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题问政宪的中式方理管事人官法
法官人事管理方式中的宪政问题
季卫东
当今的中国,至少在形式上,对法官人事任免采取了双重的民主选举程序。
首先是宪法、法院组织法以及法官法均明文规定,各级法院的院长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正副庭长以及审判员由相应的人大常委会任免,司法活动接受人民代表监督,颇有些按照人民主权原理导入法官民选制的意思。不过,迄今为止法官的选举本身基本上流于形式,倒是以选举为前提的人大对法院进行监督和法院对人大负责的原则大都落到实处了――起码是每年3月最高法院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还生怕赞同票减少了脸上挂不住。
其次,最高法院在1999年制定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提倡审判长选任制,紧接着在2000年又颁布实施“法院审判长选任办法(试行)”,并通过动态管理的方式促成全面竞争上岗的局面,使法官每年都要面对与市场原理挂钩的内部互选淘汰的压力。审判长的候选人以自荐与他荐这两种方式产生,由本院审判委员会投票决定任命。如果把审判长选任制与法官大会决策权结合起来,似乎也有可能构成某种精英民主主义的司法范型。
总而言之,我国的法官“上岗”现在要经过外选与内选两道手续――大体上是前者决定职务,后者决定岗位;前者决定身份,后者决定待遇。
这样在法院外部和内部分别按照多数表决结果进行两次选任的制度安排的确是很有特色的,甚至算得上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在大革命之后的法国、在美国的一部分州以及在瑞士的大多数州,公民或者民意代表可以从律师以及普通人中选任法官,却没有法官自选的做法。在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虽然由司法院人事审议委员会和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前身为 Judicial Services Commission)负责法官的选任,却不是本院法官参与投票,也不必接受民意代表的监督、参与或承认。我国大陆地区的法官任免有把人事自治与民意审查结合起来的良好意图,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其中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足以损害司法独立的根基。
1954年宪法开始规定法院对相应等级的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时,有关部门似乎曾经意识到其后果未必很妙,所以特意设第78条明文宣告人民法院独立审判,仅服从法律。虽然没有明言,但试图让苏维埃式的司法体制尽量向英国的议会主权原则靠拢的立场昭然若揭。但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后来的几次改宪却把这样的慎思和远虑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现行宪法第126条所规定的内容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文本虽然极其简略,然而与54年宪法的规定相比较,从中还是可以隐约看到其内在涵义上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三点变化,即(1)行使审判权的独立性仅以法律规定为限度(法律实证主义的审判观);(2)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审判权的干涉并未受到宪法上的制约(法律民主主义的审判观);(3)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必须服从的规范不限于法律(法律政策主义的审判观)。前几年出现的所谓人大“个案监督”,虽然引起很大争议,基本上不了了之,但如此奇想也是从54年宪法第78条到82年宪法第126条蜕变的自然结果,其实不足为奇也。
更成问题的是近年来试行的与物质刺激挂钩的审判长选任以及全体法官竞岗的制度举措。在有些地方法院为了推动法官职业化和精英化的人事改革,按照法院现有人员总数15%至25%的比率确定新制法官编制,并以此为根据确定法官助理以及书记员的人数比率,并让大多数职位由竞争机制来分配。例如四川省某市的一个中级法院,占编制人数86%的职位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决定人选,甚至出现了一个职位三人争的场面。在这里,职位竞争还与薪酬竞争结合在一起,对于达到或超过勤务目标值的法官,除职务津贴外还支付基本特殊津贴和超过特殊津贴。可见法官的报酬不仅仅由身份地位决定,还根据市场原理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结果法官也被置身于受雇(hire)与受难(fire)、加薪与减薪的竞争压力之下,不得不在对案件情节制裁进行利害权衡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柴米油盐、进退升降进行反复的利害权衡。
虽然我理解这样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也理解采取权宜之计淘汰冗员的苦衷,更举双手赞同在精简编制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法官的物质待遇,但还是为法院系统在加强激励机制方面的一些过于大胆、过于标新立异的举措而深感不安。众所周知,保障司法独立原则的一个根本性制度安排是法官的身份保障。本来法官民选制和法官任期制就很容易导致法官职位的不安定感,使有能力的律师望而却步,也使人事安排很容易受到政治的影响,因此在已经采取法官民选有任期这样的制度设计的国家或地区也纷纷考虑各种纠偏和补过的做法。而人事管理上的竞争机制则会更进一步缩小法官职位的安全系数,在形式上的民选和实质上的竞争相结合的情形下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人人自危的氛围以及仅作稻粱谋的委琐心态。作为对上述举措的回应,为了尽量扩大人事安全系数,法官的行为方式已经显现出以下两种趋势。一种是致力于改善同僚关系,表现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表现为轮流当选审判长的利益均沾。曾几何时,法律人的“解释共同体”俨然被转换成法院法庭里的“乡愿”。另一种趋势是致力于改善自己的素
质、能力以及外在包装,表现为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纷纷攻读在职学位――由大专文凭到本科毕业,再到法律硕士,进而法学博士,乃至于把“博士后”也作为更上层楼的标志。
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我国法院正在迅速变成最典型的“学历社会”,大有以法院吸纳“书院”、以学位提升职位的架势。实际上,在当局强调学历以精简法院编制的竞争性管理策略与个人获取学位以保证安身立命的利益动机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反相成的互补结构。与复退军人进法院的时期相比较,注重学历当然是一种进步。但这些学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是以学力为基础的,还有待具体的分析和证明。至少在形式上、在理想的假设前提下,我们有理由认为:无论如何,职务竞争也好,薪酬竞争也好,审判质量目标管理也好,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盛况也好,这些现象似乎都在指向那种身份原理与市场原理结合起来的科举制设计。有所不同的是,现在围绕审判职位的一系列考试不再具有科举那样的普遍主义指向,也不再能够一锤定音,甚至不再具有往昔的认真态度和神圣性。法官们或许将进入每天都有考试的时代――他们的审判生涯的日常活动被分解成一连串的目标值、津贴数额以及罚则,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某个终端不断被追踪观测、记录、检查、计算、评价。在这里,通过围绕目标值的竞争以及利益驱动这样一种市场原理或者契约原理的作用,法官的身份实际上被转化成了特定的角色定义或者功能。
既然身份保障已经形同虚设,那么司法独立原则又以什么为屏障呢?审判的公正性能否仅仅通过竞选和竞技的制度安排来实现?人大常委会的任命状、不同等级的学位文凭、司法考试合格证书、审判质量指标鉴定等象征性符号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中国的法律人现在不得不正视这类问题,并寻找出自己应该选择的答案来。其实,这样一些问题不解决,什么分权制衡、司法救济、违宪审查之类的宪政设计都无从谈起,法官的职业威信也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监督体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本办法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水土保持监督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必须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证件,并佩带执法标志。
第二篇:题问法宪个一,化政行非的院法
法院的非行政化,一个宪法问题
今天,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法治国家早就不再仅仅停留于口号以及理论的探讨,而是已经被正式载入了我国宪法。可以感觉、可以预料的是,它不但正悄悄地影响着而且将来肯定还会改
变我国现实政治体制的构架。
法律上的约定和政纲、决策上的认同并不必然意味着某一制度的构造与实施的真正推行。在我看来,目前,法治在我们国家遭遇到的可能就是这种情境。诚然,我毫不否认,法治决定不是呼之即来的东西,只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足够成熟的时候,才能成为事实。可是,我并不同意把敏感的和看似不可撼摇的东西――比如我国的政治现状和传统文化至今对人们言与行的深刻影响――作为我们逃避法治的理由(也许我这句话太重了些),进而得出“法治需要时间,也许我们只能等待”的结论的做法。虽然我承认这种说法及这种说法的种种依据不是毫无道理,而且,坦率地说,我曾经一度或许现在仍然从心底里多多少少受着此种论调的影响,但是我认为它是不负责任的,把应然的实然的困难林林总总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固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情,不过总让人觉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太遥远、太缈茫,从而最终放弃心中那个一直被视为永恒的梦想。
实际上,形势并非我们想象得如此糟糕。我们至少可以断定,法治是我们国家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和政府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稳步向前发展,转型期的中国离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近,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有学者言,我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已初具现代化国家的轮廓也无妨。
可能一些人会讲,无论如何,一个经济现代化国家的出现不必然意味着一个法治国的诞生。
表面上看,这句话实在是充满了理智和思辩,显得无可辩驳。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来看经济现代化,假使经济现代化只是暂时的经济领域的繁荣,那么,法治根本就用不着考虑,纵观世界各国历史,被奴隶主把持着也罢,被封建帝王控制着也罢,于那些现代化在所有人的观念里还是一个未知数的时候,谁不曾
有过值得炫耀的几页辉煌?假使经济现代化是指经济相对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话,那么,经济现代化国家必定要是个法治国――经济的现代化势必蕴含着大量的繁复的经济利益主体的存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主体错综交杂,一面要发生无数的密疏不一的联系,一方面也会发生无数的强弱各异的冲突;同时,由于利益和利益影响下的观念日趋多元,人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现代化的过程一般也是社会陌生化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过程,本来生活节奏快就会导致心理压力的加重,社会陌生化当然使这种感觉变得更加明显,因此人们此刻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希冀一种稳定的预期――这种情况下,社会势必需要法律的和调节。劳伦斯。M.弗里德曼说,“现代生活产生了对法律和规则的显著需求,这样的规范„„即调整社会生活交通的规范”“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无所不在,它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想想现代都市中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的情景,倘若没有交通规则的话,会变成什么样子?行在现代社会的路上,法律就是我们的交通规则。
现代社会,不可避免地,当然也是法治社会。法治经过若干年的争论和探讨终于成为整个国家的理念,被我当作是全社会――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对法治产生的必然性自觉不自觉的认可。
然而,纵使法治的实现是一种必然,也不等于说我们干等就行。制度的形成,没有时间的检验自然不可以,但是,不对其进行勾勒、构造和推进显然也不成。文章的开始,我说“目前法治在我们国家没有得到真正的构造与实施”,只是从国家没有推出一系列相应的关于建立法治国的正式的的举措这个层面上讲,丝毫没有轻视、忽视社会上那些让人尊敬、让人感动的人们为推动法治所做的任何努力的意思。事实上,我一直把近几年甚有影响的以追求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为的矢的司法改革看成是发起和参与这次运动的所有人的一次认真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努力。
回顾我国司法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话题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聚焦在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上面。不过,对于现实的中国,后者似乎又比前者来得更紧迫,司法未能独立的情况下――像一位因试图追究某地一政要的公子的法律责任而被调离工作岗位的检察官感慨的那样,“从前清官还可以抗命以身殉道,如今想殉都殉不了”――谈何司法公正?又怎么能把司法不公的责任归咎于司法者们?因此,力求独立 的司法是司法改革最重要的任务。而就独立的司法而言,大家更倾向干指审判独立或者至少审判独立是其主要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法治的观念建立在三个核心原则基础之上,第一个原则是法院和其内部行政管理职能应当不受政治制度直接干预而工作;第二个原则是法律团体(法官们)应当根据法律而不能基于偏见和突发奇想或政府的咨询当然更不能因为循私或受贿而作出判决;第三个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成为合法性的法治原则之例外。因为人们研究的角度和进路的不同,法治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主义,但是审判独立是法治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点毫无疑问。
关于审判独立的问题在对司法研究、检讨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了迄今已做了相当全面的研究和论述,从法官的服饰、言行到法官的素质到法院的性质再到司法权的界定,以至于某一个具体制度的设置,均有涉及,有的还引起过广泛的争论。与此同时,司法所涉及的各实务部门也从上到下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实际措施,也许目的和动机不见得是怎样的端正,但仍旧可以视为司法改革“运动”中的一种景象。也就是在司法改革纵深进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却发现或者已经注意到,如果现行的司法体制不能在制度的层面有所突破的话,司法改革改革就有半途而废的危险。
“„„市场经济的国策将法院推到了权力的前台,当行政权力不再主导经济生活的时候,当法律之治的正当性得到越来越深刻认同的时候,法院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深度进入到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调整过程中,或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权力„„”
“话虽这么说,当我们回顾近年来的司法改革时,还是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社会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制约着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操作,使得司法难以公正。首先是的中央动员型治理传统与司法独立之间的矛盾。„„”
“妨碍司法朝健康目标迈进的第二个矛盾是,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倡导依法治国,另一方面,社会中实际上起到法律作用的规则又不只是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院以及检察院在实际的司法过程中也不能只服从法律。„„与单极化相对立的是多极化,即法外有法,法上有法,许多法律之外的规范也具有与法律同样的作用,司法机关之外的机关也可以行使司法职权。„„”
“法治国家要求法院居于社会关系调整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而我们的法院以及检察机关在整个国家的权力机构中仍处在相当边缘化的地位,这是今天的司法改革所面临的第三个矛盾。„„”
“第四个矛盾是巨大的改革热情与相关知识积累不足之间的矛盾。„„权力背后有知识„„
(我国)传统的政治学中没有提供今天我们可资借鉴的背景知识。从刑诉的角度看,我认为审判方式的改革基本上已经失败。有这样几个证据来证明:第一,证人出庭率不足百分之五;第二,目前庭后阅卷取代了庭前阅卷,同样将庭审架空;第三,审判方式改革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当庭产生结论根本没有做到。从这些情况来看,审判原来是“先定合审”,现在是“先审合定”,原来是书面审,现在还是书面审,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变化。
审判方式改革的失败确实发人深省。败在何处,我个人的基本观点是败在改错了对象。当年搞审判方式改革的时候,讨论的是整个法庭审理顺序和方式的变革。然而今天看来,中国存在的问题在于整个司法体制„„“
这种看法可谓一针见血。可怎样寻找现行司法体制在制度层面的突破呢?笔者的观点是从法院的非行政化入手。法院的行政化问题,众多学者俱已做过详细的论述,我在此就不现赘言。除学者们已经指出的上下级法院关系、法院内部决策过程、法官之间的关系是行政化的表现外,在法院处理自身与其他国家权力部门的关系时,行政化色彩也相当浓。司法权作为一种与立法权、行政权不同的权力,有其专业性、中立性、消极性。、公开性的特点。法院行政化的后果是法院不成其为法院。而我在前面就已谈及,这与现代的法论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当今几乎所有的有成文宪法的国家,都对司法权有明确的规定。譬如,美国宪法第3条第一款,“一切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法律规定的下级法院”。德国基本法第97条,“法官只服从法律”。我国当然也不例外。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
和个人的干涉。”所以一眼看上去,因为法院必须成为法院,法院成为法院又须摆脱如今的行政化之藩篱,所以法院的非行化问题,首先是个宪法问题。
法院的非行改化是一个宪法问题。可能使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下宪法关于法院的审判权的所有条文。126条之外,12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128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表面上看,宪法126条好像与其他国家类似的条款差不多,为司法权的独立生存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可是与127条、128条前后照应,便会发现实际上徒具其名。不客气地说,作为一个宪法问题,法院的非行政化最先面对的是对现行宪法有关规定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自欺欺人,我们悲哀地发觉,法院的行政化才是“合宪”的;最高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监督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监督下级人民法院?有什么理由证明高层级的人民法院比低层级的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表现的更高明呢?再说,怎样监督?
另外,为什么法院要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又负什么责呢?沿着这种质疑的逻辑,126条也似乎不再让人觉得不再那样神圣不可侵犯。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审判权的行使,这三者之外的社会力量呢?众所周知,我们是存在这三者之外的社会力量的。
法院的非行化是一个宪法问题,并不止表现在对宪法条文可能的怀疑态度方面。它或许蕴含着更深刻的含义。现代国家的要义之一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存在,它不否认各个地方利益的存在,但反对地方保守主义、地方割据的一切意图和行为。客观地说,我们国家的精英们一百多年来,一直在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富强的国家,为谋求可以令我们自豪的经济繁荣而努力着,这使得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举措――决策者和参加者并不一定意识到――今天看来都是真正的宪法问题,比如建国初大区设置的废弃,人民公社的建立及至最晚近的税制改革、银行体制的改革――因为无形中它们对这个国家的的重塑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深深的印迹。法院的非行化,可能会有更重要的意义,这将促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的形成,而且,相应地,我国的政治体制会随之发生彻底的改变,告别原来的至今还深受其影响的官僚习气。
此外,法院的非行化还是对我国已取得的向现代化跃进的阶段性成果――法治理想及社会主义市场的确立――的巩固。对于法治,法院的非行政化本身就是一个要素,前面已经提及。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一个隐喻就是一个更大规模的统一市场的存在,它与各个地方或集团基干自身利益的互相冲突和倾轧紧张对立。正是缘于这种深刻的认识,金融中央化先是作为现任中央政府为改善财政因难而采取的措施,后来则进一步表现为它的突出政债。但是,有学者注意到这样的思路在司法方面却没有展现,“比金融中央化更重要的是司法中央化,因为法院毕竟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金融系统出现的弊病还要以通过法院加以矫正,法院判决不公却无法求助于银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造成了我们对社会中非经济类制度建设的忽视,看不到如果没有这些制度的合理化,经济是不可能健康发展的”。法院的非行政化除了能在社会实际中推动法治实现、促进市场发展外还会使宪法看起来比较协调一致,毕竟,追求法治国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都是宪法中的重要规定。
法官的非行化,意味着为审判独立勾勒了基础,但是,因为这同时意味法院、法官再不受法律之外的力量的左右(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意味着国家权力的再分配,显然不能与政治体制改革机械地断裂开来,而且,从我的角度,它理所当然地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部分。因此,对于司法改革(毫无疑问的包括法院的非行化)应当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视角来把握。
因为事关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国家权力的重新划分。所以司法改革再像今天这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唱你的调,我走我的道,看上去一团乱糟糟的状况不论怎样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建议有关权威机构能够早日成立类似司法改革委员的组织,在当今学术界、实务界已有的探索的基础上,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进一步论证,尽早提出一整套司法改革方案,以使司法改革有组织地、有计划地、统一地进行。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监督体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本办法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水土保持监督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必须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证件,并佩带执法标志。
第三篇:《字理识字法的实践与运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共)
《字理识字法的实践与运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新沂市唐店镇中心小学 叶连忠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 准》的总目标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并“能 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而在一、二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又明确指出,要 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从现在识字教学的 实际来看,我们教师识字教学形式还比较单一,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的方法,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普遍低下,学生学起来很苦、很吃力,效果很不尽 人意。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和研究,促使低年级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准确把握 低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地识字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课题的界定 袁晓园先生指出:“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 成规律,而“字理识字”则是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 字方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一种识字方法。字理 识字教学时间研究,正是抓住了汉字的本质规律及人的认知心理,突出汉字的表意性,以 汉字的构形理据为切入点,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意义识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习建构说:学生的能力、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形成的。它有两个基本观 点构成:一是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二是人们在建构事物意义时,总是与以前的经 验相结合。
2、主体教育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学会语文。
3、学生思维特点: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具有非常浓 厚的兴趣,就容易理解和记忆,可以提高识字效率。2
4、遗忘规律: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不均衡,是先快后慢,先多后 少。所以,识字教学的巩固还要充分运用遗忘规律,在新认识的生字尚未遗忘时就开始巩 固练习,使新知识在大脑中的痕迹得到加深,建立起牢固的神经联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探索字理识字的课堂教学模式,掌握最基本的识字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课 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 力,在丰富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像。尽早开发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热爱祖国语 言文字的感情。
五、课题的研究对象 2011—2012 学一年级小学生。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1、准备阶段:(2011 年6 月——2011 年7 月)(1)、确定研究内容,制定了《字理识字法的实践与运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2)、申报课题方案,获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个人课题立项。(3)、系统学习了黄亢美老师编著的《文字学基础与字理识字》一书,对文字学的 一些基础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汉字的造字方法及演变过程做到了基本掌握,收获很大,并于2011 年7 月17 日上传了一篇读书笔记。
2、实施阶段:(2011 年8 月——2012 年4 月)(1)、系统学习了贾国均老师编写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字理识字研究与实践》两 本书,掌握了字理识字的几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了解了字理识字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具体 的问题,(2)、借助工具书,借鉴了网络上的资源,参考了广西柳州市的王秀雅老师的一些图 片,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苏教版第一册的生字,依据“六书”全部进行了分类汇总。每 个字都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或演示字的演变过程,或揭示字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方便。2012 年1 月14 日相关材料已经上传。(3)、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 形式多样的字理识字法,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 下几种方法。图示法。这种方法一般适合教学象形字。图示的作用重在解决对汉字的溯源 问题。在古文字阶段,象形字都很像一幅单线勾勒的简笔画,都是根据物体的表状,“随 3 体诘诎”描摹出来的,一望即知其为何物,所以象形字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教学中就可以 通过简单的图示,帮助学生在抽象的汉字与形象的图画之间建立联系,符合学生形象思维 占优势的特点,提高识字的效率。文字又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提高其符号化、规 则化程度的,甲骨金文演变为小篆,隶书代替了小篆,楷书又代替了隶书。在这个演变过 程中,象形字的形象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削弱,后来变成了由横、竖、点、撇、捺等笔画构 形的方块字,它们先前的直观性已十分模糊。所以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变化较大的字,还 应该展示它的演变过程,直至现代楷书的写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图示法适用于对大 多数象形字的教学,但少数极容易的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则不必用图示。演示法。用 动作演示来表示字的音形义的关系。如“掰”,两手掌相对合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做一 个掰的动作。又如“灭”字,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 候,可以结合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性格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做动作进行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描述法。这种方法多适宜于会意字以及形 声字的教学。描述法是在图示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汉字部件本义的解释,领会汉字组构的 意图。如教学“牧”字,只要解析左边是“牛”的变形,右边的“攵”是手拿鞭、棍的意 思,与“牛”合起来指手拿鞭子放牛,就是“牧”的本义。不用图标,只要这样点拨讲述,学生也就理解和掌握了。联想法。联想法是在析解字理时引导学生合理联想,以加深对汉 字形、义、音的理解。如教“沙”字,可引导学生从河水少想到沙子出现,这就是沙字的 由来。与此同时,为便于记忆,还可引导学生奇特联想,创造出独特有效的记忆方法。例 如在教学“愁”字后让学生自创记忆方法去记住它,学生的脑筋开动起来,一位学生把“愁” 字想象析解为:过去穷人无衣无食,秋天一到,天气渐凉,心里就犯愁。这样的联想析解 老师给予了热情的表扬,大大调动了全班学生创造记忆方法的积极性。故事法。故事法是 指教师运用故事阐明字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方法。如教学“家”字,就 可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先民的游猎生活习性以及养豕定居为家的情况。这样,就使学 生不但理解了“家”的构字,还了解了人类生活的演变历史。另外,对于部分暂不析解字 理的汉字,教学时也可以运用一些相关的拆字等方面的故事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 教学“阔”字时可给学习者简略讲述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花园门上题写“活”字的故事。故事法要求讲述的故事简短、有趣,不能过于冗长,从而喧宾夺主,把识字课上成了故事 课。在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汉字,尤其是学习了一些形近字以后,学生就开始对形近字分辨 不清,易于混淆。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可以把汉字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析出来,发现它 4 们之间的异同,以利抓住字与字的区别,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对于某些形近字,可 以从形音义结合上进行综合比较。对若干形旁相同声旁各异的汉字找出构形的差异,如案、架、梨、柴等字,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共同点是形旁都是木,本义都与 木有关,其读音都由声旁决定,与声旁相近。对若干声旁相同而形旁不同的汉字可以引导 学生找出构形的差异,如忠、钟、种、冲、肿等字,我们可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它 们的共同点是声旁都是中,其读音都可从“中”的读音上得到提示;而本义都与不同的形 旁有关。歌诀法。歌诀法是指教师运用歌诀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可以运用前人和 他人的琅琅上口的歌诀,也可师生自编自用。一般要求歌诀简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结构,又指明字义。如“办”字,歌诀可编为:“办事要用力,两边流汗滴”;“互”字可编为: “上一下一,正七倒七,互相学习。”猜谜语法。把要学习的汉字作为谜底,用生动活泼 的语言描述汉字的特征或汉字所指事物的特征作为谜面,让学生在猜谜语的游戏中完成识 字。如教学“功”字时,我借用了这样的歌诀式的谜语:“出工又出力,工作有成绩”; 教学“日”字时,编了这样的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字谜法有时 还可用画谜,即根据图画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学习者猜字。如:画面上一个人靠着树,猜“休” 字;画面上一个人跑到别人家里用棍棒打人的头,猜“寇”字,等等。2012 年3 月13 日 我把这些做法整理成《常用的几种字理识字教学法》上传。(4)、探索字理识字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策略。近一年来,我们多方借鉴他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探索出一套比较实用的字理识字 课堂教学流程,形成了初步的字理识字课堂教学模式。独体字(象形字、指事字)字理识 字教学模式:读音——析形——解义——组词——书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 展示字的原始图形,然后出示概括抽象图,接着出示古体汉字,之后出示楷体汉字,在理 解字义的基础上将生字运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最后,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合体字(会意、形声)字理识字课堂教学模式 : 读音——分解组合——解义——书写。在教学 合体字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准字音,分析合体字的结构。然后指导学 生凭部件组合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规律,学生在掌握基本字的基础上,了解 各部件的意义。接着,以字理为中心,寻求合体字中汉字与汉字的联系,进行合理联想,了解合体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最后,指导学生正确书写,了解合体字各部 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及位置,巩固所学生字。2012 年2 月 17 日,我撰写的《低年级 象形字教学基本流程》一文已上传。5(5)、撰写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在研究过程中,我注意向教育专家名家、向同行 学习,一有机会就去听他们的课,反复琢磨与思考,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撰写了几篇教 学案例分析,于2012 年5 月21 日上传。同时,我也注意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总结 自己的成败得失,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撰写并上传了几篇教学心得。
3、总结阶段:(2012 年5 月——2012 年6 月)(1)、整理分析课题研究的相关的数据、材料。(2)、修改课题研究的相关教学论文、案例等。(3)、认真总结,形成《字理识字法的实践与运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做好了结 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课题研究成果
1、学生识字兴趣越发浓厚。有很多老师怕教识字:量太大,字难记,容易回生。学 生学起来也非常头痛: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的乏味、枯燥,一个字多达十几画,让人看得 眼花缭乱,学的字多了,记得头脑发昏,张冠李戴。可是通过字理识字教学,学生识了字 理,一个个汉字就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 兴趣大增。学生不再把学习生字看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他们越来越喜欢上了我 的语文课。
2、学生识字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字理识字教学,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字理识字的 方法,学过的字不但知道怎么写,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写,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识字 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根据实际检测,学生当堂掌握率 98%以上,在单元自测中,识字巩固 率也在95 以上。
3、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进步。通过系统的学习,尤其是在认真学习了贾国均老师编 写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字理识字研究与实践》和黄亢美老师编著的《文字学基础与字 理识字》后,我对文字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汉字的造字方法及演变过程 做到了基本掌握,学会了一些常用的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如:图示法、演示法、描述法、联想法、故事法、歌诀法、猜谜语法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努力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组织 教学,摸索出一套符合班级实际的字理识字教学模式,即:合体字(会意、形声)字理识 字课堂教学模式 : 读音——分解组合——解义——书写。独体字(象形字、指事字)字 理识字教学模式:读音——析形——解义——组词——书写。本人多次在校、镇级上字理 识字教学公开课,获得好评。6
4、教师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在课题探究过程中,我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 惑,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并将自己的一些收获与感想付诸笔端,撰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教育随笔、案例评析、研究论文,其中《运用字理识字,提高识字能力》一文获徐州市教 研室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