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行政管理专业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特色骨干专业,系聊城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6项,获批校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得省级社科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本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11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已培养本科毕业生549人,现有在校生378人。多年来,本专业坚持以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管理智慧,系统掌握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与技能,适应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管理工作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经过近10年的发展,沉淀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今后几年,本专业将以优化培养方案、改善师资结构、加强教学改革、拓展服务领域为重点,加快特色专业建设步伐,使本专业成为优秀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管理类专业科研后备力量的储备基地,成为服务区域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和各类管理人才的培训阵地。
第二篇: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培养具有本科学历,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够适应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管理工作,并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活动统筹、策划能力,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述能力和社会人际关系沟通、协调能力的复合型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本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行政学、法学等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3)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4)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管理学、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社会学、政治学、管理文秘、管理沟通、市政学、组织行为学、行政法学、公共经济学、行政伦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电子政务、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数理概论与统计、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信息系统、西方行政学说、行政案例分析,等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亦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第三篇: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1.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管理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规范、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管理技能、依法行政等方面的业务基本训练,具备政治辨别能力、公共政策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和人才开发管理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其中统设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采用集中辅导和巡教巡考等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2. 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3.选修课由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但专科阶段已选的选修课,本科阶段不得重复选用。选修课由省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4.非行政管理专业学历毕业的学生参加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习时,必须补修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等课程。
5.各门课程均安排平时作业。作业成绩按各门课程考核说明中规定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无平时作业成绩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6.各门课程的考核以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为依据,考试试卷采用百分制。期末卷面成绩按各门课程考核说明中规定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7.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作业两部分,不得免修。社会实践采取实习、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多种形式。毕业作业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可以多样化,选题应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采用多种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BBS、电子信箱、VBI、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参考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3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
六、课程说明
1.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及各种具体的制度与规则,培养学生运用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合同;行政处罚;行政监督;行政责任;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诉讼等。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主要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运行机制等有个系统而科学的认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宪法制度、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和军事制度等。
3.领导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领导学基础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领导学的基本理论,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体现这些规律的原则、方法,并能够用于指导工作实践。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领导权力与制约、领导体制与改革、领导环境与文化、领导素质与群体结构、领导关系与角色、领导决策与科学、领导选才与用人、领导艺术与方法、领导效能与发展、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领导思维方式等。
4.政府经济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政府经济学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使学生学会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市场结构、公益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寻租
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
5.中外政治思想史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中外政治思想史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外政治思想的历史,以及中外政治思想家对政治问题的理解。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史两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内容包括:儒家的政治思想、道家的政治思想、墨家的政治思想、法家的政治思想、兵家的政治思想、宋明理学政治思想、近代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内容包括:古希腊政治思想、古罗马政治思想、中世纪政治思想、近代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政治思想。
6.公共政策概论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关于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公共政策的主要理论规范和一般研究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共政策概说、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政策方案的制订、政策执行、政策监控、公共政策的定性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以及建立公共政策分析的新范式。
7.公共组织行为管理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旨在把握公共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了解公共组织产生、发展、演变、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帮助学生提高管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共组织的一般性质(特征、类型、功能等),公共组织理论(思想发展史),公共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公共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公共组织体制与机制(控制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公共组织运行(冲突行为,政治行为,决策行为,目标与绩效管理,变革管理),公共组织文化建设,比较公共组织分析等。
8.市政规划与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市政规划与管理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城市管理的原理、原则与方法。
本课程主要内容:市政体系、市政体制、城市法治、市政职能、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土地与住房、城市消费与生活服务、城市人口与民政管理、城市治安管理、城市环境管理等。
9.行政伦理学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尊重世界各国不同特色的文化差异,强调具有约束性和普遍性的伦理价值观念,倡导弘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共存共荣的道德哲学思想文化。
第四篇: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陈永杰政法学院
[摘要]本报告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行政管理学相关概念解释;第二部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第三部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部分:行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第五部分:目前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第六部分: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其中第一、二、三、四部分旨在对行政管理学有宏观上的把握和系统的认识;第五、六部分旨在通过比较国内外行政管理学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把握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学科介绍理论应用
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行政管理
目前,国内外对行政管理一词的概念、内涵尚无统一表述。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来看,关于行政管理的概念,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郭小聪:《行政管理学》(2003))。其含义采用管理取向的定义,并注重从与工商管理的区别来表述。[1]
2、行政管理即为政府管理,广义上讲是政府行政组织、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及公共服务的提供。[2]
(二)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组织及其人员从事国家事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以及政府机关内务管理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
(一)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
行政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说,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是行政机关,在我国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客体对象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行政管理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二)行政管理的研究内容
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
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是行政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2、行政管理的主体。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组织和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
3、行政管理的过程。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和有机部门组成并有效运作的过程。它们主要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信息、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的保障。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过程要能够顺利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依据一系列的保障手段。主要有:财务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行政道德。
5、行政管理的目的。主要研究和了解: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行政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
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调查研究法
(四)历史研究法
(五)比较研究法
(六)定量研究法
四、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与政治学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并被视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行政管理学运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行政组织和管理。政治学着重研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如国家、阶级、政府、政党、民主等内容。政治学是更具有理论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则是更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二)与经济学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均涉及管理的研究,而管理研究的目的都是要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获取特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广泛干预,以及主管经济部门的增多,使国家行政管理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都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行政管理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三)与管理学的关系
现代管理学兴起于行政管理学产生之后。行政管理学是研究行政管理规律的学科,管理学是研究一般管理规律的学科。管理学是以一切管理为研究对象;行政管理学是以行政管理为研究对象。因而,行政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学的原理、原则,对行政管理学来说都具有指导性意义;行政管理学的原理、原则为管理学所包容,但行政管理学更加具体化、专业化。
(四)与法学的关系
法学是研究法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而行政管理既受法律的指导和制约,又运用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进行管理;同时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实践又丰富了法学的内容。所以,行政管理学与法学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关系。
(五)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以社会和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良性运行的规律。行政管理学将社会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应用于行政管理之中,充实了行政管理学的内容。社会学的理论、原则也有赖于在行政管理中实施和验证。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数学、运筹学等)也有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学借助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揭示行政管理的规律,保证或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实现。行政管理学在行政实践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五、国外最新研究成果
(一)精神分析与公共行政学:从弗洛伊德到到戴蒙得。
弗洛伊德:
1、自我理论
2、防御机制理论
3、组织理论
戴蒙得:
1、精神分析组织理论
2、焦虑和防御理论
3、组织同一性理论
(二)公共行政学中的批判理论中的伦理分析法
1.伦理方法的思想前提是把公共行政活动视为一种道德实践过程。社会经济生活充满了道德争议和冲突,公共行政活动也必然会发生道德困境。公共行政只有不断分析、认识和解决自身的道德问题,才能正确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因此,公共行政的过程,就是分析道德争议和解决道德冲突,实现道德共识的过程。公共行政的精神,就是一种伦理精神。
2.伦理目标是公共行政目标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行政的一切制度、措施和方法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并努力去达成这一目标。达成伦理目标是公共行政组织的重要责任。
3.利益关系是伦理分析的基本视角。社会生活和公共行政中的伦理冲突,本质上是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冲突,公共行政提供的公共服务,做出的公共决策,必须正确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利益关系。这是伦理分析的切入点和基本问题。
4.伦理规范是伦理分析的基本工具。进行伦理分析,必须根据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建立行政行为的基本的伦理规范,以此为依据进行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确定行政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这些伦理规范一般包括公正、公平、正义、诚信等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这些规范具有不同的体现。
5.伦理分析贯穿公共行政管理的全部过程和各个层面。公共行政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都要涉及伦理问题,制度与行为,决策与执行、监督,组织与人事,都要反映出某种道德争议和道德冲突。只有对这些过程和层面进行伦理分析,提出伦理化的解决方案,才能把公共行政的全部过程和各个层面置于伦理基础之上,形成完整的道德化的公共行政理论体系。
6.伦理方法强调公共行政中的责任和义务。认为伦理化的管理和决策是实现公共行政责任的基本途径。
三、公共行政学中的混沌理论研究:道格拉斯.基尔
正如自然科学长期受到牛顿力学的影响一样,公共行政学研究长期以来也局限于牛顿力学的狭隘范围,用线性理论模型来理解公共行政,过分强调公共行政中的秩序和确定性,而忽视了对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其他复杂性的研究。而作为科学发展新成果的混沌理论,则着重研究运动过程的非线性动态机制,不仅开阔了自然科学研究的视野,而且也为深入的研究公共行政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新的理论手段和角度
四、公共行政学研究:交易费用理论角度
主要分析以下五个问题:
(一)交易费用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应从分析公共行政领域的基本的交易类型入手。
(二)交易费用在公共行政部门的作用。
(三)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所谓的“区别性组合”,即对于特征不同的交易,设计和运用在成本和能力上不同的治理结构来讲它们组合起来。
(四)目前,公共行政学中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主要运用了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经济学,而忽视了以诺斯、阿尔钦安和德姆塞茨的交易费用经济学。
(五)公共部门的交易费用研究和交易费用预算理论应有实证和规范理论之分。
六、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封建行政管理体系:实行大一统的国家行政组织体制;实行封建官僚制度;在中央集权制内部实行等级尊卑主从制度;建立严格的监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管理法规,如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周礼》、《秦律》、《唐六典》、《元典章》、《明会典》、《清会典》等;建立周密的官吏管理制度,包括官吏的选拔、任用、察举、奖惩、回避、俸禄、致仕等。
当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产生之后,中国学者很快就予以重视,加以引进和研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翻译出版了美国学者所著的《行海要术》、《行政纲目》,日本学者蜡山政道所著的《行政管理学总论》、美浓部达吉所著的《行政法撮要》。孙中山参考国外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国传统提出五权分立思想,中央与地方均权的思想,公开考试、择优选官的思想等。同时,中国的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设立行政管理学课程。从30年代起,中国学者撰写的行政管理学著作陆续问世。其中最早、最系统的行政管理学专著是1935年出版的张金鉴所撰的《行政管理学之理论与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后,行政管理学虽然没有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系统研究,但相关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国家行政却作了有益的探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1980年12月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广泛恢复了政治学的研究活动,其中包括行政管理学的研究。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劳动人事部发起召开行政管理科学研讨会,同年11月劳动人事部成立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1988年夏正式建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校、成人教育组织均成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或教学机构。同时,还出版了一批行政管理学著作和教材。
参考文献:
[1]郭小聪.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3]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第五篇:行政管理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行政管理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12-04-09 15:28 [查查吧]
行政管理考研科目
101)政治
(201)英语(203)日语(231)德语(232)法语(715)学
(435)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黎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行政管理新探》,彭国甫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行政管理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还有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成立于2001年的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无论从学科底蕴还是从师资力量上来说都成得上是行政管理学的老大。其师资88%为博士学位,其中22%为海归博士。而且有齐明山、李传军、刘太刚、孙柏瑛、吴爱明、祁光华等名师,是报考行政管理考生的首选,但每年行政管理学的报名人数都是全国最多的,所以竞争最激烈。考生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中山大学
排名靠前,并且有夏书章老先生这位泰斗级的人物,以及陈瑞莲、马骏、王乐夫、蔡立辉、应国良等多位教授、副教授,师资力量雄厚,所以是一个不错的考研学校,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总体地位,笔者认为不如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拥有众多名师和很多资源,但是考研专业课书目较多,出题较活,很难把握,因此笔者认为考研难度较大。
武汉大学
隶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拥有如丁煌等多位著名教授,师资力量雄厚,设有行政管理博士点,行政管理系共有4个研究方向
1、比较行政管理
2、组织人事管理
3、公共政策
4、机关管理与文秘。复旦大学
隶属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系,该系仅设行政管理一个专业,拥有行政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与相应的硕士点,以及专业硕士培养点(MPA)。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
南京大学
隶属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拥有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5个硕士点;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个博士点。老一辈专家有马洪武教授、王德宝教授、包玉娥教授、王振槐教授等。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学科带头人张永桃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隶属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政府管理研究所。刚刚申请下行政管理博士点。有教授张静如、王章维、杨世文、朱志敏等,副教授王瑞华、尚九玉、张永明、王桂娥、刘建和、何广亮等人。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专业特色:
行政管理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早在1924年美国锡拉丘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就成立了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设立了第一个面向公共行政和管理领域的高级培养计划。此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普林斯顿大学伍德·威尔逊国际事务学院也设立了公共管理硕士培养计划。到目前为止,全美已有225所大学设有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或政策科学硕士培养计划。法国在1945年创办了国立行政学院,以培养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为目的,虽不授学位,但培养目标和质量与美国的公共管理硕士相当。公共管理高级人才培养计划适应了国外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批公务员、政策分析人才、高级咨询人才和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在推进政府机构和行政行为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管理学科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恢复了行政管理学科。但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学科都隶属于政治学门类,注重培养从事学术性研究和教学人员,且知识面较窄,现代科学知识及管理知识和技能学习掌握较长,不能适应现代高技术信息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高要求。在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新学科目录中,将公共管理从政治学提升出来,列为管理类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标志着公共管理及行政管理学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前,国内各大学都的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课程体系以及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等。可以说,对于新的公共管理学科,国内高等院校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在探讨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培养
计划过程中,牢牢把握突出科学技术背景、突出工具类知识、突出工作和就业能力、突出面向具体就业岗位的思想,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各种现代管理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从而使我院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宽广的就业面,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因此,我们的专业特色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
在与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上,本专业紧紧依托我校工程技术背景,学习比综合性大学都要多的数学、物理、工程技术、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类课程,并在学习教学计划规定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同时,要求学生选修更多的工程技术类和计算机类课程,掌握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思想和科学技术方法,并在管理学科中渗透科技思想与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
3.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1.在县级以上政府的民政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就业;
2.从事乡镇民政办公室管理工作;
3.从事城镇街道民政所管理工作;
4.从事县(或市)以上民政部门以及民间组织中介机构管理工作;
5.从事婚姻服务中介机构、收养登记服务中介机构管理工作;
6.从事婚姻管理、收养登记管理、行政区划管理工作;
7.从事地名管理、社团管理工作;
8.从事殡葬管理、收容遣送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可从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协理员,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协调层或决策层高级助理,中外大中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
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 毕业生适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