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会-团支书-团日活动-团员教育活动策划书[模版]
团员教育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学习科学发展观,了解共青团,争当优秀团员。二,指导思想和活动目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校办学理念、学习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省第十二次团代会和学校第三次团员代表大会的会议精神。
三,活动时间:
预定日期:*年*月*日星期
实际时间:**pm
四,活动地点:**教室
五,活动对象:**班全体学生
六,策划组织:*班团支部
七,活动前安排:
1,收集关于共青团历史的资料,下载有关文件
并制作成PPT。
2,宣传委员制作关于此次活动的海报并向同学
宣传此次活动。
3,在活动前邀请学生团委工作人员届时莅临指
导。
八,活动中安排:
1,活动开始时,由主持人主持此次活动,在演
示PPT的同时向同学介绍共青团和科学发展观有关内容。如:来源、发展过程,重要工作会议以及团组织的思想和精神。
2,向同学提有关共青团的问题,并请同学做出
回答。
3,有关团章知识的竞答,回答正确的颁发小礼
品。
4,中间插播有关团员教育的视频并组织同学一
起观看。
5,活动结束时,邀请学生团委人员对此次活动
做出点评。
九,注意事项;
1,为确保学生的出勤率,纪检委员在活动开始
时应点好人数。
2,若活动当天突发事故,活动则延期举行。
第二篇: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团日活动策划书活动策划书
团日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时间:2010-年5月25日
二、活动地点:教一30
4三、主办团支部:09级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
四、活动主题:凝聚.青春.活力
五、活动目的:
1、为进一步推进支部建设,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更好的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
2、提高学生们思想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意识。
3、使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充满激情,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4、使得支部上下都焕发出青春的火花。
5、增强支部凝聚力和团结性。
六、宣传方法:黑板报
七、活动形式:将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
八、活动流程:
1、准备工作:策划活动内容、步骤、细则、团委会讨论具体方案
2、开展工作:准备材料,人员安排,活动开展
3、结束工作:同学们谈感悟,做思想总结,写出工作总结
九、具体操作:1,安排活动主持人
2,征集活动节目
3,对节目进行编排,制定活动流程
4,购买活动道具
5,安排人员布置教室
6,活动中安排人负责活动的拍照
十、活动道具: 购买彩带若干,气球,彩纸,矿泉水,奖品准备音响,话筒,照相机等
十一、经费预算:彩带10元
气球 5元
彩纸5元
矿泉水5元
奖品5元
总计:30元
十二、活动注意事项,1.班干部维持现场纪律
2.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对现场物品的爱护
4.活动后打扫卫生
轻纺分院
09级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
2010-5-6
第三篇: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策划书
···学院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之
“插上理想翅膀,扬起青春风帆”主题班会
活动计划书
一、活动主题
“插上理想翅膀,扬起青春风帆”
二、活动目的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新时期的团员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为响应校团委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在我院团委老师的全力支持和全面指导下开展团员意识教育系列活动之“插上理想翅膀,扬起青春风帆”主题班会活动,对于班级共青团支部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团的建设,全面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团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活动时间
各班自拟定
四、活动对象08、09、10级全体同学,以班级为单位展开
五、活动地点
各班自拟定
六、主办单位
七、承办单位
八、活动安排
(一)前期准备
2010年11月22日由学生会布置该项任务到各班,由班级内部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团委学生会也大力以海报的方式进行宣传。
(二)活动开展08、09、10级各班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围绕团员意识教育党团零距离思想讨论为主旨,并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在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的组织下展开富有本班特色的主题班会。主要以班级内部党员、预备党员、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为学生代表在班会上发言或演讲的形式进行。交流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认识以及两者的密切关系;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共青团将如何团结带领全国亿万青年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我们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以及新时代、新背景、新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任务等内容。各班级应特色鲜明,中心明确,针对性强地开展。
九、经费预算
由班级自拟定
十、注意事项
1.党团活动是神圣而严肃的,因此班会期间要注意纪律和秩序
2.保存影像资料
3.一名同学负责会议记录
····
2010年11月20日
第四篇:合格团员教育活动策划书
合格团员教育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了解共青团,争当优秀团员。
二,指导思想和活动目的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领导,紧密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了解共青团,争当优秀团员。”为主题,通过宣传动员、学习教育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性工作,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积极向上的班级共青团组织。三,活动时间:
预定时间:2010年11月27日
实际时间:视情况再定
四,活动地点:学院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对象:小学教育英语班全体学生 六,策划组织:小教英语班团支部
七,活动前安排:
1,收集关于共青团历史的资料,下载有关文件
并制作成PPT。
2,宣传部制作关于此次活动的海报并向同学宣
传此次活动。
3,在活动前邀请学生团委工作人员届时莅临指
导。
八,活动中安排:
1,活动开始时,由主持人主持此次活动,在演
示PPT的同时向同学介绍共青团有关内容。如:来源、发展过程,重要工作会议以及团组织的思想和精神。
2,向同学提有关共青团的问题,并请同学做出
回答。
3,中间插播有关团员教育的视频并组织同学一
起观看。
4,活动结束时,邀请学生团委人员对此次活动
做出点评。
九,活动后安排:
1,团支部有关人员写一份总结书并交给团支
书。
2,团支部召开团支部会议,讨论此次活动的可
取之处及不足之处。
3,文艺部做好此次活动的有关记录,并记录到
班级的空间上。
十,注意事项;
1,为确保学生的出勤率,纪检委员在活动开始
时应点好人数。
2,若活动当天突发事故,活动则延期举行。
第五篇:团支书活动策划书
活动策划书
活动一爱的抱抱 传递温暖
活动目的:
在感恩节之际,我们除了要感谢陪伴在自己周围的人之外,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本活动就是旨在用一个简单的拥抱消除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感,让大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周遭即使是陌生的一切,相信心中有爱,便能化解距离。
活动具体步骤:
1.活动前。用彩色卡纸制作抱抱牌,上写有“能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吗”等话语;制作一块有关感恩节的展板和抱抱心情墙,记录活动参与者拥抱后的心理感想及对感恩的自我理解。
2.活动中。首先由组织者拿着抱抱牌发起第一个拥抱。当第一位参与者与组织者拥抱并在抱抱心情墙上记录下当下的感受后,便接下这个接力棒,继续寻找第二位参与者,与第一位参与者拥抱,如此循环下去,真正地做到陌生人之间的拥抱,也正是这一点,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
3.活动后。从参与者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在抱抱墙上的心情留言,总结出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否达到,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是否能被一个温暖的拥抱消除。
活动总结
感恩节是一个能让人释放心中情绪的节日,家人、朋友,一切熟悉之人似乎都值得自己感恩。但别忘了感恩世界、感恩社会,让你还有这个机会和陌生人拥抱,拉近彼此的距离,和他们一起感恩生活。
活动二关怀红军老人 共度十一国庆
活动目的当我们开心的过着十一长假时,不要忘记51年前,是哪些人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是哪些人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富裕安康的生活。有了这些奋不顾身的老红军们,才有了今天的我们。本活动旨在用参与者们的热情关怀,温暖老红军们的内心,让他们在我们这些后辈的陪伴下度过一个快乐的国庆。
活动具体步骤
活动前。与学校临近的几个社区的居委会交流商议并达成共识,携手完成本次活动。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统计社区中老红军的人数,或是经过开国时期的爷爷奶奶们的人数,并与其联系沟通,确定能参加此次活动的家庭数。
活动中。在十一期间,参与者们可组成3-5人的活动小组,每个活动小组深入一个家庭。参与者们可帮爷爷奶奶做一些日常家务,送一些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和他们聊聊天,听他们讲一些过去的经历,告诉他们现在的学生们对过去的一些想法以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陪他们度过快乐的假期。
活动后。回访各个家庭对我们活动的评价及建议。如有需要的话,可与家庭结成对子,定期到其家中,陪伴爷爷奶奶们,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两代人畅所欲言。
活动总结
经历了开国时的混乱,看着国家一步步的发展到今天,相信不管是老红军,还是爷爷奶奶们心中必是感慨万千。家中儿女的繁忙,可能使他们没有诉说的对象,我们大学生的到来可以给他们以陪伴,做一做家务,聊一聊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当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应听听他们的想法,忆苦思甜,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活动三社会调查 大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调查 活动目的大学生活并不像中学时期那样紧张,大学老师也不像中学老师一般,围着学生团团转,紧逼着学生学习。大学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自律性。当然也就有了少数人对大学老师“事不关己”态度的质疑。本次调查就是让学生,这个与老师接触最频繁的群体,对老师做出最直接的评价。
活动具体步骤
活动前。制作调查问卷,包括“教师讲课内容是否针对学生”、“对于课后作业是否定期批改”、“教师对学生心理状况是否能及时了解”、“对老师的建议”等问题。
活动中。在各个院系中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完后,统计资料,分析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后。调查结束后,可将调查报告上交给各院系,可对今后教师的工作有所帮助。
活动总结
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团体,而不是单独存在的。只有双方互相了解各自的想法,才能将教学工作做到最好。希望这样的一个调查,能帮助营造一个更和谐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