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法律进社区活动的几点思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新社区将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因此,在建设文明城市过程中必然需要建设文明社区。《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对××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的文明社区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无疑,当前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将为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城市社区提供法律保障。认真、扎实、有效地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将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从而推动法制建设和法治进程。
“法律进社区”作为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新的重要举措,自活动自开展以来,已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综观全国各地,纷纷推出新举措来强化“法律进社区”活动,以增强其实效性。笔者认为,在推进这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活动中,应当及时进行思考、总结、归纳,在现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完善该活动的各项举措,更进一步推动其社会效用。
一、“法律进社区活动”的宗旨和现状
“法律进社区”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推进社区依法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直得到各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推进社区依法治理进程,建设文明祥和的社区是该活动的应有内涵。因而,“法律进社区”不仅是一句动人的口号,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内容和切实的举措,要使活动深入人心,让居民真正从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对法律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要将“法律进社区”活动持之以恒,把社区法制宣传、普法教育等内容作为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深入进行下去,以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该项活动初期的主要内容是在各社区开展“四个一”建设,即“每个社区建一个法制宣传栏,建立法律学校或者每季度上一堂法制课,每个社区配一套法律图书,建立一支法律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当前,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的各个社区都能满足这几项条件或者在尽力完善过程中。但是由于各个社区的工作环境、繁多的事务管理工作以及其他因素,有些社区对此项活动的效用认识不能非常到位,对该项活动没有提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一些新成立的社区管理工作者,对这项工作还不够熟悉,或者工作为能到位。这些都是日后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应当尽快解决的事项。
从“法律进社区”开展情况来看,各社区、各部门单位还结合实际,对“法律进社区”中法律宣传、依法治理等内容能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法律进社区”活动的长远和近期规划、保障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监督检查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二、“法律进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综合性
新的形势要求普法宣传的手段方法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法律进社区”活动即是普法宣传手段的一项重要创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纠纷也会必不可免地产生,比如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劳动工资、商品房买卖、医疗保障等。由这些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日渐增多,这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定的社会矛盾,但其中也有缺乏法律知识,不能获得高质量法律服务的原因。这些问题如果通过法律手段很好的解决,就会有效的减少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进社区活动”大有可为,同时也必须紧扣社区群众的各种各样法律需求。
我区××街道××社区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实践充分体现了社区民主法治、社区法律服务的社会效用。其创建民主、法治社区的良好效应更说明了深入持久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在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的法律保障作用。*年来该社区未发生一起黄赌毒重大刑事案件,无一起集体上访,无一起×××等邪教组织滋事事件,社区“四个民主”真正得到落实,社会面貌有了明显好转,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综观其他地区和我区的“法律进社区”实践,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依法治理和普法教育等各项内容作为该活动的支撑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能取得更大的实效。这几项内容在进社区中能互为补充、互为依托。这也是司法部整合法律服务各项职能积极推进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开展的精神的体现。
三、关于进一步增强“法律进社区”活动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上”“下”一致,做好反馈评估机制。“上”是指由上而下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是固定宣传,主要是利用社区现有的法制宣传栏和社区图书管法律角进行宣传;二是定期宣传,每个社区要做到在每周或者每个季度例会上组织干部或者社区居民在法律学校进行普法学习;三是规模宣传,结合专业法律法规宣传和“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在社区内组织居民、成员单位开展规模宣传,送法律常识小册子、宣传资料和法律书籍;四是文艺宣传,发挥社区自身优势或者邀请其他单位,开展社区成员单位及居民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演出。“下”是指由下而上的社区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体现在“法律进社区”活动中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检、法及行政执法部门人员进社区开展“以案释法”活动等活动中的社区群众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
在“法律进社区”活动中,由上而下的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紧扣社区居民的法律需求,对不同年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宣传,对特定时期的一些热点法律问题着重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这些法律宣传的效果能够通过由下而上的途径进行反馈,从而达到一种评估的作用。只有紧扣社区群众的法律需求,做好反馈工作,“法律进社区”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脱离只管宣传不管实效的局面。
(二)总结经验,增强重视程度。各单位、部门要将“法律进社区”工作纳入重要的议程,镇、街及区直有关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镇、街司法所要将法律进社区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尽量能够有长远目标、近期规划的指定,同时也应有考核评估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各单位、各部门要注意总结归纳经验,抓好人员调整、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由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定期对“法律进社区”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三)健全完善“法律进社区”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鉴于“法律进社区”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必须形成上下联合、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联系网络,才能真正做到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工作网络应当形成以居委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法律服务所、志愿者队伍等基层群防群治组织为依托。
应当作为标准的是,每个社区都有一个确定的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站点,定期或持续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同时该站点尽量与拥有一定的法律宣传资料、通俗易懂的法律图书的社区法律图书角配套,使得社区居民在有法律疑难时能够自己主动去学习充实法律知识。该图书角与社区法制学校也能够相互依托,使得课堂普法的效用能够在不上课的时候发挥效用。根据目前的活动情况来看,各个社区必须不断完善法律图书角,充实资料,在用好用足《法制日报》等宣传民主法制的法制类媒体的同时增添必要的法律数目和法律法规文本,有条件的可以向社区居民推荐法制网站和网上法规查询。
在法律服务提供方面,法律服务工作站和社区法律顾问不光普及法律、法规,还帮助调解纠纷,预防矛盾激化,维护社区稳定。其职能包括“解答法律咨询,依法调处疑难民间纠纷,代理诉讼事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帮助基层进行民主法制建设”等。当社区居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得到专业律师的咨询帮助,情形会很不相同,很多时候可以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及时化解了矛盾,避免了上访案件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起到止纷息争的作用。对于律师群体来说,社区法律服务更显示出公益性,并不被非常重视,因此各相关单位应当能定期组织一定的专业法律服务进社区。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指导社区与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共建机制,能够根据社区的需求提供一定量的法律解答、咨询。
此外,建立社区与司法局定人联系机制也是可行的。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全区各个社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社区特点,统筹安排司法局相关人员与社区结队联系。尤其是一些新成立的社区,其居委会管理人员对“法律进社区”活动不是很了解或者在操作上有所疑惑的情况下,经常性的工作指导将为以后的法律活动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法律进社区活动
依兰县依法治县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 “法律进社区”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哈尔滨市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精神,全面推动“法律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配合县委宣传部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的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社区建设、规范社区管理、参与社区服务和保障社区稳定为宗旨,以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为切入点,以提高街道社区居民法律素质为核心,促进街道社区依法建制、民主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宣传任务
1、开展法律宣传。印发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计划生育法、、物权法等法律宣传单各3500份。
2、向社区群众赠送《居民身边事与法》500本。
3、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三、宣传地点
依兰镇教育小区、依兰镇金色园丁小区。
四、宣传对象
小区居民,重点是是退休干部职工、下岗职工、个体工商户
以及流动人口。
五、参加单位和人员
依兰镇司法所
公证处
联升律师事务所
翔飞律师事务所
依兰镇法律服务所
局机关各科室
六、单位分工
1、法律宣传单由两个律师事务所印刷。
2、公证处印刷主题标语一幅: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建设和谐文明社区。
3、法律援助中心出动面包车一台。
4、办公室负责桌椅运送、摆放,标语悬挂等后勤保障任务。
3、法宣办负责联系县电视台记在、照像及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报刊报道。
七、活动时间
8月14日—17日上午9点—11点,在依兰镇金色园丁小区。8月20日—21日上午9点—11点,在依兰镇健康小区。
依兰县司法局
2007年9月28日
第三篇:法律进社区的几点思考
法律进社区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职能、发挥工作优势,是“法律进社区”活动的基础前提。
“法律进社区”活动是转变司法行政机关职能,更好地亲民、利民的重要举措。中央9部门提出“四进社区”的意见后,司法部等部门对“法律进社区”作出了“4个一”的具体部署。我认为: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法律保障、法制教育、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多种职能,都与居民群众有密切联系,有必要在“4个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达到既整合各项职能、树立司法行政机关形象,又便民利民、赢得群众认可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居民群众得实惠、司法行政机关创品牌,从而真正实现双赢。这是“法律进社区”活动能持久开展的前提和动力。整合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整合法制教育、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电话、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职能,内部形成一盘棋思想和整体合力;二是发挥好普法和依法治理协调单位的作用,调动相关资源,联合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商、房管、消防、妇联、残联等部门,积极开展相关专业法的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形成优势互补、协调有序、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格局。
(二)一切为民、满足居民需要,是“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根本宗旨。
“法律进社区”活动直接面对社区,面向群众。普及涉及社区管理、居民生活方面的法律法规。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
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只有把以人为本、一切为民、满足居民需要,作为“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根本宗旨,努力为社区组织和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才能使这项活动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在居民逐步从“单位人” 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中,许多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疏导和解决。司法行政机关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正满足了他们的法律需要,让社区居民群众真正感到:“法在身边”、“法律进万家、保护你我他”。时刻关注和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是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三)规范管理、落实民主自治,是“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最终目的。
衡量“法律进社区”工作有无成效,除了看群众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外,更重要的还是要看他们依法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程度,这是“法律进社区”活动的目的所在。要注意依法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把社区的各项活动都纳入法治化轨道。要健全组织体系,调动社区中的单位、团体、居民的积极性,使其都成为“法律进社区”的参与者,努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要大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使他们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社区事务,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全面提升社区工作水平,从而实现社区居民自治,为依法治国奠定扎实基础。
(四)抓好结合、借助各方力量,是“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有力保障。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城市社区建设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新形势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社会稳
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工作,以社区普法教育、依法治理为重点,以“法律进社区”为载体,与党建示范社区、文明社区、星级社区、平安社区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保证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抓好结合、善于借力,使“法律进社区”活动载体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把法制教育纳入各项创建活动考核体系之中、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之中,形成了合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的良好局面。
第四篇:“法律进社区”活动策划
作为“五五”普法规划的内容之一,“法律进社区”活动以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为宣传对象,重点宣传基本法律、法规及与农村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为更好地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普法活动,根据我镇“五五”普法规划地要求,制定本策划。
一、目标与工作原则
(一)目标:深入持久地开展基层法律宣传教
育,通过组织实施“法律进社区”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治村的实践水平;通过对农村不同人群的法制教育,使群众学法、懂法、守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使他们掌握遇到问题寻找法律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工作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五五”普法规划的总体目标任务和法治漆桥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提高全镇法治化水平。
2、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服务群众,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全镇社会稳定。
3、坚持普、治并举,学用结合,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结合,使普法成为推进依法治理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4、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对象群体的特点,把握法制宣传教育的需求,确定重点内容,创新工作形式,进行分类指导,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对象和要求
“法律进社区”活动的宣传教育对象为全镇各村干部和群众。
(一)宣传的内容包括宪法、民事和刑事法律、法规及经济法、行政法,对农村干部的宣传以宪法、行政法为主,对群众则以民事和刑事法律、法规及经济法为主。
(二)宣传的对象包括农村干部和群众,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等特定对象和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
(三)针对现状,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劳动法及企业用工制度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懂法、守法,懂得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宣传内容
通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将以下法律、法规宣传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四、宣传方式
1、定期组织村干部进行法制教育培训,通过会议与培训相结合、专题会议讨论等方式向基层村干部展开宣传,提高农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法治实践水平。
2、开展“月月”送法进社区活动。每月向各村分发“法律进社区”简报,充分利用各村现有展板、橱窗张贴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不断更新宣传内容。
3、开展社区“三服务”活动。一是服务青少年,通过开设青少年及家长法制讲座、走访社区或家访等形式,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培养。二是服务老年人,定期进行老年人权益维护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三是服务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开展送法上门等活动,激励他们热爱漆桥,做遵纪守法的建设者。
4、在调解农村纠纷过程中进行切题宣传,农村的矛盾纠纷纷繁复杂,在调解过程中向他们宣传法律知识既有利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农民群众理解接受。
5、利用节日、农事、传统集会等集会进行集体宣传,充分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营造普法学法的宣传氛围。
第五篇:法律进社区活动总结
普法宣传“法律进社区”活动演讲稿 各位街坊邻居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平桂管理区望高司法所在你们社区举行的“法律进社区”普法宣传知识讲座。为进一步推进“六五普法”,践行司法部发布《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管理区司法局与望高镇党委、政府密切沟通协调,联合举办了此次普法宣传知识讲座。
今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普法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保障和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既要靠正确的思路来统领,也需要靠完备的法制作保障。
按照管委宣传部、平桂区司法局和平桂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当前全管理区正形成大力开展“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的良好局面,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是“法律六进” 工作的本质要求,而开展本次普法宣传正是为了贯彻“法律六进”方针中法律进社区的具体要求。
认真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进行普法教育、法律宣传,可以使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而此次活动主要是以《婚姻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劳动法》等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主,配合我望高司法所在社区内进行现场咨询,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对于离婚、赡养、抚育费、民间借贷、损害赔偿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事案件,以案例的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讲解,不仅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也提高了辖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涉及自身民、商事纠纷的能力。
法律进社区是直接面向社区、面对群众,普及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工程。在社区居民逐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中,许多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疏导和解决。法律服务进社区,使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到帮助随时都在身边。这样对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指导他们正确处理法律问题,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能起到促进安定团结、促进经济建设的重大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在此次“法律进社区”普法宣传活动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切实提升法律素质和涵养,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知法守法用法,为共建法制社会,创建平安望高、法制望高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