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高温津贴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5 15:3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员工高温津贴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员工高温津贴管理办法》。

第一篇:员工高温津贴管理办法

XXXXXXXX公司高温津贴福利管理办法

本着关怀和爱护员工,结合本公司现场作业特点,特制定本公司员工高温津贴福利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

XXXXXX服务有限公司。

二、适用人员

1、连续六个月在博林公司工作;

2、室外露天作业的,室内无空调或无其它降温设施的;

3、满足上述第1条、第2条的员工;

三、福利项目

1、高温津贴标准:室外露天作业员工每人每月15元,共计50元;室内作业员工(含室内无空调或无其它降温设施的)每人每月10元,共计30元。

2、高温津贴期:每年七月至九月;在此期间离职员工,按实际时间计算;不满一月的,按一月计算。

3、高温津贴的发放:每年的九月底,以现金方式发放给员工。现场员工由现场主管发放; 公司管理人员由财务部发放。

四、其它

1、当日气温38℃或以上(以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通过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公众发布的气温为准),可根据现场工作状况调整作业时间。

2、除高温津贴外,公司领导及管理干部携带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暑降温食品到各现场,慰问全体现场员工。

3、本管理办法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XXXXXXX公司。

XXXXXX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8月15日

第二篇:广东省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

广东省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

粤人社发〔2012〕117号

第一条为了规范高温津贴发放工作,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在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有关高温津贴的发放,适用本办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安排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作高温津贴的发放,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以下统称高温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在工资清单中列明具体项目及数额。

第四条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因下列情形之一未能正常出勤的,用人单位可按劳动者当月实际出勤且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一)因事假、旷工未提供劳动的;

(二)在医疗期、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计划生育假等未提供劳动的;

(三)劳动者其他个人原因未出勤从事高温作业的情形。

第五条用人单位当月临时安排劳动者在33℃以上的作业场所或者露天工作的,应当按其当月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折算发放高温津贴。用人单位安排非全日制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按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第六条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第四、第五条的规定折算高温津贴,如当月折算后的高温津贴高于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月高温津贴标准的,可按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发放当月的高温津贴。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者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高温作业人员发放全额高温津贴。

第八条高温津贴的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确定并可调整。

第九条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

第十条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税前扣除按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情况及高温津贴发放情况,并至少保存二年。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情况以及高温津贴发放情况,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第 166 号

《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已经2011年12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8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适用本办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高温天气是指县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的领导。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

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行业协会依法对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采取的劳动保护措施进行指导。

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高温天气期间采取的劳动保护措施实施监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高温天气预警预报制度,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气象主管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后,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和有关电信运营企业应当及时向公众传播。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劳动者工作时间,保障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设施,保证生产现场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 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组织、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应当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宣传教育。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增强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作业的自我劳动保护能力。

第九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高温天气期间,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当日应当停止户外露天工作;

(二)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39℃以下(不含39℃),全天户外露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12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工作;

(三)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不含37℃),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户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第十条 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措施,使作业场所温度低于35℃的(不含35℃),以及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用第九条规定。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工作及温度在33℃以上的作业场所工作。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者降低劳动者工资。

第十三条 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高温津贴标准和发放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 每年6月至10月的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清凉饮料。

提供的清凉饮料不能充抵高温津贴。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高温天气必需的劳动防护设施和用品,并加强对劳动防护设施和用品的维护和管理。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工作环境下设立休息场所,并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备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对患有不适合在高温天气露天工作或者室内高温工作疾病的劳动者,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调整其工作地点或者工作岗位。

确因工作需要不能调整工作地点或者工作岗位的,应当采取应对突发疾病的预防措施。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配备常用防暑药品。劳动者出现中暑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病情严重的,应当立即送医院治疗。

第十九条 劳动者因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引起中暑,经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职业病的,可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经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中暑死亡或者中暑后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依法处罚:

(一)未按照国家标准落实通风、降温、隔热等防暑降温措施的;

(二)未设立休息场所的。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未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补发;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提供清凉饮料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企业工会或者所在地总工会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意见,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有关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摄氏度(℃),除已注明的外,均含本数。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关于公布我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局、卫生局、安全监管局、国税局、地税局、总工会,顺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市场安全监管局、国税局、地税局、总工会,横琴新区地税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保护工作,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66号)要求,现公布我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6.9元。

本通知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粤劳社〔2007〕103号)及《关于非高温作业人员发放高温津贴的意见》(粤人社发〔2010〕19号)同时废止。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卫生厅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广东省总工会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高温津贴标准

22省份公布高温津贴标准 北京每月120元居第6 高温天上班有没有相应的高温津贴?是怎么发放的?法晚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2个省份发放高温津贴。浙江、江苏、上海标准最高,每人每月发200元。

22个省份中,发放高温津贴时间最长的是海南省,从4月至10月,有7个月。重庆、广东、福建3地为5个月。

专家分析,高温津贴发放的标准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比,发放标准高的多属东部地区。

与此相反,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发放高温津贴较低。

专家指出,到目前,我国高温津贴发放还没有统一的全国性标准,在发放方面的强制力度不够,建议统一立法,制定全国性法律。

金额浙苏沪发放标准排前三

高温津贴只针对在高温(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天气露天作业的人员,以及不能有效将工作场所温度降到33℃以下(不含33℃)的单位的劳动者,如建筑工人。

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长,各省的标准不一。

法晚记者统计发现,从各省份发放高温津贴的金额来看,其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比。

如发放高温津贴排名靠前的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津贴金额每人每月是200元。三省市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位于全国各省市前列。

根据统计,发放金额每月在120元及以上的共有8个省份,记者注意到,其中7省份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排名均在13名以上的位置,且这8省份多属东部地区。

与此相反,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发放高温津贴较低,甘肃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45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40元,一般工作人员(含行政事业单位)每人每月35元,和此相对应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甘肃省排在31位。

除了按月发放以外,也有按日发放的省份,在这些省份中,记者注意到,从整体来看,仍是东部、中部省份的发放标准高于西部地区。不过在西部省市当中,也有发放较高的省份,如重庆,40℃以上高温工作人员每月最多可领20元/天的津贴。

●专家解析

经济越发达津贴越多

发放高温津贴的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等有一定的关系。“要想办事情需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冯英说。

冯英告诉记者,在一般情况下,发放相关的津贴标准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工资增长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都直接相关。

不过,也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当地政府的治理理念、政策偏好等,“一个地方可能更加具备以人为本的观念,倾向对劳动者进行保护,这样一来出台制度就比较积极、及时。”

冯英还表示,发放标准还和当地劳动者的意识有一定关系,比如南方沿海地区,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劳动者权益保护意识比较强,这也会给政府、企业带来压力。

时长7个月海南发放时间最长

众所周知,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各地发放高温补贴的时间长短不一,正和我国各地气温差异有关。

法晚记者统计发现,22个省份中,发放高温津贴时间最长的是海南省,为4月至10月,有7个月。

位于赤道附近的海南一年四季都比较热,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在16℃以上,夏季最高能达38℃以上。

除海南以外,重庆、广东、福建3地发放时间也比较长,为5个月。另外,记者统计发现,发放时长在4个月以上的省份有7个属于南方地区。

除此之外,其他多数省份发放时长都为3个月,而且多为北方地区。如北京每年发放的时间是6、7、8月,这3个月也正是北京比较热的时期。

另外,记者注意到,安徽、新疆和四川发放高温津贴则没有天数的限制,规定以当地气象台公布的气温为准,当地气温露天在35℃、室内不能降低至33℃以下时,就可发高温津贴

●专家解析

各地气温决定发放时长

冯英表示,各地的气温决定了发放时间的长短,高温津贴本来就是因为高温才发放,所以高温持续时间越长,发放的时间也就越长。

比如山城重庆素有“火炉”之称,广东、福建位于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树木常青,自然每年热的月份也比较多。

而北方地区每年比较热的时候基本都在6、7、8月,6月份开始,8月后逐渐转凉。冯英分析说,人的正常温度是36℃左右,外界温度如果超过37℃,人就会感到比较难受,会中暑,超过40℃,人体代谢条件功能等都会受影响。

如果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体会受到伤害,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针对高温进行劳动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各地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及时长

序号 省份 发放金额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排名 时长 1 浙江 200元/月 27359 3 4个月 2 江苏 200元/月 22944 6 4个月 3 上海 200元/月 31813 1 4个月 4 湖南 150元/月 16566 13 3个月 5 广东 150元/月 23898 5 5个月 6 北京 120元/月 29073 2 3个月 7 山东 120元/月 19490 8 4个月 8 江西 120元/月 15481 23 3个月 9 天津 93.8元/月 24293 4 4个月 10 甘肃 45元/月 13063 31 3个月 11 山西 10元/天 15640 20 3个月 12 海南 10元/天 15600 21 7个月 13 河南 10元/天 15900 17 3个月 14 吉林 10元/天 15572 22 未设定时长 15 陕西 10元/天 15695 19 4个月 安徽 不低于10元 15788 18 未设定时长 17 湖北 8元/天 16058 16 3个月 18 宁夏 7元/天 15345 25 3个月 新疆 6—12元/天 13500 30 未设定时长 20 四川 6-10元/天 15461 24 未设定时长 21 重庆 5—20元/天 17532 12 5个月 22 福建 5—8元/天 21718 7 5个月

注:除重庆外,按日发放的省份均是达到一定温度后发放,即:在高温(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天气露天作业,以及不能有效将工作场所温度降到33℃以下(不含33℃)的单位。

●专家建议

强制性差规定执行打折扣

早在1960年,卫生部等部门发布了《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

冯英告诉记者,这个暂行办法颁发年代比较久远,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年了,如今,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暂行办法规定的使用对象、条件等都比较狭窄,针对如何处理高温作业的不利后果也很模糊。2007年,人社部、卫生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其中一个内容就是针对高温津贴发放而制定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

目前发放高温津贴标准的最直接依据,就是2007年的这一政府文件,但这个文件只是指导性的文件,其规范性层次低、强制性差,不足以约束企业的行为,这就给企业可乘之机,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逃避责任。

另外,文件本身规定不详细,没有明确发放形式及标准,影响了津贴发放的具体实施。最后,劳方力量弱于资方,维权相对来说比较难。劳方明知企业未发高温津贴却不敢声张,要了津贴可能面临被解雇的风险。

统一立法制定全国性法律

冯英直言,应对高温津贴具体发放进行立法。

冯英给出两个建议,一个是制定全国性的法律,由全国统一立法,然后各地出台相关细则。不过她也表示,立法也是有成本的,立法周期相对也较长。

另一方面也可由地方先行试水,出台地方性法规,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再进行统一立法。“地方性的法规约束力也是很强的。”冯英说。

就具体的内容来看,冯英表示,首先对高温天气应明确进行界定,比如确定为自然灾害的一种。

另外,在高温时段是否要强制性停止工作、调整工作时间,即使在高温下仍需工作,发放劳动者高温津贴的标准和发放时间等,都应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

第四篇:高温津贴方案

高温津贴方案

2011年7月1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关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 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共4个月。通知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虽然高温津贴以通知的形式存在,并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但公司从人性化角度出发,遵守政策法规,积极采取措施,力求改善员工工作状况。在改善的同时,也希望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完善公司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现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高温津贴的的发放标准

1、户外作业:100元/月/人;

2、半户外作业:50元/月/人;

3、其它作业:30元/月/人。

各项目点人员统一发放:毛巾2条,香皂2块,并会定期发放防暑降温药品仁丹2瓶、清凉油、风油精1瓶、大麦茶给领班统一泡水到各项目点。

二、工作现场防暑安排

1、调整工作时间错开高温天气时段,可采取提早一小时上班,推迟一小时下班或其它能错温时段;

2、领班及时关注员工身体状况,如有身体不佳者及时调整,另行安排工作时间;

3、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4、凡在工作作业中出现中暑现象的,项目点负责人需负管理责任,并影响年终奖的发放。

近期内采取如上措施的同时,我们也根据天气变化的实际情况随时对避暑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高温津贴实行与说明

1、符合发放标准人员,高温津贴由行政人事部按月造册发放。

2、标准范围内员工如出现缺勤现象,视其情况减发高温津贴,减发标准为:

——旷工:每月每旷工1天,扣发当月全额高温津贴。

——迟到或早退:以行政人事部的检查统计为准,每月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发津贴的50%;每月迟到或早退2次及以上,扣发当月全额高温津贴。

——事假:每月累计事假含3天及以上,不超过5天,扣发当月全额高温津贴。国家规定的婚、丧、产假除外。

四、报送方式

1、各项目点领班根据员工实际工作情况,以考勤附件的形式,如实提供户外作业与半户外作业员工名单,由行政人事部统一按月发放。

2、如有误报或错报,及时报送改正,产生的差额费用,由各项目点负责人自负。

五、附则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上海XXXXXXX有限公司

行政人事部

2011-7-18

第五篇:安徽省高温津贴标准

安徽省高温津贴标准

关于我省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

皖人社发〔2011〕34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工会:

为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气温以省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为准。

二、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平等协商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条件、范围及具体标准。

三、企业在高温天气期间,应遵守国家、省防治高温职业危害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职工工作,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增加休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或停止高温时段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企业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不得因增加高温季节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季节津贴。高温季节津贴计入工资总额,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五、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安全监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管,确保高温季节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

六、本高温季节津贴标准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卫生厅>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总工会> 二○一一年七月四日

相关阅读:高温津贴当发未发最高罚单位两万

公交车司机:每月300元

上午10时,太原市建设路901路公交始发站,几名司机正在办公室吃西瓜、雪糕,等着换班。司机王师傅介绍,如平时任务跑趟完成合格、车保养合格,每月可以发300元的高温津贴,仍然是发6—8月3个月。

环卫工人:原则上每人每月30元

上午10时,省城迎泽大街。环卫工人张师傅告诉记者,他领高温津贴已经有两年了,每年6—8月这3个月,他们每月都能领40元。

太原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温津贴原则上每人每月30元,因区财政情况不同,各区有所差异。现在省里有了具体标准,市里将按新标准执行。

农民工:难以领取

在省城新晋祠路一建筑工地,河南农民工王师傅表示,虽然工地上没有发过高温津贴,可“哪敢要呀?老板给就给了,不给也没办法”。

访并州南路、建设南路等工地,农民工或者不知道高温津贴,或者知道却难以领取。一位工地有关人士分析,不少工程多次分包、转包,给高温津贴发放带来难度,因此难以统一通知发放。另一方面,工人流动性大,不少工人自己不会主动索要高温津贴。

不能用实物抵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津贴必须用货币形式支付,每个月可以随工资一同发放。用人单位可以额外给职工发放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品,但不能折合现金抵充应发的高温津贴。

该负责人还表示,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而且,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以增加休息、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

领不到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给劳动者发高温津贴,劳动者该如何维权?省人社厅劳动保障监察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依法向相应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或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接到举报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对用人单位下达改正指令,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于拒不改正的单位,可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处以2000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

省总工会已发出专门通知,开展“关爱职工、平安度夏”维权活动月活动,重点检查高温季节各项津贴标准及相关待遇落实情况。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提醒,职工如果在高温场所因工作原因引起中暑,并被职业病防治部门鉴定为物理性中暑,即可到劳动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申请。通过认定后,按照相关法规享受工伤待遇。

下载员工高温津贴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员工高温津贴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温津贴领取解析

    高温津贴领取解析 在炎炎烈日下上班,是一件非常煎熬的事情。有很多公司为了鼓励员工上班,给予员工高温津贴补助。本文,51社保网来为大家介绍,怎么领取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是针对......

    浙江省高温津贴标准

    浙江省高温津贴标准 >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省直各单位: 为加强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切......

    2018年杭州高温津贴标准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 为加强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切实保护劳动者生......

    劳动工人高温津贴规定

    35℃以上露天作业可享高温津贴 禁用饮料冲抵 2012年07月05日04:13新京报[微博 ]邢世伟我要评论(30) 字号:T|T [导读]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

    关于高温津贴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是指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以下统称高温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

    广东国税地税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2012.5.24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卫生厅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广东省总工会 关于印发《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

    新疆统一企业高温津贴标准

    新疆统一企业高温津贴标准 气温35度以上用人单位支付 工人每天领6至12元高温费都市报讯 伴随着仲夏的到来,高温天气也相继光顾我区各地。在炎炎烈日下,为不影响工程进度,不少劳......

    高温工作及津贴范文大全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制定高温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 川劳社办[2007]58号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卫生部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