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论文中寨中学林勇君

时间:2019-05-15 15:0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制论文中寨中学林勇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制论文中寨中学林勇君》。

第一篇:法制论文中寨中学林勇君

浅议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是新世纪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情况并不乐观,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已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认识,以及造成中小学校法制教育低效成因的分析,对当前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校 法制教育现状对策

一 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中小学法制教育使公民从小灌输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传统的“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为国家今后培养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和守法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固然有其它社会原因,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学校一直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法制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

最后,法律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首要标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是新时代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给学生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如果学生因法律素质存在问题,走上犯罪道路,其它知识掌握得最好,教育也是失败的。所以学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情况,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这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 当前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状况教育部门缺乏对中小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一点从现行教材的设置便可看出。在现行的教材中,虽然在中学阶段发给学生一本《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但课时安排较少,在教学上仅流于形式,这可能与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有关。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方法缺乏多样性,学生积极性不高

现在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兼任,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虽然很多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聘请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此外,很多学校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安排的经费不足等原因,使得法制教育只能局限在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学习,或邀请其他单位参加,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把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混为一谈,认为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当前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内容来看,大多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虽然道德与法律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时,也是把有道德和有纪律(合理理解就是有法纪)并提的,而且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把纪律纳入道德范畴之意。同样,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实践本身就在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杠杆、以智育为中

心的教育体制面前毫无地位可言,再把法制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无疑于彻底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

三加强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

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的民主法治人才和守法护法公民。现代学校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改革那些与民主法制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把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当前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水平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的着手。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中小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没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部门要及时安排教学计划,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配备上尽可能让法律专业毕业的教师任教,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如果没有条件,至少聘请校外法律专业人员任教,以保证教育的质量。要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要组织力量对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律教师,壮大法制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学上要与主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创新科学的法制教育活动形式,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

学校要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内容,做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与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

育紧密结合,并根据其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注重法律素质的养成。小学阶段应注重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和养成教育,识别行为是非判别能力和常见的违法行为表现,使小学生初步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如开设《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民法通则》等。在教学形式上,学校除了正常的课堂授课外,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加强校园周遍综合整治力度,合力为中小学生创造良好学法空间

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合力参与。学校要明确职责,给教师确定硬任务、硬指标,同时,家庭及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学法、守法、护法的社会环境。在普法教育中,加强对家长法律观念的教育,引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加强法律素质的提高。加强村居社区法律宣传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教育主管部门更要定期联合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加强社会治安治理,依法取缔学校周边200米内的赌博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网吧等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场所。学校要通过采取与政法部门、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建立共建共育单位,聘请校外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定期家访,向社会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教育。只有通过多方的努力,才能使得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为推进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全社会都应当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 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叶 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童 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处版;

[5] 赵洪海:《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陈本亮等:《法制在学校》,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第二篇:中寨乡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实施方案

中寨乡中心小学

关于印发《中寨乡教育系统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

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是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的重要节点,是开展全民普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各学校(园)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切实开展好中寨乡教育系统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并将资料于2013年12月5日上午11:00前报送中寨乡中心小学。资料报送内容如下:

1、“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实施方案;

2、“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相关图片;

3、“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小结。

以上资料须装订成册,加盖单位公章,并将电子版材料发到指定邮箱:zzfdz@163.com。

附件:

1、中寨乡教育系统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

2、“12.4”法制宣传标语内容

中寨乡中心小学

2013年11月30日

附件1:

中寨乡教育系统

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

系列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

今年是实施“六五”普法的关键一年,也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1周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大力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宣传宪法和法律,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根据《六枝特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六枝特区教育系统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教通字

【2013】 231号)的精神,中寨乡中心小学决定在全乡教育系统组织开展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特制订此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全社会法治

化管理水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为中寨乡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平安中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时间安排

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四、宣传重点内容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大力宣传总书记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二)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国体和政体等基本内容,学习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推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四)大力宣传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宣传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五、活动要求

1、各中小学要认真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组织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法制宣传志愿者等为在校学生上一堂宪法课。

2、各中小学要悬挂一条法制宣传横幅(宣传标语附后)。

3、各中小学要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进行普法宣传学习,并积极报送宣传活动各类信息。

4、宣传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这一主题,突出宪法学习宣传,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制宣传;各校宣传要因地制宜,特色鲜明。

中寨乡中心小学

2013年11月30日

附件2:

“12.4”法制宣传标语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法制凉都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广泛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月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增强法制观念 建设法治六枝

弘扬法治文化 传播法治文明

增强公民宪法意识 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积极推进依法治理学法律 讲权利 讲义务 讲责任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

第三篇: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社科系 常州 213001)

摘要:法律移植是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重点就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法律移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法律移植、法律文化、法制现代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但对于“法治”的理解,古往今来中外历史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释。在众多的解释中,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对法治的诠释突出了法治的精髓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亚氏认为,所谓的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即“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在亚氏的上述定义中,“良法之治”是法治的基础。我国要实现法治的目标,前提是必须实现“良法之治”,换言之即实现法制的现代化。为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任务,除了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主动立法外,大力移植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是另外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法律移植的必要性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缺少现代化成分,为实现现代化、必须进行法律移植。根据学者的论证,与西方“私法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体现出“公法文化”的特征(2)。受“公法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个具有悠久人治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没有多少现成的符合现代法治的资源可供继承,本土资源中反法治的成分是主要的。传统法律文化反法治成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国内从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法律文化从未产生。另一方面,在封建极权统治下,人们恪守严格的等级观念,法律仅仅成为统治者手中推行礼教和驭民的工具,难以形成和提供市场经济及法治建设所要求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私权神圣、权力制衡等现代法治观念。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今天,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提供有效本土资源的情况下,适时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比大规模地制定法律更能提高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美国比较法学家埃尔曼认为,“法律制度自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移植是常有的情况,当改革是由物质或观念的需要以及本土文化对新的形势不能提供有效对策或仅能提供不充分之手段的时候,这种移花接木就可以取得完全或部分的成功。”(3)

2.从社会的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一个社会要取得发展,必须对外开放以及吸纳不同的文化,诚如学者所言:“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此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4)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亦曾说过:“一国文化乃数千年来继承他国之宗教、文学、技艺及其他文物制度而成一复合现象者也。至于不与他国他民族之文化相接触,惟由其固有原素,而能达至高级之文化者,在今日实为罕有之事也。”(5)对中国来说,近现代历史上吃够了“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亏,因此,在发展的问题上,必须持开放的心态,将中国的发展放到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中,充分吸收先进国家的一切有益的经验。

3.当代法治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在当代,全球日益被联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资本、商品、劳务等经济要素的跨国转移,各国在经济交往中的矛盾日益增多。因为当今世界市场机制是统合世界的最重要机制,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它运行的基本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原则都是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有产生共同解决这些纠纷法律的可能。此外,全球性的生态、政治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矛盾同样也需要共同的法律来解决。因此,缔结或加入国际公约、条约、尊重和遵守国际惯例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纠纷的重要方式,国际公约、条约、惯例已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纠纷的重要手段,国际公约、条约、惯例已逐渐成为各国主要法律渊源之一,法律文化无国界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这种法律国际化的潮流是“世界各国在基于本国现实社会条件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交往合作需要而作出的自主理性的选择。”(6)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更好地融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不能抗拒法治发展国际化的趋势。

4.法律移植自身具有的优势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首先,与来自实践中的立法相比,法律移植的试验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适时地移植相关的法律,有助于及时调整改革发展带来的新的社会关系,防止改革中法制的滞后。再次,法律移植能最大程度地参考国际惯例和各国普遍做法,避免了国际间不必要的个性差异而人为地增加交易成本。因为法律移植自身所具有的上述优势,决定了我们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大力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尤其是这些发达国家制度中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规律和时代精神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那种把自己封闭起来,弃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积累的法制文明于不顾,一切从头做起,或故意另起炉灶以追求所谓的“中国特色”的做法,只能使我们在发达国家后面爬行,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延缓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以至丧失法制现代化的机会。

二、法律移植的可能性

1.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它的可移植性。法律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的前提下,必须承认法律的相对独立性。法律的这种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体现,这就使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法律制度之间存在借鉴、对比、吸收可能。

2.从法制史的角度考察,存在大量法律移植成功的范例。在法制史上,法律移植并非什么非鲜的事物,据学者研究,法律移植远在公元前17世纪前后,《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出埃及记》这些人类古老的典籍中似乎就已经出现。(7)此后,法律移植活动从未停止过,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大规模移植罗马法的运动。《法国民法典》颁布后,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纷纷效仿《法国民法典》掀起了民法典化的潮流。直到现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仍在相互比较、借鉴中取长补短。(8)对中国来说,近代中国迫于外来压力,在作为晚清“新政”措施之一的“修订新律”中,亦对大陆法系制度进行了移植,结果就是《大清民律草案》的诞生。《大清民律草案》虽未及实施清王朝即被推翻,但《大清民律草案》作为中西法律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打破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旧传统,使民事法律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并成为主要的法律渊源。(9)

三、法律移植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有选择地移植。事实上,作为我国法律移植的主要对象的西方法律文化并非都是精华。从历史上看,西方社会曾经历过中世纪封建法与宗教法专制的暴虐,从现实来看,今天西方的实然法中仍然包含着许多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法律移植时,必须剔除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糟粕,有鉴别、有选择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万不能将他社会之思想全部移植,最少亦要从本社会遗传共业上为自然的浚发与合理的箴砭洗炼。”(10)

有选择地移植还要求在进行法律移植时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不结合国情而进行法律移植最终失败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是不绝于书的。例如近代日本最初移植的是《法国民法典》,但《法国民法典》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根本不符合日本的实际,尚未施行便遭到包括政界和法学界在内的许多人士的反对。后日本吸取教训,为此专门设立了法典调查会,重新起草民法典转而移植德国民法而成功。(11)又如,土耳其于1922年照抄《法国民法典》,埃塞俄比亚1962年以《瑞士民法典》为蓝本制定的民法,他们的实验并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12)一般而言,对于法律规范的移植来说,不涉及或较少涉及伦理的技术性规范比较容易移植并获得成功,相反的是,涉及人、婚姻、家庭等领域的伦理性法律规范较难移植,而且即使移植了在施行中也将阻力重重,较难获得成功。

2.在有选择地移植的同时,必须将其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同时移植,以及将其实施的具体方法等一并移植,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移植的法律也很难发挥效应。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过许多教训。例如,在引入西方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时,我们却没有像西方那样采取预扣制,而是采取了个人主动申报制,由于措施的不得力,使得该法在施行中效果大打折扣。(13)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全面移植要求移植法律的时候同时引入其背后深层次的法治精神与法治观念。事实上,法律制度是一种观念下的法律制度,属于法治的“硬件”系统,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移植的,但它们若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则必须同时植入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意识和观念,即法治的“软件”系统予以奠基和支撑。移植来的西方法真正地融入中国本土需要经过一个扎根中国社会文化土壤及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主要取决于法律观念的基础是否具备。“因为观念的不同,一种技术既可以‘物尽其用’,也可能‘形同虚设’。所以,历史上凡割裂两者,只要技术,全不顾观念落后者,没有不失败的。”(14)从历史上来看,只移植具体制度而没有移植与之相适应的精神而致使移植的法律难以成活的,这也是不乏实例可循的。托克维尔曾就墨西哥移植美国宪法论述道,“墨西哥人希望实行联邦制,于是把他们的邻居英裔美国人的联邦宪法作为蓝本,并几乎全部照抄过来。但是,他们只抄来了宪法的条文,而无法同时把给予宪法以生命的精神移植过来。因此,他们的双重政府的车轮便时停时转。各州的主权和联邦的主权时常超越宪法为它们规定的范围,所以双方总是冲突”。(15)

3.在移植西方法律的同时,必须对中国的社会进行改造。如前所述,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它必有与其相配套的其他的法律制度及法律制度背后的法治的精神和观念。因此,在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同时,必须对中国的社会进行改造,以期为移植来的法律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土壤,否则,将会使移植的法律失去应有的效用,甚至还会出现梁启超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所痛言的“自由之说入,不以之增幸福,而以之破坏秩序;平等之说入,不以之荷义务,而以之蔑制裁;竞争之说入,不以之敌外界,而以之散内团;权利之说入,不以之呼公益,而以之文私见;破坏之说入,不以之箴青盲,而以之灭国粹”(16)的那种“橘生淮南则成橘,生淮北则成枳”的悲剧后果。现实中,典型的例子就是破产制度已移植国内多年,但实践中却阻力重重,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是主要的因素。

在对中国社会的改造中,除了对属“器物”层次的具体的制度改造外,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对作为法治主体的人的改造。川岛武宜认为,“法不能只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17)但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学者梁治平先生论述道,“中国固然制定了不少的法律。但人们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而且,情况往往是,制度是现代化或近于现代化的,意识则是传统的或近于传统的。”(18)对于具有浓厚的传统意识的人来执行现代化的法律,现代化学者英格尔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19)

4.移植的法律必须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传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传入的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输入的儒家文化及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

长期的过程。这种改造都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对法律移植来说,也同样如此,英国学者格伦顿等人认为,如果不经过“本土代”的过程,法律便不可能被移植,他们指出,“必须记住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的价值和一般意识与观念的集中体现,任何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法律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某种本土化的过程,它便不可能轻易地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20)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21)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22)其主要目的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法律才能使民众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消化和吸收,减少施行的阻力,正如学者所说的,“真正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或相近的规定,一个只能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下去的法律,即使理论上再公正,也肯定失败。”(23)事实上,经历过“政策法”、“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的教训后,“法律万能主义”现在又被许多人所迷信上,“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已成了一句时髦的话语与招牌。在强调“有总比没有好”、“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指导下,往往单纯地强调立法的超前与速度,盲目地迷信立法手段,在移植外来法律时割裂了传统与现实,使一些匆匆出台的法律、法规难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实际领域,难于被民众所认同和接受,从而最后竟变成一纸空文。这种现象正应验了学者公丕祥所指出的,“缺乏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行社会秩序受到现行法律规则怎样强化,它也是脆弱不稳定的”论断。(24)

四、结束语

当代中国法制正处于转型时期,要求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25)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要破除姓“社”、姓“资”的观念,须知道“没有资本主义文化遗产,我们就建不成社会主义。”(26)因此,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破除旧有的陈腐观念,大胆地吸纳西方发达国家法律制度中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规律和时代精神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经过同化、整合成为我国法律制度有机的组成部分,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

注释:

(1)[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99页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117页

(3)[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等译,三联1990年,第14页

(4)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5)[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9页

(6)转引自秦国荣:《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5月,第65页

(7)参见:公丕祥:《国际化与本土化:法制现代化的时代挑战》,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87页-100页

(8)参见:董茂云:《比较法律文化:法典法与判例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0年

(9)参见,余能斌:《中国民法法典化之索源与前瞻》,载《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转引自,刘新:《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载《法学家》1997第5期,第25页

(11)参见,马作武:《传统与变革——从日本民法典的修订日本近代法文化冲突》,载《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

(12)转引,严斌彬、陈月秀:《关于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问题》,《济南大学学服》第2000年第1期,第36页

(13)转引,阮竞青:《论法律移植》,《复旦学报》1998年第3期,第99页

(14)梁治平:《法辩》,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4页

(1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86页

(16)转引自,田成有、陈令华:《法治现代化的启动与传统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第16页

(17)[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18)梁治平等:《新波斯人信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19)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页

(20)格林顿等:《比较法律传统》,高鸿钧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21)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22)何勤华:《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载《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2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24)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第355页

(25)邓小平:《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73页

(26)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第83页

作者简介:

高军(1972—),男,江苏淮阴人,吉林大学硕士,现任何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社科系法学讲师,常州,213001

Email:gdhzgaojun@sohu.com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初论文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历史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历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这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关键词:课堂教学 新课改 理念 对策

正文: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历史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历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表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教师问题的设计多而平淡,缺乏梯度、层次,未能环环相扣。

1.很多教师一堂课提问的问题太多,使学生应接不暇;还有的老师设计问题太平淡,诸如“ „„ 是什么?”、“什么是 „„” 这类问题,学生只需看书就能找到答案,读答案。于是学生没有质疑,没有探究,没有体验,没有感悟,没有拓展,没有形成基本的历史思维,更没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2.教学问题的设计缺乏整体感,缺乏完整清晰的思路,未能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未能形成问题串,环环相扣,以问题带动教学。

3.问题的设计缺乏梯度、层次。要么过于平淡,问题过于简单,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甚至有的问题设计的毫无意义;要么问题过于高深,学生无法下手,无从答起。

4.设计的问题无法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启发学生思考得更深、更广、更全、更细,启发学生作出最佳选择。学生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完全按照课本作答,缺乏思维的力度。

5.不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匆忙作答,草草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这些问题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问题是否难易适当、贴近学生年龄特征、体现“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理念。学习自问题开始,教师应借助所设计出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逐步引领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之中,领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喜悦,激发学生标新立异的欲望。

二、探究学习走过场,合作学习走形式,实效不大,追求表面。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于是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蔚然成风。各小组讨论时,经常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从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很好地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学习讨论;发言时,小组中只有一两个同学发言;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学生间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够,彼此互助中倾听对方意见,小组间的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

为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有效的调控,积极地引导:如创设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历史资料和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兴趣和在小组中学习的良好习惯,注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团结协作,引导学生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提倡赏识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言行以激励为主,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激励用语一般是“很好”、“不错”、“对”,这样比较单一的评价语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活力、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也应活泼、多样化、有针对性,如“你的发言有独到见解”、“你善于思考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你见多识广,回答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了不起。”此外,多鼓励并不表示对学生的错误观点或缺点不指正。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的观点或缺点,我们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及时指出,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看似多样化,但大多做表面文章。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历史教师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以求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的状况, 于是乎,形形色色的讨论、辩论、历史剧、知识竞赛等形式充斥课堂。课本剧和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 但是许多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表演时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表演过后就进入下一环节,至于剧情要告诉人们什么主题思想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说表演起了点作用的话,那也只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仅此而已。另外, 课本剧大多是教师提前为学生编排好的, 预设性太强,课堂缺少新的动态生成的东西。新课程需要真实的、动态的、生成的课堂生活, 只有真实学生的思想才能显现出来, 课堂上才能出现真正的思想交流, 而不仅仅是预设的表演。讨论是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的课堂形式,但遗憾的是有些教师选取的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在历史课堂上很多教师虽然在表面上重视了过程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但实际上, 他们重视的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开启学生思维的方法。只做表面文章, 追求表面的形式,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离新课程的要求越来越远。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演变为课堂中心,本末倒置。

新课标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 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开发历史课堂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传输迅速、声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诸如创设情境、展示材料和思维过程等问题。但是, 有不少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大有代替常规教学成为课堂中心之势。过去重讲授的教师的“满堂灌”被多媒体的图文、动画、音频、视频这种全新形式的“满堂灌”取代了。不难发现,在这种新形式中, 学生还是“容器”, 只不过这个“容器”中多盛了点现代声像信息而已。

我们认为,现代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是必要的, 但并不是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也并不是制作了新奇生动的课件就能提高课堂效果。如果从头到尾演绎课件的话,很难突出重点、浅化难点, 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在课堂上成了单纯的机器操纵者,看不到其教育机智, 对学生来讲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很难在稍纵即逝的媒体信息中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线索及要达到的目标。

另外,媒体利用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也不利于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被多媒体的连续演示挤掉了, 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也来不及对知识内容做出深入细致的思考, 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与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

因此,我们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 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当看到,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 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合作和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 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形式,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远离新课程的要求。因此, 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缩短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的距离,寻找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的最佳结合点,对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来说, 不仅迫在眉睫, 而且任重道远。笔者认为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提出如下建议:

一、目标简洁,环节简化,方法简便。

1.教学目标制定简明扼要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明确了,我们才有方向。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倡导“简明扼要”,凸显历史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晰地领悟到在学什么,又是怎么学的,才能保证历史课特有教育功能的发挥。设定教学目标时不应追求多方面开花,而应根据文本的表达形式和人文意蕴,找准一节课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确立相对集中的、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一堂课真正要学会什么,而教师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课堂教学环节简化自然

简约化的历史课堂应该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必须舍去多余的环节和无效的程序。环节太多,课堂就成了教师“做秀”、学生赶场子的表演,学生很难有时间自主地活动、深入地思考、充分地回味。而且教学环节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清新、自然、娓娓道来。所以必须大胆地缩减课堂教学的环节,整合细小的环节,力争把一节课的教学环节缩减到三至四各环节。

3.教学方法简便有效

所谓的教学方法简便就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取得教学实效,也就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从体验到感悟,从感悟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最终学会表达与运用。

二、容量适度,媒体实用,语言精练,训练有效。

1.教学容量适量适度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环节的学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比如: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练唱次数,时限的控制,书上哪些内容要重点讲,哪些内容可以不讲,但所讲的一切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教者不能随心所欲。一节课的活动不要太多。但形式要有变化。

2.教学媒体实用合理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教学中来。由于它较好地起到整合教学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的作用而受到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普遍青睐。

3.教学语言精练简洁

简单孕育精彩。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简洁、准确。提问语言、评点语言要吐字清晰和思路清晰,保证让学生听清楚你说了些什么,不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语言越朴实就越容易理解,防止学生不理解或产生歧义,当出现问题以后再费力解释会浪费教学时间。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注入现代教学传媒的新课堂,课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顺、协调、融洽,不仅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还可反映出师生在课堂上的一种状态,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还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喜欢”之情,便是来自教师在教学中所创设的课堂教学环境。试想,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环境“刺激”下,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激奋,每个大脑都在充分运转起来,那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有多大啊!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惊喜和成功,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迷茫和困惑,亟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因此我们要不断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努力打造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基础教育,为新课程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索璟丽.教研活动中的常态课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9.(9):20~21.2、徐卫红《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转》

3、高建君.有效性:课堂永恒的追求.中小学学信息技术教育[J].北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2010.2 作者简介:杨宏宇(1978年2月),男,祖籍辽宁沈阳人,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教科室主任,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学校德育

第五篇:论劳教法制工作在构建和谐场所中的职能作用

试论法制工作在构建和谐劳教场所中的职能作用

蚌埠劳教所法制科 刘俊红

劳教机关成立法制机构,是推进劳教工作法制化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推动司法行政工作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法制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法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法治规范执法行为,调整场所社会关系,和谐场所是由法制保障的稳定有序的小社会,场所的公平、正义必须依靠法治保障才能实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系中,和谐的劳教场所不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发挥着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建设性作用。劳教机关依法行政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场所运作是否顺畅、场所社会关系是否和谐、场所教育改造氛围是否融洽。场所法制工作在平衡场所社会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推动依法行政和构建和谐场所上发挥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作用。

本文就法制机构在劳教机关的职能和作用,结合蚌埠劳教所法制工作实践,重点阐述如何发挥法制工作在构建和谐场所中的职能作用。

一、劳教法制机构在劳教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劳教机关依法行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行政执法、执法监督、行政复议、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内容。劳教法制工作是劳教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场所稳定的重要保障。劳教法制工作通过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行政复议、应诉、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项工作,对劳教机关的行政行为起到规范和保障作用,从而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建设的专门机构

劳教机关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劳教机关细化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法制机构则是劳教机关基础性制度建设的法定工作部门。法制机构根据依法行政的需要,组织指导劳教场所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审查督促各部门规章制度的建立,负责对规章制度实施的调研论证等。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具体实施机构

劳教机关的法制机构管理、指导本所行政复议、诉讼和国家赔偿工作,且受劳教机关委托代表劳教所参加行政诉讼活动,并承担着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职能,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所各部门规范性文件法律审查的职能。

(三)是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协调机构

执法是法制建设的关键,监督是实现民主法治的保障。法制机构的监督就是依法行政的内部保障,法制机构通过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和协调,保障劳教机关各执法层面的协调运转,保证行政执法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保障依法行政的实现。

(四)是推进依法行政的综合协调机构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离不开综合协调和进行信息反馈与处理的组织机构。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协调各部门之间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实施和执行中的矛盾和争议,通过调研、论证和协调,通过组织或参与执法检查活动和对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

1查等监督活动,解决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争议。

(五)是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的组织实施机构

法制机构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和法制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向民警和劳教人员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民警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劳教人员依法维护权益本领,为推进劳教机关依法行政和劳教人员依靠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创造前提条件。

(六)是劳教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法律咨询机构

劳教机关作为对外活动的民事主体,随着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处理涉法事务也日渐增多。要有效地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正确处理劳教机关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公民的关系,就需要有一个相对独立出的专业机构为劳教所领导提供准确的法律意见。法制机构作为劳教所及其工作部门依法行政的法律参谋,承担着为劳教所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行为、合同行为等非诉讼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意见。

二、劳教法制工作在构建和谐场所中充分显示其职能优势

蚌埠劳教所自建所以来,倡导法治精神,把维护场所稳定作为构建和谐场所的首要任务,把民主法治建设作为维护场所稳定的必然要求,将法制工作定位在为构建和谐的劳教场所服务,充分发挥场所法制工作独特的职能优势。

(一)充分发挥法制工作职能,全面开展场所法制工作,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法制工作队伍

在构建和谐场所的民主法治体系中,法制工作是关系场所民主法治建设的工作,法律性、专业性很强,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法制工作队伍。健全的法制工作机构,高素质的法律专业队伍是做好法制工作的组织保证。蚌埠劳教所注重场所法制机构建设,在法制科配备两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硬、具有多年劳教工作经验的同志从事法制工作,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制工作队伍,使场所法制工作迅速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是多方征询,精心挑选,聘请场所法律顾问。经多次洽谈,多方了解,聘请了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安徽省径桥律师事务所主任戴金煊律师为蚌埠所法律顾问,签订了法律服务协议,在生产经营、基本建设、执法活动和普法教育上提供法律诉讼、调解、咨询、宣传等服务。

二是立足所内,辐射社会,建立执法监督员队伍。在全所劳教大队和机关职能部门聘任了12名所内兼职执法监督员,在蚌埠市人大、政协、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二三医院聘请到8名社会执法监督员,并适时地邀请劳教亲属代表了解场所的执法环境和执法过程,初步构建内部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执法监督网络。

三是相信人才,大胆使用,建立法律咨询员队伍。在全所民警队伍中选任了12名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劳教工作实践能力的民警为兼职法律咨询员,为劳教人员及其亲属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实践证明,健全的法制工作机构,完善的法制工作制度,优良的法制工作队伍,有效地组织、协调和指导了全所的执法监督检查以及场所法律服务工作,为维护场所稳定、促进场所和谐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二)把握场所执法工作实际和法制工作要求,建立法制工作制度,发挥制度先导性

作用

法制机构要在劳教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和谐公正的执法场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把握劳教执法工作实际和法制工作要求,规范执法程序,梳理执法依据,列出行政执法行为的权力清单,以适应劳教工作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出法制部门先导性作用。

蚌埠劳教所注重调查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执法监督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已制定的劳教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分类,初步拟定出《蚌埠劳教所重要执法环节执法标准》,规范劳教场所执法依据,消除民警执法时的模糊认识,变事后监督检查为事前、事中监督检查,加强了对执法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前防范工作,使一些执法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劳教法制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业务覆盖面较广,各项法制工作制度亟待建立健全,法制工作制度的全面建立增强了场所法制工作力度。蚌埠劳教所在开展法制工作的同时,不断摸索、总结、提炼,出台了《蚌埠劳教所法制工作暂行规定》,就法制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文书的审核、劳动教养执法监督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加强对全所执法质量的考核工作,根据《安徽省司法行政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结合蚌埠所执法实际,制定《蚌埠劳教所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暂行办法》。在开展场所法制工作过程中,出台了《蚌埠劳教所聘请执法监督员的有关规定》,草拟《蚌埠劳教所法律服务工作暂行规定》,按照法律服务工作暂行规定的工作设想开展场所法律咨询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法律咨询工作的通知》,并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建立起10种法制工作台帐,夯实了法制基础性工作。

(三)探索法制监督的途径和方式,强化内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场所民主与法治

法制监督是场所法制机构的重要职责,对场所规范性文件审核,对新建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文书审查,对场所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对场所执法活动监督与检查等等,这些都是实施场所法制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适应劳教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和谐场所民主与法治的集中体现。

首先,推行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制,做到程序规范审核有效。蚌埠劳教所对所内规范性文件实行法制科审核制,文件草案送行政首长签发之前必须经法制科审核,未经法制科审核通过的,一般不予签发。审核过程中,注重将规范性文件审核与场所制度建设相结合,对不合法或不完善的规范性文件和新建的规章制度,提出修改建议,从源头上预防不规范行政行为发生。而对各单位、各部门在管理工作或对外经济交往活动中形成或签订的法律文书也履行审核义务。

其次,做好涉法事务咨询和论证,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意见。蚌埠劳教所法制科负责人列席所长办公会议、所务会议,参与对劳教所重要行政决策的讨论。在对外经济、民事活动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时,法制部门负责做好联络、沟通、协调工作,主动参与法律咨询、论证及处置工作,为场所和谐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

第三,探索执法监督的有效方式,强化依法行政效果。蚌埠劳教所法制科负责人参加全所教情分析会、安全工作例会及各类检查考核会议,是所劳教人员奖惩委员会成员之一。在执法监督的探索上,蚌埠劳教所从执法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入手,强化场所执法监督工作。

一是规范各监督主体职责,整合场所监督职能。将法制部门的执法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结合起来,建立起《安徽省蚌埠劳教所执法工作流程图》和《安徽省蚌埠劳教所执法监督体系图》,公开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过程、衔接执法环节,既强调各监督主体执法监督内容和侧重点,又强调各监督主体的协调配合。

二是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执法监督网络,形成所内与所外相结合的执法监督体系。实行场所执法监督月报制度,开展执法执纪问卷调查活动,从更多层面、更多渠道获得场所执法活动信息。加强所务公开,主动邀请人大、政协、新闻单位来所检查工作,广泛地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强化内部监督考核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了全所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实施科学的执法活动专项考核办法。在执法监督检查中,对管理部门和劳教大队职责法定情况及法律、法规、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或执法不当行为。并严格兑现奖惩,确保考评工作的权威性和考评制度的严肃性。

(四)维护劳教人员合法权益,实现场所公平与正义,发挥着治标治本的职能优势 和谐场所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与冲突的场所,而是一个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冲突的场所,是一个拥有化解矛盾冲突机制的场所。现阶段的劳教场所,“不和谐”的现象依然存在,民警不文明的执法行为的时有发生,与劳教人员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构成的矛盾、摩擦和冲突是场所不稳定因素之一,只有不断完善依法治所措施,才能使这些“不和谐”现象得到合理解决,才能有效地调节劳教人员情绪,促进场所的和谐与稳定。

场所法制工作不但要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而且要忠实地维护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协调民警与劳教人员的关系,化解矛盾,维护场所稳定。既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用完善的制度和多层次的执法监督去纠正各种不规范、不文明的执法行为;又要做到治标治本并举,利用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增强劳教人员的法律意识,引导劳教人员在法律的框架内通过正当的途径和程序依法维权,达到维护劳教人员合法权益和保障场所安全稳定的双重目的。

蚌埠劳教所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在构建和谐场所中治标治本的独特优势,坚持不懈地将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结合在一起同步地开展活动。自2006年4月份正式接手法律服务中心起,开展以法律咨询和法律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服务工作,并在实际中逐步完善这两项常规性工作,真正地为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着想。定期邀请安徽省径桥律师事务所律师来所为劳教人员开展系列法律知识讲座,拓宽法制教育与劳教人员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营造场所学法用法的法律文化氛围。每月为劳教人员及其亲属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主动接受了108名劳教人员和劳教亲属的咨询,帮助学员核查事实依据,化解学员心中疑惑,维护了劳教人员的权益,拓宽了教育矫治手段,使教育挽救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做好场所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蚌埠劳教所管理、指导、协调劳教人员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为劳教人员转寄申请行政复议信件和办理行政复议、应诉的登记工作,配合法院来所审理行政应诉案件的开庭工作,通过法律渠道维护了劳教人员合法权益。自收容劳教人员以来,通过行政复议救济途径,10名劳教人员被撤教,6名劳教人员的教期得到重新变更,维护了劳教人员合法权利,凸显了劳教场所的公平与正义,有效地促进场所和谐与稳

定。

(五)发挥法制机构独特的职能优势,指导组织场所制度建设,保证和谐发展场所的秩序与活力

完善的制度体系不但促进依法治所,而且充分体现劳教机关依法行政的“公正与效率”,使和谐发展的场所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蚌埠劳教所高度重视场所制度建设,注重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较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使劳教所的工作按照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有序地进行。

建所以来,蚌埠劳教所根据劳教机关的执法权限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等,结合现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行政执法的规定,对行政执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约束和规范。为保证制度的合法性、统一性,蚌埠劳教所坚持对规范性文件审核和规章制度规定的备案审查工作,严格审查每项新制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确保劳教所新建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

劳教所法制机构承担对全所制度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工作,使各单位各部门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法制监督过程中,法制科能从管理体制上发现问题,提出建章立制方面的建议,通过制度审核、内部审计、个案跟踪等多种监督形式不断找出制度上漏洞,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并加强对建章立制的调研工作,指导各单位各部门把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上升为规章制度,实现场所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为使全所规章制度更加规范系统,更具权威,在充分考虑制度的合法性、稳定性、前瞻性基础上,蚌埠劳教所将建所以来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收集、整理,按照党务(纪监)、法制、政工、管教、企业、财务、行政、综合8大类,精心编辑成册,制作成电子图书,发布在所局域网上,以方便民警职工查阅。

一年多来,蚌埠劳教所在创造良好法制环境,促进和谐场所构建上进行探索,研究场所法制工作在服务大局、促进发展、规范引导上的思路和举措,大胆尝试一些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蚌埠劳教所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更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和谐稳定的场所环境、又快又好的发展环境。

当然,在劳教法制工作实践中也逐渐呈现出许多不足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一是场所一些同志对法制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法制工作可有可无,对法制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法制工作职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二是劳教法制工作还在不断摸索之中,服务水平、工作质量、工作效果等受到不同程度地限制,场所法制工作还需全面拓展。三是场所法制工作发展不平衡,法制工作程序不够规范,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场所法制机构建设还须进一步加强,法制工作人员还须加大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和谐劳教场所法制工作发展的需要。

下载法制论文中寨中学林勇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制论文中寨中学林勇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