活动主题
“点滴爱心,扶助生命”
三、活动形式
组织本支部成员志愿参与学院组织的社区助残志愿服务队,深入寸金街道办社区帮助有需要的人,以多种方式对其进行爱心关怀。
四、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
五、活动地点
寸金街道办社区
六、活动对象
本支部部分成员
七、活动负责人
09教本1团支书李***********(66)
八、活动安排
1、准备阶段
a)写好活动方案;
b)根据实际情况分好组,选出小组长;
c)带上相关物品,买好爱心礼物;
d)想好社区助残,奉献爱心的具体方式,例如准备好合适的聊天话题。
2、实施阶段
a)依时集合,清点人数,带齐相关物件,前往寸金街道办社区;
b)按事先分好的小组和预定的方式,满怀爱心、耐心、细心去了解、贴近需要关怀的对象,倾听他们的心声,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c)清点人数,和他们有好道别,集队回校,队伍解散。
3、结束总结:
收集、整理相关心得体会和照片,写好活动总结。
九、经费预算
购买爱心礼物:20元
十、预期效果
这次活动,本支部成员将深刻感受现实生活上有着许多需要我们奉献爱心,帮助关怀的人,我们会结合服务对象及家庭的实际,了解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积极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上力所能及的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此次活动将加强我们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了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活动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培养爱心奉献的精神。
十一、注意事项
1、统一穿班服,佩戴志愿者徽章。
2、在整个活动中要注意自己和别人安全,活动前后前要清点人数。
3、各位志愿者要听从组长的安排,组长要听从负责人的指挥。
4、到了别人家要讲文明礼貌,不喧哗,不张扬,注重细节,尊重服务对象。
5、活动后及时整理相关心得体会和照片,并写好活动总结。
附:分组情况
第一组:****************
09教本1团支部 2011年10月23日
第二篇:社区助残志愿活动方案
2012土山寺助残日活动方案
根据区残联关于开展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通知的要求,为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推进我社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社区结合实际对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进行了全面安排和周密部署,开展了宣传咨询活动和扶残助残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将开展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营造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1、围绕今年助残日主题,部署助残日活动。在主干道悬挂横幅3条,利用公共橱窗、张贴标语18余条。在土山寺庙会开展咨询服务,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扶残助残力度,更好的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围绕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对我社区开展残疾人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增强残疾人创业信心,并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让更多的残疾人创业。
二、组织开展扶残活动:
1、立足于关爱扶助弱势群体,为残疾人办实事,在助残日期间共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12户,让他们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2、搜集社区残疾人康复培训资料,为康复训练做准备。逐步完善社区的康复服务体系。活动中还聘请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康复医生
来到社区为残疾人进行了专题讲座,送来了健康知识,并对他们的生活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和检查.同时,对春季易发病的残疾人要求他们做一些轻度的活动,减少发病率,并为他们量血压、测脉搏等健康服务。
本次活动期间,通过宣传、走访慰问等形式,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对我们的来访及活动表示赞赏和谢意!我们认为残疾人是社会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关爱和扶持让残疾人充满信心,生活的更好、更强,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社区的温暖和享受健康人的待遇。
二〇一二年三月六日
第三篇:社区助残志愿工作制度
三机社区助残志愿者工作制度
为有效使用三机社区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伍资源,保证志愿者队伍素质,积极开展“一助
一、多助一”志愿服务,进一步推动志愿者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工作制度。
一、志愿者
(一)志愿者要履行注册登记手续、符合注册条件(年满18周岁,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奉献精神,具有身体技能素质,志愿服务时间固定)志愿者。
(二)积极主动与中心保持联系,遇有个人资料(工作单位、居住地址、联系电话等)变更的,应及时告知志愿者服务队。
(三)志愿者每个月应至少参加一次服务活动,要求吃苦耐劳,热情主动,服从中心分配的任务。
(四)志愿者因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短期内无法参加服务的,应将原因告知队伍,不得无故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五)服务证是志愿者参加各种活动的标志和凭证,每次服务应随身携带。
(六)参加活动时要注意人身安全、个人形象、文明服务;谦虚学习、严谨认真;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热心奉献、积极主动。
(七)活动中如出现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报告,严禁私自处理。
(六)每月25日前,志愿者应做好本月的工作总结。
二、服务小组
(一)服务小组由5-6人构成,为志愿者开展和参加服务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服务小组应自主组织开展活动,促进组员间的沟通交流,培养锻炼组员综合能力,创造团结友爱和谐的氛围。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体活动或会议。
(三)服务小组设组长1名,组长的条件是:业余时间较为充分、热心公益、愿意服务大家、善于沟通协调。组长由组员推选产生。
(四)组长负有承上启下的职责,要加强与组员及上级负责人的沟通联系。上级的通知和要求,应及时传达至所有成员,并做好反馈报告。
(五)组长应认真做好会议和活动的记录工作,每月月底报告活动开展及人员变动情况。
第四篇:社区助残志愿工作总结
三机社区志愿者助残行动工作总结
我社区目前有150名残疾人,占全社区人口总数的2.59%,其中重度残疾人60人、低保残疾人50人,扶残助残的任务相当繁重。残疾人作为社会大家庭的特殊群体,迫切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怀和救助。志愿者助残行动开展以来,社区一直把助残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长抓不懈,在全社会营造了关注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现将近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章立制,使助残工作更具生命力
为切实做好社区志愿者助残工作,三机社区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为助残工作全面展开作好前期准备。一是成立助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社区主任担任组长,通过工作抓重点,工作负责到人,分工负责,目标管理;二是召开助残志愿服务专题会议。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定志愿者助残服务工作重点,社区多次召开会议,集思广义,群策群力,明确工作思路,将“助残”工作作为志愿服务的经常性项目来深化。
二、多种形式,服务社会促和谐
在助残工作中,我们将长期助残与短期助残,重点帮扶与一般扶助,物质帮助与精神帮助有机结合起来,使三机社区的助残工作内容丰富多彩。
1、以助残日为契机,抓好助残活动。在助残日期间,社区组织志愿者义务为残疾人做家务、生活照料等,服务残疾人12人次。
2、开展慰问活动。组织志愿者到重残及一户多残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慰问,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困难,增强重度残疾人家庭战胜
困难的信心,使他们很受感动。每年农历新年来临之际,组织志愿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献爱心” 助残扶贫活动,通过扶残、助残、帮残,为残疾人送上节日的关心和关爱。
3、加强残疾人能力建设。在助残工作中,我们不但注重从物质上帮助残疾人,更注重培养残疾人自主创业的能力。组织志愿者对残疾人进行技术知识培训、指导,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增强残疾人脱贫致富的能力;组织志愿者宣传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知识,提高残疾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宣传优秀残疾人的先进事迹,使青年残疾人树立身残志坚的思想,克服战胜各种困难,最广泛地融入社会大家庭中来。
三、今后的工作
近年来,我社区扶残助残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扶残助残的队伍日益广泛和扩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的服务残疾人,使残疾人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今后,我们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扩大社区助残志愿者队伍;
2、扩大志愿者“一助一”、“多助一”长期结对服务面,使帮扶工作惠及更多残疾人及其家庭;
3、大力创建志愿者服务站,进一步规范、完善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并按照“常设、规范”的原则,健全志愿者助残工作服务制度建设。
第五篇:XXX社区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XXX社区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XXX社区为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助残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广泛整合 资源,切实帮助残疾人,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保证志愿者助残服务活动规范化和常态化,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发扬 无偿志愿精神,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使更多人成为志愿者,使更多的志愿者成为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助残服务活动,对残障人员家庭帮扶,切实解决社区中残障群体生活无人料理、精神无人慰藉等突出问题。
三、活动载体
1、社区志愿者:主要招募社区中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不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有热心、有爱心、有能力的社区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校大学生、双挂单位党员干部、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社区干部、街道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其他社会热心人士等。
2、帮老助残对象:社区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二级肢体、智力、精神、视力残疾的重度残障人员。
四、服务方式
根据社区重度残障人员家庭状况及需求情况,多形式开展帮扶活动。具体采取以下三种服务方式:
(一)日常结对服务。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需求,结合志愿者的有关情况,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服务方式,实施日常结对帮扶。
(二)定期集中服务。由社区牵头,组织社区志愿者团队,对社区中列入帮扶的服务对象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即使暂无服务需求的,也要进行例行的问询问需。同时,在全国助残日、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志愿者开展集中服务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助残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
(二)建立相关制度。社区建立志愿者招募登记制度、培训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结对帮扶制度、考核表彰制度等。同时,要建立完善志愿者名册、帮扶对象名册和结对帮扶、集中服务、应急服务等有关台帐资料,并动态调整更新。
XXX社区
2014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