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场推进型法治——我国法治化的正确选择
Script>王仁高
(山东莱阳农学院 2652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实行法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民群众是我国法治的主体。我国法治化模式应该以市场经济为载体,以观念培育为重点。党和国家应该通过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宣传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念,制定权利本位的法律和进行制约权力为核心的制度创新,促进法治社会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法治化 政府 市场经济 人民群众
我国法治的动力问题,是法学界在讨论法治模式选择问题所关注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法治模式选择。目前,我国法学界认为法治化的基本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有的学者称国家),一是社会(有的学者称民众);其前进的方式 亦有两种:一是推进,一是演进。①这样就形成三种占主导性的观点:
其一,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法治只能是政府推进,选择强制的法治模式,即由国家强制实行法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量推行法治,以期克服法治化进程中的动力不足问题;通过 实行法治的赶超发展,以期节省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法治化进程:通过精密的尽可能周全的设计与操作谋划,以期避免和降低法治化过程可能出现的社会代价。”②这种观点强调国家在法治中的主导地位,认为中国目前还处在法治转变的历史过程中,法治建设主要还是一种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其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法治目标和实现步骤的战略设计和思考,取决于国家对近期行动计划与长远目标行动的统筹谋划和适时合理推进的结果。
其二,有的学者认为,法治建设只能依靠社会的演进。其理由主要是,“人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的局限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按预先设定的计划去构建完备的法治秩序。法治和整个进程一样,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③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作为一种制度的现代化不可能靠“变法”或移植来建立,而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实践,利用本土资源,重视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习惯、惯例和传统。
其三,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法治应该走政府推进型与社会推进型相结合的道路,以政府推进法治的改革为主导,辅之以社会民间自然生成的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制度、规范和力量。
以上三种观点各有其立论的角度和强调的重点。政府推进型法治主要从法律制度变迁的角度,强调法治的紧迫性。社会演进型法治则从法治观念的确立和法制的民众基础的角度,强调法治的渐进性,而第三种观点则取折衷主义态度,但倾向于政府推进型。
在对法治化模式进行探讨时,有一点需要明确,法治模式的选择,是对法治发展规律的揭示,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人为地创造一种模式强加给社会。只有正确地认识法治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引导我国法治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我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代价实现法治社会。
在构建我国法治模式时,首先应搞清我国实现法治的基本动因。因为只有回答了为什么会选择法治,才能搞清我国法治的动力是什么?按照法学界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我国法治从二十世纪初算起已有百年历史,但我国真正开始由法治代替人治,则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其基本的动因,从政治上说是对文革时期由人“治”造成的混乱和灾难的拨乱反正,从经济上说是实行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可以说,政治上的自我反思是党和政府主动选择法治的直接动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创伤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④这实际上是宣布了我党以法治代替人治的决心。而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则是政府选择法治的又一动因。党的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加强法制建设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工作任务,指出:“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⑤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观念,越来越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要坚定不移地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法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法治模式中,除了政府和人民群众这两个纬度外,我们还应该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纬度。在政府、人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三维空间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现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方向,代表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趋势,是实现法治的客观推动力量。政府是实现法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人民群众则是法治的实践者和实现法治的基础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趋势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得以实现的,而人民群众则是在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从事社会实践的,同时,政府又是在人民群众的约束下行动和决策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我国法治化的模式,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促进法治价值在人民群众中的确立,使人民群众对实行法治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通过人民群众与政府在市场体制下的良性互动,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治的确立。在这一模式中,市场经济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推动力量,它确保我国法治之路已经不可逆转,是对政府和人民群众都产生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因此,可以把这种法治化的模式称为“市场推进型”。
在这一模式中,市场经济、人民群众、政府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决定
了法治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社会的法治,即有关法治的理性原则、价值观念、以及按照这种价值理念建立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法治的进程是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同步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进程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其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有其客观性。首先,法治社会与市场经济是相生相伴的。从西方法治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看,法治的兴衰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法治思想最初是由古代希腊提出来的,其产生的经济背景就是古代希腊、尤其是雅典的商品经济,力主法治的亚里斯多德,正是工商阶层的利益代表者。法治的理性原则都是从市场经济中产生出来的,它反过来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与法治社会的日臻完善同步进行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在20世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选择。建立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秩序和价值理念,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其次,法治社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才能优化国内市场的资源配置,充分利用世界市场资源来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方面要求我们接受国际市场的交易规则和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建立相对稳定的、可以预期的社会经济秩序,从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来看,良好的法律环境是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培养严格执法的公务员队伍,树立忠诚守法的社会风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国际投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实行法治,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对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革、社会生产力取得较大发展之后,在上层建筑领域提出的变革要求的主动回应。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不断地为实行法治创造了民主、公平、自由、透明的社会经济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法律的制度体系将日益完善,法治的观念将逐步在社会各层面确立,法治的价值原则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政治民主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法治当成是外在于我国社会的东西,认为法治化是强加给我国社会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二)人民群众是法治的主体,是实现法治最深厚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任何重大的历史变革,都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杰出人物和有作为的政治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他们能够敏锐地把握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成为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成为被人民群众拥护的领导者。任何政治家或政治集团,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都将一事无成,其抱负再美好,也只能是空想。在我国由人治到法治的社会变革中,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法治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愿望,是法治强大而持久的动力。这是我国法治最重要的本土资源。良好的社会秩序,公正透明的社会规则和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主体意识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觉醒。当人们开始习惯于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时,他对个人事务的计划总是建立在对现有社会规则的了解的基础上。如果社会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理性的选择就会得到社会的回报。这是实现法治的社会心理基础。在人治的环境中,这种社会心理受到抑制,由于社会秩序不是靠稳定的规则而是靠掌权者的意志维持的,个人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对未来的预期缺乏可靠的社会规则为依据,人们只能依附于权力而生存。这是法治实现障碍的总根源。一旦人们从权力的依附中解脱出来,必将焕发出对法治建设的极大热情。
人民群众在法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法治的文化基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缺乏法治的文化传统,法治的实现有待于对现有文化进行创新和改造,以形成法治成长的文化土壤。列宁曾经这样评价苏维埃俄国的法治状况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他说,“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落后性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使官僚制度复活,苏维埃机构在口头上是全体劳动群众都参加的,而实际上远不是他们全体都参加的……只有法律是不够的。必须有广大的教育工作、组织工作和文化工作,这不能用法律迅速办到,这需要进行长期的巨大的努力。”⑥列宁的这段话对我们理解法治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有益的。文化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实现的;没有一定的法律文化的基础,法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停留在政治家的口头上和法学家的书本中,根本不可能实现。
从事物的外在表像看,法治首先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采纳法治这种社会治理方式或治国方略,就是要遵循法律至上、权利平等和社会自治等法治理念去制定和执行法律,去管理社会事务,去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不过,从文明的内在机理看,法治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如何才是可能的?这取决于是否存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即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法律至上、权力平等和社会 自治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 方式。只有当法治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生活方式时,它才可能同时也被作为一种相应的社会治理方式而得到采纳。很难合理地想象,在一个以人治和他治为基本生活方式的社会中,会真正实行法治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并取得成功。
法治实现的文化基础,其本质也是民众基础,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以及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是法治文化构成的主体。“政府推进型”法治论的立论基础,就是认为人民群众“还不是懂得民主,不是十分懂得法制,他们管理自己的能力还需要提高”,因此,人民群众只能是法治的客体,在法治进程中还是“受教育的对象,管理的对象,领导的对象”。这就把法治变成了“治民”,是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其结果只能是人治的
第二篇:试论我国税收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试论我国税收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当前税收法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立法体制、执法程序、司法保障、税收环境税收监督制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为此,我们应当从税收立法和司法的改革与完善、税收执法的强化与规范、税收环境的治理与净化、完善税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税收法治化之路。
一、税收法治的内涵
税收法治统属于法治范畴。法治是人们对法持有的基于理性和合理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为实现这些价值,通过权利、义务的分配形成制度规范并公正有效地执行这些规范的行为的总和。法治与法制不同,在内涵上,法制是“法律制度”或“法律和制度”的简称;而法治是“依法治理”的意思,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度和过程,包括法律的至上权威,法律的公正性、普遍性、公开性等基本要求和法律制约公民权力与保障人权等基本原则。税收法治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所确立的税收法律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秩序和状态的总和。税收法治既具有法治的一般含义,又具有其独特的内涵。
(一)“公正”与“平等”是税收法治的基本要求。“公正”与“平等”是税收法治的最基本要求。首先,“公正”与“平等”要求税收法律调整和适用对象、范围具有普遍性。具体地说,税收法律在其国家主权范围内的相关领域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对象上适用于本国全体居民和外国在本国的非居民,即一般的、抽象的人,而非特定的、具体的人。另一方面,依法征税与依法纳税是统一的。作为税收主体和执法主体的税务机关必须以税法为依据,按照规定行使职权,不得变通或违背税法,并在执法上“一视同仁”,消除“税收歧视”;纳税人要自觉依法纳税、诚信纳税。
(二)“税收权力制约”是税收法治的核心。“税收权力制约”是税收法治的核心价值。税收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对税收权力进行制约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是税收法治的核心。税收行政权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往往是行政执法环节,如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中的随意裁量、以罚代法、以言代法等。维护税法权威,推进税收法治其核心同样在于对税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的制约。应该看到,在税收征纳关系中作为国家或政府代表的税务机关,始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具有主动权和主导性。从现实情况分析,我国现阶段税收流失严重,税收违法犯罪行为较普遍,并不是因为国家税收权力不足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三)税收法治是实体和形式的统一。税收法治不仅仅是严格执法或有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独立于法律之外的价值判断和理念,这是税收法治的实体价值,也是判断一个税法是否“值得遵从的良法”的标准。税收法治的实体价值要求制定和实际执行的税法应当既能有效保障公民财产权利,又能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公平合理的法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立法的政治权利,并通过一套运行良好的立法原则、立法程序及执法和救济程序来实现,这是税收法治的形式价值,它包括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等。可见,税收法治是实体价值和形式价值的统一。税收法治要求税收立法科学完备,税收执法严密规范,税收司法客观公正,税收服务优质高效,纳税主体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因此,它是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和税收服务所构成的税收法律制度体系。
二、我国税收法治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税收立法体制不尽合理。我国法制建设相对落后,基本属于“行政主导型”的立法体制,立法过程往往是由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条例,待在实践中不断修改成熟后再上升到
法的高度,这个过程是较为缓慢的。税收法律形式大多停留于国务院制定的政策法规,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规章。这削弱了国家权力机关在税收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影响了税法的权威,不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税收法定主义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地方税收立法权不足。按照我国现行税收立法和征管体制,所有税种的立法权均集中在中央,除屠宰税、筵席税、牧业税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地方政府外,其它税种的管理权也集中在中央。这样既不利于地区经济的灵活发展,也造成地方以建立各种基金或收费的形式与中央争税源,破坏了税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2.税法体系结构不尽合理。我国税法体系主要是由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等构成。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一部税收基本法,同时在税收征管法律体系中,只有具有通则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一些具体的发票管理方法,税务代理法、纳税人权利保护法、税务机构组织法等都还没有出台。由此可见,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影响税收法治建设的进程。
(二)税收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人治、轻法治。越权、滥用权力与随意处罚的现象同时存在,有的收“人情税”、“关系税”,把个人行为凌驾于法律之上,致使该征的不征,该免的不免,该罚的不罚。有的擅自变通税法,改变法定的税基、税率、处罚标准,归根到底,是根深蒂固的“人治”问题。
2.重实体法、轻程序法。许多税务人员不会正确运用《税收征管法》赋予的行政处罚权、税收保全权、税收强制执行权,造成执法过程中出现程序违法。
3.重税收任务、轻征管秩序。目前制定税收计划任务的主要依据是上年税收完成数与计划预计的经济增长速度,税收计划指标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与客观经济发展和税源变化很难保持协调一致。为了完成任务,许多地区不惜采取“寅吃卯粮”、“无税空转”等非常规措施,完全偏离了“计划指导税收”的宗旨,背离税收法定原则,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4.税外收费普遍。在我国目前政府收入和分配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大部分收费已经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政府规范性收费,它们的收取、支配和使用在很大程序上已经脱离了财政预算的管理,这样,收费规模的不断膨胀就会侵蚀政府规范性财政收入的主渠道—税收的基础,导致税收流失的发生。
(三)税收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税收强制执行和保全措施的刚性不强。从税收征管的实践看,税务机关执行税收强制执行和税收保障措施十分困难。一是通知银行暂停支付和扣缴税款面临困难。金融部门为自身利益,对暂停支付和扣缴税款很不情愿。二是扣押、查封、拍卖很难操作。扣押、查封的往往集中在一些非生产用车辆,其价值通常与税款相差甚远。而且拍卖机构尚未健全,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必须相当于应纳税款的价值这一限定导致处理难上加难,形成扣押容易、处理难的局面,可能导致国家税款流失。
2.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建设比较薄弱。根据法律规定,涉税刑事案件由公安部门管辖,涉税案件普遍存在“立案难、结案难、执行难”等一系列问题,税务司法保障体系从总体上看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精干、查办涉税案件经验比较缺乏、税务与公安和法院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理顺、查办涉税案件的一些具体工作制度和程序尚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等方面。为有效地制裁、威慑违法犯罪、确保税收法律的刚性,我国税收司法改革应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四)税收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税收环境是指存在于税收征管之外,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和影响税收征管活动整个过程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当前,我国在税收环境方面存在以下儿个问题:
1.行政干预现象仍然存在。近年来,地方政府用行政命令手段干预税务部门行政执法的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特别是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平衡地方级财政预算,不根据税源实际,随意追加税收计划,使税收部门只好违背税法采取“寅吃卯粮”等“超常规”措施,形成虚收。
2.公民纳税意识较为淡薄。由于受历史原因和计划经济传统思想影响,人们的传统税
收观念仍然没有消除,税收环境仍受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和制约。
3.偷逃骗税难以遏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偷逃骗抗税犯罪还难以有效遏制。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大肆盗窃、伪造、盗卖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数额巨大,令人触目惊心。
(五)税收监督制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税收监督尚有缺位。在新旧征管模式转换期间,特别容易出现管理环节的空位和断层,使税务机关失去对纳税人的管理和监控,而出现管不细、查不全、征不足、处罚难、效率低的状况。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征管格局中的四个系列以及职能部门协调不好,多头指挥,不通信息,互相扯皮,导致税收征管全过程运转不正常。
2.监督手段运用尚有缺位。目前管理手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管理,但其监控作用尚待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征管软件还不成熟,使用中存在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征管要求,加之有少数微机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按规定及时、完整、准确地录入有关部门信息,因此计算机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征纳双方情况。
三、我国税收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一)税收立法的改革与完善
1.制定税收基本法,规范税收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通过制定税收基本法来细化宪法中规定的税收基本规范和原则,明确划分税收立法、执法、司法的权限,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法律关系,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以此来规范税收基本法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宪法为根本指导、以税收基本法为基础、以税收各单行实体法、程序法和组织法为主体,配合以相关税法解释的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建立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税收职能作用的最大发挥。
2.提高现有税收行政法规的法律级次,增强税法的法律效力。从税法立法级次上看,我国税法多为行政部门立法,级次偏低,随意性较大,影响了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这些长期使用并经实践证明符合我国税收实践的税收行政法规,应按照立法的程序尽早报请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使之成为正式的法律,提高我国税收法律的级次和效力,改变行政机关“自订法律自己执行”的现状,防止税法的误用和滥用。
3.完善各部门法,健全税收法律体系结构。尽快制定所缺少的各部门法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些法律包括税务机构组织法、纳税人权利保护法、税务违章处罚法、税务代理法、税务争讼法或税务行政复议与诉讼法等。这些法律的制定对于规范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净化我国的税收执法环境,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减少税务行政争议,切实保护纳税人及其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税收执法的强化与规范
1.提高执法主体的法律素质,强化执法主体的依法行政观念。在依法治国大环境下,税务人员应树立牢固的依法行政观念,具体包括职权法定观念、法定职责观念、正当法律程序观念和尊重当事人程序权利观念。
2.建立税收管理质量体系。根据征收方式和业务流程的需要,科学设置机构,建立起上下协调一致、横向联系紧密、互相监督制约、运转高效有序的组织机构体系,进一步明确征、管、查各序列之间以及各序列内部的各个岗位和环节之间的岗位设定和职责划分,建立起一个科学、严密、高效的岗责监督制约和协作体系。
3.完善税收计划体系。建议采取逐步弱化税收计划的办法,改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弱化税收计划的刚性,根据区域经济税源结构分解落实并适时调整税收指导计划,建立并完善考核税收执法质量指标体系,强化税收行政执法的刚性。
4.规范政府收入机制。一方面,统一国家财政管理,废除一切不合理收费项目,合理的收费项目必须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将所有的政府性收支集中于国家预算内管理,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另一方面,改革财税制度。在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的基础上,界定政府征税和收费的边界。在清理、整顿、规范收费的过程中,将部分名义为费实质是税的这部分财政性收入纳入税收体系之中。同时在优化现行税制的前提下,适当开征若干新的税种。再者、改革完善分税制体制。在实行费改税的同时,要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一方面要加大地方税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在科学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收支划分范围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
5.尽快实行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以利于全方位的税源监控,提高社会整体协税能力,推进税收法治的进程。一是与海关、外汇管理部门实现进出口报关、外汇结算等信息的交流。通过全国海关各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彻底遏制利用假出口、假报关单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重点控制涉及进出口税收的信息,打击偷骗税行为。二是与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联网。监督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实现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的信息交流,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户”,防止利用假报停、假手续的偷漏税行为。三是国、地税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他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为纳税评估、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四是与财政、银行、国库实现联网。实现申报缴纳一体化和自动流水作业,减少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银行户头办理有关部门手续的工作量,减轻一线征收人员的工作量和办税服务厅的压力,为提高申报入库率、信息集中度、实现集中征收奠定基础。
(三)税收司法的改革与完善
建立健全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就是要发挥国家司法力量的强制、威慑作用,对破坏国家税收秩序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严厉制裁,做到违法必究。
1.组建税务警察机构。在我国实际上税收违法现象相当普遍,偷抗税案件屡见不鲜,因此,应尽快建立一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务警察队伍,并以法律或者法规的形式对税务警察的机构、名称、法律地位、隶属关系、执法期限等予以明确和规范。至于税务警察的模式,可以参照铁路警察、海关缉私警察和林业警察的模式,即在行政上隶属于税务机关领导,在业务方面接受公安部的指导。
2.建立独立的税务法庭。从我国司法机关的组织体系看,分为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其中专门人民法院是我国审判机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中,我国除军事法庭外,还设有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等专门法院,在沿海港口城市还设有海事法院。因此税务法院的设置完全符合专门人民法院设置的要求。可以按经济区域设置专门的税务法院。
(四)税收环境的治理与净化
1.加强税收宣传。把税法宣传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国家教育的长期战略,通过各种渠道,在社会上大力倡导税收文化,提高公民对税收的认同感。税收宣传应该强调针对性,采取不同形式,使不同的纳税人群都有机会了解国家税收政策,了解税收与自身的密切关系。
2.规范政府管税。为了使各级党政领导支持税收工作,防止各级政府干预正常的税收执法工作,要建立党政领导依法行政责任制。对少数领导继续搞地方保护主义,随意放宽税收政策,干扰税务机关执法的,要坚决查处,追究行政责任。对情节严重,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或者不利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破坏国家税法行为的,要追究法律责任,从而促进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为税收执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加强部门配合。各级税务部门在努力争取地方政府全力支持的同时,要积极与工商、物价、银行、经贸、海关以及公、检、法等部门协调合作,在各部门之间达成依法治税的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税收执法刚性,更有效地做好行政执法工作。
4.全面树立现代的税收观念。纳税人应当树立“纳税人观念”。既要依法履行好依法纳税的义务,又要充分地运用监督政府使用税款的权利,以更好地保障全体社会成员享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规模和质量。税务机关应当树立“征税人观念”。既要切实履行好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应收尽收的义务,又要依法运用好征税的权力,保证执法的公正性,维护税法的权威。政府部门应当树立“用税人观念”。政府部门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使用好税收,增加税款使用的透明度,用好税收,使社会成员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五)完善税收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1.建立税收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这既是防止权力失衡和滥用的有效方法,也是净化税收执法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要建立健全税务机关内部监督检查制约机制,实行管理、检查和监督三分离制度,对税务机关的减免税权和执法权进行有效的制约,规范税务行政行为。
2.建立健全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明确税收执法人员责任,解决过去税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权力滥用,责任不清,奖惩不利等问题,防止和铲除税务干部执法不公及滋生腐败的土壤,从而净化税收执法环境。
3.建立和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下级税务部门具体执法行为和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情况的审查监督。应建立健全复议机构,严格按程序、按期限受理复议案件,并且在税务行政复议全过程树立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民的原则,公正地纠正内部执法行为的偏差,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男人怎么选择正确的O型腿矫正方法
男人怎么选择正确的O型腿矫正方法
中国腿部微创整形第一人李沁奕称男人选择正确的O型腿矫正方法对O型腿求美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合理的O型腿矫正方法不仅无法达到O型腿的矫正效果,还会给男人带来伤害。那男人应该怎么正确的选择O型腿矫正方法呢?下面就请中国腿部整形第一人李沁奕为大家讲讲男人怎么选择好的O型腿矫正方法。
一般,男人选择O型腿矫正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O型腿矫正方法要安全,要在进行O型腿矫正的同时,保证对自身的身体没有危害,错误的矫正方法不但不能达到矫正O型腿的效果,像O型腿矫正仪、O型腿矫正带那种使用后可以造成腿部血液循环不畅和神经麻木的方法,最好不要采用。一旦使用这些不科学的矫正方法导致O型腿求美者自身出现不良后果后,一定要到医院去诊治。
2、正确的O型腿矫正方法一定要有效。“时间就是金钱”,对O型腿求美者来说也一样,既然下决心要矫正O型腿了,那么选择的方法就一定要有效,比如自体脂肪移植矫正O型腿和玻尿酸注射矫正O型腿之所以如此受青睐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种方法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方法重要,医生更重要。同样的O型腿矫正方法让不同的人来操作可能效果会不一样。O型腿作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绝对应当是医学研究的范畴,从来没有学过医学的人想研究O型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男人若想进行O型腿矫正也要对医生的能力加以区分。男人在选择o型腿矫正方法最要的不能忽略医生,比如自体脂肪移植矫正o型腿效果好不好重要是的看这个医生怎么,所以选择好方法医生也是很重要。
北京李沁奕华意整形医院16年来成功矫正数万例且零事故,是当之无愧的矫正o型腿专家。
第四篇:创业型大学的实现模式及我国的途径选择
创业型大学的实现模式及我国的途径选择
王梅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高等教育在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高校都在尝试立足大学自身的优势,弘扬积极的创业精神,创造性和建设性地发展创业型大学。而面对不同大学的创建模式,开创自己的道路已成为我国大学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模式
当今社会,市场的作用和学校之间的竞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学校在谋求走上自主自治,锐意进取的道路。于是“创业”一词进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而创业型大学以它更出色的科研学术业绩和独有的商业优势,正在以蓬勃的势头在各个国家以及地区被建立。正如克拉克所描述的创业型大学已成为21世纪划分学校类型的经典范例。
一、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主任亨利·埃兹科维茨教授将创业型大学定义为“经常得到政府政策鼓励的大学、及其组成人员对从知识中收获资金的日益增强的兴趣,正在使学术机构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于公司,公司这种组织对知识的兴趣总是与经济应用紧密相连
<1> 的。”
被誉为“自主创业型大学之父”的美国高等教育学学者伯顿·克拉克将创业型大学描述为“凭它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它的事业中创新。它寻求在组织的特性上作出
<2>实质性的转变, 以便为将来取得更有前途的态势。”
综合来看,创业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具有确定自己战略方向的自主性,主动寻求组织创新以适应内外部变革的特点。它与传统大学相比具有更强的科研实力、团队合作精神、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资源获取的能力。同时在社会关系上它与产业界、政府等其他机构的相互作用更加密切、教学与研究更注重面向实际问题,用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是大学的服务职能深化发展的新型大学阶段。
二、不同国家创业型大学发展特征
1.欧洲创业型大学特征 伯顿·克拉克所给出的定义正是基于欧洲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所得出的。他对5所大学进行个案分析,最终提出了五个组织转型的途径:加强的驾驭核心;提高的发展外围;自行处理的资金基地;激活的心脏地带和创业的信念。克拉克关注的是具有创业性质的欧洲二流、三流大学,他认为此类大学位于高等教育的边缘地带,是不被政府和社会所重视的弱势组织和群体,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它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日益严峻。或许与一流大学相比,二三流的大学其内部具有更为强烈的改革和发展的驱动力,更容易成长为创业型大学。
2.美国创业型大学经验 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论述了美国创业型大学应具备的四方面的特征:知识资本化、相互依存、相互独立和自我反应。而政府——企业——学校的三螺旋模式便是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教授针对美国那种从研究型大学转变为创业型大学的模式上提出的。
3.其他国家创业型大学
(1)澳大利亚创业型大学。Raj Sharma(2004)从“以绩效为基础”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澳大利亚创业型大学的五个特征:是大学人员参加具有风险性经营活动的场所;除了政府资助外,资金的多元化;追求更大的财政灵活性;收费课程常常被作为产生更多灵活收入的主要策略之一;不同系科创业性的多样化。Grant Harman & Kay Harman(2004)指出,源于多种原因,澳大利亚对知识商业化充满热情,国家把“新技术”的运用作为推动国家的重要方面。相比较美国的大学推动模式,有数据证明澳洲政府在加强大学和工业间的联系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2)新加坡创业型大学。与亚洲其他的新兴工业国家一样,新加坡推行的是“依靠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策略,政策制定者开始规划新加坡由“投资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新加坡的大学开始被重构,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方面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任务。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的学者POH-KAM WONG、YUEN-PING HO 和ANNETESINGH(2007)分析了该校作为新加坡的顶尖学校如何在全球知识经济到来的时期向创业型大学模式转变的。通过分析指出,新加坡国立大学2000 年以后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最初的人力资源提供者和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为更直接的角色,通过专利、私有企业的许可
<3>证、新兴公司的风险资本等方式成功进行知识商业化。
(3)印度的创业型大学。印度的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印度的回应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印度高等教育也开始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印度大学通过更有效的管理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以增加资金来源。印度政府还通过建立教育园区、科技园、<4>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集群等方式促进创业型大学的形成。
三、创业型大学的实现模式
1、创业型大学的创业途径
美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从创业途径上来讲,也是经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创收乃至盈利的,而众多创业型大学的创收市场大致有以下几类:
(1)收取留学生学费。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交流日益频繁,我国高校的这项收入还不算明显,但在欧美,世界知名高等学府从没停止过在争取留学生上的相互竞争,仅在英国这
<5>就是个十亿英镑的市场,高校依靠其学术成就、公开排名、历史声望等吸收人才的同时也
得到了高额资金。
(2)收取本国学生的学费。在美欧以及欧盟,硕士、博士特别是专业学位(如MBA)越来越有市场化的味道,精英学校的学费甚至能到达到一般院校的3-4倍,学费反映了一所学校院系的声望。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在进行全额收费与奖学金制度结合的改革。而每年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的学费也会纳入预算。
(3)工商企业的研究基金。在政府鼓励下研究,研究的基金和企业的支持也在不断相联系和依赖。于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已经屡见不鲜。例如金川公司与兰州大学就签下了几个连续投入500万元的资金用以支持金属化合物联合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和仪器设备的购置。
(4)研究开发。这多指通过专利、咨询或商业研究开发赚取的是收入,利用公司股份、大学独立的上司公司和子公司组织赚取收入。
(5)为企业、学校或其它实体开设的短期课程及培训。当今的社会已成为终生学习的社会,尽管对象不同,组织形式不同,但各种各样的课程,培训对于大学除了承担社会责任外都得实现创收。
(6)利用校内设施进行商业开发。大学有很多的机会和条件来开发利用校园设施,如展览馆、体育馆、实验设备等。目前来看,各国最明显且最有效益的是假期利用宿舍、食堂、教学设施来提供一些会议服务。
(7)销售产品和服务。大学已进入了零售业,大部分在特别的节日如校庆等制作纪念品,当然还有一些知名院校,如美国IVY(常春藤盟校)都有自己固定的金银纪念章纪念币等。
同时一些大学后勤自身也拥有医院、出版社、车队、书店、商店、餐厅、出租场所等,可观收入也会返回学校成为预算的一部分。
(8)筹集资金。捐款在我国高校还是比较少额的,即使在校庆院庆等特殊日子。而在国外,如牛津剑桥等很多校友的捐款数字是很庞大的,很多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设专门的筹资部门。
2、创业型的大学实现模式
成功转型的创业性大学有很不同的道路,但终归可以看做两种模式。一是美国式的从研究型大学线性发展的模式,如众所周知的MIT。另一种是欧洲、澳大利亚等各国出现的从二三流大学的非线性跨越的模式,例如英国沃里克大学,在名校济济的大不列颠,早年的沃里克只不过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然而,时至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该校的特色办学之
<6>路已享誉欧洲。在90年代初,这个学校一半外界的收入主要是国际学生学费,职业培训、短期课程,甚至伙食和会议的供应等,而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沃里克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成为一所富有特色的创业型大学。
在探讨研究型大学时,根据不同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曾将研究型大学划分为研究Ⅰ型大学和研究Ⅱ型大学。笔者认为也可以将这个概念引用于创业型大学,划分为创业Ⅰ型大学和创业Ⅱ型大学。其中创业Ⅰ型大学多指具有很强创业实力(如上市公司、科研开发、专利)的全国重点研究性大学;985高校,创业能力高于研究型大学平均水平,且每年学校创业盈利占学校预算的重要部分,也可根据创业能力大小再细化为盈利型大学和创收型大学。创业Ⅱ型大学指可以是非重点院校,但根据本校特色,结合自身优势,利用会议供应,工程合作,短期课程,培训等途径实现创业要求的学校,且学校也得到可观收入。
四、我国创业型大学途径选择
并非所有的大学都适合走创业型大学道路,创业型大学对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支持力度往往取决于自身创新能力的大小和创新成果的多少。在发展我国的创业型大学中,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1、重点发展创业Ⅰ型大学
自98年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后,985高校也在快速发展,在国家的支持下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现在,更有一批985高校开拓进取,创业更大的发展,更已取得骄人成绩,如清华大学企业集团的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上市公司已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百强”之列,北大方正,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2000年底已经拥有四家上市子公司。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上市公司。上海交大的上海交大昂立科技开发公司。浙江大学的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组建的思源科技股份、瑞森资讯股份、博通资讯股份、交大药业集团、思源培训学院等十四个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经济实体,这些研究性大学的创业行为都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我国研究型大学存在很多像创业型大学转变的优势,如拥有强的基础实力。据统计,985中前34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
<7>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而另
一个角度讲创业型大学“既要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又要创造高新技术知识成果,还要通过创业活动将高技术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因此创业型大学的教学、研究及创业水平都是一流的。况且我国政府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一流大学,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等方面都倾斜于研究型大学,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保障。
因此部分研究型大学抓住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整合校园创业文化、拓宽发展外围空间、争取多元化资金来源、与企业建立知识联盟等途径提升了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能力,拥有
了较强的研究领域且知识溢出能力在知识创新空间中超过一定的“临界质量”,能够将研究成果战略性的用于产品开发实际时,顺利实现创业型大学的转型。
2、提倡发展创业Ⅱ型大学
而我国很多非重点院校,也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况且公立二本大学,民办普通本科也面临着竞争和资金缺口,政府的保障和援助缓资金更少,部分有条件的院校也有转型的需要。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章表明地区而不是国家政府在全球经济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角色。而很多二本,民办院校正好位于各省相对中心或繁荣地域,比如一些师范、工科、农林学校,可以依靠本校自身特长进行短期课程培训、校园设施开发、销售与服务等创业行为,在不影响本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经营赚取利润。
当然,要明确一点,创业型大学不是以牺牲优秀的学术业绩以谋求新的商业化大学,而那些选择转向创业型大学道路的学校创业努力的目的是带来更多的资金以保持和强化其学术位置,在抱定宗旨的前提下发展我国的创业型大学,寻找社会主义大学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亨利埃·兹科维茨等编.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夏道源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
社,1999 :228.[2] 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 人民教育
出版社, 2003 :2.[3] 冒澄.创业型大学研究文献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北京: 2008 年2 月
[4] [印度]阿莎·古达.建立创业型大学: 印度的回应[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1月
[5] 迈克尔·夏托克著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6] 元君.沃里克大学:创业型大学之路[J].教育旬刊 2008年8月.[7]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8] 莫甲凤.试论我国建立创业型大学的路径选择[J].煤炭高等教育,2008 年5 月
第五篇:手术室使用C型臂X线机的电离辐射危害与安全防护措施及正确选择C型臂
手术室使用C型臂X线机的电离辐射危害与安全防护措施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电离辐射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医疗界,辐射技术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作业人员和公众受到人工辐射的照射.据UNSCEAR估计,医学诊断照射占人工辐射的95%以上,约占人类受到总照射量的14%,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医用辐射的潜在危险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组织的重视.术中C型臂应用过程中的防护工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弱点和难点.通过本文的总结,旨在提高相关人员的防护意识, 把辐射的危害降至最低.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C型臂X线机(简称C臂机)在手术室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可以直接应用于骨科手术中的术中定位,检查复位固定的效果,以及配合各种微创手术的开展、体内金属异物的取出等。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亦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骨折愈合。但是,C臂机在使用过程中,可对医务人员及受术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如何在手术过程中对医务人员及受术者实施安全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本院在手术过程中使用C臂机的防护体会总结如下: 1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X射线的电离辐射激发所引起的生物效应。X线照射后,可使组织细胞和体液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引起组织和器官功能不同程度障碍。所受损伤的程度与辐射的剂量率、照射的部位和面积、组织器官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及受照个体对辐射的敏感性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液学的变化(主要是近期的白细胞减少及远后的白血病等),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放射性白内障,生育功能减弱及至丧失,以及孕育畸胎、死胎、流产、智力低下[1],诱发各种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骨科手术中需要X射线多次定位照射,如果防护措施不完善,或不注意、不正确使用防护措施,可增加医护人员放射损伤的概率。2 手术室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2.1 提高防护意识
应提高相关手术人员对电离辐射的危害性的认识及防护意识,主动正确实施安全
防护措施。2.2 防护原则
即遵循放射实践的正当性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对确实必须进行X线检查的,要把辐射剂量控制到可能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个人受到的辐射剂量不应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标准》的规定(连续5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 mSv;任何一年中有效剂量不应超过50 mSv 2.3 备有专用手术间
手术室应根据本院骨科手术的数量设1~3个有放射防护设施的专用手术间。手术间使用面积应大于24 m2,并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及时消除放射线与空气作用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3]。同时,手术间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放置过多物品。这样,不仅有利于操作,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散射线的折射,防止产生二次射线]。2.4 术前准备
术前访视患者,了解骨折部位及手术方式。根据骨折部位及手术方式调整手术床及决定患者的体位,以利于C臂机的操作。C臂机应尽量安置在手术室中央。C臂机越靠近墙壁,工作时由墙壁产生的反射线和散射线就会越多。也可以使用激光定位进行准确定位,减少暴光次数。检查C臂机的性能及运行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备好防护设施略..★2.5正确选择C型臂:C型臂发展史从工频,中频,高频,超高频。辐射由高辐射到超低辐射。工作频率越高辐射越低。现在市场C型臂鱼龙混杂,用户购买C型臂不能只听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辞,可以安排懂电的技术人员用示波器测工作频率,看是否与卖家提供的参数一致。
★数字化百万像素C型臂是好多医院的首选,因此好多厂家冒充数字化百万像素C型臂。现在国内的能生产出数字化百万像素的厂家不多,检测真假的简单方法:检测图像的分辨率1:1比例是否达到22线对/厘米,能达到就是真正的百万像素,达不到就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