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油藏工程总结
油田开发 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照国家或市场对原油生产的需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开发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油田保持合理开发,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 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分为①开发前的准备阶段②开发设计和投产阶段③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油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工作一是详探 1地震细测工作2打详谈资料区3油井的试油和试采4开辟生产实验区;二是进行生产试验,认识油田的生产规律,为油田正式投入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料。选择生产试验区的原则①生产试验区所处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②生产试验区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全油田开发的影响要最小,相邻区域也不要影响试验区任务完成。③生产试验区的开发部署和试验项目的确定,既要考虑对全油田开发具备普遍意义的试验任务,也要抓住合理开发油田的关键问题。④生产试验区也是油田上第一个投入生产的开发区。试油的任务:1了解油层及其流体性质确定油田的开采价值2为确定各个不同含油层面积计算地质储量和确定油井合理工作制度 提出必要的资料 试采的任务 1认识油井的生产能力 特别是分布稳定的主力油层的生产能力及其常亮递减得情况2认识油层天然气能力的大小以及驱动类型和驱动能量的转化2认识油层的联通情况和层间干扰情况4认识生产井的合理工艺技术和油层改造5落实某些影响生产的地质因素 油田开发方针正确的油田开发方针是根据国民经济对石油工业的要求和油田开发的长期经验总结制定出来的,要服从“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完成原油产量的总目标 原则①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指油田地质储量、油层物性、流体物性),高速度地开发油田,保证顺利的完成国家和油区按一定原则分配给它的计划任务。②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油田获得最高的采收率。③油田生产稳定时间长,而且在尽可能高的产量上稳定。④具有最好的经济效果,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地采出更多的石油 层系划分原则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井能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有较长的稳定时间和较好的经济指标。②同一个开发层系的各油层特性要相近,油层性质相近包括沉积条件、渗透率、油层分布面积、层内非均质程度③各开发层系间必须有良好的隔层④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的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⑤考虑到分层开采工艺水平,开发层系不宜过长过细⑥同一油藏中相邻油层应尽可能组合在一起 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意义: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基础;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惊醒开发层系划分;油田高速开发要求进行开发层系划分。油田开发报告的内容:油田概况 油藏描述 油藏工程设计 钻井采油地面建设工程设计 油田开发方案实施要求 油田开发方案的内容1油藏地质特征2储量计算3油田开发方案的原则和方针 区域勘探的概念和任务 是在一个地区开展的油气田勘探工作 1进行整体调查 2了解地质情况3查明储油条件4给出油气聚齐的有力地带5进行油气地质储量估算6确定有利的含油构造不同时间注水及其特点早期注水及特点:油井产能较高,有利于长期的自喷开采,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和实现长时间的稳产,但投资大,回收期长。晚期注水及其特点:初期投资少,原油成本低,油田产量不可能稳产,自喷开采期短。中期注水及其特点:初期投资少,经济效益好,能保持较长的稳产期,不影响最终采收率 注水方式或注采系统分类边缘注水:是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分布在油水边界处进行注水。适应条件:油田面积不大、构造比较完整;油层结构单一稳定、边部与内部连通性好;油藏原始油水边界位置清楚;油层流动系数较高 切割注水:是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若干区块,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分区进行开发和调整。适应条件:油层面积稳定分布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注水井排可形成比较完整的切割水线;切割区内的生产井和注水井有较好的连通性;又曾有较高的流动系数,使切割区内注水效果能比较好的传递刀生产井排,以便确保达到要求的采油速度;顶部切割注水,适用于中等含有面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边外注水结合使用 面积注水:是把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的几何关系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适应条件:油田面积大,构造不完整,断层分布复杂;油层分布不规则,延伸性差,多呈透镜体分布;油层渗透性差,流动系数低;适用于油田后期强化开采,以提高采收率;油层具备切割注水或其他注水方式,但要求达到更高的采油速度时,也考虑采用面积注水方式;面积注水方式对非均质油藏、油砂体几何形态不规则者尤其适宜。点状注水:是指注水井零星的分布在开发区内,常作为其他注水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适应条件:岩性不均匀且不连通的油层。、面积注水的分类:四点法:(1:2)。五点法(1:1)七点法(2:1)反九点法(1:3)正对式直线排状注水(1:1)交错式直线排状注水(1:1)注采比(n-3)/2油田开发调整 1 层系2井网3驱动方式4工作制度5开采工艺 井网密度定义 每口井所控制的面积(km2/口)微观驱动效率:从注水波及的空隙体积中采出的油量与被注入水波及的地质储量之比剩余油分布:1断层附近2岩性复杂3现有井网控制不住的小砂体4注采系统不完善的5微构造部位周期注水 周期性的改变注入量和采出量再地层中造成不稳定压力场 使流体重新分布 试注水再层间压力下发生层间渗流 增大注入水波及系数 提高采收率 因素:1地层参数2注水方式参数水动力学方法 1周期注水2改变液流方向注水3强化注采系统的变形井网4补充点状和完善状注水系统5提高排液量6堵水和调剖技术7各种组合油藏动态分析:历史拟合阶段 动态预测 校正和完善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再油气开发应用 改变液流方向 周期注水 提高排液量 完善排状注水系统堵水与调剖的技术等 功能 确定原始地址储量 判断油藏的驱动机理 测算油藏天然水侵量的大小 预测未来油藏的压力动态 一般应用 天然能量分析 水侵量计算 储量计算 动态预测 特点1他是零维的 它是由油藏某点计算的2虽然他一般表现与实践无关 但是天然水侵量与实践有关 3虽然压力只是在水与空隙中出现 但他也隐含在其他项中 4是推到他时用的方法计算的而不是逐段的 常见的递减规律有哪些指数递减规律:是指在开发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率为一个常数。直线关系:指数递减类型的产量与时间在半对数坐标上呈直线关系,累计产量与瞬时产量是直线关系 调和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量递减率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其递减率与递减的产量成正比,即递减率随产量的递减而减小。直线关系:对于调和递减规律的产量与累计产量,在半对数坐标上成一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与初始的递减率成正比,与递减初始的产量成反比。而产量的倒数与时间呈普通的直线关系。双曲线递减规律:指的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符合解析几何中的双曲线函数。递减周期:产量发生变化时油田产量正好变为初始产量Qi二等十分之一,时间T即是。半周期:产量降为初始产量二等一半的时间。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图解法、试凑法、标准曲线拟合法等。油藏管理的概念及核心是什么?概念:有效地利用人力,技术和金融等可用资源,通过优化开采,以最低的资本投入和作业费用,来最大限度的提高从油藏中获取的利润。核心:油藏管理包括进行某些选择:让其发生和使起发生。可以在不进行刻意计划的情况下,听其自然从右仓操作中获得一定利润,也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采收率并从同一油藏获得在大利润.简述油藏管理的基本因素对油藏系统的认识程度,油采管理的经营环境,现代化技术.油藏经营管理过程是什么确立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开发方案,方案的实施,实施过程的监测与评价
第二篇:油藏工程复习总结
圈闭的三个构成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物。
油藏的度量参数:油水界面、油柱高度、含油面积。
油气藏的力学条件之一:同一个油藏应该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不同的油藏应具有不同的油水界面。力学条件之二:同一个油藏任意一点的折算压力都相等。
油藏所在储集层中,位于含油边界之外的地层水称为边水,位于含油边界之内的地层水称为称为底水。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地面标准条件下,天然气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地层条件下的气体体积与等质量气体在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的比值。天然气的压缩系数:恒温条件下单位压力的体积变化率。
原油的相对密度: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原油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原油的体积系数:某个地层压力下的原油体积与地面脱气原油体积的比值。
溶解汽油比:某个地层压力下原油溶解的气体体积(地面条件)与地面脱气原油体积的比值。绝对孔隙度:岩石的所有孔隙体积(连通孔隙与不连通孔隙)与岩石外观体积的比值。有效孔隙度:岩石的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观体积的比值。
表压:压力仪表直接测量到的压力数值Pgau。
绝对压力:流体本身具有的实际压力Pabs。
在同一地层深度处存在三个压力:流体压力Pw,数值最小;骨架应力Ps,数值最大;上覆压力Pob,数值居中。
压力系数:实测地层压力与相同深度处静水压力的比值。
余压:地层流体流到地面时的剩余压力,余压越大,表明地层流体自喷能力越强。地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时的油藏采出程度定义为油藏的弹性采收率。
油井的表皮因子大小反应油井的完善程度或地层的伤害程度。
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量为油井的产能指数。
气井的产能:在特定的压力条件下气井的日产气量。
气井产能方程两种基本形式:二项式和指数式。
第三篇:中石油(北京)油藏工程在线考试
课程编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 末 考 核 《 油藏工程 》
一、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简述油田开发的程序。
合理的油田开发程序就是正确的处理好认识油田和开发油田的矛盾,把勘探和开发油田的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发油田。其开发程序为:
(1)在以见油的构造和构造带上,根据构造形态合理布置探井,迅速控制含有面积。
(2)在以控制含有面积内打一批资料井,全面了解油层的物理性质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情况。
(3)采用分区分层的试油试采方法,求得油层生产能力的参数。
(4)在以控制含有面积内开辟生产试验区。
(5)根据岩心、测井和试油试采等进行综合的研究,做出油层分层对比图、构造图和断层分布图,确定油层类型,然后做出油田开发设计。(6)根据最可靠最稳定的油层钻一套基础井网。
(7)在生产井和注水井投产后收集实际的产量和压力资料进行研究,修改原来的设计指标,定出具体的各开发时期的配产配注方案。
2.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及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1)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① 当生产井数大幅增加(布井方式不变)时,则采油量增加较少,一般说来,稀井网不变的条件下,放大压差即可增加同样的产量。
② 适应油藏地质结构和注水系统的最佳布井,它对采收率的影响要大于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③ 不同油田的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井网密度应有所不同
④ 对一个岩性比较复杂的油田,井网密度对采收率有较大的影响,特别在油田开发后期,井网密度对开发效果的好坏起决定性的作用,对非均质油层稀井网将使储量损失增加,这可在剩余油饱和度高的部分钻加密井,改善开发效果 ⑤ 对均质油藏,井网密度的影响是不大。(2)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 ① 能提供所需要的采油能力
② 提供足够的注水速度,以确保所需要的采油能力 ③ 以最小的产水量达到最大的采收率
④ 设法利用油藏的非均质性的差异、地层裂缝、倾角等方面的因素 ⑤ 能适合现有的井网,打最少的新井与邻近各区的注水方案相协调。
3.解释常规试井分析方法早期、晚期资料偏离直线段的各种原因。
(1)早期段:主要反映井筒或近井地层影响
① 井筒储存效应,井筒储存流体或续流对井底压力的影响,主要是由地面开关井造成的; ② 表皮效应,钻井与完井过程中,由于泥浆渗入,黏土分散,泥饼及水泥的存在,以及地层部分打开,射孔不足,孔眼堵塞等,使井筒附近地层中存在污染带,造成井筒附近地层渗透率下降,在渗流过程中存在附加的压力降。(2)晚期段:外边界作用阶段
① 如果为无限大油藏,径向流动阶段一直延续下去。② 若有封闭边界:
A.过渡段,径向流动阶段到边界影响的阶段; B.拟稳态流动阶段,主要反映封闭边界的影响。C.拟稳态流动阶段:任意时刻地层内压力下降速度相等; ③ 若有定压边界:
A.过渡段,径向流动阶段到边界影响的阶段; B.稳定流动阶段,主要反映定压边界的影响。稳态流动阶段:地层内压力不随时间变化;
4.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1)把特性相近的油层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以保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
(2)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田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具有较长的稳产时间和达到较好的经济指标。
(3)各开发层系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以便在注水开发的条件下,层系间能严格的分开,确保层系间不发生串通和干扰。
(4)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的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5)在分层开采工艺能解决的范围内,开发层系不宜划分过细,以利于减少建设工作量,提高经济效果。
另外,多油层油田如果具有下列特征时,不能够用一套开发系开发:
① 储油层岩性和特性差异较大; ② 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 ③ 油层的压力系统和驱动方式不同; ④ 油层的层数太多,含油井段过长。
5.地层压力频繁变化对弹塑性(压力敏感)介质油藏产生的影响。
如图所示表示了弹塑性(压力敏感)介质油藏渗透率与地层压力的关系,可以用指数规律进行描述:
k0k00exp[0k(p0p)]
地层压力下降,渗透率下降;即使压力恢复到原始地层压力时,渗透率只能部分恢复,其恢复大小是开始恢复时的最低压力点的函数。地层压力频繁变化,引起弹塑性(压力敏感)介质油藏的导流能力降低,表现在生产指示曲线上,曲线向压降轴靠拢,地层压力频繁变化对弹塑性介质油藏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对油井的产能取消极影响。
6.水压驱动的开采特征。
当油藏存在边水或底水时,则会形成水压驱动,水压驱动分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1)刚性水驱 驱动能量主要是边 水(或底水、注入水)的重力作用。形成刚性水驱的条件是,油层与边水或底水相连通;水层有露头,且存在良好的水源,其开采特征见下图(左):油井见水后,产油量开始下降,而产液量不变;
(2)弹性水驱 主要依靠含水区和含油区压力降低而释放出的弹性能量来进行开采。当压力降到封闭边缘之后,要保持井底压力为常数,地层压力将不断下降,因而产量也不断下降;由于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因此不会出现脱气区,油气比不变(见下图)。
二、综合应用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叙述MBH法求取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与步骤。
美国学者Mathews、Brons和Hazebrook等三人用镜像法和叠加原理处理了外边界封闭、油藏形状、井的相对位置各不相同的25种几何条件。将计算结果绘制成图版,图版以无因次的MBH压力为纵坐标:
pDMBHkh*2.303p*ppp9.21104qBm
求取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与步骤为:
(1)由压力恢复试井分析(Horner方法或MDH方法),确定直线段斜率(m值的大小);
tpt(2)外推t1*p得原始地层压力 ;
(3)由生产时间计算无因次时间tDA;
(4)根据油藏形状、井的相对位置等几何条件查图版得到(5)由下式计算出平均地层压力p。
pDMBH值;
2.303p*ppDMBHm
2.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
(1)断层附近地区。边界断层附近,常留下较大剩余油集中区,井间断层附近也常留下小块滞留区。
(2)岩性复杂地区。包括河道砂体的没滩或边滩等部位,以及岩性尖灭线附近地区等。(3)现有井网控制不住的小砂体或狭长条形砂体等。
(4)注采系统不完善地区。注采井网布置不规则地区,如注水井过少的地区或受效方向少的井附近等。
(5)非主流线地区。虽然该地区的注采系统较完善,但两相邻水井间的分流区仍滞留有剩余油,而且分布分散。如在此打加密井往往初期含水比较低,但很快就会上升。
(6)微构造部位。由于注入水常向低处渗流,当微构造部位无井控制时,常会滞留有剩余油。
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1)周期注水(不稳定注水)
(2)改变液流方向
(3)强化注采系统的变形井网(4)补充点状和完善排状注水系统(5)提高排液量(6)堵水与调剖技术(7)各种调整方法的结合
第四篇: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藏地质学)考点总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藏地质学)考点总结
第一部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概论
一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属于矿产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油气藏。油气藏不仅是油气地质勘探人员从事油气助探的直接对象,而且也是油气地质研究人员进行油气成因、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等油气地质理论研究的基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理沦和假说,均来源于实跋并直接指导实践;是根据对已知的油气藏的研究、总结出来的实践成果,并又在油气藏的勘探实践中得到检验。油气藏的研究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核心内容。石油地质学的内容
1.本学科研究的物质主体:石油、天然气及其伴生的油田水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油气形成的地质学原理:油气成因。
3.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生油岩,储集岩,盖岩,油气运移、聚集与保存条件。4.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各地质条件间的相互联系:含油气盆地和含油气系统。5.对油气藏特征和规律的人工再现:油气藏建模。
二
天然气:
按相态可以分为游离气、溶解气(溶于油和水中)、吸附气和固体水溶气;按分布特点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按与石油产出的关系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1)聚集型天然气 游离气
是常规气藏中天然气存在的基本型式。游离天然气可以是气藏气、气顶气和凝析气。气藏气
是指在圈闭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单独天然气聚集。巨大的非伴生气藏(田),是气藏气的主体。气顶气
是指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位居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凝析气
是一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特殊的气藏气。在地下较高温度、压力下,凝析油因逆蒸发作用而气化或以液态分散(溶解)于气中,呈单一气相存在,称之为凝析气。采出后因地表温度、压力较低,其中凝析油呈液态析出,与天然气分离。这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气藏,称为凝析油气藏,常简称为凝析气藏,或凝析油藏。
(2)分散型天然气
分散型天然气主要以油溶气、水溶气、煤层气、致密地层气和固态气水合物赋存。油溶气
任一油藏内总是溶有数量不等的天然气,含气量低时,分离出的天然气利用价值较小;含气量高时,收集起来可作动力燃料及化工原料.水溶气
包括低压水溶气和高压地热型水溶气.煤层气
煤层气指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致密地层气
主指致密砂岩和裂缝性含气页岩中的天然气。气水合物
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的固态似冰气体混合物,又称气水化物或叫固体气.(3)伴生气与非伴生气 所谓伴生气与非伴生气,主要是指天然气的产出与液态石油或油藏的分布关系。狭义的伴生气仅指油气藏中的气顶气和油藏及油气藏中的油溶气;广义的伴生气还包括油田范围内分布于油藏及油气藏之间或其上方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气藏气。
非伴生气指与油藏及油气藏分布没有明显联系,或仅有少量石油存在但没有重要工业价值、以天然气占绝对优势的气藏气。
第二部分
油气生成理论与烃源岩
油气的成因是一个长相争论的基本理论问题。
由于:(1).石油、天然气是流体,其产出地与生成地往往不一致,受多种因素控制。(2).化学成分均很复杂(3).油气水常常伴生。
无机成因论
碳化物说(门捷列夫):认为在地球内部水与重金属碳化物作用,可以产生碳氢化合物,如果碳氢化合物上升到地壳比较冷却的部分,冷凝下来形成石油。
宇宙说(索可洛夫):同其他天体一样,地球上形成的碳氢化合物后来为岩浆所吸收,最后,凝结于地壳中而成石油。
岩浆说(库得梁采夫):认为石油的生成同基性岩浆冷却时碳氢化合物的合成有关。高温生成说(切卡留克):油气是上地幔中的氧化铁和水反应所得.无机成因论者的致命点:(1)是脱离了地质条件来讨论油气的成因,而且将宇宙中发现的简单烃与地球上组成复杂的石油等同起来。(2)无法解释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田99%都分布在沉积岩中。(3)无法解释为什么石油具有只有生物有机质才有的旋光性,生标物等问题.有机成因论的主要论据:
①世界上99%以上的石油产于沉积岩区;
②油气中先后鉴定出很多与活生物体有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③油气中烃类与生物体中类脂物、沉积有机质在元素组成、化学成分及结构上都存在着相似性和连续性; ④实验室中模拟地下条件,从多种有机质中获得了烃类。
早期生成论和晚期生成论之争
早期成油论主张:油气是地质历史时期中生物有机质在还原环境中转化而来。依据:
(1)脂类、蛋白质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烃类;
(2)用放射性碳同位素C14测定了烃的年龄,证明它们是现代生成的;
(3)某些细菌是有机质加氢、去羧基转化为烃类的媒介,这一过程完成于沉积物埋藏不深的阶段,说明烃类能在早期生成.早期生油论存在的问题:1)世界上发现的原生油气藏几乎都在上新世以前;2)现代沉积物中烃类的性质与石油不同。
晚期成油论:生油层埋深>1200~1500米、地温超过50~60℃时,烃类才会大量生成。晚期成油论的主要依据:
(1)世界油气的分布有一定的深度范围,太浅、太深都很少;
(2)世界油气分布与地温的关系更加密切。据统计,世界上99%的油田,油藏温度<148.9℃;(3)世界油气分布的温度,又随生油层的年代而变化。
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
①成岩作用阶段早期(生物化学作用阶段):各种生物有机质经过缩聚作用和非溶解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干酪根”;
②在成岩作用阶段晚期和深成作用阶段早期:随着温度升高,沥青和烃类脱离干酪根核的束缚,从“不溶”转入“可溶”状态,“游离”在生油岩中成为“原始”的石油烃和“游离”沥青组份;
③深成作用阶段后期和变质阶段:在更高温度下,烃类则从长链断裂成短键,最终变成CH4气体;与此同时,干酪根的核则不断缩合,最后只剩下碳原子,变成石墨。干酪根热降解成油论的依据:
①现代沉积物中干酪根多;古代岩石中干酪根少,因为消耗于生成石油;
②从干酪根到可溶沥青到原油,元素组成有规律地递变,说明它们之间有成因联系;
③观测发现:随埋深增大、温度压力增高,干酪根逐渐因消耗于生油而减少,含O、N、S化合物略有增多; ④实验室同样模拟出干酪根生成石油的过程。干酪根在人工加温热降解过程中,先是生成液态烃,然后液态烃裂解,生成气态烃。
储气机理——页岩气:
(1)页岩气以吸附气和游离气两种形式存在,高演化程度页岩含水饱和度较低,孔隙主体被游离气占居,其聚集量与孔隙空间的大小有关;
(2)大部分游离气储存在岩石骨架中。但在高演化页岩储层中,由于岩石骨架孔隙极其微小,游离气储存在有机质孔隙中;
(3)不同成熟度页岩含水饱和度对甲烷吸附量影响不同,低演化程度含水饱和度对对甲烷吸附量影响较大,高演化程度关系不明显;
(4)在气源充足的情况下,吸附气、游离气及总储集气量随压力增加而增加。
气藏特征-常规天然气(1)具有明显的含气边界;(2)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3)具有统一的气水界面;(4)气藏的形成主要靠封盖气柱。气藏特征-煤层气
(1)煤层中含气性是多与少的关系;(2)无统一的压力系统;
(3)无气水界面,水遍布在整个煤层;(4)气藏的形成主要是靠保压。
常规天然气:
动态平衡控制气藏聚集量; 成藏关键时刻决定成藏期; 气势控制天然气高部位聚集。煤层气:
温压场控制含气量; 后期保存是成藏的关键时期;
水势和压力场控制着煤层气向斜聚集。
第三部分
输导层与油气运移
油初次运移 运移方式大致可归为水溶运移说、连续油相运移说、气相运移说 1水溶运移说:
(1)分子溶液或真溶液:分子溶解中,随烃类的分子量的增大溶解度显著减小,石油以真溶液运移不失为一种可以肯定的方式,但不是主要方式。
(2)胶体溶液:呈胶体溶液运移即使有也只是在很局限的范围。(3)乳浊液:该运移方式很难实现。
以水为媒介的运移,要有使运移发生和所需运移量得以满足之水量的存在。以水为载体的运移是困难重重。2油相运移说:
压实作用、油气生成作用以及流体热膨胀作用克服毛细管压力作用和储层吸附作用发生运移。3气相运移说:
毛细管压力的阻碍;气体溶液所能运移的石油组分是很有限的;再说油藏中并非总有巨量的气体,所以气相运移很难实现。
综观上述石油初次运移的各种相态,以连续油相运移为主要运移相态,石油初次运移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不同机制将有机而谐调地发挥其作用。气初次运移:
1水溶气-很常见的方式,气态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2、油溶气-很常见的方式,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极大
3、独立气(气泡、分子扩散、连续气相)气泡-气泡运移主要是早期生物成因气 分子扩散-浓度差引起扩散
连续气相-气体生成量大,加上天然气运移可利用的载体减少,促成连续气相运移成为天然气运移的主要相态。
综观前述,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必须结合成烃演化阶段、相应的压实程度、水的丰度、增溶因素,以及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通盘考虑。
油气初次运移通道-异常高压导致生油岩产生微裂缝
引起油气初次运移的因素: 以压实作用初次运移的主要因素;当生油岩埋藏到较大的深度时,温度可能成为另重要因素。其它因素都可能只有局限或局部的意义。
如油气生成、粘土脱水、水热膨胀,其共同点是:都有增加孔隙流体体积和压力的潜势。除上所述之外,温度还有助于解脱被吸附的烃类;有助于降低流体粘度,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在主要深度范围内还有助于气烃的溶解;以及有助于烃在水中的溶解等。
初次运移发生在晚期压实阶段。
初次运移的距离:垂向运移,初次运移的距离最大极限就是生油层厚度;油气侧向初次运移阻力应该小些,运移距离也理应长些,生油岩渗透性所限,估计油气侧向初次运移距离也不会很远。
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向是指向储集岩的
碳酸盐岩油气初次运移机理:
压实作用、热增压(干酪根热增压、烃热增压、水热增压)、初移的通道─裂缝 其中热增压作用是碳酸盐生油岩的主要初次运移机理。二次运移的阻力:油气二次运移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阻力就是毛细管压力。
二次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浮力,水动力方向与浮力F1方向一致,促使石油运移的动力为浮力+水动力,反之,水动力方向与浮力F1的方向相反,水动力反成为油气运移的阻力,阻力变为毛细管压力+水动力。
油气二次运移普遍认为是以连续烃相运移为主要相态。
二次运移的通道主要是渗透性储层、断层和不整合面。
二次运移的距离取决于运移通道的通畅程度、母岩油气供给的富足程度、沉积盆地的岩性岩相变化、盆地的大小以及盆地构造格局的展布等因素。
二次运移方向:在以浮力和水动力为主要动力的驱动下,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总是循着阻力最小的路径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石油在二次运移中的变化:二次运移过程中吸附作用显著时,石油成分变化的总趋势是:胶质、沥青烯、卟啉及钒镍等重金属减少,轻组分增多;而烃类呈现烷烃增多,芳烃相对减少;烷烃中低分子烃相对增多,高分子烃相对减少。反映在物理性质上,表征为比重变轻,颜色变淡,粘度变低。氧化作用可使石油的胶状物质增加,轻组分相对减少;环烷烃增加,烷烃和芳香烃减少;比重和粘度也随之增大。其效果大多与吸附作用相反。因此二次运移中氧化作用通常会被吸附作用所抵消。如果石油经二次运移到达地表附近,氧化作用更为显著,石油将全部变为沥青。
第四部分油气储集层与盖层
一 储层非均质性
(一)层内非均质性 层内垂向上粒度韵律; 层内垂向上渗透率差异程度; 层内垂向上最高渗透段位置; 渗透率韵律及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 层内不连续泥质薄夹层的分布; 层理构造序列(二)平面非均质性
1、砂体几何形态
2、砂体规模及各向连续性
3、砂体的连通性
4、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三)层间非均质性
1、分层系数(An)
2、垂向砂岩密度(Kn)
3、各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四)微观非均质性
孔隙、喉道的大小与分布,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微裂缝,岩石组分、颗粒排列方式、基质含量及胶结物类型等
二
盖层封闭烃机理:
机理:⑴毛细管力封闭─具有较高的排替压力而阻止烃类逸散 ⑵超压封闭─异常高的孔隙压力而阻止烃类逸散
⑶烃浓度封闭-生烃地层以高浓度阻止下伏油气向上扩散
特点: 毛细管力封闭:
(1)一般只能遮挡游离相的烃,难以封堵水溶相及扩散相烃;(2)对于石油比天然气更重要,气易溶于水;(3)在泥岩压实阶段的晚期更为重要。异常高压
(1)可以封闭任何相态的烃类;
(2)对天然气的封闭作用比对石油更重要;(3)在泥岩压实阶段的中期更重要; 烃浓度封闭
(1)主要封闭以扩散方式向上运移的烃类;(2)盖层的烃浓度越高,封闭扩散的能力越强;(3)本身是烃源岩,同样具有毛管压力封闭;
泥质(页)岩类盖层
特点:分布广、数量多、最常见,几乎产于各种沉积环境中。影响该类盖层的因素:
(1)膨胀性矿物(尤其是蒙脱石)越多,盖层质量就越好;(2)粒度组分:分散性(粉碎程度)越高,遮挡能力就越强;(3)含砂质、粉砂质等杂质会大大降低泥质盖层的遮挡能力;(4)矿物成份:蒙脱石吸收容量大,因此遮挡力强; 岩盐、石膏(硬石膏)类盖层
该类盖层是高质量的盖层,可遮挡高压气藏。只有石膏与岩盐结合或成互层,才能大幅度提高遮挡能力。碳酸盐类盖层
碳酸盐岩占半数至纯由碳酸盐岩组成的一些非渗透性岩石,如泥质石灰岩、石灰岩等。砂岩盖层:致密砂岩或饱含水砂岩。冰冻成因盖层:见于永久冻土带。
评价盖层遮挡能力的一些常用参数指标:
1.厚度:泥岩厚25m为理想厚度
2贯穿压力(P贯)与贯穿压差(ΔP贯)这两个数值越大,盖层遮挡能力越强。3渗透率数值越小,说明遮挡能力越强; 4遮挡系数,数值越大,遮挡越强;
5孔隙管道的直径,d越小,盖层遮挡能力就越强; 6泥岩中膨胀性矿物的含量,蒙脱石含量越高,遮挡能力越强;
7泥质盖层的砂质、粉砂质百分含量,盖层中的砂、粉砂含量越高,遮挡力越差; 8盖层中交换Na+含量,Na+含量高,则膨胀性、吸水性、塑性都好,遮挡能力强; 9盖层的分散度,分散度(粉碎程度)越高,其渗透率就越小; 10盖层岩石塑性,塑性大,盖层好——不易产生裂缝 11孔隙毛细压力(PK),PK越大,遮挡越强。
第五章
1、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条件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 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 和保存六个要素。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足的油气来源
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3、大容积的有效圈闭
4、良好的保存条件(一)充足的烃源条件(1)烃源岩的体积:面积大、层数多、厚度大(2)烃源岩的质量: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适中(3)烃源岩的排烃条件好①有效排烃厚度大②良好的烃源岩层系岩性组合Ps.只有与储集层相接触的一定距离内生油层中的烃类才能排出来,这段厚度即生油层排烃的有效厚度(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层生成的油气能及 时地运移到储集层聚集;盖层的质量和厚度能确保油气不致于散失
(三)有效的圈闭。有效圈闭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圈闭。其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 1)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区域性运移时间的关系(时间上的有效性)2).圈闭位置与油气源区的关系(位置上的有效性)3)水压梯度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四)必要的保存条件(1)良好的区域性盖层(2)稳定的构造环境(3)相对稳定的水动力环境(4)岩浆活动不强烈
2、生储盖组合的类型及形成大型油气藏必须具备的生储盖组合条件。生储盖组合类型 :(1)根据三者之间的时空配置关系,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正常式组合:生下、储中、盖上 侧变式组合:指由于岩性、岩相在空间上的变化而导致的生、储、盖在横向上渐变而构成。顶生顶盖式(顶生式):生油层与盖层同属一层,储层位于下方。自生、自储、自盖式:本身具生、储、盖三种功能于一身。(2)根据生油层与储集层的时代关系划分为新生古储式、古生新储式和自生自储式三种型式。(3)根据生、储、盖组合之间的连续性可将其分为连续性沉积的生、储、盖组合和不连续的生、储、盖组合。不同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不同的输送油气的通道和不同的输导能力,油气的富集条件就不 同。生、储互层式组合,生与储接触面积大最为有利。生、储指状交叉的组合,生油层与储层的接 触局限于指状交叉地带,在这一带最有利;向盆一侧远离此带,因缺乏储集层,输导能力受限;而 另一侧则缺乏生油层,油气来源又受限制。砂岩透镜体从接触关系上来说,应该是油气的输导条件 最为有利,但油气的输导机理,至今还没有人能解释清楚。这三种组合关系是最有利的或较为有利 的。生储盖组合是否有利主要是看是否具有最佳的排烃效率,它与组合型式、烃源层的单层厚度和 砂岩百分率有关。单层厚度在 30~50m 的烃源层排烃效率较高,而砂岩百分率适当的区带则有利于 油气由烃源层排入储集层进入二次运移。
3、单一圈闭油气聚集的机理1)渗滤作用盖层封闭能力差的圈闭,毛细管封闭的盖层对水不起封闭作用,而对烃类则产生毛细管封闭,结果把油气过滤下来在圈闭中聚集2)排替作用Chapman认为盖层中的流体压力一般比相邻砂岩层中的大,油气进入圈闭后首先在底部聚集,随着烃类的增多逐渐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连续烃相,由于密度差油的压力都比水的压力高,因此产生一个向下的流体势梯度,使油在圈闭中向上运移同时把水向下排替直到束缚水饱和度为止。
4、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条件、过程、结果 原理:静水条件下,在油气运移的主方向上存在一系列溢出点自下倾方向向上倾方向递升的圈闭,油气源充足,盖层封闭能力足够大。油气在圈闭中依次排替作用的结果,出现自上倾方向的空圈闭向下倾方向变为水→纯油藏→油气藏→纯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条件(1)具有区域性长距离运移的条件:区域性的倾斜;岩性岩相稳定,渗透性好,连通性好;(2)连通的圈闭的溢出点依次抬高;(3)油气源的供应区位于盆地中心,油气源充足;(4)储集层中充满水并处于静水压力条件,石油和游离气一起运移。过程第I阶段:油气进入圈闭,油气水按重力分异,气在上油在中水在下;第II阶段:随着油气的不断进入,依次由较高部位向较低部位聚集,同时油水界面不断下降,当油水界面下降到溢出点时,部分油从圈闭中流出,圈闭中只含油和气;第III阶段:若仍有油气供给,油无法再进入圈闭,只能通过溢出点向上倾方向溢出,气则可继续进入,并将聚集的油排出,直至气、水在溢出点直接接触为止,该圈闭的油气聚集已最后完成,圈闭只含气。结果(1)离供油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中,在气源充足的前提下,形成纯气藏;距离较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可能形成纯油藏或者油气藏;溢出点更高、距油源更远的圈闭中可能只含有水(2)充满石油的圈闭,仍可以作为有效聚集天然气的圈闭;但是充满天然气的圈闭,不再是聚集石油的有效圈闭(3)若油气按重力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的圈闭中的油气密度小于离供油区较远、溢出点较高圈闭中的油气密度(4)形成纯气藏、油气藏、纯油藏的数目,取决于油气供应充分程度及圈闭的大小和数目影响因素:(1)支流油气源的存在(2)天然气的溶解和析出(3)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4)区域水动力条件、水压梯度的大小及水动力的方向,直接影响油气的分布规律
5、油气差异渗漏原理如果在运移的主方向上,存在一系列盖层封闭能力差的岩性圈闭,油气在圈闭中依次渗滤作用的结果,出现自上倾方向的空圈闭向下倾方向变为纯气藏→油气藏→纯油藏的油气分布特征。
6、天然气成藏方式(1)天然气脱溶成藏(2)水溶对流运移成藏(3)多源复合成藏(4)聚散动平衡成藏
7、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再分布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再分布:是指已经处在物理、化学上的稳定性和平衡状态的油气藏在各种地质、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油气圈闭或油气本身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遭到部分或全部破坏,致使油气在新的条件下发生再运移和再聚集的过程。油气藏破坏的结果使油气部分或全部散失,或因各种微生物降解或氧化作用产生变质,失去工业价值。油气再分布的结果使原来较大的油气藏分散成若干小油气藏,或者若干小油气藏富集成一个较大的油气藏。
一、引起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地质作用1.地壳运动引起破坏(1)地壳运动使油气藏整体抬升:一方面使盖层遭受侵蚀,残留厚度减小,封闭性变差,另一方面由于油层抬升,油气藏压力下降,溶解气溢出,将石油排剂出圈闭,原来的油气藏变成气藏(2)地壳运动可使储集层不均匀抬升:致使原来的圈闭溢出点升高,容积变小,使油气藏中的油气溢出向上倾方向运移,散失或再聚集形成新的油气藏(3)地壳运动使盖层遭受断裂:断裂是油气藏破坏和再分布的主要因素。断裂会使油气沿着开启的断裂系统大量流失,使油气藏遭受破坏;或使油气在不同储层间进行再分布。破坏的结果使单一富集的油层,分解成若干个油气藏,也有可能使多油层的油气向主力油层富集。2.热蚀变作用引起的破坏(1)热事件:岩浆侵入、埋深增加(2)高温岩浆侵入油气藏能使油气裂解、变质,形成沥青,常使油气藏遭受破坏(3)地层温度增加也会使油气发生热变质作用或裂解,变成气藏 3.生物降解作用引起的破坏:在油气藏埋藏较浅的地区,地下水中的氧和微生物相对较多,微生物会有选择的消耗某些烃类组分而使石油的成分发生改变,这就是生物降解作用。随着降解作用的增强,原油的烷烃,特别是正构烷烃含量变低,而多环和复合环烷烃、芳烃、N、S、O的重杂原子化合物变多,旋光性增强。因此,微生物降解作用会使油藏内原油轻组分逐渐减少,重组分相对增加,最后形成重质油4.氧化作用引起的破坏:近地表环境(运移过程中和成藏以后)中,由于与大气的连通,使原油中的烃类组分遭受氧化5.水动力作用和水洗作用(1)水动力的冲刷作用:强烈的水动力使油水界面变倾斜,甚至将油气冲出圈闭(2)有选择性地溶解可溶烃:溶解度高的组分如苯、甲苯等会被水溶解,被水带走(3)形成沥青垫:有选择性地溶解可溶烃后,可能导致在与水接触的地方形成沥青垫,从而使油藏变小,但也可使沥青垫以上的油藏免遭破坏
二、油气藏的再分布1).次生油气藏:先期存在的油气藏由于各种地质作用遭到破坏,其中的油气发生再运移,在新的圈闭聚集形成油气藏,这样形成的油气藏称为次生油气藏2).次生油气藏形成方式①断层破坏了原生油气藏,油气发生垂向再运移,在浅层形成次生油气藏②构造运动造成圈闭溢出点的抬高,原生油气藏中的油气发生再运移,形成次生油气藏③地层倾斜方向发生变化,油气发生再运移,形成次生油气藏3).形成油气地表显示:油气藏被破坏以后,会以各种方式运移到地表,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显示,常称为油气苗。常见的油气显示:油苗、气苗、石油沥青。
8、油气藏的形成时间的确定①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油气藏的形成是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结果,只有形成了圈闭,油气才能在圈闭中聚集。因此,油气藏形成时间不会早于圈闭的形成时间,即圈闭形成的时间限定了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通过地层层序关系、古构造演化等方面,做出圈闭形成和演化的平面和剖面分析图,可有效地分析圈闭的形成史②根据烃源岩的主生烃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由于生油层达到主生油期时才能大量生成石油,进而排出。显然,油气藏形成的时间只能晚于主成油期,而不可能更早。因此,生油岩中油气生成并排出的主要时期,就是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下限(最早时间)③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期次和均一温度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④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分析。
第六章
1、含油气系统:
一、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含油气系统:被定义为是一个自然的系统,包含活跃的烃源岩及所有已形成的油、气藏,并包含油、气藏形成时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及作用。
二、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内容1.关键时刻是指含油气系统中大部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时间。2.含油气系统展布范围3.基本要素4.持续时间:是指形成一个含油气系统所需的时间5.保存时间:是指烃类在该系统内被保存、改造或被破坏的时间段,它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作用完成之后开始6.可靠性等级及命名
2、油气藏分类(1)构造油气藏:凡是因地壳运动使储集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构造圈闭。在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构造油气藏。①背斜油气藏:挤压背斜油气藏、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披覆背斜油气藏、滚动背斜油气藏②断层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断鼻油气藏③裂缝性油气藏: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砂岩裂缝性油气藏④刺穿接触油气藏(2)地层油气藏: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称地层圈闭;油气在地层圈闭中的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不包括由于沉积条件的改变或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性圈闭。①地层不整合油气藏A.潜伏剥蚀突起油气藏(古潜山)B.潜伏剥蚀构造②地层超覆油气藏(3)岩性油气藏:由于沉积作用或成岩—后生作用,使储集层岩性或物性发生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圈闭。在岩性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岩性油气藏。①上倾尖灭型②透镜型③生物礁(4)水动力油气藏:由水动力,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称为水动力油气藏。(“悬挂式”油气藏)①背斜型②构造阶地/构造鼻型③单斜型(5)成岩圈闭油气藏:成岩圈闭是在构造圈闭或地层圈闭的基础上,由于成岩作用(主要是胶结作用)及其后的构造运动使油气“冻结”在储集层中而形成的一类特殊圈闭。(6)复合油气藏:储集层上倾方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称为复合油气藏。
3、地层不整合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1)有利方面①不整合有利于储集层的形成;—大规模裂缝溶洞、孔隙带(风化剥蚀、淋滤、溶解)②不整合面附近有利于形成一系列圈闭;(遮挡)③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破碎面)(2)不利方面:使已经形成的油气藏的盖层甚至储层遭受剥蚀,起破坏作用。
第五篇:油藏中级职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上午好!
我叫xx,xxxx年7月毕业于xx大学石油工程专业,xxxx年获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自xxxx年到目前一直担任采油xx队地质技术员,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素质和工作能力。先后被评为优秀“科技增油先锋”、“三八红旗手”,获得采油厂科技论文、合理化建议、单井优秀方案等多个奖项。现将近几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精雕细刻,点滴挖潜,实现了开发的优质高效。
完成原油生产任务,实现所辖区的油水井的最大生产能力,是我们地质技术员的主要工作。在工作中始终遵循“挖潜无止境,0.1吨也是油”的开发管理理念,努力改善开发效果,让每口井达到最大最合理的生产能力。对于所管辖注聚区井实施产量分级管理、分类预警模式,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治理措施,细化节点管理,有效控制了该区块递减,延长了见效高峰期,见效高峰期累计xx个月。对于后续水驱,精细注采管理,油井调整防砂结构实现有效提液,水井细分注入强化有效注水,加大注采调配力度,使转后续水区的自然递减控制在计划范围之类。从而实现了xxxx年到xxxx年连续x年完成原油生产任务。
2、精益求精,强基固本,实现了管理的提速增效
老油田的开发潜力,不仅体现在资源和技术上,更为重要的是管理的精益求精和精细深化。由于产量资源接替不足,我提出了资料录取的“精、准、细、严”的要求,完善了本队 班组油水井分析制度的建立,每月组织队上进行简单的油水井分析,实现人人懂分析,人人会分析,营造了良好的上产氛围。同时加强产量监控,坚持一日一分析、三日一检查、五日一诊断,做到问题有发现、问题有对策、问题有解决,对问题井一追到底,不达目标不放过,保障产量的平稳运行。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在技术领域延伸方面还存在不足,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结合的还不够紧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力争把工作干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述职报告,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