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聚焦安徽农业大学系列报道之一:筑牢安徽农业现代化的人才基石
聚焦安徽农业大学系列报道之一:
筑牢安徽现代农业的人才基石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质量为生命线,把人才培养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对农业科技的支撑度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构建了高水平的“双创型”人才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筑牢了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基石。
专业建设适应“三农”需要
7月17日,李斌省长对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夏涛教授联名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请安农大发挥茶产业科技人才优势,支持我省茶产业发展,重振雄风,造福于民。茶学专业是该校国家首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多年来,专业始终紧盯安徽省茶产业发展实际,围绕茶产业的需要来培养学生,围绕茶产业的发展来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安徽茶产业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茶学专业建设是该校瞄准“三农”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的一个缩影。学校建设了与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相匹配的专业类群及特色示范专业,以专业建设带动课程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构建了与安徽崛起相适应、与优势特色产业相匹配的专业结构体系。
围绕“三农”工作,根据不同专业发展实际,学校形成了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技术应用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别的学院结构,依据“分类评价,分类管理”的原则,引导各学院、各专业在各自能级上争创一流,既要办好应用型本科专业,也要发挥优势专业的示范功能,培养好拔尖创新型人才。建立了专业设置预警系统和竞争机制,实行专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对那些在安徽产业结构中具有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在招生人数安排重点考虑,对部分生源数量少、质量差、就业难的专业,予以退出。
在优化专业机构的基础上,学校对现有本科专业进行综合与关联分
1析,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交叉、渗透和融合,凝练形成了园艺学学科群、林学与林业工程学科群、生物学与作物学学科群、畜牧学与兽医学学科群、资源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学科群、农业工程与信息科学学科群、食品质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群、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群、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群等九大学科群,从农民增收到农业增长,从技术支撑到“三农”战略研究,九大学科群实现了安徽“三农”工作的全覆盖。
针对安徽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的实际,学校坚持“全校办专业”,不断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大力培养生态、环境、信息、食品安全、材料与加工等相关领域的新型农业科技人才。专业分布已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扩展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化、农业生物技术、循环农业、精准农业和农机装备、新型肥药、贮藏加工、农村民生等各个方面。经管、理学、工学、人文等非农专业也主动“近农、靠农、强农”,在与“农”的结合中得到快速提升与发展。
培养模式打造特色人才
近几年来,安徽农业大学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院(所)合作,探索农科教结合的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2010年成立的“生泰尔班”即由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与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办,公司定期派专员对班级进行指导管理,定期派代表到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礼仪、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专业技能知识指导。学院安排学生到该公司实践,由公司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生泰尔班”是学院和企业谋求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的全新模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生泰尔班”是该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一个有益尝试。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学校在全省较早提出了“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的按类招生、分段培养基础上,实行按型分流,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各专业按不同的方向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学校实施了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创新班计划、导师助学计划、本硕衔接计划。每年选择5%左右的优秀本科生,按照精英教育模式培养,探索高素质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导师助学的新机制,在有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重大项目支撑的专业建立导师助学机制,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促进创新能力培养。从第三学年开始,按专业类群选拔优秀的学生单独编班,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发挥多学综合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打破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构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立交桥,形成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几年来,该校学生在“挑战杯”竞赛等全国创业计划类、竞赛及各类艺术比赛中荣获200多项奖项。
在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学校针对“三农”实际,提出卓越农艺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农学类专业实施卓越农艺师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培养理论基础深厚,专业实践技能强的应用型高级农业技术专门人才。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还实施了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以学科专业为依托、以专业技能为内容、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建立以学校投入为引导,企业、校友等捐资为主体的创业孵化基金,创新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模式,提升创业实践活动的水平。学校涌现了一批以刘坤、时全、毛凤昌、王效龙等为代表的基层创业典型,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带动了当地百姓致富。
学校坚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建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资源协调与共享的运行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建立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集教
学实习、生产实践、科技示范、创新创业一体化的网络式实践教学基地,开设食用菌开发、标本制作、花卉培育、昆虫养殖、动物疫病防治、植物病虫害鉴定等创业实践小组。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实践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产学研创结合模式、实验区模式等。学校先后依托企业和园区,建立了200多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质量工程夯实素质基础
学校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构建了教师、学生、管理者“三位一体”的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和院、校、省、国家“四级联动”的质量工程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持续推进学分制改革,在现行弹性学制、选课制、选专业制、素质拓展和实践学分制等多项教学管理制度下,进一步研究、实践适用于较为完善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实施了分层教学、启发式教学、活动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模式。学校科学调整教学方案,注重与农村相关课程的设置,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现状调查、农业政策的学习、讨论和交流。将“涉农”类活动和各项比赛常态化,举办了“爱农杯”大学生实用技能竞赛、“兴农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活动。改革传统的两学期制教学安排,试行了三学期制,在暑期增加4-6周的短学期,用于辅修专业、季节性强的专业的实践及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学校完善教师教学基本规范、领导干部听课制、学生评教制和教考分离制。充分发挥学院教学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学院教学管理自主权。规范基层教学组织行为,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挥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教学组织的一体化建设,为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加强学业成就考核管理,改革传统纸笔考试方式,鼓励教师结合课程特点采用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个性化考核方式,倡导作品考试、论文考试、活动考试;改革考试方法,部分课程实施无纸化考试。改革毕业论文完成方式,结合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创业实践、竞赛活动、科研活动等完成毕业论文。积极鼓励并推动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鼓励教师从科研费中支持学生的科研工作,并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设计、企业沙盘模拟竞争、外语演讲等。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潜能,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精品课程2门、教学团队2个;获得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1项,一般项目53项,省级特色专业4个,精品课程21门,教学团队3个,实验实训示范中心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优秀教务工作者2人,优秀教学管理单位1个;获得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坛新秀14人;出版各类规划教材共238本;立项建设103个综合性的校外实习基地。
思想教育激发“三农”情怀
胡锦涛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回信中强调,牢固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掌握过硬本领,在热情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书写美好人生。多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提高学生的“农技”上下工夫,更在着力培养“农趣”、激励“农志”上做文章,形成了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良好氛围。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统筹大思政、搭建大平台、推进大教学、实现大教育的基本思路,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媒体教学平台,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上水平”的主题,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激励学生奋发成才;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每年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年会和学生工作研讨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多渠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经济、精神双脱贫。
学校大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为大学生提高“农技”、培养“农趣”、坚定“农志”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专业知识有效对接,贯穿在教育全过程;结合建党、建团及重大节庆日,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三农”;将创业教育贯穿在学生培养的始终,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形势与政策课》、《就业指导课》、知名校友报告会、典型人物宣传等多种途径,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就业创业意识,并依托“选调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生”和“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
近年来,学校每年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达60%以上,学校选调生、选聘生和服务西部计划学生比例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
第二篇:(论文)筑牢安徽农业现代化的人才基石
筑牢安徽农业现代化的人才基石
——安徽农业大学精心打造农业人才培养的高地
在安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安徽农业大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积极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有力的促进了安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立足农业培养人才:强能力 高素质
作为安徽唯一一所农业类重点大学,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紧紧围绕‚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了教师、学生、管理者‚三位一体‛的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和院、校、省、国家‚四级联动‛的质量工程管理体系,不断加大学分制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服务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学校针对‚三农‛工作缺乏人才和涉农专业就业率不高的实际,秉承把‚学校办在田间地头、让知识走出校门、让人才留在农村的理念‛,积极实施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扎实开展实验中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综合改革项目,促进实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建立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集教学实习、生产实践、科技示范、创新创业一体化的网络式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开辟‚试验田‛,开设食用菌开发、标本制作、花卉培育、昆虫养殖、动物疫病防治、植物病虫害鉴定等多个创业实践小组,每个小组都安排专家进行指导,收获的果实还由学生自己销售,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更浓了。
学校每年还投入40多万元用于大学生创新基金的立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在农业科学研究上做文章。每年该校学生在农业科技上的创新成果都能达到100多项,瓜果储藏、农用车辆运输保障系统等成果都已经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学校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支持学生进行科研探索,并支持学生参与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设计、企业沙盘模拟竞争等,以提升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潜能,不断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学校根据专业的不同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探索实践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式、产学研创结合模式、实验区模式等。不断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及大型晚会、校级运动会等,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引导大学生关注基层、服务基层的责任意识。
多年来,安徽农大累计为社会培养了数百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一部分扎根基层,为当地农村和农民带去了技术,也带去了希望,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也为母校赢得了声誉,前不久,安徽农大在对近百家用人单位跟踪调研时,听到最多的评价就是农大的毕业生不仅专业知识扎实,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吃苦耐劳。
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留得住 用得上
学校将创业教育贯穿在学生培养的始终,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就业指导课》、知名校友报告会、典型人物宣传等多种途径,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就业创业意识,并依托‚选调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生‛和‚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引导毕业生服务农村,扎根基层。
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技能、贯穿始终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家教授渊博的学识、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让农大学子在大学期间始终能感受到‚学农、爱农、献农、为农‛的良好熏陶。
‚在黑板上养鸡是养不大的。‛养殖业的‚明星教授‛耿照玉对记者说,‚教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与生产实践创新,比机械地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要强十倍。要把课讲好、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跟踪技术和理论上最前沿的东西,这需要教师到生产一线去获得题目和答案。‛ 教授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安徽农大的许多教授,始终坚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和农民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推广,足迹遍及安徽大地。
‚在教授们身上,我们看见了他们刻苦钻研、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看见了他们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深深的鼓舞了我,让我看见‚广阔农村大有作为‛的真实画面,也更坚定了自己要到农村创业、将所学知识奉献基层的决心。‛一位农大学子如是说。其实,他也道出了很多农大人的心声。
安徽农业大学97届毕业生刘坤,2000年在家乡涡阳县自主创业,2002年,他创办了全县首家民营科研机构——涡阳县农作物研究所,开展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的科研开发、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刘坤的研究所已累计试验小麦、大豆、玉米品种600多个,良种推广面积达到500万亩,推广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品种40多个,面积超过30万亩,累计为当地农民增收2亿多元。而他个人,也收获了丰厚的创业回报。‚这些年我有个感受,基层才是我们发挥才干的地方,农业还是大有作为的。确实应该感谢母校对我们的支持,母校培养了我们创业的精神,并在我们创业过程中一路扶持我们。‛
同是安农大的2006届毕业生时全,谈到自己大学生‚村官‛经历,满怀激动地说:‚我觉得已经离不开这里了。这不,我新婚的妻子也放弃了合肥优越的工作,到我们村当起了村官。其实,大学毕业生除了在城市向上发展,也可以像我一样在基层农村扎下根来,这同样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时全于2006年7月毕业后,被聘为凤阳县首批大学生‚村官‛。他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当地农民种植大棚蔬菜,产品统一销往合肥、蚌埠、南京等地,现在每亩大棚蔬菜产值超过万元。
安农大选调生、选聘生和服务西部计划学生比例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目前全省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中,该校毕业生占全省总人数近12%。安徽农大每年有近50%的毕业生,活跃在乡镇以下的基层,传播着科技兴农之火,创造着农村与个人紧密相连的发展之路,在广阔的田野上放飞着他们的理想。
‚对农业院校而言,农村一线是展现才华的‘大平台’,是技术集成、科技创新的‘孵化器’,是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田’。‛ 安徽农大党委书记赵良庆说,‚我们需要走出象牙塔,到基层去,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把技术带下去,把问题带回来,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
围绕农民拓展培训:出成果 见成效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围绕如何打造‚懂技术 会管理 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安徽农大充分利用全国农科教结合南方培训中心、安徽省农科教指导与服务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省级基地、合肥市农民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和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等工作平台,与全省40多个地、市、县合作办学,同时举办各类培训班,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阳光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平台,累计为地方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1500多项,培训200多万新型农民,经过培训的人才,有的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有的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在1984年决定科技扶贫大别山之初,安徽农大的教授们经过反复讨论、协商,最终决定从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人才入手,整体推进帮扶工作。1985年,学校与国家级贫困县金寨联合办学,创办“金寨大专班”,首开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办高等教育之先河,拉开了科技开发大别山的序幕。被老区人民称为“希望之树”的大专班一办就是13年,培养了565名毕业生,相当于十年分配到金寨县高校毕业生的总和。
进入新世纪,为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加速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8月安徽省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根据文件精神,我校党委、行政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同年,我校泾县函授站率先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使我校‚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迅速在巢湖、宣州、亳州、阜阳、安庆、宿州、六安、合肥等地市全面推开。截止目前,已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大学生学员近5000人。根据各地情况反馈和有关统计信息显示,在我校‚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学员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有的已成为‚为官一任,富民一方‛的掌舵人,有的成为自主创业的典范,有的被评为科技带头人、示范户,有的通过公开招考被录用为公务员。
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三农”工作新机制,2007年,省委组织部、省农委以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为重点,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千村百镇”活动。安徽农大作为成员单位,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农委的安排,先后选派专家组建专家服务团分赴宿州、马鞍山、蚌埠、安庆等地市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千村百镇”活动。专家们通过深入村镇企业、农业基地或种植养殖大户,实施现场技术指导、举办科技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开展政策法规咨询、提供信息资讯、印发宣传资料等,建立了该校专家与农户、基地、企业的长期服务联系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
安徽农大一批又一批的师生接过老一辈的火炬,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把论文写在了田野山林间。‚我们服务‘三农’的‘大别山道路’走了26年,在科技扶贫、知识惠农过程中,不仅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也一次次尝到了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我的甜头。‛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宛晓春说,‚安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将继续沿着‘大别山道路’前行,向‘把学校建设成为安徽省高级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基地’的目标不断迈进。‛
第三篇:安徽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实施办法
安徽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实施办法
2017-03-29 03:04:00 作者: 点击次数: 【字体:大中小】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建设步伐,依据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是指从国内外引进学校重点特色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新兴学科以及紧缺学科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或高水平学术团队。
第三条引进高层次人才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用”的原则和“公开招聘、分类引进、按岗聘任、重在使用、合同管理”的选用机制,突出“德才兼备、注重业绩”的选才要求。
第四条引进人才(团队)的方式。人才(团队)分为全职引进和非全职引进两种类型。对暂时不能采取以上两种方式引进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带头人),可以采用“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形式,邀请其来我校兼职、咨询、讲学、研发。
第二章 引进人才(团队)条件和范围
第五条引进人才(团队)基本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身体健康。第六条引进人才范围
(一)一类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
(二)二类人才
1、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外专千人计划” 入选者,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五周岁。
2、国家级教学名师,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周岁。
(三)三类人才
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周岁。
2、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四)四类人才
1、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安徽省“百人计划”入选者,“皖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
2、国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助理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优秀人才,国家级科研机构研究员或成绩突出的副研究员,国内知名大学教授或成绩突出、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
3、自然科学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中科院分区,下同)学术论文6篇以上,或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之和达到35上,其中SCI影响因子不低于10.0的学术论文2篇,或单篇SCI影响因子不低于7.0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人文社科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SCI二区以上或A&HCI刊源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在本学科前20%的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
(五)五类人才
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业绩突出的博士、博士后,或业绩突出的、学校急需的国内博士、博士后;自然科学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单篇影响因子大于6.0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单篇影响因子大于4.0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人文社科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SCI二区以上或A&HCI刊源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在本学科前30%的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年龄原则上不超过三十五岁。
第七条引进人才团队条件和范围:团队带头人达到三类以上人才条件,具有博士学位的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第三章 引进人才(团队)待遇
第八条全职引进的人才享受下列待遇:
(一)一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3000万元,人文社科类350万元;
2、提供500万元-80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税前);
3、提供年津贴不低于200万元(税前);
4、提供工作室及配套设施,在配备学术助手梯队和开展国际研究、交流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
5、配偶随调。
(二)二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1000万元-2000万元,人文社科类100万元-200万元;
2、提供200万元-40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税前);
3、提供年津贴80万元-120万元(税前);
4、配备科研助手,提供工作室及配套设施;
5、配偶随调。
(三)三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500万元-1000万元,人文社科类50万元-100万元;
2、提供150万元-30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税前);
3、提供年津贴60万元-100万元(税前);
4、配备科研助手,提供工作室及配套设施;
5、配偶随调。
(四)四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100万元-200万元,人文社科类30万元-50万元;
2、提供80万元-15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税前);
3、提供年津贴25万元-50万元(税前);
4、配备科研助手,提供工作室及配套设施;
5、根据工作需要和配偶的具体情况商谈配偶工作调动事宜。
(五)五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40万元-100万元,人文社科类10万元-30万元;
2、提供50万元-8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
3、提供年津贴15万元-30万元;
4、提供必要的工作室、实验室,配备助手及配套设施;
5、根据工作需要和配偶的具体情况商谈配偶工作调动事宜。
第九条非全职引进的人才享受下列待遇: 原则上非全职引进人才必须是本规定的三类以上人才。非全职引进的人才依据实际来校工作时间,按照月薪3-5万元发放工作津贴;每年报销一次来校往返差旅费,配备科研助手,提供来校临时住房、工作室及配套设施等。一般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特殊情况采取“一人一策”进行协商。
第十条引进的人才团队待遇,按照团队人员组成和合同任务等协商确定。
第十一条对引进的人才,按照我省和学校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条件,可以优先聘任,享受校内待遇,再按正常程序评审相应的职务任职资格或竞聘相应的岗位。
第十二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成员,需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
第四章 引进人才(团队)工作程序
第十三条制定计划。各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制订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计划,经学校审定后,发布招聘公告,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应聘人才(团队)填写《安徽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申请表》,并向学校人事处(人才办)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代表其学术水平的论文、论著、获奖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履历及其配偶、子女等情况。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对拟引进人才(团队)进行全面考核并向学校人事处(人才办)提交引进论证报告;学校人事处(人才办)对用人单位引进人才(团队)论证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校内外同行专家对拟引进人才(团队)的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初审意见。经分管校领导同意后,由人事处(人才办)组织专家对同行专家评审通过的应聘人才(团队)进行答辩评议,形成评议意见。四类、五类人才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三类以上人才报学校常委会审定。
第十六条签约。引进人才(团队)由学校、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团队)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目标。人事处(人才办)按照有关政策办理全职引进人才(团队成员)的人事接收与调转等手续。
第十七条对特别优秀人才的引进,可依据学院、专家组意见,由校长直接审批后,再补办相关手续。
第五章 引进人才(团队)考核管理
第十八条管理方式
学校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实行聘期制,按照聘用合同进行管理。聘期5年,第3年进行中期考核,5年期满进行聘期考核。主要考核引进人才(团队)履行聘用合同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等完成情况。学校人事处(人才办)负责引进人才(团队)的聘期考核,用人单位负责引进人才(团队)的考核和日常考核,报人事处(人才办)审核。
第十九条考核结果运用
中期考核合格者,继续履行聘用合同中的相关约定;聘期考核合格者,可以根据学校相关规定提出续聘申请,对有突出贡献者,学校给予奖励。对于中期考核、聘期考核基本合格者和不合格者的,依照聘用合同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服务期要求
引进的全职高层次人才与学校签约后,按照《安徽农业大学教职工服务期暂行规定》,在校服务不少于8年。在服务期内,学校原则上不予批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出的辞职、自费出国、调离我校等申请。若个人坚持要求离校,学校按照聘用合同及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科研经费资助办法
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带头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安徽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科研资助项目申请书》,经所在学院同意及科技处审核后,报人事处(人才办)具体实施。科研经费使用结束后,申请者需做出书面总结,并填写《安徽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科研资助项目结题报告书》,由人事处(人才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专家评审。
第六章 引进人才(团队)的工作机制
第二十二条建立引才工作责任制。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引才工作第一责任人,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引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党政协同、部门协调、学院主体”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学院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院在引才工作中的作用。
第二十三条建立引才工作联动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建立人事处(人才办)、科技处、财务处、国资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总务处、生物技术中心等部门以及用人单位联系会议制度,理顺职能,规范程序,推进引才工作专人服务、跟踪服务与“一站式”服务。
第二十四条完善“一人一议、一人一策”引才机制。对各类人才在本规定的标准内,依据其业绩给予相应的待遇;对于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可以依据人才市场的情况,经学校同意后,可适当提高其待遇标准。
第二十五条完善同类人才同等待遇机制。凡学校培育的人才达到三类以上条件的,依据本人意愿,按照其达到的人才标准,兑现其本规定应享受的待遇,履行本规定相应人才应承担的工作目标与任务。其中享受学校特殊政策培育的人才,应扣除其享受政策期间的待遇兑现待遇。
第二十六条学校设立人才引进特别贡献奖。对推荐三类以上人才到学校全职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依据引进人才的层次,给予5-10万的奖励。对全职引进三类以上人才的教学单位,考核直接给予20-30万元的奖励。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未包括的其他高层次人才,经学校审批后归入相应类别享受相关待遇。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执行前与学校签订高层次人才聘任合同者,仍按原合同执行。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开始实施。原《安徽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校人字„2013‟1号)同时废止,依据该文签订的合同继续执行。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校人事处(人才办)负责解释。
第四篇:党建引领、筑牢基石聚焦重点、力争上游在着力保障民生福祉中助推辖区高质量发展—在解放思想研讨会上交流发言
党建引领、筑牢基石聚焦重点、力争上游在着力保障民生福祉中助推辖区高质量发展—在解放思想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0年以来,X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辖区经济和各项事业良好发展,取得了全区经济排名第X的好成绩,获得了先进党工委、代表工作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四无”办事处等荣誉,各部门、各社区在关键的疫情防控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其中X和X社区党委因表现突出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通报表扬,X社区团支部被评为“2020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实现了2020的“开门红”。下一步,X将坚决扛牢助力中心城市建设的使命担当,牢牢树立“上下一盘棋”的思想,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以“统”为方,筑牢党建引领基石 我们要充分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建设中心城市打造增长极为契机,有效夯实党建基础,以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推动街道工作全面进步。一要构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持续推进“机关基层手拉手、干部群众心连心”和红色党建工程提升等活动常态化,充分利用X精神孕育形成地的资源禀赋,深入挖掘辖区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形成一条从X等老一辈革命家到疫情防控中以X社区党委为代表的先进集体的红色基因传承脉络,强化社区后备干部的培育力度,把红色基因融入广大党员干部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二要深化“三治”并进打开基层治理工作新局面。建立“党群协商议事会”,坚持“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规范用好“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引导成熟的小区建立居民公约。以社区“微改造”为载体,通过“道德银行”平台,挖掘社区能力强的“草根能人”,鼓励居民通过志愿服务积累道德币来兑换社区“微改造”项目,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新模式。持续培育、树立新时代“道德先锋”,持续开展“邻里节”活动,评选“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要着力强化小区党支建设。牢牢把握“把支部建在小区上”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小区党建工作,按照“党建引领、共融共建共治共享”思路,将小区内有威望、有热情、有能力的居民党员推选为小区党支部书记,结合群众需求,在各社区党委引领下,要求支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力所能及的为邻里群众提供帮助,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在社区治理、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领域的堡垒作用,将基层党建延伸到小区里,实现小区精细化服务。
二、以“进”为要,聚焦重点力争上游 我们要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要求,把准辖区更加出彩的前进方向,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要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突出抓好项目储备,围绕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定位,结合辖区特色,统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拉长增粗产业链条,推动重型装备制造业产业做大做强。突出抓好项目服务,当好服务项目推进的“服务官”,全力抓好X对国产化项目、X装备创新中心项目等X个重点建设项目,结合辖区企业发展实际,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行业和企业制度,提高服务项目水平。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对辖区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挖掘企业闲置资源,合理利用X闲置设备、闲置车间厂房等资源,强化资源整合、招商引资、培育特色等措施,下大力气盘活经济存量,扩大经济增量,着力打造辖区经济增长新亮点。二要坚持开放导向,持续拓展发展空间。要用好开放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持续发挥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的作用,助推持续引导辖区X重工机械、X重型机械等一大批企业“走出去”。为企业搭建全方位的政策咨询平台,使企业进一步了解国内外最新贸易形式,如何走出去的三大策略,国家促进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降低其境外投资风险。持续关注重点税源企业,盯紧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确保年底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并配合市谷水立交周边、XX地铁站周边的整体开发改造,根据X自贸区战略定位和功能划分,加强对X经济发展的规划和设计,明确X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推动辖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三要创新服务驱动,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充分做好与发改委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吃透中央省市刚出台的一系列“六保六稳五提”配套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动“861”金融暖春行动取得成效,积极协助辖区内有融资需求的服务型企业进行申报,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为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步入正轨提供有力支撑;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支持X、X等企业在先进制造领域精准发力,做好企业申报项目补贴等工作,聚焦企业办事全流程便利,破解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体制机制难题,实现企业办事“找最少的部门”“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时间”“交最少的材料”,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
三、以“做”为本,着力保障民生福祉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我们要以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坚定不移地保障改善民生,增进更多的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要扎实做好征迁改造工作。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涧河治理乐道建设工程和X征迁安置工作,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坚持和谐征迁、文明征迁、安全征迁。要注重工作方式和方法,向被征迁户讲清楚、讲明白政策,依法依规进行征迁。同时,要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支持配合征迁的先进典型,进行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既要坚定信心,依法推进征迁安置工作;
又要如履薄冰,坚持问题导向,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为辖区建设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二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强城市管理力度,做好清洁城市、民生实事、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加强城市街面精细化管理和小区综合整治,用好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积极争取文体设施等民生项目的配套倾斜,为辖区居民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把住宅小区建成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把一个个“文明盆景”变成一道道“文明风景”。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继续深化环保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大环保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落实环保工作责任制,加大环保监督力度,巩固整治成效。以X国控点周边深度治理工作为中心,对辖区内的各类污染源头进行统一分类、仔细排查、严密管控,多举并措推进有效治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工作机制,完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副职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着力构建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三要全方位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要满足群众需求供给,更好地解决群众关注的优质教育、精神愉悦、公平正义、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需求,坚持自治、法治、德治协同融合,持续深化“三治”并进,推动服务常态化,切实把辖区民生实事办好。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预防调处化解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结合计划在零号街坊建立的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和X个小区的智慧安防建设项目,统筹运用好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辖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立体化。强化物业管理,积极探索物业管理新办法,完善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指导有条件的小区成立红色业委会,共建和谐小区环境。
四、以“特”为胜,助推辖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孕育X精神的红色热土,红色资源优势是我辖区最深厚、最持久、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要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建设,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构建文化传承体系,助推街道高质量发展。一要抓实“一堂课嘔挖掘好红色资源独特的教育功能,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培育、树立一批新时代“道德先锋二让辖区居民和广大党员干部感受身边榜样力量的带动,从而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推动髙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二要建好“一阵地”。认真梳理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有效利用辖区各种场地资源,化整为零,从建支部、明职责、强机制等措施着手,构建以“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邻里中心”为主体的综合“服务地图S为居民提供从育幼到助老,涵盖医疗、教育、文化和养老等生命全周期、全方位持续性服务。三要提炼好“一种精神”。总结提炼辖区独特红色资源背后的精神实质,要深刻挖掘X精神的丰富内涵,对富有时代气息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要充分吸收、大力弘扬。使每个辖区居民都能够围绕X精神赋予的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务实担当的奉献情怀,做到实时修身、处处修身、人人修身,从中汲取新时代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