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选择题考法预测及相关试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选择题考法预测及相关试题
2012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选择题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知识普及型】,考察基本知识,而另一种是【现实应用型】,考察现实中的举措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的关系。
一、【知识普及型】
(多选题)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卷一第51题)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
D.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
【答案】ABCD
(单选题)200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有关“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卷一第1题)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最高效力
B.“宪法法律至上”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D.“宪法法律至上”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
【答案】C
(单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9年卷一第3题)
A.依法治国以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为必要条件
B.依法治国依赖于法制完备,法律健全完备了,法治就实现了
C.依法治国应当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
D.依法治国的实现,必须以规范和制约公权力为前提,做到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答案】B
(单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关这一表述,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成立的?(2009年卷一第4题)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逐渐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
【答案】 B
二、【现实应用型】
(单选题)为了落实司法便民,检察院开设了网上举报、申诉和信息查询系统,法院实现网上预约立案和电子签章,公民对国家机关实行网上监督收效明显。关于网络技术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0年卷一第2题)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落实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落实也体现于对网络依法进行管理
C.司法机关是否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衡量的根本指标即是否采用现代科技手段
D.司法机关采用网络技术落实司法便民,是在工作中做到执法为民的具体表现
【答案】 C
(单选题)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2010年卷一第1题)
A.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B.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
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有效执行,应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
D.司法机关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
【答案】C
(单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外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2011年卷一第1题)
A.本质的同源性
B.彻底的人民性
C.充分的开放性
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
【答案】C
(单选题)近年来,政法机关通过“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等做法,通过开门评警、回访信访当事人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关于这些做法的意义,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恰当的?(2011年卷一第2题)
A.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
B.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
C.人民群众是执法主体,法治建设要坚持群众运动
D.司法权必须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答案】C
(单选题)2011年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30多天收到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草案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关于这种“开门立法”、“问法于民”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2011年卷一第4题)
A.这体现了立法平等原则
B.这体现了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民主性的要求
C.这表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
D.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
【答案】B
(单选题)1943年,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深入基层,依靠群众,就地办案,形式灵活,手续简便,被总结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体现的法治意义,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2011年卷一第7题)
A.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典范
B.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及司法为民的典范
C.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法治经验的典范
D.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统一的典范
【答案】B
(单选题)2011年7月,某市公安机关模仿诗歌《见与不见》的语言和风格,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你逃,或者不逃,事就在那,不改不变。你跑,或者不跑,网就在那,不撤不去。你想,或者不想,法就在那,不偏不倚。你自首,或者不自首,警察就在那,不舍不弃。早日去投案,或者,惶惶终日,潜逃无聊,了结真好。”关于某市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恰当的?(2011年卷一第8题)
A.公安机关有权减轻或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B.公安机关应以社会管理职能代替政治统治职能
C.公安机关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法律予以行政解释
D.公安机关可以创新工作手段、利用有效宣传形式,促进全面充分履职
【答案】D
(多选题)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基层法院在民事审判中试点“小额速裁”,对法律关系单
一、事实清楚、争议标的额不足1万元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度。关于该审判方式改革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卷一第54题)
A.节约司法成本
B.促进司法民主
C.提高司法效率
D.推行司法公开
【答案】 AC
第二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及评析
第五讲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试题
1、为什么对政法机关要特别强调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政法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在中国,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维护政权的国家机器。没有党的统一而坚强的领导,政法机关单靠自身是无法完成法律所赋予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的。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才能保
证政法机关全面发挥好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打击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如何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必须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离开了党的领导,只能使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其次,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体现着国家的性质和方向,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要表达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作为执政党,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必须树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绝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党的领导,并通过党组织的卓越工作和党员的模范作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3、如何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都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原则,前者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后者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的领导是总揽全局,而不是包办具体事务,更不是代替政法机关对具体案件进行定性和处理。同时,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是不要党的领导,也不是不接受监督。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坚决维护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坚决确保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
第四讲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试题
1、为什么说服务大局是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
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
服务大局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是因为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是解决政法工作中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政法机关是执行国家法律的专门机关,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力量,必须坚持法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方向,自觉为完成社会主义法治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而不懈努力,保障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与工作,为国家、为人民掌好用好执法权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政法工作和广大干警必须担负的神圣职责,也是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目前一些地方、一些政法部门的领导和干警,服务大局的观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不能全面把握大局,把服务经济建设片面理解为服务经济利益,在工作内容和政绩评价上出现偏差;有的把地方、部门的局部工作和利益置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整体利益之上,在执法活动中搞利益驱动或者搞挂牌保护、特殊保护等;有的片面理解或割裂政法工作与大局的关系,缺乏大局观念和服务大局的意识,存在单纯业务观点。面对形势的要求,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要求我们的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局,牢固树立服务大局观念,更加自觉地把政法工作融入到大局中去。
2、为什么说服务大局不仅是一个法治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即胸怀大局是前提,立足本职是基础,正确履职是关键。胸怀大局就是要打牢服务大局的思想基础,始终做到脑里想着大局、心里装着大局,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要内容和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立足本职就是要求政法部门和干警把本职工作干好,把各自职责履行好,把职能作用发挥好,通过具体的职责履行、职能发挥去实现和体现为大局服务。
正确履职主要是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要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二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三要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第三讲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试题
1、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西方国家公平正义
不同的是,我国是以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公平正义。
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实实在在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所以说,实现公平正义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重任,是法律的执行者,也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政法工作是各类社会关系、矛盾、纠纷冲突的调节器,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也是实现、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因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价值目标追求和重要任务,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永恒主题和神圣职责,也是政法干警崇高而伟大的使命。
2、对于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而言,树立公平正义理念,需要准确把握哪些内容?
要准确把握合法合理、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四个方面的内容。
合法性要求一切执法司法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执法者既要遵守实体法,又要遵守程序法。合理性是指执法中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要使权力行使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同样情形同样处理。
平等对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公平正义的载体和支撑,主要包括反对特权、禁止歧视。
及时高效是检验政法机关打击控制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能力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政法机关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节约执法成本,实行诉讼经济;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当效率与公正发生冲突时,前者应当服从于后者,政法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为追求效率牺牲公正是本末倒置。
3、如何理解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具体要求?
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坚持秉公执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实行执法公开,能够有效防止执法中的“暗箱操作”,消除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执法不公的疑虑,促进和彰显执法公正。执法公开也是保障公民对政法工作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措施。政法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执法公开的规定,继续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不断深化政法工作公开的形式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wenmi114.com、载体、内容,要通过便捷的、最容易为社会公众所知晓的方式和途径,将公开的内容公之于众;扩大公开审查案件的范围和种类,认真落实权利义务告知制度,不断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公信度,接受人民群众和各诉讼参与人的监督。公开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或界限,必须顾及其他利益和价值。
第二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试题
1、执法为民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这个理念也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直接反映和体现。同时,执法为民也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
2、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对于做好政法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当前的政法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甚至相当突出。有的政法干警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滥用执法权力,徇私枉法,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有的政法干警没有从思想上弄清“权从何来、为谁用权”,缺少群众观念,缺乏群众感情。
3、如何理解执法为民的内涵?
概括说有三方面内容:一切为了人民、走群众路线、尊重和保障人权。一切为了人民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法机关要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严密防控打击违法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当前,我国仍处在刑事案件高发时期,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政法机关要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打击违法犯罪。政法机关还要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利益诉求。当前,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不公、征地、拆迁、国企改制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热点和焦点,政法机关必须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是立足本职,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在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要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还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要求:求真务实、甘当公仆、文明执法、清正廉洁。
第一讲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试题
1、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查庆九: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制建设,什么时候人民民主就有保障。最典型的反面例证莫过于“文化大革命”,无法无天,践踏法制,砸烂公检法,搞所谓的“大民主”,其结果是人人自危,每个人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当家做主。
2、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应该如何把握呢?
查庆九: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
3、如何实践依法治国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提高法律素养。努力提高法律素养,是政法干警实践依法治国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政法机关是专门的执法机关,几乎每天都在与法律打交道。政法工作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特点,决定了政法干警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政法干警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切实增强法治观念。
其次,要坚持严格执法。严格执法是法治的基本内涵,政法机关严格执法具体要做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这是依法办事原则对执法行为合法性的要求。
三是所有执法结果都必须符合立法目的。这是依法办事原则对执法结果合理性的要求。
四是,要模范遵守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应尽责任。每个政法干警都应当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以模范守法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执法者的信任。
五是,要自觉接受监督。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自觉接受监督,就是在行使执法司法权力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并把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工作的动力,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第三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简答题预测1
2011年司法考试乱爬山培训学校卷四押题
胡攀
第一题:谈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及如何落实? 回答:
一、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对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基础性作用;
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须把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基本实践,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三、从立法方面,要求:
1、坚持科学立法;
2、坚持民主立法;
3、坚持法制统一;
4、坚持体系完备
四、从执法方面,要求做到依法行政:
1、合法行政是根本要求
2、合理行政是重要补充;
3、高效便民是价值体现;
4、权责统一是必然要求;
5、政务公开是重要保障;
6、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五、从司法方面:
1、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2、不断提高司法效率;
3、努力树立司法权威;
4、充分发扬司法民主。
五、从守法方面 要加强对全体人民的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特别是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加快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第二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意义和方式。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有利基础上,继续通过完善立法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抓好促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保护资源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政府建设等方面所
急需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工作,力求体现规律要求、适应时代需要、符合人民意愿、解决实际问题。
三、要更加注重行政执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要更加注重行政监督和问责,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更加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行政调解制度,提高行政调解效能,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完善信访制度。
著作权由胡攀完全享有
第四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讲评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评讲(1--5讲)
第五讲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试题
1、为什么对政法机关要特别强调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政法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在中国,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维护政权的国家机器。没有党的统一而坚强的领导,政法机关单靠自身是无法完成法律所赋予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的。只有不
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政法机关全面发挥好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打击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如何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必须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离开了党的领导,只能使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其次,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体现着国家的性质和方向,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要表达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作为执政党,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必须树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绝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党的领导,并通过党组织的卓越工作和党员的模范作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3、如何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都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原则,前者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后者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的领导是总揽全局,而不是包办具体事务,更不是代替政法机关对具体案件进行定性和处理。同时,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是不要党的领导,也不是不接受监督。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坚决维护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坚决确保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
第四讲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试题
1、为什么说服务大局是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
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
服务大局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是因为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是解决政法工作中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政法机关是执行国家法律的专门机关,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力量,必须坚持法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方向,自觉为完成社会主义法治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而不懈努力,保障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与工作,为国家、为人民掌好用好执法权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政法工作和广大干警必须担负的神圣职责,也是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目前一些地方、一些政法部门的领导和干警,服务大局的观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不能全面把握大局,把服务经济建设片面理解为服务经济利益,在工作内容和政绩评价上出现偏差;有的把地方、部门的局部工作和利益置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整体利益之上,在执法活动中搞利益驱动或者搞挂牌保护、特殊保护等;有的片面理解或割裂政法工作与大局的关系,缺乏大局观念和服务大局的意识,存在单纯业务观点。面对形势的要求,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要求我们的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局,牢固树立服务大局观念,更加自觉地把政法工作融入到大局中去。
2、为什么说服务大局不仅是一个法治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即胸怀大局是前提,立足本职是基础,正确履职是关键。胸怀大局就是要打牢服务大局的思想基础,始终做到脑里想着大局、心里装着大局,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要内容和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立足本职就是要求政法部门和干警把本职工作干好,把各自职责履行好,把职能作用发挥好,通过具体的职责履行、职能发挥去实现和体现为大局服务。
正确履职主要是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要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二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三要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第三讲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试题
1、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
第五篇:2010及2011司法考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2011年)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A.本质的同源性
B.彻底的人民性
C.充分的开放性
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
2.近年来,政法机关通过“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等做法,通过开门评警、回访信访当事人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关于这些做法的意义,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恰当的?
A.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
B.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
C.人民群众是执法主体,法治建设要坚持群众运动
D.司法权必须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
A.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
B.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
C.反对任何在宪法和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利
D.禁止歧视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
4.2011年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30多天收到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草案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关于这种“开门立法”、“问法于民”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A.这体现了立法平等原则
B.这体现了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民主性的要求
C.这表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
D.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
5.某高校司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处于大城市“陌生人社会”的人群会更多地强调程序公正,选择诉诸法律解决纠纷;处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群则会更看重实体公正,倾向以调解、和解等中国传统方式解决纠纷。据此,关于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与接受方式,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社会差异性
B.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既应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合于情理
C.程序公正只适用于“陌生人社会”,实体公正只适用于“熟人社会”
D.程序公正以实体公正为目标,实体公正以程序公正为基础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权”的论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之一。下列哪一宪法原则准确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1943年,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深入基层,依靠群众,就地办案,形式灵活,手续简便,被总结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体现的法治意义,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A.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典范
B.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及司法为民的典范
C.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法治经验的典范
D.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统一的典范
8.2011年7月,某市公安机关模仿诗歌《见与不见》的语言和风格,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你逃,或者不逃,事就在那,不改不变。你跑,或者不跑,网就在那,不撤不去。你想,或者不想,法就在那,不偏不倚。你自首,或者不自首,警察就在那,不舍不弃。早日去投案,或者,惶惶终日,潜逃无聊,了结真好。”关于某市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恰当的?
A.公安机关有权减轻或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B.公安机关应以社会管理职能代替政治统治职能
C.公安机关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法律予以行政解释
D.公安机关可以创新工作手段、利用有效宣传形式,促进全面充分履职
(2010年)
1.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
A.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B.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
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有效执行,应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
D.司法机关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
2.为了落实司法便民,检察院开设了网上举报、申诉和信息查询系统,法院实现网上预约立案和电子签章,公民对国家机关实行网上监督收效明显。关于网络技术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落实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落实也体现于对网络依法进行管理
C.司法机关是否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衡量的根本指标即是否采用现代科技手段
D.司法机关采用网络技术落实司法便民,是在工作中做到执法为民的具体表现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依法治国以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为必要条件
B.依法治国依赖于法制完备,法律健全完备了,法治就实现了
C.依法治国应当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
D.依法治国的实现,必须以规范和制约公权力为前提,做到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执法为民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B.执法为民强调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执法为民表明执法机关存在的目的在于合法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D.执法为民说明执法活动以“及时”、“高效”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其特征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在强调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应遵守一定的原则,与立法没有直接关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法治建设根本目标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