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区别
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区别
1、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是律师,在受案范围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允许办理刑事辩护案件。
2、收费标准不同,相对来说,律师收费要高一些。
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能跨区域办案,律师是全国各地都可以去办案子的。
4、两者执业准入要求不同,律师须具有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执业资格。而基层法律工作者只需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既可以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也可以按照规定的条件通过考核取得执业资格。
5、两者执业的法律依据不同,律师执业的依据是《律师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的依据是司法部的两个部颁规章,即《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
律师的业务范围
1、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聘请,担任法律顾问。
2、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3、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
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4、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5、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6、接受非诉讼法律事务当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务。
7、解答有关法律的咨询,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二、基层法律服务业务范围
1、担任法律顾问。
2、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
3、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
4、主持调解纠纷。
5、解答法律咨询。
6、代写法律文书。
7、协助基层司法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业务工作。
第二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60号)
2009-2-19 | | 来源: 荆州市沙市区司法局 | 被阅读575次
(2000年3月31日司法部令第60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执业,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
第三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责是依据司法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执业要求,开展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执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依照本办法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管理和指导。
第二章 执业资格
第五条 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应当具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
具备律师资格、公证员资格或者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的人员,也可以申请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经考试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
(一)拥护宪法,遵守法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具有高中或者中等专业以上的学历;
(三)品行良好;
(四)身体健康
第七条 全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由司法部统一组织,省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承办。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由司法部确定;考试合格人员,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确认。
第八条 符合本办法第六条
(一)、(三)、(四)项条件,能够专职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按考核程序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
(一)具有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以上学历的;
(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审判、检察业务,司法行政业务工作或者人大、政府法制工作已满五年的。
第九条 对申请考核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的,由地级司法行政机关考核提出意见,报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第十条 经考试或者考核合格的人员,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报请司法部颁发《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证书》。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考试或者申请考核:
(一)受过刑事处罚的(过失犯罪的除外);
(二)被开除公职的;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第十二条 参加考试或者考核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考试成绩或者考核结果无效,已经作出的授予执业资格决定应予撤销,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予以收回,并在二年内不允许参加考试或者考核:
(一)提供虚假、伪造的证明文件或者以其他欺诈手段骗取参加考试或者考核的;
(二)考试作弊或者由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的;
(三)其他严重违反考试、考核纪律的。
第三章 执业登记
第十三条 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或者具有本办法第五条所列其他执业资格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一)在基层法律服务所实习满六个月,被该所鉴定合格;
(二)基层法律服务所决定聘用;
(三)申请执业登记时符合本办法第六条
(一)、(三)、(四)项条件。
申请执业登记前从事过律师、公证和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审判、检察业务工作,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和其他法律业务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不经实习,直接申请执业登记。
第十四条 申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登记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作出不准予执业登记的决定:
(一)具有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二)曾被基层法律服务所给予开除处分的;
(三)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或者受到停止执业处罚期限未满的;
(四)具有律师或者公证员资格、并已在律师事务所或者公证机构执业的。
第十五条 省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经其授权的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登记,颁发《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第十六条 申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登记,应当填写《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申请执业登记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人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公证员、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书;
(二)基层法律服务所对申请人实习表现的鉴定意见;
(三)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同意聘用申请人的证明;
(四)健康状况证明;
(五)登记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 申请执业登记材料,由拟聘用申请人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提交住所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查,由其出具审查意见后逐级上报执业登记机关。
县级、地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查的时间均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十八条 执业登记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审核,以书面形式作出准予执业登记或者不准予执业登记的决定。不准予执业登记的,应当说明理由。
对准予执业登记的申请人,由执业登记机关颁发《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申请人对不准予执业登记决定如有异议,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法》和司法部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九条 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或者本办法第五条所列其他执业资格,在教育科研部门工作、乡镇企业工作或者务农的人员,经基层法律服务所聘用,可以兼职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申请兼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登记,依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
基层法律服务所聘用兼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人数,不得超过专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人数。
兼职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变更执业机构的,持原所在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终止聘用关系的证明和拟应聘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同意聘用的证明,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申请更换《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第二十一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回其《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报请执业登记机关予以执业注销:
(一)因调离、辞职而停止执业的;
(二)因被辞退、开除而停止执业的;
(三)因所在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停办而停止执业的;
(四)因其他原因停止执业的。
第二十二条 《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不得伪造、涂改、抵押、出借、出租。
《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遗失或者损坏无法使用的,持证人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补发或更换手续。
第四章 聘用管理
第二十三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实行聘用制。
第二十四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与被聘用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订立聘用合同。
聘用合同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聘方名称和应聘方姓名;
(二)聘应双方的权利、义务;
(三)聘用期取以及届满续聘的办法;
(四)聘用期间解除双方聘应关系的条件和办法;
第三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规范
一、设定依据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60号)
二、注册条件
1、《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五十条规定:注册机关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上工作完成情况、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情况进行审核,对于符合继续执业条件的,准予办理执业证注册。对准予注册的,由注册机关在其《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上加盖注册印章。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注册机关经审核,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暂缓执业证注册:
(一)因违反执业纪律或者有关管理规定,正在接受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基层法律服务所查处的;
(二)有犯罪嫌疑被立案查处的;
(三)采用弄虚作假手段企图骗取通过注册的;
(四)因患病或者其他原因已连续停止执业六个月的。对暂缓办理执业证注册的,应当通知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所在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并暂不发还其《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被暂缓办理执业证注册的因素消除后,对于符合继续执业条件的,经住所地的县级司法行政
机关审查同意,报请注册机关补办执业证注册。
三、办理程序
1、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填写《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注册登记表》,提出申请,基层法律服务所签注意见,加盖公章。
2、基层法律服务所将申请人登记表与执业证一并报县区司法行政机关。
3、县区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后签注意见,加盖公章,报地级市司法行政机关审查,签注意见后,上报省级司法行政机关。
4、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在收到报送的登记表与执业证后进行审核。
四、办理时限
1、县级、地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查的时间均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2、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注册。
五、收费标准
不收费。
六、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
1、上执业情况和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情况的个人总结;
2、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该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表现考核意见;
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培训的登录情况;
4、《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5、《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注册登记表》
七、申请书示范文本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注册登记表》(可向省司法厅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索取)。
第四篇:甘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甘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记剑河县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工作者黄仁贤
黄仁贤,男、苗族、现年44岁,法律专科学历,现任剑河县司法局太拥司法所所长,剑河县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工作者。1998年7月至2004年5月先后在展模乡政府、太拥乡政府工作,2004年6月调入太拥司法所工作至今。在24年的基层行政工作实践中,他的足迹踏遍了全乡的山山水水、村村组组,把国家的法律、党的政策和自己对人民的—片真情送到群众的心中。特别是任太拥法所长来,他努力学习法律法规有关知识,通过考试获得了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书,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获得了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信任和老百姓的赞扬,为太拥乡社会的和谐平安、经济发展做了积极的贡献。24年来,他先后荣获省、州、县“贵州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和2011年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人民调解能手”称号,2005、2008、2009年被剑河县司法局评为先进个人。他所在的司法所2006年被评为人民满意司法所、2009、2011年被评为为司法行政绩效目标量化考评一等奖。保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太拥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
日益增多,其中不乏重大疑难纠纷,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化解重大疑难纠纷,确保全乡的平安和谐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黄仁贤作为一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村级调解组织建设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工作的第一要务。从2004年以来,组织建立健全完善了全乡基层调解组织及各项调解规章制度,共组织村支记、村委员会主任、村调解主任进行调解知识培训12次,使他们掌握了法律法规、调解知识、调解技能,为全乡开展调解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在全乡由原来大、小纠纷都要介绍到乡政府调解,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事事有人管的调解格局。如:2010年1月至9月全乡发生各类矛盾纠纷11起,调解11起,成功11起。其中:村级调解9起,成功9起,村级调解率高达82%。几年来,黄仁贤同志出色地发挥着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任法律服务工作者以来,他共参与或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其中有10余起是重大疑难案件,如:2004年8月24日成功调解乌连村1至6组与7、8组1990年以来争执“报秀山”山林权属,双方曾多次扛枪扛刀打架闹事,经乡、县人民政府调处,州人民政府复议,县人民法院、州人民法院判决,此山林权属归7、8组管理使用,1至6组均表示不服,2004年8月7、8组村民进山采伐林材,8月23日又引发纠纷,乡政府立即指派黄仁贤同志带队,组织林业站、土管所有关人员进村调解,进村后,他组织村、组干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然后进行调解,最终达成7、8组成一次性支付村委会管理费用6000元,山林权属归7、8组管理使用的协议,长达14年的山林纠纷终告结束。又如: 2010年8月30日,太拥乡柳金村闵明武、石开平两家因20多平方米宅基地争议闹到太拥司法所申请调解。他花了二天时间入村进行了调查取证,调查证实:闵明武、石开平两家相邻居住几十年,是郎舅关系(石开平是闵明武姐夫),因宅基地界畔不明时常发生争议,乡、村两级经过多次调解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但矛盾也未激化。由于石开平家的孩子都已长大,结婚生子,2009年急需重建新房,原争议的20多平方米宅基地重新成为争夺的焦点,导致矛盾升级。在查证中,双方均不能提供土地使用证,各自说法不一,石开平说:“宅基地是亲妈送的”。而闵明武则说:“石开平宅基地是我家的自留地,1973年我还小,不懂事,母亲成份高,姐夫石开平强占我家的自留地起房子的,现还与我争相邻的20多平方米,我要申请退还我家的自留地”。通过走访知情干群证实,所争议宅基地是闵明武的土改自留地,现闵明武母亲已过逝多年,不知是其母亲赠送给其姐夫石开平,还其姐夫石开平强占的,但因这宅基地,他们俩郎舅之间相争已三十多年,互不相往来,如同仇人。2010年9月3日他邀请村干部和双方亲戚朋友到司法所参与调解,在通报基本事实的基础,组
织参与人员解读相关法律,与双方亲朋单独座谈,让亲朋知实情、明道理、懂法律,参与调解协议的协商。在各方的努力疏导、引导下,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通过这次调解,一场长35年的纠纷终于得到化解,郎舅关系和好如初。2004年以来,他参与制止群众性械斗9起,参与各类矛盾纠纷123起,件件档案记载清楚明白,使问题和矛盾得到及时调解,把绝大多数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和促进了太拥的社会稳定。
二、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搞好法律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是保一方平安的前提。为此,2004年以来,黄仁贤同志每年精心组织开展“三.八”节、“3.15”、五月综治宣传月、“六.一”儿童节、“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紧紧围绕“五五”普法、“五六”普法、“民主法制示范村”、“法治示范点”、“法律八进”、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教育为活动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并定期到中小学校上法制课。2004年以来,共协助乡政府组织举办大型普法活动30余次,做法制报告会4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5000多份,张贴标语700余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播放法律宣传光碟12盘,出简报60期,受教育人数达5万余人次。通过扎实过硬的法律宣传,提高了全乡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创造了人人懂法、个个守法的治安环境。
三、作为法律服务工作者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
黄仁贤同志从事法律服务工作8年来,恪守法律服务工作者形象和职业道德,始终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热情接待每一位当事人,共办理民事、经济、劳动仲裁等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案件160余件,代拟法律文书33件,耐心解答当事人法律咨询千余人,积极主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数十件,努力为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现为寨甩村、半溪村担任法律顾问,每月至少一次到寨甩村、半溪村去走访,为村委会、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同时还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
四、廉洁自律方面
黄仁贤同志严以律己、清正廉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事法律服务工作以来,他始终铭记做事先做人,正人先正已的道理,时刻告戒自己,做人做事上要对得组织,下要对得起农民群众,要对得起家人和自己的良心。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均能够做到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对群众不吃、拿、卡、要。24年来,未曾受到任何纪律处分,或是因为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批评。
黄仁贤同志在做好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当地领导的好评。他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千家万户的安宁,就象一条老黄牛,无私的奉献,受到地方党委、政府,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充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第五篇: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执业情况总结
文章标题: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执业情况总结
我执业三年了,算不上一个特别成功的律师,但比起很多人来,也不算失败,仔细计算了一下,三年总共办了五十七件案子——诉讼案件五十三件,非诉的四件。在诉讼案中,刑事案件(含刑附民)十八件,民事案件四十三件,行政案件一件,仲裁案一件。在十八件刑事案件中,法律援助有三件,毒品案九件,抢劫、非法拘禁、交通肇事、故意伤害、诈骗、抢夺各一件。在四十三件民案中,因车祸或意外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有八件,买卖合同纠纷十一件,私人间的借款案六件,房地产纠纷案五件,公司的股权纠纷三件,知识产权案三件,离婚案两件,遗产案一件,保险理赔案一件,名誉权纠纷案一件,不当得利纠纷一件,还有一件比较奇特,一个当事人告他原来的律师不作为。行政案件是一个拆迁案,诉建设局。仲裁案是一个房产纠纷,因为购房合同上约定了仲裁。四个非诉案件其实是为同一家公司办的,有两个是未经诉讼达成调解的合同纠纷,一个是代为调查取证,另有一个代收货款的案件。
五十七件案子总计收入代理费十一万三千九百元,均由所里开具正规发票。我单独办案收费最高的是一个买卖合同纠纷,一万八千,最低的是一个人身损害赔偿,七百元,法律援助案由司法局每件给六百,不计在内。刑事案件最高的是一个毒品案,一万三;最低的是一个抢夺案,一千。另外在代理费之外,总计收取办案经费五万七千六百五十元,其中两万五千一百三十七元为真实发生的花费,有发票冲抵,其余的三万两千五百一十三元为我的收入,算灰色收入吧。四个非诉案件收费总计两万六,其中有六千是作为代理费由所里开发票,其余的两万由对方单位扣税后支付,我是以单位职工的身份领取的,和所里无关。按照我们所里的提成规定,我能在扣税后得到百分之六十,实际算下我单独办的是全部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二,合办的还要减半,只有百分之二十六。三年来我实际拿到手的代理费为四万三千元左右,加上五万多的其他收入,总计收入九万多不到十万,平均每年三万左右。这就是我的全部收入。
从案件的来源看,我的案源基本是这样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几乎全部是和其他律师合办,我自己单独办的很少,收费也相当低,其他律师能多收一些,比如我和有个律师合作的一个合同案收了七万多,但我只分到了五千,连合办都不算。有些简单的小案子虽然算合办,但实际上全是我一个人办的,老律师根本不露面,连出庭都不去,因为收费本身就很低,我经常一个案子办下来只有两三百的收入。第三年我开始有些自己的案子,主要靠亲戚介绍或直接是亲戚的事情,比如我收费最高的一个案件就是我姐夫的公司的事情。靠朋友介绍的很少,另外有小部分回头客。案源非常不稳定,有时候一个月开七八个庭,有时候半年没事干。
我本人比较内向,不善于交际,虽然当了三年律师(如果算实习都超过四年了),但至今不能说真正认识一个法官,当然,这也和我的案子太分散太杂有关,和法官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交往,很少有碰到同一个法官的时候。三年来我没有和任何一个法官或检察官吃过一顿饭,只有一次,我们所一个老律师请一个外地来出差的法官吃饭,那人是他同学,我那天正好在所里,就一起去了,这应该不算。说实在的,有些法官我想请他吃饭,因为他赢得了我的尊重,比如市中院有一个法官,为了一个诉讼金额只有三万多的案子,反复地召集当事双方调解,在达成调解后,因为有支付义务的一方情况不是很好,不能按调解书执行,在我方申请强制执行的情况下,本来和案件已经无关的这个法官又好几次去被告家里做工作,不让执行局的人去他家,虽然我不太认同这种做法,但还是比较感动的。另外有一个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主办法官在判决以后还专门找了个星期六把我约到他的办公室进行法理上的交流,态度非常认真谦和,我知道这绝不是作戏,是真的喜欢法律这个职业。不过大多数法官我觉得都不是很喜爱这个工作,不耐烦的情绪时有表露,也许是我的错觉,我感觉他们总是很焦躁地办案,另外法官的情绪始终有些问题,主要是对比和律师的收入觉得不平衡。公平地说,现在法官的收入不算特别高,和一些成功的律师确实没法比,但和绝大多数律师比起来,他们享受着各种福利,拿着稳定的工资,省却了辛苦的奔波。而律师绝大多数心理是不健康的,他们随时都处在生存危机中,很多法学院的学生当律师是不得已,因为当律师不需要走后门找关系,这也预示着律师会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我见到年入千万的律师,也见过生活潦倒毫无发达希望的律师,我想虽然金字塔现象适用任何一个职业,但也很少有某个职业象律师这样,性质相同的工作贫富差距却达到如此惊人的地步。当然,法官不是不了解这些,但在他们眼里,只要有一个律师的收入达到让他们嫉妒的程度,他们就会把气出在所有的律师身上。
比起法官,我和律师的交往更多一些,除了在法庭外,平时也多次和律师有过来往。在法庭上我有几次遇见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