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

时间:2019-05-13 21:1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

第一篇: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

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 上海老码头: 城市之美 上海老码头

“老码头”便是原来的十六铺,上海最早的码头。正是独特的区位优势,让这里的弄堂、街面流传着无数 上海滩大亨的传奇故事。冬日午后,身处老式石库门群落,闲坐屋顶的欧式露台,楼下曾是黄金荣、杜月 笙的仓库,看黄浦江水滔滔,难免生出些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的感慨。这便是老码头的故 事,最上海的传奇。唐骋华、文/唐骋华、季志平图/黄庆 唐骋华 黄庆 和黄志伟聊天,是一件惬意的事。上海的冬天阴冷,总有些潮湿,但坐入“上海老码头”休闲创意园区 内的 Cafein 咖吧,点一杯用加拿大极品咖啡豆现磨的清咖,浓郁的香味和恰到好处的暖气软化了空气,让 人周身舒展,思路也变得清晰。“还不错吧?”黄志伟边笑着问记者,边将牛奶融入清咖。看得出,作为弘基集团“上海老码头”项目总 经理,他对自己的规划、设计颇为得意。当他轻轻搅拌咖啡,耐心地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时,轮船汽笛声 间或传来,悠扬、沧桑、质感。汽笛声?没错,位于中山南路 479 弄-505 弄的“上海老码头”,与黄浦江的直线距离仅 50 米,而斜对 面,便是摆渡口。“每逢周末,浦东陆家嘴的老外登上渡船,饱览浦江两岸最美丽的风景,下船后步行 20 0 米,就来到我们这里,就餐、品酒、谈天、听音乐。”黄志伟描绘着这一真实场景,西班牙乐曲像伴奏,随着他的话语抒情。渊源: 渊源:有故事的老码头

很抒情的“上海老码头”其实不算大。第一期面积为 25000平方米,第二期建设中,也差不多大。从体 量上说,可能只有新天地四分之一左右,巧的是,它正有“小新天地”之称。对于有着“老上海情结”的人来 说,上海老码头的落脚点本身就有一种新天地所无法比拟的浓郁味道——十六铺,从前上海连接全国乃至 全世界的重要水上交通枢纽。“我们这里是有故事的地方。”黄志伟告诉记者,随即朝落地窗外一指,指向了一栋正在开工的建筑,“喏,那里就是当年黄金荣、杜月笙的老仓库。”他顿了顿,“众所周知,杜月笙就是在十六铺出道的。”杜月笙初 到上海滩,就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摊当学徒,凭一手精妙的削水果皮“刀法”逐渐发迹。如今,上海最大 的水果批发市场还在“上海老码头”旁边,不过快要拆迁了。十六铺本身的故事,当然比杜月笙更要多得多。十六铺形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很快从码头林立,范围从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 家

码头街。及至 20 世纪初叶,十六铺已经成为远东第一港口,1947 年这片区域共有 48 座码头。1980 年 代,十六铺仍旧繁华。用黄志伟的话说:“先有老码头,后有上海城。”作为工业重镇,十六铺见证了上海工人的力量。而散 布于黄浦江边的短街小巷,集中了老上海情调的核心元素。如今,绝大多数的十六铺码头已退出了历史舞 台,“上海老码头”建于这块区域,则具备了传承的意味。有趣的是,第一期施工的时候,工程队还挖出了一块海关地界碑。黄志伟向生活周刊记者介绍,这块 界碑长 1.5 米、宽 0.3 米、厚 0.2 米,刻有“江海常关”字样。根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专家考证,“江海关” 即江苏海关,清朝康熙年间弛海禁,结束了从明初起实行的封闭海路的政策,并在沿海设立四大海关,其 中,“江海关”便设于上海。“这块界碑的发现,把上海开埠的年份大大提前了。”黄志伟说,而“上海老码头”就建在“江海常关”的 旧址上,更增添了份传奇色彩,让这里满溢着老上海风情。特色:修旧如旧,特色:修旧如旧,花样翻新

当然,“江海常关”旧址早和界碑一起沉睡于地下了,“上海老码头”真正的旧址,其实是上海油脂厂。从海关到厂区再到创意园区,如此丰富的历史沿革,“上海老码头”显得更加厚重。让 因此,对其进行改造,也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怎样既能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老上海特点,又让功能适合休闲创意园区 的需要? “外观上,我们的标准是修旧如旧。”黄志伟向记者介绍。园内目前共有 22 栋建筑,布局完全没动,维 持当年上海油脂厂的原貌。前面说过,“上海老码头” 的体量比新天地要小,但记者行走其间,反而觉得这 里更宽敞,这其实就是保留厂区特点的效果——建筑错落有致,规划合理,而建筑与建筑之间也留有较大 距离。功能上,弘基集团则根据“上海老码头”的特点,做了相应规划。据记者了解,第一期项目分为两块区 域:广场部分与创意园区。为此,设计方可谓动足了脑筋,花样不断翻新。一走入中山南路 479 弄的大门,迎面就是一个景观水池,淙淙的流水洗净了门外的喧嚣。“水是可以 抽干的,可以作为 T 台,用来走秀。”黄志伟介绍。由于水池比一般 T 台大很多,走秀场面必然十分壮观。不久前,老庙黄金斥巨资,用金条铺成了一条“财富大道”,举行走秀,引起了轰动,在黄浦区公证处的见 证下,当场被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围绕景观水池的是餐饮、酒吧,记者发现,它们还颇具特色。比如名唐餐厅,提供的均为环保、健康 的有机菜;Top Choice 的特色东南亚

亚菜和粤菜很有名气;橡木桶音乐酒吧拥有一个国标舞池;“老码头壹 号会所”则经营精品中餐…… 广场上集中的是餐饮,广场后则为创意园区,融合了创意产品工作坊、先锋艺术家工作室、商务办公 等元素。黄志伟介绍,这些创意工厂都采用“前店后工厂” 的模式,其中包括国家级旅游纪念品中心、美国 思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纹艺复兴、Quilt House 拼布艺术店、谢艾格雕塑、马克服装都已入驻。徜徉于园区内,既有石库门的典雅,又有工业老厂房的质感,令人印象深刻。“有的艺术家放弃了高 级写字楼,搬到我们这里。因为我们设计独特,有利于激发灵感。”黄志伟自豪地表示。拓展:圈子、拓展:圈子、派对的狂欢地 按照黄志伟的构想,“上海老码头”不仅仅拥有餐饮、创意工厂,他希望凭借原汁原味的老上海味道,老码头能迅速崛起为上海的时尚新地标,像新天地、田子坊、八号桥那样经常性地承办各类活动。“这也 是老码头承载的重要功能,当初我们就是为此设计的。”黄志伟对记者说。那次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黄 金 T 台走秀”是一个,而王家卫也来办过派对。2009 年 4 月 24 日,王家卫的新公司“Axis Mundi 台中央”宣布成立,开幕庆典就选在了“上海老码头” 园区的精品弄堂酒店内。在投资方金码轮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燕华女士的带领下,记者探 访了酒店专门开辟用来举办派对的房间。记者发现,这是一个偌大的空间,足有七八百平方米,而且没有任何分割。“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 要,随意搭配。”周燕华女士对记者说。她特意指了指门,“可以开进一辆布景车。”现场的装饰极为考究,30 多盏灯均为国际名牌,据透露每盏 1 万元。地板则为进口的可再生地板,踩上去踏实、稳固。周女士还 把记者带入了化妆间,分为男女两间,中间摆放着真皮沙发。“王家卫办派对的时候,张震、范植伟、张 智霖等就坐在里面吸烟。”周女士笑言。那晚,有包括黄大炜、刘嘉玲、舒淇、张震、张智霖等明星在内的 600 位贵宾应邀捧场,现场气氛非 常热烈。众明星还受邀在 9 升装的法国酩悦香槟瓶上签名留念,这个酒瓶已赠予李亚鹏、王菲主办的嫣然 天使基金,用于慈善事业。在黄志伟看来,王家卫的光临,无疑为“上海老码头”的功能拓展开了个好头。他向记者介绍,园区内 的许多商家都辟有举办派对的场地,有的在经营餐饮的同时,还配有 KTV 套房等。这些设施大大丰富了休 闲创意园区的功能,他希望“上海老码头”能由此吸引更多的“圈子”来举办派对,形成“圈子文化”。格局:低调的

华丽 格局: 光看外表,被王家卫选中的派对场地的精品酒店可谓其貌不扬——立面陈旧,窗子设计也毫不起眼,房子顶层竖着一层钢板,显得锈迹斑斑。“好多啦,3 年前我刚来这里,还是蛮荒凉的。”周燕华女士这样 告诉记者。

精品酒店位于毛家园路上,属“上海老码头”二期工程,据周女士透露,投资方“投入颇巨”。不过,即 便到 3 月份完工,外观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还是这么 “土”。原来,这是刻意为之。“和老码头的其他商 家一样,这里也是有故事的。”黄志伟告诉记者,精品酒店的旧址解放前为上海宪兵司令部,装修时便保 留了外立面的构造、颜色,只略微修改。“你看,”周女士向上指着架在半空中的电线,“老外都夸这样很有 味道。” 由外而内,精品酒店内部则能可以用奢华来形容。黄志伟带着记者在正在装修的楼内兜了一圈,据他 介绍,整个酒店只有 19 间房子,装修均使用最好的进口材料。用周女士的话说,“连窗帘都是很考究的。” 确实,听着对酒店的介绍,记者很快淹没在各种英语单词组成的国际名牌中。精品酒店的餐饮部经理吴浚铭则告诉记者,该酒店聘用了米其林的厨师,其餐饮服务也颇具特色,融 汇了餐厅、露天酒吧、派对等各种特色。“我们对食材的选择是很挑剔的。”他表示。吴浚铭所说的露天酒吧,位于“宪兵司令部”的露台。记者特意跑上去看,发现此处视野极佳,黄浦江 在眼前缓缓流过,对面便是陆家嘴金融中心,环球大厦、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尽收眼底,又和那儿的喧嚣 相隔绝。除了开放性,座位设计也考虑到了私密性,以保证客人既能饱览两岸美景,又能互相沟通,畅所 欲言。精品酒店预计于 2010 年三四月份交付使用,届时还会拓展出更多的功能。“我们希望在世博前能全部 推出。”吴浚铭告诉记者。据透露,19 间尚在装修的房间已预订完毕,不过租金并不贵,周女士表示每晚 才 1000 多元。“打平就可以了,我们主要通过餐饮、举办派对盈利。”显然,他们有着更深远的考虑,外 表低调而内部华丽,也正是“上海老码头”的整体格局。探索: 探索:运作模式还待更新 然而勿庸讳言,作为继新天地、田子坊等之后新崛起的时尚地标,“上海老码头”也承受着比较大的压 力。在探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总体而言,“上海老码头” 的人气还不算旺。“双休日人多,特别是老外多,平时尤其是白天,人比较少些。”对此黄志伟坦言。同时,弘基集团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落户“老上海 码头” 的很多创意小店并不太在意零售,“零售暂时不是我们的强项,它们都有相

对固定的客户群。” 不过,黄志伟还是充满信心。他强调,“上海老码头”的定位在中高档,为此,对于申请入驻的商家做 了严格筛选,必须符合休闲创意园区的定位,才能入驻。针对人气问题,黄志伟表示,弘基开发这块地方时做过调研,“中山南路这边,每小时人流量四五百,车流量四五千,这表明是有人气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流动的人气变为固定的人气。据记者了解,黄浦区 正在打造“都市黄金观光旅游圈”,开通双层旅游观光巴士,届时,这条线路将连接起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豫园、十六铺、上海老码头、世博园区等 17 个主要的商业旅游文化点。当然,对普通游客而言,漫步于“上海老码头”还是很惬意的事情。亦中亦西的水池在老建筑的包围下 格外夺目,而四周的老建筑也在国际化视野的开发中更加彰显海派文化的韵味。洋招牌传达着一个更开放 的上海和中国,点缀其间的法国菜、德国菜、印度菜餐厅犹如地球村,则每个外来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心魂 所系。相关 Link 老码头特色商家 名唐 老码头广场 2 号楼 102~106 室,餐馆,主要供应有机食品,从生产到加工的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 肥、激素、转基因等人工合成物质,强调环境的安全性;打破中餐传统、引领潮流的开放式厨房。Top Choice 特色东南亚及粤菜,还有香浓的咖啡,咖喱鸡为其特色。美乐迪高级餐吧 主打经典海派创新料理及粤菜,在保留传统口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定期地推出创意新品。功能齐 全,内外设有 6 台 52 寸液晶大彩电,可从不同角度观看现场直播的体育赛事;每晚 9 点至凌晨 2 点为酒 吧开放时间,从今年 3 月份起,将会邀请异国乐队演出。马克设计工作室服装专门店

马克曾获国际服装大赛等诸多比赛奖项,从事服装设计十几年,同国内国外设计师有诸多合作,是时 尚前沿的倡导者。店内集合了马克设计的羽绒服、大衣,品质上乘,做工考究。纯手工制作双面羊毛大衣 深受沪上女士的青睐。


第二篇: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

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大量的香港电影在演绎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题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上海之夜》《花样年华》《倾城之恋》《长恨歌》《阮玲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上海假期》《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长恨歌》《新上海滩》等。为什么近年来老上海频频出现在香港电影中呢?香港电影和上海电影是否有什么特别渊源?上海和香港是否有相似的文化因素存在?本文拟在研究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方面作些叙述与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香港和上海电影发展的沿承性

回眸上海电影和香港电影发展史,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相似,上海和香港,是中国最早出现电影的城市,也是中国被最早摄入电影的城市。上海和香港可谓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中国电影史上是颇为相似的姊妹城市。

香港电影的发展与上海早期电影人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批进步的电影人撤退到香港,他们把上海电影创作传统带到了香港,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新气象。1941年初皖南事变中,大量上海电影人再次到香港,给香港文化注入了城市精英气质。这一时期上海电影人南迁推动了香港电影的发展。一是电影人才的流入。他们或者为了生活,或者只是作为临时避难。有著名的上海电影制片人罗明佑,导演蔡楚生、汤晓丹、司徒慧敏、孟岩,编剧古龙耕,演员胡蝶、金焰、黎莉莉、蓝马、姚萍,评论家彭砚农等。上海电影人常在这两个城市往返来回,使香港电影蓬勃发展起来。二是电影技术的引进。上海电影人不仅带来了更先进的电影设备,也带来了先进的电影拍摄技术和拍摄理念。三是电影风气的转变。更注重关注现实,对香港电影业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上海电影人再次大批南迁香港。此期分为两种情况:有些上海影人在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压力下避走香港和抗战后上海有些有附逆罪名的电影人受排挤流亡香港。此期分为两个时间段:解放战争爆发后和解放战争胜利前后。这一时期上海电影人的南迁逐渐改变了香港电影落后状况。首先,电影人才更多元化。有电影制片人张善馄,导演朱石麟、费穆、史东山、岳枫、欧阳予倩、卜万苍、马徐维邦、陶秦、李倩萍、屠光启,演员周漩、李丽华、白光,严俊、白杨等。其次,两地交流更加频繁。从上海到香港的许多电影人,一段时间又回到上海,但囿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再回到香港扎下根来,留居香港。再次,大量资金注入香港电影业。内战使局势很不稳定,很多大陆,尤其是上海的资本家和资金涌向香港,从而推动了香港电影业的快速发展。

上海电影人几次南迁香港,继续了自己的电影事业和电影理想,香港电影业吸收了丰富的上海电影技术、电影经验,上海影人把成熟多元的电影艺术成果带到了香港。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电影大亨在香港重新运行他们的公司,像邵氏与国泰等,一时间上海吴侬软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香港电影片场。因此,香港电影在1950年后蓬勃发展,和上海电影资金、电影技术不无关系。南来的上海电影精英,和香港本地的电影人合作,使中国电影中心从上海转移到香港。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上海,香港电影经过许多次交流,碰撞,融合,从上海影都到香港电影王国,形成了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延续性。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海成为许多香港影片中高频率出现的一个城市。有些香港导演,亲身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上海对香港文化的影响,有些自身从上海文化中受益,很自然抓住老上海题材大放异彩。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中出现的老上海怀旧热潮也不足奇。无论是导演许鞍华,关锦鹏或王家卫,他们拍摄上海题材总是那样的执著,他们延续着大上海的情怀,幻想着昔日的上海梦。无论是喜剧片、文艺片、警匪片,香港电影在其发展的道路上继承了20世纪前半期上海电影的文脉。

二、上海和香港文化特质的融合性

上海和香港,有共同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上海,香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开埠城市,香港割让为准殖民地,上海有租界的历史,都受到过殖民文化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一个半殖民地和多元文化混杂的城市,涵盖了东西方文化,现代与传统文化的共存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开放的上海文化。香港也一直受到西方世界文化潮流的影响。香港文化的混杂和边缘化,与老上海惊人地相似,香港和老上海的殖民消费风气也非常接近,因此,当代香港影人在香港电影中不断重现老上海图像:声光化电,时髦的服装,做梦的战场,冒险家的乐园,浪漫的爱情传奇,诡秘的个人发家史等,昔日的繁华梦暗合了港人的愿景。如关锦鹏电影中选择的女性形象,女主角无论是红玫瑰、白玫瑰,或王琦瑶、阮玲玉,都属于老上海典型的风情万种的现代女性。许鞍华电影借张爱玲文字,拍老上海韵致,张爱玲的女主角,主要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糅合,符合香港人自身的感受。

上海和香港,也共同植根于大都会的都市文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和今天的香港都是国际化大都市,都是沿海开放城市,当香港电影人在寻找一个城市做比较时,自然投射到气息相通的老上海。对作为缺乏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的香港来说,似乎只能从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的国际地位看到自己的影子,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老上海可以说是香港城市文化的一个间接反映。上海文化的几次南迁给香港文化带来了艺术经验,上海文化逐渐扎根香港并主导与影响着香港文化,引领着香港时尚,这自然影响到香港电影的题材选择,老上海的文化景观,在香港电影中不断重现。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体现了老上海的文化遗韵和现代香港生活互相渗透,《阿飞正传》中的大批上海人到港定居生活,使上海文化在香港盛放。

第三篇:中考作文“老话题”之新思考

中考作文“老话题”之新思考 浏览2011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可以发现一种“老话题”现象——前些年出现过的中考作文命题元素不同程度地“被复制”、“被仿制”,此种现象可以归结为五类:

一、要求考生取材的范围大体相同。例如去年河南考《我身边的__________》,今年潜江考《身边的感动》,梅州考《______在我身边》,菏泽考《______就在我身边》,南宁考《其实______就在我身边》;又如盐城曾考《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今年南京考《也是一堂语文课》,济宁考《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二、用于实指的词语大量雷同。去年宿迁考《那句话》,今年哈尔滨考《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泰安考《__________,我对你说》,徐州考《有句话儿在心头》,沈阳考《有温度的话语》;

三、使用的“虚义”元素大体相同。例如去年烟台考《总想为你唱支歌》,今年盐城考《歌声》,绍兴考《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南宁考《有一种声音》;前年南通考《一道风景线》,今年巴中考《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同仁考《一朵美丽的浪花》,泸州小作文要求写“一片美丽的风景”;又如去年自贡考《洒进______的雨》,曲靖考《阳光灿烂的日子》,今年雨不再“洒“了,阳光却“洒”了一地——济南考《阳光灿烂的日子》(完全相同!),潍坊考《我心中的太阳》,连云港考《阳光路上》,邵阳考《冬天里的一缕阳光》„„

四、触摸内心和成长的话题大同小异。例如去年广州考《乐在其中》,今年带“乐”字的命题“争先恐后”地冒出:丽水考《欢乐一家亲》,绵阳考《收获快乐》,无锡考《我的快乐来自__________》,十堰考《快乐生活》(话题作文),安顺考《聊一聊快乐的往事》,娄底考《享受快乐》„„又如去年佛山考《智慧伴我成长》,绍兴考《越长大,越__________》,今年带“伴”、“长”、“同行”、“长大”等字词的题目也纷纷亮相,例如怀化考《伴着______出发》,孝感考“同行”话题,恩施考“友情相伴”话题,河北考《陪伴》,朝阳考《2011,与__________同行》,绥化考《与__________并肩前行》,龙东考《有你相伴》,日照考《我长大了》,荆州考《那一刻,我长大了》„„

五、用来限制的词语大体相同。例如2011年南通题《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以“那一刻”作为取材限制,但相同或同类词语去年就有,例如滨州题《那一次,我真的很棒》,兰州题《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等。

在中考前的训练中,很多考生会写过以前的中考作文题。考场上一旦遇上类似考题,考生会因一时高兴而忘乎所以,不假思索地将原来做过的作文抄到试卷上,结果造成失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一个问题摆在2012年考生面前:怎样看待和应对上述“老话题”现象?策略之一:“老”中见“新”,随题应变。即使是大同小异的题目,考场上也要仔细审察,那些在“小异”处埋设的“陷阱”,更须细察。例如南宁题《其实______就在我身边》,带有转折意味的副词“其实”就是个“陷阱”——你必须写出先前“看不到”到突然有所发现的过程,这与《身边的感动》一类题目比较,立意点明显不一样;南通市2010年考全命题《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与南通市一江之隔的上海市今年考全命题《悄悄地提醒》,初看两个题目很相似,仔细一想则会发现上海题新设的“门槛”——“告诉”范围广,包括“提醒”,“提醒”属“告诉”,但“告诉”不一定是“提醒”。“提醒”出自真诚和善意,是一种提示、启迪、关爱,它可以帮助人指明方向,明辨是非,它区别于循循善诱的说服,更与当众的训导不同,“提醒”是一种充满温馨的沟通方式。“告诉”与“提醒”,一词之差,却将“门槛”巧设其中。由此可见,万万不能一看见题目中有相同的词语,就把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拿来全文抄录,要善于“老”中见“新”,随题应变。

策略之二:“框架”取同,“材料”出新。例如朝阳题《2011,与_____同行》,你原来写过的“同行”之类的文章难以完全用上,但你可以保持原文的框架,用体现“2011”特点 1的材料,比如迎接中考,我与“自信”同行,与“科学”(指改进复习方法)同行,原来写的与“智慧”同行的内容,也可以纳入构思框架中,但必须扣住2011上半年“迎考复习”这一时间节点。

策略之三:重新取材,亮出个性。如果在考场上遇到“老话题”时你脑子里闪出“时新”素材,你应该果断地“弃旧取新”,亮出个性,不要迷恋老话题而犹豫不定。如南京题《也是一堂语文课》,有两位考生没有仿照《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的笔法写上街做“啄木鸟”找标语招牌的错别字的经过,而是把目光投向中考前不久发生的两件事:一位考生把构思投向“‘名人’给我上的一堂语文课”,说的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2011年春节在深圳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其中一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竟然出错6处。作者议论道:“相声与书法联姻,有助于提高艺术家的综合素养。书写古诗词名作,如果属于平时练笔,可以凭印象率性而为,但如果将作品公之于众办书法展,则要抱着对观众尊重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审读,努力做到零差错,万不可自以为是,心意浮躁,以误传误,甚至自毁公众形象。”文章接着回归并升华题旨:“一幅40多字的作品6处出错,‘妒’‘炉’之误更是匪夷所思,这不仅给我上了一堂活生生的语文课,更是给世人上了一堂人生课——力戒浮躁,踏实为人,写好每一个字,走好每一步路!”看,材料一换,角度多新!另一位考生则把目光投向“‘名院’给我上的一堂语文课”,说的是中考前不久,中国的“名院”——故宫博物院在失窃案侦破后送给公安部门的锦旗上居然把“捍祖国强盛”误为“撼祖国强盛”,后来还振振有词地辩解,拒不认错。文章从“高端文化机构素质低端化”这一角度透视这一咄咄怪事,引起世人警觉,读后顿觉一股时新之风扑面而来。

策略之四:强化训练,用“心”描写。近几年,倾心交流、触摸内心的命题呈快速上升趋势,“老话题”现象在这一题域也就日见其多。今年由上海题《悄悄地提醒》“领衔”,似乎更盛。例如《给自己一个拥抱》(长沙题)、《我给自己一些____》(深圳题)、《藏在____的秘密》(株洲题)、《说句心里话,我也____》(贵阳题)、《其实,我也想____》(十堰题)等。此类命题往往不在情节性上比差距,而是在笔触细腻、运用独白、呼告等手法以及融入名人名句等方面见高低。很多考生不适应这类“柔性”色彩较强的命题,描写粗糙,手法单调,失分较多。从现在起必须注重心理描写训练,努力做到“情节不奇,心理却特”。今年南通市一篇满分作文的情节很简单:“我”发烧——一直被看做“严肃刻板”的老师用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路上被小轿车碰擦——老师不顾自己,疾速回头“一瞥”并搀扶——“我”怔住„„至此,还不到300字,作者接下去展示她用“心”而为的描写功夫,请欣赏:这眼神,是《青玉案》中辛弃疾苦苦追求的蓦然回首吗?不是,你的眼神更温煦,不掺杂任何因子,只有我的安全。

我心中的恐惧如汹涌的暗流,却被这眼神止住了,在这温暖的眼神里,我似乎觅到了久违的阳光。

你那刹那的目光,化作席慕蓉的山月,拂过我的额头,拂过我的肩膀,衣我以温暖之裳。你那刹那的目光,化作戴望舒的雨巷,笼住江南的烟雨,笼住绵绵的情思,著我以温润之光。

那一刻,我在这并不温暖的时光里找到最美好的触点,微微地触动,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了,只留下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诗句。

那一刻,你的目光,催生了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同样的情节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写得那么动人?答案是描写手法的“人有我特”:振起联想之翼,用“心”接通积淀,用语细腻温婉,引来主题之魂。

掌握上述四个策略,你就能从容而智慧地应对中考作文的“老话题”现象,运用自己的新材料,写出自己的新思考。

第四篇:老故事,新想法——《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老故事,新想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蔡珩

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当时历史老师曾经向我们强烈推荐去读这本书,后来听一位读过的同学说“与(教科)书上内容差不多,不过结论很有意思。”当时只听进去“和书上内容差不多”这前半句,读了一些摘要便过去了。但这次重读此书却感触很深,一方面深入的理解和琢磨使得我对整个书的思想有了具体的把握,另一方面,经过大一一年种种的新的思潮,新价值观的冲击以后,再看钱穆先生的观点倍感亲切。

背景意义:

我们的历史又重新火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重新认识和解构历史的潮流当中,只是在现代这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中,多的是西方人看到历史的“客观”和“冷静”,缺少了如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钱穆先生最核心的方法论,便是把中国的历代政治制度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和分析。“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大多数时候,我们研究(或看待)历史总是从个人兴趣入手,由点及面,根据当前遇到的问题去推究历史,这种方法往往会流于急躁且急功近利,若没有深厚的通史背景,便很容易妄生猜测,空下断语:“万恶的封建社会”,“落后的君主专制”。但当历史被腰斩成一个个干巴巴的结论时候,不仅是史学本身的魅力不断消逝,更多古人的“智慧”和“生命力”也在“为批评而批评”的氛围下消失殆尽。如果说,改革开放是现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核心的话,那么这本《历代政治得失》可以说是破除反“右”思潮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先驱了吧。我想,这本书为我们带来的远不只是对以往制度利弊的大讨论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对历史的尊敬与认可,正如书中所言“历史是没有不对的,不对的在于我们不重视历史。”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时候,一种被压抑许久的民族的自信心竟油然而生。

“我们这一个时代,是极需要历史知识的时代,而又不幸是极缺乏历史知识的时代。”

细看历史:

书中从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中央、地方、经济、选举、兵役等五个方面梳理出的中国古代的制度线索。其中“笔锋常带感情”。在许许多多我们熟悉的事情当中,得出了全新的结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三处细节:

第一个是在唐代政府的组织制度的时候,将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相比较,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皇帝并非是专制的。制度的合理设置使得权力的运行达到了平衡。当我们去追随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时候,却丢弃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这岂不是很惭愧呢?

第二个在说道“张居正”的时候,钱穆先生也没有从其留下的“丰功伟绩”入手,而是从制度上剖析:作为一名内阁大学士,却越过本分做起了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我们不了解当时的情况,总以为张居正是一位大政治家,他主张法制,实际他本身就违法了,而且违背了当时国家的根本大法啊。该皇帝管的事,他来管,那岂非是不法之至吗”因此,我想在分析历史时候决不能单单从“结果本位”制去出发,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只有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和制度背景,也许才能了解到“历史”发生的意义未必如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但是最后,钱先生在谈论到清朝时却笔锋一转,说其“只有权术而没有制度”,且满清对中国的统治完全依靠其“部落政治”,当然最重要,是将“满清”“蒙古”与“中国”对立起来,这也是这本书时常被人诟病的一点。我想对比不能简单地以“汉粹”一言以蔽之,在当时地历史条件下,看到清朝的腐败衰落风雨飘零的一面后,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而这种思潮也无可厚非,它曾经激励着无数革命先烈继往开来,推动民族的进步。今天我们说“民族团结”而不断批评这个观点的时候,我想也应该加一些“温情与敬意”吧。

“留传下来的并不一定是好东西,而是实用的东西。”:

现实思考:

钱穆先生给我们留下看待历史的角度是笔宝贵的财富。没有完美的制度,亦没有完美的人事。封建不是黑暗的过去,他也曾经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西方制度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更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因此我们说,对于历史的功绩切不可一笔抹杀。放到当今社会来看,对于一个正在飞速发展中的中国,在面临许多社会以及民生问题的时候,多数人都倾向去狠批制度,痛陈弊病,可他们却常常忽视了制度能带来的好处,或者去想这个制度存在长久的意义和产生的原因。如同一个人不断地在抱怨自己的东西不好吃,却不知道实际上这个口味已经是最合适自己的了。

但是如果我们更深层次去推究的话,物欲横流的社会让我们在不断异化中倾向去盲从,变得急躁。为什么“国学”现在这么热?因为我们需要一种信仰的归宿,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地品味一下自己。而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也可以说是在这随波逐流得社会中,难得的杰作了。

第五篇:小人物的故事(11度青春之《老男孩》影评)

小人物的故事(11度青春之《老男孩》影评)

看完《老男孩》,我不仅没被感动,还感到不自在。电影里,小人物是被消费的群体,不曾获得创作者的真正尊重。什么是小人物?小人物是大历史的边角料,活了和没活一样,不值一提。即使有故事,也会被草草了结、瞬间遗忘,就好像从未发生过。在小人物漫长而又琐碎的人生里,每天都是平淡无奇,没有戏剧化的情节。面对类似“你这辈子最……”式的问题,他们很可能无所动心,也不曾被自己所感动。对小人物而言,人生就好像跑龙套,扯着个旗,登登登登地从舞台的这头跑到那头,什么都没看清,也没被人看清,就结束了。这就是小人物,他们的一生很乏味,缺少故事性,没有人注视他们的生活。可反过来说,他们的日子也不是过给谁看的,因此,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把小人物的生活浓缩成若干符号。而当我们把小人物放到水银灯底、希望人们注视一下他们的时候,最需要被注视的,恰恰就是这种不被注视。可惜的是,《老男孩》的创作者们置身事外,自我感动。他们试图用注视大人物的方式来证明,小人物也是有故事的。可是单个小人物不足以搭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于是他们不得不从众多小人物的生活入手,杜撰出了一个大人物,于是也就有了眼下这个俩老男人追逐音乐梦想(为什么从来只有音乐才能成为梦想?)、逼迫一群人莫名其妙哭泣的MV。如何讲述小人物的故事?珠玉在前,我们有《女人四十》和《天水围的日与夜》。回想这两部影片,我们很难归纳出导演许鞍华到底讲了怎样的故事。之所以会感动,我想是因为许鞍华做了这样一件事——她用艺术的剪刀,在小人物的人生布匹上剪了两下,铺平之后,布匹会说话:这,就是小人物的生活。

下载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