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援助站工作制度
法律援助站工作制度
一、法律援助工作站是村(社区)组织上的公益性组织。
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职责是为村(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三、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专职工作人
员组成。
四、援助范围:(1)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2)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3)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4)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5)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6)因工伤、交通、医疗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受到人
身损害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7)因劳动合同关系使权益受到损害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受到损害要求赔偿或者补
偿的;
(9)因征地、拆迁使权益受到损害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10)因假劣种子、农药、化肥以及环境污染使权益受到损害
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五、服务对象:本镇居民。
六、工作人员要文明、公正、公平、依法。
七、对咨询法律的问题,可以直接解答,对一时无法解答的,经
共同探讨后,及时予以反馈。
八、对于需上门提供诉讼服务的人员,及时与本村(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点联系,以求帮助。
九、对采访当事人的隐私问题,严格为当事人保密。
十、对符合法律援助对象的当事人,及时请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援助。
2011年3月1日
第二篇:法律援助站
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站职工就业指导服务站 云林街道服务联系卡社区工会联合会
职工法律援助站服务内容
为履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基本职责,规范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根据《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江苏省工会法律援助实施办法》,社区工会联合会职工法律援助站法律援助操作办法如下:
一、工会法律援助范围:
1、劳动争议案件;
2、因劳动权涉及的人身权、民主权、财产权受到侵犯的案件;
3、工会工作者因履行职责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件。
4、职工法律援助站认为需要受理的其它案件。
二、工会法律援助对象:
1、劳动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经济困难职工和农民工;
2、劳动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市级以上劳动模范;
3、因依法开展工会工作而自身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工会工作者。
三、工会法律援助的形式:
1、普及法律知识;
2、提供法律咨询;
3、代拟法律文书;
4、疑难复杂的案件可向街道工会、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移交,进行调解仲裁、诉讼。
5、其他形式的法律援助。
四、工会法律援助程序:
1、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向职工法律援助站提交下列材料:
(1)居民身份证、工作证、户籍证明等有效身份证明;
(2)申请人为特困职工的,需提供区级以上工会发放的特困证明,经济困难的职工则提供住所地民政部门或有关单位出具的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3)申请人为市级以上劳模的,需提供劳模荣誉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
(4)申请人为工会干部的,还需提供本级工会对工会干部身份的确认证明;
(5)为保障合法权益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有关材料;
(6)职工法律援助站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2、职工法律援助站在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决定:
(1)对符合条件的,可直接获得法律援助,或视情况向街道总工会、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移交。
(2)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援助的决定。
职工法律援助站服务电话:
职工就业指导服务站服务内容
(1)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由社区劳动保障专门人员负责接待企业用工、求职登记和有关政策的宣传咨询解释工作。
(2)保持与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和街道工会的沟通联系,及时收集和发布企业用工和就业岗位信息,指导和帮助企业依法招工和求职者尽快就业上岗。
(3)优先帮助推荐夫妻双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零就业家庭就业,组织职工就业和再就业指导和培训。
(4)指导企业和劳动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合法规范的用工手续。
(5)对登记受理的企业用招工和个人求职信息采取信息公布,联系推荐,约定面谈等方式,实施无偿服务。
职工就业指导服务站服务电话:
第三篇:法律援助工作制度
法律援助工作制度
一、受理程序
一.受理
(一)民事、行政及非诉讼案件
1、法援中心接待人员对申请法援的当事人要详细询问案件的基本情况并做好网上记载,查看当事人所提证明材料。
2、经审查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提至法援中心主任审批。(二)刑事案件
1、指定辩护的刑事案件,应及时审查被告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并提至法援中心主任审批。
2、对被告人亲属或被告人提出刑事案件法援申请,接待人员应审查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做好记录在个工作日内提至法援中心主任审批。
3、通过公安、检察机关提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申请,中心在三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量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公安、检察机关。
三、指派
1、中心主任根据接待人员的建议,及时召开中心人员进行讨论,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在天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2、对不受理的法援案件,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如有异议,可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向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复核申请。
3、受理的法援案件,应当与受援人签订法律援助协议及相关手续。
4、法援案件审批后,在三日内由法援中心指派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
二、案件监督
(一)法援中心对指派的案件进行跟踪了解案件办理情况;(二)对重大的民事、刑事案件组织相关人员集体讨论;
(三)举行定期不定期法律服务质量的督查,以及受援人的满意度;
三、归档制度
一、案件办结后,承办人应及时填写法援案件结案报告表。
二、承办人员在案件结案后需在30天内将案件卷宗按程序装订好后报送法援中心。
三、法援中心接收报送卷宗档案后应及时检查,如不符合归档要求,承办人员必须在15天内给予补充完善。
四、考核奖惩
一、法律服务机构
1、法律服务机构在接到法援中心指派后应在2日内安排法律服务人员并告之法援中心;
2、承担对案件承办人的业务指导;
3、案件承办人遇有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办理案件时,负责及时调换承办人并及时告之法援中心;
4、法律服务机构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接受法援中心指派。
二、法律服务人员
1、承办人员应在接到办案通知后,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做好代理的各项准备工作;
2、在办案过程中遇有重大情况应及时与法援中心联系;
3、案件办结后30天内必须按规定将结案报告和案件卷宗送交法援中心。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发办案补贴费:
1、办理法援案件中向受援人收取费用或财物的;
2、由于承办人员工作不负责任引起受援人投诉的;
3、案件办结后无正当理由卷宗不按时归档或归档材料不完整,经指出仍不纠正的;
4、不按规定程序办理案件的;
5、按规定必须通案的案件无特殊情况而没有通案的。
五、援助范围
一、刑事案件;
二、请在给予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和劳动报酬的;
三、因工伤请求赔偿;
四、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
五、请求国家赔偿的;
六、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七、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
第四篇:法律援助工作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
一、法律援助范围
(一)下列事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7.因工伤和交通、医疗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受到人身损害的;8.因合法劳动权益受到损害的;9.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受到损害的;10.因征地、拆迁使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11.因假劣种子、农药、化肥以及环境污染使权益受到损害的;
12.其他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
(二)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二、法律援助形式
(一)解答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二)刑事案件的辩护及其代理。
(三)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四)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五)办理公证证明;
(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三、法律援助申请程序
当事人提出申请→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或法律援助工作站)初审→局分管领导审批→符合条件的给予援助→办理援助手续→指派人员办理→办结归档。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援助,告知其他解决途径→当事人有异议的,5日内向当地司法局申请重新审议→司法局15日内作出审议决定。
四、申请人应当提交的书面材料
(一)法律援助申请书;
(二)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证明;
(三)申请人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的证明。
(四)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及相关的证明、证据材料。
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其监护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
法律援助工作站职责
开展法律援助咨询;进行法律援助宣传;受理并初审法律援助案件申请;承办县援助中心指派的援助案件;组织管
理本辖区法律援助联络员工作;收集、统计和上报本辖区法律援助信息资料。
村(居、社区)法律援助联系点(或称联络站)
工作职责
宣传法律援助知识;掌握辖区内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情况;协助法律援助机构对申请人困难状况进行审查与核实;及时向所在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上报信息;配合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对已办结的援助案件中的受援人进行回访。
石莲乡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员:王超
石莲乡九坝村联系点信息员:石泽松
石莲乡黄莲坝村联系点信息员:娄义平
第五篇:法律援助工作制度
法律援助工作制度
一、主任岗位职责:
1、主持市法律援助中心全面工作;
2、指导、检查全市法律援助法律中心对法律援助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工作;
3、主持制定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实施、检查和落实;
4、承担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培训工作;
5、指导全市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6、负责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案件的审批工作;
7、抓好信息、新闻报道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其他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努力学习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钻研法律援助业务;
2、严格依法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秉公办事的原则;
3、严格遵守司法部“四统一”原则,按规定统一受理,统一审查,统一指派,统一监督检查;
4、热情服务,文明接待,依法解答法律咨询和处理法律援助事项;
5、接访工作实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尽力为来访群众提供方便;
6、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岗;
7、挂牌上岗,配证服务;
8、廉洁自律,不得接受当事人的礼品、礼金和宴请;
9、保守国家秘密和当事人隐私。
首问负责制度
首问负责人是指申请人或办事人到本中心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办事时,首位接洽的工作人员。申请人或办事人提出的服务事项,属于职责范围的,凡是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首问负责人应当在限时办结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办结;手续不全或者未能及时办结的,需要补充材料,以及如何办理等有关具体事项,首问负责人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或办事人,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事项及时告知理由。
一次性告知制度
一次性告知是指申请法律援助申请人,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时,接待人员对申请人的申请事项,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予以一次性告知申请的相关事项。
经办人员对前来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人,负有一次性告知的义务。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提供的材料;需补充证据材料的,应告知其到相关的部门提取,并告知申请人注意案件的诉讼时效问题。
限时办结制度
限时办结制,是指申请人到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法律援助申请的相关事项,在符合有关规定及手续齐全的前提下,经办部门或经办人应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其申请事项的制度。
本单位受理当事人来信咨询,应该在法律援助工作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 收到来信后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视案件的具体情况将法律咨询意见反馈给当事人。情况复杂的,经分管领导批准,可在10个工作日内延长。
对已获准法律援助的案件,中心在2个工作日内给受援人指派承办律师。
对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本中心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确定的承办律师所或承办律师名单回复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遇有特殊情况的,不能按办结时间内办结的,应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适当延长办结时限,同时应将延长办结的时限的原因、情况说明等及时告知当事人。
服务承诺制度
服务承诺制是中心根据职能要求,将对外服务的内容、程序、时限以及服务标准等事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承诺事项的落实,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
一、接待时间
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4:00—5:30接待来访。特殊情况,不受接待时间限制。
二、优先接待
1.70岁以上老人;
2.残疾人或重大疾病患者;
3、军人军属。
三、受理期限
本中心受理公民法律援助申请,在材料齐全的条件下,应当在3个工作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2日内告知申请人。
四、异议期限
公民对是否受理决定有异议的,从决定被告知之日起5日内,有权向本中心提出异议,本中心应在5日内答复申请人。
五、接待规范
1、工作人员要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态度和蔼;
2、接待来访群众要热情、耐心、规范;
3、工作场所标志醒目、整洁,提供援助方便、有序。
六、公正廉洁
1.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群众来访和申请法律援助;
2.不得向来访人作虚假承诺;
3.不得接受、索取来访人钱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4、不得提供有偿服务。
来访接待制度
一、接持人员应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岗。
二、接待人员要着装整齐,仪表端正,对来访当事人应做到举止文明、态度和蔼、语言规范、礼貌待人、耐心细致、热情接待。
三、对当事人咨询要有问必答、不得推诿,解答力求做到及时、全面、准确。
四、要认真做好来访咨询记录。
五、对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应当详尽告知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提供的材料及援助的工作流程。
六、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的案件,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受理手续。
七、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应当对当事人耐心解释并告知解决途径。
八、对群体性来访,应先稳定当事人情绪,并建议当事人推举代表进行咨询,耐心细致听取陈述,积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并按上述规定决定受理与否。
九、对来访接待过程中遇到的紧急情况,重大问题,群体性案件,应及时报告。
十、接待人员实行挂牌上岗,持证服务,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