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案例[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5: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案例》。

第一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案例

法制教育主题案例

南阳市二十二中

我校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以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为抓手,认真做好法制教育进校园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一、法制教育主题的目标与思路

1、教育主题:知法守法,从我做起

2、总体要求: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要内容,通过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等教育形式,提高广大师生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增强广大学生正直做人、规范做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师生中凝聚“知法守法”的思想共识,以丰富的各种法制教育活动为载体,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法制教育文化体系,从而培养全校师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校园文化,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

3、具体目标:(1)、了解法院的职能;(2)、依法治国利国利民,徇私枉法不仅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会影响我们年轻一代身心健康成长。(3)、让学生懂得法制教育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具体思路:(1)、参观,座谈,总结。(2)、时间:一上午。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1、在法院开放日,到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实地体验。

2011年6月1日上午,我校选派40多名学生(每班一名)及教师,代表在校的学生和教师,走进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参观审判楼安检室、立案信访大厅、审判法庭以及与女法官大姐姐的亲切交流,零距离感受南阳中院“开放日”活动。

上午8:40,同学们就早早地来到南阳中院审判大楼。在引导员的带领下,大家排着整齐有序的队形,参观位于审判楼大门口的安检室,看着在电影里才能见到的各色安检设备,同学们显得格外兴奋,1

都凑过去仔细地看个究竟,听着讲解员对安检设备的功能介绍和通过它查验出危险物品的事例,大家更是赞不绝口。走进审判楼,同学们参观并了解了立案信访大厅、审判法庭、院长接待室等的设置与功能,随后与女法官进行座谈。

座谈中,南阳中院的女法官大姐姐为同学们讲解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真实案例,通过案例同学们了解到了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及成因和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期间,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对相应法律条文的理解,针对自己的疑问与女法官进行交流。最后,在审判法庭里法官给大家介绍了当事人的区分、合议庭的人员组成、案件的审理流程、法庭纪律等知识,同学们还分别扮演法官和当事人进行了模拟庭审。

参观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带领同学们参加这次活动的市二十二中副校长于顺华由衷地说道:“平常我们也会利用班会、主题活动等方式来加强对学生们的法制教育,但是像今天这样的活动方式我们还是头一次尝试。通过与人民法院的亲密接触,使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到法院承担的各种审判职能以及法官的日常工作内容,通过与法官的亲切交流,更加激发了同学们遵纪守法争做文明少年的积极性。希望今后还能来中级法院参加这样有益的活动。”依依不舍离开法院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回校后,组织学生座谈观后感。

学生甲说:诉讼服务中心的宽敞整洁、规范文明很吸引人,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法院司法为民的亲切;学生乙说:这真是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法律意识,而且还促使我们自觉遵法守法;师生们共同表示,要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并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教师小结: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法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我国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只要留意不难发现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法律的气息。《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学法、懂法、守法。

然而,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在学校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但他们无法真心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成违法,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做违法的事。有的同学认为如今是追求个性化的社会,如果被学校这个规那个矩束缚,不利于自己发展,作了违纪的事才能体现自己的潇洒,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学校没有了校规校纪,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障?一个从小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的人,长大了很难说他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

3、学生分组讲法制故事

把学生分为8组,将自己熟悉的人物与事件分享给大家,正反事例均可。然后每组出一位代表发言。教师点拨,认识知法守法的社会意义。

教师备选实例:

(1)宋鱼水,女,汉族,1966年3月生,山东省蓬莱人,中共党员,法律专业硕士。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进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济庭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鱼水独立办案11年来,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其中300余件属于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被当事人誉为“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宋鱼水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商事审判规律,创造了一套适合国情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的办案方法,发表了十多篇对审判实践有积极意义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成为审判前沿的优秀带头人。她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司法

水平,受到同行和社会的广泛称赞。为此,她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分别被最高法院和全国妇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法官”、“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十行百佳”妇女、“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法官”、“中国法官十杰”和“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广东电白县第三中学校园内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在读初二的17岁中学生吴某持刀先后刺向下第一节晚自修课后走下楼梯的邻班的6名学生,致其中2人死亡,另4人受伤。究其原因,“这个学校常有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要‘保护费’的情况。”被捅的6名学生中有人向吴某索要“保护费”,吴某当时表示自己已经交过一次了,因此没有交,为此他向老师反映又未获解决,于是“后来就上来刺伤了6个人。”

(3)、2005年,济南历下区某中专学校内发生了一起校园惨案。17岁的学生周某是威海人,与同岁的临沭县人胡某是同班同学且同住一间宿舍,平时二人关系比较要好。某日下午,胡某发现周某偷吃了自己放在宿舍的一包瓜子,两人当即发生争执,胡某向周某腹部踢了几脚,并将其颈部抓伤。同学们把他俩拉开,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此时周某心中已产生了报复胡某的想法。当晚21时许晚自习后,周某手持一把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冲进宿舍,向站在床边的胡某肋部猛刺两刀,转身逃离学校。胡某被刺后只挪动了两步便跌倒在地,紧急送往医院,因肝、脾破裂抢救无效死亡,周某之后被判刑15年。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法制教育进程中几个实例,事实告诉我们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我们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不学法不知法,不把聪明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乱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送进监狱。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正确的教育和指导,遵纪守法,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千

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实践中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受其影响,逐步学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3.学生写出心中的话

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誓言或知道的格言,短小精悍,用以激励自己。然后挑选部分同学发言。

教师小结:一个人处同学应该宽宏大量,不应该因生活小节斤斤计较;发生口角争执是常有之事,不该拳脚相加致人伤;遇事毛糙,恼羞成怒,寻求报复,不考虑后果,害人又害己。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遇事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要有自己的主见,且不可盲从。遵纪守法是一种被人们公认的美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遵纪是守法的基础,青少年时代是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我们青少年学生要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遵守校纪校规,遵纪守法,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自强、自尊、自重、自爱,争当一个文明的新时代青少年。只有学习法律,才能知法、懂法,自觉守法,这样才有法治社会的存在。

4、张贴誓言或格言

要求:请同学们将自己写的遵纪守法的格言进行张贴。选出部分张贴在本班教室后面的“法制教育园地”中。

示例: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淡以明志,静以修身。冲动一念之间,荣辱两个世界。报复之念莫起,惩人之手莫伸。柔弱乃立身之本,刚强则惹祸之胎。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法制方面的对联、名人名言、身边的法制警示故事。

6、结束语

明代于谦有一首《石灰吟》写得很好:“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人清白,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我们把它送给同学们。

同学们,遵纪守法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眼前,我们正处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最容易受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袭,及早进行法制教育,就如同提前为我们筑起一道“防危墙”,知法懂法守法,从我做起。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1、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法制道德观念。通过开辟“法制教育园地”、张贴法制方面的警句、格言,加强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进行宣传,营造法制教育进校园的良好氛围。

2、组织学生撰写观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讲诚信、守规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以遵法为荣、以违法为耻的法制观念,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3、通过这次主题教育,同学们了解了法制教育的内涵,为我校“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掀起了又一个高潮。各班学生在听了学生代表的观感之后,遵纪守法蔚然成风,违纪与闹矛盾现象大幅减少。

第二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法律知识检测

(1)保护在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只是学校的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表明我国用专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正当权益,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3)国家专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可见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责任,与我们未成年学生无关。(×)

(4)未成年人除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还需要社会保护。(√)

(5)有违法行为的我国未成年人,不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二)案例讨论:

【案例一】

李某今年17周岁。自今年5月份起,她在课余时间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进行小的赌博,观看色情淫秽录像,夜不归宿。叔叔得知此情况后告诉了晓雪父母,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可他们却说李某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你侄子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是否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案例二】

4月2日晚在广东阳江市区东岳公园发一宗伤害致死命案。事件的起因是两名少年为“争抢”在阳江市第七中学上学的一名“女朋友”而发生矛盾,双方约定于4月2日晚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发生了械斗。参与“谈判”的阳江市第七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何某被砍成重伤,于4月3日早上身亡。

【案例三】

犯罪嫌疑人余某某,男,汉族,17岁,初中文化,四川省人;犯罪嫌疑人张某,男,汉族,18岁,初中文化,四川省人,犯罪嫌疑人伍某某,男,汉族,16岁,初中文化,四川省人。

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因丢失一部手机,其怀疑与其曾同住的于某和覃某偷了其手机,于是在2004年12月31日晚上,纠集了犯罪嫌疑人张某、伍某某,对来其宿舍拿行李的被害人于某和覃某进行殴打,不让该二人离开,其间,余某某将于某的头打破,还用烟头烫伤覃某,以此来逼两被害人承认有偷其手机,犯罪嫌疑人张某和伍某某帮助余某某对被害人于某和覃某进行看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将该三名犯罪嫌疑人抓获为止,检察机关对该案审查后以非法拘禁罪对该三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案例四】

2001年3月2日下午,包头市东河区某中学两名初三学生,在班级卫生扫除中追逐投

打闹,其中一位不小心将另一位的毛衣撕开一个小口,两人遂互相推搡争执。老师将他们带回办公室进行劝导,两人均表示和解。不料,放学后,在三名同学的怂恿下,毛衣被撕破的同学再次追上对方要求赔偿,对方不答应,两人又扭打在一起。厮打中,毛衣被撕破者手握借来的小刀挥舞捅扎。据当时在场的同学讲,由于天色已晚,谁也没有看到刀子,也没看到被扎者受伤。被扎的同学后来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颈部和左胸各中一刀,最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案例五】

陈某,1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案例六】

2003年9月24日上午,贺兰县新平村附近的一个排水沟里发现了一具男尸,贺兰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很快确认这具尸体系该县9月20日失踪的某企业职工马某,用了14个小时将涉嫌及此案的中学生铁某、方某和杨某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铁、方、杨3人均为贺兰县某中学高中学生。3人于今年6月至8月份,多次到马某家“诈金花”赌博,马某以记账形式给3人“放板”,致使3人共欠其赌债13.2万元,其中杨某一人就欠赌债11万元。因为3人都是中学生,没有能力偿还巨额赌债,他们便开始躲避马某。据铁某说,马某让熟人给他们捎话或打电话,催他们尽快还钱。今年秋季开学后,马某在校门口堵过他们两三次,威胁如果不还钱,就将他们赌博欠债的事告诉家长或学校。于是3人便密谋杀掉马某,以彻底抹去赌债。

9月15日,铁某让方某在市场上购买了一把斧头,自己又准备了一把军刺。9月19日晚,铁、方二人上完晚自习课后,将马某骗至一僻静处,将其杀害,并将尸体抛掷3公里外的新平村附近的一排水沟。

三、分析说明:

(一)青少年犯罪呈现的特点 我国如今的青少年犯罪较以往,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疯狂性。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并且由于年青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

2、突发性。由于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般地说,较少有预谋,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如案例中的小新,其行为的仅仅是为了偷点钱去上网而非杀人。

3、连续性。对某些具有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化,从而对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产生连续性犯罪。

4、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性的,而且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与有组织有策划的团伙性犯罪有所区别,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

5、犯罪故意的突发性且犯罪手段的残忍性。青少年犯罪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没有预谋,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

6、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有的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强好胜,显示自我的天不怕地不怕而犯罪,这也可见青少年犯罪行为时严重的盲目性和不计后果性。

7、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青少年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8、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青少年犯罪中“四化”现象极为明显。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调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

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我们知道,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香港及国外流入的暴力恐怖片在一定程度上激起青少年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剧情的指引从而完成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走上犯罪。

3、受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案例三的小新在正是缺少父母的教育,且其爷爷奶奶又过分溺爱使其辍学而后又沉迷上网最终走进犯罪的深渊。

4、法制道德教育滞后。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有欠缺,在面上还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5、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以上四方面对于青少年反而言均是外部因素,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由于青少年犯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四、总结结束:

同学们,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年少的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才刚刚

起步,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追寻,同样也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努力学习。莫因一时的好奇,冲动,叛逆而错失美好人生,留下无可磨灭的遗憾!

第三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邵阳市二中高二505班

一、班会时间:2017年9月19日

二、班会地点:教室

三、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班长和学习委员

五、班会主题:法律教育

六、活动目的 :

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

七、主要内容:

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

3、现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①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

②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等。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③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④犯罪的类型复杂,他们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从客观方面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社会上各种不良或腐败风气的影响等,都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八、形式:

印发法制学习手册,观看影视片段,采用讨论、交流方式。

九、活动过程参考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竞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评选优胜小组)。

3、看投影或影视片段,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

画面一:包间内,乌烟瘴气,一群中学生饮酒庆祝同学生日。画面二: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画面三: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中学生吸烟。画面四: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画面五: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

4、班主任老师总结:

同学们,老师首先祝贺你们班会开得如此成功,通过这次班会,同学 们进一步认识了法律法规的意义,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 律永远与你相随,让幸福快乐永远与你相伴!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第四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主题班会

四年一班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A、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 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B、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D、《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四、结束语:

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五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为把法律宣传给周围的人,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 法律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为了使同学们对我国的宪法和刑法有一定的认识,特安排以下班会。

地点:高三12班教室

主题:知法守法,做合格中学生

过程:

一、王丹引入:

‚法‛,严肃而庄重,但它却是我们身边的朋友,知法,懂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二、血淋淋的事实和给我们的教训:

案例一:一男子醉酒后抽烟,却点燃了被褥,结果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9月29日早上,库尔勒市人民东路宾馆巷的政治学校家属院2单元,从一间地下室内冒出滚滚浓烟,当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时,发现一名男子匍匐在地面上已经死亡。库尔勒市消防一中队的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发现浓烟从地下室一间房内冒出,消防官兵撬开房门,看到一名男子匍匐在门后的地面上。消防官兵连忙将该男子抬到室外开

阔地后,对室内着火的被褥扑灭。办案民警通过走访了解到,李某当天凌晨喝完酒后,独自一人回到地下室居住,之后他点了一根烟,没有想到烟头的火星点燃了被褥,被烟熏的他迷迷糊糊想打开房门,因体力不支被浓烟熏倒在地,直至死亡。

大家支招:

醉酒、抽烟两大恶习,造成生命的丧失,中学生从现在就要杜绝这种行为。

案例二:电视网络购物小心陷阱

鼠标一点,一次转账,一个电话,送货上门,网络购物这种简捷的购物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7400万,年增长率达到60%。然而,利用电视、网络购物钻空子的商家也逐日增多。‚398元买一条40克的金项链,还带一个手掌大的玉佩,这种好事谁不动心?‛广州天河区的朱女士在广东某电视台公共频道看到这则电视购物节目。播出的广告里项链金光闪闪,还说附送一个观音笑佛的玉挂坠,主持人郑重承诺,‚内部材质为钛镁金,表面镀25K真金,永不变形,永不褪色!如果变形褪色,包退包换!‛朱小姐忍不住拿起电话订购了一条。金链刚送来时果然金光闪闪,可是朱小姐的老公戴了10天后,项链就开始褪色发黑。朱小姐想起广告里说的‚包退包换‛,又给商家打了电话。这次商家开始闪烁其辞,一连打了十几次,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过几天联系你‛。为了挽回损失,朱女士心生一计,她拨打同一个购物电话再订购一台手机。一天后,手机送上门时,送货人被朱女士的老公一把抓住,扭送到附近的派出所。民警出面调

解后,送货人终于承认金链有质量问题,将398元货款还给了朱女士。然而‚永不褪色,包退包换‛的电视广告至今仍在播。

律师说法:

《刑法》中对网络诈骗已有处理细则,然而网络诈骗通常涉及异地监管,且因为技术原因取证复杂,涉案金额通常也不多,所以目前公安机关打击的力度还很不够,网络行骗还比较猖獗。给我们的几个建议,第一是在新媒体购买商品之前,注意网站或者电视台的影响力和公信度,尽量避免在小网站买东西;第二是要留心厂商相关的证书、营业执照等等,看是否正规;第三要警惕价格过低的商品;第四,要将交易过程中的证据留下来,如汇款单据、电话录音等,方便发现质量问题后取证维权。

案例三:一些大学生为就业宁愿‚白干不拿钱‛,这将导致劳动者和企业权益双双受损。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下,劳动者权益也面临着危机考验,一些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我可以考虑3个月内不要工资,只要你们愿意给我一个试用的机会,3个月以后,如果公司觉得我可以,再按照公司规定给我工资……‛在近日举行的西南民族大学双选会上,一名瘦高精明的男生对面试人员如是说。

有位记者在面试之后采访了一名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学的是广告设计,四川绵阳人,姓卢。卢同学说:‚现在很多单位用人都需要工作经验,这是我们最缺乏的。加上今年招聘人的单位少,就业

压力大,我想,只要单位愿意接受我,虽然3个月内不要工资,但只要自己努力,得到对方的认可,就能得到这份工作。‛他告诉记者,当天自己投出了17份简历,主动向对方提出‚零薪酬‛的单位有8家,‚都是比较好的单位‛。卢同学还说:‚我们一个班有50多位同学,其他人我没有问,但是我了解到,我们两个男生寝室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能接受‘零薪酬’。‛据了解,‚零工资‛求职现象在各地都有发生。

专家的话:

这种做法并不明智,不仅有损劳动者自己的权益,接纳‚零工资‛就业者的企业也明显违法。如果这种做法被允许,那么可能会有很多企业与大学生约定工作前几个月或者第一年‚零工资‛。而大学生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并不具备与单位抗衡的能力。建议:劳动监察部门应该警惕此类现象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出台促进就业措施以减少违法行为出现。

三、总结:

让我们多学习法律知识,学法,知法,守法,并把法律宣传给周围的人,共同做好法制公民,为创建和谐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

下载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案例[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案例[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把握青春,拒绝沉迷网络 上课班级:高一(14)班 主题目标 :把握青春,拒绝沉迷网络。 班会目的 : 1.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同学们进一步认清了网吧给他们带来的负......

    法制教育 主题班会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讨论记录 13级旅游3班 算算亲情帐 感知父母恩 老师:“有许多同学认为感恩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长大以后才尽孝 把父母对我们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现在对父母不......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育才初中126班班会主题: 对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图在他们心目中逐步树立起正确完善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他们在学校要做遵守......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知法,学法,与法同行——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习法制、安全知识,掌握一些法制、安全常识,增强学生法制、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2、养成自觉遵守和维......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案例二、网络游戏上瘾,7岁少年小新为偷钱上网,竟残忍地砍死奶奶,并砍伤爷爷,为例。 案例三、在黑网吧里,不良青年的引诱,“近墨者黑”,试吃软毒品,走上吸毒之路。 案例四、黑网吧深......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时间:2014.12. 8 班会地点:八(12)班教室 参加人员:八(12)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 主持人:班长(祁文萍) 班会主题:法律与我同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一、 指导......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把握青春,拒绝沉迷网络。 班会目的 : 1.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同学们进一步认清了网吧给他们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坚定了他们拒绝沉迷网吧的决心。 2.珍惜在校的时光,正确利用网络,提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