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培训首先要从选择讲师开始
员工培训首先要从选择讲师开始
把“培训”这个词拆开来看,它是培养+训练的集合,因此不难看出,员工培训的真正意义是人才的培养方法。而企业中出现的怪圈即将培训狭獈地定义为老师讲,学生听,其实应该叫做授课。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员工培训应该包含授课、轮岗、师带徒、职责扩大、从实践中学、行动学习、自学等等。而在企业发展中,员工培训成了鸡肋,没有培训似乎显得企业不规范,有了培训效果却难以评估。因此,每年申请员工培训费用便成了一件难事,而对于员工培训的考核更是难上加难。
如我们所知,传统的培训更适用于提升员工的知识及能力,但对于经验及价值观等没有太大的帮助。而知识的积累不是企业最需要的,恰恰是经验、能力、价值观是企业最需要的。这些方面的提升,如果通过项目参与、职责扩大、在职指导、师带徒等方式,其效果将更为显着。因此,企业中的内部讲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有效的内部讲师队伍
企业内部讲师队伍的建设,不仅包括内部培训老师的选拔,更是人才梯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不少优秀的企业,如三星、沃尔玛等,很多优秀的员工都是通过讲师选拔脱颖而出的,能够成为内部讲师被大家当作荣誉。比如:三星有一个明星课程即新员工培训,这个课程最具特色的是,每期员工培训均设置一个辅导员的角色,而能够承担这个角色的人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如在三星的工作年限、工作业绩、是否核心人才等,且大家在三星的职业生涯中只能有一次机会做新员工培训项目的辅导员。因此,能够被选上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所有被选上的人员在执行辅导员角色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不断和新员工讲述自己在三星的经历、对三星文化的理解,以及表达出对这个企业的自豪,这种渲染的作用和价值远远超出了老师在台上的讲课。
不仅如此,很多大的企业,比如国美,有一个培训项目叫国美大讲堂,讲师从总裁开始,直至副总裁、总监。他们的讲授,不仅是知识与经验的传承,更多是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公司战略目标的宣导。高管带头,会积极正向地影响公司的培训文化以及全体员工对于培训的认知。
内部讲师制度同时也能解决由于知识员工离职带来的知识流失的问题。建立内部讲师制度,其实就是建立了知识管理体系,让优秀人才的知识与经验在企业里通过文字与行为进行传承。
内部讲师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内部讲师队伍的选拔是一门学问,在企业中无论做哪个方面的人才选拨,都要先建立符合企业目标的人才素质模型,对于内部讲师更是如此。
首先,价值观必须与公司的企业文化行为准则高度吻合;其次,能力要具备其所从事现岗位的技能,同时兼备讲师应具备的能力;再次,经验丰富,尤其要考量其在现岗位以及在本企业工作时间的长短;最后一点是业绩,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员工是否为优秀员工的标签,是大家信服的标准。
而对于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来说,原则上不需要选拔,必须主动承担起内部讲师的职责。
内部讲师的培养也是一个重点,不能只让马儿跑,而不给马儿吃草。所以在培养的时候,首先要建立讲师的职级体系,并明确不同职级的晋升条件以及培养方式;其次,建立内部讲师俱乐部,定期举办沙龙,请各位内部讲师分享经验,以促进共同成长。企业中最好建立一个小的图书馆,给予内部讲师更多的资源来学习与沉淀;再次,提供充电机会,比如参加外部的公开课,回来后予以转训,既节约成本,又能体现出对本企业的针对性,同时也培养了内部讲师。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问,这些内部讲师还需要工作吗?如果需要,如何来评价其业绩呢?这是一个好问题。
在企业中,内部讲师有两种状态,全职和兼职。大部分企业以兼职为主,益处在于使得讲师不脱离工作,其辅导将更有效。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建立企业大学,建议还是以兼职为宜。对于兼职讲师的考核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本职工作岗位工作结果的考核,一方面是作为兼职讲师的人才培养结果的考核,两方面缺一不可,且都很重要。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作为兼职讲师的员工,其业绩往往好于不做兼职讲师的人,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员工担任讲师时会有使命感,要给学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做事时更用心!这可是另外的收获。
内部讲师体系的优势
相比于外部培训,内部员工培训是针对最渴望及最需要被培养的大多数普通员工,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干中学”、“师带徒”、“带着问题去学”。显然,内部讲师队伍的建设在这些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熟悉企业,了解业务
很多从外面请来的培训公司或咨询公司,要么讲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要么就需要先了解企业再对症下药。而内部讲师天生了解企业,钮伟彤——实战派公文写作专家。1.专业背景: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2.工作背景:10年以上行政公文写作及高等文秘教学经历。曾在北京高等秘书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担任高级讲师。并连续多年获得两家学院优秀讲师称号。广受企业及学员欢迎。3.主讲课程:
1、《公文写作与处理》;
2、《行政文秘精英训练》;
3、《机关公文写作》;
4、《档案管理实务》;
5、《演讲与口才》。4.培训特点:生动、易懂、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公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并互动,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写作规律。5.标杆客户:伊利集团。由于我的《实战公文写作》《行政文秘精英训练》课程深受内蒙伊利集团学员欢迎,2009年8月我被内蒙古伊利集团评为优秀讲师。6.恪守的格言:努力、进取、负责的地对待每一件事。目前职务: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行政文秘学院副院长。因为他是企业中的一员。同时,企业内部的人对本企业的业务谙熟,对于员工出现的问题及困惑易于把握,易于交流。
价值观一致
其实无论是培训、培养、师带徒,其基础均为彼此价值观的统一,这是一切事务做好的基石,对于价值观的认知,当然是企业内的人更有优势。
成本低
目前从外部请老师做内训,价格较高,而内部讲师不但成本低,同时还可以随时询问并回答,提升了员工培训的有效性。
易于人才保留
员工为什么会留在企业?并非仅是因为薪酬,更多是文化的认同、有成长的空间、有能力发挥的空间、有好的领导等等。因此,当企业中推行内部讲师体系时,知识传承、能力发挥都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更易于员工的保留。
当然,倡导内部员工培训并不是否认外部培训,后者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开阔思路、自我反省等等。所以,在选择何种员工培训形式时,更多的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而不要为培训而培训。以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去面对企业在不同阶段下的人才培养与培训目标,其结果会事半功倍。
第二篇:绩效改善需要从员工培训计划工作开始
绩效改善需要从员工培训计划工作开始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绩效改善千好万好,但在企业中如何落地?
首先要找到影响绩效的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虽然影响绩效的因素千差万别,但如果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一定是落脚到人,即如何改善员工的绩效。
为什么要改善员工的绩效
很多企业都在做绩效管理,但当被问到为何要进行绩效管理时,很少有人能想明白。在大部分HR看来,绩效管理就是为了把员工分为三六九等,便于发扣奖金,甚至有人认为:绩效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了让大家的绩效正态分布。
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这是你的认知还是企业中老板的认知?要知道,事实上,没有一个老板希望扣员工的钱,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达成企业经营目标!
所以说,做绩效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发钱和扣钱,其目的更多的是通过绩效管理,找到员工与组织要求间的差异,从而辅以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绩效改善的目的。只有这样做,员工才认可,业务经理才支持,老板才欢喜!
培训计划工作的价值是什么
当然,改善员工绩效的方法非常多,如:师带徒、轮岗等,而最常用的即为培训计划工作。因为弥补差异时,首先要做的是让大家认知到差异,而达成认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即为培训计划。所以,几乎各企业都在做培训计划,且大家都运用培训计划结果的四级评估,即:第一级评估为反应性评估(凭员工的感觉来评估培训计划效果);第二级为知识性评估(通过测评手段,了解员工是否学会了);第三级为行为性评估(从工作中看员工是否会应用了);第四级是结果性评估(培训计划的效果是否真正达到了节约成本或提升收入)。
但现实中,很难做到后两级评估。因为在做需求分析时就没有明确到底应该评估到哪一层,以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措施以便推进。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大多数企业都在做一级评估,即反应层评估,评估后发现分数很高,以为达成了培训计划工作效果,但现实中又发现并没有真正达成工作效果的提升。企业中的管理者自然开始大呼,培训计划工作无用!
真的如此吗?为何西方发达国家会把培训计划工作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员工发展助推器,而我们却没有达成这样的目标?难道是业务领导及老板要求得高吗?仔细想想,其实不然,核心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真正找到培训计划工作的需求,即绩效差异。
如何寻找绩效差异
举个小例子,A企业有一名员工,从事总裁秘书等相关工作,其核心职责是帮助总裁安排日常行程,参与会议并负责会议纪要,传送需总裁签批的文件,接待客人等。考核后,发现该员工的工作中,完成不好的是会议纪要!于是,总裁提出,需要送该员工去参加写作类的培训计划工作。
那么,这个秘书需要这样的培训计划吗?其实这里面有三个核心关键点:第一,员工的工作要求与结果间有差距吗?在这个小案例中,已经通过绩效考核找出了该员工的差距,即会议纪要的撰写能力不足;第二,导致这个差距的核心因素是什么?经了解,发现总裁所召开的会议基本上都是公司经营管理类会议,而该员工仅有一年工作经验,虽然工作热情极高,但不懂管理和经营,无法理解会议精神,于是,纪要的撰写如流水账,无重点可言;第三,这样的差距是否能通过培训计划解决?经分析,经营和管理尤其是针对本公司的业务,需要大量的业务实践,仅进行培训计划,很难扭转目前的局面。
如果想改善这位秘书的绩效,建议将其进行轮岗,但短期内不能达成总裁目标。当然,不排除经过了解,该员工未能写好会议纪要的核心因素是写作能力一般,且不清楚会议纪要的基本格式及要求,这样的问题通过培训计划工作原则上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经过以上三点的分析,相信大家可以明确感受到,绩效改善的核心是找到标准与现状间的差异,并厘清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弥补,无头苍蝇式的乱撞,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培训计划工作结束就万事大吉了吗
假设以上案例中,该员工的核心问题是写作能力一般,且不清楚纪要格式,企业对其进行了培训计划。但随后发现一个问题,即学习后的三个月中,该员工的会议记录并没有太多的改善。
问题出在哪儿呢?
很多人认为:培训计划工作课程进行完,一切就结束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员工接受完培训计划工作后,企业需要对其进行一个考核,即了解其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但这还不够,接下来要让员工进行实际操作,即现场撰写会议纪要,以测试其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的内容。那么,如果确实掌握了,是不是就结束了?还没有,因为会不代表一定会应用到工作中。如果该员工回到工作岗位上去,没有领导的督促、支持,以及明确要求,也往往又会回到老路上去。因为人都不愿意变化,打破习惯会让人感到痛苦。所以要想真正的改善行为,需要外力(如:管理者、周边人员、培训计划工作部等)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成绩效的改善。
绩效改善是一个持续往复的循环
大到一个组织,小到一个个体,没有谁是完美的,无论做行业对标、企业对标、标准对标,无外乎都是为了寻找差异,寻找改变。但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企业或个人彻底改善。
同理,员工的绩效改进不可能通过一场培训计划工作或某一个干预措施就能够达到完美境地。更多的是通过持续不断找到差距,持之以恒进行培训计划工作、学习,找到有效干预措施。管理者投入大量精力,才可能真正做到持续改善。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管理落地的过程中,核心是寻找目标、寻找现状、找出差距,辅以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培训计划工作,持续改进,螺旋上升,才能真正达到员工与组织间的同呼吸共命运,达成相互间的和谐。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明阳天下拓展培训网站!
第三篇:管理要从细节开始
管理要从细节开始
“管理——还是需要从细节开始”,这篇题目似乎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但现实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细细品味管理的真谛,“注重细节”就是一贴治疗企业管理顽疾的“良方”。
“市场——精耕细作、生产——精雕细琢、成本——精打细算、技术——精益求精、团队——精诚合作”的“五精管理”理念,或许能抚平急功近利、浅尝即止的浮躁心灵。
2021年,宝胜在全球虚拟经济冰消雪化、实体经济陷入泥泞、金融海啸挟风裹雨呼啸而来的时候,能够顺利实现“百亿集团”目标,依靠的是团队合作,依靠的是对市场稍纵即逝的机遇把握,依靠的是对管理细节的不懈追求。2021年,面对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抵御寒冬”?如何让宝胜这艘“电缆航母”安全平稳地渡过“经济危机”?毫无疑问,“关注细节”依然是一种让航母保持快速的动力源。
“精耕细作的市场”是企业发展前提
市场无所不在,关键在于你能否发现它、满足它。不同的思维决定了不同的市场。非洲人光脚与卖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案例。发现了市场,我们还必须精心呵护、细心耕作,只有春夏的精耕细作,才会有秋天的累累硕果。
2021年,宝胜为进一步深化营销体制改革,推行了区域市场管理体制,将全国市场版图划分为12个区域,原有的48个办事处细分成87个销售公司和项目部,由区域销售总监坐镇市场一线组织协调攻关,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加直接、及时、快速地触摸市场实况、了解市场动态、收集市场信息、服务市场客户。区域市场总监不仅要高效地带领营销人员冲锋陷阵,更要在提升营销人员的新思维、新理念上下功夫:
1、“观念营销”比“产品营销”更重要。什么决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观念营销”就是快市场一拍、引导市场消费的行为,就是把最新的消费思想灌输给消费者,使其改变传统消费习惯和方式,认同并接受你所推荐的产品与服务的行为。因此,每位营销人员要善于洞察和发现新的消费趋势,以“观念营销”开道,引导市场,促进消费。
2、学会“先营销管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也要求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的先制造、再销售、后跟踪服务的营销模式,实行“先营销管理”的新营销策略。即把营销行为放到产品制造之前,这样就可以把握个性化市场需求的脉搏,紧紧围绕顾客需求不断延伸、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以达到不断巩固、扩大市场的目的。
3、由“产品营销”向“文化营销”转变。
现代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先营销文化理念,后营销产品。营销人员应当先通过“文化营销”,达到与顾客相互间的沟通和互融,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消费认同与市场开拓。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就是“文化营销”的典范。
4、由“价值营销”取代“价格营销”。绝大部分营销人员认为,市场营销就是“价格营销”。然而,如果过度纠缠于价格竞争,不仅会造成企业陷于价格战的泥沼,还会造成顾客对产品产生不信任心理。而“价值营销”不同于“价格营销”之处,就在于它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5、“营销是卖”还是“营销是买”?这在营销指导思想上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注重的是把产品卖出去,而后者则注重赢得顾客的心。宝胜不是“卖”产品,而是“买”顾客的忠诚度,这才是永久的市场。
市场细分、资源整合和区域管理是“表”,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是“里”,只有表里如一,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宝胜营销网络覆盖率和渗透率,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精雕细琢的生产”是企业发展关键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什么来生存?价格还是品质?所有具有远见的消费者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品质”。不难想象,一个产品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作为保障,再亮丽的宣传也势必是“空中楼阁”。而优质的唯一标准,就是产品性能是否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因此,宝胜要求每一名员工都要将产品当作“艺术品”来精雕细琢,时刻拿着放大镜观察我们的产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确保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改善产品的外在质量,通过作业流程化、流程合理化、工作标准化、标准表单化、考核绩效化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现场环境的整洁、流畅、安全;设备运行的满负荷;工装模具的高质、精确;工艺执行的严格、精准,使公司生产始终处于优质高效的运行质态。
“精打细算的成本”是企业发展核心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成本为中心,降低成本是企业增加积累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途径。“降成本、找差距、争市场”是宝胜永恒的成本管理主题。在流程上,我们要做到正确决策、高效执行、全面控制和严格考核;在经营过程中,我们要覆盖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生产向前,要延伸到市场分析及产品设计,向后,要延伸到顾客购买和售后服务;在管理对象上,我们要做到不断拓展成本管理的内涵,无论科学技术,还是生产方式都要将其纳入到成本管理系统中来。所以,这里讲的成本不仅仅指“生产、材料成本”等微观概念,它应该包含更为丰富的内涵,涉及到“供应、财务、制造、工艺、设备、技术、基建、会议、信息、标准、存货、仓储、物流、销售、服务、文化、人员、时间”等各个管理范畴。
我们不能仅从部门的小角度,片面的看待成本,而应着眼公司未来,全面认识成本。任何工作的任何环节都要以“数字”说话,要学会“数字”管理,从表面“数字”,发现存在问题、深刻分析问题、彻底解决问题。但,大家切记:成本不能靠算出来,而应该靠日常工作干出来。成本管理落实到实际中就是:节材降耗,减少浪费,节约制造成本;增强技能,减少失误,避免时间成本;统筹安排,快速运转,压缩库存成本;完善制度,科学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严格预算,规范程序,控制费用成本等。只有通过磨练,宝胜每位员工才会逐渐成长为“斤斤计较”、精于算账的行家里手。
“精益求精的技术”是企业发展根本
多年来,宝胜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取得了今天的发展成就,但不容乐观的是,我们仍然局限在狭窄的“红海”市场中拼杀,竞争异常惨烈,利润极其微薄。而国内80%的高端、高利润电缆市场却被国际跨国公司占领。因此,一个企业仅仅依靠节能降耗和单项成本管理等简单管理模式,获取更大利润已无可能。所以,树立“以科技驱动企业成长”的管理理念势在必行。
1、通过新产品的开发、设计的优化、新材料的运用、工艺技术的创新、设备技术的改进等,实现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进而将降低成本与技术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科技创新框架体系。
2、该理念更加注重科技在扩大利润空间方面的作用。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科技创新对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还必须强调创新所带来的产出一定要大于投入,建立以科技驱动为核心的科技成本管理体系。
3、“以科技驱动企业成长”理念,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把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充分融合在一起,使企业生产组织更趋现代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从而加快了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变,从注重物流管理向注重信息管理转变,从“产—供—销”传统管理模式向“营销—开发—制造—销售”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
宝胜始终强调,做技术必须要精益求精,只有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贴近市场,强化对市场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市场、创造市场,最终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精诚合作的团队”是企业发展基础
一支精诚合作的团队是开展一切事业的基础。一支高效的团队必定具备:清晰的目标、互补的技能、高度的忠诚、充分的信任、良好的沟通、昂扬的士气、最佳的业绩。宝胜始终坚持不懈地抓团队建设,其目的也在于此。我们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入手,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责任心、增强凝聚力、强化执行力。
要想打造电缆行业一流的团队,就必须以比市场更高的标准要求每一位宝胜人。“不养闲人、不用懒人、不亏能人”是我们一贯的用人原则,对不能适应市场要求的员工,坚决予以淘汰;对因工作失误而造成损失的员工,坚决予以处理;对作出贡献的员工,坚决予以重奖。不能因为个人工作的一点疏漏,而让企业失去一次市场机会和一个重要订单。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紧密合作,无缝衔接,加快流程再造,满足并超越市场需求。
第四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我们普法工作的重点之一,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近年来,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一定成绩,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逐步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有待我们共同探讨研究,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做法、认识和设想,供大家参考。
一、主要情况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建立健全各类相关组织、制度,对工作全面布置、动员,各学校校长主抓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并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犯罪相结合。·
(二)有计划、教材,有课时等保障。各学校制定计划,安排课时(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按照统一教材《中小学法制教育读本》进行法律知识讲授教育。·
(三)形式多样,初见成效。继续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利用第三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制知识竞赛、法制知识手抄报展评、学生心得交流,利用墙报、宣传栏,参观、观看法制录像电视,警示教育,观看法制教育图片展览(禁毒)模拟法庭,主题班会,以案说法,印发普法传单,如印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字经》等宣传资料,给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旁听法庭谈心活动,生动形象,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避免了抽象的条文的灌输,增强了同学们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如成立“家庭学校”,请家长到校讲课或向家长讲述法律知识,加强沟通联系,聘请法制副校长利用正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组织学生到劳教场所参观,正反经验告诉我们,家长要做守法楷模,要循循善诱,切不可歧视、打骂、侮辱。否则将适得其反,家庭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未成年人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影响主要来自学校。因此,学校的法制教育必不可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未成年前进的“航标”。因此,教师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等多方教育,引导他们走正道,另外社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如一些暴力、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活动等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调查报告《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总之,只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就会抓出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重视不够。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法制课被其他课挤占现象,教学课程得不到保证,认识上也有模糊,往往忽略,轻视法制教育,安排时间不够。·
(二)缺乏高质量、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材。目前的教材针对性不够强,不够通俗。与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实用性不强。·
(三)法制教员(副校长、教师)教课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法制课教师都是政治课教师兼任,缺乏必要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有的解答不了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不高。·
(四)网吧、电子游戏厅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急需整顿、治理。目前网络上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很多,另游戏节目使一些学生“上瘾”,无心学习,一些学生无钱玩游戏,就产生非法图财的想法和做法。学生中午时间去网吧、游戏厅不阻止,危害较大。
三、若干设想、建议、措施·(1)纳入教学大纲对课时要确保,考试中要体现内容,学校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有专人抓。·(2)编写一些较高质量的教材或读本,加强阵地建设,教材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要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实际。·(3)法制教员要进行培训。可利用寒暑假等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时间对法制课老师进行培训,着重培训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运用法律能力。·(4)切实强化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治理。文化等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按上级规定办事,对违规的严肃处理,实行主管责任过错追究制。·(5)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和综合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加大工作力度。宣传、公安、文化、工、青、妇等各方组织起来,青少年教育要全方位,多方面紧密配合,才能避免教育出现死角,要常研究,常部署,常检查,常关心,责任到人,制定领导常抓的管理制度,家长、老师做守法的楷模。·(6)建立预防未成年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机构网络和联系制度,实行教育预防保护三结合,以检察院、教委、司法局、关心下一代协会为主导,建立上述机构,突出抓重点对象的教育,帮助管理,建立档案,各方协调,及时解决一些青少年的涉法问题,有关参与单位提供法制宣传教育资料书籍或图片,对影响学校教育环境等特别问题进行综合治理,采取措施,及时矫治不良行为,公安机关要加大对教唆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青少年易涉足活动场所的治安管理,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增强青少年知法、守法意识,拒绝引诱,摆脱危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在教育中,把“后进生”失足少年作为法制教育重点,采取结对帮教办班的形式,耐心细致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建立帮教队伍,坚持帮教制度和活动,争取转化,有所成效。·各学校每学期要至少用三至五天时间集中开展法制教育。·劳动部门要让待业青年尽快上岗,以减少青少年犯罪。·要适当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投入,在人、财、物上予以支持,形成制度。
第五篇:如何选择满意的培训讲师
本文详细讲述了甄选讲师需要注意的事项原则和技巧
讲师决定了培训的成败
随着对培训重要性认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请专家到企业内训作为主要的培训手段之一,与其他形式相比,内训具有受众面广、针对性强、节省费用的特点,被众多企业所青睐。但很多时候,内训培训效果差强人意,导致了员工、领导都不满意,培训组织者也脸上无光。由于培训中讲师是主角,因此讲师的合适与否,就直接决定了培训的成败,找到好的讲师,学员能学到有用的东西,领导比较满意,培训组织者也会很有成就感。选择蹩脚的讲师,各方面都不满意,培训组织者就会费力不讨好。曾经有一个企业,由于讲师的培训效果不好,讲不到半截,就被学员轰下台,造成非常尴尬的情况。因此,组织好一场高效的培训,讲师是重中之重。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选择讲师的误区
许多培训组织者都认识到讲师的重要性,但由于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虽然经过很多挑选,但选到的讲师依然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以下是挑选讲师的主要误区:
讲师越便宜越好
这是许多中小企业,或者原先培训开展不多企业的常见误区,由于不太了解培训讲师的市场行情,在其做培训预算时,费用本身就做的比较少,因此,挑选讲师也是多方询价,谁便宜就挑谁。这样做往往会有这样的结果,付出便宜的讲课费,得到的是昂贵的讲课成本。这是因为:选了便宜的讲师,讲课效果不好,造成学员不满意。因为学员耽误时间来学习,时间成本不是小数目;学员没有掌握技能,企业的机会成本也大大提升。很多情况下,学员没学到东西,课程还需要再重新讲一遍,培训的总成本就非常高。讲师市场也遵循同样的市场规律,优质高价、低质低价,质优价廉的讲师往往很少。贪图便宜的结果往往是:省小钱,费大钱,得不偿失。当然,并不是说高价的讲师就一定会讲的很好,也有很多吹牛者夸夸其谈,这就需要企业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讲师越有名气越好
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许多企业往往不惜重金,请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专家讲师来授课,许多公司也以能请到大牌讲师来培训而自豪。通常来说讲师名气大,效果一般会较好,但有时会发生这样情况,讲师虽有名气,但培训效果并没有水涨船高,许多学员反映所谓大师也不过如此等论调,让培训组织者懊恼不已。正如请世界顶级CEO来中国传道,答非所问,另中国的企业领导者大失所望一样。其实,讲师的个人品牌也如同企业品牌一样,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知名度也不等于定位度。知名的讲师并非个个都是口碑良好,有些人专家大师理事头衔一大堆,但可能会名不符实,有些讲师甚至人品很差。同时,讲师的知名度并不代表他就是行业专家,对本行业、本企业的情况并非了如指掌。因此,企业一定要明白自己培训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然后再根据要求找讲师,对讲师的盲目崇拜往往会导致盲目的投资和可怜的投资回报率。
事到临头找讲师
这是很多企业,尤其是没有很多培训经验的企业常常犯的错误,许多企业制定培训计划时本身就比较仓促,往往是人员急需培训了,再匆匆忙忙做计划,急急火火找讲师。由于中间间隔的时间太短,结果找到的讲师常常不能称心如意。这是因为:出色讲师的讲课日常常常安排的比较满,事到临头了再找他们,这些人通常腾不出时间。这时能够找到的讲师通常是一些培训安排不多,时间比较充裕的讲师。但事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通常由于这些人的培训效果欠佳,导致没有太多的人来聘请,从而时间也比较充裕了。
找到讲师万事大吉
许多培训组织者找到讲师后,心中的石头就落了地,于是就感觉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由于没有及时将本企业的具体要求,学员的培训需求调查等情况反映给讲师,让讲师及早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准备。或者是一些讲师感觉要培训的课程早已驾轻就熟,闭上眼睛都能讲,也没能及时向企业了解具体情况。因此,培训组织者的疏忽加上讲师的麻痹大意,有可能导致讲师请的好,但是培训效果并不一定会好。
二、选择讲师的要点
选择讲师时,要注意讲师的一些软硬条件是否符合,主要包括:知识经验、培训技能和专业形象等。根据这些条件,认真辨别甄选,找到的讲师才有可能胜任企业要求。
知识经验:讲师一定要具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及行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实
战经验,最好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需有一桶水”。如果讲师这方面的知识不够丰富,讲课内容与本行业相差甚远,与本企业要求相差很远,学员就会对讲师的水平产生极大的怀疑,感觉是徒有虚名。讲课效果肯定得不到学员的欢迎。
讲师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的良好知识结构,更要是解决问题的专家,要有能力回答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培训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这样才能指导学员,让人员能够即学即用,培训才会受到学员欢迎。这样也才能避免常见的原理概念讲的很清楚,但“如何解决问题”没有下文,让人员感觉“讲的都对,但没用”的尴尬情况。
培训技能:讲师一定要有娴熟的讲课技巧,不仅要把握好“教什么”,更要掌握好“怎么教”。要做到因人适教,因材施教。一个知识丰富,但讲课形式呆板、只会照本宣科的讲师是不受学员欢迎的,学员往往会认为这样的培训还不如看书自学好。而这样的结局往往是:讲师口若悬河,而学员哈欠连天、昏昏欲睡,培训效果会大打折扣。
讲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法,更要关注学员的学法。讲师要熟悉成人学习心理。成人学习有几个特点,一是干而学;二是与原有知识比较学习;三是实用性强。因此,讲师培训中要多采用能够调动学员参与热情的方式,如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员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讲师的现场控制能力要强,当学员对培训内容缺乏兴趣或没有听课激情时,要及时转换话题,调整讲课内容来适应学员要求。讲师要善于随机应变,当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出现尴尬情况时,不能当场出丑,要善于转化,采取适当形式,化不利为有利。
专业形象:讲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学员学习的榜样。这常常是甄选讲师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谦虚、不拿架子的讲师是非常受学员欢迎的。讲师如果高高在上,高人一等,就会在学员中产生排斥力,与学员沟通就会有问题。讲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言一行要体现专家形象,不能靠哗众取宠、怪异理论甚至低级、下流的玩笑来博得人们一笑。讲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甚至有很差的人品,学员对他的接受度就会大大降低,爱屋及乌,他的培训效果也不会好的哪里去。
三、讲师类型分析
根据对专业知识和培训技巧的掌握程度,我们大体可以把讲师分为四种类型:卓越型、专业型、技巧型和肤浅型。
卓越型:这类讲师的专业知识娴熟,实战经验丰富,培训时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不仅能解决人员的困惑,还能极大扩大学员的视野,给学员很大的启发。这类讲师的培训技能也比较到位,善于烘托气氛,能让学员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培训自然是非常受学员欢迎的,这类讲师以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国内顶尖企业的经理人居多,当然,这类讲师的时间也最匆忙,讲课费用相对来说也比较贵。专业型:这类讲师的特点是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非常丰富,但是专业培训技巧不是很到家,常常会出现讲课一言堂,照本宣科等现象,虽然课程内容讲的很好,但是学员没有听课激情。这类讲师以大学讲师居多,也包括很多具有专业知识,但培训技巧不到家,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的知名企业职业经理人。
技巧型:这类讲师以职业培训师为主,这类讲师的典型特点是讲课技巧非常丰富,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常常是笑语连天,群情激昂。但这类讲师的弱点就是讲课不深,过于追求培训气氛而内容不够,学员往往感觉到课堂上热热闹闹,但课后一回顾,实际上没有学到太多东西。
肤浅型:这种讲师的专业性知识不够,培训技巧也不到位,讲课内容肤浅,时常会跑题偏题,关键环节含糊其辞,而自吹自擂时间会很长,这类讲师最不受学员欢迎。
当然,以上划分并没有绝对性,跨国公司的经理人也有讲不好的,而大学讲师也有很多是声情并茂的,有些讲师没有太多的技巧,但内容非常实用,因而也大受学员的欢迎。因此讲师的情况要根据课程内容,根据学员接受程度。有针对性的甄选来定。
在具体的甄选过程中,为了保证培训效果,企业可以优选甄选卓越型讲师,其次是专业性讲师,再就是技巧型讲师,如果请到了肤浅型讲师,企业就有可能倒了大霉。
四、甄选讲师的方法
随着讲师逐步成为社会的金领职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讲师队伍中,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者,这样就导致讲师队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企业在没有接触之
前就贸然签约往往会冒很大的风险。对讲师的甄选主要通过试听、看产品、客户考察等方法来进行。
(一)试听
1、现场试听:如果条件具备的话,最好在培训前尝试让讲师做一次培训,进行现场评价,来全面了解其知识、经验、培训技能和个人魅力,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不很出名或刚出道的讲师,对知名讲师不是很适用。
2、参加培训班:通过各类培训班,可以直接与各种培训讲师接触,可以观察到各位培训师的培训风格和内容适用性,从而寻找到企业需要的优秀培训讲师。
3、高校旁听:高校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可以去高校旁听各门相关课程,直接进行了解,尤其是一些著名高校的工商管理硕士培训班、企业管理学院等与企业经营直接相关的专业院所、科室等,或专业技术院校的相关科室等,都是讲师的宝库。
(二)看产品
1、光盘类产品:现在很多成名的讲师都出了光盘产品,因此,看其产品就可以达到足不出户进行试听甄选的效果,其讲课内容是否深入,风格是否风趣幽默,有无启发性/实用性,是否适合本企业等,通过光盘产品就可以直观的了解。
2、书籍:讲师有无所讲专业的书籍出版,是否实用,是否有深入的见地等,在讲师出书成了行业趋势的今天,这也是了解讲师专业水平的好途径。
3、文章:察看讲师有无在全国主流媒体或专业媒体上发表专业文章,文章的角度、文章的实战性、操作性如何,是否反映了企业的突出问题等。
在看讲师产品的过程中,权威性大小依次为:光盘产品〉书籍〉文章,因为光盘产品凝聚了讲师的课程精华,在万人观瞻的情况下,讲师必会全力以赴;书籍比起光盘来,相对比较好出,因为大量资料可以直接参考引用;而书籍相比文章系统性要强得多。
(三)客户考察
1、通过向讲师索要其培训的客户名录,向相关单位求证了解,了解内容主要包括:讲课内容(深度、广度、实战性)、讲课技巧风格、培训效果、学员反映等。通过别人的口介绍,是了解讲师水平的一个好途径,而且很多讲师也乐于
提供其客户名单。
2、媒体介绍:媒体(报纸、杂志等)、网站(培训网站、管理网站)是了解优秀培训讲师的好途径。这些专业媒体上经常有讲师的文章、专访、事迹等的报道,通过分析这些报道,我们就可以对讲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专业协会: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专业性的协会(如人力资源协会、营销协会、企业家协会等),也是潜在讲师聚集的地方。
4、与咨询公司合作:讲师挑选比较费神,企业与知名顾问公司合作是个较好的方法:因为顾问公司作为专职培训机构,对讲师选用比较严格,能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人选。同时,顾问公司还能站在专业立场,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当然,对顾问公司的考察也要慎重,要根据其声誉、受训客户、培训历史等进行综合考察。
对讲师的甄选方法很多,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磨刀不误砍柴工,培训组织者只要下功夫挑选,总能找到合适的讲师,这样企业的培训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培训组织者的价值也就更能得到企业老总、人员的承认。培训也能真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