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为高校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摸索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有效地指导了具体专业的实践教改活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 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 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 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
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论/文/网 LunWenNet/Com]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文革”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6]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7]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2)。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为高校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摸索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有效地指导了具体专业的实践教改活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 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 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 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
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第三篇: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过良好的写作训练、思维严密活跃、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比较强的高素质应
用型中文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语文教育、语文研究、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文化宣传工作,也能从事文秘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应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具有优良的品德和
高尚的审美情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职业追求。
2、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新闻观点和语言文字观点,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处理古今语
言文字材料的能力懂懂得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具有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并具有从事文秘工作,或新闻采访、编辑出版工作的能力。
3、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通过学习能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
业的研究新成果,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本专业的科研
能力,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情况下,开辟新的领域。
4、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5、英语达到国家4级水平。
6、能用计算机进行语言文字处理。
三、主干学科及说明:中国语言文学
四、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现当代、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作
学、美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计算机上机训练、写作训练、军训、现代礼仪、普通话培训、汽车驾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四年
七、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八、毕业条件:修满总学分161.5学分,方可毕业。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人文学科基本素质,有较好的母语写作与表达能力、较强的古典文献阅读和欣赏能力、具有一定文艺理论素质和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发展和嬗变的历史知识。涵泳生命于传统道德,兼重知行合一与人格塑造。能在传媒、出版、教育、文艺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络、广告及各类文化产业等行业从事相关的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要系统学习汉语言文学及相关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修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通识素养,连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有较强的人文精神与素养; 2.专业素质,获得扎实的文学理论功底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能力,拥有较强的行为活动能力,形成知行合一的行为风范;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文学
2.学科类:中国语言文学
四、主干学科 汉语言文学
五、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历代文论、比较文学。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55学分
八、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英语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宽广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背景及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能熟练地用英语在教育、经贸、农业科技、文化、旅游、涉外企业及外事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管理、文化交流等项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接受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训练,掌握政治、经济、外交、国际贸易、社会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具有运用英语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和国际交流工作的业务水平。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与外事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3.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文学
2.学科类:外国语言文学
四、主干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五、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语言学概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毕业最低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新闻学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较高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和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和大众媒体传播的操作实务,适应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在新闻、出版、宣传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从事媒体记者、编辑、公关、文秘及各类商业性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采、写、编、评、摄、录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及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了解国内外新闻传播工作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文学、历史、新闻、公共关系、广告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了解新闻的传播特色与采访制作;
3.具有扎实的新闻采写理论基础和制作能力;
4.掌握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具有基本的英语技能;
6.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文学 2.学科类:新闻传播学
四、主干学科 文学与新闻学
五、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学、大众传播学、新闻摄影、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新闻伦理与法规。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舞蹈学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能在专业表演团体、学校、科研单位、演艺机构等从事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蹈、舞剧表演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系统地掌握舞蹈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吧、各类舞蹈及舞剧作品的创作(二度创作)与艺术体现,以及具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舞蹈表演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舞蹈角色(人物)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3.具有舞蹈表演的基本能力和技术;
4.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舞蹈表演体系的前沿状况、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舞蹈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艺术学 2.学科类:音乐与舞蹈学
四、主干学科 艺术学、舞蹈学
五、主要课程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中国舞基本功训练、现代舞基本功训练、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外国民族民间舞蹈、舞蹈赏析、艺术概论、舞蹈概论、贵州少数民族舞蹈、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需要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广告、包装、形象、品牌策划、会展设计等领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创作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对现代设计理念与设计技能的掌握,学习期间通过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视觉传达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3.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5.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动态,能独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创作实践。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艺术学 2.学科类:艺术学
四、主干学科 设计艺术学
五、主要课程
构成素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图案鉴赏、形态创新、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
环境设计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需要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环境景观规化、园林绿化、室内外装饰等领域从事环境设计创作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对现代设计理念与设计技能的掌握,学习期间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环境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3.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5.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环境设计的发展动态,能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实践。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艺术学 2.学科类:艺术学
四、主干学科 设计艺术学
五、主要课程
构成素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图案鉴赏、形态创新、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
绘画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备艺术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所学艺术专业领域内从事艺术创作、艺术教育、推广和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美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期间通过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绘画技能和创作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较强的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3.掌握绘画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掌握造型艺术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5.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关于绘画的发展动态,能独立进行艺术创作和相关研究。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教育部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类)1.学科门类:艺术学 2.学科类:艺术学
四、主干学科 美术学
五、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素描、色彩、油画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
法学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能适应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外事、外贸管理法律事务等工作要求,又能作为律师独立执业,或承担公证、金融、保险、外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事务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处理法律问题和法律事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知各种基本法律制度;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了解法学理论的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创新精神,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6.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7.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和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8.鼓励和支持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法学 2.学科类:法学
四、主干学科 法学
五、主要课程
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总则、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 物权法。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行政管理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系统培养掌握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以及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情况,能在各级政府机关、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宣传策划、人力资源管理和高级文秘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和掌握公共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度的公共服务精神和责任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公共管理者。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从事现代行政管理职业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行政管理学科发展方向,专业知识结构全面;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政策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熟知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等现代计算机应用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策划、沟通和执行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管理学 2.学科类:公共管理类
四、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
五、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地方政府学、公共经济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管理以及市政学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相应的经济学和法律知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能应用相关理论知识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并具有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公用事业单位,城市社区、环保、非营利组织营销部门,医药经济、健康管理、公共安全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或在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研究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以及公共事业部门内部管理的规律与方法,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应用型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现代管理科学、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公共事业或公用事业单位的实际管理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我国公共事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制度; 3.具有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能力,通过相关大学生计算机知识考试,能够应用计算机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4.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能力、统计分析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公共管理学 2.学科类:公共事业管理学
四、主干学科
政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学
五、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以及市政学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分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以及生产管理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设计和应用电子信息设备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工学 2.学科类:电子信息类
四、主干学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复变函数、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应用技术、EDA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原理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5学分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通信工程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科学素质,具备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基础知识,能在信息通信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产品开发、生产及通信系统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信息理论及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系统原理、实现方法和工程实践应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想和逻辑思维训练,初步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的建设开发和调试运营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2.系统地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入了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
3.了解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通信技术前沿动态; 4.具备利用中外文进行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工学 2.学科类:电子信息类
四、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复变函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5学分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以及生产管理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设计和应用电子信息设备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工学 2.学科类:电子信息类
四、主干学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复变函数、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应用技术、EDA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原理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5学分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应用及开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从事计算机系统、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开发、维护、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行业相关的法规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学习跟踪新技术的能力;
5.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得信息的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工学
2.学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方法分析与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5学分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物联网工程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科学素质,具备较强理论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系统维护、应用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网络与通信等物联网工程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熟悉物联网体系结构,初步具备设计、研发和应用物联网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2.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领域相关的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网络与通信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物联网体系结构、数据安全与传输等相关知识,初步具备物联网系统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
4.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动态及行业标准、应用前景;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工学 2.学科类:计算机类
四、主干学科
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物联网产业及技术导论、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5学分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金融学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以金融学专业为核心,以当代经济类相关知识为辅助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达到金融学专业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资产保全和管理机构、房地产企业、评估类中介机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以金融学专业知识为核心,以经济学、数学等课程为辅助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4.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经济学 2.学科类:应用经济学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金融学
五、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财政学、市场营销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的理论分析以及实务操作能力,具有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开放化和信息高速化的商业环境下从事对外经济活动所必需的业务素质,能在进出口企业、驻外办事机构、涉外金融机构、三资企业、跨国企业等各种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以及政府机构和教育研究机构从事对外经济贸易的实务、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对外贸易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和统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了解中国及国际相关商务法规和政策,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 4.了解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经济学 2.学科类:经济与贸易类
四、主干学科
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
五、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经济法。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企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惯例,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或管理培训、研究及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善于思考,有自信,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2.掌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和素质;
3.掌握运作管理、组织理论与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财政学、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4.具备实际运用管理技术的能力,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等;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7.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8.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管理学 2.学科类:工商管理
四、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管理学
五、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营运管理、管理沟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财务管理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理财、金融、会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财务管理操作技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事业单位、金融部门、政府部门等从事财务、金融、会计等工作以及在教学、研究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财务、金融、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会计、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会计、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会计、经济法、税法等方面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金融、会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述、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会计、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财务、金融、会计、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7、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财务软件从事业务工作。
8、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具备某方面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管理学 2.学科类:财务管理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
五、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旅游管理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或相应业务部门从事管理和基础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实际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善于思考,有自信,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2.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旅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述、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5.鼓励和支持学生具备某方面职业技能,取得《导游证》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管理学 2.学科类:旅游管理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管理学、旅游管理
五、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旅游学、旅游经济学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0分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
工程管理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管理及其相关的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项目建设领域工程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建设项目综合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工程建设法规、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工程经济学和建设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组织施工、编制工程概预算、编制招投标文件及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 3.掌握工程施工技术知识;
4.掌握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5.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7.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8.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9.具备综合应用建设项目管理知识从事建设项目管理的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管理学
2.学科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四、主干学科 管理学、土木工程
五、主要课程
管理学、房屋建筑学、工程建设法规、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施工组织、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65学分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