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洞庭一角教案[范文]
《洞庭一角》教案
授课人:李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散文”的概念,并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本文文章切入的独特角度。
3.情感目标:掌握文章凭借洞庭山水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启迪人们去思
考人生的意义和使命,积极探索世界、展现人生的丰富多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文切入的独特角度及写作特点。
2.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载体,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主体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分析为手段,通过对文章写作角度、写作特点、结构等的分
析,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主题。
【教学时数】: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让学生重点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以及文章切入的独特角度。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分析句子。
【教学设想】
1、学生已提前预习此篇课文。
2、假设班上共45名学生,将其分成7组。并以“问题竞答”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积极回答中学到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中有谁会唱与“洞庭湖”有关的歌曲的呢?比如:《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洞庭牧歌》等等,如有请为大家一展歌喉!
就如歌词写的一样: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我们生活在画里边,天堂不算美,美景在人间,走遍了洞庭八百里,赞歌唱不完。所以,很多来到洞庭湖的文人都在此处留下了堪称经典的美文。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刘禹锡的《望洞庭》,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与“洞庭湖”有关,不知道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洞庭湖”的?下面大家就一起走进文中去看看吧!
二、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
近几年,余秋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机构评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2007十大学术精英”之首;被世界华人经济测评体系授予“影响世界100年100位杰出华人奖”。2.主要作品
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三、掌握相关知识
1、文章出处:
《洞庭一角》选自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属于“文化散文”。
2、“文化散文”的概念:
“文化散文”又称“学者散文”,产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
代表作家有:余秋雨、陈平原、韩晗、邢世嘉。
3、相关生、字词 胸襟(jīn)潇(xiāo)湘浩淼(miǎo)丹墀(chí)金銮(luán)镌(juān)刻旗幡(fān)萧瑟:
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例如: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例如: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四、整体感知(一)解题
提问
1、本文题名为“洞庭一角”,作者是否只单单描写洞庭湖一角的景色? 点拨:
作者实际上是借描写岳阳楼、三醉亭、君山的文化遗迹来表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和博大精深。
提问
2、作者这样写,在构思方法上体现了什么特点? 点拨:以点代面、以小见大。
提问
3、与一般的游记散文相比,此文有什么不同? 点拨:
以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切入,开篇便以“贬官文化”入题。
(二)段落分析
提问
3、请默读课文后讨论,找出文章每个部分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点拨:
第一部分:
关键词:贬官文化、范仲淹、《岳阳楼记》。
关键句: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第二部分:
关键词:三醉亭、吕洞宾、道家始祖。
关键句:他就把一个洞庭湖的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写出来了。第三部分:
关键词:君山岛、三教九流。
关键句:杂乱无章的君山,静静地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无限。第四部分:
关键句: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
提问
4、请根据上述关键词或关键句,概括一下文章每个部分的中心内容。点拨:
第一部分:写岳阳楼。
(作者以“贬官文化”入题围绕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句,引出“天下”话题,启迪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第二部分:写三醉亭。
(承接上文,议论范仲淹讲到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因为洞庭这个“小小的宇宙”中,不仅有儒家文化意识,也有道家思想的孕育。)第三部分:写君山岛。
(作者站在宇宙、大文化的高度写到君山岛“三教九流”的历史文化遗迹,使人进一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第四部分:道新闻。
(作者以一则新闻,把话题推向“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的问题意识上来,从而鼓励人们去积极开拓世界,展现丰富的人生。)
提问
5、本文在层次结构上是以什么线索来写的?具有什么特点? 点拨:
线索:以作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每到一处景,既有观赏,更有思索。
景点思考
岳阳楼儒家思想意识
三醉亭道家思想意识
君山岛中国文化中的其它部分
特点:层层递进
提问
6、通过对文章的大致学习,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找出例句。点拨:
气势恢宏例如:
1)于是,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时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2)洞庭湖气候变化的幅度大着呢,它是一个脾性强悍的活体,仅仅一种裁
断哪能框范住它? 旁征博引、融汇古今 例如:
1)文章由“贬官文化”入题围绕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句,引出“天下”话
题,启迪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探讨世界的奥秘。
2)第三部分最后由柳毅井联想到今天的世界:宇航飞船正从另外一些出口
去寻找另外一些世界。善用类比、联想、议论的手法 例如:
1)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类比)2)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议论)
3)对着这么大个洞庭湖,难道就许范仲淹的朗声悲抒,就不许吕洞宾的仙
风道骨?中国文化,本不是一种音符。(联想、议论)质朴典雅、精辟而畅达 例如:
1)罗拔范文、吕诗放在一起读,直是有点“秀才遇到兵”的味道,端庄与
顽皮,执着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格格不入。
2)然而,正是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国度,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
得来活一活。
(三)总结
1.文章的写作特点
1)构思方法上:以点代面、以小见大 2)层次结构上:层层递进
3)语言上:气势恢宏;旁征博引、融汇古今;善用类比、联想、议论的手法;
质朴典雅、精辟而畅达 2.文章切入角度
以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切入,开篇便以“贬官文化”入题。
五、作业布置
1、文中“贬官文化”具体指什么,课后找些相关事例。
2、找出文中你认为难理解的句子,并分析原因。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布置作业,不知道大家做的如何?那现在就来检验一下大家。
二、精读课文
(一)“贬官文化”概念。
概念:古代京官被贬后产生悲剧意识从而寄情山水,通过写山水来表达自己感情的文化现象。
事例:例如司马迁就在在《报任安书》中写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除此外,还有苏轼《琵琶行》、欧阳修《醉翁亭记》、韩愈《祭十二郎文》。
(二)品读文句
提问
1、作者在第一部分说“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是因为? 点拨:
相对于范仲淹心忧天下的胸襟气度,在古人眼里,洞庭湖显得毫无分量。
提问
2、而在第二部分,作者又说“洞庭湖没有这般小”是因为? 点拨:
洞庭湖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具有中国文化本身具有的宇宙意识,包容量极大。
提问
3、在第三部分,作者写到“想着他,后人就会跳出范仲淹,去捉摸这个奇怪的湖。”洞庭湖为什么是让人们奇怪的湖? 点拨:
洞庭湖作为文化的载体(意象),具有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总结:洞庭湖由“小”到“这般小”再到“奇怪”,作者采用“层层递进”的构思方法,用“洞庭湖”来影射中国文化。
(三)重点分析
重点分析第三部分:写君山岛。
问题
1、第四段“中国也是这样”的“这样”指代什么?“那些委曲了的部位”是指哪些“部位”?
点拨:(1)指代“它是一个脾性强悍的活体,仅仅一种裁断哪能框范住它?”
(2)是指中国文化中那些“几句简单概括”之外,被“最堂皇的一脉所统摄”、被“抹煞”,而具有“丰富的生命节律”的部分。
问题
2、第五段,作者指出:“它们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应如何理解其含义?联系后文,哪些典故风物
与此句紧密关联照应,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 点拨:
(1)主要运用了对偶、互文和借代手法,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君山岛上的文化遗迹是历史的积淀,鲜明地折射出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传统、风格流派互相包容、相安共存的状况。
(2)后文的文学、历史、佛教文化等都在此兼容并蓄,汇聚于君山岛上,如后文与此相关联照应的有“封山石刻”“娥皇、女英坟墓”、“古庙废墓”、“杨幺古钟”、“湖底龙宫”等典故风物,它们以点代面,小中见大,一脉相承,逐层深入地表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特点。
问题
3、第九段中,“这口钟,时时鸣响着民族精神的另一方面”,根据文意,推断“另一方面”指的哪方面? 点拨:
指的是中华民族反压迫、反剥削、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精神。
问题
4、第九段“两者加在一起,也只是民族精神的一小角”中的“两者”指代的是什么? 点拨:
指对外抵抗异族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内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精神。
问题
5、第十段“今天,宇航飞船正从另外一些出口去寻找另外一些世界。”为什么要写“宇宙飞船寻找另外一个世界?” 点拨:
起铺垫作用,为下文作者提炼“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鼓励人们去进取”的主题作铺垫。
三、拓展延伸
展示部分文化景观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激起学生对这些文化景观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去探究这些文化景观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去积极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
大家知道图片上是哪些地方吗? 第一幅:都江堰 第二幅:莫高窟 第三幅:天柱山 第四幅:岳阳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文化景观远远不止这些,历史上所流传下来的文化集萃远远不止《岳阳楼记》,我们的人生也远远不止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有很多未知的文化、未知的世界、未知的人生,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发现、去开启。
四、布置作业
自主学习余秋雨的《道士塔》,并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篇:洞庭一角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这次去洞庭湖,一见岳阳楼,心中便想:又是它了。一零四六年,范仲淹倡导变革被贬,恰逢另一位贬在岳阳的朋友腾子京重修岳阳楼罢,要他写一篇楼记,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写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直到今天,大多数游客都是先从这篇文章中知道有这么一个楼的。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已成为一般中国人都能随口吐出的熟语。
⑵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楼,已被这篇文章重新构建。文章开头曾称颂此楼“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于是,人们在楼的南北两方各立一个门坊,上刻这两句话。进得楼内,巨幅木刻中堂,既是这篇文章。书法厚重畅丽,洒以绿粉,古色古香。其他后人题咏,心思全围着这篇文章。
⑶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奇事,借之现代用语,或许可说,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吧。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
⑷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游人仰头读完《岳阳楼记》的中堂,转过身来,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耳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范仲淹趁势突进,猛地递出一句“先忧后乐”的哲言,让人们在气势的卷带中完全吞纳。于是,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⑸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
⑹但是,洞庭湖没有这般小。
⑺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天下,还小吗?比之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他的气概确也令人惊叹,但他所说的天下,毕竟只是他胸中的天下。
⑻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忧耶乐耶,也是丹墀金銮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这里,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逼仄得多了。
⑼而洞庭湖,则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⑽你看,正这么想着呢,范仲淹身后就闪出了吕洞宾。岳阳楼旁侧,躲着一座三醉亭,说是这位虑仙人老来这儿,弄弄鹤,喝喝酒,可借人们都不认识他,他便写下一首诗在岳阳楼上:“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他是唐人,题诗当然比范仲淹早。但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迹掩盖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这位道家始祖。若把范文、吕诗放在一起读,直是有点“秀才遇到兵”的味道,端庄与顽泼,执着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格格不入。但是,对着这么大个洞庭湖,难道就许范仲淹的朗声悲抒,就不许吕洞宾的先风道骨?中国文化,本不只是一种音符!(曾庆培荐)
1.第四段中加点的“两层浪涛”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2.第三段中的“有趣的奇事”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
3.读第五、六段,结合上下文分析:
(1)作者为什么说:“洞庭湖没有这般小”?
答:
(2)作者先说“洞庭湖小了”,然后又说“洞庭湖没有这般小”。这样说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
答:
4.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范仲淹散文名篇《岳阳楼记》,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具体有哪些评价?请分条说明。
答:
《洞庭一角》参考答案
1.一层是洞庭湖的波涛,一层是《岳阳楼》滚滚滔滔的文势。
2.景观被写入文章后,文章又化作了景观,文化和自然互相生成。
3.⑴因为洞庭湖在中国文化的意义的意义上讲,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儒家的“大一统的天下”与之相比,“逼仄”得多。
⑵不矛盾。因为说“洞庭湖小了”是将洞庭湖看成了一个湖,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相比,自然小了;而说“洞庭湖没有这般小”是将洞庭湖看成“一个小小的宇宙”,它与“大一统的天下”比,自然不“小”。
4.①重新构建了岳阳楼;②写景语言讲究节奏,很有气势;③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④能够让人们修身养性;⑤端庄,执着,悲壮。
第三篇:《望洞庭》教案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 教师: 刘林洋
编号:
课题:《
1、望洞庭》
一、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全诗由面到点,点面结合。从月夜遥望这一角度观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洞庭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作者别具匠心的把洞庭美景惟妙惟肖的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
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情。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读懂古诗中字、词、句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4、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象。
5、感受洞庭湖月夜的景色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的意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1、收集洞庭湖资料。
2、洞庭湖画面。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激趣引题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古时候,曾有许多文人墨客被那美景所陶醉,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现在我们就来比比记忆力,看谁能在10秒中的时间里,回忆起以前学过的或平时积累的写景的诗。倒计时:十、九、八„„
2、引题解题
刚才同学们背诵的诗,多数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一千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湖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也写下了这样一首千古传颂的诗歌佳作——《望洞庭》。(板题,解题)
2、资料交流
学生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交流后师小结(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的附近,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3、介绍诗人
而远望洞庭美景的这位诗人便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板书)你对刘禹锡了解多少?学生交流,师小结(多媒体课件出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族。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他能诗能文,擅长书法,现存诗800多首。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岁考中进士,有“诗豪”之称。但他一生官途并不顺畅,多次被贬。《望洞庭》就是他在秋天转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之下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听!)
二、初读感悟
1、播放朗读录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做到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检验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4、谁来给同学们读一下,读出诗的感觉,读出美的感受。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么美的诗,我也想来试一试。(师范读,配乐)
6、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配乐)
7、作者在诗中都写到了什么景物,请同学们把你读到的景物画下来。
8、展示,再齐读诗。
三、理解诗句
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找一找,那句诗交代了作者写诗的时间?(生齐读,师板书)什么时间?(秋天的夜晚)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景物?(湖水和月亮)晚上的湖水为什么会有光?(月亮照在水中)从湖水中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月亮)几种景物?(两种)秋夜,月光如水,水中有月,两种景物融合在一起,非常——“和”,“和”怎么理解?(和谐,宁静)
能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月映湖水,水中有月,多么柔和的美啊!谁来读一下。(指导读)
2、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示一面模糊的镜子和一面干净的镜子,指一名同学照镜子)照这两面镜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多找几名同学感受一下)古代的时候镜子都是铜制的,而铜镜在没打磨之前看起来就是这种朦胧的感觉,也就是下一句诗所说的——“镜未磨”(板书)“潭”指什么?(水,洞庭湖水)“潭面”?(水面,洞庭湖面)“无”?(没有)“潭面无风”?
作者前半句写“潭面无风”,后半句写“镜未磨”,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用比喻句来说一说这句诗?(指导读前两句)
3、理解“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图片把海螺放在盘子里)让你想到了那句诗?(板书:白银盘里一青螺)作者在写洞庭湖之美,怎么提到了盘子和青螺?这个谜底在诗的第三句(齐读,师板书:遥望洞庭山水色)我们知道“望”是向远处看,那“遥望”呢?比“望”的程度更深更远了。作者远望什么?(洞庭山水)
这里作者又连续运用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用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指导读)
4、齐读全诗,指名板前叙述在诗中所看到的景色。
5、作者写这首诗是要表达什么?(对洞庭山水的喜爱和赞美)
6、指名读,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7、三分钟,试着背诵,并加上动作。
8、指名带动作背诵,师带动作示范背诵。
四、拓展延伸
游戏:赛诗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能在1分钟内背诵积累过的古诗更多。
五、全课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古诗,而它们其实只是我们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家名作等着我们去欣赏去品味。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七、教学反思:
我在古诗教学中努力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吟诵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我认为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做的较好。而且课中我努力营造各种活动,结合多种形式的读和背,是学生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第四篇:《望洞庭》教案
《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理解诗句,并能体会出本诗所描绘的景色,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品读,感悟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
2、出示洞庭湖图片引入课题。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注意停顿。
2、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3、生再读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播放动画视频,理解诗句中的字“和”,“磨”,“螺”。
3、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分析诗歌
1、找出诗歌中的比喻句,想一想,诗人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想一想诗人描写的是什么特定情况下洞庭湖的景色?
3、想一想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四、拓展。(欣赏名句 积累名句)(10分钟)
1、啊!洞庭湖的君山是多么雄伟壮观啊!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卫着洞庭湖,好让洞庭湖不受风雨的侵扰。
2、春天,随着春雨的到来,湖水涨了,湖面也慢慢的变宽,湖岸边的小树苗挺直了腰杆小草也悄悄的探出小脑袋。它们就像洞庭湖边绿色的小长城,给湖岸增加了色彩。
3、冬天,到处冰天雪地,唯独浩瀚的洞庭湖从不上冻。宽阔的湖水依旧波光闪烁,显出无比的活力和生机。
4、洞庭湖非常美丽,湖水清澈见底,而且非常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和蔚蓝的天空浑然一体,倒映在两边的山色,好像水里长出一座座奇形怪壮的高山,仿佛鱼儿在天上游,鸟儿在水里飞翔。
五、作业
1、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2、搜集描写洞庭湖风土人情、名胜风光的诗词、图画等资料。
第五篇:《望洞庭》教案
《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教学重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背诵古诗。
四、欣赏名句 积累名句(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总结
六、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