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法治是根治腐败“毒瘤”的有效“药方”

时间:2019-05-15 15:1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时事政治:法治是根治腐败“毒瘤”的有效“药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时事政治:法治是根治腐败“毒瘤”的有效“药方”》。

第一篇:时事政治:法治是根治腐败“毒瘤”的有效“药方”

时事政治:法治是根治腐败“毒瘤”的有效“药方”

时事政治:腐败,是一个国家政治肌体上的“毒瘤”,而法治是根治这个“毒瘤”的有效“药方”。对***公诉,再次体现了中央依法治国、纯洁自身肌体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无论他的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资历多老、背景多深,只要触犯了法律,就要接受法律的审判。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守住奉公从政的原则和底线,一旦放纵了私欲,触犯了法律,注定要接受法律的严惩。法律是无情的,曾经飞扬跋扈的“尊严”,翻云覆雨的“神力”,奸猾刁钻的“权术”,在庄严的审判庭上都显得苍白无力,如同希腊神话里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那些腐败分子心存畏惧。在一个法治社会,绝不会容忍领导干部有败坏法纪、贪污腐化的行为。

法治,意味着以法律治理国家,权力必须依照法律运行,不依照个人喜好和关系亲疏来决定公共事务。实事求是,按照法律办事,树立依法惩治腐败的典范,就是对全党负责,就能经得住历史考验。党中央多次强调,反腐败关系到党心民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对于腐败行为,我们党从来都是与之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正如一首诗所云:“有些人走入了手段的王国,却迷失了人生的目标;跨进了物质的天堂、却跌下了精神的深渊。”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信念,就容易被贪欲、私欲吞食。十八大后,中央加大了依法治理腐败问题的速度、力度、硬度。近期,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等一连串省部级高官接连落马,进一步说明从严治党的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彰显了中央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信心和力量。

依法严惩腐败高官,既是反腐败最有力、最直接的行动,更是民心所向、民意所盼。我们坚信,在法治的阳光下,对一切有害于党、国家、人民的腐败分子只要能够更加彻底地查处、更加严厉地惩治,就能彻底根治腐败这个“毒瘤”。

第二篇:时事政治:治理“公车腐败”减少数量是根本

http://tj.offcn.com/

时事政治:治理“公车腐败”减少数量是根本

经公开拍卖等方式的改革,柳州柳南区不仅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还去除了公车的特权,不失为治理“公车腐败”的好办法。

公车数量庞大,不仅让财政资金难堪重负,还频发“车轮腐败”现象,群众反映强烈。不难发现,由于公车问题广受诟病,很多地方加强了监督和管理,节假日“封车”、安装G PS定位,采取“统一标识、统一停放、统一加油、统一维修”等,但公车私用、违规乱停乱放、酒后开车和交通肇事等现象仍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公车每年油耗、维修、保险等运行费用,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不仅如此,一些公务用车自恃“官车”身份,视交通违法为无物,开“霸道车”“霸王车”现象屡见不鲜。湖南省某单位一公务用车近期就被曝违章高达67次。这些行为,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疏远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变“公车公用”为“私车公用公补”,对公车运行费用进行“总量控制,按公务量大小对公务人员进行补贴,不仅摆脱了对公车进行“过程管理”存在的诸多麻烦,改变了单位为交通违法行为“兜底”的现状,还有效地去除了附着在公车上的某种特权,解决了公车管理长久以来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从而达到节约财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抵制不正之风、提升机关效能的效果。

解决公车问题,完善和强化各种监督管理固然是方法之一,但改革公车制度,减少公务用车数量,变“公车公用”为“私车公用公补”或许才是治本之道。然而,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相关部门应破除特权思想,在密切联系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公车改革方案,推进这一改革。

本文来源:天津公务员考试网http://tj.offcn.com/

第三篇:有效预防腐败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有效预防腐败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有效预防腐败是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重点。扎实做好预防腐败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重在预防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预防腐败的思想,不断加强对预防腐败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重在预防的理念,把预防腐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使有效预防腐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有效预防腐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目标。有效预防腐败,能够关口前移、注重预防,及时发现和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妨碍改革和建设的突出问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不断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制度,把防治腐败的要求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能够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重要保障。

有效预防腐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客观需要。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党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水平;不断发展党内民主、强化监督,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经受住来自各个方面的考验,把党建设成为始终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有效预防腐败是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不断被揭露和查处,表明了我们党反腐败力度持续加大,同时也要看到,开展反腐败工作,仅靠加大办案力度、严惩腐败分子还不够。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牢固树立重在预防的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中央作出的更加注重预防的战略决策,既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把预防腐败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已成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拓展预防领域,抓住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有效预防腐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进一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预防腐败,必须继续在加强教育上下工夫,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营造崇尚廉洁的文化氛围,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础,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一是加强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二是强化反面典型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分类分层次开展教育。三是深化党纪政纪条规教育。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各级党员干部进行廉洁从政方面的党纪政纪条规培训。针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廉政勤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

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改革和创新。预防腐败,必须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继续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改进项目预算编制,扩大国库集中收付范围,实行审计部门对部门预算编制的先行审计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和向重点预算部门派驻财政监察组制度。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资项目审批行为,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监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许可项目的动态评估机制、新设定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查论证机制,强化对行政审批活动的规范和监管。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重点解决虚假招标、规避招标、围标串标和领导干部干预招标等问题。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制度,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清理和规范党政机关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经营,积极探索公务消费管理方式改革。

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预防腐败,必须防止权力滥用,逐步完善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和配套措施,不断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紧紧抓住各级各部门的重要权力行使,利用传统和现代化手段,着力推进权力运行的动态公开。同时,大力推行各级各类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积极推进厂务公开。要不断深化巡视工作,探索开展省直部门交叉巡视工作,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交叉巡视力度,扩大交叉巡视范围。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年初责任分解、年中专项述职、年底责任考核制度。

三、不断增强预防腐败的整体效果

党的十七大对预防腐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有效预防腐败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预防腐败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更加有效地防止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要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因为,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惩治是手段,预防是目的。只有惩治有力,有效抑制腐败分子的猖獗活动,才能为治本创造前提条件。只有抓好治本,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威慑力和预防的推动力,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要不断创新预防腐败工作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深化对预防腐败工作机制、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逐步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机制、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机制和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扎实开展。要注重形成预防腐败整体合力,把有效预防腐败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纪检监察机关要准确定位,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助党委认真抓好任务部署和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保证预防腐败工作深入推进。

第四篇:德治和法治是防治腐败的重要思想武器(散办方运池)

德治和法治是防治腐败的重要思想武器

方运驰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这一重要论述,精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两手抓”的科学理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工作水平和实际成效,提供了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的指导原则。正确理解并自觉运用这一思想武器,对于我们全面实现源头治腐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德治是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消除腐败的思想动因。

腐败的滋长蔓延,根源之一在于一些党员干部自身思想道德防线的失守。这就决定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下功夫祛除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病毒,疗救其道德上的缺失,使之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

要使防治腐败工作取得成效,必须不断地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来看,首先,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的教育。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等,结合单位实际,不断地将这些道德规范灌输到职工的头脑中去。只有掌握了这些原则和规范,才能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必须反对,从而认清道德选择的方向,掌握道德评价的尺度。也只有掌握了这些原则和规范,才谈得上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并在行动上努力践行。其次,要进行道德理论的教育,大力普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知识,使职工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但要讲清是什么,更要说明为什么,这就要诉诸道德理论的力量。因此,决不能把道德教育理解为仅仅是道德规范,甚至仅仅是守则、纪律的训导,它必须包括道德理论的教育。职工道德素质的稳定提高,必然离不开道德理论素养的同步提高。只有具备起码的道德理论素养,才能把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掌握上升到道德观和道德信念的高度。可以断言,人们一旦服从某种道德理论,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地践行基于这种理论的道德规范,甚至择定为人生信仰,从而达成道德教育的长远之功。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我办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抓好政治素质的培养,重点解决好理想、信念、宗旨问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的培养,应当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发展和改善教育形式,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要变“只讲理”为“理利并举”。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承认、正视这个事实,要维护职工的正当利益,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不能兼顾时,舍小利而顾大局。实际上,讲“利”就把“理”蕴涵在其中了。二要变“束缚式”为“激励式”。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制定必要的管理规范是必须的,但还要善于创造激励机制,高度信任、爱护每一个干部和职工,千方百计挖掘他们的创造之源,支持他们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三要变“远”典型为“近”典型。典型

是靠培养、靠挖掘的。注重发现、树立、宣传本单位的典型,虽然他们的事迹没有远典型硬,荣誉没有远典型高,影响没有远典型大,但他们的榜样作用更真切,更能被群众接受。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社会不正之风的重要措施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行业不正之风长期盛行,市场上不守信誉,假冒伪劣等现象得不到遏制,势必会造成经济无序、腐败严重、社会不稳的后果。把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纠正行业的不正之风,作为一件奉献社会、造福民众的大事和好事来抓,作为一项反对腐败的重要措施来抓,必将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法治是防治腐败的根本保证

法纪松弛,对权力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监控,其结果往往导致权力腐败的案件频频发生。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从根本上遏制和防范腐败,不仅需要全面加强德治,而且需要全面加强法治,努力构筑牢固的党纪国法防线。要把加强法治作为一项紧迫任务,不断地健全并严格实施规范权力行为的法规制度(包括党内法规),努力使法规制度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并用以对权力行为实施刚性制约,真正做到依法制权,依法治官,依法行政。从当前来说,着重是要抓好以下主要环节:

一是要强化法治意识。执政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如何,对党的作风形象和建设法治国家都有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从当前情况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但同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法治,必须从抓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入手,着力使他

们深刻理解,建设法治国家是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然趋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引导他们确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权与法的关系,防止和克服权大于法的现象;使他们增强民主平等意识,克服等级观念、特权观念,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带头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并要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增强法纪观念,切实遵纪守法,管住管好自己,以实际行为维护法纪的权威性、严肃性,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要强化以法制权的监督制约机制。减少以至根本遏制权力腐败,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便利、管用的权力制约机制,依法对权力运作实施有效的监督,使之合乎法制规范。为此,必须适当分解并合理配臵权力,把决策、执行、监督等三权分离开来,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切实改变过分集权于个人的状况;规范财权、用人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的运作程序,强化对领导干部职权行为的监控机制,对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之类的腐败行为实施重点防范;完善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防范预警机制,切实改变监督滞后的状况;加大对打击报复举报人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并通过深化政务公开等制度,加强对权力运作过程的民主监督;进一步理顺监督体制,提高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的实际地位,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等专门监督机构的地位作用,使之真正能依法制权、以权制权。

三是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执政党的党员干部是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衡量社会法治实现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他们更应该自觉地以法规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职务行为,模

范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政令。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素质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存在问题仍然比较多,如为部门利益而违法违规搞“三乱”、违反统计法造假帐报假数据、司法不公甚至搞刑讯逼供、一些部门在起草部门法规过程中搞“法律谋私”或“政策谋私”等。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查纠监督,力求使党员干部的职务行为纳入法制轨道,真正体现公众的意志和利益,这样才能有力地推进法治,使党风政风不断好转。

四是要大力纠正执纪执法偏软偏宽的现象。法治能不能“治”,关键在于对违法违纪案件是否从严查处,对腐败分子是否依法严惩不贷。因此,必须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单位执纪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领导干部中的大案要案,更要抓住不放,一查到底,果断处理。对目无法纪,胆敢以身试法、胡作非为的干部,如胡长清、成克杰之流,必须用重典,做到不论是谁,不论职务多高,该受什么处分就给什么处分,该重判的坚决重判,决不手软。同时,对有些领导干部为违法违纪者说情开脱、有些单位不按处分决定执行纪律,要严肃批评,及时纠正;对袒护、包庇违法违纪者,瞒案不报、压案不办,或设臵障碍、阻挠查处等错误行为,更要严肃处理,坚决制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纪的威力,有效地堵住引发违法犯罪的漏洞。

三、把德治与法治有机地统一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 德治和法治作为治党治政的基本手段,各有其特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治主要是依靠教育、劝谏、引导等方式,使人们接受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进而内化为一种自我约束

力量。这种内在的道德力量一旦形成,往往能够长期地发挥自律 作用,即使有时制度全、无人监督,也能使人做到修身正已,自我完善。我们加强德治,就可以充分发挥其所独具的自律性、预防性和长效性的优势,为实现源头治腐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特别是领导干部,因其地位特殊,他们的德治搞好了,就会在社会群体中产生“放大”效应,带动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修身立德。法治则是运用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带有强制性的特点,对人的行为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硬约束。法治的这种强身性作用对遏制腐败、震慑腐败分子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当前违法违纪案件还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更是需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强制和震慑作用。否则就会助长腐败的蔓延滋长。德治和法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德治,必须要以法治作为有力的保证。因为只有依靠法治,发挥法律纪律武器的威力,依法惩处违法乱纪分子,才足以警示世人,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我们既要防止只讲德治忽视法治的偏向,又要防止只抓法治不抓德治的偏向,努力做到德治与法治同时并举,双管齐下,相互渗透,融而为一。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成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市散装水泥办公室

下载时事政治:法治是根治腐败“毒瘤”的有效“药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时事政治:法治是根治腐败“毒瘤”的有效“药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