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车员论文“货车13 号和13A 型上作用车钩新型防跳装置常见故障探讨”
货车13 号和13A 型上作用车钩新型防跳装置常见故障探讨
为适应铁路提速的需要,减少车辆惯性事故的发生,确保列车运行安全,近几年来铁道部对现有铁路货车相继进行了一些局部改造。改造内容中包括对铁路货车13 号和13A 型上作用车钩新型防跳装置的改造。自2006 年4 月开始,陆续在厂修、段修、辅修、临修时对新型防跳装置进行改造, 至今全路约60 %左右的货车已改造完毕,目前部分车辆已进入段修期。本文对新型防跳装置改造后在段修中发现的故障进行了探讨分析。1故障概况
笔者对2010年1 月—6 月铁路处车辆段列检段修中检修货车车钩缓冲装置时发现的新型车钩防跳装置故障按照现车故障和落成检查故障两大类进行了统计。
1.1现车故障现车故障统计见表1。表1防跳装置段修故障统计表
从表1 可以看出,新型防跳装置上锁销杆防跳部位磨耗过限和上锁销杆挂钩口磨耗过限是改造后的货车入段检修易出现的主要故障,其他还存在如上锁销组成转动不灵活、铆钉轴磨耗与松动、上锁销二次防跳部位磨耗过限等故障。
1.2全车落成检查常见故障该故障是指车钩缓冲装置检修完毕并现车安装后在全车落成交验时易出现的故障。在2010 年1 月—6月的段修过程中,发现车钩防跳装置出现开锁不良故障车115 辆,全开不良故障车183 辆,闭锁不良故障车201 辆,假落锁故障车42 辆,合计541 辆。
1.2.1开锁不良用手缓慢提起钩提杆时,使闭锁位的钩锁抬高到钩舌尾部以上,然后将钩提杆回转并放松,这时钩锁开锁座锁面不能坐落在钩舌推铁上,上锁提不能顺利落入上锁销孔。
1.2.2全开不良当用手轻轻提起钩提杆时,钩舌旋转不易达到全 开最大位,需用手搬动钩舌后才能达到全开位。
1.2.3闭锁不良用手轻轻推钩舌时,钩舌能转到完全闭合的位置, 但钩锁不能顺利地落到锁定位置。
1.2.4假落锁上锁提落下后,上锁提下平面与锁销孔上平面接 触不良,造成落锁不到位。
1.3简化钩锁移动量试验没有按照要求在钩锁销腿与钩体下销孔前壁之间插入一螺丝起子,而是直接把撬杠塞进钩锁前座锁面 与钩舌承台之间。
1.4其他新造13 号和13A 型上作用车钩防跳装置入段检查、验
收时多次发现上锁销第2 次防跳台铸造高度不符合要求,有的甚至基本没有第2 次防跳台。
1.5易造成的危害以上所列的几种常见故障都易造成列车分离事 故。
此外,新造13 号和13A 型上作用车钩防跳装置的上锁销没有第2 次防跳台或铸造高度不符合要求,起不到第2 次防跳的作用,当上锁销杆没有落入钩腔防跳台时,就易造成车钩分离事故。
2原因分析
2.1改造方案不足13 号和13A 型上作用车钩防跳装置(简称三连杆)总长约为330 mm ,比原上锁销组成总长度约增加了30mm ,而货车钩提链仍采用原来的HT299 —00 —77 标准的A 型长度(180 mm),钩提杆尺寸及钩提杆座位置尺寸也没有变化,造成钩提杆开钩角度比装原上锁销组成时增加约15°。因此,在做开锁试验时,钩提杆头部旋转角度较大,全开试验时钩舌旋转不易达到全开最大位,闭锁试验时钩锁不能顺利地落到锁定位置。
2.2设计不足
新的13 号和13A 型上作用车钩防跳装置与原来的上锁销组成相比增加了一个零件,使其在钩腔内的灵活性相对较差,造成上锁提落下后上锁提下平面与锁销孔上平面接触不良,易造成落锁不到位,从而导致上锁销杆顶部不易落入钩腔防跳台,起不到防跳作用。
2.3检修及改造质量原因
2.3.1检查不到位对在检修过程中发现的各部磨耗过限应加强检
查,若检查不到位或发现问题而不按照规定进行更换,则易发生以下隐患:
(1)上锁销组成组装间隙之和小于215 mm(主要是存在毛刺、油漆等杂物),易形成转动阻力,使上锁提、上锁销、上锁销杆不能自由转动到位,极易造成开闭锁不良等故障。
(2)上锁销杆挂钩口磨耗过限,在列车运行时,必然造成上锁销杆窜动加大,从而使上锁销杆防跳部位及钩腔防跳台磨耗加剧。若在规定周期内失效,会进而造成上锁销二次防跳部位快速磨耗。若二次防跳再失效,则列车运行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车钩分离事故。
(3)上锁销杆防跳部位磨耗过限和上锁销二次防跳部位磨耗过限,其危害同上述分析。
2.3.2试验时未按标准操作许多改造单位在做三态作用试验时,对钩提链松余量超限的车钩没有严格按标准进行调整,造成钩提 链松余量超限较多,以致在试验过程中提起钩提杆钩提链时链环常处于横向位置,需用手搬动才能进行正常试验。
3建议
(1)将钩提杆座位置向上移动。在提钩提杆时,使开钩角度减小,钩提杆头部不会往上翻,确保全开试验时钩舌能顺利达到全开位。
(2)在钩提链总长不变的情况下,把链环尺寸变小,增加链环数,确保试验时链环处于正常状态,上锁提顺利落到位。
(3)严格执行检修工艺,首先,应逐件检测上锁销组成各配件,发现有超过规定限度的必须更换新品;其次,按照规定对润滑部位进行清理,主要是清理飞边、毛刺和残余油漆等,之后进行润滑,润滑剂应使用二硫化钼等干性润滑脂,严禁使用其他替代品(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检修单位使用替代品),以确保各部转动灵活;第三,组装时注意与钩体的材质匹配,避免因材质不匹配造成的磨耗不均匀现象。
(4)加强现车车钩缓冲装置三态作用试验,改造中要严格按照试验标准进行试验,尤其是在检查钩锁移动量时,坚决杜绝简化作业现象,确保钩锁移动量测量准确。
4结束语
该米轨敞车车体及配件均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试验也符合有关规定,表明产品达到了用户要求。该车的研制成功为铁路货车产品正式打开了车辆市场的大门,为北创公司今后的产品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TB/ T 1335 —1978 ,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 S].[ 2 ]TB/ T 2396 —1993 ,铁道车辆冲击试验方法与技术条件[ S].[ 3 ]GB/ T 5599 —1985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 S].[ 4 ]罗运康.C45型米轨敞车车体有限元分析报告[ R].青岛:中国北车 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2007.[ 5 ]金 星.C45型米轨敞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报告[ R].青岛: 中国北 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