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教中心学校教务处教学发展报告[模版]
职教中心学校教务处教学发展报告
教学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他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为此,教务处工作的凸显重要位置越来越明确。学校能否发展壮大,教务处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就教务处未来五年的发展设想报告如下:
一、教务处基本情况——即定位
教务处由三位主任和三名干事组成,下设三个行政教研室和十个专业教研组。负责职业高中教学(以升学为主)和技工教学(以就业为主)两个方面的教学任务。现已开设:升学专业有计算机、电子、汽修、文秘、市场营销、畜牧兽医、学前教育、工艺美术、高级护理等九个专业;就业专业有幼师、电工、电焊等三个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2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xx人,初级职称xx人;文化课教师xx人,专业理论课教师xx人,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xx人;兼职教师38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6人。现有实习条件:多媒体教室19个;微机教室三个,共有微机280台;琴房三个,共有电子钢琴90架;焊工、电工、电子、汽修、机加等实习实训车间、实训室19个,共有实习实训设备220台套。现有的师资和实习实训条件基本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能够满足省部级重点校教学的需要。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现有的条件还相差很多,和省级示范校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国家级重点校相比相差更远。所以,在未来五年内,在教学上,达到省级示范校目标。
二、五年发展目标——即定向
1、拓宽教学领域,增设适用新专业。在巩固现有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市场考察和多方面论证研究,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和本地资源,拟增设农机修理、芦苇工艺、食用菌栽培等实用型专业。理由是:农机修理专业,一是,我校现有的一些汽修设备和工具能够用于农机修理。二是,国家以加大了农村大型机械的投入力度,未来几年大型农机修理人员面临匮乏。芦苇工艺专业,一是,我校现有芦苇工艺厂,且产品已创出了特色,并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二是,我县有天然苇塘,产品原料丰富。三是,全省乃至全国开设芦苇工艺很少,甚至没有。食用菌栽培专业,一是,在食用菌栽培基地建设上前几年我们尝试过,积累了一些经验。二是,在师资上,我们学校老师已获得了盐碱地食用菌栽培的专利。三是,广大老百姓已对食用菌产品得到了认可。四是,结合温室大棚栽培,更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凸显主干涉农专业,完善实习实训基础设施。根据我县是半农半畜牧县,抓住国家对“三农”建设的加大投入和政策的倾斜,抓住有利时机,对以开设的种植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实验室、解剖室,购置实习实验设备和仪器;对种植、养殖基地在满足实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对外承包或自主经营或者分产管理到班。
3、稳定推进发展,做好升学向就业转型。由于多数学生家长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里,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所以,近几年来,我校招收的职高生(升大学)多,而技工生(就业)少,这悖于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大多数兄弟职业学校也是不一致的。从发展角度看,我们在五年内必须做好转型工作,这也是今后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配置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发展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大问题。为此,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校做到统筹布局,合理安排教师培训和业务进修工作,学校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和转型工作要求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做好教师培训和业务进修工作。二是,加强政治学习,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经常开展“团队精神”、“细节决定成败”等爱岗敬业、集体主义观念的学习。三是、结合校内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根据需要引进实用型人才,充实新增专业和主干专业;下岗一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且责任心又不强的教师进行组织学习或外派进修。真正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机制。四是,根据专业设置科学配置任课教师,优化专业配置结构。做到人尽其才,各需所用,量体裁衣,各取所长,最大限度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和才能。
2、抓住有利契机,开展灵活的办学模式。
3、深化校内体制改革,完善管理制度。
4、编纂校本教材,体现适用价值。
第二篇:海安职教中心(海安电大)教务处
海安职教中心(海安电大)教务处 2007-2008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并领会《学校工作计划》,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为契机,加强建设和管理,创评三星级学校,以学校工作计划为工作过程的重要思想指针,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针对我校教育教学实际,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坚持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建设队伍,健全制度,服务师生,凸现教育教学前瞻化、内涵化、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与和谐化,聚力超越,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真抓实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名列前茅。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各类工考中级工一次性通过率达80%以上。深化教学改革,以研促教,提高教学质量,对口高考成绩名列市县前茅,力争突破县局下达的指标要求。
认真抓好对口高考班级的管理,一是做好高三模考试,争取今年高考再创好的成绩;二是做好对口高考高三专业技能加试的准备。
积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努力做好对口高考动态及趋势的研究工作。大力提高高三教学质量、特别是复习的实效性,把握大纲,准确定位,努力再创新高。
此外,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基础上,教务处做好对口高考学生的考前指导等工作。
(二)、加强宣传,积极发动,确保完成学校制定的招生计划
进一步提高我校中专、职高办学办学的品牌,力争在省示范专业及五大门类专业办学上下功夫。科学规划招生,寻求招生工作新突破,中职招生1400人,其中县外300人(含合作办学)。
根据社会就业行情,企业用人要求,广泛进行专业论证,合理设计专业。在招生宣传上,保证招生宣传材料到位,集全校教职工的智慧,加强宣传,积极发动全体教职工,力争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三)、加强学习并严格执行有关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本学期要认真学习《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等,结合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实际,进一步规范管理方法和手段。各项教学管理严格按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进行组织和操作。
努力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课程意识,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学生成人、成才为发展之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四)、注重并加快教学机制改革的步伐和力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改革现行的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①立足课堂主阵地,构建以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即要求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以学生为主体,课上、课后对学生进行习练,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率;工艺课以有形的实物进行演练、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技能实习课以教师指导,学生操练的训练模式,突出学生主体,提高教学效率。
②在课程改革方面:要打破教学文本束缚,积极探索和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涵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文化课程体系,特别是专业课程要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和技能性,内容要有机渗透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积极尝试选修课制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③认真组织好各种阶段性测试工作,如期中、期末、月考考试。特别是做好对口高考和普通高中班级的期中、期末、月考等质量分析。积极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高考动态分析和信息的交流学习,对高考进行全方位研究。④是转变办学思想,试点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式。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企业用工制度的灵活性,为职业中学实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创造了政策平台和实践的外部物质条件,让学生进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成为可能。
面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转变办学思想,在更多的专业上进行工学结合的试点,通过试点,进一步加强中专、职高学生结合生产实际的技能训练。
(五)、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热情
为了改变“只教不管,教学效果差,学生厌学上课睡觉人数多”等现象。①本学期进一步结合“一评三考”考核制度,加强教师教学全程及效果考核,并入教师学考核。
②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热情,在中专、职高班级中结合各专业特点,开展技能比武活动。
(六)、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大考核力度
只有加强对教师教学全程及效果考核的力度,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要对教学效果差,学生测评差的教师在经济上、荣誉上与好教师拉开差距,才能激励部分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否细而实,将直接反映在学校教师的教风与学生的学风上,而教风与学风又直接影响到校风。所以教务处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牢固树立了常抓不懈的思想。教务处做到每周召开一次教务会议,共同研究下周工作,总结上周成绩与不足。
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及教研组计划。特别是要求教师要面对学生的实际,制订出课程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如中专、职高普通班级学生力求了解是什么,不强调学生知道为什么;高考班级学生确定高考目标,严要求,高起点;各技能课制定好技能训练目标计划,确保技能训练的目标性和成效性。
二、建立正常听课、评课制度。开学初,排定中层干部听课表,采取通知和听随堂的方法。教研组内互相听课,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课,听课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评课,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经常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做好记录,并作为学期结束考核依据。
三、建立正常备课笔记和作业批改检查制度。各教研组一学期组内检查一次,做好记录,上报教务处。教务处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师备课笔记,做好记录,并作为学期结束考核依据。对检查情况及时公布,对有问题的违规者找其谈话,限令整改。
四、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务处常规检查值班,每天有教务处人员全天检查教学情况,及时记载、通报;找当事人谈话,限期整改。
五、规范制卷、考试及阅卷制度。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大学科、平行学科试卷实行“多卷组合”,集中流水阅卷,努力提高教学考评的可信度。
六、严格考试制度及对口高考班级实行“末位淘汰”制的管理模式。学校根据省、市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
三、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
1、制订教务处工作计划;
2、教材、薄本等发放;
3、编排课表、作息时间表等;
4、统计流生人数及名单,并做好原因分析及流生动员复学工作;
5、编排早读、晚自习值班表;
6、进行随堂听课;
7、对口高三学生进行技能加试强化训练;
8、做好对口高考高一、二年级学生适当淘汰工作的动员;
9、召开对口高三学生会;
10、对口高三高考信息采集,高考报名; 第二周:
1、召开对口高三学生家长会;
2、教师制订学科教学计划;
3、召开对口班高三教师及班主任会议,布置第二、三轮复习要求;
4、课表微调;
5、编排教务处常规检查值班表;
6、制订并下发“07-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要求及教学进度表”;
7、汇总各班“淘汰、提优”学生名单,并上报校长室;
8、召开高三教师会; 第三周:
1、上报小型教学器材购买清单;
2、召开各班班长、学习委员会议;
3、印发中层干部听课表;
4、根据部分专业教学特点,调整班级课表,以便进行技能学习;
5、布置对口高考班进行第一次月考试卷准备;
6、核对各班学生名单,消除流生学籍,并上报教育局; 7、08年招生专业论证; 第四周:
1、上报2008年招生专业及人数;
2、组织进行第一次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检查,并公布检查情况;
3、初排招生点人员;
4、布置技能比武活动;
5、进行校内数学比赛,选拔并组建数学兴趣小组;
6、建立专业兴趣小组,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第五周:
1、对口高考班进行第一次月考;
2、编印07-08学年第二学期中专、职高考试、考查科目一览表; 第六周:
1、对口高三进行技能模拟考试;
2、检查教学进度,抽查部分教师备课笔记;
3、召开各班班长、学习委员会议;
4、高考体检; 第七周:
1、对口高三进行技能模拟考试;
2、县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
3、编印中专、职高期中考试试卷命题人名单;
4、全国自学考试;
5、清明节放假; 第八周:
1、召开对口高三学生技能加试动员会;
2、组织进行第二次备课笔记、学生作业、点名记分册检查,并公布检查情况;
3、召开教学进度通报会; 第九周:
1、编排招生简章等招生资料;
2、认真组织期中试卷的统卷、整合工作,油印、装订、密封期中试卷;
3、编印期中考试试场、监考人员表;
4、对教师进行第一次教学情况测评; 第十周:
1、召开中专、职高期中考试动员会;
2、认真组织期中考试;
3、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成绩统计、汇总;
4、召开班级学生座谈会,对教师进行第一次测评; 第十一周:
1、认真指导对口高三学生填报志愿;
2、为对口高三学生联系车辆、住宿等事宜;
3、五一调休; 第十二周:
1、召开对口高考动员会议;
2、对口高三学生参加江苏省对口单招考试; 第十三周:
1、技能大赛系列活动; 第十四周:
1、组织进行第三次备课笔、学生作业、点名记分册检查,并公布检查情况; 第十五周:
1、召开班级学生座谈会; 第十六周:
1、对教师进行第二次教学情况测评;
2、征订中专、职高下学期教材; 第十七周:
1、做好中职招生宣传工作等工作;
2、编印中专、职高期末考试、考查试卷命题人名单;
3、召开期末考试协调会议; 第十八周:
1、做好中专、职高招生工作; 第十九周:
1、期未考试动员;
2、认真组织期未试卷的统卷、整合工作,油印、装订、密封期中试卷;
3、编印期未考试试场、监考人员表;
4、中专、职高考查科目考试; 第二十周:
1、组织学生参加市县文化、专业课会考; 第二十一周:
1、认真组织期未考试;
2、期未考试质量分析,成绩统计、汇总;
3、教师教学工作考核;
4、初排下学期各班开课表;
二OO八年二月
第三篇:春季职教中心教务处春季开学教学工作方案
春季职教中心教务处春季开学教学工作方案
为落实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确保师生平安、有序复学复课,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计划,根据学校总体工作部署,结合教务处工作实际,制定教学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落实开学后教学过程中疫情防控体温监测制度,严格师生体温监测。
调整开学后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师排课,通知教师按照新的教学方案备课,提前做好开学前的各项教育教学准备工作。
指导各学校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切实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工作衔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
因春季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内容,通过调减周末休息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的方式,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
在学生返校复课时,精细组织讲授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题课程,指导师生尽快调整心理状态,消除因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假期综合症,教育师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工作学习中。
5高度重视教学用书供应,根据学校开学日期调整情况,做好教材供应和使用工作。积极协调教材发行单位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提前将教材配送到校,确保开学前到书,学生人手一套。
引导学校教师在全力做好自身防护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研究,强化备课、授课、辅导、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根据实际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确保防疫教学“两不误”。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组织教师学生学习国家、省、市关于战胜疫情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宣传战“疫”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冲锋在前的感人事迹,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坚强决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热忱,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8采取分散式、不交叉、不搞群体聚集性活动等方式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质。落实好国家、省关于学科课程、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眼保健操等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就餐、休息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
二 组织机构
在疫情防控期开学期间,教务处成立疫情防控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谷建立
副组长:蔡亚强
成员:杨汉辉
陈胜利
张国建
杨芙蓉
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体温检测组、教学计划组、教材保障组、教学督导组、教学科研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三、人员分工及工作职责
(一)体温监测组:
组
长:谷建立
成员:
工作职责:
1、根据防控工作要求,做好学校全体教职工体温监测工作。
2、将全校教职工体温监测数据及时整理存档备查。
(二)教学计划制定组:
组
长:蔡亚强
成员:。
工作职责:
1、调整课程设置,加强思政、心理健康、体育等课程。
2调整疫情开学期间教学计划并指导教师调整课程教学计划。
3、制定各年级各专业教学课程表。
(三)教材保障组:
组
长:杨汉辉。
成员:
工作职责:
1、本学期开学后学生用书和教学用书的订购分发,保证教材人手一套。
2、做好相关专业线上电子教材的收集准备工作。
(四)教学督导组
组
长:
成员:。
工作职责:
1、本学期教师教学计划、教案、相关教学课件、学生作业批阅的督导检查。
2、做好课堂巡查。
3、做好学生教学效果反馈调查。
(五)教学科研组:
组
长:杨芙蓉
成员:。
工作职责:
1、负责本学期学科组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
2、本学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科研活动的组织宣传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管理
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教务处、教研处、各年级组长任成员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负责教学计划编排和教学内容安排,健全相关配套措施,并根据教学实效对相关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二)提高认识、压实责任
各工作小组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高度重视,站在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国家和谐稳定的高度,及时、全面落实教学工作。各教学工作小组要切实履职尽责,加强本单位教学工作的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确保压紧压实责任。
(三)强化监督,严格纪律
加强对各小组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执纪问责,对脱岗失职、敷衍塞责,造成危害师生身心健康或发生教学事故的,对当事人进行调查和责任追究。对因漏报、瞒报信息,造成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对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实施问责,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县职教中心教务处
2020年2月24日
第四篇:职教中心报告
职教中心〔2010〕8号签发人:程开斌
关于要求划拨旌德县职教中心实训楼
建设用地的报告
县教体局:
职教中心实训楼建设项目是第二批扩大内需国债资金项目,是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根据县发改委(旌发改综合〔2009〕43号)的建设计划批复,现要求在原旌德二中运动场区域内划拨2761.76平方米建设用地,用于职教中心实训楼及附属工程的用地建设。
特此报告。
二0一0年十月十二日
第五篇:职教中心发展建议
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1、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及重大意义,积极报道技术能手、技师的先进事迹,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价值及对社会的贡献,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新风尚,深化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转变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错误观念,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
2、加大投入,做大做强职教中心
县财政要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和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国家中职院校办学标准并实现基本达标。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能力,拓宽筹资渠道,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相关部门和培训机构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与资金支持,提高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标准,特别是要创造条件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等级,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如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和职教中心专业的实习实训场所不足等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3、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完善制度 建议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建议实行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行政领导负责制,凡涉及职业教育方面的部门,层层签订职教发展责任状,将发展职业教育目标纳入部门领导干部目标考核范围,作为考核、任期目标考核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真正把发展职业教育落到实处。建议政府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
4、建立专门研究机构,追踪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契合点 在三年或五年以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有什么样的需求,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研究的。但是,这种对市场的跟踪研究不是单靠县职业学校自身就能妥善解决的。加强对我县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全面筹划,政府要充分考虑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量和质量、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吸收人事部门和行业专家进入专业设置评审专家组;严格执行设置标准,充分论证专业设置现状以及服务面向和发展规模。此外,还要对产业政策、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等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与所开专业相应行业的规模、技术状况、发展趋势、岗位设置以及人才需求等为专业设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5、严格招生制度,落实职普招生比例。
政府要把职校招生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击不法招生、有偿招生,还职业教育招生一片净土。严格学籍管理,杜绝普通高中招收自费生和借读生,职业教育的有关部门要加大违规招生的查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有关部门,督查招生过程中违纪违规行为;对非法招生、虚假招生、有偿招生等扰乱招生秩序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确保职高、普高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6、引进人才,强化培训,落实待遇
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引进人才。在合理补充文化课教师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根据实际需要引进专业课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给予一定的人才自主选择权,探索实施特聘兼职教师项目,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强化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国培、省培、市培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相关企业,有计划组织教师参加赴企业实践锻炼和各种培训。加大对中职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重点在新理念、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操作等方面开展实用性培训,着力强化信息化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课教师的指导能力。落实待遇。研究理顺现有行业培训机构的人员编制问题,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职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实行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制度,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自己的名牌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积极性。
7、健全政府部门、企业、行业激励机制。
建立企业和行业全面、全程、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工商资本参与和发展职业教育,有效缓解县内投入压力,推动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管理团队素质、教学理念、师资力量等同步升级。企业根据自己的意愿及合作情况与职教中心建立紧密的合作办学关系,将学校的实训中心与企业的生产车间有机融为一体,以此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给予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方税费优惠政策,如减免合作企业的税收、学生带薪实习、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校企共建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可按地税的有关规定给予营业税减免的政策优惠等。落实相关规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8、扩大就业创业服务 为职教学生创造就业良机。
加强用工供需信息平台建设,为职教学生提供快捷、精准的用人信息。积极参与省内外大型人才交流、招聘活动,定期协调和组织县内外企业在我县举办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为职教学生就业拓宽门路。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信息定期发布机制、育人用工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共建共享。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扶持大众创业的税收、融资等各项政策,为职业教育毕业生自主创业降门槛、除障碍,努力把职教学生培养成本土创业大军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