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对危机一年间--看上海如何大力调结构促转型
应对危机一年间
--看上海如何大力调结构促转型
惊涛拍岸一年间。当国际金融海啸渐行渐远,当“后危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当全球经济的复苏开始忽隐忽现,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已连连挥写了大手笔:10月30日,总体规划面积达86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揭牌;次日,全球最大的隧桥工程——总长度达25.5公里的上海长江隧桥建成通车;4天后,首期投资规模250亿元的上海迪斯尼项目宣告获批,将与世博会一起成为推进上海和长三角经济转型的“双引擎”;几乎同时,设在上海的中国商用飞机公司宣布,我国自主研发的ARJ21新支线飞机有望于明年投放市场,目前已获得订单和意向订单达240架……
岁月的长河里,一年时间不过如恒河一沙。然而,作为中国外向度最高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这一年,却深深地留在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史中,印在了无数人的记忆里。在调整中发展,在创新中转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下,上海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见事早、行动快,全市上下生动演绎了一幅应对金融危机的“搏击图”。
“上海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不可能再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建设,必须发展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转型之路。
成绩单:“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发展与效率的指标排名,在全国5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我们今年能排在第一。”谈起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今年以来的发展,身为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的陈青洲充满喜悦与自信:“大好于预期,得益于正确应对、积极转型。”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这个开发区今年前9个月销售额、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税收四项指标均达到了两位数增长;即便是受危机影响最大的出口,也增长了3.9%。全区企业利润增长均值也达到了8.7%。
漕河泾是上海应对危机的一个样本。一年后的今天,近距离触摸正在逐季回暖、积极向好的上海经济,有如春风扑面: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9%的目标实现已无悬念,经济回升的同时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九大战略性产业正在落地生根;服务业在高位平台上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增速为14.1%,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望达到58%;剔除工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所致的“此消彼长”因素外,服务业占比净增提高至少在2个百分点以上。
“这说明上海在经济回升的同时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上海市发改委总经济师翁华建博士说,危机没有挡住上海朝着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前进的脚步。
如今,上海经济运行的另一亮色是效益的回升快于速度的回升,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GDp增速。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以两位数的速度大幅下降;至上半年,工业总产值下降5%以上,而财政收入降幅已收窄至负2.5%;到三季度末,财政收入转为增长4.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7.3个百分点,而经济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不到;同期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也继续提高,增速达到8%,高于前三季度7.1%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
“最新鲜、最翔实的数据传递出一个信号--上海的发展非常好。”日本东芝公司高级顾问冈村正先生表示,“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冈村正“所见略同”的大有人在,截至9月底,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外资研发中心总数已达728家。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无论是纵向比还是横向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年间,无疑是上海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年,面临危机冲击和自身结构转型的双重考验。去年此时,山雨欲来,但上海的决策者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充分发挥见微知著、及早谋划的睿智,沉着冷静,运筹帷幄。俞正声同志常用三句话激励大家:一是“在预料之中”,不必惊慌;二是“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情况、实事求是的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的措施;三是“要分秒必争”,应对措施要快、准、稳、实。
早在去年8月,上海就提出了17个重大课题,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围绕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展开:从政府自身改革入手,清费、简政、放权、提效,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到强化人才对转型的支撑,改革户籍管理,打通居住证和户籍的通道;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等政策优惠,到国家一揽子计划提出后,上海配套八条……今年,上海又出台了一系列保发展、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的政策举措,全力推进市政府22项重点工作。
凡事预则立。应对危机这一年,是上海推出改革性、突破性的政策举措数量最多、频次最密、执行力度最大的一年。“由于事先估计充分,尤其是对自身发展转型面临的挑战认识清醒,应对措施密集且针对性强,上海经济回升势头明显,复苏大大好于预期。”知名经济学者杨建文研究员指出,“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大调整:开弓没有回头箭,敢立潮头唱大风
“这是一条正确的转型之路。”一周前,在黄浦江畔的一间会议厅里,普华永道名誉主席沈德培对上海经济转型的决策高度肯定,“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作为上海市市长的咨询专家,沈德培是在一个小规模的闭门会议上说的,他没有必要顾及东道主的颜面而溢美。
的确,上海经济转型、调整的序幕业已开启,正一步步向纵深推进。要速度还是要结构?“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是个关键。”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明确指出,“哪怕牺牲一点经济增长速度,也要坚持不懈调结构、促转型。”
转型是痛苦的,转型也是艰巨的,但上海决心已定,决不回头。韩正市长坦言,即使没有遇到金融危机,处在“十字路口”的上海经济也必须转型,希望通过克服金融危机来加速上海经济的转型,而转型的根本出路在于结构调整。
调整的文章怎么做?突破口之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今年以来,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大力改善服务业的政策环境,推进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举措。在国务院关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文件精神的有力推进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明显提速,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也迅速破题。仅今年上半年,落户上海的金融机构就达到914家,比年初增加15家;外资法人银行已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市政府部署的91项重点工作纷纷落地。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业等更是如雨后春笋。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像漕河泾开发区这样的“二产重地”,如今产业结构也在发生新变化:1-9月生产性服务业增幅达到25%,远大于二产增幅。
早春2月,76岁的振华港机董事长管彤贤和36岁的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被请到上海市委常委会议室,给市四大班子和各区县委办局的主要领导们上课。振华港机如今占领着全球70%的港口机械市场,正在进军海洋工业制造业;盛大网络则已成为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领军者,并将自主开发的一款款网游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请这一老一少两位企业家上课,凝聚上海市委领导的良苦用心。
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是上海调结构的另一重点。上海的决策者认为,加快上海经济转型,不是不要工业,而是要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上海城市的特点来体现和实施国家战略,在一些高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上体现上海优势。培育、重组、提升、淘汰四策并举,上海制造业转型大刀阔斧。市委提出,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九大重点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成为最大亮点。如今,每个领域的三年行动计划已出台,生物医药业的专项政策已落地,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已经审议通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政策亦在抓紧制订,争取年内出台。首批53个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也已初定,总投资达13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仅有18.7亿元。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不是被动调整而是主动而为。今年列入淘汰计划的不适合上海发展的产能就达700项左右。由此可节约100万吨标煤,付出工业产值减少近200亿元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经济转型与制度建设从来如影随形。在调整、转型中,上海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一年来,在以改革创新推动结构调整的新路上不断迈进。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说,最突出的表现是政府“自我革命”,大手笔放权、流程再造、行政效率提升……
发展和改革委一向被认为是“权力”部门,发改委负责投资审批的投资处,则被视为“权力中的权力”。可面对“今年批了多少个项目”的提问,上海市发改委投资处的负责人竟一时回答不上来。回答不出,不是因为来者太多,而是因为太少,“一年也没几个”。从去年开始,上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再按投资金额的高低划分权限,一般项目的审核、备案基本都下放到了区县,以方便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到上海市发改委贸发处备案的商业类项目只有7个。这在上海是未曾出现过的。
而南汇并入浦东新区的重大改革适时启动,新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带动作用,均不失时机地为上海的大调整、大转型提供了“动力之源”。
创未来:乘长风破万里浪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回望这一年间,上海在承受金融海啸的严酷洗礼、搏击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自觉的忧患意识、战略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应对危机,上海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广大干部群众没有辜负中央的期望。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都是一次大洗牌的过程,是国家间、区域间、企业间“版图”重新调整的过程。环境科学研究专家张全说,上海历来是结构转型的先发之地。上世纪90年代末,纺织业大调整,淘汰国企百万纺锭的改革解困任务,以及钢铁业兼并重组,都是在上海率先成功完成的。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上海一定能迈过“调结构、促转型”这道坎,而且,还能够“爬好坡、拐好弯”,开拓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上海市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我国经济总体企稳向好,但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稳固、不平衡。上海虽然经济运行总体步入企稳回升上行轨道,但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工业总体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财政收入增长还存在隐忧。唯有清醒才可能有科学的举措,唯有恰当的应对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上海的决策者在奔波、在酝酿,没有丝毫松懈。
这一年,是一段艰难世事的结束,更是一个充满憧憬的全新开端。一幅壮丽画卷正在浦江两岸徐徐展开。人们看到,在“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孕育下的上海,已经穿越迷雾、渡过险滩,必将以更开放的胸襟乘长风破万里浪,迎来“潮平岸阔”的美好未来。
第二篇:铜川调结构促转型提速经济快速发展
铜川调结构促转型 提速经济快速发展
调结构、促转型,是走出资源路径依赖的迫切需要。铜川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截止2011年,资源型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8%。一方面,财富因矿而兴,资源型经济成为铜川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另一方面,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层次偏低,我们在收获资源“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多方面的沉重代价。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走出资源依赖,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破除“因矿而兴、因矿而困”的经济困局,是铜川最现实的问题。
一、铜川调结构、促转型现状
(一)产业结构层次继续优化
铜川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总趋势基本遵循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变动一般趋势:即随经济不断发展,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三产业比重随人均水平提高而增大,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变化。近年来,铜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10.4%下降到2011年的7.4%;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44.3%上升到2011年的63.7%;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45.3%下降到2011年的28.9%。工业化水平由2001年的37.4%提高到2011年的52.79%。
从纵向看,2011年铜川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总量分别是2001年4.52倍、9.09倍和4.03倍,虽均有较快的发展,但发展速度不一,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从贡献率变化看,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13.3%演变为2011年的6.9%;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28.7%上升到2011年的70.1%,其中工业贡献率由45.2%提高到63.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58%下降到2011年的23%。
(二)工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推进,全市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提升,煤电铝水泥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非资源性接续产业快速发展,但资源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格局仍未改变,产品价格易受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目前,铜川市工业的主导产业主要有煤炭开采和选煤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煤炭开采和选煤业,主要是原煤开采、洗煤等,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8家,2011年实现增加值79.99亿元,同比增长18.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4.6%,比2001年提高36.9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有水泥、水泥孰料等,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4家,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46亿元,增长24.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品有铝锭、铝杆等,企业4家,2011年实现增加值7.69亿元,同比增长4.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2家,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68亿元,增长6.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4%。
四大支柱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82.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个百分点。此外,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农副食品加工、纺织、酒、饮料制造等行业也有较快的发展。
从上图可以看出,煤炭、水泥、铝业、发电四大支柱产业是铜川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虽发展速度较快,增速远远高于支柱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全市工业经济的平均增速,但由于规模小,占比低,引领未来全市经济转型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就业结构逐步改善
2011年末,全市从业人员数为42.44万人,比2001年增加1.14万人,其中:15.55万人从事第一产业,10.23万人从事第二产业,16.66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比2001年减少2.4万人,第二产业比2001年减少2.6万人,第三产业比2001年增加6.14万人,从各产业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来看,呈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绝对数量减少,第三产业绝对数量大幅提高的状态。
2011年末,在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占23.9%,比重比2001年末下降4.7个百分点;个体经营人员占8.0%,比重基本与2001年持平。在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23.7%,建筑业占10.4%,教育占13.3%,比重比2001年末分别下降10.5个、4.2个、5.4个百分点;制造业占9.9%,比重比2001年末下降14.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占1.2%,比2001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18.7%,比重比2001年上升9.9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62.1%,制造业占35.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0.6%,在工业行业大类中,从业人员数量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占工业行业从业人员总量的62.1%、14.2%和6%。
(四)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1年11月27日,铜川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在这次将为铜川未来5年发展定方向、定目标的会议上,铜川市为经济转型立下誓言:“围绕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建设能源、果业、现代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休闲养生六大产业基地,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新铜川。”
通过项目实施发展循环经济,铜川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铜川市成立了煤电铝联产联营的陕西省首个航汽铝工业园区。该园区用煤发电、用电炼铝、铝进行深加工、电厂灰渣全部用作水泥生产原料,形成以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将承接起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西安周边地区化工产业链延伸的深加工项目及配套项目。园区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0万吨煤炭、4×30万千瓦火力发电、55万吨电解铝、30万碳素、20万吨航汽铝深加工五大项目。水泥产业的优化升级除了关闭落后水泥厂,铜川市还以秦岭、声威两个水泥集团为核心,加快建设8条4500吨纯低温余热发电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和窑尾余热利用项目。未来铜川的水泥产品将是高附加值的水泥制品和节能环保型新产品,铜川也力促水泥循环产业链和循环技术走到全国前列。
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使铜川发展方式转变速度加快。截止2011年,新兴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9%。其中:2011年全市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101.8%;医药制造业0.64亿元,增长27.2%;装备制造业3.37亿元,增长10.4%。
二、铜川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三产比重仍然偏低
2011年,铜川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9%,, ,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1个百分点,比西安、渭南、商洛、安康、汉中,杨凌分别低22.7个、2.5个、6.7个、8.4个、7.8个、10.6个百分点,比宝鸡、咸阳、榆林、延安分别高3.6个、1.8个、4.9个、9.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七位。同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欠优。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三大传统服务行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仅占14.2%,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企业规模仍然偏小
在以民营经济为支撑的经济背景下,全市经济中规模化企业严重缺乏,产品的质量、技术不高,依靠劳动力进行简单的重复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比较集中。2011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仅22家,只占全省的3.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仅为18.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所占的份额偏大并呈上升趋势,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78.1%上升到2011年的80.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2011年铜川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为3.05亿元,比全省低0.96亿元。
(三)工业经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较强
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的推进,全市工业结构不断的优化,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但工业行业结构仍然不合理,轻重比例不协调(2011年轻工业产值占比13.7%,重工业占比86.3%),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较低,资源消耗型和高能耗企业比重过大。工业是铜川经济的绝对优势,而在工业中,煤炭、建材总产值占二产总产值的比重达63.2%,经济过于依赖工业且多为高能耗的工业企业,一产和三产相对薄弱,比较效益偏低,发展空间有限。“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仍集中在煤和建材等行业,产业重型化还将持续,全市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过度依赖,势必影响铜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调结构、促转型思路的探讨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调结构,加快转型发展,就是铜川科学跨越、富民强市的关键一步。转型发展的力度,决定科学跨越的速度;转型发展的程度,决定科学跨越的维度。调结构、加快转型发展,不仅攸关未来,而且刻不容缓。
(一)把准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调结构、促转型应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市情、顺应大势”的原则。需求导向,是指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的需求为导向,对这种需求的判定应基于对国际国内当前和未来市场的分析;立足市情,是指产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于铜川市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以及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大的现实基础;顺应大势,是指要顺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来谋划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关注发达国家向实体经济的复归趋势、国际上新兴产业的发展走向、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区域之间的竞争,用更宽广的视野拓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二)合理制定产业调整政策
结构调整,并不是完全推倒重来,而是通过结构调整、促经济转型,提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铜川市产业结构调整要和铜川市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新拓展产业或新增加产业来调整工业内部的结构、提升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应是新形势下铜川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所在。产业结构调整应沿着三个方向寻求突破。一个方向是存量的提升。对于铜川市现有的产业努力用现代技术去装备,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第三产业;一个方向是承接产业转移。国际金融危机对沿海经济的冲击和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国内产业转移的步伐,应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持续做好“大招商”活动,加快引进与铜川市成长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相联系、与铜川市要素资源相匹配的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一个方向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日本、欧盟等政策的着力点以扶植新兴产业为主,我国也提出发展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铜川市应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着力发展特色旅游、食品加工、中医药等有一定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三)正确选择本地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但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局限性,政府需要制定和实施配套的产业政策,弥补市场竞争缺陷,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心,以技术升级为主要目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保护和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延缓和遏制某些特定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业政策的重点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结合铜川市产业发展实际,应重点推进煤电铝循环经济,提高水泥产业竞争力、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现代食品加工业,培育现代医药产业,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提高优势产业比重。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城市转型的战略重点,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按照“提升品味、服务西安、错位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西铜同城化,主动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大唐养生园和照金香山、药王山大景区建设。按照建设养生保健休闲城市的方向,把大唐养生园作为体验养生文化的核心区。挖掘药王文化内涵,加快中国中药材铜川种植基地、流通基地、研发基地和检测基地建设,以中国药王养生节为契机,把“药王”品牌所蕴含的丰富的医药、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做好培育专业化大市场,近年内争取在市内建成1-2个功能齐备、档次较高能辐射周边市区、全省乃至全国的专业特色市场,吸引外商,拉动消费,逐步形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配套的专业化市场体系。
第三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
渝府办发〔2016〕22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0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律,通过优化存量、引导增量,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扩大应用消费市场,加强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有色金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市有色金属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企业自主经营决策,吸引生产要素向有前景、更适合发展的领域聚集。强化市场倒逼机制,促使不具备竞争力的产能主动退出。
坚持政府引导。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建立投资清单,引导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坚持创新驱动。紧跟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趋势,坚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新型产品和新兴业态,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有色金属品种属性和特点,结合我市有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三)主要目标。
优化有色金属工业产业结构,实现重点产品本地供需平衡,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高性能结构材料形成规模,有色新材料比重逐步提高;
加快发展短流程节能工艺及装备,再生金属使用率稳步提高;
突破重点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增加汽车、电子、航空、建筑、包装等领域有色金属材料的有效供给,促进行业融合发展,提升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重点任务
(四)严控增量,引导投资方向。保持适应我市发展的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规模,对确有必要的电解铝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严格按照区域发展定位要求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14〕24号),科学布局有色金属工业项目,引进更加适合重庆发展的项目,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经济信息委、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五)优化存量,巩固产业基础。降低电力、天然气等生产要素价格,提高原材料生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大力发展短流程有色冶炼,支持在产业较为集中的綦江区北渡工业园区、九龙坡区西彭工业园区、涪陵区清溪工业园区、黔江区正阳工业园区建设合金板锭项目,为下游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加快万盛经开区国家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支持南川区、万州区发展铜加工产业。鼓励企业在做强传统产品的同时,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六)瞄准短板,发展精深加工。铝镁产业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开发化学级氧化铝、高纯度铝、铝锂合金等冶炼高端产品,重点发展乘用车铝合金板、电子用铝合金板、航空用铝合金板、船用铝合金板、轨道交通用铝、镁合金板带等加工产品,大力引进泡沫合金材料、锻造合金件、大尺寸型材等生产项目,2020年前建成汽车铝板、航空铝材、船用铝材等其他高端合金材料生产线,实现大批量生产。铜产业要重点发展精密电子铜带、铜镍合金板带材、高性能铜箔、粉末冶金材料。其他有色产业重点发展超高纯稀有金属及靶材、高性能动力电池材料、高端电子级多晶硅、高性能硬质合金产品、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3D打印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七)产研结合,推动技术进步。支持企业成立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推动智能制造,在重点领域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试点,突破大型铝合金型材、中厚宽板及带材的生产技术和高端合金生产技术,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促进信息化与生产经营全过程融合,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经济信息委)
(八)创新商业模式,推动跨界融合。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与汽车、电子、装备、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有色金属行业与下游应用行业在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方面加强协作。采用EVI(材料制造商早期介入下游用户)等多种商业模式,为下游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材料,解决制约产品应用的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工程建设标准等瓶颈问题,拓展有色金属产品应用空间。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国外知名行业企业和技术专利,加强对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引进、吸收、转化,提高产业水平。(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
配合单位:市商务委)
(九)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市场空间。实施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内容的“工业三品”战略,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引导企业加强中高端有色消费品研发与生产,开展与国外消费品对标和品质对比活动,大力培育和宣传知名品牌。(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
配合单位:市质监局、市工商局。)
(十)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循环经济。加强对矿山环境、废渣堆场、废水库(池)的监管,做好矿山治理和生态复垦工作。大力研发和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提高废水和废渣利用率。鼓励綦江区北渡工业园区、九龙坡区西彭工业园区、涪陵区清溪工业园区、黔江区正阳工业园区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关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建立部门联动、区域协同的工作机制。市经济信息委要履行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统筹职能,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重点企业支持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紧补短板,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促进我市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十二)加强信贷政策支持。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建立产融信息对接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根据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鼓励类、支持类、限制类产业和项目名单,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做好金融服务,重点扶持符合行业规范条件、有市场前景和经营效益的骨干企业,支持和引导行业发展。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信贷投放力度。(牵头单位:人行重庆营管部;
配合单位:市金融办、重庆银监局)
(十三)提高工业保险服务水平。积极发展适应技术创新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对企业投保科技保险实行保费补贴制度,企业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纳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范围,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
配合单位:重庆保监局、市科委、市地税局、市国税局)
(十四)完善用电用气价格机制。继续实施差别电价政策,鼓励符合政策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通过协商确定价格。积极支持企业电冶联营,支持电厂、电网探索共同运营机制。支持用气大户与供气单位建立自主定价机制,促进共同发展。(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国网市电力公司)
(十五)落实差别化用地政策。优先安排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有色金属工业项目用地,鼓励以租赁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有色金属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地价款。产出效益低的传统有色企业转型为先进制造业,以及利用存量房产进行制造业与文化创意、科技服务融合发展的,可在5年内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牵头单位:市国土房管局;
配合单位: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本文转载于重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第四篇:axz%zkfw关于我县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建议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我县工业经济结构现状 及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如东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0年3月15日)
县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及调研组相关同志: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人大常委会今年的重要调研议题,现将我县工业经济结构现状及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设想汇报告如下。
一、工业运行基本情况及产业现状
近年来,全县上下大力实施“龙头带动、规模培育、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企业上市、人才强企、节能减排、银企互动和服务保障等转型升级系统工程,工业经济在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结构调整不断加快。
(一)从企稳回升的实绩数据看,实现了“三个好于、一个加快、一个提高”。即整个工业经济的增速好于GDP增速,规模工业利税增幅好于销售增幅,销售增幅好于产值增幅,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贡献份额提高。2009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20%,比GDP增长率快1.5 1 个百分点。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2.9:53.6:33.5调整为11.7:54.17:34.13,工业的贡献份额为43.3%,比上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清晰显示出2009年全县工业经济由低到高、持续向好的运行轨迹。
(二)从结构调整的积极变化看,呈现出“三个提升、二个优化和一个下降” 的可喜局面。“三个提升”即工业投入增量提升:2009年完成工业投入195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规模投入170亿元,同比增长34.5%,强生光电二期、纳百园化工、大恒固废等一批重点项目当年竣工投产,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重点企业入库税金提升:2009年,全县工业入库税金15.14亿元,同比增长8.14%。其中,入库税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25家,200-1000万元企业97家。中天科技集团入库税金1.25亿元,强生轻工集团入库税金超5000万元,铁链厂公司、九九久科技、通用机械、快达农化等14家企业入库税金超2000万元。骨干企业拉动力提升。2009年,全县861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有600家呈现生产增长,其中产值增幅超20%的企业有440家;税统销售同比增长20%以上的企业有152家。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03家,累计总数达958家;新增亿元企业27家,累计总数达148家。2009123家亿元企业实现销售394.03亿元,同比增长10.2%,占规模工业销售的比重高达63.14%,同比提高了4.16个百分点;全县税统销售前100名企业累计实现销售150.15亿元,占全部工业税统销售总量的58.96%,其中税统销售同比增长的有48家。“二个优化”即工业内部 结构逐步优化,企业产成品结构优化。从行业结构看,以风力发电为主导的电力能源业和以光纤光缆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业销售分别增长了23.66%和37.2%,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7.64%。从产成品结构看,全县高新产值和新产品产值分别达195.75亿元66.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比2008年提高了个2.51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一个下降”就是能耗下降。2009年,全县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6%,为全面完成“十一五”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从今年以来工业运行情况看,呈现出“总体趋向好转、增速逐步提升”的态势。1-2月份,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35.42亿元,同比增长51.24%,占年计划16.92%。全县93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766家生产呈现增长,其中409家增幅超过50%;税统销售明显增长。1-2月份全县工业累计实现税统销售55.37亿元,同比增长41.9%,比上年同期提升52个百分点。93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有553家税统销售实现了增长,平均增幅达74.78%。掘港、马塘、河口、新店、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长沙镇增幅超40%;工业用电持续上升。1-2月份,全县累计工业用电量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5%,其中2月份当月用电1.085亿千瓦时,当月总量及累计总量六县市排名第四。纺织服装、机械制造、轻工食品、化工医药、电子信息、冶金、建材业用电分别增长16.80%、19.60%、12.91%、27.71%、34.31%、222.07%和35.96%。
(四)从产业调整现状看,呈现六个显著特点。一是纺 织服装产业占比下降。2009年,全行业拥有规模工业企业223家,比2005年净增70家。“DD”牌毛巾获中国名牌,“春华”丝绸、“艾克”毛毯等3个产品为省名牌;“欧宝”羊毛衫、“万得”纺器等4个产品商标为省著名商标;岔河镇银河工业集中区经过近几年快速投入已初具规模,目前集中区内拥有标准厂房、附设用房3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82家。2006年我县纺织服装及劳保产业列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培育。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县工业中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32.14%下降至29.1%。二是轻工食品产业稳健发展。产品销售收入所占份额由2005年的31.82%下降至2006年的29.6%、2008年的26.95%、2009年的24.71%,四年累计减少了6个百分点。三是化工医药产业初具规模。沿海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形成了以农药、医药及其中间体、新材料等三大类产品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区内现有农药原药企业和中间体生产企业43家,签约企业28家。目前,园区正积极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农药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农药优先发展基地”。从近几年产品销售收入所占份额看,2005年化工医药产业占比仅有15.77%,2006年提高到18.06%,2008年又提升到20.57%,2009年受产品价格下降因素影响,销售占比下降至19.11%。四是机械电子产业不断壮大。全县机械电子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99家。中天科技集团拥有电信、电力两大主营产品产业链、15家公司,特种线缆囊括了目前世界上最新产品和最新技术,数十个产品系列填补国内多项空白,并列为国家火炬项目和国家级产品,产品销售额 在我县电子行业中占86.22%。宇迪光学各种光学透镜、投影仪镜片及各类高精度放大镜镜片年产量5000万套件以上,其中背投电视使用之大透镜生产量为全国之最。石油机械板块已形成吊钳、卡瓦、吊卡、滚子补芯、水龙头等九大类20多个系列近2000多种规格的产品。2005年至2009年,机械电子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产品销售占比由19.47%提高到22.76%。五是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以构建绿色能源、大型石化、钢铁冶金、船舶制造等新兴产业基地为目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投入,初步呈现集聚发展的良好优势。风电、光电、潮汛发电、秸杆发电以及LNG电厂项目投入,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打下了较好基础;全县电力能源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0.57%提高到2.31%,船舶制造业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0.22%提高到1.51%。六是高新技术发展加快。近年来,我县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7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4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98.22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31.18%,占比较2005年提高了10.21%,二、我县工业调结构促转型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们按照“保有效增长、促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组织体系,加大了推进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了规划引导。2008年,我们围绕重点企业转型 升级作了专题调研,组织编写的《如东县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如东县化工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如东县机械(冶金)电子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如东县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如东县轻工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以及22个重点企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09年,为进一步把握江苏沿海开发发展机遇,更加科学合理地建立起我县产业特色发展新格局,我们就全县工业产业现状与发展选择做了深入研究,撰写了《我县工业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为如东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新店镇健身器材产业园规划,如期完成了江苏省健身器材产业之乡申报、评审和确认工作。
2、强化了政策扶持。特别是2009年,我县工业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遇到了出口受阻、产品订单减少、流动资金紧缺、销售收入下滑、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为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县政府及时出台了鼓励工业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8条政策以及科技创新、金融工作、质量兴县、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意见。工业项目设备贴息门槛从2008的700万元降至500万元,贴息范围从鼓励类放宽到允许类,企业做大做强的奖励门槛从2008年的纳税4000万元调整到1000万元。2010年,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工作重点,研究制订了保有效增长,促结构调整,实现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同时出台了2010年全县科技工作意见、节能减排“十一五”目标意见、“三名”创建工作意见、企 业信息化工作意见、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政策意见以及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意见;围绕转型升级,分别从企业上市、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有效投入、规模扩张、财政贡献、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等10个方面出台了《关于评选工业经济十大典型的通知》。扶持政策方面,新增了市场开拓、小企业上规模、成长型企业等奖励。掘港、马塘、双甸、岔河、新店等镇区出台了工业经济工作意见以及鼓励工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若干政策。
3、强化了部门服务。全县上下以帮扶服务为抓手,以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为动力,建立健全了工业企业预警预测体系,形成了部门联席会议、镇工业服务站月度分析例会、纳税20强工业企业快报和挂钩联系100家重点企业工作制度,县各相关部门大力实施以“解难题、办实事、送服务、促发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厂房、设备、人才、生产、销售等发展难题。全年开展了企业生产订单、用电大户生产情况、停产半停产企业生产情况、成长型企业发展需求、50强企业增减变动、销售前100名企业运行状况、微小企业转型升级等10多项专题调查,研究制订了企业兼并重组、停产半停产企业开工、成长型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上台阶等政策意见。在化解企业融资瓶颈方面,建立金融、担保、应急互助基金联动机制,以县财政为主导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由4000万元增资到1亿元,全年累计为56家企业担保2.6亿元,为17家企业解决“过桥资金”1.1亿元, 为60家重点企业解决用电预收金1000万元。
4、强化了企业家培训。2009年,先后组织了企业信息化培训、进行了《全球化和不确定性时代的企业创新及其路径》、《寒冬来临,企业为什么这么怕冷》、《新型管理者—总经理领导能力提升》、《营销过程与客户关系》、《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企业竞争战略》等专题讲座,举办了会计法、税法、内部审计培训,随着各期培训活动的开展,我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素质、创新管理的意识正逐步加强,许多企业把内训项目和培训所得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管理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
5、强化了舆论宣传。工业是如东经济的主体,也是如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快慢和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水平高低,决定着如东经济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们切实加强了如东工业发展规划、激励政策、产业方向和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宣传力度。2008年,围绕工业经济保平稳促增长开展了重点企业积极应对金融风暴、加快调整品种结构、市场结构的宣传报道 ;2009年,围绕调结构促转型专题,开展了首季工业“开门红”和重点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管理结构、品牌结构、投入结构、资本结构和节能减排等先进典型作了系列宣传,各镇区通过会议、广播、培训、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政策宣传,营造了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良好氛围。
三、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几年,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产业特色不明显、结构调整不够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等问题比较突出,致使发展速度减慢,市场竞争能力削弱。
1、龙头企业少,传统企业和传统产品多,科技含量低。目前,全县工业能够提供完整功能性终端产品、面向终端市场、达到一定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只有中天集团等少数企业,其余大多采用传统型生产模式,其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都较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较弱,与产业集聚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全县工业仅有高新技术企业13家,高新技术产品158个,各级各类自主品牌企业59家,仅占规模企业6.89%,全县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不足0.5%。
2、主导产业不明确,结构调整进展慢,六县(市)差距拉大。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大部分企业和行业均呈现急剧波动,具有稳定增长并对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的产业很不明朗,尤其在周边县(市)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主导产业突飞猛进的同时,我县落后了许多方面。如皋、启东的船舶制造一拍即上,一上即见效,其增量带动和产业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我县如何抓支柱,促主导,调结构等问题一直在想,一直在说,也一直在抓,但思路不够清晰,态度不够坚决,行动也不够快捷。正因为相关产业规划迟迟得不到落实等原因,导致了六县(市)中的差距逐步拉大,2009年全县工业税统销售收入254亿元,只有如皋市的50%。
3、镇与镇,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产品配套、上下游配套合作,关联企业少。95%的规模企业处于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状态,缺少上下游配套合作的生产方式,形不成一个完整象样的产业链条。现有医药化工企业,两头在外、品种雷同现象比较明显,抗风险能力较低,极容易出现生产大起大路、利润或高或低的现象;临港工业集中区与化工园区的发展规划各有侧重,但在实际执行中意见不够统一,甚至相互摩擦,相互拆台;占全县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纺织服装行业,仍处于原始代加工、贴牌生产状态,产品附加值不足4%,几代人传承的产业一直很难做大做强。
4、载体建设滞后,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四大载体基础设施配套程度、建设步伐、管理体制等方面,与产业发展的需要还有明显差距。如东经济开发区供电能力不足,三期道路、集中供热、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跟不上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的实际需要。洋口港临港工业区基础配套设施工作量较小,项目落户难度大。太阳岛仅新建了1个1万吨级的重件码头及LNG项目,形成产出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沿海经济开发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蒸汽、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在市场化运作、企业行为主导下,虽然解决了开发初期的实际问题,但出现供应不稳定、数量不足、价格偏高等诸多矛盾,增加了落户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区内学校、医院、职工宿舍,以及通讯设施、有线电视等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项目落户。东安科技园区从2006年建设至今,由于投资主体与管理机制矛盾突出,加之长江供水不到位,目前只有开工建设企业11家,投产企业2家。各镇工业集中区虽然进行了规划编制,但因缺少资金投入和用地指标,建设进程缓慢,落户项目很少。
四、加快我县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我县工业结构调整要以江苏沿海开发和县委、县政府“以港兴县”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进一步突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切实壮大新兴产业为目标,构建符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具有明显产业优势和产业特点的新格局,并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的发展格局。
(一)以政府引导促进转型升级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体是企业,关键在引导。政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有效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行政推动等手段,积极推进工业经济总体实力的增强和发展水平的提升。
1、抓科学规划。建议县发改委结合本县工业实际,牵头制定企业、镇(区)、县三级2010-2015年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目标、措施及各年量化目标任务;按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制定符合本县实际的产业招商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同时,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沿海发展规划体系。
2、抓组织落实。建议县成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领导组,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发改、经信、科技、国土、建设、环 保、财政、工商等职能部门组成领导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委,各镇区要在切实加强工业发展服务站建设的同时,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领导组办公室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抓好企业技改项目、要素协调和服务平台建设,分推进、检查、考评转型升级工作目标,分细化四大载体及各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投入项目,以强有力的组织推进体系,把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落到实处。
3、抓督查考评。县经信委按照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分量化规划,制订转型升级考核办法,作为工业经济“月督查、季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计划执行情况和考评结果纳入镇(区)党政领导工作业绩综合考评。
4、抓产业提升。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是我县工业调结构、促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县委、县人大、县政协、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挂帅,围绕我县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集聚以及县四大载体基础配套建设,抓好具体的落实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制订、修改、完善产业招商规划目标及考核体系,创新招商举措,大力度实行产业链招商,把临港产业、机械电子产业、重点高科技化工、绿色能源产业以及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做大做强,以招商促调整,以产业促集聚。
5、抓政策扶持。认真梳理现有各类扶持政策,集中全县政策资源,向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集聚;信贷投放资金要重点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节 能减排等领域倾斜;县财政应建立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引导资金,专项用于我县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以及重点行业结构调整、重点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奖励。
(二)以现有产业调整带动转型升级
我县具有纺织服装、化工医药、机械电子、轻工食品四大产业基础,随着洋口港开发建设,大石化、新能源产业将有较快发展。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机械电子业定为我县主导产业,要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做大做强;化工医药应作为优势产业,要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及轻工食品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必须在不断提升产品档次上做文章;新能源、船舶制造等临港工业是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壮大。今后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
1、进一步突出主导产业——机械电子
首先,以重大项目投入为抓手,狠抓规模产出和快速集聚。一是抓好苏中电池二期、杰普生电力铁塔、如石机械智能钳等重大续建项目的推进;二是全面做好中天特种导线及宽带FTTX二期、明阳风电整机项目、迈克斯机械等一批新上重大项目的开工服务工作,加大协调力度,争取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达产;三是切实抓好亿元以上在手(储备)项目的落户与开工,以大项目、大投入、大产出推动产业大集聚。其次,坚持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为导向,做好重点企业上下游产品延伸工作。加快中天科技1平方公里产 业园的规划与建设,推进如东经济开发区四大产园启动工程,通过重点项目的推进,打造以中天科技为龙头的光纤光缆、电子通信器材制造产业群,以通用机械为龙头的石油钻探设备、机械铸造产业群,以掘港镇川林内燃机活塞、卓越锻造、港欣船舶机械、金友石油机械、泰城汽车零部件为板块的德国机械工业园,以南通贺明汽车工业装备以及南通爱普医疗器械公司等重点项目的尽快落户建设,打造新的风电设备和机电设备增长点产业群。再次,抓好重点企业科技创新。加快中天科技企业技术中心、如石机械企业技术中心、通用机械井口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海汽配制动系统研究所、“宇通—南通大学”光学研究室、风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建成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以科技促发展,以科技兴产业。
2、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化工医药业
充分发挥现有基础优势、区域优势和“绿色”优势,坚持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农药工业最具发展优势产业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培育发展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投入规模大、产出效益好的精细化工产品。化工园区要在不断加快国家级农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中国农药检测中心和区内化工产品销售网络平台建设步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框架,主要以市场前景好、生产规模大的农药和农药中间体 为主,重点发展吡啶下游农药及中间体、乙基氯化物下游农药、光气下游农药、含氟农药及中间体、氯乙酸、下游酰胺类除草剂、创制品种产业化、环保型农药制剂等八大产业链条。做好光气下游特种异氰酸酯和氯代酰基类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其他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和高技术化工系列产品规划与建设,全力打造中国农药工业最具发展优势的产业平台。二是大力推进化工园区二期工程基础配套和区中园布局,增强园区承载产业发展的综合配置能力。在完善生活配套设施,进一步理顺“地、水、电、气、运”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按照“规范、完善、提升”的总体要求和八大产业链发展规划,做好区内园规划。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中国农药检测中心和区内化工产品销售网络平台,为产业发展奠定更好基础。三是以重点企业为支撑,发挥产出功效。充分发挥快达农化、泰禾化工、维立科化工、利华农化等重点企业产出优势,大力推进总投资3.5亿元的4个续建项目和总投资6.47亿元的5个新开工项目以及在手待建的重大项目,增强大企业集团的集聚效应和产出效应。四是建立长效机制,严格环境监管。坚持源头控制、长远治理、科学发展不动摇。一方面以国家化工产业发展导向为指导,突出选商引资,严控科技含量低、投资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三废”治理能力弱的项目进区。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全面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ISO18000安全管理认证,实现环境、安全、效益三统一。五是加快洋口临港区大型石化基地建设,形成东西呼应、上下关联的发展格局。通过加 快洋口临港区基础配套投入,强化招商,努力把洋口临港口业区建成以炼油乙烯一体化为标志的大型现代化石油化工综合基地,以大型烧碱装置为龙头的氯碱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原油进口中转、储备基地。
3、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纺织服装和轻工食品业 纺织服装以淘汰落后生产力,提升质量和打造品牌为重点,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形成以高档服装为主、融纺织、印染、面料、服装于一体的产业链。一是要重点加快推进银河工业集中区集生产、销售、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纺织服装业发展壮大提供发展空间。二是要细化产业分工。依托掘港、岔河、双甸3个镇的棉纺织优势,推动334沿线棉纺织集群发展;以世纪燎原、威尔斯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形成针织服装、睡衣集群;以强生轻工为龙头,打造世界第一劳保手套生产经营中心;以大东、楠桥为培育重点,打造亚洲最大的毛巾生产基地。轻工食品业要在完善新店健身器材产业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广泛宣传“江苏省健身器材产业之乡”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大铁链生产企业技改投入,增加产量,提升高强度、高科技含量产品所占比重,巩固亚洲生产基地。另一方面要依托丰富的海洋产品和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海洋食品、粮油饲料深加工、鞋类制造和家具制造产业,并通过深加工以及上下游产品补充,逐步形成一镇一品、各具特色的轻工食品产业集群。
4、培植壮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结合港口开发,在临港工业区大力发展电力能源、大石化、钢铁冶金、修造船和江海物资联合运输业的同时,重点抓好(中水电)凌洋风电场、(中广核)近海风电示范项目、龙源15万千瓦潮间带风电场示范工程、(中广核)15万千瓦潮间带风电场工程、华润5-10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如东秸秆发电项目,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及发电项目的同时,积极推进并加快实施强生光电非晶硅薄膜电池扩建95MW和1兆瓦光电建筑(屋顶和幕墙)一体化并网示范、洋口港普及型非晶硅光伏电站项目,拓展垃圾发电、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潮汐发电等新能源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进一步加速开发金牛岛,大力发制船舶制造业。
(三)以三项工程推动转型升级
推进三项工程,就是以“项目投入工程、企业自主创新工程和规模培育工程”打造创新型经济集聚高地。
1、进一步加大项目有效投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都离不开项目有效投入。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考核,狠抓落实,紧紧抓住技术改造和招商选资两个关键,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构筑新兴产业发展高地。2010年确保完成工业投入超23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入80亿元。
2、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是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只有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才能做大、做强、做优企业。要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积极推进企业研发平台和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标准、专利和新品研发战略,加强政 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使高新技术更多更快地渗入如东制造业,确保新产品开发年增长10%以上,工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每年提升0.2个百分点,2010年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5%以上,占比达30%。在体制上要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制度规范、上下协调、运转高效的企业组织架构,彻底打破传统家族式管理模式。在机制上要重点完善激励与约束相一致的用人机制,形成绩效挂钩、赏罚分明的分配机制,敢于投入、自主研发与引进设备技术人才、消化吸收相统一的创新机制,适应市场、用于突破传统模式的经营机制。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引导企业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兼并重组,加快实现企业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结合。
3、进一步壮大规模企业。坚持扶优育小,引导骨干企业以资产、技术、品牌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互相持股、上市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2010年,力争培育新增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2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6家,全年培育新增销售1000万元以上增长点企业223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增长点企业30家,确保九九久科技成功上市,快达农化、通用机械进入上市归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个体户转私营企业,小企业转规模企业工作,采取综合措施,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全年确保净增定报企业120家。
(四)以三个有力支撑实现转型升级
一是以人才培养为有力支撑,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企 业家队伍年龄老化,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技术人员青黄不接,是我县工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要着力抓好企业家、职业经理和技术管理人员三个层次的培训,深入开展“长青藤工程”、民营企业接班人培训班,继续举办“企业大讲坛”和总裁境外培训班,每年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确保超过3000人次。二是以两化融合为有力支撑,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注重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快推广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大力推进重点行业两化的对接示范,引导企业应用信息化提升现代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企业的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2010年,要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达到52%以上。三是以高效服务为有力支撑,实现发展环境的转变。要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围绕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安监、消防、环保、建设、电力等行政许可问题,抓好整体联动,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效能;要做好土地规划调整、利用、管理,为重大项目落户提供保障;要建立高效、便捷的“政银企保”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好重点企业生产资金、技术改造等急难问题;要加强镇(区)工业发展服务站建设。目前,工业服务站机构不独立、人员编制少、办公经费缺、骨干力量逐年流失、服务能力难以提升的问题比较突出。建议县人大将工业发展服务站建设纳入2010年重点督办或审议内容,从机构、性质、人员、经费等方面,把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落实好,以增强基层一线服务、监测、管理功能,实现 主体经济和主体地位的协调与统一。
第五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化工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促进化工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实施意见
渝府办发〔2016〕248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转变我市化工产业发展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积极开拓市场,坚持创新驱动,改善发展环境,着力去产能、降消耗、减排放、补短板、调布局、促安全,推动我市化工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为主攻方向,到2020年,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值比重提高至50%以上。推动页岩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提升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的本地化供应能力,实现多种化工原料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新建化工项目全部进入工业园区。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9%(沿江化工企业比2015年下降30%);
研发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1.2%。
二、主要任务
(一)化解过剩产能。按照《指导意见》,严格控制我市尿素、磷铵、电石、纯碱和烧碱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有关部门和机构不得违规办理土地供应、能评、环评和新增授信等业务,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应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对列入淘汰目录类的工艺技术和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要立即淘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二)优化产业结构。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实施以原料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节能、环保和安全为目的的技术改造。整合甲醇资源,延伸发展甲醇制烯烃,解决主要化工原料本地化供应。延伸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发展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高端聚烯烃树脂。鼓励重点化肥企业开发专用复合肥、缓控释肥等适用、新型化肥产品。鼓励用半水—二水法磷酸工艺替代传统的二水法工艺。培育农药重点企业,开发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提升农药行业整体水平。加快危险化学品企业环保搬迁工作,鼓励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实施转型,生产有市场和有效益的产品。(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2.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五类化工新材料。一是高性能树脂,主要包括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硫醚等工程塑料;
硬泡/软泡、浆料革等聚氨酯材料;
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等氟材料;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高端聚烯烃树脂。二是高性能纤维,主要包括芳纶、碳纤维和高性能玻璃纤维等。三是专用化学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添加剂、水处理剂、含氮、磷、硫、硅、氟的特殊功能化学品等。四是高性能涂料,主要包括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性能防腐涂料、汽车涂料等。五是功能性膜材料,主要包括水处理膜、锂电池膜、光学膜等。(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3.培育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利用氰化物、碳酰氯(光气)、巯基(甲硫醇等巯基化合物)、吡啶和嘧啶等特殊化学因子,发展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精细化工产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支持企业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研发机构、创新中心。支持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产业联盟、联合投资等,合作共建共性技术研究机构。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天然气和精细化工研发中试基地,突破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关键工艺,跟踪天然气直接制烯烃等国际国内天然气化工最新技术;
实现丁二烯氰化法制己二腈工业化生产;
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改进甲基丙烯酸甲酯关键工艺流程。到2020年底,力争国家级研发中心增加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加10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科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四)优化产业布局。严格化工产业准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一是重点推进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长寿经开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涪陵区重点发展聚酯、聚酰胺、聚氨酯和氟材料。万州经开区原则上不拓展规模,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提升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云阳工业园区作为“万开云”化工产业的主要承载地,重点发展盐气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二是已承接化工生产企业的其他区县适度发展化工产业。万盛经开区重点发展甲醇下游和精细化工产业,巴南区、潼南区等区县(自治县)工业园区发展符合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的化工产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五)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着力引进国内外在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化学公司参与合资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天然气化工、无机盐、有机化工等优势领域开展技术输出或者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国资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六)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落实财税、金融、土地、职工安置等支持政策,破除开展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支持我市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境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为企业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支持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实现超常规发展;
鼓励优势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重组上市;
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对部分拥有潜在优势资源的困难企业,进行资产和债务重组,推动技术进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各区县人民政府)
(七)促进绿色发展。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废渣、废气、废水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加强污染防治,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污染治理。抓好铬渣处理和磷石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技术改造,到2020年,铬渣处置率达到 100%,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40%。(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环保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八)强化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探索高风险危险化学品全程追溯,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环保搬迁改造。完善化工园区监控、消防、应急等系统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和规划环评约束,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及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相关政策。利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建设基金等),整合市级现有产业扶持类、技术创新类等各类专项资金,引导股权投资类基金,加大对化工产业技术改造、高端产品发展、绿色安全生产、智能制造试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科技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争取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或基金。落实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在化工行业的广泛推广。总结放开直供用户用气门站价格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央地合作,充分利用天然气和页岩气产地相关优惠政策,确保天然气和页岩气供应量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合理性。(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市物价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二)加强协调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要会同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做好在建和建成违规产能清理工作。市国土房管局要进一步加强用地管理,严把土地入口关。市环保局要继续强化环境监管,严把环境准入关。市人力社保局要积极提供政策咨询,帮助指导产能过剩企业依法妥善安置企业职工,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指导意见》和本实施意见要求,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贯彻落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强化监督检查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依法责令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停产整顿、关闭退出。加大安全、环保、质量、节能等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污染物在线监测和联网管理。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完善政策措施,正确引导舆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要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区县(自治县)的督促指导,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完善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1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本文转载于重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