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2022-1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

1:对于原因论,更能贴合的是阿德勒的目的论。

原因只是事情的起发点,而不是确认结果的结论,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其过程都在于你想变成什么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能做到自己赋予结果的勇气)

对于目的论,我也有疑惑。

例如:我不喜欢这个人,因为她经常随意拿别人东西,这是原因论的角度,按目的论来说,是我一开始对她这个人已经下定啦不喜欢,所以我才会找到这个事来讨厌她?我觉得也不合理!按这样推断,那我为什么不喜欢她呢?

2:人往往很多时候容易被太多的虚幻主义的思想理论而填满认知(这个结论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一节得结论啦,我写本上啦,但是内容想不起来了)

3: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治疗而已……

4:在选择生活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边想要改变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5:自卑时主观性自己给自己下的结论,自卑有一定程度得促使激励自己

过度得自卑是自卑情节,过度得自我意识,反而回束缚自己!

6相信分为信用(为抵押的相信)和信赖(对人得信赖)

7:自我肯定不是自我接纳,好与不好我都接受,而不是到达什么地步!他者信赖,对别人的信赖也是自我接纳,他者贡献,都是相互存在主义的

8:人生是点组成的,而不是一条线。

人生的每一个刹那间得此时此刻,不是过去不是未来…

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意义在于你的赋予!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2

在六月末的安静夜里开始抽点时间看这本书,没有恍然大悟的惊喜,也没有相见恨晚的兴致勃勃。但不妨我不急不慢地读完它。读到大概一半才真正明白标题的含义,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一开始我以为是很多人都不喜欢勇气的意思。读完,不是全部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喜欢的章节和自己的赏析。

笔记1: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赏析:这句话在本书刚开始的所有文字中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过去三个月我非常典型的心态。我可能从未如此不活在当下,那种急迫让我全然忘了生活。好在已渐渐复原。也许当我能够安静地听清晨的鸟语时,我的心也逐渐恢复了宁静。我开始慢慢喜欢现在了,我开始好好做饭了,我开始慢慢看书了,我开始渐渐控制不好的情绪了。虽然没那么快抽离,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笔记2: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笔记3:人生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笔记4: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笔记5:假如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

赏析:就好像最近很火的女团选秀节目,能成团,能备受万众瞩目的永远是少数,可是她们勇敢地努力过争取过,哪怕会失败,尝试过,总有成长。是锻炼了才能或是勇气,还是认清现实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做过、参与过,都是成长,都有收获。

笔记6: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赏析:这句话有点太绝对。我觉得是有影响的,过去的经历、过去的选择才让我们走到现在这里。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不要让过去不好的经历,影响现在的自己去获得成功和幸福。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掌握主动权,可以主观干预,让自己决定现在“此时此刻”所采取的心态和行动,从而掌舵自己的人生。

笔记7:不想成功VS不能成功

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笔记8: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问题1:控制怒气是否就是一味忍耐呢?

回答: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首先你要理解,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要找到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赏析:在产生分歧或交流不同想法的时候,我是对的,并不代表别人就是错的。如果做错了,承认错误并不等于承认失败,反而是谦卑和追求进步的表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3

看过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并没有了解他的思想。本书用通俗简易的语言讲述了深刻的思想。阿德勒哲学不是让你成功的学问,这是一门让你幸福的生活哲学。阿德勒生活哲学通过三个步骤让你通往幸福之路,一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及平凡的自己,接纳了自己的平凡与不足就为自我改变埋下了种子;二他者信赖,关键思想是课题分离,不再执着于他人的评价与期待;三他者贡献,关键思想是共同体,通过贡献感获得幸福的意义。总结下阿德勒的心理学现实意义,可以挣脱三重枷锁。

第一来自过去,甩开弗洛伊德塑造原生家庭妈妈的错的锅,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过去的看法,从而把自我从过去中解脱出来;第二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太在意周围人的期待与评价,造成人会太容易被别人束缚,徒增很多纠结与烦恼;第三来自未来,我们太在意未来的成功,导致把现在看成未来成功的工具,然而当下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意义。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把昨天留给过去,把明天交给未来,专注于眼前的瞬时瞬刻,我们都爱自己想象的很脆弱,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就是现在。加油?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4

放弃竞争,这是一个很难让大家接受的命题。反驳的言论大概是——不和人竞争,我怎么进步?

可是你进步的途径真的只有与别人比较这一条吗?为什么你不能与你“理想的自己”比较?

之所以否定竞争,是因为竞争会导致我们把别人当成敌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岌岌可危,而人的烦恼几乎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男女对立,兄弟反目,亲子关系不和睦,都是因为其中一方把另一方当成了敌人,所以有了防备、猜疑和构陷,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也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当敌人,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如果想要快乐自在的人生,可以先建立两个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2.自立。

要实现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需要发自内心把大家当成伙伴而不是敌人。只有把别人当伙伴,才能做到理解别人种种行为的原因,才能共情,才能得到人际关系中的本可以得到的快乐。

要实现目标2(自立),需要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我们都有能力,而我们能力大小的差距,其实源于勇气。你没有勇气改变,没有勇气进步,没有勇气付出行动,没有勇气独自面对难题…是因为没有勇气,所以才依赖别人,才没办法自立。

相信自己有能力,遇到问题勇敢尝试去用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这就是自立。

另一方面,关于长相方面的焦虑也是因为与人比较的结果。

假如你从未看过别人的脸,你会觉得自己长相丑陋吗?很多东西本身是没有标准的,就像长相,只要你不再和别人比较,你就是足够美好的。如果你一定要固执地认为美丑有标准的话,试想一下,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拥有一张标准的所谓美丽的脸,这张美丽的脸是否还会让你觉得美丽呢?

世界正是因为不同才多姿多彩,个体正是因为不同才无可替代。你是独一无二并且无可替代的存在,这是值得你为之欣喜的结论。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5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或许可以开始尝试“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第二次完成的读《被讨厌的勇气》并且把目前能够理解到的问题点总结出来,我对阿德勒又理解了一点点,也还差亿点点~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心灵和身体虽然是不一样的存在,但却是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共同体感觉”: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是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的范围?——最小的共同体是“你和我”,最大的共同体是无限大。当人际关系遇到瓶颈时可以不用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小到你我,大到宇宙万事万物都可以获取到共同体的感觉。

“横向关系”是什么?——“虽不同但平等”。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就是横向关系。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表扬或者批评他人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对存在本身的感谢”是什么?——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从零起点出发。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为什么要做到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优越情结的产物,需要接受真的自我,而不是自我欺骗。接受事实存在,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改变,才是自我接纳。

为什么在社交关系中应采用信赖而非信用?——信用有附加条件,信赖无前置条件。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从目的来看社交的目的是把别人当成朋友,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何理解:“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幸福即贡献感”,能够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需要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什么是“甘于平凡的勇气”?——平凡即普通,但普通不等于无能。普通是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甘于平凡的勇气即不会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6

一个有脸红恐惧症的女孩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但是一直没能表明心意。可就是有这个“脸红恐惧症”存在,她才有借口“我之所有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子的想法来自我逃避。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自己给出了一个借口去逃避,其实就像这个女孩一样,不是你不想,只是你没有勇气,你害怕真的去做了之后,结果不尽人意。所以可以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维持现状,而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不满于现状,但甘于现状。

一个身高很矮的人,因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安慰他,但是如果此时他甩出一句“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如此一来,周围的人一定会更加小心翼翼的对待他。这就是弱者强势的理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行、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担心或者支配其言行。遇到过很多人在很多争吵中,反而把自己放在更卑微,弱者的位置,来占据更大优势。学到了这个理论之后才觉得,这真是高段位。

你讨厌一个人,说是因为对方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实际是你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找到了这个符合目的的缺点。到底是因为讨厌一个人才找到了一个他的缺点来支撑自己讨厌他的理由,还是因为一个缺点讨厌一个人,我觉得都可以前后成立。但是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说的是太准了。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句是原文,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自由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一个有招人喜欢的魅力,有被人讨厌的勇气,这就是自由。至于勇气,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大概就是有底气的人才容易凝聚更多的勇气吧。还有一个基础大概就是接纳自己吧。承认人无完人,更承认自己短处,接纳自己,而不是处处肯定自己。一直肯定自己的人,会变得自傲而自命清高,不如接纳自己,认知自己。

登山的人总是以山顶为目标吗?我没去问过,也没有登过,但是肯定都会想登顶,才感觉完成了一项壮举吧。人生如果是登山,大半的时间都在在路上,而真正的人生也都是到达山顶之后才开始。不谈论山顶的标准是如何,毕竟一座山只有一个顶,但是山顶每一座山都有。把每一个目标细分,山顶就是一步一步接近的前进。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7

前些天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的几句介绍,顿时起了兴趣。

光看推荐就觉得应该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内容采取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形式,引用的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弗洛伊德的名字听得很多,而同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德勒却似乎未接触,足以证明我是多么的浅薄。他的“既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你的孩子”的教育理念,以前学到过,眨眼几年功夫,记忆烟消云散。

阿德勒的名字不太被提及,但是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无数人,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内容,有没有你似曾相识或耳熟能详的理论呢?

岸见一郎说他想做阿德勒的柏拉图,古贺史健说他想做岸见的柏拉图,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本书以青年和哲人的每次见面为时间线,共分成第一夜、第二夜、第三夜、第四夜、第五夜5个章节,不断进行进阶的谈话。

我也将分成这5个板块来讲一讲我读到的,我想到的和我悟到的内容。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这个章节的核心在于提出两个互斥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决定论”(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典型即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和“目的论”(我们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选择现在的我,也即阿德勒心理学观点)。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如把一切归因于原生家庭,童年创伤而逃避现实自我的责任)。过去不是现在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过去,也即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人人可以改变,选择安于现状是由于你的内心出于某种目的而刻意选择的结果。就连你的各种情绪,也都是你为达到某个目的而选择的一种手段。

哲人举了很多的生活实例帮助青年理解他的话。比如,愤怒也是可收可放的一种手段,就像冲孩子发火的母亲,她的怒火可能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让孩子顺从罢了。

心理学基础知识里的“本性难移”,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来说明,他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了活在虚假的自我幻想中,人们可以表现出各种症状以逃避现实。

“鼓励”这个词再次回到我的视野中,是的,表扬不是鼓励,鼓励对于对于勇气的形成非常重要,鼓励的运用对教育者而言非常重要!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便是“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如果存在竞争,就一定会带来烦恼,因为有竞争就会有胜有败。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哲人举了自己身材矮小的例子。健全的自卑感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理想的自我比较。客观事实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其的主观解释。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完全不同,自卑情结有时还会发展出特殊心理状态——优越情结。

“夸耀不幸”解释了人过往经历中的不幸也可以成为其武器来支配对方,这让我大为震撼。当你把不幸作为武器时,那你可能永远都需要不幸。

愤怒分“私愤”和“公愤”。“权力之争”的概念进入视野,复仇阶段人的表现,再次论证了阿德勒的目的论。情绪只是人们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手段,比如说有逻辑的语言。

这个章节里,分析了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其他关系都可以选择、解除,唯独亲子关系不能,我们要勇敢面对关系。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这是事实。通过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称为“人生谎言”,哲人反复列举了脸红女孩儿的例子。

其实每个学派和理论都有学习者、拥护者和反对者,我们没有必要非此即彼、争出输赢,正如阿德勒所宣扬的那样,不要陷入权力之争。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什么是自由?如何才能获得自由?本章节从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的“课题分离”着手。

很多人为什么会寻求别人的认可,或者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受赏罚教育的影响。如果一味地在意别人的评价、看法和认可,便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如何才能为自己而活呢?阿德勒提出要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如何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哲人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释。

我觉得课题分离中最难做到的便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分离。孩子虽然还小,可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要给予他充分的尊重,给他创造最好的氛围,当孩子向我们求助的时候伸伸手便能帮助到他。比如说简单到系鞋带、吃饭、做作业、列计划、实施方案、布置自己的房间等等,把权力交还到孩子手上。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帮他们完成更快,按照大人说的做会少走很多的弯路。但请明白,那不是我们人生,请把最终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还给孩子,让他完成他自己的人生课题,让他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孩子需要我们的,是无条件的爱!不管他是好是坏,成功亦或失败,我们都接纳他,爱他。但爱他并不代表闯进他的领域指挥一通,所有亲密关系必须特别注意界限感。

另外,切记: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不要妄图去改变他人,包括你的伴侣和孩子,因为那些都是他人的课题。

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做好自己的课题,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那是别人的课题,无需你去关注,你也无法改变。有时候,对别人来说,真实的你是怎样的,现实是怎样的完全不重要,他们评价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这个章节承接上一章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课题分离,接着谈论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

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同时,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首先要做的便是把self interest变成social interest。课题分离并不意味着冰冷的割裂,或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关心但不替代。每一个人同时属于多个共同体,很多人际关系和联系你可能看不见(这在《理性乐观派》这本书中有非常详细的解释),每个个体的存在都会有其价值。在共同体中努力地迈出第一步,给予别人什么,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是我们自己的课题。主动做好自己的课题就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在共同体中找到自我价值,觉得自己对这个共同体来说是有用的,你便有了“归属感”。

不批评也不表扬,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本质目的都是“操纵”。实施赏罚的人无意中都会营造一种上下级的关系,也即我比你优秀,我比你有能力。这在亲子教育中最常见,也最易理解。如果你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的话,想一想,你对孩子做的、说的一切,你会那样对朋友或同事吗?

赏罚教育呈现出的是“纵向关系”,这种关系里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进而去干涉。

我们需要的是“横向关系”。所谓横向关系是平等的关系,虽不同但平等。这种关系里我们可以给对方的是援助和鼓励,帮助其建立自信、提高能力。横向关系里即便是对长辈、领导,我们应该尊重,但不是服从,我们也应该提出并坚持自己的主张。

用这个章节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评价暗含着你们是纵向关系,而事实上,我们都是平等的横向关系。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如何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归属感?哲人提出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点。

和无条件地爱孩子一样,你也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世间之人大多都是普通人,你的孩子是,你也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是拥有良好关系的第一步。

无条件地信赖他人,你们之间的关系会因此转变。当然,如果遭遇了对方的背叛或者伤害,你也有权切断你们之间的联系,因为这是你的课题。

接着,就是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但请弄清,这并不代表是自我牺牲、一味地去付出和迎合,那样的话,你又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了。

上面的三点缺一不可,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且处于不断的循环中。

哲人提出,我们的人生不是一条线,而是无数的点的连续,也即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存在于刹那之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过去和将来是不存在的。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只有当下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过去或将来,那现在就被你弱化了,变得模糊了。过去不是免罪符,警惕不要让它成为你的人生谎言。

书里的很多语言都十分喜欢,有些光看着就很感动,也把它们送给你!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我的力量无穷大。”“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

人生其实很简单,人际关系也很简单。

人生很短,愿我们都能早日获得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8

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过着同样的生活,有人觉得幸福感很强,而有的人觉得并不那么幸福,甚至感到很痛苦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有人能淡定从容,而有的人却失了分寸呢?决定我们现在的究竟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还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呢?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由别人赋予,而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作者整本书用到的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主要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每个人都可以改变现状。阿德勒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完全相反,弗洛伊德会认为我们的经历、原生家庭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重大影响,被称为“原因论”,而阿德勒却否定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而已。比如,一个人非常害怕社交,不敢和人交往,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他会认为这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由他童年的经历和成长环境所决定的,而阿德勒会否定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这个人之所以有社交恐惧症,是因为他想达到不和人交往这个目的,故而捏造出这个症状。他不想和人交往,因为他害怕在际关系中受伤,害怕自己和人交往能力不够,不能和他人相处好,怕别人嘲笑,怕被人伤害,因此就出现社交恐惧症,他就可以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找借口,由于害怕和别人交往,所以处理不好,这就保存了体面。现在聊聊我读这本书的启发。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一、我们不幸的来源

作者认为我们不幸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

脸红恐惧症、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等的出现,都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而呈现的症状。脸红恐惧症是为了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找的借口;自卑感是觉得自己有欠缺,这种欠缺是由和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作者认为健康的自卑感感是和理想的自己对比而产生的,从而会为了朝理想的自己而努力,而我们通常产生的自卑感都是在和他人的对比中产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自卑情结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为自己做不到某事而找借口,比如,正因为我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升职加薪,因为A所以B这种思路是典型的自卑情结的体现;优越情结也是在和人对比中产生,正是由于不自信,所以会拼命炫耀自己的某种优越性,就像有句话说的,越缺少什么才会越炫耀什么。这种种情绪的出现都离不开人际关系。

我们往往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

二、我们生活在主观世界之中

决定我们现在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对过去赋予的意义。这一观念就像情绪ABC理论,事情发生是A,我们对它的认知是B,产生的感受是C,决定我们感受的,不是A,而是B,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者是我们赋予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比如,同样是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学生习惯差,或者故意和我们作对,也可以解释为学生在这门学科上存在困难,或者昨晚有其它的事情给耽搁了等,对同一事情的不同解释,就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所以,作者才会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中,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主观解释决定了我们的情绪体验。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三、走向幸福之路

作者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也是我们一生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我们所有的不幸就是来自于擅自干涉别人的课题。作者提到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也就是说马喝不喝水,是马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比如,读书学习,这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呢?很明显是学生自己的课题,父母和老师都不能过多的干涉,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不愿学习,家长和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强迫学生学习,就会严重伤害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人际关系产生问题得到的根源也在于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要不要做某件事,如何做某件事,其实是由当事人决定,如果此时,有另外一个人总是去提醒,去要求,去命令,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冲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和父母之间经常会关系紧张。如何区分一个课题是谁的课题呢?作者说关键看这个课题带来的后果由谁去承担,比如,不读书最后影响的是谁?当然是学生自身,那么这个课题就是学生的,我们不能干涉,但不意味着不管,我们可以告知其利弊,并且做好自己该做的,最后到底学不学,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负责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也就是说在行动上,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不干涉不属于自己的课题,同时在心理上做好不追求他人认可的准备,做好自己的事,别人认不认可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干涉不了,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免掉很多烦恼。有一本关于育儿方面的经典书籍《不管教的勇气》,也就是详细区分父母和孩子的课题,从而做到“不管教”也能培养出非常自律的小孩。

基本上世界上一切烦恼都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

四、题外话

阿德勒以及《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从里到外都体现的都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有绝对的选择权、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读来感觉非常亲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也有不少类似的观念,要直面自己的不足,同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以前还看过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等,体现的也是这种理念,我们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必在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别人的看法我们是不能左右的,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专心做好属于自己课题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活在此时此刻,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要为自己而活,这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也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传达出来的核心价值观。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9

1.我们的不幸是自己的错,自己的选择。原因论让我们找各种理由逃避问题,假装成是不可控制的外部原因导致的悲剧,让自己变得独特显示地位吸引注意。应对:目的论思考问题。

行为目标是自立(我有能力)和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2.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现在抑郁症上升趋势可以支撑,个人主义的强化削弱人际关系数量和质量减少幸福感。

自卑情结是借口(因为什么客观事实所以我不能做到什么)。

权力之争是想证明自己的力量。要勇于承认错误,没有必要在人际关系中向别人证明自己认为的正确。

人是活在意义中的生物,确立目的后会企图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人生课题,编制人生谎言。

3.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爱。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分离自己与别人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也不让别人来干涉自己,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自己可以掌控人际关系的王牌。

4.分离是起点,共同体感觉是终点(把别人看做自己的伙伴并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不是世界中心,只是我认为的中心。付出才能找到位置,因为归属感是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可联系心理学中强人际关系网络需要牺牲部分个人自由等事实)。

共同体范围无限大,所以要跳出“杯中风暴”,寻找更大的空间,所以遇到困难要考虑倾听更大共同体声音(如从家庭到社会到国家)。

不要恐惧关系破裂,这是为他人而活的不自由生活方式。

反对纵向关系,提倡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表扬是操纵别人,要鼓励,帮助他人用己的力量解决(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有对共同体的价值就可以获得勇气;存在本身就有价值;由你开始去合作。幸福感就是贡献感。

5.活在当下,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刹那,旅行从踏出门就开始了。

把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不活在此时此刻是人生最大的谎言。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意义自己决定,引导之星是他者贡献。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0

哲人和青年相遇了,俩人对人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既有故事又有道理。青年是和我们一样有各种烦恼事的青年,我们跟着谈话的节奏,反思对照自己的种种。

1.原因决定论到目的论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是过去决定的,我们也习惯依赖于原因论。很多人埋怨父母埋怨过去,于是容忍自己安于现状。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2.人际关系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3.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对于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在他学习的时候父母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不妄加干涉。

4.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批评和表扬都是居高临下的状态,都是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是上下级不平等的关系。而鼓励和帮助,则是平等的横向的人际交往。

5.接纳自我,甘于平凡

人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普通并不等同于无能。

6.活在当下

如果把人生当成爬山,不是只有到达山顶才有意义。爬山的过程,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意义。如果沉溺于已经逝去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却不能着眼于可以努力的当下,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1

读了意大利着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了解了很多,特别是书中讲到我们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成人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

书里还提到:我们无论多么热爱自己的孩子,从他一出生,我们就本能的开始对他提防,凭着一种本能的守财欲,我们赶紧保护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即使是毫无价值的破烂。从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管住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惹麻烦,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拧瓶盖、吃饭、穿鞋等,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成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一切事务全部由父母代劳。

儿童成长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书中举例: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当孩子停下来的时候,大人也应该停下脚步等待孩子,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往往会因为自己不愿等待,不断的催着孩子往前走。有时候对儿童的尊重,我们人还是动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群走,走累了,停下来时,大象也会停下来等待。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曾经看到带着蜗牛去散步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知道,尊重儿童成长步伐。

我觉得成人真的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我们真的不能再干预太多,有时候成人的冷眼旁观,对于儿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看这本书,解开了心中有些疑惑,更愿意去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觉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也增加了不少,看来多看书真的还是有这个必要的。

《爱的教育》800字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该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2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3

很少有这么一本书,看的时候想极力否认“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我不信”,但鼓起勇气看完后,又会觉得他好像是对的。他把行为撕碎,露出人内在的心理需要,赤裸裸血淋淋,你才发现自己也被骗了。而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带你一步步认识自己,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有3个重要的心理学观点,贯穿了全书

01、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对过去的看法才决定你的人生。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比如:你在咖啡厅看书,服务员把咖啡洒在你新买的衣服上,你忍不住发火吼起来了。按常理说,是因为服务员的行为引起了你的愤怒情绪,没毛病吧【原因论】。但阿德勒认为你是为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了愤怒情绪【目的论】。

思路是这样的: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服务员,进而让对方认真听你的话,为了这个目的,你捏造了愤怒的情绪。即便你不大声斥责,服务员可能也会道歉给你擦擦,你也预料到接下来的行为,但为了快点同时引起对方的重视,你选择了愤怒这种方式。“怎么可能,那会哪有时间,怎么可能思考选择”。确实,情绪肯定不是思考得来的,但它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如果这时候你喜欢的人/领导突然出现了,你还会愤怒的大吼大叫吗?不一定了吧!也就是说那一刻的愤怒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原因其实是目的,是为了逃避或呈现更深层需求而伪装出来的挡箭牌。正视痛苦和恐惧,心理学上有一种疗法叫“延迟暴露”,反复回忆过去的经历,时间长了会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改变赋予它们的意义。然而人们常常下决定“不改变”,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的现状找理由。很多人想做的事一直没做,实际上是想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失败的现实,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想一想,多少人都是这样的!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现状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02、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聚焦于自己的课题。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而且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

首先,聊聊自卑感,也就是对自己的价值判断。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我们之所以自卑,是因为对周围人抱有竞争意识,凡竞争必有输赢,那就势必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结/优越情节。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或无法祝贺亲朋好友取得的成就(有也无可厚非)。这是因为站在了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真心祝福。把自己从竞争比较的怪圈中解放出来,正视自己的价值和成长。

然后,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和爱!

最后,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怎么分辨?只需考虑“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不要害怕被讨厌,有人不喜欢你,并不是你的课题。同时,也不要过多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父母为孩子做决定。

03、过好当下,是生活的真谛!

(1)自我意识过剩,反而会束缚自己。

一味在意“别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担心自己出糗,担心说错话,担心别人怎么看我,都属于自我意识过剩。怎么调整呢?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有3个方面: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诚实的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这个容易和自我肯定混淆,简单来说,自我肯定是对60分的自己说“这次运气不好,我一定能拿100”,自我接纳是“诚实接收60分的自己,并思考如何接近100”,不必悲观,关注可以改变的就行。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时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相信)。这点很难,需要熟练掌握课题分离。他者贡献:为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即“我对他人有用”。

(2)甘于平凡的勇气

人具有“优越性追求”的普遍欲望,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就像登山,总想着到达山顶,但没能到达山顶呢?该怎么办?这是对人生一种“线”的理解,阿德勒建议我们把人生理解为“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在每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所有的人生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人生很简单,要认真但不深刻!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阿德勒给了我们“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的建议,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阅读这本书,就是不断推翻认知并重新思考的过程,书中有很多新颖的观点,能真正理解并受用还需要多年的实践!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4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对,是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靠自己。

很多人在抱怨的那个结果,其实是自己从一开始选择的。早干什么去了。不会正确归因,就大概率跳不出这场循环。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这个观点真的是恍然大悟啊,可以选择不愤怒,你偏偏选择了愤怒,这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吗,自己捏造出来的这个情绪,你可以选择平静,别的处理方式,文中举的例子真棒,非常容易理解。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举个例子,出生农村,如果一直觉得农村不好,农村贫苦这是一种说法,造就自卑的你

出生农村,造就了独立自强自立的你,这是一种说法,造就乐观积极的你

这就看你选择你的诠释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定下的目标前进。

过去是过去了已经就是那样了,现在怎样你自己决定,此时此刻你选择愉悦还是烦躁看你选择,未来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自己都爱的人,那现在此时此刻你就用上身法,哪些品质你会爱,现在开始训练自己,保持稳定情绪,慢点说话等等。

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

也可以说改变的第二步是觉知,理解后才能觉知,觉知后才知道我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及时修正。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父母给了我生命,让我接受了大学教育,我应该如何利用我的知识,让自己越来越好呢。

希腊语中“善”是有好处,“恶”是无好处

文中说人不会去干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比如有人去犯罪,他为啥选择这条路,他觉得是对他有好处的,并不是说犯罪这个结果对他有好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是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借用面包婶的感受,她说,如果我提出建设性意见,无毒无害有百利,对方第一反应就是摆出困难1234,立即打住,这种人带不动。不要白费力气。我要成为那个带得动的人。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突破舒适区来到挑战区太难了,太辛苦了,太累了,还是回到舒适区吧,这是大多数的选择,那些极少数人选择了迎难而上,我要成为那极少数人。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活在当下,过好当下。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5

因为前面一有收获或触动,便不敢懈怠,立马记录,所以反而看到最后,不知道从何下笔去做一个很棒的总结。如果真的要梳理总结,怕是会成一篇文章。看了这本书,了解了阿德勒的思想,真的有很多收获,写了满满的书摘和感想。我就像那位青年,而这本书就像那位哲人,带领着我不停思考,我们彼此促膝长谈了五夜,受益良多。

人生没有因果论,它也不是一条既定的直线,即使没有登上山顶也没有关系,因为一路的风光已是最美的风景。学习接受自己平凡无奇,并不意味自己无能,反而说明更有勇气接纳自己。他人不是敌人,学会信赖他人,这样活着不会太累,也能更加幸福。最后是想起了前两天同事说的一句——“人生就是渡人渡己”。因为周围的人是我们的伙伴,所以去帮助他人,摆渡他人,其实也是摆渡自身。不论如何,即使是主观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也能让我们更接纳、更爱自己,离幸福更进近一步。

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其实就是很普通,认真但并深刻,需要我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刻。不论你快乐与否,优秀与否,总有人讨厌自己,所以最后希望我们能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只关注那个别三两个人。自身关注的对象,决定自身眼中的世界。幸福很简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拥抱自由平凡的人生。至于人生的意义?那就需要自己去赋予啦!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

哲人和青年相遇了,俩人对人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既有故事又有道理。青年是和我们一样有各种烦恼事的青年,我们跟着谈话的节奏,反思对照自己的种种。

1.原因决定论到目的论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是过去决定的,我们也习惯依赖于原因论。很多人埋怨父母埋怨过去,于是容忍自己安于现状。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2.人际关系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3.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对于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在他学习的时候父母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不妄加干涉。

4.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批评和表扬都是居高临下的状态,都是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是上下级不平等的关系。而鼓励和帮助,则是平等的横向的人际交往。

5.接纳自我,甘于平凡

人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普通并不等同于无能。

6.活在当下

如果把人生当成爬山,不是只有到达山顶才有意义。爬山的过程,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意义。如果沉溺于已经逝去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却不能着眼于可以努力的当下,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2

放弃竞争,这是一个很难让大家接受的命题。反驳的言论大概是——不和人竞争,我怎么进步?

可是你进步的途径真的只有与别人比较这一条吗?为什么你不能与你“理想的自己”比较?

之所以否定竞争,是因为竞争会导致我们把别人当成敌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岌岌可危,而人的烦恼几乎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男女对立,兄弟反目,亲子关系不和睦,都是因为其中一方把另一方当成了敌人,所以有了防备、猜疑和构陷,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也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当敌人,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如果想要快乐自在的人生,可以先建立两个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2.自立。

要实现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需要发自内心把大家当成伙伴而不是敌人。只有把别人当伙伴,才能做到理解别人种种行为的原因,才能共情,才能得到人际关系中的本可以得到的快乐。

要实现目标2(自立),需要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我们都有能力,而我们能力大小的差距,其实源于勇气。你没有勇气改变,没有勇气进步,没有勇气付出行动,没有勇气独自面对难题…是因为没有勇气,所以才依赖别人,才没办法自立。

相信自己有能力,遇到问题勇敢尝试去用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这就是自立。

另一方面,关于长相方面的焦虑也是因为与人比较的结果。

假如你从未看过别人的脸,你会觉得自己长相丑陋吗?很多东西本身是没有标准的,就像长相,只要你不再和别人比较,你就是足够美好的。如果你一定要固执地认为美丑有标准的话,试想一下,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拥有一张标准的所谓美丽的脸,这张美丽的脸是否还会让你觉得美丽呢?

世界正是因为不同才多姿多彩,个体正是因为不同才无可替代。你是独一无二并且无可替代的存在,这是值得你为之欣喜的结论。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3

很少有这么一本书,看的时候想极力否认“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我不信”,但鼓起勇气看完后,又会觉得他好像是对的。他把行为撕碎,露出人内在的心理需要,赤裸裸血淋淋,你才发现自己也被骗了。而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带你一步步认识自己,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有3个重要的心理学观点,贯穿了全书

01、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对过去的看法才决定你的人生。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比如:你在咖啡厅看书,服务员把咖啡洒在你新买的衣服上,你忍不住发火吼起来了。按常理说,是因为服务员的行为引起了你的愤怒情绪,没毛病吧【原因论】。但阿德勒认为你是为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了愤怒情绪【目的论】。

思路是这样的: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服务员,进而让对方认真听你的话,为了这个目的,你捏造了愤怒的情绪。即便你不大声斥责,服务员可能也会道歉给你擦擦,你也预料到接下来的行为,但为了快点同时引起对方的重视,你选择了愤怒这种方式。“怎么可能,那会哪有时间,怎么可能思考选择”。确实,情绪肯定不是思考得来的,但它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如果这时候你喜欢的人/领导突然出现了,你还会愤怒的大吼大叫吗?不一定了吧!也就是说那一刻的愤怒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原因其实是目的,是为了逃避或呈现更深层需求而伪装出来的挡箭牌。正视痛苦和恐惧,心理学上有一种疗法叫“延迟暴露”,反复回忆过去的经历,时间长了会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改变赋予它们的意义。然而人们常常下决定“不改变”,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的现状找理由。很多人想做的事一直没做,实际上是想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失败的现实,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想一想,多少人都是这样的!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现状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02、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聚焦于自己的课题。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而且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

首先,聊聊自卑感,也就是对自己的价值判断。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我们之所以自卑,是因为对周围人抱有竞争意识,凡竞争必有输赢,那就势必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结/优越情节。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或无法祝贺亲朋好友取得的成就(有也无可厚非)。这是因为站在了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真心祝福。把自己从竞争比较的怪圈中解放出来,正视自己的价值和成长。

然后,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和爱!

最后,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怎么分辨?只需考虑“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不要害怕被讨厌,有人不喜欢你,并不是你的课题。同时,也不要过多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父母为孩子做决定。

03、过好当下,是生活的真谛!

(1)自我意识过剩,反而会束缚自己。

一味在意“别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担心自己出糗,担心说错话,担心别人怎么看我,都属于自我意识过剩。怎么调整呢?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有3个方面: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诚实的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这个容易和自我肯定混淆,简单来说,自我肯定是对60分的自己说“这次运气不好,我一定能拿100”,自我接纳是“诚实接收60分的自己,并思考如何接近100”,不必悲观,关注可以改变的就行。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时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相信)。这点很难,需要熟练掌握课题分离。他者贡献:为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即“我对他人有用”。

(2)甘于平凡的勇气

人具有“优越性追求”的普遍欲望,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就像登山,总想着到达山顶,但没能到达山顶呢?该怎么办?这是对人生一种“线”的理解,阿德勒建议我们把人生理解为“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在每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所有的人生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人生很简单,要认真但不深刻!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阿德勒给了我们“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的建议,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阅读这本书,就是不断推翻认知并重新思考的过程,书中有很多新颖的观点,能真正理解并受用还需要多年的实践!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4

1:对于原因论,更能贴合的是阿德勒的目的论。

原因只是事情的起发点,而不是确认结果的结论,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其过程都在于你想变成什么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能做到自己赋予结果的勇气)

对于目的论,我也有疑惑。

例如:我不喜欢这个人,因为她经常随意拿别人东西,这是原因论的角度,按目的论来说,是我一开始对她这个人已经下定啦不喜欢,所以我才会找到这个事来讨厌她?我觉得也不合理!按这样推断,那我为什么不喜欢她呢?

2:人往往很多时候容易被太多的虚幻主义的思想理论而填满认知(这个结论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一节得结论啦,我写本上啦,但是内容想不起来了)

3: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治疗而已……

4:在选择生活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边想要改变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5:自卑时主观性自己给自己下的结论,自卑有一定程度得促使激励自己

过度得自卑是自卑情节,过度得自我意识,反而回束缚自己!

6相信分为信用(为抵押的相信)和信赖(对人得信赖)

7:自我肯定不是自我接纳,好与不好我都接受,而不是到达什么地步!他者信赖,对别人的信赖也是自我接纳,他者贡献,都是相互存在主义的

8:人生是点组成的,而不是一条线。

人生的每一个刹那间得此时此刻,不是过去不是未来…

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意义在于你的赋予!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5

1、我们的不幸是自己的错,自己的选择。原因论让我们找各种理由逃避问题,假装成是不可控制的外部原因导致的悲剧,让自己变得独特显示地位吸引注意。应对:目的论思考问题。

行为目标是自立(我有能力)和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2、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现在抑郁症上升趋势可以支撑,个人主义的强化削弱人际关系数量和质量减少幸福感。

自卑情结是借口(因为什么客观事实所以我不能做到什么)。

权力之争是想证明自己的力量。要勇于承认错误,没有必要在人际关系中向别人证明自己认为的正确。

人是活在意义中的生物,确立目的后会企图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人生课题,编制人生谎言。

3、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爱。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分离自己与别人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也不让别人来干涉自己,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自己可以掌控人际关系的王牌。

4、分离是起点,共同体感觉是终点(把别人看做自己的伙伴并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不是世界中心,只是我认为的中心。付出才能找到位置,因为归属感是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可联系心理学中强人际关系网络需要牺牲部分个人自由等事实)。

共同体范围无限大,所以要跳出“杯中风暴”,寻找更大的空间,所以遇到困难要考虑倾听更大共同体声音(如从家庭到社会到国家)。

不要恐惧关系破裂,这是为他人而活的不自由生活方式。

反对纵向关系,提倡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表扬是操纵别人,要鼓励,帮助他人用己的力量解决(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有对共同体的价值就可以获得勇气;存在本身就有价值;由你开始去合作。幸福感就是贡献感。

5、活在当下,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刹那,旅行从踏出门就开始了。

把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不活在此时此刻是人生最大的谎言。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意义自己决定,引导之星是他者贡献。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6

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过着同样的生活,有人觉得幸福感很强,而有的人觉得并不那么幸福,甚至感到很痛苦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有人能淡定从容,而有的人却失了分寸呢?决定我们现在的究竟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还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呢?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由别人赋予,而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作者整本书用到的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主要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每个人都可以改变现状。阿德勒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完全相反,弗洛伊德会认为我们的经历、原生家庭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重大影响,被称为“原因论”,而阿德勒却否定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而已。比如,一个人非常害怕社交,不敢和人交往,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他会认为这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由他童年的经历和成长环境所决定的,而阿德勒会否定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这个人之所以有社交恐惧症,是因为他想达到不和人交往这个目的,故而捏造出这个症状。他不想和人交往,因为他害怕在际关系中受伤,害怕自己和人交往能力不够,不能和他人相处好,怕别人嘲笑,怕被人伤害,因此就出现社交恐惧症,他就可以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找借口,由于害怕和别人交往,所以处理不好,这就保存了体面。现在聊聊我读这本书的启发。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一、我们不幸的来源

作者认为我们不幸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

脸红恐惧症、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等的出现,都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而呈现的症状。脸红恐惧症是为了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找的借口;自卑感是觉得自己有欠缺,这种欠缺是由和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作者认为健康的自卑感感是和理想的自己对比而产生的,从而会为了朝理想的自己而努力,而我们通常产生的自卑感都是在和他人的对比中产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自卑情结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为自己做不到某事而找借口,比如,正因为我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升职加薪,因为A所以B这种思路是典型的自卑情结的体现;优越情结也是在和人对比中产生,正是由于不自信,所以会拼命炫耀自己的某种优越性,就像有句话说的,越缺少什么才会越炫耀什么。这种种情绪的出现都离不开人际关系。

我们往往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

二、我们生活在主观世界之中

决定我们现在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对过去赋予的意义。这一观念就像情绪ABC理论,事情发生是A,我们对它的认知是B,产生的感受是C,决定我们感受的,不是A,而是B,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者是我们赋予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比如,同样是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学生习惯差,或者故意和我们作对,也可以解释为学生在这门学科上存在困难,或者昨晚有其它的事情给耽搁了等,对同一事情的不同解释,就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所以,作者才会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中,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主观解释决定了我们的情绪体验。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三、走向幸福之路

作者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也是我们一生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我们所有的不幸就是来自于擅自干涉别人的课题。作者提到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也就是说马喝不喝水,是马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比如,读书学习,这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呢?很明显是学生自己的课题,父母和老师都不能过多的干涉,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不愿学习,家长和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强迫学生学习,就会严重伤害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人际关系产生问题得到的根源也在于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要不要做某件事,如何做某件事,其实是由当事人决定,如果此时,有另外一个人总是去提醒,去要求,去命令,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冲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和父母之间经常会关系紧张。如何区分一个课题是谁的课题呢?作者说关键看这个课题带来的后果由谁去承担,比如,不读书最后影响的是谁?当然是学生自身,那么这个课题就是学生的,我们不能干涉,但不意味着不管,我们可以告知其利弊,并且做好自己该做的,最后到底学不学,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负责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也就是说在行动上,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不干涉不属于自己的课题,同时在心理上做好不追求他人认可的准备,做好自己的事,别人认不认可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干涉不了,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免掉很多烦恼。有一本关于育儿方面的经典书籍《不管教的勇气》,也就是详细区分父母和孩子的课题,从而做到“不管教”也能培养出非常自律的小孩。

基本上世界上一切烦恼都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

四、题外话

阿德勒以及《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从里到外都体现的都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有绝对的选择权、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读来感觉非常亲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也有不少类似的观念,要直面自己的不足,同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以前还看过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等,体现的也是这种理念,我们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必在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别人的看法我们是不能左右的,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专心做好属于自己课题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活在此时此刻,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要为自己而活,这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也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传达出来的核心价值观。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7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或许可以开始尝试“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第二次完成的读《被讨厌的勇气》并且把目前能够理解到的问题点总结出来,我对阿德勒又理解了一点点,也还差亿点点~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心灵和身体虽然是不一样的存在,但却是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共同体感觉”: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是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的范围?——最小的共同体是“你和我”,最大的共同体是无限大。当人际关系遇到瓶颈时可以不用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小到你我,大到宇宙万事万物都可以获取到共同体的感觉。

“横向关系”是什么?——“虽不同但平等”。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就是横向关系。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表扬或者批评他人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对存在本身的感谢”是什么?——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从零起点出发。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为什么要做到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优越情结的产物,需要接受真的自我,而不是自我欺骗。接受事实存在,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改变,才是自我接纳。

为什么在社交关系中应采用信赖而非信用?——信用有附加条件,信赖无前置条件。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从目的来看社交的目的是把别人当成朋友,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何理解:“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幸福即贡献感”,能够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需要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什么是“甘于平凡的勇气”?——平凡即普通,但普通不等于无能。普通是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甘于平凡的勇气即不会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8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9

在六月末的安静夜里开始抽点时间看这本书,没有恍然大悟的惊喜,也没有相见恨晚的兴致勃勃。但不妨我不急不慢地读完它。读到大概一半才真正明白标题的含义,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一开始我以为是很多人都不喜欢勇气的意思。读完,不是全部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喜欢的章节和自己的赏析。

笔记1: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赏析:这句话在本书刚开始的所有文字中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过去三个月我非常典型的心态。我可能从未如此不活在当下,那种急迫让我全然忘了生活。好在已渐渐复原。也许当我能够安静地听清晨的鸟语时,我的心也逐渐恢复了宁静。我开始慢慢喜欢现在了,我开始好好做饭了,我开始慢慢看书了,我开始渐渐控制不好的情绪了。虽然没那么快抽离,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笔记2: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笔记3:人生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笔记4: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笔记5:假如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

赏析:就好像最近很火的女团选秀节目,能成团,能备受万众瞩目的永远是少数,可是她们勇敢地努力过争取过,哪怕会失败,尝试过,总有成长。是锻炼了才能或是勇气,还是认清现实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做过、参与过,都是成长,都有收获。

笔记6: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赏析:这句话有点太绝对。我觉得是有影响的,过去的经历、过去的选择才让我们走到现在这里。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不要让过去不好的经历,影响现在的自己去获得成功和幸福。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掌握主动权,可以主观干预,让自己决定现在“此时此刻”所采取的心态和行动,从而掌舵自己的人生。

笔记7:不想成功VS不能成功

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笔记8: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问题1:控制怒气是否就是一味忍耐呢?

回答: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首先你要理解,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要找到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赏析:在产生分歧或交流不同想法的时候,我是对的,并不代表别人就是错的。如果做错了,承认错误并不等于承认失败,反而是谦卑和追求进步的表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0

在人际关系中,因为迫切地想要被认可以及不被讨厌,我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然而这样的我显得非常不自然以及不自在,因为我没有自由地表现真实的我自己。

我太害怕真实的我让人讨厌了,所以竭力让自己保持我认为的温和有礼的状态,可是这种自我控制并不能达到讨人喜欢的目的,同时还会让我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只有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拥有做自己的自由。

不再寻求认可就是自由。不再惧怕被人讨厌也是必须做到的勇敢。

至于如何做到不再寻求认可,答案是——不再过度关注自己。

讨好型人格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个表述非常严厉,但事实确实如此。太关注自己,太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所有的你自己的目光都聚焦给了你自己,这难道不算以自我为中心吗?

你应该明白,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只是世界地图中的一个点,你可以把你的躯体当作一个看世界的视角,是这样的视角让你产生了你是世界中心的错觉,你要意识到自己的本质还是沧海一粟一样的渺小。

没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你,所以不用再有压力,所以,请毫无负担地去勇敢做自己!

而要做到不惧怕被人讨厌,需要了解课题分离。做出怎样的行为是自己的课题,别人会因此有怎样的反应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别人的课题,你试图用某一种行为来讨得别人的喜爱,这钟行为本质上就是在干涉别人的情绪,是干涉别人课题的表现,是一种隐藏性的对别人的掌控欲。

害怕被背叛所以不敢付出真心的行为也是因为没能做到课题分离。你把别人当伙伴,这是你的课题,别人是否会背叛你,这是别人的课题。所以这个行为本质上不是因为害怕所以逃避自己的课题,而是试图掌控别人的课题,却又没有勇气接受事态脱离掌控的结果。

学会课题分离,人际关系里会少很多矛盾,对个体而言,烦恼也会减少很多。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1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叫做未来。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书中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观点都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读起来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读完,可读完后,你却希望再多读一遍,慢慢咀嚼,让回甘在脑中持续得久一些。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在于这本书带给人多少新思考和改变,我相信,等过一段时间再读它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实践着其中的教义,会有更深的共鸣。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2

因为前面一有收获或触动,便不敢懈怠,立马记录,所以反而看到最后,不知道从何下笔去做一个很棒的总结。如果真的要梳理总结,怕是会成一篇文章。看了这本书,了解了阿德勒的思想,真的有很多收获,写了满满的书摘和感想。我就像那位青年,而这本书就像那位哲人,带领着我不停思考,我们彼此促膝长谈了五夜,受益良多。

人生没有因果论,它也不是一条既定的直线,即使没有登上山顶也没有关系,因为一路的风光已是最美的风景。学习接受自己平凡无奇,并不意味自己无能,反而说明更有勇气接纳自己。他人不是敌人,学会信赖他人,这样活着不会太累,也能更加幸福。最后是想起了前两天同事说的一句——“人生就是渡人渡己”。因为周围的人是我们的伙伴,所以去帮助他人,摆渡他人,其实也是摆渡自身。不论如何,即使是主观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也能让我们更接纳、更爱自己,离幸福更进近一步。

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其实就是很普通,认真但并深刻,需要我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刻。不论你快乐与否,优秀与否,总有人讨厌自己,所以最后希望我们能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只关注那个别三两个人。自身关注的对象,决定自身眼中的世界。幸福很简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拥抱自由平凡的人生。至于人生的意义?那就需要自己去赋予啦!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3

一个有脸红恐惧症的女孩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但是一直没能表明心意。可就是有这个“脸红恐惧症”存在,她才有借口“我之所有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子的想法来自我逃避。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自己给出了一个借口去逃避,其实就像这个女孩一样,不是你不想,只是你没有勇气,你害怕真的去做了之后,结果不尽人意。所以可以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维持现状,而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不满于现状,但甘于现状。

一个身高很矮的人,因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安慰他,但是如果此时他甩出一句“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如此一来,周围的人一定会更加小心翼翼的对待他。这就是弱者强势的理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行、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担心或者支配其言行。遇到过很多人在很多争吵中,反而把自己放在更卑微,弱者的位置,来占据更大优势。学到了这个理论之后才觉得,这真是高段位。

你讨厌一个人,说是因为对方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实际是你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找到了这个符合目的的缺点。到底是因为讨厌一个人才找到了一个他的缺点来支撑自己讨厌他的理由,还是因为一个缺点讨厌一个人,我觉得都可以前后成立。但是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说的是太准了。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句是原文,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自由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一个有招人喜欢的魅力,有被人讨厌的勇气,这就是自由。至于勇气,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大概就是有底气的人才容易凝聚更多的勇气吧。还有一个基础大概就是接纳自己吧。承认人无完人,更承认自己短处,接纳自己,而不是处处肯定自己。一直肯定自己的人,会变得自傲而自命清高,不如接纳自己,认知自己。

登山的人总是以山顶为目标吗?我没去问过,也没有登过,但是肯定都会想登顶,才感觉完成了一项壮举吧。人生如果是登山,大半的时间都在在路上,而真正的人生也都是到达山顶之后才开始。不谈论山顶的标准是如何,毕竟一座山只有一个顶,但是山顶每一座山都有。把每一个目标细分,山顶就是一步一步接近的前进。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4

看过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并没有了解他的思想。本书用通俗简易的语言讲述了深刻的思想。阿德勒哲学不是让你成功的学问,这是一门让你幸福的生活哲学。阿德勒生活哲学通过三个步骤让你通往幸福之路,一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及平凡的自己,接纳了自己的平凡与不足就为自我改变埋下了种子;二他者信赖,关键思想是课题分离,不再执着于他人的评价与期待;三他者贡献,关键思想是共同体,通过贡献感获得幸福的意义。总结下阿德勒的心理学现实意义,可以挣脱三重枷锁。

第一来自过去,甩开弗洛伊德塑造原生家庭妈妈的错的锅,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过去的看法,从而把自我从过去中解脱出来;第二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太在意周围人的期待与评价,造成人会太容易被别人束缚,徒增很多纠结与烦恼;第三来自未来,我们太在意未来的成功,导致把现在看成未来成功的工具,然而当下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意义。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把昨天留给过去,把明天交给未来,专注于眼前的瞬时瞬刻,我们都爱自己想象的很脆弱,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就是现在。加油?

下载《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即地狱。”我们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会塑造我......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今日读了一本很薄的书,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翻开书就看到这句话: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这......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2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去年九月份偶然遇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终于读完了。如果说一本书能够影响一个人,那《被讨厌的勇气》于我的意义应......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生追求一个女生,结果女生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没多久,他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分手了。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渣男。但是在《勇气》中,作者......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2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今日读了一本很薄的书,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翻开书就看到这句话: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这本书有多红,应该不用我多说。周边很多人都做了推荐,2年前我应该听过晓书童讲过这本书,当时也觉得有一些道理颇为精彩,能讲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一)开元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1 孩子不愿意学习,最终的后果是孩子来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所谓“为了你着想,你必须好好学习”,为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为了满足父母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