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1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近期以来,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景观,辉煌过去和圆明园是如何毁灭的,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行。圆明园是由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
建成需要一百五十多年。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中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集国内外主要风景名胜四十余处,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和英法联军做斗争时,一看相差就很大,人家拿得是枪炮,而我们拿的却是长矛、盾、剑。历史记载有人曾给皇帝三万支枪炮,五万火药包,可是皇帝以为是展品,就放在圆明园里。在1860年10月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逃到避暑山庄去了。1860年10月6日,侵略者侵入我们的圆明园,用它贪婪的目光看着奇异珍宝,用他们那肮脏的手来摸我们的珍宝,那些红蓝宝石装进自己的麻袋里面,还有的 人把最高级的丝绸抢过来,还有的拿一些稀有的夜明珠??,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最不要脸的是法兰西,英吉利,你们这些强盗把我们的东西带回你们国成了富翁,把我们的国宝化成了一方灰烬。我虽然还小,不能报答祖国,我一定要强起来,把自己的缺点改掉。俗话说:“少年强,国则强。少年弱,国则弱。”所以我们要强起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等到长大后,我们一定会把国宝请回来。这“万园之园”哪去了?被英法联军烧毁了,不复存在了;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哪去了?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有些在他们国家的博物馆里,有些流失海外;“买卖街”哪去了?被英法联军毁了,不会再回来了;那些勤劳的人民哪去了?被英法联军用抢打死了??这些强盗在我们的国土上为所欲为,他们贪婪无耻!
圆明园观后感2
《火烧圆明园》是一部让所有中国人牢记清朝腐败的历史影片。他永远让我们中国人感到遗憾和愤怒,对清朝的腐败无能,为侵略者的凶残而愤怒。
《火烧圆明园》的影片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咸丰年间,清朝走向没落、腐败的情景。确实,这个年仅六岁就登基的乳臭未干的小皇帝就像一个摆设,是火烧圆明园发生的祸根。而那位慈禧太后的前半生,和咸丰皇帝勾结在一起,干涉朝政。落后就要挨打,八国联军开始将自己凶恶的魔爪伸向了中国。从战争开始,从二百万两白银开始,从……八国联军得寸进尺,对只会求和、定不平等条约的清政府更加猖狂。三千骑兵抵抗不计其数的侵略者,刀剑抵抗洋枪洋炮,最后只剩下七个人!
疯狂至极的侵略者开始了自己的疯抢计划。此时,吃惊的咸丰皇帝却躲到了避暑山庄,把灾难和死亡全推给了那些无辜的百姓!英法联军竟然在额尔金的一声令下,多少奇珍异宝、古董被抢光,最不可理喻的是他们在拍卖宝物后,有三天三夜的大火,将历史上最宏伟、最美丽的世界园林化为灰烬,留给人们的只有片片废墟。
这部影片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国家只有在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和栋梁之材的带领下,付出努力,不断创新,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才能免去灭族之灾。圆明园的悲剧,是因为我们的武器不先进。论赤手空拳地单打独斗,刀剑上的马上战争,我们会赢。但是,战舰、枪炮揭示了我们中国原地踏步,不进取的实况。
如今,我们中国已成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家,一步步走向强盛。那些深仇雪恨也在历史的发展中烟消云散,不变的却是中国人的爱国之心。
在学校里,我们的班级就像是一个国家。只有在大中小队长的带领下,把班级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让班级的荣誉越来越多,才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人员”的讥讽。
圆明园观后感3
“中国,请自己站起来!
”——这是我看完电影《圆明园》之后最大的感受。伴随着影片苍凉而悲壮的配乐,我与讲述者郎世宁一齐重温了大清王朝的历史,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圆明园的瑰丽与梦幻。然而,这部影片的拍摄目的绝不仅仅仅是向观众介绍圆明园这个世间奇迹的短暂一生,其真正的用意想必是要透过圆明园的命运来折射清王朝的命运,并引导人们去思考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在我看来,影片中谈到的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和认真思考的:
首先是科学技术的落后。片中提到,康熙皇帝才识渊博,十分喜爱天文和数学物理等传统好处上的“科学”,但是,泱泱中华,在夜间用天文望远镜仰望星空的却只有年迈的老皇帝一个人。大多数的朝廷官员都认为“科学”是腐朽的、无用的、是故弄玄虚。官员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那么是不是说,多数平民的无知和保守就是导致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呢?我认为不是。刚才提到,康熙皇帝很喜爱科学,那么在当时那样一个高度集权的家族化国家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康熙真的想发展科学技术,或者说真的想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推荐给更多的人,他是完全有潜力做到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可见,在当时,就连这个国家最有智慧、思想最为开明、也是最喜爱科学的人也仅仅是将科学作为一种消遣而已。
从这些分析中能够看出,导致科学技术落后的真正原因是思想观念的落后。
如果说上面的推论还不够准确的话,不妨再将历史往后推几十年到乾隆时期。乾隆,这个从小天资聪颖,深受康熙宠爱的一国之君,非但不像他的爷爷一样沉迷于科学,反而是排斥科学,认为科学是“玩物丧志”,这从他将“西洋水法”喷泉的机械抽水装置换作人工提水一例可见。于是,我不禁悲叹,时代的进步并未带来思想的进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以乾隆为代表的帝国中坚力量对待新事物的态度较之康熙年间完全相反,思想观念更为落后。
若进一步深究,这种观念的落后并不是无来由的,闭关锁国是一个直接原因。而又是什么导致了闭关锁国呢?——是自负!
乾隆的自负、上下朝臣的自负、平民百姓的自负、一个国家的自负!
灿烂悠久的华夏礼貌在此之前就已经为世界创造了无数的财富,尤其是盛唐时期,中国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令长期占据中原的汉人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国家永久的王,骄傲感的滋生蔓延为之后清军入主中原留下了隐患。果然,之后满人的铁骑踏平了中原大地,华夏民族的统治权再一次易主。想象一下,当满人顺利地攻克汉人执掌中原时,内心会是怎样一种情绪?他们打败的`但是号称“世界之王”的汉族啊!
在这样的背景下,便不难理解清王朝的自负到底起源于何时,也就不难体会其自负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了吧?
所谓的“天朝上国”,当自己拥有着世界上最多财富的时候,却不明白怎样很好地利用它,而是将其用于享乐,用于修筑那奢华的、人间仙境般的圆明园;当自己还如一头老牛,到处夸耀自己耕地的本领时,西方国家却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正如一辆疾驰的列车在飞速行驶。古老的农业帝国呵,永远不会主动地去看看世界吗?当英国的使者造访时,你再一次以固有的傲慢与自负对其进行羞辱;当西方世界的洋枪洋炮送到你眼前时,你却将其当作玩物收藏……最后有一天,当坚船利炮敲开了你紧缩的城门,你已手无缚鸡之力,退无可退。
正如马格尔尼勋爵所言,“中国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表面浮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倾覆的危机。
然而这个危机,不仅仅乾隆没发现,全中国人也都没发现。也许雍正发现了,他勤勤恳恳,力除弊政,将帝国推向了顶峰,也推延了其破败的命运。然而,中国历史上像雍正这样勤政的皇帝又有几人?日以继夜地付出让他积劳成疾,一代帝王最终为国家的命运殚精竭虑而死,这不得不说是一曲历史的悲歌。自雍正以后,哪怕有所谓的乾隆盛世,清朝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衰败,难逃覆灭的命运。
以上便是我简要总结的中国在近代前越来越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圆明园的毁灭和国宝的流失固然让我们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义愤填膺,但仇恨并不能解决问题,当170年后的这天再次回顾晚清那段风雨飘摇的历程,我更深刻地领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内涵和本意。俗话说,“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这天,当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当中华民族再一次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想对自己说:要冷静,不要再重蹈祖先的覆辙——让骄傲自满的情绪滋生蔓延,做一名低调而自尊自爱的学习者,做一个不卑不亢的中国人,努力去学习西方,努力去奋斗,只为有朝一日能改变祖国落后的现状,只为有一天,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身居何职,都能面带笑容的说:“我过得很幸福、很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国家兴旺的王道!
什么天朝上国、世界强国,当一个国家的福利没有转变为社会的福利之前,当少数人的财富没有变成多数人的利益之前,一切都是虚的、一切都是经不起考验的,如果看到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那必然会再次跌倒,甚至一蹶不振。中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上,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手上,所有人都务必不懈努力,这样才能早日夺回我们以前失去的光荣与梦想!
圆明园观后感4
圆明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结晶,但1860年的那场战争,使艺术的瑰宝、使人民的汗水,化成了灰烬。今天,我们观看了圆明园的视频,觉得受益匪浅。
里面讲述了圆明园原来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公园,由3代皇帝建造而成,他们用无数双手、无数只脚,一点一点建造起来。圆明园有1000个宫殿一样大,里面也可以装下500个篮球场。圆明园不仅面积大,也很宏伟,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它吸取了各地名胜的一些精华,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等,圆明园里还收藏着一些奇珍异宝,青铜礼器,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但是,圆明园刚建不久,英法联军那贪婪的眼睛盯上了这珍宝、开始行动,他们整装待发,纷纷冲向圆明园。他们抢的抢、拿的拿,实在不行就放火烧,这美丽的景象,这珍贵的历史文物,就这样没了。我觉得这些联军非常自私,这个圆明园是我们国家花了好长时间花了好多心思,也花了好多的精力才建造起来的,这些联军居然敢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来抢,我们这风景名胜的圆明园就在这些侵略者手下毁于一旦,这是中华民族许多人的智慧啊!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看见现在的圆明园已经残垣断壁,我们是多么的心痛啊!为了能让中华民族崛起,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增长知识,为祖国不断的奋斗努力,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强大,屹立在世界之上。
圆明园观后感5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一个纵火,仿佛得胜之后,便可以行窃了……两个得胜这,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筐。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祥。”以上这段文字是法国作家雨果在1861年写的对英法两军行动的气愤。20××年,英国、法国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两个文物匪徒,英国、法国火烧圆明园同时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文物覆灭罪恶。英法两国发明了两项无耻的世界之最。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赏给四子胤?(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圆明园”是由康熙天子命名,并御书三字匾牌。“圆而入神,正人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雍正的如斯说明,可以说是封建统治阶层标榜明君贤相的幻想尺度。圆明园自建园起,至1860年10月毁灭的之间近150年间,历代皇帝都对其改建装饰。例如,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除了对圆明园进行部分增建,改建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式基础构成。嘉庆朝,重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理跟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合之一。道光朝时,国是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撒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摆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废弃圆明园的改建和装潢。因为它承载着一个封建王朝十三代帝王的幻想。
天朝上国,地大物博,百万带甲,万里膏壤。这是对中国的实在写照。而圆明园便是这泱泱大国的标记。圆明园的造价是多少,恐怕谁也说不清。它的范围之大与它的神奇是咱们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康乾盛世时,大清帝国领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产。因而帝王们有资本为取悦一个本人爱好的女子为她树立她喜欢的草原与建造。
帝国的危机,从满清入关便已经开始。在大清帝国占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时,统治者以此自居,以为中国事世界上最壮大的国家。他们目空所有,屡次谢绝与其余国家互通有无,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货色,开端了闭关锁国的时期。当清帝们大肆修造这座体现中国地大物博的亘古无匹的皇家园林时,他们万万没想到就在此时西方国家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进步的产业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超出中国。大英帝国把抢来的黄金白银换成坚船利炮;法兰西用无数财宝打造出一支举世无双的火枪军队;日本全国省吃俭用造“吉野号”,每一个国度都在整理自己的军备,每一个民族都在打造自己的兵器。而满清王朝却对世界的变更毫无发觉,帝国的统治者在圆明园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那么大清帝国的远景是可预感的,它注定要从绮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悲剧的运气是无奈逃脱的!只管我是中国人,然而我必需否认做作生存法令是正确的(至少在很大范畴内,它是准确且实用的)。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轻松叩开清国刚锁上未几的国门时,它证明了天然生存规律。事实证实,武力永远是最强盛的'力气,对弱者来说,世界上是不存在情理,只有暴力。由于道理不是道德,道德是良心酿造,而道理却能够用暴力改写。
圆明园终极灭绝了,实在我们在交战之初的战况便可知,5人的渺小代价击败帝国的三万雄师,腐朽朝纲、散漫军纪、落伍武器是决不可能禁止得了列强们从我们手里掠夺他们想要的东西。圆明园必须会毁。然而圆明园的滚滚烈火在很长一段时光仍没能灼醒千百年来被孔孟之道所禁锢的国人的对抗与觉悟。雨果的话“我难以设想,拥有着近乎无限财富的中华,军舰竟然是木质的,枪炮居然比英国落后了一个世纪,国民居然无法吃饱穿暖。”无穷的苦艰,这就是中华民族。
圆明园毁了,这座积聚了中华千年文明的神奇的东方园林,就这么毁了!今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踪的美妙。它的消灭,引起中国人乃至世界的悲叹与可惜。它的断壁残骸仰天怒啸,唤醒着中华民族。它提示我们牢记辱没辛酸的历史,鞭策我们发奋图强。作为中国人,必需要以强大的实力来保卫着我们这个古老的上等民族的尊严!
圆明园观后感6
历史是令人回味的,阅读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体味未来。记得有好多次,我好奇地想象着过去的故事。
今天,我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电影讲了英、法联军攻打中国,无数的'战士战死沙场。有些战士虽然受了重伤,但还坚持着,可最后还是被英国人用炮炸死了。城门失守,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抢了很多国宝,放了一把火,在短短的几分钟后,圆明园成了一堆废墟。
影片结束了,我心想:圆明园这么美,而我们却守护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当英法联军进攻圆明园时,我们有这么多战士,可还是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他们拍卖从圆明园抢来的古董时,我们却无能为力,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吗?不,是因为我们落后于他们。当他们在用枪炮时,我们却还在用刀枪。要想不挨打,就不能落后。要想不落后,就要不屈不饶地努力学习。那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登玉皇山。一开始,我十分起劲,走在了登山人群的第一个。“这小孩真有劲啊!”一个阿姨说。我听了有些得意。可还没到半山腰,我就没力气了。落在了人群的最后一个。“呵呵!这个姐姐真没用,才走了这么一点路就不行了。”一个小妹妹说。爸爸见了,就鼓励我:“要坚持,只要坚持住,就会成功。”我努力跟着人群,虽然走得满头大汗,但还是没有落下。终于,我走到了山顶。看到了波光粼粼的西湖,波澜壮阔的钱塘江。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不屈不饶地坚持精神。只有具有这样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圆明园观后感7
今天下午,我们看了一部十分精彩的电影——《圆明园》,看完之后,我心中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有自豪,有惋惜,但更多的是悲愤之情。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看到自己的祖国被其他国家侵略,怎能不悲愤呢?
一开始,主要讲了圆明园的修建,到了乾隆年间,经济更是发达,全国经济总产量占出界的.三分之二,乾隆皇帝钱多得都不知道该往哪儿花,于是就大兴土木,扩建圆明园,使它中西合壁,成为全出界最豪华的地方,占地竟达到了六千多亩。乾隆皇帝因为钱很多,所以就变得越来越自负,最终引来了英法联军的攻击。面对攻击,清军勇猛十足,死了一批又上一批,可是因为武器装备太差,清军一下子就死了三万多人,而敌人仅有5人阵亡,多大的差距啊!中国人民抵抗精神让人吃惊,一位英国人不得不说:“如果中国人有先进的武器,真想不到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来。”后来,清军大败,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尽情地抢东西,抢了整整两便天,对于那些抢不走的,就大肆毁坏了,又焚烧它,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全都化为灰烬……
正如雨果所说:“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叫英格兰,另一个叫法兰西。”
从这惨痛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应该深刻地吸取教训,正因为清王朝的骄傲自大、安于现状,才导致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观后感8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影片――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惋惜。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又称万园之园,它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又称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人们习惯上统称园明三园为圆明园。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朝,完成于乾隆时期,是清朝鼎盛时期建造的著名皇家园林。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于紫禁城(故宫)共同构成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故为名副其实的御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国内荟萃了中国名胜和物产精华,珍藏着大量的文物珍宝和古籍文献,园中的建筑亦融合了西式风格。昔日的'圆明园可以与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院和罗马竞技场相互媲美。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从天津踏上大陆,通过了一个个城门,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看完着部片子,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惋惜。当时的清朝咸丰皇帝真是太无能了,竟然外国人能随便进入大陆,闯进圆明园。他竟然不抵挡,而逃跑了,这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巨大耻辱。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灰烬。英法联军也实在太可恶了,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我从中想到了应该好好学习、热爱祖国,我们大家应该团结一心,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起来吧!让我们的科技领先全球,让我们的农业领先全球,让我们到国外都是昂首挺胸的走路吧!如今圆明园已被侵略者夺去了昔日的辉煌,虽然它只剩下了一根根的被烧毁的残柱和烧焦了的树干。啊!中国你变得永远强大起来吧!
圆明园观后感9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们一个团前去圆明园游览。
我们跟导游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威严的狮子,虽然它们身上伤横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和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活吞下去。
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奇珍,今日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起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但废墟上长出了嫩嫩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们中华之宝、杀我们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听导游介绍,当年康熙爷为躲避紫禁城单调乏味的建筑色彩,以避喧听政为旗号,开始兴建,后来被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经过一个多世纪数位清代君主不断扩建,山环水绕,绿柳红花,楼阁亭台,馆轩殿院,逐渐形成了圆明、长春、绮春、近春等园,人称四十景胜似仙境。美丽的圆明园不仅是清政府的骄傲,更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恬淡美好,山高水长,富丽典雅的圆明园,在1860年10月18日,这个悲惨的日子,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纵火焚毁。罪恶的火焰把圆明园包围,熊熊燃烧了三天三夜。当大火终于熄灭,当初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已化成我脚下的废墟,一片萧条。只留下遗憾,深深的遗憾。法国文学家雨果以愤怒的笔触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抢东西,一个放了火,胜利者把口袋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圆明园被毁了,昔日繁花似锦,如今只有狐兔出没。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哀伤和愤恨溢满心胸,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是根本原因啊!我决心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发奋读书,长大为祖国做出贡献,让这一幕不再从现。
圆明园观后感10
在大清时代,中国曾有过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圆明园。但沉迷于游山玩水的皇帝将这座皇家园林毁于一旦。由金铁木导演的,以法国传教士的立场拍摄的一部电影——《圆明园》就讲了这座园林的辉煌到烧毁。
当法国传教士郎世宁进入清皇室7年后,他与其他画师一起设计圆明园。可事实上,还 是皇帝设计了圆明园,画师们只画了皇帝的旨意。建造这座圆林的是深受历代皇帝信任的雷氏家族,其主要灵感来是江南的奇异风光和诗人们的`诗情画意,如玉泉观鱼、武陵春色。这部纪录片在描写圆明园的同时,还 对政治格局、清王朝的腐败没落和圆明园的毁灭进行了描述。
看完《圆明园》后,我不禁由衷地赞叹清朝工艺的伟大。所有的东西都栩栩如生。可是从“辉煌”的雍正乾隆时,中国的科学技术便停滞甚至开始倒退。愚蠢的清朝官员把科技只当成皇帝的小玩具,十二生肖池原本的自动喷泉改成了人工的,我无法想像大清帝国的主人如此愚昧。
落后就要挨打。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便攻进了北京,一把大火烧毁了圆明园,也烧毁了清王朝的“辉煌盛世”。清王朝不得不被迫签署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将中华民族推入多灾多难的深渊。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中华民族又迎来了伟大的复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已经昂首站立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人的尊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在圆明园作为中华民族曾经的耻辱应该深深地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
圆明园观后感11
相信所有人看过《圆明园》之后都会有一种无法诉说的震惊感,悲痛感。同样,震撼、哀痛也充斥着我的大脑和心脏,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以前,我听说了很多有关圆明园的故事,有多少建筑师赞叹它的奢华、雄伟,有多少画家欣赏它鬼斧神工的园林艺术所造就的意境,又有多少诗词文人不惜笔墨抒写它所表达的神韵……一切都那么让我神往,我使劲儿的在头脑中构想,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难道真的是人间天堂?
耳听不如一见,确实,在我对圆明园有过见识之后,“圆明园”带给我视觉上的冲击,让我震惊!当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的时候,在影片中一个英国军官这样评价过他眼前的所见:“法国所有的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园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必须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就是这样一座幻境般的旷世园林,英法联军为了要留下他们胜利的证据,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将圆明园这个占地5000多亩的'园林付之一炬。在洗劫中,士兵们发现了一个有许多马嘎尔尼爵士赠给中国皇帝的礼品的秘密仓库,令他们惊讶的是,中国人拥有大英帝国的大炮和槍支,却从未设法改善自己落后的武器装备!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拥有先进设备却还是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闭关锁国。确实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政策带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确实闭关锁国让我们落在了世界的后面;确实是闭关锁国让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圆明园,一个包容世界之宝的皇家园林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洗劫,怎么能不让我们中华儿女捶胸顿足,暗然神伤?
有人说,从圆明园的奢华来看可知当时的统治者只知道享受荣华富贵,滥用权力,这致使了整个封建统治的衰败。我的看法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圆明园》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代满清帝王为了国家而呕心沥血、日理万机。皇室之人都是勤勤恳恳,刻苦不终!以康熙为第一任总设计师开始建造圆明园,他将自己天文、数学上的深厚造诣,融入到这座旷世园林的中,亲自指挥,可以看到,作为统治者的康熙他始终没有让自己终止努力。雍正继位后,将我国几千年的园林艺术精髓集于圆明园的完善中,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体现他所念念不忘的国家之太平。雍正每天要批阅3000名高级官吏呈上的奏折,每一份奏折都留下了他的意见和评语,每天的睡眠时间竟然不超过4个小时(我感叹他们的毅力,感叹他们的学识)。圆明园并非是一件奢侈品,它是国力强大繁荣的体现,也是统治者唯一寄托的精神家园。
18世纪末19世纪初,咸丰皇帝继位。种种原因内部朝政事务荒废,外部英国大肆向中国倾销鸦片,一个泱泱大国就这样沉一沦。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感叹道:“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确实应了一句老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闭关锁国,让我们人民失去了太多太多,然而过去终究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只沉思与一种悲愤中,我们要记住这一次惨重的教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圆明园的雄伟已经消逝,而它被焚烧后的遗址依在,它会让我们中华儿女奋进拼搏!历史的沉痛教训我们不能够不能忘却,我们开拓未来的步伐更加不能停止,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圆明园观后感12
前些天,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让我们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星期五中午,老师还带我们到多功能厅去观看关于圆明园的电视,印象十分深刻。
圆明园本是皇家园林。在北京西北郊,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寿园组成。万寿园也叫绮春园,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能拿走的拿走,拿不走的就任意销毁,就这样我国这一片艺术园林变为一片灰烬。
读了《圆明园》这一课让我想到在香港被用高价拍卖,中国有关方面花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买回来的几件国宝,这原本就是中国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的,现在却用了昂贵的`代价才买回来。这些侵略者真是太可恶了。
回想起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将永远记住这两个强盗的“丰功伟绩”。虽然圆明园已被毁灭,但历史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它。
圆明园观后感13
圆明园--是英法等八国联军曾经罪孽的见证,它的毁灭让人心痛,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
曾经不止一次的游览圆明园,不止一次的解读那段让人心痛的历史,史书中记载的圆明园简直如人间仙境,她既见证了从康熙帝到同治帝奢侈的皇宫生活,也向世人宣告自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每次走进圆明园,赫然入目的却是断壁残垣,一块块残缺不全的石碑在向我们诉说当年的苦难,幸存的石狮子还有那一块块瓦砾和石头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八国联军的贪婪掠夺……
儿子所在的大兴区第*中学社会大课堂活动----“穿越圆明园 ”让我再一次走进圆明园,这次活动让我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收获……
初二年级十五个班,七百多学生,在*校长*主任和每个年级班主任带领下,坐上旅行社的大巴开往目的地--圆明园
和孩子们坐在一起,我觉得自己瞬间年轻了,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看着青春活力十足的孩子,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盼着快点到达目的地,快点走进圆明园。
说到这里,我要为大兴*中的校长以及全体教职工点一个赞!就是因为她们的辛勤工作,才有了七百多学生的有序参加活动,虽然在半路上乘坐的大巴出现了一点故障,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分别坐上其他班级的车子,而且在车上,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素质---互相让座,在心里为孩子们点了赞!
顺利到达圆明园,在那里,有旅行社里面安排工体大学的学生担当这次活动的教练,并且安排一个安全员协助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校长和年级*主任一直在一边协助管理,各个年级班主任也是寸步不离,而我们被学校邀请的学生家长们更是一路紧紧追随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不但协助老师管理,而且也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开始,所有的学生齐聚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由旅行社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讲解圆明园历史,随后宣布活动开始,每个年级做风采展示,宣读自己的队名与口号,儿子所在的十四班,由于在路上所乘坐的车子出现故障,以至于同学们做的准备不太充分,风采展示上出现了一点小意外,但却没有影响同学们的斗志,他们一个个擦拳磨掌,跃跃欲试,班长分配任务,同学们积极响应。
在教练和安全员的带领下,15个年级开始比赛,答题、找残图、做游戏……班主任和我们两个家长一直跟在学生身边,看着他们团结作战,细心观察,投入游戏,主动出击……出色的完成一个个任务,我不禁的为孩子们高兴,也在心里由衷的感谢学校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
午饭时间到了,孩子们都自己带着午餐,在吃饭的时候,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和亲密无间,还有班主任*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那一刻,我觉得大家真的就是一家人,一起分享,一起开心……
午饭后,活动继续,孩子们的热情不减,活力十足,在教练的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最后的任务,第一个到达集合点!
所有班级完成任务集合以后,我们的班级又做了一次风采展示,算是因为故障给我们补偿。接下来就是紧张的评分……
在主持人喊出:“本次穿越圆明园社会大课堂活动第三名的班级是——十四班!孩子们沸腾了,班长甚至开心的忘了前去领奖,在同学的提醒下才上前领回了班级的集体荣誉---三等奖的奖杯和小礼品。
颁奖完毕,*校长做活动的总结讲话,她说:我们穿越历史,寻找历史,记住历史,牢牢记住历史留下的教训……我们学校不是死读书,我们要走出校门,我们要让孩子们的知识面更宽,见识面更广,我们培养的是智商情商兼备的有用人才!
活动结束,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有序的坐上自己班级的车子,而我有幸的和*校长*主任坐在一辆车子里,在路上,校长和主任不但给我们两位家长介绍学校以后将要组织的活动,而且向我们征求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并且耐心的听我们讲自己的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对我们的问题做出解答,既给我们出主意找方法,又感同身受的把自己作为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经验传授给我们……
车子在飞驰,孩子们静静的回味这次活动带给自己的感受,校长和主任语气轻柔的为我们解疑答惑,我知道,我的孩子真的是幸运的,因为进入大兴*中,因为*中的教学理念,因为*中真心育人的老师!
谁说游圆明园心中除了牢记国耻,就是心情沉重,这次我是开心的,你开心吗?
圆明园观后感14
今天我看《火烧圆明园》后,心中感受好像泉水般,涌现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气、可悲的时刻。
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大门,而皇帝和慈禧却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无寸铁的百姓。残暴的敌军很快打入圆明园,在对圆明园进行一番“洗礼”后,又下令:火烧圆明园,理由竟是看园的大臣不让他们进去抢夺东西。罪恶的火连烧三天,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桩。
现在,有一个问题浮现在我的心头:英法联军为什么敢在中国的领土上为所欲为?答案只有一个——清政府太无能。
当时在位的皇帝整天不务正业,把外国所谓的科技视为玩物丧志,可真正等敌人攻入国门时,却手握落后的武器去防守,结局当然是——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中的:当时的清政府完全没有想到,被他们视为“玩物丧志的东西竟有如此大的威力”,没有想到我们和敌方的实力是那样的悬殊。可当清政府明白时,一切却显的那样不堪一击。由于清政府的无能,皇帝及大多数官员的贪生怕死,与入侵者签定各种不平等条约,以此来换取太平生活。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手中可以把握未来,使这段悲剧不再重新上演。
圆明园观后感15
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女生,和多数同学一样,我很不愿意观看有关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电影。可是,老师偏偏带我们去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影片。
电影《圆明园》描绘的正是我们不忍回首的一段耻辱历史:第一次战争时期,英法联烧圆明园,世界上最壮丽辉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顷刻之间化为灰烬……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到清乾隆9年,历经41年,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一直在扩建。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占地5200余亩,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清王朝修建这样一座规模空前的园林,一就是为了满足皇家穷奢极欲的享受,二就是为了向万国来朝的番邦外国盛陈天朝威仪,展示帝国尊严。
然而,1860年10月,有人不请自来了。他们就是来自号称文明、自由和绅士之国的英吉利和法兰西的英法联军。只不过,他们不是带着礼物来朝贡的,而是举着枪炮、端着刺刀闯进来的。这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强盗,他们把园中能拿动的东西统统抢走。车拉人扛,实在搬不动的就一律毁掉。最后,竟公开宣布要“文明”的把它烧掉。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万园之园成了一片废墟。熊熊大火中,康熙皇帝的北国江南顿成好梦一场;熊熊大火中,多少奇珍异宝化为乌有;熊熊大火中,龙的`传人只能泪水涟涟,无言以对。熊熊大火,照亮了强盗峥嵘的狞笑,更使大清的外强中干暴露无遗。从此,国无宁日,厄运连连。昔日的文明帝国沦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亚病夫。
圆明园的一把火,留给我们的就是一个民族的不尽的痛楚,更昭示了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转眼150余年过去了,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正像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中国在经历了百年磨难的洗礼后,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东方巨人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时刻在警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只有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远生生不息,繁荣昌盛!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00字《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550字
“圆明园”观后感
【关键词】 圆明园
辉煌 沦陷 毁灭
【摘要】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圆明园,一座怀揣着无数奇迹与骄傲的皇家园林,一座铭刻着无数屈辱与愤怒的历史遗迹。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我仿佛回到300多年前。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帝赐给四子胤禛的园林,“圆明”二字即取自其法号。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园林初成规模之后,康熙帝还亲自视察,园中出现了康雍乾三代人的大团圆场景。四周新花初绽,一家子其乐融融,真是这座伟大的园林给了他们做寻常人的机。雍正继位之后,对此园林充满了感激之情,于是其拓展原赐园,并将听政之处从故宫搬到了这里。究其原因,纵然有气候环境的因素与想要“避喧听政”的目的,但雍正对其的深情也不可忽视。雍正搬到这里,更加夜以继日的工作,似乎是把整个封建王朝都扛在了自己的肩上。他辛勤工作给后来者积累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顺理成章的,乾隆成了对圆明园改造最大的一任帝王。其在位期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在其之后的嘉庆、道光及咸丰也或多或少的对圆明园进行了一些改造和拓展。经过6任帝王、一个半世纪的建设,圆明园成了当时举世瞩目的“万园之园”。一代代能工巧匠,将帝王的一个个华丽的梦想变成现实,一座座殿宇亭阁,将古往今来的智慧结晶汇集在一起,这使其艺术成就与价值都达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即使把法国所有宫殿园林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其中不仅有中国智慧,更融合了外国的样式,其中的大水法更是洋为中用的杰出体现。清朝的皇帝完成了王朝的梦想,不论是歌舞升平的开元盛世,还是开疆拓土的广遨元朝,都没有做成这件事。可以说,当时的圆明园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一个缩影,足以让世界所有国家都为我们这个唯一传承下来的文明古国而顶礼膜拜。但正是这种以对农业为基础的成果骄傲,使得中国在雍正后的几十年中固步自封,放弃了对科学的追求,甚至将科学研究视为玩物丧志,这也为后来的屈辱埋下了伏笔。
“夏宫是根据想象拓制出来的一个硕大的模型”,雨果给予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不仅仅是对中国古代文明与智慧的赞叹,更是对英法联军的罪行的控诉。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一步步逼近北京,中国的八旗兵虽然英勇无匹,无奈装备实在太落后。他们拿着长矛马刀,对抗着拥有长枪火炮的英法联军。他们的冲锋陷阵,前赴后继,换来的只是咸丰的多一点的享受的时间而已。那些血肉之躯吟唱的,是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的最后的挽歌。英法联军几乎是毫无损失的消灭了清军的四道防线,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与咸丰帝仓皇出逃至承德避暑山庄,只留下了一座只有老百姓的空城。10月6日,英法联军占据圆明园,其中只有20几个太监在抵抗。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圆明园最终沦陷于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当他们踏进这座名扬海外的园林时,那里极尽奢华的装饰,令人眼花缭乱的风景,以及无数价值连城的器物都使得这些欧洲的“文明人”内心一颤。皇帝的宝座用雕刻精美的木料制成,而其坐垫则是用黄金做成的龙来镶饰,这让所有的人都感到羡慕。皇家园林里面的每个房间和客厅都布置得非常漂亮,成卷的丝绸、锦缎和织纱都有极好的做工。贵妇用的装饰带和薄头巾现在穿戴在法国士兵的身上和头上,在这方面似乎沿用了爱尔兰人的风俗习惯。玉器和陶瓷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而许多陶瓷肯定会让世界上的古董爱好者们赏心悦目。
圆明园中可抢的物品实在太多,让人们几乎不知道到底该把哪些东西带走。丝绸的数量可以通过下面人们想到的装运方法略见一斑,那就是,皇家使用过的银钵、瓷瓶、罐壶等都使用最昂贵的绸缎来包裹。“面对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开眼界,忘都忘不了。人头攒动,肤色不一,类型各异;那是世界人种的大杂烩,他们一窝蜂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银财宝扑去;他们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喊叫着。”亲历者法国人埃里松描写那些士兵,“一些人埋头在皇后那一个个上了红漆的首饰匣里翻找;另一些人几乎淹没在丝绸和锦缎堆里;有些人胸前挂满大珍珠串,把些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内衣、军帽里满揣满掖。还有些人抱着座钟、挂钟往外走;工程兵带着斧头,他们为了把镶嵌在家具上的宝石取出来,就挥斧把家具劈开。还有那么一个人,看见一个漂亮的路易十五时代的座钟,因为表盘上的时间数字是水晶石的,他以为那是钻石,就把那表盘取了下来拿走。时不时有人呼叫:‘救火!’人们慌忙赶过去,东西掉得满地都是,火舌舔噬着宫殿的豪华内壁,大家用丝绸、绸缎床垫和皮货压息火焰,简直是梦魇的一夜„„”。而搬不走的东西就统统砸碎。一群法国人拿着棍子到各房间去搜寻了一遍,打碎了剩下的每样东西——镜子、屏风、面板等等。据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给他们的同胞——也就是被释放的战俘报仇,因为这些战俘受到了对方残暴的对待。联军的宪兵队守卫着一座装有巨量金块和银锭的宝库,这些财宝将由英国人和法国人瓜分。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整整持续了3天。
“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这真是一桩了不起的汗马功劳和一笔十分得意的外快!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的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的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之后,他们才双双手拉着手荣归欧洲。”雨果用如此诙谐的口吻向人们传达了他对英法联军罪行的不齿。显然,英法联军的军官与士兵也有这样的考虑,而他们的方法就是,火烧圆明园,不留下一点证据。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象征着不祥的黑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犯下了滔天罪行的英法联军,为了掩人耳目,贴出了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而当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就食言了。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导致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他们的哭喊声被圆明园中的噼噼啪啪的焚烧声所掩盖,足见当时的场景之惨烈。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忘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在这种毫无人性的摧残之下,圆明园苟延残喘了3天,最后其绝大部分化为尘土。一座闻名天下的园林,一座无数艺术珍宝的宝库,一座极富价值的博物馆,在大火后,只剩下残垣断壁在进行无声的控诉。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在这之后,圆明园又经历了八国联军的抢劫,军阀混战的炮火,日伪占领时的烧杀抢掠,能残留至今的只是其全盛时期的千万分之一了。面对着这深沉的废墟,余秋雨先生写道: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是啊,清廷一个半世纪的努力经营,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的灿烂文化,无数艺术与历史的珍宝,放到现在也会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种美妙风景。圆明园,如今剩下的,只有这残垣断壁了。圆明园记录着民族的屈辱,无数中国甚至是外国的人民都对这种强盗行径表示唾弃,但同时,圆明园也给了沉睡的自我膨胀的中华民族以当头棒喝,人们醒悟过来了,封建的帝制已不足以跟上历史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必须要捍卫自己的尊严,要反抗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帝制。为了这个目标,一代代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解救圆明园,以及和圆明园遭遇类似的中国人民,无数的有识之士站了出来,奏响了民主共和的新篇章。
如今的圆明园,在废墟上开辟了一个遗址纪念公园,在断壁中行走,眼前浮现的依然是那个火光冲天的夜晚,但是心情也渐渐平静了。圆明园以他的毁灭,换来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如果帝国主义的铁蹄来的再晚一些,他们的科技在发展一些,说不定那时候不仅是圆明园,就连整个中华民族都不复存在了。直到现在,这座废墟仍警示人们勿忘国耻,要时刻保持着一种民族危机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圆明园曾经是皇家的财富彰显及权力象征,而现在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寄托。中华民族不会忘记历史,历史的屈辱痕迹不会使我们消沉,它将作为一种鞭策和激励,时刻提醒我们不可松懈,努力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