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法官如何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
新时期法官如何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
“人民法官为人民”理念作为阐释和实践“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于人民法院正确处理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重要关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法官是国家司法权的行使者,新时期的法官如何紧密围绕“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新时期法官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成果,不断强化“三个至上”指导思想,这对落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法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
一、提高自我对“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思想认识。
1.强化司法为民意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一项政治原则,法官作为一名人民根本利益的司法守护者,要时刻警醒权从何来,权为谁用,利为谁谋。司法为民是人
民法院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优良传统的新发展。实践证明,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从大处讲,有没有司法为民意识,不仅是个人品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官的政治立场问题,法官必须牢记并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要将永远做人民的公仆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要求,必须把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促使纠纷得以解决,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自己价值的最大体现。在具体审判工作中,要常作换位思考,常怀仁德之心,长存悲悯之意,做到依法办案,以理服众,以情动人;要认真落实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加大对困弱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努力减轻群众的讼累和负担,把“一心为民”做得具体,落到实处。
2.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所谓大局,就是党和国家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解决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中心工作。树立大局意识,必须做到立足大局、推动大局。人民法院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必然也必须要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即,必须服务于
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大局既是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审判工作一贯坚持的原则。做到服务大局必须首先要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确立法官正确的政治立场。其次,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真正从感情上接受、认识上坚信、工作中贯彻。第三,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要注意,不能单纯地就案办案,要认清国情,周全考虑各种因素,努力做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3.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在全国法院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诫勉全国法官,要“慎权、戒贪、律己、修德”,其中修德是前提,律己是保证,戒贪是要求,慎权是目的。这“四要”就是对法官提出的廉洁自律的要求。
从本质上说,廉洁自律就是人们心灵的运行轨迹折射出来的外在表现。法官能否做到廉洁自律,关键是自身职业素质和社会公德的修炼。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如果说社会公众对法律知识渊博、文化厚积的法官的佩服更多来自对知识、真理等的事实判断,那么对道德高尚,操守正直的法官表示敬仰,则更多地来自对廉洁自律的价值判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官面临的诱惑增多,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因此,现代司法理念要求新时期的法官做到中立、平等、透
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法官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和自我教育,要做到常思贪欲之害,慎独、慎初、慎微。而新时期的法官廉洁自律,就是要求法官在政治上、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最高法院保持高度的一致,要做到慎微、慎欲、慎交、慎独、慎权、慎言、慎行。
二、提高“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工作能力。
1.不断学习法律理论知识
司法能力不是生之俱来的,是在不断的学习、积累、实践中养成的。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分析判断能力及娴熟的审理技能,才能正确适用法律解决复杂的诉讼难题。特别是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法院改革不断深入,审判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法学理论不断发展,加强学习提高法律业务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法官应当具有良好的学习意识,树立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同时,要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只有具有了娴熟的法律业务知识,才能有能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这就要求我们法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精神。从事审判工作,首先应当熟悉法律法规。众所周知,法
院判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是审理案件的“工具”。法律是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们生活规律的反映,但是法律是抽象的条文,不通过系统地学习研究,就难以准确、完整地理解其体现的法律精神,更谈不上正确运用这些法律精神来指导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复杂案件。二是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法既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密不可分。而审判是一门法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法官在审判中并不只是简单、机械地运用法律,还需要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和认定。作为法官,只有不断增加社会、自然科学知识,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法律内涵,提高法律的运用能力;才有利于提高逻辑思想能力、分析判断力、洞察力、写作能力、研究总结能力。
2.不断提高审判技能
没有适用上一成不变的法律。法官不应当成为法律的机械执行者,而应当成为具备丰富社会经验和对社会现实有深入接触和深刻理解的人。因为法律是一门实践科学,法官审理案件,不但需要法律规则,而且需要综合把握案件的本质,结合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民意、经济状况、价值观念等,对双方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进行比较衡量,做出实质判断。所以做为一名法官,仅仅有法律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一方面法官必须具有广博的法学理论知识,另外一方面还应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另外必须有司法实践经验,以及驾驭庭审活动的能力等。由于每个案件细节的千差万别,每个案件的矛盾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法官用心去体会和把握。法官准确地把握案件的矛盾很重要,并且这种矛盾不一定是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的争议焦点,而可能主要是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心理症结等等。这就要求法官必须不断地刻苦学习,精研法理,汲取新知识,在具备高度的法律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全面掌握审判工作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不断地提高运用这些知识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人民法官为人民”应贯穿于司法审判的全部过程,体现在司法审判的各个环节。而法官正是司法审判过程的核心主体,法官只有只有从“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我对“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才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才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添砖加瓦。
第二篇: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
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思考
作者: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立勇发布时间: 2009-08-26 09:04:10
编者按:“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三个多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对主题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各级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取得了初步成效。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认真学习全国大法官研讨班精神深入推进“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决定从8月中旬开始,用三个月的时间,在全国法院开展一次司法作风大检查,旨在进一步统一和加深广大干警对人民法院人民性这一核心价值的认识,切实解决司法实践中与“人民性”不符的各种问题,推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向纵深开展。为此,理论部特辟“大法官论坛”专栏,刊出大法官们论述“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人民法院人民性的文章,以利于广大干警深入学习和深刻体会。
“人民法官为人民”是“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在司法活动中的深入贯彻,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民法院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在司法审判工作中的具体反映。开展好“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不但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实施方案的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任务,还需要结合“人民法官为人民”司法宗旨的要求,对司法理念、司法功能、诉讼模式、司法方式等法院工作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一、践行主题活动,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特点和规律的司法理念
理念的意义至关重要。司法理念源于司法实践,指导司法实践,并随着经济社会对司法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推行的审判方式改革,核心目标是淡化职权主义的色彩,强化当事人主义的因素,突出强调司法消极、被动、中立、公正、效率的现代司法理念。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过于迷信西方法治理念、司法理念,脱离了我国国情;过分强调程序正义、追求程序规范,忽视了实体公正;片面追求诉讼的对抗性和法官的消极中立,忽视了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一味强调“坐堂问案”、当庭裁判,一判了之,导致当事人对判决不理解、不满意而不断申诉、上访。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日益凸显,使我们不得不在充分认识、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时代性的基础上,创建新的社会主义司法理念。
按照“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基本规律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我们认为,作为指导新时期司法工作的社会主义司法理念,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民主司法。民主司法是社会主义司法的本质特征,是司法人民性的必然要求。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让司法贴近人民,让人民走进、参与、监督司法,把群众路线落实到司法活动之中,是做好新形势下法院工作的根本方针。只有不断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主动接受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意志与社会及群众意愿的契合,才能实现法院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和谐司法。和谐司法强调司法活动的平衡、有序,要求司法主体、司法机制、司法行为、司法秩序及其相互之间协调顺畅。和谐司法不仅是人民法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权运行的本质要求。
司法工作本身是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改变不和谐状态、达到和谐状态的工作。只有自身的和谐有序运行,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运行。树立和谐司法的理念,符合案结事了、定分止争的现代司法目的观,也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思想的认同与追求。
(三)能动司法。能动司法是社会主义司法服务大局的具体表现。当前,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易发多发、复杂多变、相互交织的特征,诉至法院的纠纷也是这样。面对新的情况,人民法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绝对中立、孤立办案、消极被动的理念,树立主动服务、多元互动、积极作为的理念。司法中立的本义是法官在办案中不偏不倚,平等对待诉讼双方,客观公正地处理案件,它绝不意味着关起门来孤立办案。能动司法是司法工作回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是当前司法机关应当树立和坚守的司法理念。
(四)公正高效。公正高效是社会主义司法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是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殷切期望,也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司法高效是司法工作的内在要求,只有司法的高效率,才能及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保障司法公正,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才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五)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社会主义司法活动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讲,公正就是公开的正义。只有公开了,正义才能被人所感知。公开还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公开了,才能有效地防止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杜绝司法腐败行为的发生。要破除司法神秘主义和孤立主义观念,大力推行审判公开,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的监督。
(六)便民利民。司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司法活动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宗旨。司法为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包含司法权的来源、司法的目的、方
向和原则等多方面的深刻内涵,而具体到司法活动,具体到法官的审判实践,最核心的就是便民利民的理念。广大法官要从思想深处根植便民利民的社会主义司法理念,使司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践行主题活动,要牢记司法的宗旨和目的,充分发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能动主义司法功能
能动主义司法具有以下积极意义:其一,能动主义司法立足国情省情,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司法制度和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点的司法工作模式;其二,能动主义司法关注民生、了解民意,能够对社会需求和群众期待给予及时而强有力的回应,使司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有效工具;其三,能动主义司法关注实质正义、结果的公正,追求司法裁决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当前,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主义功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司法工作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也是司法能动主义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主义功能,要求各项司法工作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保障;要求司法准确把握并及时回应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充分发挥司法主动性,将部分社会矛盾化解在法院之外、诉讼之前。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根据现实国情和社会需要适当延伸审判职能,变消极司法为司法服务功能前置的能动司法,积极指导人民群众自主、自治
解决民间纠纷,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法院之外、诉前,既减少案件进入司法程序的数量,缓解人少案多的矛盾,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的环境。
(三)在诉讼过程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实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法院工作每天面对的多是普通老百姓,甚至有很多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往往经济生活困难、法律知识有限、诉讼能力不高、诉讼风险意识缺乏。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主义功能,要求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主动行使调查取证权,查明案件事实;要求人民法院在适用法律上,主动行使释明权,做好判前释法、判后答疑;要求人民法院以维护实质正义为主要价值取向,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践行主题活动,要发扬我国优秀司法传统,确立和谐顺畅的协调主义诉讼模式
在现代司法实践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绝对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任何一个国家两种模式都交错存在。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司法改革方兴未艾,对诉讼模式进行修补和调整成为各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既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处在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从和谐司法的要求出发,兼顾法官诉讼管理职权与当事人诉讼自主权的平衡,努力构筑能够促进当事人与法官平等沟通对话的新的诉讼模式,是实现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方式,我们将这种诉讼模式称为协调主义的诉讼模式。协调主义诉讼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平等和谐的诉讼地位。协调主义诉讼模式努力改变过去一段时间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过分强调当事人主义、过分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一判了之、坐堂问案的消极主义审判模式,积极构造法官与当事人之间平等对话、充分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人民法官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了解当事人需求、解决当事人实际问题。推行协调主义诉讼模式,要求法官进一步转变审判观念,积极引导当事人充分表达意愿,形成互谅互让的诉讼氛围,共同推动诉讼活动的进行;要求法官在诉讼过程中适当行使释明权、调查权以弥补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足,防止把法庭变成单纯诉讼技巧的竞技场,让诉讼过程中的当事人真正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正义和温暖。
(二)协调顺畅的诉讼秩序。协调顺畅的诉讼秩序,有利于实现诉讼的公正高效,有利于司法为民各项措施的落实。审判活动,尤其是民事诉讼过程,应当是和谐有序的、有利于纠纷及时了结的过程,而不应当是互相对抗、互相顶牛、没完没了的过程。推行协调主义诉讼模式,要求法官积极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协同推进诉讼程序,让诉讼各方当事人明白,法庭是讲法讲理的地方,是理性、文明、心平气和解决纷争的地方,而不是吵架、对抗、激化矛盾的场所,打官司是为了了结纠纷,而不是要争个你死我活;让诉讼各方当事人明白及时查明案件事实了结纠纷,不仅仅是法院、法官的责任,也是所有诉讼参与人共同的责任,所有的诉讼参与人,都有责任配合好法院查明真相、促进纠纷及时有效解决。
(三)解纷止争的诉讼目的。协调主义诉讼模式以实现案结事了、解纷止争为诉讼的最终目标,推行协调主义诉讼模式,要求人民法官以优先调解、着重调解、彻底化解矛盾纠纷为诉讼的目标追求,在审理中注重法、理、情的融合,通过讲法、讲理、讲情和耐心细致的调解,逐步化解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抗和矛盾。同时,要求人民法官秉承只有实体最终公正的裁判,才能赢得社会最为广泛的认同和最为持久的生命力的理念,通过案件的审理,真正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最终达到案结事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第三篇:人民法官为人民
“人民法官为人民”学习心得
杨楼法庭 李华 “为民”,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也是广大法院干警自觉的价值追求。我国司法权来源于人民,必须始终依靠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性是我国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人民法官要以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作为人民法院确立工作思路、制定司法政策、谋划司法改革、加强自身建设的依据,真正使人民法院工作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服务民生、赢得民心。“为民”,也是忠诚的体现,是“权从何来、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立场的试金石。
亲民爱民,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和群众的关系,是血肉、鱼水的关系。一旦我们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民群众需要高素质的法官,不需要与世隔绝的衙门,只有扎根和生长于中国国情的土壤,司法之树才会根深叶茂。基层法庭所接触的当事人大多是农民,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并不高,案件也多是家庭琐事,但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采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到地头儿、坐炕头儿,用群众语言与群众沟通,切实为老百姓着想,让很多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不出村就能够化解。对来法庭打官司的乡亲,要把他们当成亲人,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作为人民法官,必须时刻牢记法官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内乡县衙的一副对联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上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横批:天理、国法、人情。通过“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学习,我对这幅对联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警示我们要常怀为民之心,常谋利民之策,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帮助民工追菜钱,是任何一个法院每天都要面对的众多小额案件之一。但在我非常敬仰的全国优秀法官宋鱼水眼里,小额并不等于小事。她说过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不管这个人是卖菜的还是亿万富翁。她对自己约法三章:不轻视小额案件,因为它事关百姓生活;公平地对待每个当事人;不论是什么样的当事人,都宽容以待。这个自我约定,对宋鱼水来说长期有效。宋鱼水同志身上有很多法官应当具备乃至特有的文化品质和内涵。她信仰和尊重法律又兼顾情理,这是我们需要弘扬的一种法官的特殊思维、特殊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方式;她坚持“以理服人、以礼待人”,展现了当代法官化解纠纷、实现司法为民宗旨的品质和气质;她坚持“辨法析理、胜败皆服”,展现了当代法官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精神和能力;她用法律的语言、用老百姓乐于接受的语言、用老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司法过程被老百姓接受的范本,充分展示了法院的权威、法律的权威;她不畏艰苦,吃苦耐劳,在继承老一辈法官吃苦耐劳、勤奋敬业的优秀品质基础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专家型法官的风采。
作为一名刚刚迈进法院大门的法律工作者,在了解到当前日益严峻的信访形势和民众普遍存在的对法律的不信任,又看到一些法官被当事人围攻、谩骂,我曾经迷茫过,失望过,痛苦过….,甚至怀疑是选择错了职业,我择业时曾经的满腔热忱、对法律的信仰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感一时间荡然无存。我就像电影《真水无香》里面刚刚参加工作的李聪,相信法律,想当然的认为群众应该理解法律相信法律,机械的适用法律,觉得只要依法办事什么都不怕,也不需考虑当事人的承受力,觉得很多东西都不是一名公正的法官该考虑的。但是当我越来越多的接触到我的同事,与一些有经验的同仁们沟通交流,特别学习了像宋鱼水、尹应哲等一批优秀法官的感人事迹后,我对当前社会、法院系统的现状及群众的法律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知道了为什么法官办案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知道了辩法析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坚定了自己为民司法、争取作一名人民群众拥戴的好法官的信念。
第四篇:人民法官为人民
“人民法官为人民”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文字大小:大 中 小】【收藏到:QQ 百度 雅虎 收藏夹】【打印】 阅读: 628“人民法官为人民”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 李桂云
北安法院立案庭自“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来,结合立案工作特点,针对工作实际,强调服务宗旨,围绕“公正、廉洁、高效”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着力提升窗口形象,自觉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
一、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立案庭对这次“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高度重视。全院召开动员大会之后,庭长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在本庭内抽调政治素质好、原则性强、业务熟的审判人员承担案件的自查工作,要求全庭干警提高思想认识,把这次“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落实司法为民的具体行动。
(二)注重方式,讲求实效
为了保证这次“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取得实效,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先由各审判员自查、互查、交叉检查。二是在自查的基础上,由专门人员进行复查后,提交庭务会进行一案一议,以审判庭的名义提出具体的检查意见形成书面报告。三是由庭长严格审查把关,对不符合自查要求的予以退回,并限期补正。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有少数审判人员工作马虎,责任心不强。如裁判文书中有错、漏字现象;有的票据填写不完全,名称表述不清;卷宗装订不规范,有的材料顺序混乱,有的材料不全,存在倒订、漏订情况等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少数审判人员工作作风飘浮,粗枝大叶,反映在工作中就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得过且过。
三、整改措施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恒的工作主题,实现“公正与效率”必须确保案件审判质量,必须通(转载自文秘家园http://,请保留此标记。)过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审判活动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针对日常案件评查工作及这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官队伍作保证。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全庭法官队伍的审判业务建设,不断加强业务培训,除按照我院的培训计划对法官进行常规培训外,我们还结合“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开展业务学习,促使法官们深入学习研究审判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清正廉
洁的法官队伍。
四、取得的成效
(一)在立案接待中突出一个“便”字。
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同时注重立案庭干警在接待当事人、办理审查立案手续,以及接打电话、便民诉讼时,一律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避免冷、硬、横、推、烦,做到热情文明。
(二)在立案审查突出一个“快”字。
实行了审查、立案、登记等“一条龙”柜台式服务,切实做到了案件随到随立,对材料不全的,一次性告知应补正的事项,避免当事人往返奔波,真正体现人性化服务宗旨。
(三)立案释明突出一个“准”字。
针对立案工作实际,在立案大厅公示受案范围、收费标准、举证须知及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诉讼成本等内容,同时印发诉讼指南、权利义务告知书、诉讼风险提示书及调解须知,及时提示当事人诉讼请求不当、丧失诉讼时效、举证超过时限、拒不执行等方面的法律风险,避免因缺乏诉讼常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司法救助突出一个“助”字。
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和下岗职工、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优先提供便捷的司法救助等服务,进一步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让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
您可以访问文秘家园()查看更多与本文《“人民法官为人民”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相关的文章。
第五篇:人民法官为人民
人民法院为人民
心得体会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特色,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
突出实践特色,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着既要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信息化;既要增加社会财富,又要实现社会公平,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和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和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际,干部队伍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在“六重六轻”的问题上,这就是“重发展速度,轻质量和效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事业;重物质发展,轻人的发展;重项目开发,轻环境改善;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这些问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来看,是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和简单化;从党性上来看,是为了个人升迁而追求所谓“政绩”的思想在作怪,违背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只有彻底破除这些错误观念,才能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克服那种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片面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的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理论曾经盛极一时。这种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生态平衡的极度破坏,贫富之间的两极分化。这种倾向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地区“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曾经被当作经验加以推广。无数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多,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它是一个量的概念,只解决“快”的问题。而经济发展则是在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持续高级化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进程,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又是一个质的概念;既包含着“快”,又包含着“好”。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好”与“快”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就是
要坚持“好”字优先,“快”必须以“好”为前提。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起大落,不能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地发展。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把速度和质量、效益统一起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克服那种把发展局限于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和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倾向,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20世纪70年代左右,世界各国开始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中反思。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范畴,同时也是社会范畴和人文范畴。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必然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如果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后,处理不好财富增多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必然导致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矛盾激化。我国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至3000美元这一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必然要求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升级,而近年来我国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例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就是社会矛盾增多的表现。只有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在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完全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经过多年的努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但是,由于政策导向、体制机制、干部评价考核体系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能说已经纳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决纠正只顾局部、忽视全局,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的错误观念,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破坏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做法。要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扭转的严峻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国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出口比例高而制约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压力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保护好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历史责任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