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科个人简历
个
姓名 生日 籍贯 政治面貌 学历 联系电话 地址 自我评价----1986-03-13 天津 党员 本科 139-----性别 民族 毕业院校 专业 邮编 电子邮件
人
女 汉
简
历
天津医科大学 法学(医事法律方向)300070----------@126.com
天 津 市 气 象 台 路 22 号 踏实认真,勤奋上进,坚持不懈;善解人意,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医事法律专业是新兴的法学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具有较大的发 展 潜 力 和 发 展 空 间。主 要 培 养 既 熟 悉 临 床 医 学 知 识,又 全 面 掌 握 法 律 知 识 与 技 能 的 复 合 型 人 才。具 有 较 强 的 司 法 实 践 能 力,能 够 在 司 法 部 门、法 律 服 务 机 构、行 政 机 关、医 疗 机 构 等 部 门 从 事 法 律 工 作。尤 其 胜 任 与 医 疗 卫 生 活 动 相关的立法、执法和处理医疗事故鉴定、民事诉讼等司法工作。宪 法、法 理 学、民 法、刑 法、行 政 法 与 行 政 诉 讼 法、民 事 诉 讼 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精神病学等 人 体 解 剖 学、生 理 学、生 物 化 学、病 理 学、药 理 学、病 理 生 理 学、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论、法医学等 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医事法学、医事仲裁与诉讼、律师实务与公正、医疗事故预防处理学等
专业介绍
法学课程
主修课程
医学课程
特色课程
英语水平
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 l 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计算机水平l 熟 悉 网 络。精 通 办 公 自 动 化,熟 练 操 作 Windows98/2k。能 独 立 操 作 并 及 时 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自 2005 年 9 月 任 2004 级 法 学(1)班 团 支 部 书 记 2006 年 9 月-2007 年 10 月 任 体 育 部 副 部 长 2006 年 11 月-2007 年 7 月 任 系 社 团 联 合 会 副 主 席 2004 — 2005 年 度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校 级 二 等 奖 学 金 2005 — 2006 年 度 被 评 为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校 级 优 秀 学 生 干 部 2006 年 被 评 为 校 级 优 秀 团 员 2006 — 2007 年 度 获 得 国 家 励 志 奖 学 金 2005 年 11 月 家 庭 教 师 2006 年 9 月-2006 年 11 月 天 津 市 人 民 医 院 见习如果您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会以一颗诚挚的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勤 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校职务
获奖情况
社会实践
附言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天津医科大学医事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这 份自荐材料,给我一次施展才华、迈向成功的机会。大学期间,本着
严谨求学的态度,在学习中我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把专业知识与实践 相结合,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将我所学用于实践,不断增強自己的工作能力,为 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英语方面,我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具备良好的听、说、写、译的能力。在学生工作方面,除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外,先后担任系体育部副部长、系社团联合
会副主席。在各种活动的组织中,我充分调动参与人员的热情,调让大家都得到锻炼发挥出 每个人的特长,同时,做好各种意外的预防工作(体育活动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以防同学 们受伤,最终让同学们得到快乐,使活动圆满成功。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活动得到了领 导和老师的肯定并给于很高的评价。成绩的取得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通过 组织参与这些活动我获得了锻炼,组织协调能力有了提高。在大学的生活中,我的思想政治 素质得到了提高,并且更注重发挥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怀着自信我向您推荐自己,如果有幸成为贵单位的一员,我愿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虚心尽责、勤奋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竭力为单位的发展 添一份光彩。最后,再次感谢您阅读此信,期待着您的早日答复。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此致 敬礼!
求职人:---2009 年 5 月
第二篇:中医科宣传材料
病友,您好!
您现在所住的科室是天祝县医院中医科,您的主治医生是
,责任护士是
,现就我科的基本情况向您做个简单的介绍:
1、在中医科住院的优惠政策:起付金降低20%,中医药品费、治疗费报销比例上浮10%,按90%报销。
2、哪些疾病适合中医治疗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许多疾病具有独到见解、独特疗法和确切疗效。那么患哪些疾病该看中医呢?
慢性疾病:中医的指导思想为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中医在诊疗时特别注意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善于分析、综合和推理,擅长于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平衡。因此,中医对于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反复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尿道综合征、贫血、糖尿病及老年期的消化、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疾患的治疗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大病初愈: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虚弱现象。此时采用中药调理效果尤为显著,因为此时中医采用扶正祛邪、辨证施补、全面调整的治疗方法,故能使病后虚弱者较快地恢复人体的生理平衡。
妇科疾病:妇女的痛经、月经失调、带下病、功能性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妊娠及产后疾患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宜看中医。因中医治疗妇科病用药谨慎,且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疾病不仅治标而且治本。
儿童疾患:儿童尤其是幼儿生病时,因为幼儿较难描述病情,就是家长往往亦很难准确地陈述病况。而中医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加上现代化的化验检查,通过综合分析,可准确诊断病情,并对症下药。
疑难疾病:各种肿瘤手术和放化疗后及癌症晚期病人,中医治疗可帮助早日恢复或延长生命期、提高生存质量。阳痿、遗精、少精、死精、女性不孕、神经官能症、面瘫、脱发、风湿、痹证、牛皮藓、白癜风等疑难病求治于中医中药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
有病难诊:许多人自觉有病,但经各种现代化的诊疗设备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对于气虚自汗、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频频、口渴、心悸、胸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症状,经中医仔细辨证,诊断出病因并对症施治,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时,亦可改用中医药治疗。
3、“三不要”、“三不用”、“四不能”原则
“三不要”: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坚决不做;可开可不开的药物,一律不开;可收可不收的费用,分文不收。
“三不用”:能用简单的药,就不用复杂的;能用便宜的药,就不用昂贵的;能用国产耗材,就不用进口耗材。
“四不能”:每位医生主管的每一名出院病人所用国家基本药物费用,占该病人总药品费用的比例不能低于30%;每位医生所管出院病人的抗生素费用,占该医生出院病人总药品费用的比例不能高于医院规定的控制线;每位医生所管全部出院病人的药品费用占该医生出院病人医疗总费用的比例不能超过医院规定的我科药物费用比例。
4、我科在护理站设立了病人意见投诉箱,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建议和意见,请您毫无保
留地提出来,我们会本着“看一个病人,树一次形象,交一个朋友”的服务理念,也为我科的建设和发展积极采纳您的建议和意见。
5、看中医前4个注意
(1)不要化妆。“望诊”对诊断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本来面目”。
(2)不要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杨梅、乌梅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橘子以及维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喝热饮,可使舌质变红。
(3)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等,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
(4)不做剧烈运动。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对诊断造成影响。
第三篇:中医科工作总结
在我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20xx年里,我科在院领导正确的领导下,围绕我院20xx年的工作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以医院制定的核心制度为指引,锐意创新,奋发图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人才,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20xx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为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现将20xx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民族政策,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职工都深知新疆的稳定是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和保证。全体医护人员表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线上,努力加强科室内的民族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医德医风方面:我科一直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医师,反复学习了医院的各种文件及规章制度。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树立起优质的服务特色和行为规范。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以及自治区的医务人员十不准,紧密围绕服务的基本理念,鼓励服务创新,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病人的生活和经济方面的困难,坚决杜绝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人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科及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的形象,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经常学习模范人物与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发扬先进和模范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科内定期召开会议,强调安全和质量,每月进行自查自评,对安全以及质量检查不合格表现者给予两彻底:(1)彻底整改、(2)彻底查办。今年我科在医院组织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患者满意度均达98%以上,并且患者零投诉,我科将更加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贯彻和执行新农合和低保户的相关政策,向患者宣教新农合和低保户在我院的优惠政策,体现我院人性化服务和公立医院服务优势。认真结算患者的病历,做到不漏费,不多收费,及时结算患者的清单,减少患者因结算所造成的不便,使患者得到及时快捷的服务。
三、业务素质方面:继续沿着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的业务发展思路,把我科的特色项目建设的更加具有优势。优良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院乃至我科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优良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推动科室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严谨有序的医疗秩序能够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我科围绕着强化本科室的学科建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中心,在思想上转变新思路,在专业上拓展新项目,继续将小针刀治疗项目延展的更加宽广,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肩周炎及软组织损伤,共实施了300多人次,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对于肿瘤晚期胸水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目前已经开展了3例病人,此项技术在我院内系中科室中为首次正规开展。今年继续深入开展高强度超声聚集刀项目,发挥我科肿瘤治疗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四篇:中医科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2013年即将过去,我们又以新的面貌迎来了2014年,我们XX医院再这一年中,开拓了中医的建设,引进了很多中医专家,由于领导对我的信任,有幸让我管理中医科。下面就做一总结:
一:建立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将三楼各屋编排好专家诊室,收集好每个专家诊室的钥匙统一管理起来,配齐每个诊室的物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例如:收款台的规章制度,卫生员的规章制度,及导医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对于来三楼的工作人员边工作边培训,创造出一个好的.安静的.和谐的.有序的就诊氛围;
二:做好与专家的协调工作,为了让专家尽快熟悉我院,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设施,各屋物品准备齐全,并清点物品,妥善管理。并为他们提供我院的收费标准及各种药品目录,并介绍我院的工作情况,及时与专家沟通,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态;
三:了解每位专家的特长,与一楼导医合作,向患者介绍每位专家,建立患者信息登记本,建起了患者与专家的一座桥梁,当有的患者挤压了几年的病再我中医治好的时候我们都感道非常的欣慰,当我门为患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之后我们也感到非常的高兴:
四:为了让病人进一步了解我院中医,为了服务于社区群众我们推出了免费进行耳穴压豆的活动,同时也赋予我院的本院职工,这一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来我院压豆的人群在不断的增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三九贴的活动,如果人员还在增加我们将继续延升到下一个月。
目前中医科的就诊人数稳中有升,但是了解我们中医科的人还不够广泛,我们计划明年继续宣传中医门诊,计划如下:
一:做好专家的索引,目前三楼专家已初建规模,我们将与专家进一步沟通,将每位专家的特点单独推出,做出索引,宣传社区;
二:做好家庭养生报,每月一次,目前正在运行中;
三:进一步增加亲和力,立足于服务社区,提高质量,到社区进行讲座; 四:继续协助医院做好社区义诊,做好H2检测,发放资料;
本着基层在社区,中层在社会,高端在服务的原则,纵向扎根基层,推进中层,拓展高端,横向巩固内线,发展外线,主动宣传,创造出一个又特色的中医门诊,服务于广大周围居民,及本院职工。
中医科:XXX
2013年12月17日
第五篇:医科所宣传材料
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概况
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东倚云龙山,南傍云龙湖,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一所公益型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现有在职职工60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科研人员33人,占人员结构比例的63%。自1975年建所以来,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服务公众的宗旨长期从事医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的科学研究,推广医药卫生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提供医学情报信息服务,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队伍,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各级各类课题百余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
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研究主线,紧紧围绕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脂肪肝、过敏性疾病、血栓预警等慢性病以及细胞治疗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现已成为徐州市慢性病的医学科研与临床基地。
建所以来,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承担了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多项国家和省市科技部门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卫生厅以及徐州市科技局资助的课题。全所先后承担和完成的市级以上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获各级各类科技奖30余项,其中一项成果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完成多项成果转让及合作开发项目,共获八项国家专利,发表各级论文200余篇。
目前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在政府的支持下建有四个针对本地区的公共服务平台:细胞研究与治疗公共服务平台、微量元素与重金属离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基因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和血栓检测和预警公共服务平台。除此之外,还与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科室介绍
临床医学部简介
临床医学部近年来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重点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专科建设.现有过敏专科、中医科、脂肪肝防治科、心血管科、糖尿病科(糖尿病学校)、预防保健科、理疗康复科等8个科室和住院部。其中过敏、血栓、糖尿病3 个特色专科,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现有高级职称专家 8人。中级以上职称15人。硕士研究生4人。我们以满腔的热情面向淮海经济区周边群众服务。
1.过敏治疗专科 过敏治疗科成立三十多年来,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及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各种过敏性疾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脱敏治疗及对症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区域内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专科。
作为苏北地区唯一一所集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免疫专科门诊,近几年又引进德国生产的先进诊断检查仪器,定量检测过敏原,检查结果在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方面均比原来的皮肤点刺法高,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具有极其良好的重复性。最近在原国产制剂脱敏治疗的基础上,进口了丹麦生产的变应原脱敏液,配合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系统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检查结果,辅佐转移因子、胸腺肽、卡介菌多糖核酸等免疫调节剂和雷公藤等免疫抑制剂综合治疗,使过敏性疾病患者病情不易复发并得以根治。多年来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患者近五万例,经临床验证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为苏、鲁、豫、皖周边地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受到广泛赞誉。曾获徐州市“五小”发明二等奖和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糖尿病专科和市糖尿病健康教育学校
2007年徐州市爱卫会、徐州市文明办、徐州市卫生局及徐州市广电局联合牵头,成立了徐州市糖尿病健康教育学校,由市医科所承办,并由经验丰富的糖尿病临床专家依托市糖尿病健康教育学校的平台,按照《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将糖尿病综合防治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办班教育的形式传授给患者,并建立专病档案的随访管理制度,使糖尿病患者学会从饮食调节、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定时检测等方面做好自我管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加强沟通,进行一对一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指导和长期跟踪随防管理,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规范治疗率,取得血糖控制平稳的效果并使综合达标率得到显著提高,深受患者的欢迎。现已举办学习班21期,接受教育的患者数百人。
专科开展胰岛功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以及、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等相关指标的定期检查,和早期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的筛查(引进了英国进口先进设备,开展了四肢多普勒血流和感觉阈值测定)。
3.脂肪肝防治专科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医学已进入改变行为、预防、治疗疾病的时代。而在另一方面,社区人群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不尽合理,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导致肥胖性脂肪肝的发病率节节上升,其危害之大,值得关注。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肥胖性脂肪肝的检出率高达43%--45%。为此我所与2005年报批了《青少年肥胖性脂肪肝影响因素分析及社区干预研究》省课题,总结出一系列的预防及综合干预措施,并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两项。
为提高脂肪肝防治水平,我所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合作,成立脂肪肝专科,引进HD-肝病治疗仪,采用穴位经络治疗,为脂肪肝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教育机制,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指导平衡膳食及科学运动方式,特别是近年来,配合中医中药辩证施治、内病外治等取得了满意疗效。
4.中医理疗科
中医理疗科依托所内雄厚的科研基础,采用高科技含量的中药内服、外治手段,打造强势中医特色专科服务于临床。
中药外治逆调项目,采用精细高纯萃取药粉热渗法,疏理五脏,通调经络,达到脏腑气血调和,对各种顽固性、难治性、慢性疾病疗效显著,对服药不便者尤为适宜。
中药配方颗粒,经浓缩提纯后冲服,在保证与煎剂效果相同的前提下,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简约、高效、清洁卫生。结合针灸、刮痧、按摩、拔罐及压力治疗仪、脑康复仪等高精设备,对于老年病、呼吸、消化、肾脏、心血管系统病,妇科系统疾病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5.血栓科为控制和减少血栓疾病的发生,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医科所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建立了血栓诊断实验室,开展溶血磷脂酸(LPA)及相关项目检测,进行血栓与缺血性中风预警工作。通过对血栓前的危险因素综合分析,有效发现血栓前高危人群,并结合临床先进合理的防治技术,有效预防了缺血性中风的发生。该研究为国家973计划项目,医科所在临床推广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获市新技术引进奖;
6.住院部
住院部是本研究所重点科室之一,是集医疗、科研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专业科室。目前开放床位40张,配有多参数心电监护仪、胰岛素泵、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TCD、B超、糖尿病足筛查仪、空气压力锅治疗仪等等先进设备。正规病房配套设施(供氧、呼叫等)独立成套,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病房生活设施齐全,内有躺椅、电视、衣柜、配套的专用卫生间和淋浴等。结合本研究所科研方向,病区以收治病情平稳的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为主,年入院病人300
余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本单位临床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检验医学中心简介:
检验医学中心依托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徐州市临床检验中心成立,是徐州市最早从事医学检验技术研发与服务的专业机构。中心围绕医学检测服务、医学检验技术研发、医学检验技术合作、细胞生物技术治疗等。
检验医学中心下设临检、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微量元素、细胞治疗、病理等专业,中心实验室拥有大型检测设备数台,如重庆维多FASCO3010全自动血流变仪、挪威糖化血红蛋白仪、日本OLYMPUS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仪、达安DA7600 PCR扩增仪、达安DR-6608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德国Mediwiss公司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仪、日本岛津6300全自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美国SHELLAB CO2培养箱、永新倒置生物光学显微镜、安泰双人双面洁净工作台及整体洁净度万级局部百级的细胞实验室等。
检验医学中心科技服务队伍由本所30??多名专业科技人员组成,其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及硕士学位5人,本科学历5人,80%以上研究人员具备中级职称,可提供专业、高效、优质的检验医学技术服务。坚持“人性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管理理念,秉承“诚信、高效、精准、创新”的服务方针,以国际ISO15189的标准来对实验室进行管理。
检验中心细胞研究实验室,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洁净技术专家按照GMP要求设计、建造,通过建立健全徐州市细胞治疗联合体系及相关的支撑体系,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理论、技术指导及临床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科研和临床应用水平,实现了节约资金和资源共享,建成为徐州市卫生系统第一个公共实验平台。该平台依托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细胞中心,引进解放军307医院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联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共同致力于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目前已对近200人次患者进行过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可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尤其是细胞免疫机制,调动机体自身免疫系统遏制肿瘤生长、消灭肿瘤细胞,特别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有广泛转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最大优点是针对肿瘤细胞,副作用很小,若与手术、化疗、放疗一起科学运用,可快速恢复手术造成的免疫损伤,特异清除术后残余肿瘤细胞,增强放、化疗敏感性,提高自身抗癌防御能力,具有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的特点。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在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如能恰当地结合细胞免疫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和放、化疗的副作用,保证综合治疗的顺利完成,并能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转移率,提高治愈率。对于年龄大身体衰弱的老年人也可通过免疫细胞回输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细胞研究实验室在掌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机制的基础上,目前已联合徐州市中心医院开展了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工作。细胞研究实验室以干细胞研究和生物免疫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中标徐州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课题2项、市社会发展课题2项、市科技计划指导性课题2项,获科研课题经费资助43万元。
检验中心微量元素检测室,去年投巨资引进日本岛津AA-63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规范化微量元素的检测,现在能够检测锌、铜、铁、钙、镁、铅等,已经检测标本数十万例,为广大徐州地区包括周边人群进行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提供优质的服务。目前已申请徐州市重金属检测公共实验平台,并获立项,今年即将通过卫生部的验收。
检验中心面向全社会接受各级医疗机构(包括一、二、三级机构)360余家送检的标本,同时此项服务还向铜山县、矿区及周边外省辐射。除提供常规检验项目服务外,更加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为临床提供技术含量高并有较高诊断价值的特别检验项目,有效地避免各级医疗机构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积极推动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充分发挥临床检验中心的职能,有计划、分阶段的对我市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技术与管理培训、质量考核与质量监督;为完善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及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