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嫖娼”案:暴露中国司法行业的真实生态与潜规则

时间:2019-05-15 15:0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官“嫖娼”案:暴露中国司法行业的真实生态与潜规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官“嫖娼”案:暴露中国司法行业的真实生态与潜规则》。

第一篇:法官“嫖娼”案:暴露中国司法行业的真实生态与潜规则

法官“嫖娼”案:暴露中国司法行业的真实生态与潜

规则

一、上海法官嫖娼事件为何如此轰动?

说实话,在我朝,法官嫖娼,其实本无甚稀奇。但上海法官嫖娼案,之所以如此吸引眼球,在于它至少有着如下与众不同的“新意”和“亮点”:

1、组团嫖娼,连同事都不避讳。坊间有名为几大铁的段子曰:一起扛过枪、下过乡、同过窗、嫖过娼、分过赃„„其实,这个段子的意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为:像嫖娼、分赃,本属于既见不得人、又违法的烂事,是绝不宜和他人一起干的,同事更是如此。因此,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一事,至少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涉案法官的职业圈子里,对于嫖娼的道德敏感度已经极为低下,甚至于麻木、视之为常态。

2、嫖娼地点竟然是在市府招待基地。据报道,事发地上海南汇区的“衡山度假村”,门前高悬“党政机关出差(会议)定点饭店”招牌,官方网站更号称“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重要接待基地”.本来,我朝法律明确严禁任何性交易;而作为官方公务接待场所,自更应率先垂范和遵守。可事实却出乎意料,甚至恰恰相反。

3、嫖娼行为竟然被人给录了像,并传布于网络。据报道,爆料人是一场官司的“受害人”,打官司输了房产,全家租房;而官司另一方及其律师系高院副庭长亲属。于是爆料人决定“报复”,瞒着家人,历时一年,用秘拍器材跟踪副庭长;嫖娼视频系他以丢东西为由去宾馆秘密翻拍监控所得;而拍到庭长及其他人纯属意外。法官嫖娼,不值得惊讶,但竟被曝光于舆论,过程又如此富有戏剧性,则出人意料。

4、涉事法官的吃喝、异性陪侍和嫖娼,还并非自费行为,而是由他人买单。这就显然有着很大的曲线和变相“性贿赂”的嫌疑--要知道,毕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啊。所以,此事件称为法官嫖娼,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这无意间遮盖了这类行为背后可能的枉法交易。

二、为何要禁止法官嫖娼?

上海法官嫖娼事件一经爆出,便招致讨伐汹汹。按理说,法官禁止嫖娼,本乃基本公理,自无需啰嗦;而我国法更一律禁止所有的性交易行为。然而,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妄人说:法官也是人、也有私生活,假如自费嫖娼也无不可,难道其他行业的人不会嫖娼吗?!

此说貌似公允、理性和人性,但实则极为无知和无耻。现代政治的一个基本伦理底线是,对公职人员要遵守更为严格的行为规范。这并非是歧视公职人员,实乃因为公职人员执掌的是公共权力,处理的是公共事务。这意味着:第一,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和所要管的事情,毕竟不是自己的权利和事情,因此,其运用好权力的责任心自然有限;第二,公共权力是可以支配他人、而他人必须服从的权利,因此掌握公共权力的人自然更容易滥用这一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

正是由于公职人员是公权力的执掌者,因此最容易滥用权力。从而,公职人员就必须受到更为严格的行为规范上的要求,包括禁止接受性服务的要求。而在公职人员当中,法官则要受到更为严格的约束。这是因为,法官在公职人员中具有更大的特殊性:

第一,法官乃是法律上最为权威的权利争议裁决者,法官的决定直接决定着案件当事人权利、义务。

第二,至少在法律上,法院乃是权利争议的最终裁决者,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而正如培根那句名言所云:“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害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却把公正的源头败坏了”。

而法官应受到更为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其实具有双重意义,而不止一端:第一,外在的公示价值。法官所行使的司法权直接决定着当事人权利、义务。所以,唯有法官的举止更为严谨和自律,法官的裁判也才能更好地获得当事人的认同——当下中国的司法权威不彰,当事人对法官的裁判认同度低下,恐怕就与法官的行止不佳,不无干系。第二,内在的实用价值。即尽可能地缩减法官收受利益输送的机会和可能性,以更大程度上确保司法裁判的公正性。

因此,公职人员,尤其是法官,应当有更为严格的行为规范上的约束,本无需讨论。这无关乎违背人性。因为一个人既然选择去当公职人员,就必须接受公职人员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约束,而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个普通百姓。因为毕竟没人强迫你去选择公职,这是

一个双向的自愿行为。如果你不愿受到公职所带来的种种约束,自可不选择从事公职。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比一个人要当和尚就不能娶妻生子,或当太监就必须去势一样--只不过不同的是,公职人员不得嫖娼,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准则。这些本是不言自明的基本公理。

而一些“左”派则说,在你们自由主义者崇拜的西方国家,嫖娼是合法的行为,给了钱就行,法官们不是正在朝你们崇拜的西方法治国家学习么?你们不是要人权、盼开放吗?法官们正朝你们鼓吹的道路前进啊!你们还叫什么?

这种观点表明上看仿佛雄踞道德的制高点,实则是对自由主义的严重无知和偏见。自由主义要保障的是个人的自由,而同时,正是为了保障个人自由,才更强调对公权力和执掌公权力者施加更为严格的限制。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支持卖淫合法化;即使支持,也并不意味着支持法官可以嫖娼,相反,自由主义者反而更强调法官作为公职则绝不应嫖娼。

对法官嫖娼最有力、也最具迷惑性的辩护是:是否嫖娼和能否秉公判案无关,嫖娼的法官也可能是好法官,不嫖娼的法官也可能是坏法官。这一观点,乍听严谨、“辩证”,实则大谬不然!这是因为,虽然不嫖娼的法官不一定是好法官,但嫖娼的法官更可能是坏法官!好比飞机安检,携带危险品的人不一定是坏人,但难道就不需要安检吗?法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官枉法的可能性,并保证法官道德形象上的可接受性。

而且,即使按照中国现行法,公职人员包括法官嫖娼,不仅要和一般老百姓一样受到治安处罚,而且,也为法官法所禁止并要受到相应的制裁。同时,在中国,公职人员一般都是党员,而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嫖娼一律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再者,法官到高档娱乐场所嫖娼,恐怕一般都并非自费,而通常都是由律师或当事人的上供、买单,以换取额外的关照,这从而很可能涉嫌职务犯罪。

总之,法官禁止嫖娼,既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伦理底线和公理,也为中国法和党纪所禁止,并可能涉嫌犯罪,而绝非是个人私德问题。可在中国,这样的公理也变得混沌不清。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现实中法官嫖娼往往并非自费行为,而是由律师和其他人买单,这就难免有着很大的曲线和变相“性贿赂”的嫌疑。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会发生恶行,而是人们对恶行麻木,将其视为常态。

三、为何法官嫖娼在中国并不鲜见?

既然法官不允许嫖娼乃基本底线与公理,也为中国法所禁止。但为何又说,在我朝法官嫖娼这事无甚稀奇?笔者学法律出身,对这个行当应当说还算熟悉。先转述一朋友讲的“糗事”:他所在企业有案子在法院,遂请主审法官吃饭。饭局之殷勤、丰盛自不必说,孰料饭后法官似仍不满意。后才知吃饭只是招待法官的前奏和热身而已„„而这一囧事放到现在讲,已有朋友嘲笑说笔者实在是太过out。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我国,法官和其他公职人员一样,受不到有效的监督--当然,同时我国法官无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问题也很严重。照理说,我朝的权力监督机制,不仅绝不能说没有,反而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为繁多的:如人大、反贪局、反侵权渎职局、预防腐败局、监察局还有党内的纪检委„„然而,为何对公职人员包括对法官的监督,又往往并不奏效呢?原因也同样简单。因为我们现有的所有监督机制,缺乏有效的民主制度作为启动监督机制的压力和动力。

例如:法官枉法裁判,照理说有许多机构都可以也应该去管他,但为什么不管?就是因为,枉法裁判受害的是老百姓,而老百姓的选票对于这些监督机构并无任何影响。所以,这些监督机构有有何动力和压力去监督法官呢?反而包庇违法者,对双方往往是更有利的--这也是为何我断言,“官官相卫”其实是盛产于非民主制之下的“特产”!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监督者在出于争权夺利时,才会动用手中的监督权。例如当年的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频频对法院领导威胁要采取双规措施。但目的当然不是要监督违纪、违法的法官,而是因为曾锦春收取了当事人的钱财,要为人“消灾”。

而且,与其他公职人员不同的是,法官直接手握决定当事人利益的权力,而又同样缺乏有效的监督。所以,当事人或律师想要打赢官司(甚至包括能否立案、开庭、胜诉后判决能否执行等),公关法官要比讲法律,自然更为重要和有效。在这种情况下,案件当事人或律师请法官洗澡嫖娼岂不是太正常不过了?!例如,就在上海法官嫖娼案中,报料人就透漏说,请法官嫖娼的九成是律师。

因此,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只不过是不经意间暴露了司法界的真实生态和“潜规则”的冰山一角而已。而这种真实的司法生态,法官、律师往已经是视为常态而见怪不怪,大家心照不宣并讳莫如深,因而并不为一般百姓所熟知。而反过来讲,这也正是上海法官嫖娼案的最大意义所在,即:将司法界的真实生态和潜规则呈现出来--哪怕只是冰山一角,并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结语

总之,法官嫖娼,本来严重违背基本政治伦理底线和公理,并也本为我国的党纪国法所严禁。但同时,在我朝,法官嫖娼却又本不稀奇,当事人和律师公关法官比讲法律更重要--这些话我本不愿意说,因为这自然会让一些法官和律师朋友感到不悦。但以个人观察,这又确实是实情。

一言蔽之,体制环境使然。因此,我无意于因此而责备任何个人以及法官这个行业。而最大的体制原因便是缺乏民主问责机制。由此言之,其实任何权力,只要监督稍有漏洞,便会被滥用。因此嫖娼这等劣行,在民主问责机制严重缺失的当下中国,又何止于法官行业?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少人的提议--即:以后冤民们,别上访、别自焚、别爆炸,而专注盯梢三个月,啥事都能解决,既反腐又复仇,于公于私都有利--虽然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作用却很有限。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上海嫖娼案中的爆料人这样,既有这种专业的跟踪能力、锲而不舍执着精神、又有如此好的运气。归根结底,还要靠民主问责机制的落实。

就在昨天,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最终被查实,涉事法官被处理。这当然是好事!但还需要追问的是:该案中法官的嫖资谁出的?有无幕后枉法交易的情况?爆料跟踪者的案子是否需要复查?还如,据报道,当初爆料者已经发现被举报法官嫖娼并报警,但最后却使得法官逃过处罚,此事是否属实,是不是存在问题?但这些问题,在缺乏有效的民主问责机制下,很可能将永远没有答案。

第二篇:中国包装行业的安全合规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中国包装行业的安全合规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一系列新法规与新标准的出台,食品包装行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塑料袋、快餐盒,密胺餐具、保鲜膜、纸杯等食品包装产品的质量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政策,标准还不够完善,执法部门相互交叉,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仍在生产,销售和使用对消费者健康有危害以及浪费资源的包装产品。在中国包装行业,特别是食品包装行业该如何适应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变化?企业如何在资源,安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找到平衡点?包装行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作者将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供企业参考。

政策及标准解读

市场准入制度(qs)实施情况

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9号,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食品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使得食品安全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许多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食品包装材料、添加剂以及印刷油墨的安全卫生性能等存在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质检总局从2006年开始,加强了对食品包装产品的认证认可工作,从2006年底开始对食品包装产品实施强制性市场准入(qs)管理制度,并逐步加强对食品包装、食品包装用原辅材料、添加剂以及相关设备实施的监管力度,以确保食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2007年8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无证查处工作的公告》(【2007年】第123号公告),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查处未获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销售行为。据调查,截止到2011年2月底,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全国已有12900余家取得生产许可证。

2007年7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实施《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对外正式公布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产品其中包括2类21个产品。

2009年5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自2009年9月1日起,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食品用纸包装制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截止到2011年2月底,食品用纸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全国已有1200余家取得生产许可证。

食品安全不只是食物本身的安全,因为食品安全的危害除了来自于食品本身和食品链全过程之外,还来自于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镉、铬等重金属,甲醛,苯、多氯联苯等)会迁移并渗入至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对食品包装不断制定高标准,不断提高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安全指标,这样就加大了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难度。现在,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的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的出口,对于企业来说唯有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方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食品安全法》

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强调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应当适用《食品安全法》。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2009年11月6日,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的通知》,并明确指出,已经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在其他国家批准使用,不存在安全性问题的,尚未列入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设备等,应在2010年6月1日前填写《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申请表》或《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新品种申请表》,并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卫生部组成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估后,公布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和禁止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

2011年1月31日,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108号)的要求,卫生部发布了《卫生部监督局关于公开征求拟批准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和树脂意见的函》(卫监督食便函[2011]36号),对外公布第一批拟批准196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116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其中拟批准的116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包括较为熟悉的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oh(乙烯-z,烯醇共聚物),pesu(聚苯砜)(氧化,4-苯烯基硫化-1,4-苯烯基)聚合物、4,4’-磺酰基二苯酚与1,1'一磺酰基二(4-氯苯)的聚合物)、pla(聚乳酸),ppsu(聚醚砜)(1,1-联苯基)4,4'-二醇与1,1'磺酰双(4-氯苯)的聚合物)等。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国涉及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的标准,也由过去的卫生标准上升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例如,在最新公布的一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原gb14942-1994《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修改为gb]4942-xxxx《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聚碳酸酯成型品》。在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写明: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卫生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所设定指标限量值与原有标准没有矛盾。

修订后的标准能够更好的体现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前瞻性,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现状,又能起到保护消费者健康的目的。

食品包装行业存在主要问题剖析

一般油墨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大

一般印刷用油墨的颜料含有铅、隔等有毒重金属,而用的有机溶剂中多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剂。虽然这些溶剂干燥后绝大部分都会挥发,但是由于残留部分在包装和使用过程中仍会继续挥发,因此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别是上墨面积较大,墨层较厚的部分,其残留溶剂会更多。目前,很多厂家都采用含苯油墨印刷,印刷过程由于采用的是极易挥发的苯类溶剂,所以既污染空气,又危害工人健康。

另外,大部分产品印刷完后均是叠放在一起,印刷面往往与食品接触面直接接触,有害物质极容易迁移到内壁,消费者使用时,不知不觉中就把有害物质吃下去。

下载法官“嫖娼”案:暴露中国司法行业的真实生态与潜规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官“嫖娼”案:暴露中国司法行业的真实生态与潜规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