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实习报告
2010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在我的报告前,我首先想先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过帮助和指导的元江县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和指导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做的一切帮助和努力,感谢你们在我短短的实习时间里,教会我那么多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受用一生的道理。你们不仅让我了解法院工作的相关程序,而且让我看清了自己,了解了自己,让我更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谢谢你们~
一、初来乍到,谁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2010年8月,我来到玉溪市元江县人民法院实习,为期两个月。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但我这个从没有接触过任何法律实务的孩子来说,在去法院实习前,其实很担心的。总担心法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环境,里面的工作人员是不是很严肃,是不是很难相处,他们会不会嫌弃我知道的很少,会不耐烦呢?甚至还担心自己会不会懂的不多,老出错,给法院添麻烦呢?更严重的,会不会因为自己表现不出色,给爸爸妈妈丢脸,让他们觉得大学生原来就是这样啊等等的担心。总之在去法院实习之前,总是很忐忑的。
但当我第一天进了法院,成了一名实习生以后,才发现一切的担心似乎都是多余的。法院的工作人员、老师们都很好,他们似乎接触过太多我们这样的实习生,所以大家的心里活动多少了解些,因此,一进法院,就给我们这些实习生(一同实习的还有其它学校的两名实习生)开了个简短的会议。
会议是由法院副院长李院长来主持的。他说,很高兴我们能来到元江法院实习,更高兴我们这群大学生能从学校的象牙塔里真正走出来,面向社会,把课本所学到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他希望我们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能够多问,多学,多做,除了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以外,更能巩固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他还说,我们不要有太多的担心,毕竟他们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明白我们在实习中会有很多心理负担,他希望我们不要担心犯错,不要因为这些无谓的负担而错过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毕竟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希望我们不要害怕,不懂就问,勤奋努力地去适应学习就可以了。之后,李院长分别把我们分配给不同的老师指导我们。我很荣幸,被分配给李院长亲自指导,1
不过,虽然内心的忐忑少了许多,但还是有些许顾虑的。似乎李院长也看出什么来,他又私底下找我谈话,他语重心长的说,小刘,别担心什么,想干嘛就大胆的去尝试!其实,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我希望你这次来法院实习的这段时间,是你人生中这几个让你成长的瞬间之一。对外,你叫我李院长,但私底下,你可以把我当叔叔一样看待。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不要有所顾忌,毕竟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不要轻易错过。只要你努力,一定能从这次实习中学到很多。听了后,我真觉得李院长并不像其官职那样让人望而生畏,相反,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老师。也让我对以后两个月的实习过程充满了希望和斗志。于是,法院又多了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了~~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从那次谈话以后,实习也开始真正步入了正轨。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最开始是让我们学习法院的有关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纪律,熟悉各科室,然后跑跑办公室、打扫卫生,给各科室送送文件什么的等等之类的事情,也就是许多实习生所说的打下手。虽然给我们的安排的任务确实很无聊枯燥,看似也学不到什么新东西,但这样实习几天下来,突然发现我竟然能很自然的对外说起法院的工作环境,几乎对法院内部组成部分了如指掌。期间也认识了好多在法院工作的叔叔阿姨。他们很好,会教会你很多很多有关法律的知识,还会和我们探讨大学生的工作现状,甚至也会说说自己从事法律职业这么多年的一些小感受,真的受益很多。在李院长认为我已经差不多熟悉了法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后,李院长又安排了相对复杂的工作给我,也是从那以后,我开始真正更有具体的接触到法律有关的东西:第一次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纠纷案子的卷宗,第一次看到传票,第一次写传票,第一次寄发传票,第一次亲手送达传票,第一次与案件代理人交接证据,第一次做笔录……很多的第一次,很多的新鲜感,但同时还是有点不安,对于完全陌生的它们,我生怕有哪一点出错,导致程序上的过失。所幸的是,指导我的李院长对我十分友善,也非常乐于教授我法院程序上的操作,需要注意的环节他也十分耐心交代,对我的提问也不厌其烦地解答,这些都让我内心十分感激,也庆幸自己能有缘与他们相处。之后李院长指导我独立地尝试着去写出庭通知书、整理当事人所提交的诉状与证据材料、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开庭准备工作,以及在案件审结侯和书记员一起装订卷宗,并分类归档。最开始还是有点云里雾里,不过,后来习惯了熟悉了,做
起来也得心应手些,也特有成就感。当然也明白,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亦不能随随便便就去做,比方说开庭通知要严格规范地书写,并在法定期间内张贴在公告栏显目的位置,以便让当事人在第一时间知晓开庭的情况。装订案卷与归档亦马虎不得,首先要得核实卷宗的数目,以及相关材料是否齐全。还要按要求分门别类的入档,以便备查。
就这样,在实习期间里,在尝试了很多个第一次后,我了解到实习生的工作虽然简单,但对我们新手来说再细小的琐事都是一种考验;我们做的工作虽然难度不大,但是需要非常细心和用严谨态度来对待;法院的工作案件虽然繁多,但是都是按部就班,严格遵照程序来完成,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也让我把课本里曾今不理解的程序现在一一亲自尝试了一遍,现在看到课本讲的内容再也不抽象了,而是生龙活虎飞跳跃在自己的脑海里。
三、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忧伤而风情万种。
短短的两个月实习时间里,也并不是都一帆风顺的。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被安排在法院的接受上诉的部门,当时一起的还有一个法院里的工作人员娟姐。一般情况下都是她接手上诉的案件,我只在一旁观看学习。那天刚好娟姐有事去了其他部门,暂时不在。正好有人要求来法院要求上诉。这个人看着是一个很不讲理的人,我虽然很紧张,但是仍按着原来娟姐的曾教我的工作程序逐一的询问了她。当看了她的上诉书时,我一看不属于我们院的法院管辖,我就告诉她,这不是我们院的管辖范围,这个应该去市里的法院,毕竟被告是那的。那个女一看我挂着实习生证,无论我怎么向她解释,她都说我不专业,骗她,还说我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还说我这是帮着法院不替老百姓办事,推卸责任等等。当时我真的觉得好冤枉,无论我怎么好言相劝,她就是在法院大厅里闹,最后李院长来了,让人把娟姐找来,好不容易才处理了。当时真觉得这人好不讲理啊,同时,也自己问自己,是不是我真的很差劲,给人一种不专业,没有能力不放心的感觉?又想到平时实习时,常常会记错好多理论上很简单的问题,虽然老师指导时也没特别责怪你,但总觉得这样的自己好失败好差劲。毕竟裁判公平公正的过程中是容不得一点错误的。因为这点错误带给当事人的,可能是永久的不可挽救的伤痛。绝大多数,我常常会为自己懂的太少而羞愧不已。虽然自己在实习中也了解了很多很多新知识,但总觉得自己知道的还是很少,所以有时候会很自卑和无措。总觉得这样的自己似乎离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法官的梦想越来越远。这事以后,虽然娟姐告诉我,其
实,不是每个人都是讲道理的人,不是每个原告在道德上都是受害者,值得人同情的。让我别把这事太放在心里,我没有做错什么,只是那个人是出了名的胡搅难缠,她在我来之前已经闹过好几次了,这次看我是实习生,所以就更嚣张了。但心里还是有很多疙瘩没法解开。似乎李院长也看出我的这点情绪变化,于是又找我去谈心。当他了解到我的心里想法后,他说,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忧伤而风情万种。独自的悲伤和失落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任何人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时总会遇到这个那个的挫折,他们就像一座座巨大的墙,也许这面倒向你的墙,让你无法呼吸,也许会让你失去一切,但是如果沉默的接受,那么,倒向你的还是那面墙,如果你挺起肩膀,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许多人都认为自己缺少机会,机会永远不会垂青自己,其实我们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在机会面前将自己重新归零的勇气。现在,我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多,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至少说明自己清晰的知道自己需要去看说明,需要再去学习什么。学习本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想要现在就达到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官的知识,对现在的我们确实很困难,所以不要着急。一步一步慢慢来。最后李院长送我一句话,让我今后都很受用: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拖延要积极,不要心动要行动。
四、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并尽其所能。
实习的日子一天一天过,每天都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每天都面对着不同的挑战,虽然是实习生,都忙得不可开交,因此可想而知,如果是一名真正的法院工作人员,那处理起来的事情该有多少。来法院实习之前,总觉得在法院工作的人,已经很厉害很成功了,每天处理一些工作上的繁琐事务应该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了,这种现状也已经很令人羡慕了。但来了之后才发现,很多人在下班后都勤奋学习,有的积极备战司法考试,有的参加各种法院的培训课程,认真钻研法律法规,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在办公室就时常可以看到各类的法律法规书籍条文,应有尽有,大家都想方设法为学习创造条件。几乎大家都有研究学习,所以常常能看到很多人坐在一起讨论他们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而且每天都坚持不懈,他们的学习劲头甚至盖过我们不少大学生,让我震撼不已。从中,我了解到: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尽其所能。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前进。不能安于现状,不能固步自封,不能不思进取,不能得过且过。除了让自己能够成人,还要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成了有用的人,还要继续努力成为更有用的人。大学生真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的大学生真不能实现些什么,只有努力继续前行,充实自己,方能让自己看得更加开阔,更加勇往直前,不断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都说生活可以将就,但生活也可以讲究。只有努力,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又讲究又丰富多彩,不为吃饭而活着,只为活着能让我更加丰富和精彩。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年轻人,需要的就是坚持不懈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很感激这次的实习,尽管我仍会想回学校,仍喜欢做学生无忧无虑的的日子,但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自身的不足,让我知道了掌握好牢固的法律知识,扎实的学到解决分析问题的技能,养成逻辑的推理思维在工作中的重要性。非常自然的一个转变让我对学习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更积极进取的态度。所以感恩这些天的实习,能够有这样的收获,我是快乐的。
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就会在哪里收获。我相信,只要努力认真踏实的在我喜欢的领域播种时间,一定能收获到我渴望已久的果实。加油!
第二篇: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14法学二班 卢相如
学号:2014190736 2016年暑假,我来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实习,为期三个月。经过这两三个月短暂的实习生活,我不仅巩固了大学两年以来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还锻炼了法律实践能力。通过与该法院的各位老师的沟通与交流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大大增加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增长了社会经验,开阔了眼界,令我受益匪浅。
初到法院的我满怀着激情,虽然还未曾工作过,对法院的工作流程亦不甚了解,但我对一切都充满了信心,相信只要自己多与那些法官、书记员沟通,不懂的地方多向他们请教然后再慢慢去领会,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一定能够很快适应这里的工作。
刚来的一段时间,几乎都是学习法院的有关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纪律,熟悉各科室,然后跑跑办公室、送送文件什么的,再就是陪同书记员一起去送达裁判文书等。似乎觉得工作很单调,但我知道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总得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况且任何一门工作都不是简单就可了事的,比方说对于裁判文书的送达要严格依据法定程序,文件也得有专门的负责人签收。趁这段时间也正好可以熟悉一下这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以便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新的集体之中。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主管刑庭的胡庭长找我和另外一个一起过来实习的同学开了个座谈会。他首先是对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表示肯定,其次是针对对我们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希望和要求。他希望我们能够把握这次实习的机会,以巩固自己大学几年以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勤学好问以增长自己的实践经验。还对我们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以及他这些年以来的工作体会。他告诫我们要在当前就业严峻的形势下端正自己的心态,对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不要心浮气躁而应该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对我们所学的法学专业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鼓励我们要树立信心,努力去学习,力争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甚至是公务员考试,为将来能从事法律工作做准备。最后,给我们介绍了指导我们实习的法官,并希望我们能够虚心向他们学习,对一些不懂的问题及时向他们请教。
我的指导老师是刑一庭的李法官,他研究室就读于西南政法,曾留学欧美,有着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为人和善而不失严肃,对每一个当事人都能细心地接待他们,并解决他们所提出的任何问题。工作上更是严谨细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办公桌上的那本日历上清楚地记载着每次开庭的时间与日期,工作日志里更是清晰地记载着会议摘要、与会人员、开庭安排、来访人员记录、调解记录等。与李同办公室的还有罗法官,她虽然作为一名代理审判员,却有着多年的刑事案件方面的审判经验,为人亦谦虚和善,对待来访的当事人都能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意见然后耐心地劝解。工作上细致,充分准备着每次的开庭工作,业余时间多在专研自己的业务知识。针对一些具体的案件,我时常与她一起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请教一些尚不懂的问题,她均能熟练解答并对我所提出的意见给予一定的肯定。
李法官经常告诉我说,作为一名审判人员,要时刻牢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五个禁止”的规定,严肃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从事审判工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而且还应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对待当事人要细致耐心地劝解。适用法律时,更应该要谨慎,尤其是在行驶自由裁量权时,从而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从事法庭审判工作之外的工作时,如案卷的装订、归类入档等亦应该做到严肃认真,不可草率马虎了事。
在李法官与罗法官的指导下,我负责写出庭通知书、整理当事人所提交的诉状与证据材料、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开庭准备工作,以及在案件审结侯和书记员一起装订卷宗,并分类归档。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亦不能随随便便就去做,比方说开庭通知要严格规范地书写,并在法定期间内张贴在公告栏显目的位置,以便让当事人在第一时间知晓开庭的情况。装订案卷与归档亦马虎不得,首先要得核实卷宗的数目,以及相关材料是否齐全。还要按要求分门别类的入档,以便备查。
实习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就是开庭时去旁听,在庭审现场感受庭审氛围。在这庄严肃穆的环境下,审判人员驾驭庭、审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平衡利益及调判结合的能力,全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审判人员的形象素养亦能在此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展示。
几乎每一次开庭我们都是第一时间赶到审判庭,帮忙布置法庭。庭审中,专心倾听公诉人及被告人代理人发表的意见,尤其是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些案件案情简单明了,有些案件就显得稍微复杂。开完庭之后回去记载着有关庭审的情况,和李法官、罗法官谈论案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请教他们一些尚不懂的问题。
在实习中,我参加了几起案件的开庭审理,细致的了解了刑事案件开庭前准备的全过程及法庭庭审的各环节,旁听了一些律师的整个举证、辩论过程,并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适用及适用范围,了解基层法院系统工作概况、熟悉基层法官办案流程、开庭旁听、装订卷宗分类归档、查阅卷宗等。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法官求教,认真学习法学理论在实践中的运行,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美国著名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要想法律的作用得到发挥、价值得到体现、精神得到推崇,每个社会成员应具备的“法律信仰”是必不可少的。我国政府为推进法治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法律的信仰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至少在实际的生活中,开始思考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去解决争议。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法院工作当中较为集中的问题,虽然人们开始更多地利用法律的手段去解决争议,但是判决只是法官基于法律的一种判断,是一种依证据而为的行为,在很多的情况下,并不能彻底地解决民事争议,很多法官为了减少当事人之间不必要的调解争端,很少进行民事调解。所以法院应当在实践中,更多运用庭外调解的方法,以最小的司法资源的消耗,以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在提高法院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节约司法资源。第二,我国现在基层法院都基本上存在的问题,基层法院法官人数上的制约,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加大,而在我国的基层法院方面,法官人数不足,法官工作压力增大,案件积压问题严重,法官不得不加快进程,致使为节省时间很多案子就草草结束。所以在法院的改革当中,应当把增加基层法院的法官人数提上日程。第三,基层法院开庭程序不够规范。由于案件积压、基层法院法官的素质,以及公民的法律素养等方面的原因,法院的开庭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规范。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容易感情用事或是根本听不明白对方的质疑以致开庭出现混乱。法院应进一步规范开庭审理程序,为法院树立一种威严的法律形象。进一步强化当事人的作用,有利于当事人双方争议的解决。第四,合议庭的组成有名无实,合议庭人员似乎只是一个摆设和形式,真正的判决只掌握在法官一人手中,权力的集中往往会导致很多问题。但有些时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上级领导的左右,致使在自由裁量上出现偏差。在今后的庭审中,应进一步发挥合议庭成员的实际作用,增强案件的公平公正性,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五,工作人员积极性不是很高,法院工作人员法律素养不高,很多书记员对法律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应该增强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奖惩绩效机制,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来说法官的工作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轻松,工作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除了要有扎实的法律基础,丰富的办案经验之外,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法官都很耐心地为他们解释相关的法律知识,尽最大的努力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就是要伸张正义,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对每个来访者都应该以礼对待,平等对待。而且身为法官,会经常遇见一些很难缠的当事人,甚至会有危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内在素养的修炼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拥有经验丰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与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可一到工作中就会发现他们的厚积薄发和机智灵活。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不断的锻炼自己,从知识、能力到内心的修养方方面面,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很多人都会觉得法官高高在上,很神圣,很威严。其实,每个职业都有其难处,每份工作都不是那么容易。所以,用心去做,去感悟,去体会。社会会把你锤炼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很难实现自身的价值,很难立足。改变是必须的,它是你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但是万不可丢掉做人的主心骨,你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法官告诉我不管对律师、当事人还是其他人,你要时刻以热情的态度去对待,人虽然有理性的思维,但感性的认识还是会在你的潜意识中出现。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与人相处,礼仪、礼节、礼貌都是相当重要的,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这次的实习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自己学到多少专业知识,而是被法院这种氛围熏陶一下,接触一下社会,了解多一点的现实,直面校园与社会这种残酷的差距,让自己更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信念,从而在残酷的竞争中激发自己的战斗力,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好的把握现在。以前曾经认为法学这门学科暗淡无光,现在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愈来愈发现自己对法学有了兴趣和信心。从法官们的身上,我感觉到了他们对法律工作的热爱,而他们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这种强大的信仰力量使他们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如此压力和强度之下始终保持勤奋踏实的状态为社会为人民带来公平与正义。我想,要达到这种境界我的路还很长。法律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断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然后从实践中得出新结论并重新指导实践。当下所能够做的就只有用大量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法律思维和其他基本社会人文素养。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实习,自己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是相对单纯的同学间及师生间交往,学习的是抽象的法律概念及案例,法律概念及案例中的当事人均被抽象成为一个虚拟的符号。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案件做出判断需要的是合乎逻辑的法律推理。而现实生活中,一个案件中涉及的可能是若干个法律关系。当事人也不是案例中的某一个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想的人。一个案件所涉及的不单单是法律,而且涉及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等等。对一个案件做出裁判,不但需要考虑法律的规定,更多的还要考虑裁判结果的社会影响等因素。在案件做出裁判结果之前,法官需要与当事人进行大量的交流、沟通,了解当事人的想法、估量裁判结果可能引发的后果及相应的对策,而这些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在校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学习不单单是学校内的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且是一个毕生的事业。作为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才能不断的提高学习效果,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进步。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关系,而这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原有的学习基础、老师的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人特点、健康状况等。实习期间,我们应注重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归纳、创造性思维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改进原有的学习方法,自决、主动地学习。学生从学校到法院,面对着比学校复杂得多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形形色色的当事人,需要具有较好的面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根据这次实习所得到的经验,处理好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关系。
两个月的实习期,一晃眼就过去了,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现实跟书本的巨大差异,一件简单的看似事情,真正做起来,需要的却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原来的我们,几乎都视书本上的内容为真理,很多东西都未曾付诸实践过,只有真正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才会亲身体验到实际的难度有多大,也才会从中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是我步入社会前的第一课,教会我怎么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虽然在短短的两个月里看到的只能是工作的一个侧面,学习的只能是一些初步的方法,但这些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这次实习告诉我,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无论大小认真踏实的完成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通过这次实习,也使我从另一个视角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各方面的工作经验,为不久之后正式步入社会的自己,做好一个万全的充足准备。学习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要面向群众、服务大众,为健全社会法治和依法治国服务的。毕业后我将为建设我国的法治社会尽一份力,如果这是我的路,我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最后要在此感谢学校和法院为我提供了这次实习机会。它虽然很短,但我从中感悟了很多,我相信它将受益我的整个生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
第三篇: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首先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法官和庭长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在实习过程中无私的传授和耐心的指导。
我本次在人民法院民二庭实习,指导老师是一位女法官,在实习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她真的是很用心的在指导我,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这些法官对工作的认真与热忱。在之前我们普遍都觉得中国的法官专业素养是很不够的,可是在实习的这段时间,跟着他们办案子,我觉得其实他们的专业知识是很扎实的,而且他们都积极主动地给自己充电,认真学习新的法律法规,读一些法学专著,让他们自己的知识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也更好的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可能每个人都是大同小异的。首先是整理装订卷宗,然后就是传票和判决书的送达,再就是做书记员,担任法庭记录,偶尔老师也会让我写一些判决书、裁定书。虽然工作都是很杂的,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学到了很多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
第一,装订卷宗。
以前我只知道卷宗是法官审理案子后法院留下的凭证,只要把相关的东西全放在一起就行,可是在这次实习之后我才发现卷宗的意义远不止此。刚开始的时候我帮庭长整理卷宗,卷宗目录写得非常简略。后来我们庭长很耐心的教我说,一本好的卷宗就是一个完整的诉讼程序,从立案受理到庭审现场再到审理终结,在卷宗目录里面都有清晰明了的过程。所以整理卷宗的时候,我总感觉自己又一次回到了当时庭审的现场,那么清晰明了的再现了审判程序。于是我又把所有我整
理的不好的那些卷宗找出来,重新再整理了一遍。熟悉了各个案子,也对诉讼程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整理卷宗还是一个很训练耐心的事情,刚开始就会觉得这是很枯燥的事情,可是慢慢地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乐趣,第一是我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然后进行分析,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把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第二就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模仿进行庭审,也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另外法官也告诉我说,虽然现在电脑已经普及,但是写得一手好字还是蛮重要的,回学校要记得多练练字。我想,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我们一定不能把汉字给丢弃了。
第二,庭审笔录。
在我们法院,庭审笔录还是使用的手写形式,刚开始几天法官只是让我跟着去旁听,在旁听席上试着写庭审笔录。写之前我一直都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把大家说的话都记下来就行了,实在记不下来就摘要点,所以我完全没做任何准备,也没阅读过之前的庭审笔录。等真正到了开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那个节奏,然后写到后来程序一片混乱,更重要的是我所谓的摘要点,在庭审时我竟然不知道什么才算是庭审笔录里面的要点。开庭结束后我显得有点沮丧,然后法官让我把做的笔录给她看。看完之后她还是说第一次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我心里还是不服,然后我就一直缠着她让她帮我修改,在她跟我讲了要点之后我就对笔录进行了完善,之后又试了几次之后就开始正式上庭做笔录,第一次在书记员处写上自己的名字时,我觉得特别神圣。在之后几次的尝试中,我慢慢改善,也终
于能把笔录做得像模像样了。总之我觉得在法院里面工作就是要耐心细心有决心,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专业知识,正义感,就能成为一个好的法院工作人员。
第三,传票和判决书的送达。
这个过程其实是很辛苦很难做的。很多当事人不愿意收取传票或判决书,然后法院就得不断的想办法将这些东西送达当事人,诉讼程序才能正常进行,所以我觉得对于法院的送达程序,我们还需要想一些办法来对其进行完善。
第四,诉讼文书的写作。
实习期间写了一些判决书裁定书,但都是很简单的,而且多半都是套用以前的范本,即便如此,我也发现诉讼文书如果平常没有进行训练的话,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是不可能一开始就写出一篇篇漂亮的诉讼文书的。特别是判决书中的经审理查明、本院认为部分,平常看写好的判决书都觉得是非常简单的,可是真正到自己写的时候发现遣词造句真的特别困难,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清晰易懂,更重要的是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有任何出错的地方。刚开始写的几份,法官总是不停地改动,然后不停地让我校对,后来拿去打印时,那位老法官还会一直校对。当时我很不理解,可是那位老法官告诉我,法官工作就是一个细致活,容不得有半点差错。之后我就学会了细致。
在实习过程中,也对法院实务操作做了一些思考。
第一,我们从课本上学到的程序中,有一个交换证据程序,即在庭审开始前,当事人双方就要在法庭主持下对证据进行交换。但是在我们法院,历来是没有这一个程序的,我曾就这个问题跟法官进行过讨论。由于没有这一个程序,就大大增加了庭审现场的负担,往往一次庭审举证质证要占去很多的时间,以至到了法庭辩论阶段大家都没有多少精力去进行辩论了。另外很多不太懂法的老百姓往往在庭审现场听了对方当事人的举证之后才发觉自己还有很多证据没有收集或举证,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承担败诉的风险。如果在庭审之前就做好了证据交换,当事人双方就可以更好的收集证据,更有利于了解案件的事实真相。同时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也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法庭辩论,我觉得很多时候精彩的法庭辩论可以让法官看到他们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也会大大节约庭审的司法成本。我深深记得有次开庭,被告是武汉某公司,在原告举证时,他的质证意见就是原告方没有在庭审前与他交换证据。法官也告诉我他们正在酝酿进行改革,将证据交换环节引入到他们的办案程序里面去。
第二,很多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或许他们的案子在情理上占上风,但是于法却是不容的。但他们就是不能接受败诉的结果,对法官的判断很不信任,不断的上诉申诉,使得法官要不断的做重复工作,工作强度加大。有些案件在我看来,已经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可是当事人却是不停地上诉,使得法院作出的裁决失去了其公信力。美国著名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所以我认为培养人们的“法律信仰”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人们信仰法律的前提是每个人都要有必要的法律知识,法律从业人员也应秉着公正正义的理念去维护法律的权威,以此
才能树立起老百姓的法律信仰。
第三,案件调解难度大。在我所实习的法院民二庭,总的来说大部分案件的标的额都不是很大,但很多当事人却为了那很少的钱闹进法院,并且双方的关系往往都已经闹僵,有时彼此就为了争一口气,非得告到底。而且不愿意法院进行调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诉讼成本,也加大了法官的工作量,不利于诉讼效率和诉讼经济的实现,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第四,案件执行难。对于标的额较小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往往关系闹得很僵,彼此都咽不下气,即使法院判决,而且数额很小,但是因为双方当事人的关系,所以都不愿意执行。对于标的额较大的案件,有时是当事人没有履行能力,或者说数额太大当事人不甘心,也就不愿意执行。因此导致很多案件即使判了也没有办法执行,当事人的权益仍然得不到保障。
以上都是我在实习阶段对法院实务工作的一些思考。另外在实习期间,我也学会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的东西都过于理论而且只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在实务中完全没有办法操作,这就需要我们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将来从事实务工作的时候才不至于束手无策。很多司法中的操作也是我们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需要我们深入实践去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另外老百姓的法制观念法律知识仍然是很薄弱的,我们仍要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而这也是我们法学专业的学生所要努力的方向。
这次实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从中感悟了很多,我相信它将受益我的整个生涯。
0 7 0 1 1 0 7 1马 爱 玲
法学院2007级3班
第四篇: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在2010年的暑假期间,我在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为期十五日的暑期专业实习。对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有了亲身体验,至少对中级人民法院的上上下下有了初浅的认识。虽然这是我第二次在人民法院实习,但是这次在中级人民法院实习,来到这儿的第一天就感觉到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像去年那样轻松而简单,也感觉到通过这次的实习所要学到的会很多很多,也深深地体会到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艰辛。
在中级人民法院实习的几天里,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国法院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与基层人民法院。在中级人民法院里,其职能部门一般可分为:办公室、政工科、研究室、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技术室、法警大队、财务科、监察室等部门。虽然是中级人民法院但它的内部组织结构与基层人民法院的内部组织结构大同小异。结合去年在基层人民法院的实习经验,这次的实习给我的不同感触很多。首先,中级人民法院给我的第一映像就是它要比基层人民法院更宏伟;其次,因为这是中级人民法院所以这里受理的案件有一大部分是二审案件,当然也有不少一审案件;最后,作为一个中级人民法院,它的人员素质与办事效率相对于基层人民法院要高一些。
在法院实习时,我被法院的工作人员安排到执行局帮助一法官工作,在这期间,我主要协助他做了以下几件事:整理卷宗,帮助法官整理卷宗很多份,都记不清有多少了。首先要整理材料,差材料的全部要补齐;其次整理卷宗目录,目录内容包括立案管理信息表、立案审批表、民事诉状、受理文书及回证、诉讼费收据、应诉文书及回证、原、被告身份资料、授权委托书、证据材料、传票及公告、庭审笔录、民事调解(或判决或裁定)书、送达回证;再次编写页码、折卷宗壳,卷宗包括正、副两卷(合议庭的案件才有副卷),分别填写原被告的名称、案号、立案与结案的时间、一审法院归档的时间,订卷宗时如何订、装、串线的技巧。边整理边看,在这些已经审结的案件中有很多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到事实的认定,证据的收集,责任的认定等等,在整理卷宗过程中,对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审结的程序,各种该归档的文书的分类有了详细的了解。这个是我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因为这些卷宗将成为永久性的档案,所以在整理前我都问得很仔细。在法院实习的时间里,我还旁听了几个案件。刚开始的一周里几乎每天都有开庭,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听的案子就很多,就和看网上的庭审差不多了。大二的时候学校系里组织了中院旁听的活动中我们听的案子都比较注重程序,法庭审理比较严肃,但在听了这里的民事审判后觉得庭审很随便,在办公室里就能开,法官审案子就像聊天一样,特别是简易程序时,没有那么严格。离婚案件一般是
不公开审理的,但有几起案件是在办公室里审理的,理所当然的我也以法院工作人员的身份旁听了。通过很多次的旁听,我对民事的审判特点和程序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了审理民事案件关键在于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我觉得民事案件理想状态应是让双方当事人共赢而又不失法律的尊严,这一点就对法官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这个素质不仅仅是法律方面的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懂得替当事人着想,尽量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几桩案子下来,我感触颇多。首先,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很多人连律师都不用请,直接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以期借助人多势众据“理”力争压倒一切。这使得审批多次被打断甚至重新审理,反应出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很大问题;其次,法官压力庞大。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审判庭这种正式场合法官们无疑不面临当事人的责难。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而上级的指示和干扰无疑又加剧了这种悲哀;最后,审理工作是可以灵活处理的。这与我想象中教条式处理方式是又很大不同的。我不得不佩服法官们的经验丰富,表面上看起来法官与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可一到工作中就会发现他们的厚积薄发和机智灵活。然而我的另一发现就是合议庭基本上是合而不议,每次记录都是书记员按固定模式从前面的审判记录中抄录一段话就完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种灵活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法院的保密工作。从我们到法院实习的第一天起,指导法官就告诉我们凡是在法院听到的、看到的一切属于保密的东西都要烂在肚子里,不能说出去。在近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我基本熟悉了案件从立案到审结的大致的全过程,这对我下个学期的学习将会有极大的帮助。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把知识学透。工作不忙的时候就去听庭审,虽然事先没有看卷宗,但还是能听懂大概。我觉得,在庭审的过程中,法官的思路是最清晰的,法官的思路引导着整个审理过程;法官总结的争议焦点很关键,关系到能否准确地指出案件的要害;而一个好的律师,首先要思路清晰,能够自圆其说,还要较好地捕捉法官提出的问题的深层含义,不要答非所问,诡辩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力追求事实真相的国家里不太管用,反而招致法官表面上的厌烦。
短短的十多天,尽管当时觉得无聊、浪费时间,但现在回想起来收获真不少。这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锻炼。我在想,中国的法学教育如若真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那该会培养出多少人才!
第五篇: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暑期法院实习报告9-152:31:17
今年暑期遵照学校教学计划,我们分别被统一安排至武汉市各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实习。本人很荣幸地被分配到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实习一个月。
武昌区人民法院坐落于武昌区沙湖地段,是一个成立时间较早的法院。从外观上看,建筑风格较为陈旧,规模也不如一些新建法院那么宏伟气派。走进里间才发现,里面的办公设施较为简单。几面玻璃就就将一层楼分割成一间间办公室。虽然简单,卫生打扫得却很干净,给人一种宁静肃穆得感觉。办公室里面也布置得体,桌椅书柜、书籍资料摆放整齐,凌而不乱。逛完一圈后才发现,整个法院由两栋大楼组成,前面是立案大厅和办公用大楼。后面是审判庭,旁边是执行局和后勤部门,中间都有走廊过道连通,整个法院看上去就像一个四合院。而正是这么一个小小得去处却处理了周围方圆百里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案子。我不禁感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环境再好终究是为了工作服务的,既然工作已经得到了基本的保证再追求环境和条件的优越又有什么意义呢?我顿时释然,对法院的敬畏也油然而生。
带着这种敬畏感,我“闯”进了法院的大门,迎接我的是民一庭的副庭长,她将我领进最里间的办公室。办公室有三位法官、一名书记员以及一位比我早到一个多月的师姐。就这样我开始了在这个新鲜而又刺激的环境中的法律工作。虽然轮到我的工作不得而且大多有些重复,但我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处理每项事情。
开始工作的头两天法官就叮嘱我要认真跟随书记员学习,服从她的安排,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法官都处于忙碌状态,基本无暇顾及我们,只会再闲谈交流中不时教导我们几句。
实习中有很多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让我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知识。第一件事就是装订卷宗,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其中却包涵了很多法律知识。记得第一天,书记员就拿了一本厚厚的卷宗,并给我讲述了里面各种文件的排列顺序。由于挑选的案宗不够经典,她只能大致讲解一下,并让我多看卷宗自己总结。我便翻阅了一件件已经整理完毕的卷宗。虽然每见案子具体上大相径庭但案子包含的基本诉讼文书大致上却是一致的。经过反复积累和巩固我终于能熟练的独立完成一件案宗的整理装订。
第二件事就是在一些法院日常工作的操作。在掌握了上述基本技能之后,我也便了解了一个案子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因为每个案宗的排列顺序都是按照法院的操作流程来办理的。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我边接触了一些诉讼文书的写作一类的事情。如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然后还负责这些文件的编排、校对、打印等工作。期间还经常打电话联系当事人或接听电话以及接待来访客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不仅应当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社会交际能力和耐心热情的品质。而在发出票和运用电脑编排一类事情中又让我认识到掌握相关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必要。这些基本素质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应该注意培养。
上面谈到的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形式内容,真正掌握知识的应该是在参加庭审以及事后与法官们的讨论分析中得到的。在短短一个月实习时间内我曾有幸几次在法官们的带领下参与旁听。
接下来的第三件事就是旁听给我的感性认识。我所见到的庭审与我想象中的庭审差别很大。可能是我欧美律政小说又或是电影看多了,脑海中呈现的是场面宏大、庄严肃穆的情景,与现实格格不入。在法院看到的审判庭是一个面积狭小、布置简陋的隔间,给人一种随意的感觉。法官也与当事人打成一片,完全没有律师当堂对抗、精彩纷呈的场面。审判时间也很短,一般不会超过两小时。后来从法官处得知这是一个临时法庭,正式的法庭尚在修理当中。
几桩案子下来,我感触颇多。首先,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很多人连律师都不用请,直接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以期借助人多势众据“理”力争压倒一切。这使得审批多次被打断甚至重新审理,反应出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很大问题。其次,法官压力庞大。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审判庭这种正式场合法官们无疑不面临当事人的责难。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而上级的指示和干扰无疑又加剧了这种悲哀。最后,审理工作是可以灵活处理的。这与我想象中教条式处理方式是又很大不同的。例如,在一次民事共同诉讼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原告只有一个,即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而被告有六个,都是小区业主。本来我认为此案会合并审理,因为这样比较方便又简便快捷,结果法官却是一一进行审理的。在我的提问之后,我得到的解释是,经调查这六位业主各持己见、互不统一,若是合并审理就会造成混乱很难控制局面,最后反而会影响审判工作的进行。这使我不得不佩服法官们的经验丰富,表面上看起来法官与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可一到工作中就会发现他们的厚积薄发和机智灵活。然而我的另一发现就是合议庭基本上是合而不议,每次记录都是书记员按固定模式从前面的审判记录中抄录一段话就完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种灵活处理。
第四件使就是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实体而轻程序倾向。例如,很多案件是因实体存在错误的情况才启动再审程序,而很少又为了程序而进入再审的。又比如上述提到的合议的省略。我也经常耳闻目睹法官们为了方便又少走了一些看似不必要的程序。而这种一味的追求办事效率是建立在牺牲程序公正利益之上的。当前我国仍然存在重实体而轻程序的普遍现象,从此事件中便可见一斑。在我看来,所有再现的知识法律意义上的事实,而非原始状态的事实情况,审判上所能达到的只是法律事实,而不可能是原始状态客观事实。若干追求个案的绝对公正而牺牲整个民诉体系的程序利益将是得不偿失的,更何况这种推测出来的法律事实也不一定与当时的客观情况相符合。而只有通过公正的审判程序充分保护各方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证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的确实性、充分性和合法性,给诉讼参与人以公正、**、文明的感受和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司法裁判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接受,形成社会公众对国家法治的普遍信服和尊重。希望我们能尽快能走出这种误区。
第五件事则是“终审判决不终极”的现象。申诉案件越来越多,上诉率高居不下,这使得法官们经常做重复工作,工作压力也无形增大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事人不服判决,对法院的宣判缺乏信任感。这种不信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一些案子在我们看来是非分明、轻而易举而且法官也遵照了正当程序,适用法律也毫无错误,当事人却还屡次来法院申诉,而且直接顶到了院长、庭长上面去了。再者还有向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的,有向政府告状的,有要求人大进行监督的。也许那些人确实很冤枉,或者他们的确受到了不公正的判决,当然我们并不排除这里面存在着一些司法腐败问题。但作为一个法院经过严格程序作出来的终审判决就应当具备其应当享有的权威性,否则法律是、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价值和作用。美国著名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要想法律的作用得到发挥、价值得到体现、精神得到推崇,每个社会成员应具备的“法律信仰”是必不可少的,与此相反,一个国家的司法体系必然架空。
第六件事便是执行难的问题。基层法院作为执行的主阵地,担负着全国80%的案件执行。但基层传统的文化背景、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得基层法院的执行现状并不乐观,案件的实际执结率不尽人意。我虽然不在执行局,但我的一些同学曾在那里实习,我们私下里经常交流,也不止一次的听法官们提起过,所以还是又一定体会的。一个判决下来了,这个案子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结,只有等到判决的内容执行完毕才称的上是完美意义上的结束。而我了解到的情况经常是判决内容得不到兑现。一些当事人为了逃避责任往往采取欺诈隐瞒的作法。有的推脱欠债、有的转移财产,还有甚者连假离婚都敢用。这便不得不让人担忧法律的威严和公信度的问题。执行难是全国性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很多,有执行的环境问题,经常秩序不正常等因素。也不排除执行法官的素质问题。我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考虑。首先,改革司法体制和完善法律制度,恢复制度系统的平衡。具体来讲就是解决司法独立性问题,减少部门和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影响,增强法院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统一信息管理制度加重对逃避法律责任、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于那些胆敢藐视司法权威的行为人,应当作为刑事犯罪来惩处,另外还需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使当事人无法逃避法律责任,也逃避不了法律责任。其次,加强法院自身建设。执行难的问题,虽然有体制和制度原因,但也有人为因素,特别是法官办案的公正性因素。己不正岂能正人,这是最基本的规则和道理。
最后谈谈我自身的问题吧。通过连日来的学习让我有了一个深切的体会: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很多理论上的问题都不是我目前就能够理解的;实践技能也不牢,很多基本社会方面的能力仍欠缺锤炼。而且也不能很好的把二者融合起来。具体来讲就是课堂上的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实践方面却很少涉及。这致使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经常捉襟见肘。很多情况下,一些司法操作过程中的小事对我们来说都很陌生,也经常使我们感到束手无策。还是拿整理卷宗来说吧,它看似微不足道,但其中所隐含的规律却不是一眼就能看懂的,其中的每一页诉讼文书都是有其合理的摆放次序的。因此在这里说句题外话,学习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要面向群众,服务大众,为健全社会法治,为我们的依法治国服务的。高等法学教育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培养的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能人才,将在社会上起到重要作用。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的国家要与世界接轨,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因此,对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面向国际。法学教育本身的实践性很强,所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比较可行的,大学的法学院应当与公、检、法、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定期安排学生实习,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法学的兴趣,避免毕业后的眼高手低现象,向社会输送全面、合格、优秀的高素质法学人才。我本人就从中获益匪浅,所以我是非常支持这次实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