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泽县第五中学关于做好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状况工作调研报告
会泽县第五中学
关于做好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状况
工作调研报告
会泽县第五中学校 李庚党
根据《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云关工委„2011‟22号)要求,为确保我校调研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并收到一定实效,现将我校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状况进行一次调研。有关工作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我校于2010年10月8日接到通知后,就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参会名单如下:
组长:邹修刚会五中党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李光品会五中党支部副书记
成员:李庚党刘万春李开强王传卫
王加才柳发永刘甫飞李龙海
李 琼杨竣捷
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由李庚党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文件调查和汇报工作。
二、具体调研内容
(一)近三年来,在我校长期主抓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未成年学生严重不良行为发生几率逐年降低。据统计,我校从2009年至2011年违纪学生共90人,其中有81人在违纪后经教育都
有良好表现,经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校给予撤销其处分。有9人属屡教不改,他们的不良行为主要有多次打架斗殴,男生5人;多次偷窃,男、女生各1人;多次参与赌博,男生2人。其中5人自动退学,4人转学。
(二)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突出表现都具有相当高的相似性,诱发因素复杂。主要是部分未成年人存在着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聚众滋事、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严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危害主要有:(1)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课堂秩序比较混乱,自习课像赶集一样嘈杂,许多教学过程几乎成了走过场,致使教学目标无法实现。(2)学生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学生的不良行为多,宿舍卫生、学习纪律就需要更大的监管力度,并且需要面面俱到,使学生主管部门及班主任疲惫不堪。(3)师生冲突频繁。(4)影响教师的心态。对学生不良行为,教师的挫折感经常溢于言表,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迹象。(5)导致学生早恋,诱发犯罪,加重家庭教育成本。
(三)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学生、单亲家庭子女、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列举具体、详尽、典型事例)。
1、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学生
若父母文化素质差,对子女培养意识淡薄,缺乏法律意识,对子女的要求不高,他们认为学生进入学校仅仅是应付国家义务教育政策,或者是为了取得毕业证。从来不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甚至过多占用子女的学习时间进行生产劳动。在农村,特别是有的家长还没有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认为女孩上学无用处,不重视对女孩的教育。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对子女的缺点和不良行为习惯不纠正,甚至加以袒护。
2、单亲家庭子女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心理的伤害会更大。因为孩子生活在缺损家庭或者是再婚家庭中,通常不能得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孩子比生活在健全、正常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性格上的变异,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等。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因此变得性情古怪、孤僻、情绪消沉低落、忧郁寡欢、自卑胆怯,甚至走向堕落。
3、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4、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负面影响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有些学生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同时额外增加父母负担。
④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
⑤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四)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对策的意见、建议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和犯罪预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大多是从一些不良习气发展到严重不良行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由于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已经意识到但不能自律而自我放纵、任其发展,再加上有关方面不能及时引导、矫治,从而使其一步步走向泥潭而不能自拔。由于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均在生长发育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受到社会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一些严重的不良行为。当前,部分未成年人存在着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聚众滋事、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严重不良行为。这些严重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矫治,将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些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毁掉一生的前途。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进行矫治,需要学校和家庭加强教育和监管,改进教育环境,同时更需要党委政府牵头建立健全矫治体系,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进行综合治理。
实施意见或建议: 1.建立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矫治中心。
成立全县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矫治中心,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聘请公检司法、教育、村委会、老干部、群团组织、心理专家、法律工作者等各界人士组成矫治工作小组,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进行跟踪监督,建立档案卡,定期进行回访。通过讲授法制课、与未成年人谈心、组织未成年人旁听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等方式,对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治。2.坚决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建立相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的巡查组,强化治理学校周边秩序,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坚决打击和取缔游戏厅、网吧等场所吸纳未成年人等不法经营活动,做到监督、打击工作日常化,不留死角。3.组建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矫治工作队伍。重点在社区干部、退休老同志和青年中招募一批责任心强、热衷社会事业的志愿者队伍,让他们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人进行“一对一”的联系,由志愿者与有不良行为倾向的未成年人谈心、交流、沟通,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心理矫治。
第二篇:会泽三中关于做好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工作调研报告
会泽三中关于做好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工作
调研报告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社会的稳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会泽三中根据《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云关工委【2011】22号文件要求对学校各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如下报告。
一、近三年来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体格局,做了积极有益的工作,大力度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学生打架、上网、、携带管制刀具、抽烟的情况减少了很多,近三年来我校先后处分了60多人,受处分的学生行为习惯大都有所好转,9个屡教不改的学生已被欠其转学。
二、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危害
通过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违法犯罪低龄化、暴力化日趋严重。二是盗窃、抢劫成
1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三是多为团伙犯罪。四是虚拟网络诱发的犯罪呈上升趋势。
1、网吧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我镇有网吧五个,其中有四个是黑网吧。通过调研发现,网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管理上有漏洞。二是放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三是放任未成年人超时消费。四是放任未成年人浏览不健康网站。
总之,未成年人无节制上网,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诱发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一些色情、暴力、邪教或反动网站严重毒害青少年,致使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有的在网吧结交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受其影响逐渐走向犯罪。
2、“空白地带”的未成年人管理成为社会一大难题 初中辍学生、初中毕业后未升学、未就工长期游荡在社会上的一部分未成年人在管理上处于空白地带。这部分人数量很大,这些都是年龄在15-17岁的未成年人,这部分人离校后,长期处于“三不管”(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了、社会管不到)状态,常常盗窃、抢劫给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三、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由于年龄和生理等方面的变化,中学生模仿、从众心理
较强。记者调查时发现,在校园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不少原因。
三、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原因
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原因很多,但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的不良影响
目前,社会正处在一个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文化五彩缤纷,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空前发达,这对于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防御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来讲,是极大的诱惑和严峻的考验。另外,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也客观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成长。
2、学校教育存在缺陷
首先受大教育环境的影响,有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不能很好地在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其次,有些教师对“双差生”缺乏关心、耐心和信心,有的甚至放任不管。
3、家庭的不良影响
现在的未成年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一味纵容溺爱,使他们形成以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对社会和家庭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尤其是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家长无力承担教育责任,给未成年人教
育带来不良影响。生活在暴力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因耳濡目染,亲身体验过暴力侵害,心理受损明显,易养成仇恨、冷酷、撒谎、逆反等不良性格。几乎多数家长以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为衡量标准,而忽略了德育方面的教育。
4、未成年人自身的不足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转变的特殊时期。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改善,青少年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极易引起思想迷失和行为失范,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由于中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多,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也被带到了校园里。据一些教师反映,有的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向弱小或富裕家庭的学生强行索要钱财;有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学会了吸烟、喝酒等;有的学生讲哥们义气,参与打架斗殴。一位校学生为了一盆洗脚水用一把小刀伤及另一名学生内脏。伤者送往医院不治身亡,而这名学生则被公安机关拘留,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赔偿了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
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1、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形
成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组织协调,教体局、共青团、妇联、公安、文化等党政群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抓好日常工作落实。
2、加强警教共建,综合治理,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是加强综合治理,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预防犯罪工作作为创建“平安平度”、“平安乡村”活动的重要内容。二是开展警教共建活动,实行民警兼任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制度,并组织相关单位,有计划的深入中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法制讲座。
3、切实加强对城乡网吧的管理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公安、执法、工商、通讯等部门,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综合执法。二是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制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四是对提供网络服务的中国网通、中国电信、铁通,按照规定,严格服务内容、严格控制时间。五是加强网络场所的安全管理。六是加大网吧管理法津法规的宣传,在社会上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对网吧进行监督。
4、加强对“空白地带”未成年人的管理和教育
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建立未升学毕业生思想道德教育跟踪管理制度。一是由教育局建立初中毕业未升学学生档案,将他们的姓名、年龄、居住地、毕业后的去向等详细资料进行统计,并协调公安、村庄经常与家长、本人联系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一旦发现不良苗头,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二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劳动培训。三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妇女、社区、“五老”组织的作用,吸引和凝聚未成年人,提高就业本领,帮助其就业。
5、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的资金投入 尽快在我镇建立一所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综合性、多功能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并把其纳入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以活动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吸引广大未成年人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
第三篇:团县委关于做好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工作调研报告
共青团xx县委员会关于做好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社会的稳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青团XX县委员会根据《XX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X关工委【2011】22号文件要求对学校各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如下报告。
一、近三年来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体格局,做了积极有益的工作,大力度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学生打架、上网、、携带管制刀具、抽烟的情况减少了很多。
二、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危害
通过调研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违法犯罪低龄化、暴力化日趋严重。二是盗窃、抢劫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三是多为团伙犯罪。四是虚拟网络诱发的犯罪呈上升趋势。
(一)、网吧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通过调研发现,网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管理上有漏洞。二是放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三是放任未成年人超时消费。四是放任未成年人浏览不健康网站。
总之,未成年人无节制上网,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诱发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一些色情、暴力、邪教或反动网站严重毒害青少年,致使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有的在网吧结交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受其影响逐渐走向犯罪。
(二)、“空白地带”的未成年人管理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初中辍学生、初中毕业后未升学、未就工长期游荡在社会上的一部分未成年人在管理上处于空白地带。这部分人数量很大,这些都是年龄在15-17岁的未成年人,这部分人离校后,长期处于“三不管”(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了、社会管不到)状态,常常盗窃、抢劫给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三、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由于年龄和生理等方面的变化,中学生模仿、从众心理较强。调查研究时发现,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造成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的不良影响
目前,社会正处在一个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文化五彩缤纷,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空前发达,这对于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防御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来讲,是极大的诱惑和严峻的考验。另外,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也客观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成长。
(一)、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组织协调,教体局、共青团、妇联、公安、文化等党政群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抓好日常工作落实。
(二)、加强警教共建,综合治理,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是加强综合治理,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预防犯罪工作作为创建“平安平度”、“平安乡村”活动的重要内容。二是开展警教共建活动,实行民警兼任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制度,并组织相关单位,有计划的深入中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法制讲座。
(三)、切实加强对城乡网吧的管理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公安、执法、工商、通讯等部门,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综合执法。二是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制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四是对提供网络服务的中国网通、中国电信、铁通,按照规定,严格服务内容、严格控制时间。五是加强网络场所的安全管理。六是加大网吧管理法津法规的宣传,在社会上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对网吧进行监督。
(四)、加强对“空白地带”未成年人的管理和教育 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建立未升学毕业生思想道德教育跟踪管
第四篇:团县委关于做好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工作调研报告
共青团xx县委员会关于做好有严重不良行
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社会的稳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青团XX县委员会根据《XX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X关工委【2011】22号文件要求对学校各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如下报告。
一、近三年来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体格局,做了积极有益的工作,大力度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学生打架、上网、、携带管制刀具、抽烟的情况减少了很多。
二、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危害
通过调研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违法犯罪低龄化、暴力化日趋严重。二是盗窃、抢劫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三是多为团伙犯罪。四是虚拟网络诱发的犯罪呈上升趋势。
(一)、网吧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通过调研发现,网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管理上有漏洞。二是放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三是放任未成年人超时消费。四是-1-
放任未成年人浏览不健康网站。
总之,未成年人无节制上网,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诱发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一些色情、暴力、邪教或反动网站严重毒害青少年,致使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有的在网吧结交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受其影响逐渐走向犯罪。
(二)、“空白地带”的未成年人管理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初中辍学生、初中毕业后未升学、未就工长期游荡在社会上的一部分未成年人在管理上处于空白地带。这部分人数量很大,这些都是年龄在15-17岁的未成年人,这部分人离校后,长期处于“三不管”(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了、社会管不到)状态,常常盗窃、抢劫给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三、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由于年龄和生理等方面的变化,中学生模仿、从众心理较强。调查研究时发现,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造成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的不良影响
目前,社会正处在一个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文化五彩缤纷,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空前发达,这对于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防御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来讲,是极大的诱惑和严峻的考验。另外,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也客观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成长。
(二)、学校教育存在缺陷
首先受大教育环境的影响,有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不能很好地在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其次,有些教师对“双差生”缺乏关心、耐心和信心,有的甚至放任不管。
(三)、家庭的不良影响
现在的未成年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一味纵容溺爱,使他们形成以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对社会和家庭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尤其是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家长无力承担教育责任,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不良影响。生活在暴力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因耳濡目染,亲身体验过暴力侵害,心理受损明显,易养成仇恨、冷酷、撒谎、逆反等不良性格。几乎多数家长以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为衡量标准,而忽略了德育方面的教育。
(四)、未成年人自身的不足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转变的特殊时期。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改善,青少年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极易引起思想迷失和行为失范,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由于中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多,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也被带到了校园里。据一些教师反映,有的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向弱小或富裕家庭的学生强行索要钱财;有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学会了吸烟、喝酒等;有的学生讲哥们义气,参与打架斗殴。
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组织协调,教体局、共青团、妇联、公安、文化等党政群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抓好日常工作落实。
(二)、加强警教共建,综合治理,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是加强综合治理,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预防犯罪工作作为创建“平安平度”、“平安乡村”活动的重要内容。二是开展警教共建活动,实行民警兼任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制度,并组织相关单位,有计划的深入中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法制讲座。
(三)、切实加强对城乡网吧的管理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公安、执法、工商、通讯等部门,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综合执法。二是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制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四是对提供网络服务的中国网通、中国电信、铁通,按照规定,严格服务内容、严格控制时间。五是加强网络场所的安全管理。六是加大网吧管理法津法规的宣传,在社会上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对网吧进行监督。
(四)、加强对“空白地带”未成年人的管理和教育
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建立未升学毕业生思想道德教育跟踪管
理制度。一是由教育局建立初中毕业未升学学生档案,将他们的姓名、年龄、居住地、毕业后的去向等详细资料进行统计,并协调公安、村委会经常与家长、本人联系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一旦发现不良苗头,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二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劳动培训。三是充分发挥我们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吸引和凝聚未成年人,提高就业本领,帮助其就业。
(五)、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的资金投入 尽快在我县建立一所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综合性、多功能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并把其纳入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以活动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吸引广大未成年人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