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本的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3 21:4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学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本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学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本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关于学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本的心得体会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学习体会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诚然,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已成为推动人类前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当科研工作者在追求科学研究成果,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却有一部分人做出了一系列的科研不端行为,致使科学诚信屡屡遭受质疑,科学进步也受到严峻的挑战。而如何杜绝科研不端行为,使科学技术良性发展也就成了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以及管理者们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

不同的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具体原因是不一致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人性的弱点。经济学研究都假定被研究对象为理性人,这符合大多数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科研工作者的绝大多数行为必定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后作出的。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极有可能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但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所以人类自私的个性决定了某些科学工作者会丢弃基本的科学道德规范,在人欲望驱使下,明知弄虚作假有违道德,明知抄袭是侵权行为,仍然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这是科研不端产生的根本原因。

2、利益的驱动。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家的范本是17 世纪英国皇家科学院的成员。这些英国早期的绅士被认为是自由而诚实的,他们不为任何私利,只为探索真理而从事科学研究。然而20 世纪以后,科学家的队伍迅速扩大,科学活动早已经不仅是少数社会精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成为千百万人谋生的职业。而同时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投入相对有限,这些有限的科研资源成为科学家竞相追逐的对象。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大增加,科学活动和科学家的个人经济利益常常直接挂钩,致使这种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在当前的科研体制下,科研工作者自身地位的提升与完成的研究课题及发表论文的数量紧密相关,“要么在研究后发表,要么在研究后‘死亡”’。在“发表”或“死亡” 这种业绩至上主义风潮的驱使下,研究者若不发表论文就会被无情淘汰,再加上科研工作本身就背负巨大的压力。在诱惑与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这就产生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始驱动力。

3、制度的缺失。人类社会区别于其它动物群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人类学会了制定和遵守制度,这也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在科研工作中,这种制度保证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主要包括奖励制度、监督制度和惩罚制度。

目前,科学奖励系统在运行中失范,尚未建立起科学、公正的科研评价机制,所以人们不可避免地仅仅依照科研成果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来定义科学荣誉的大小。同时,同行评议制度不健全和科学界的“马太效应”使得默默无闻潜心科研的青年科学家的科学成果难以得到承认。对于科研工作中频繁出现的科研不端行为,我们需要及时予以揭露并对行为人进行严肃处理,以保持科学的公正和纯洁。然而,我们的监督机制尚显稚嫩。实际情况是对科研工作中的不端行为很难做到及时发现。根据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提供的报告,在每十万名研究人员中,大约每年只有一件不端行为会被发现,这显然比我们调查了解的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率低得多。另外,现存的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难以起到有效的惩戒作用。尽管我国已经意识到应该确立起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但到现在为止所做的实际工作还是微乎其微的。从目前的法律制度来看,只有在著作权法中,对因剽窃而造成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应予以制裁。但执法方面却存在制裁偏轻、打击不力的实际情况,难以起到惩戒和震慑的作用。

制度的缺失降低了学术不端的成本,而同时其收益又相当可观,这就使得有某些争功近利的科研工作者对这种高效费比的选择趋之若骛。这是科研不端产生的外在条件。

4、单位的包庇和社会的纵容。一旦有学术不端行为暴露出来,有相当一部分的单位领导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灭火”,保全名声,而不是积极查明真相,严肃处理责任人。现存,对于学术不端事件的查处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媒体的揭露和跟进,而不是如人们所认为的“科学共同体是一个有效的、民主的、完全自治和自我调节的系统”。这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美国科学院与美国科学基金会在对待学术不端行为上的矛盾也可以反映这个问题。美国科学院主张将不端行为的定义尽可能限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而美国科学基金会则希望将定义放宽,并加强对此类事情的监督。从我国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看,似乎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种“笑贫不笑娼”的风气,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听到“你连抄都不会”这种声音;而整个社会则对学术不端行为更是漠然置之,有时竟然怀有是一种看笑话的心态来对待揭露出来的学术不端行为。

单位的包庇和社会的纵容使得学术不端者更加有侍无恐,这是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背景。

科研不端行为,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学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它科学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科研不端行为为科学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最直接后果影响科学知识的质量,使得科学本身失去真理所应具有的属性,正如舍恩发表的假数据是不可信的,而通过《科学》、《自然》等顶级刊物的宣传,人们信以为真,而结果本身质量低劣,并不可信。

科研不端行为严重破坏科学的社会体制,影响实现科学建制的体制目标,影响科学发展的效率和进程。就具体过程而言,科研不端行为使得科学研究走偏了方向,甚至背道而驰。这使得整个科学发展进程缓慢、停滞甚至倒退,而对实现科学建制的体制目标,建立科学的社会体制有着结构性的破坏作用。

科研不端行为产生学术的信任以及信誉危机。由于科学研究团队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而科学的健康发展也是伫立在全世界的信任之上,因此科研不端行为将打破这种理想的格局,使得科学发展不能够持续进行。此外科研不端行为还有助于反科学力量的壮大。

科研不端和不当行为造成了学术资源和学术生命的极大浪费。学术不端意味着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低效。为了争夺国家有限的学术资源,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科研经费。有的学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优先为自己安排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有些早有定论并已有成果的科研问题,却还在反复立项研究、发表论文、申报成果。或是改头换面,向不同的部门申请立项。由于低水平重复,缺乏原创性研究,造成我国学术资源的极大浪费,致使学术研究的产出率低下。学术不端产生的结果必定是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一是坚持教育引导。目前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主要是针对杜撰(有时也称为造假、编造)、篡改和剽窃(FFP),但大量低水平、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在这三种不端行为之外,对科研实践的危害更为长远、更具有腐蚀性。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主要依靠引导和教育。当前应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应当以研究生为重点,在高校更加广泛地开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规范教育。加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多项相关的政策规定,并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成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

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自2010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措施,一个严肃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压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在学术共同体自我规范方面,近年来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强化学会监督责任,发挥学术期刊在引导科技工作者严守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领域,合理确定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投入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学术平等机制,从制度层面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宽容探索失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我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都就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问题列有明确条款。在强化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活动、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互动机制。由于多数科研不端行为往往涉及较为专业的领域方向,非专业人员很难察觉;而且越是高精尖的高技术领域,科学研究过程越是细微、复杂、深奥,只有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行研究人员才可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科研共同体在发现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识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技术手段,增强对不端行为的威慑力。

作为当代硕士研究生,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科研规范和治学态度。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尊重科学事实,践行学术道德。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严谨求学,诚实做人。自觉维护学校学术声誉,坚决抵制为人、为学上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在科研、论文过程中要倡导严谨学风,防止学

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与利;反对在学术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以实际行动端正和践行学术道德。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刊物引文规范。在学术论文中应明确表明引用他人成果与观点等内容;杜绝剽窃、抄袭、篡改、伪造、泄露、一稿多投和故意歪曲他人学术观点等违反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行为。要促进学术建设,共建学术伦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学术伦理道德,加强自律。弘扬诚信正义,谨承诺言,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共建学术伦理。要倡导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大力倡导学术批评,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自由讨论,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精神。

我们要了解投机取巧是不可能成就文化强国,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必须坚持原创精神,文章绝对真实的理念。我们要一起行动起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和科研伦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着力推进学风道德建设。我们要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研究,才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创新。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知”,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是每个研究生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它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莫大的帮助。因此,我将自己所见和所学的学术道德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并自我反省,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也注重学术道德伦理的提升。只有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素养才可被称为“人才”。研究生的素养与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他们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对于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因为其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使用,所以称之为问题。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行为层面的科研规范问题。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悖离的问题。“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同样,高尚的学风道德也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

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发育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文化相对于商业文化处于弱势,这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一是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缺乏批评质疑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三是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科研伦理底线受到挑战;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和作用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发生。

通过学习,我对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科学道德及学风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到加强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一些案例了解到科研活动中的一些不端、不当行为,对科研伦理及科研规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要有诚信的科研品行、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循和掌握严格的科学方法、要有责任意识、要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更要以身作则,切实的落实到行动中,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与学风建设。致力于追求科学内在的文化价值,努力担当起民族、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加强科学道德修养自律,杜绝各种越轨和失范行为,力戒浮躁浮夸,发挥科学道德表率作用,将前辈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在自己做好这些要求是,同时也要告诫身边的同学戒骄戒躁,勿贪图名利,扎扎实实做学问,坦坦正正过人生。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制度建设的滞后,社会出现普遍的道德失坠和风气败坏的趋势,向来被视为象牙塔的学术也不再是一块净土,研究生论文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屡次被媒体曝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面对形形色色的学术不端行为,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同时,自身出发,加强道德自律也是解决学术不端的关键,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彻底铲除学术不端衍生的土壤,使学术走向良性发展。

对于当前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现状,我认为一方面是研究生对学术规范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高校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也显得很不充分;研究生群体中学术失范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包括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抄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一稿多投和署名“搭便车”等;宽泛意义上的学风、学术道德讨论较多,而针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具体研究较少;理论推演性的研究较多,调查实证性的研究明显偏少;当前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络资源日益丰富,为部分研究生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创造了有力条件,粘贴复制,整合拼凑成为研究生撰写论文的主要手段,而研究生独立思考,发明创造却渐行渐远。

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进,主要是由于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对于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导致研究生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科学道德规范,很难将学术道德规范在实践中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行为。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观念对科学研究的求实精神、探索精神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部分研究生抱着侥幸心理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当前社会整体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益淡漠和功利化、生活和工作不稳定、人生发展没有稳定的预期、竞争激烈等等,造成了浮躁的社会风气。社会大环境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诱因。一些缺乏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为谋求利益,对学术不端行为置若罔闻,投机取巧,给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人有机可乘。此外,对于刊物发表的审核制度有待完善。有的刊物只为追求利益,对论文的质量和规范缺乏严格把关,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在毕业、评奖评优等方面,对论文有一定要求,而研究生学业、科研压力较大,要完成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更需要相当的精力和时间。

当前强调学术规范建设,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才会有学术规范建设的呼声,才会提出学术规范建设的要求。这就像其他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规范和规则总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任一事物如果在有了一定的发展后而没有规范和规则的话,该事物就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应该看到,我们现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谈论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等等问题的。不可否认上面所提到的种种学术不端乃至学术道德败坏等行为切实的影响着我们个人的科学道得和学风规范,我认为现在加强学术规范与学术到得建设,不仅仅是因为存在着太多的学术失范、学术道德败坏或学术腐败现象等等。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惩防结合、标本兼治。学术规范建设涉及面广,可以看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制度建设是根本。学术规范制度,需要通过学术规范机制来具体实施,学术规范的实施机制是体现学术规范制度的基本环节。在学术规范的实施机制中,最主要的是学术规范的外在约束机制和内在自律机制。学术规范在根本上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机制,学术道德则是学者内在的自我修养的机制。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对学术规范制度的运行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学术规范作为外在的约束机制,明确地规定了学术过程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在这一意义上,学术规范机制是对学术失范现象的有针对性强制约束,它是通过社会评价的方式实现的。学术道德修养是个人学术品德、品格和品质上的一种体现,所要表明的就是学术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学术制度建设中,没有内在的自律机制,就不可能有学术规范的实际实施。不管学术规范的他律机制具有多么大的强制性,学术道德的内在的自律还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术规范的运行机制也可以按其作用分为两类:一类是形式性的,一类是内容性的。所谓形式性的,主要是指形式上约定的规范,讲得比较多的如引文注释的规范、引证别人的学术观点要加以说明的规范、申明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的规范等等;所谓内容性的,谈得比较多的就是学风问题,如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学术批评等等。形式上的学术规范是初步的,但也是基础性的规范。内容上的规范具有更万方数据高的原则性,实施起来也更为复杂。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学术规范,特别是强调内容上的学术规范,并不是要追求学术观点上的同一性,相反是要维护学术观点上的差异性,从而为不同的学术观点的交流、争鸣提供适当的学术空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具有不同的学术观点甚至在我们看来相互对立的学术观点,如果有了可以共同遵循的学术规范,而且也能身体力行地执行这些学术规范,是可以有助于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环境营造的。当然,我不认为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学术观点在基本价值观上的对立会由此而消失;我认为优良的学术规范的建立和执行是有助于和谐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的形成,最终有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外在约束的作用还在于通过社会评价、社会舆论以及同行学者间的批评这样一些主要的方式,纠正或遏制学术失范现象。内在自律也很重要,但它靠的主要是学者的自我的道德修养。在社会评价和道德修养的共同作用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学术同仁按学术规范的要求行事,从而形成比较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进而推进学术规范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制定学术规范及其制度,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创造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反过来,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学术规范制度的实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我们当代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学者。我作为一名研究生,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尊重他人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引用他人的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学术成果的发布、发表应通过正常渠道,如学术期刊、有良好声誉的出版社、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验收等;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不得徇私舞弊或谋求不正当利益;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不得故意拔高或压低被评价成果的价值;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实验结果和统计资料;合作作品应按照在学术成果产生过程中所做贡献的大小原则确定署名的先后,但另有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另有约定的除外,所有署名人应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指导教师经审阅同意后为通讯作者,教师应负主要责任;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

我们青年一代,而且作为在读研究生,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在提高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重视之后,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与提高我们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崇尚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有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是我们每位研究生应尽的职责众所周知,加强科学道德学术规范是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迫切需要。知识界历来被视为社会的良心。高校学生是全社会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之一,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对社会行为、社会风气具有很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加强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从源头上治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高校广大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形成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创造活力;有利于建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秩序,提升科研水平;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科学探索之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坚韧不拔、知难而上永远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所在,我们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力量,研究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严于律己,培养自身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刻苦钻研,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

第三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12月16日,我校展开了一系列提高学术道德、改善学风建设的宣讲和汇报活动,要求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深刻了解提高学术道德、搞好学风建设对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学术生涯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场生动又深刻的报告会中,我作为今年新入学的一名硕士生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道德”一词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

“学风”一词,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孔子对弟子们说:“审问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学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当今社会,学风一般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在科研领域,学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因为其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使用,所以称之为问题。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行为层面的科研规范问题。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

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悖离的问题。“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同样,高尚的学风道德也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

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发育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文化相对于商业文化处于弱势,这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一是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缺乏批评质疑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三是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科研伦理底线受到挑战;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和作用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发生。

在当今社会学术界存在各种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学术作假行为,现在的学术研究开始变得功利化,在利益诱惑驱动下,引发各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迷失方向,淡化学术人的理想信念。而我们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命运的重要力量,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依托。所以我们应在科研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端正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

从国内外情况看,科研不端行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违反科学界通用的道德标准,或严重背离相关研究领域的行为规范;第二,不端行为是蓄意的、明知故犯的或是肆无忌惮的;第三,不端

行为不包括诚实的错误或者观点的分歧。比如:1.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包括: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2.损害他人著作权,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如将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未经本人同意将其列入作者名单,将不应享有署名权的人列入作者名单,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或排名,或未经原作者允许用其他手段取得他人作品的著者或合著者身份。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如将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为自己的发表,故意省略引用他人成果的事实,使人产生为其新发现、新发明的印象,或引用时故意篡改内容、断章取义。3.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包括:未经许可利用同行评议或其它方式获得的上述信息;未经授权就将上述信息发表或者透露给第三者;窃取他人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想据为己有。4.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包括: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多个出版物发表;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将基于同样的数据集或数据子集的研究成果以多篇作品出版或发表,除非各作品间有密切的承继关系。5.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包括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软件或其他与科研有关的物品。6.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包括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重要信息。科研不当行为是指,虽然违反科学的目的、精神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没有直接触犯明确规定的研究活动的道德底线的行为。科研不当行为的特征主要为:第一,科研不当行为以明确不违反科学共同体规约为前提,更不是一种违法行为。科研不当行为是在遵守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在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它是在合规范围内的不当,对于合规范围外的科学不当行为已属于科研不端行为。科研不端行为首先就是对科学共同体规约的破坏,而科研不当是科学研究者在其自由裁量范围内所为的行为,因此它本身并不违规。第二,科研不当行为虽然不是科学共同体规约所明确禁止,但它是不合理的,具有不合理、不公正、不合乎科学道德的特征。一个科研行为之所以是科研不当行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违反了科学的目的、原则和精神,所作出的科研行为

不公正、不适当、不合科学道德。从数量上来看,科研不当行为远较直接的科研不端行为要常见。例如,美国的一项调查统计,43%的教员反映有同行将大学资源不合理地用于私人目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教员反映有同行在研究论文上不当署名,22%反映有同行忽视草率使用数据的情况,15%反映有同行在当数据与自身先前的研究不一致时不出示该数据。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一是坚持教育引导。目前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主要是针对杜撰(有时也称为造假、编造)、篡改和剽窃(FFP),但大量低水平、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在这三种不端行为之外,对科研实践的危害更为长远、更具有腐蚀性。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主要依靠引导和教育。当前应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应当以研究生为重点,在高校更加广泛地开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规范教育。加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多项相关的政策规定,并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成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自2010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措施,一个严肃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压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在学术共同体自我规范方面,近年来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强化学会监督责任,发挥学术期刊在引导科技工作者严守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领域,合理确定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投入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

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学术平等机制,从制度层面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宽容探索失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我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都就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问题列有明确条款。在强化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活动、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互动机制。由于多数科研不端行为往往涉及较为专业的领域方向,非专业人员很难察觉;而且越是高精尖的高技术领域,科学研究过程越是细微、复杂、深奥,只有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行研究人员才可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科研共同体在发现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识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技术手段,增强对不端行为的威慑力。

作为一名学术工作刚刚起步的研究生,我知道提高自身学术道德是何等的重要,从现在起培养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许我们是无名的小辈,甚至没有任何的成果,(www.xiexiebang.com)但走进了学术殿堂,这一刻我们就应该告诫自己:学术工作是神圣的,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道德底线。我认为研究生阶段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很大。导师应以自己的品格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对提高研究生的个体学术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术上有不良倾向的学生严格要求,加强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营造学术道德建设的和谐氛围。

在今后的科研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科学严谨的原则,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研究,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严谨求学,诚实做人。作为研究生,必须坚持原创精神,文章绝对真理的理念,真实记录实验数据,绝不弄虚作假,绝不助长不正之风,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制力,努力拼搏,尽一个学术人应尽的义务,这样才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

第四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通过学院组织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我收获很多,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刻明白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对于一名硕士研究生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明确自己作为一名研究生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什么是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

二、什么是学风建设

学风一般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在科研领域,学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出来的精神风貌。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其中诚信是基本。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形象。

三、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意义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研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学习,我对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科学道德及学风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到加强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一些案例了解到科研活动中的一些不端、不当行为,对科研伦理及科研规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要有诚信的科研品行、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循和掌握严格的科学方法、要有责任意识、要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

目前学术界仍存在有科研不端或不当行为,从表现形式看,世界主要国家的学术界倾向于严格界定三类科研不端行为:杜撰、篡改、剽窃。科研不当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数据的不当使用,违反科学规则,不当的同行关系,不当的师生关系,基于产出压力的不当科研。科研不端或不当行为造成了学术资源和学术生命的极大浪费;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扼杀创新活力;违背科学精神,贻误人才培养;损毁学术界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公信力;加剧社会腐败的蔓延。在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不端行为惩处力度的同时,需要在科技界大力提倡道德自觉意识、加强舆论的引导。

近几年来,我国的科研不端案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本该十分纯洁的象牙塔中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等存在着抄袭、捏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对于我们刚刚进入专业科研领域的研究生进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教育非常必要也很迫切。

科研以及学术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潜力所在。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成熟呃学术管理制度,没有成熟的学术规范思想,这个国家就必然产生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品格卑劣的学术工作者,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学术建设而言打击将是致命的,一方面一些东郭先生滥竽充数在构筑学术大厦时弄虚作假,用假数据假实验蒙哄过关骗去科研经费,修筑出许许多多的豆腐渣工程,极大的浪费了国家资源也降低了这个国家的学术信用度,贬低了学术的神圣性,对以后的培养学术人才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那些有能力有成果的研究者也可能出于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出卖学术成果,帮助东郭先生们滥竽充数。这种行为其后果与前者同样恶劣。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网站,明目张胆明码标价贴出代写学术论文的广告,有的甚至发展成为产业链条,这种毫无学术道德可言的行为,对于整个学术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小觑的。所以科协和教育部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是极其必要和及时的。

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建构的主要途径在于:从外在方面创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内在方面狠抓养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四、研究生怎样做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工作

作为研究生这个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研究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学风建设的对象是,研究生这个成年的“非社会人”。这个群有着它独特之处,科研没有捷径,更不容许重在参与,只有在量的不断累积中才能导致研究上的质的变化,我坚信唯有通过这种办法才能走上科研的康庄大道。学风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我们必须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然而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首先得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明确自己该干什么,正如“如果人生中没有目标,那就和航海中没有了罗盘一样”。确实,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那还有谁能够明白呢?然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就是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为什么中国学生没有创新,不是因为没有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咱国人盲从、茫然的结果所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那这种现象我想是能够避免的。当然这还跟咱们中国人的从众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的时候,首先要使大家都有一个目标、理想、规划。如果我们都按着上面的步骤做好自己的大学规划,我想我们的大学生活将会是另样的景象吧。还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啊?”。你会充满豪情地回答老师:“我想当医生、当工程师、当老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我们离自己的目标是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开始降低我们的目标,一降再降,最后也就没有了目标了,一片茫然。于是就:和尚撞钟——得过且过了。

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环境能够让一个人变得卓越,也可以让一个人萎靡不振。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要像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集体,我想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然而,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纯正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是整个集体的学风提升几个台阶。为什么会有“嫉妒”一词,原因就在于有比你优秀的人存在。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输的精神。当身边的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既然他都能够做出如此好的成绩,那我呢?我们会不断地反问自己,问多了,我们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于是我们开始努力,奋斗。我想在一个集体中都能有这种良好的上进心,那么这个集体迟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团体。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最后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学风建设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学术作风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学习、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惟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学”上动脑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勤”是基础,“好”是关键,“学”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

作为研究生,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我们要尊重科学事实,践行学术道德。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耻;严谨求学,诚实做人。自觉维护学校学术声誉,坚决抵制为人、为学上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在科研、论文过程中要倡导严谨学风,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与利;反对在学术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以实际行动端正和践行学术道德。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刊物引文规范。在学术论文中应明确表明引用他人成果与观点等内容;杜绝剽窃、抄袭、篡改、伪造、泄露、一稿多投和故意歪曲他人学术观点等违反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行为。要促进学术建设,共建学术伦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学术伦理道德,加强自律。弘扬诚信正义,谨承诺言,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共建学术伦理。要倡导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五、我们的具体行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理解到,提高自身的学术道德是何等重要,我们也许是籍籍无名的小辈,也许是无甚成果起步者,站在学术殿堂的门口仰望这座不朽的建筑,这一刻我们应该告诫自己:学术工作是神圣的,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何种原因,作为一名学术工作者,都要捍卫学术的神圣性,在学术研究的崎岖小路上坚持求真求是求实求精的原则,绝不弄虚作假绝不助长学术上的不正之风,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为铸就高尚的学术人格而积极努力,为取得不朽的研究成果而不懈追求,而这也正是每一个从事或即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应尽的义务。只有做到了这些,有一天我们才有资格走进学术殿堂,为建设它而贡献生命。

我们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学者。作为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诚信科研,拒绝做有损个人名誉、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的行为。

三、弘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创新为己任,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四、争做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的先行者。大力倡导学术监督、积极开展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自由讨论,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五、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不剽窃,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六、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全力抵制各种污染科学风气的行为,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行为,积极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行为。向假冒伪劣学术宣战。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推进者,为构筑太原理工大学优良的学术风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1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风是一个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既体现着学生的外在形象,又体现着学生的内在素养。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全院各机构积极组织开展了“学风建设年”活动。我们也开展了各式各样活动让同学们在行动中改变自己的言行,共同建设我们学习的良好氛围而出份力,用自己得行动渲染周围的人。

12月29日晚上7:00在机械楼310“学风建设年”活动启动仪式。在我班胜利召开;辅导员、班主任和08级数控高专4班全体同学共同见证此刻。我们在响应学院的号召下,我们还制定了以下几点作为我们的目标;

一、我们要秉承“知行合一,始于至善”的校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要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溺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促成校园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三、要树立“诚信是立身之本”的观念,做到自尊、自爱、自省、自警。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诚信应考,展示我们大学生的真我风采。

四、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杨叔子院士说过,学习需要思考,思考使学习与实践结合而交融。我们每一名学生要努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在学习中深入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

五、要树立“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的学风建设活动,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2

1.科技工作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

科技应当是为人类生活谋福祉,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以前我总是天马行空根据幻想的事情不切实际的空想,而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联系实际,为当下做些实事和力所能及的好事。科研工作离我或许还稍显遥远,但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应当是思想认识的一部分。

2.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回想自己作为登峰班的一员,有的`时候也会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稍显松懈。而我现在认识到,越是顶尖的关键性技术,越是有着厚实的基础做支撑,所谓厚积薄发,没有大量基础理论的累积终将难以有创新核心技术的成功研发。

3.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

就像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建设我们这个强基计划登峰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创新力的源泉。而优秀的科研创新人才应当全面发展,对于理工医各种科目都有着相当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刻苦学习,早了解早接触科研工作,登峰班学子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创新科研注入新鲜血液,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始终关系着惟独祖国的兴亡,民族的兴亡,所以文风建设在大学教育中尤为重要。

教育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在全面建设上才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所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我管理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确立明确的目标,关注社会、国家大事,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在高校教学体系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不仅创造了更好的努力学习氛围,更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也创造了更越来越方便的.学习条件。任何事物几乎有两面性,互联网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全球化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更大的世界。我们可以在不离开家的情况下环游世界,找到我们试著的信息,这对我们的学习有希望。前提是我们能正确使用手机,自制力很重要。有多少学生把时间浪费在游戏和微博上。没有手机他们会觉得不舒服,每两分钟就要摸一次。大学不是高中。在高中,老师总是严格监督和把握,但大学里的一切都是靠知觉。自律真的很重要,但也很难。我们刚到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很容易控制自己“飘”。而且有一句高中数学老师的话,“大学容易”,这是大学生中曾普遍存在学子的现象。最近几天中科大有18名学分不达标的学员被学院一扫而空,让重点大学的学生本该有更强的自尊心,理工大学现在却从这个学院转到这个学院,产生了十分讽刺的效果。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学生活,所有的任务都是学习,其次是从各方面充实自己。有时打打游戏常常放松一下也可以,但切记不要痴迷。我们应该应该很高兴学校给我们提供更多了一个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应该拖住好机会,努力学习,塑造我们的未来。

学风建设不仅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班会上,我们老师说,特别是这几年,外国节日的现象不仅严重,甚至在圣诞节等别国节日,政府有关部门都会用装饰品替别人庆祝。也许很多人并没有理解这些节日的意义,只是跟着别人的脚步去刷存在质感感。就像别人一样,我做这个不像是不适应,跟不上节奏,害怕被别人嘲笑。也有一些菲律宾人把外国的节日记在心里,却丢掉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生活在中国的农村土地上,我们是中国人的后代。我们中国五千多年的我国历史佛教文化,是不是比几个外国节日影响力都小?还不够普及吗?但这些不是,只是我们的心理问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我更应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应该应该认得一本中国护照。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我们的祖国都能保护你,爱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除非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无私说话。学风建设最重要团结一致的是依靠学生的共同努力,互相鼓励,互相监督,谈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大学生。

监督,谈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大学生。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4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的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科学道德及学风问题,认识到加强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一些案例了解到科研活动中的一些不端、不当行为,对科研伦理及科研规范有了初步的认识。

用什么样的思想和舆论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问题,关系到学校在社会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展现什么样的风貌的问题。当今社会中,科学道德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各种学术造假问题屡禁不止,面对现在这种学术混乱的局面,我们研究生应该如何自处呢?

作为在校研究生,我觉得应该响应号召,更好的做好学风以及科学道德建设,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研究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研究生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科学道德主要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学风问题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所以要抓好学风建设,首先要有科学道德。

科研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有权利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进行了学习和了解,这不仅对于我们今后的学术生涯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国家的整体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的一个保证。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因为其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使用,所以称之为问题。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行为层面的科研规范问题。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协曾有报告列举了我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7个方面的不端行为和表现形式:

1、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在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科研成果中抄袭剽窃他人的实验数据、图表分析,甚至大段的文字描述。

2、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在实验数据、图表分析中,随意编造数据或有选择性地采用数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影响和误导其他科技工作者。

3、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利用职权在并无贡献的论文或成果上署名,把他人成果据为己有;将通过会议、评审等过程获得的特殊信息和思想随意向外传播;在论文被录用或成果获奖后任意修改作者排序和著作权单位;为了论文顺利发表或成果获奖私自署上知名科学家名字;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求得职称晋升,无关工作的同事、同学、亲友之间互相挂名。

4、重复发表论文。

5、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将原本可以用一篇完整的论文发表的科研成果,分为多篇投稿,降低论文质量,破坏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部分教授、博导为完成科研任务招收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研究生为自己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地教育培养好研究生,造成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大面积滑坡。

6、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在与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尽量抬高对他人的评价,滥用“国际先进、国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等词语;在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贬低前人或他人科研成果,自我夸大宣传。

7、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部分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一些已有一定学术成就,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的科技工作者,兼任太多的社会和学术职务,整天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很少。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一是坚持教育引导。目前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主要是针对杜撰(有时也称为造假、编造)、篡改和剽窃(FFP),但大量低水平、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在这三种不端行为之外,对科研实践的危害更为长远、更具有腐蚀性。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主要依靠引导和教育。当前应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应当以研究生为重点,在高校更加广泛地开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规范教育。加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多项相关的政策规定,并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成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自20xx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措施,一个严肃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压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在学术共同体自我规范方面,近年来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等文件,强化学会监督责任,发挥学术期刊在引导科技工作者严守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领域,合理确定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投入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学术平等机制,从制度层面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宽容探索失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我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都就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问题列有明确条款。在强化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活动、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互动机制。由于多数科研不端行为往往涉及较为专业的领域方向,非专业人员很难察觉;而且越是高精尖的高技术领域,科学研究过程越是细微、复杂、深奥,只有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行研究人员才可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科研共同体在发现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识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技术手段,增强对不端行为的威慑力。

作为研究生,我们更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弘扬诚信正义,谨承诺言,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共建学术伦理。要倡导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5

科学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科研工作中的特殊表现,是科研工作者应该遵循的特殊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科学道德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凡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能把个人科研兴趣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行为,都是符合科学道德的。

学风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良好的学风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不断积极向上,而且能够抵制不良习气等负面因素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正如在我校,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致善”已经在每一位师生心里深深的扎了根,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在治学、求学的过程中树立严肃认真、刻苦求实的态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时刻保持“营造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

20世纪以来,在我国所有教育和科研单位,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都是颇为关注的'热点。一方面,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而另一方面道德诚信缺失、学术造假、科研成果使用不当等问题层出不穷,给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20xx年,中国科协第七届常务委员会设立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坚持把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为青年学生重点教育的内容,并先后在全国各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了相应的专题报告。20xx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因此,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已经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急迫任务。既符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科技发展计划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学术界学术道德也严重滑坡,逐渐从社会向高校蔓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发生。根据国家教育部20xx年发出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篡改数据和文献;用虚假实验结果骗取一些荣誉;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将国外文献翻译成中文,稍作修改后发表;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一稿多投;论文写作中出现枪手、拼手、假手等。另外,各种造假,如学历、学位、学术职务、科研成果、科技产品,目前在社会上也很普遍。这些都违背了科学道德和正气的学风,没有诚信度,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学术形象,阻碍了学术进步。近年来,毒奶粉事件、蒙牛纯牛奶致癌事件、“苏丹红”事件以及瘦肉精事件不正是滥用科研成果的真实写照吗?除此之外,我们在平时查阅参考文献中,也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即发现同一篇文章出现在不同的期刊上;又或者同一组实验数据通过一定的写作技巧最终成几篇不同的论文;也有同一实验团队人员通过篡改他人论文中的实验材料,最后得出同一结论发表论文;还有一些论文中实验方法不可用,实验重复性不高。由此,我对参考文献产生了后怕,这些不端行为带给新一辈的学子除了坑害,还能有什么?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6

近阶段,许多学校都在紧抓学校的学风。工院也为此在努力营造勤奋好学,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

学风即为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学校若要创优良学风,就必需要从我们每一位同学做起,把创优良学风落到实处。

作为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翁。“增强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是此次学风建设教育的目的。就拿“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第一条为例:“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不在教室食用食物和饮料。”初看,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一条规定并没有必要写入大学生行为规范中,其实不然。如今上课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的现象在许多大学已不为罕见。大学生活已不像初中、高中那样,每天都有老师来管教,这正给许多学生创造了可趁之机。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观的基本体现,看似简单无奇的.条规,实质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遵守行为规范是我们最为基本的职责。

学风建设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学习、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惟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学”上动脑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勤”是基础,“好”是关键,“学”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检验领导干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学习热情很高,工作干劲很足,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有时候事与愿违,甚至吃力不讨好,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理论学习不够、政策理解不深、实践经验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效、丰富实践经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学风建设要在“用”上做文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始终把学习的着力点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上。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是个大量需要文化知识的世纪,当代大学生更需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院重视校园学风建设,花大力气教育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正是为了要让整个校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个人的品德修养也会在不禁意中得到提升,自觉地去求知、求真、求善、求美。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良好的学风将是我们成功之路上的奠基石。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7

11月28日,我班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集中宣讲教育报告会。报告会上,班长强调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向全体同学发出维护科学道德和营造良好学风的'倡议,并郑重承诺恪守科学道德并向一切不良学术风气作斗争。

此次活动是我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系列活动的“集中宣讲教育”部分。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关于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通知》和沈阳市科协、教委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方案》。宣讲教育活动将于11月份通过专题报告、主题征文、展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新入学研究生开展全覆盖的宣讲教育活动,并逐步把对象扩大到全体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活动重在宣讲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弘扬科学道德,建设优良学风,积极引导研究生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8

为全面贯彻落实我校学生处《关于深入开展“创建优良学风,提升文明素养”学风建设月活动的通知》,配合学校做好学风建设月的相关工作,我班于11月份开展了有亲学风建设的相关工作,并在班级优良学风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班级制度建设,以及全面管理。

我班是一个由多个专业、两个学习类种组成的班级,人数为59人。求真务实,勤奋严谨一直是我们自考3班成员学习,做事的一条准则。课上学生专心听讲,课下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复习预习相关理论知识,为进步全面贯彻落实并深入开展创建“优良学风,提升文明素养”,在班级我们召开了以“学风建设,从我做起”为的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大体流程:

1、班委认真清点本班到场人数,确保全班同学参加。

2、由班长论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3、由班委宣读“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让各位同学能够更好的明白此次活动的重要性。

4、让班级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帮助其他同学找到更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5、由同学自由对本班学风建设提出良好的建议,更有针对性的去整顿我班的班级学风建设。

6、班主任做详细的班会总结,找出其薄落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使我班形成优良学风。

在此基础上,我班还制定了相对应的班规,并针对个别同学展开交流。我们还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黑板报,来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种态度的转变,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素质的'培养,都是当代大学生应当注意的一种自我修养教育。

在此次活动中,我班学生的学习氛围明显得到很大的改善,上课率在88%左右,晚自修到课率在86%左右,比之前都有提高。现在学生都按时上课,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下课自主复习完成相关作业。按时上晚自修。早上留寝现象更为减少。

在本次为期一个月的学风建设中,我班坚持工作落实到实处,从细节上,习惯上逐步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创出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环境,为促使学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的贡献。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9

根据学校要求,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106报告厅观看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的网络视频直播报告会。

黄旭华讲述了自身研制的核潜艇的历程和经验感受以及对所有核潜艇研制人员的赞颂。演讲开始,黄教授为我们讲述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历史以及研制的全过程。他感慨到他的一生以及所有献身核潜艇研制的同志们都是无怨无悔的。此外,通过与美国研制核潜艇的时间,体积,以及性能进行比较,我国在各方面都是略胜一筹的,这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也是我国在世界上的骄傲。这是党中央果断决策和英勇引导的结果,是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是全国两千多院校,科研机构等呕心沥血的结果,是核潜艇研制人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的结果。演讲的最后,黄教授说到核潜艇研制员的一生属于核潜艇,无怨无悔,这是他们的人生观,科学道德观,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他们一生所坚守的使命,担当与责任。

施一公教授演讲主题是“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其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讲述了许多例子,尤其是其自身的读博经历,谈到了他对培养学术品位和学术道德看法。

第一部分是: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时间付出是必须的。他认为科学家一定是付出了时间精力和心血的。他告诫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真心感兴趣才不会觉得辛苦和枯燥。

第二部分将的是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如果想在科研上取得成功只靠刻苦是不行的,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是要依靠科学来创造新知识。

第三部分,施一公教授提出研究者需要具备独立人格和一些脾气,对事物要有独特的看法,不轻易的随波逐流。

第四部分则是讲述了科学研究的诚实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实事求是,二是只有自己对研究做出了贡献,才能在相应的科研成果署名。第五部分,施一公教授提出科学研究没有所谓的真理,科学与民主的关系劝导学生不要对科学和科学家盲目崇拜。

怀进鹏院士报告伊始,以三个石匠的故事引出了科学家精神,指出科学研究是枯燥的,科学家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是科研事业持续进行的不竭动力,本次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大变革时代的.科学家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主要的美德是诚实,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我们探索可能的失败和可能的成果。

第二部分,阐明亲历明德楷模的精神。感召以周光召先生的故事表明爱国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

第三部分,提出新时代青年的科学担当,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是经济社会发展之源,基于此提出四点决定因素即视野、自律、想象力、梦想。

参加报告会的师生代表对报告会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这次报告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优良科学道德和学风,践行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新使命,必将产生激励和推动作用。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10

做学问绝不是为了争名利。知识分子是社会良心的引领者,肩负弘扬科学精神的使命。

科学研究是一种修行,不畏艰难险阻,提升品格。当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有非常高的地位,也有非常大的.责任。做学问要有自信。我自己当前在科研中面临很多困难,听过报告后,我觉得需要鼓起勇气,克服交叉学科研究的困难,静下心来读书,静心做学问,以内在提升为主,做自己有兴趣而又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把荣誉作为目标。爱因斯坦说,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

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捍卫科学道德,维护学术尊严。报告中提到,汽车修理工、伊利送奶工成为优秀的动物克隆专家,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人渴望成才,人人都能成才。我国的科研实力和创新实力一天天变强。我们应当珍惜机遇,磨砺品格,不断探索,维护学术尊严,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11

“道德”一词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以德先行的优良传统,道德和诚信是每个人立于世间的基本品格,形成了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可以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高的道德标准造就卓越的人格品质。对于学者而言,科学道德规范尤为重要。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近年来,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已经作为主流思潮深入人心,部分群体因为肤浅的理解这个观念陷入了盲目追求经济而不顾道德建设的地步,使得人心浮躁、为求名求利而不择手段。对于一名学术研究者,一旦被这种思想所蛊惑,就将必然的丧失学术良知,做出有违学术道德的事情。近几年,不断有高校教授甚至是一些身居要位的领导被曝出抄袭等种种丑闻,这也使得他们的为自己行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些事实教育了每一个学术工作者,学术的生命力在于求真求是求实,每一位科学工作者他工作的神圣之处正在于,他们正在使用人类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揭示这个未知世

界的下一个真相,而这个过程有不得半点弄虚作假,那些搞科研不为科研只为名利的浅薄思想只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些事实同样也教育了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必须求真务实,坚持诚信为先。

“学风”一词,最早源于《礼记 中庸》“审问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学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当今社会,学风一般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从我们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在科研领域,学风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因此,学风建设对于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同样重要,它决定着学生对待学术的态度,关系到学术研究着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国家学术界的走向。通过在校园内进行学风建设,能让同学们树立正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独立思考和钻研,努力培养综合学习和研究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质量。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与设施,拓宽知识、提高素质。增强学习动力,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树立积极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违规现象。因为其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使用,所以称之为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的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杜撰、篡改、剽窃。具体行为包括:数据的不当使用,违反科学规划,不当的同行关系,不当的师生关系,给予产生压力的不当科研。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造成了学术资源和学术生命的极大浪费;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扼杀创新活力;违背科学精神,贻误人才培养;损毁学术界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公信力;加剧社会腐朽的蔓延。在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不端行为惩处力度的同时,需要在科技界大力提倡道德自觉意识、加强舆论的引导。科

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学术研究者自身道德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没有正确引导科研工作者的思想,一味要求数量,对于实际工作成果质量监督不力。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背离的问题。“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同样,高尚的`学风道德也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发育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文化相对于商业文化处于弱势,这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一是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缺乏批评质疑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三是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科研伦理底线受 到挑战;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和作用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发生。

由于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有关部门必须尽早完善有关规则的制定,早日杜绝学术造假行为的发生。要彻底解决类似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防惩结合、标本兼治。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坚持教育引导。目前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主要是针对杜撰

(有时也称为造假、编造)、篡改和剽窃(FFP),但大量低水平、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在这三种不端行为之外,对科研实践的危害更为长远、更具有腐蚀性。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主要依靠引导和教育。当前应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应当以研究生为重点,在高校更加广泛地开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规范教育。加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 精神,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多项相关的政策规定,并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学道 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成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自 20xx 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措施,一个严肃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压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在学术共同体自我规范方面,近年来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强化学会监督责任,发挥学术期刊在引导科技工作者严守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领域,合理确 定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投入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学术平等机制,从制度层面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宽容对待探索失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

我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都就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问题列有明确条款。在强化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活动、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互动机制。由于多数科研不端行为 往往涉及较为专业的领域方向,非专业人员很难察觉;而且越是高精尖的高技术

领域,科学研究过程越是细微、复杂、深奥,只有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行研究人员才可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科研共同体在发现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识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技术手段,增强对不端行为的威慑力。作为当代硕士研究生,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科研规范和治学态度。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 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

在有关部门积极处理学术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自觉培养科学道德意识。虽然我们现在只是一名研究生,但也是一名科学工作者,都要捍卫学术的神圣性,在学术研究的崎岖小路上坚持求真求是求实求精的原则,绝不弄虚作假绝不助长学术上的不正之风,从工作的点滴做起,为铸就人格而努力,为取得不朽的研究成果而不懈追求,而这也正是每一个从事或即将从学术研究的人应尽的义务,只有做到了这些,有一天我们才有资格走进学术殿堂,为建设他而奉献生命。学风是校风的一部分,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都需要大力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一样,意义重大,需要选择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优良学风的要求和特征学风是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和学习纪律的综合反映。学风有好、差之分,有优、劣之别,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为支持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有明确、正确的学习动机,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把自己现在的学习和祖国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具有学习动力,能为实现既定的成才目标而学习。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12

我们观看学习了关于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的视频,我深有体会。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为发展科学、繁荣学术、教书育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良好的师德规范。

但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仍有发生,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损害了学术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此外,我充分认识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报告会在大家意犹未尽的情绪中圆满落下帷幕,我们都受益匪浅,学到的不仅仅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素质,还有一颗爱国报国的心。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报告会对学术工作规范性、学风建设严谨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后要更深入地学习此次会议精神,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三位院士的精彩报告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坐标”示范课,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要像他们那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岗位上,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向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13

翻开历史的长篇,畅游在知识的殿堂之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攀登科学的高峰,离不开一根探路的手杖,而学风就犹如这根手杖,他时刻指点着我们,以至我们不会误入歧途;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需要一枚导航的航标,指引我们前进,以至我们不会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迷失方向。

作为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学风建设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个成年的“非社会人”。这个群有着它独特之处。学风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我们必须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然而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得容易的。我们首先得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正如“如果人生中没有目标,那就和航海中没有了罗盘一样”。确实。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那还有谁能够明白呢?然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就是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为什么中国学生没有创新,不是因为没有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咱国人盲从、茫然的结果所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那这种现象我想是能够避免的。当然这还跟咱们中国人的从众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的时候,首先要使大家都有一个目标、理想、规划。如果我们都按着上面的步骤做好自己的大学规划,我想我们的大学生活将会是另样的景象吧。还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啊?”。你会充满豪情地回答老师:“我想当医生、当工程师、当老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我们离自己的目标是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开始降低我们的目标,一降再降,最后也就没有了目标了,一片茫然。于是就:和尚撞钟——得过且过了。

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要像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集体,我想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然而,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纯正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是整个集体的学风提升几个台阶。为什么会有“嫉妒”一词,原因就在于有比你优秀的人存在。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输的精神。当身边的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既然他(她)都能够做出如此好的成绩,那我呢?我们会不断地反问自己,问多了,我们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于是我们开始努力,奋斗。我想在一个集体中都能有这种良好的上进心,那么这个集体迟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团体。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最后取得理想的成绩。

学风建设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学习、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惟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学”上动脑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勤”是基础,“好”是关键,“学”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检验领导干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学习热情很高,工作干劲很足,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有

时候事与愿违,甚至吃力不讨好,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理论学习不够、政策理解不深、实践经验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效、丰富实践经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学风建设要在“用”上做文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作为领导干部,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始终把学习的着力点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上。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14

近日,一则有关“华科大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而被‘本转专’”的新闻在大学生中引发震动,同时引起了广大人民的重视。该新闻被放到网上之后瞬间引发网友的热议,很多网友拍手称快表示赞同,纷纷表示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假装学习,是该杀一下歪风邪气了。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中国,在校大学生混日子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中国就讲究师道、注重传承并且拥有纯正的学风,从而才使得中国由表及里都透漏着文化的气息。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变革,在如今的生活中,有关学风的问题早已变得淡泊不堪,而中国学校有关学风建设想较于国外的一些高校学风建设而又是相差甚远。所以我对于华科大的做法极为赞同,而且我认为学风建设刻不容缓。

观望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便是主要原因之一,自制力的缺乏导致他们自己约束不了自己,在学习上无法坚持。其次相较于国外学校的“宽进严出”,中国的大学可以描述为“严进宽出”,这便使得学生在中学时期拼命努力,而在大学生活中无所事事,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正所谓是“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生活方式。最后,现在的学生的心理的人承受能力也是极为差的,社会、家庭等的各种变故也会影响着学生学业。但在这种种原因的背后所映射出的还是一种学风的缺乏,所以对于加强学风的建设,刻不容缓。

我认为,学风从小的方面说它就是一种学习风气,即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表现。从大的方面说,我认为它是一个学校集体的、稳定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拥有良好的学风,是一所学校宝贵的财富,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所学校育人环琉的重要标志。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间其臭”。由此观之,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如果在一所学风良好的学校里上学,你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概率将会大很多,并且你会把这种积极的风气带给其他同学,反过来促进这样一种良好的学风,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放眼世界,你可能就会发现,那些世界排行一流的大学除了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科研以及一流的学术成果之外,同时它们都具有最为关键的'一项,那就是优良的学风,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的灯火通明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国内顶尖的院校中,也存在着极为良好学风,例如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作为中国国内优秀的985大学,这几所院校除学生普遍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对于加强学风的建设,我认为,在个人方面,首先应该端正态度,态度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其次应该增强学习意识,强化立身之本。最后应该做到严于律己。在学校方面,校方的严格管理也是形成优秀学风—个重要保障。例如华中科技大学规定晚上心点到九点宿舍熄灯,鼓励学生进教宝或图书馆进行学习,都是有效提升学风的手段。其次,学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基础。

今年8月,教育部通知,要求高校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坚决取消“清考”制度等都是对于学风建设或改善的良好措施。只有学校敢于对于挂科的学生说不,只有把“严进宽出”变为“严进严出”,才能根治多年存在的学风顽疾。

华科大的从严治校不仅给混日子的学生敲响了警钟,也对抵制不良学风亮出利剑。这正是对学生负责,对教育的负责,对民族的负责和对国家未来的负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主动反思自己,应该主动埋下头去,摒弃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端正自我态度,严于律己,努力学习,为自己也为他人创建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学习风气,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正所谓“自在不成才,成才不自在”,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而不能游戏人生。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15

翻开历史的长篇,畅游在知识的殿堂之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攀登科学的高峰,离不开一根探路的手杖,而学风就犹如这根手杖,他时刻指点着我们,以至我们不会误入歧途;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需要一枚导航的航标,指引我们前进,以至我们不会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迷失方向。

作为研究生这个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研究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学风建设的对象是,研究生这个成年的“非社会人”。这个群有着它独特之处。科研没有捷径,更不容许重在参与,只有在量的不断累积中才能导致研究上的质的变化,我坚信唯有通过这种办法才能走上科研的康庄大道。学风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我们必须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然而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得容易的。我们首先得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正如“如果人生中没有目标,那就和航海中没有了罗盘一样”。

确实。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那还有谁能够明白呢?然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就是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为什么中国学生没有创新,不是因为没有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咱国人盲从、茫然的结果所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那这种现象我想是能够避免的。当然这还跟咱们中国人的从众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的时候,首先要使大家都有一个目标、理想、规划。如果我们都按着上面的步骤做好自己的大学规划,我想我们的大学生活将会是另样的景象吧。还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啊?”。你会充满豪情地回答老师:“我想当医生、当工程师、当老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我们离自己的目标是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开始降低我们的目标,一降再降,最后也就没有了目标了,一片茫然。于是就:和尚撞钟——得过且过了。

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要像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集体,我想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然而,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纯正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是整个集体的学风提升几个台阶。为什么会有“嫉妒”一词,原因就在于有比你优秀的人存在。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输的精神。当身边的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既然他(她)都能够做出如此好的成绩,那我呢?我们会不断地反问自己,问多了,我们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于是我们开始努力,奋斗。我想在一个集体中都能有这种良好的上进心,那么这个集体迟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团体。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最后取得理想的成绩。

学风建设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学术作风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学习、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惟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学”上动脑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勤”是基础,“好”是关键,“学”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

通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我深刻地意识到科研并非说说而已,而是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并认真完成。一篇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有广泛的阅读,在多读的过程中多动笔多思考多创新,只有当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认真完成才会有科学的研究成果。这次会议对我的影响将伴随我的研究之路一路前行,我会在学术道路上认真走好每一步。

下载关于学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本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学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本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在听过林院长、于书记、龚晓宽教授关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讲座报告,并观看电影《钱学森》之后,我感触良多,并开始反思自己对于科学、学术的态度......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拒绝科学不端行为,做一名合格的科研者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刚开始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对于自己专业的学科研究,我有着极大地热情,与此同时,怎么去做好一个调查研......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姓名:罗勇光学号:ZS12020218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学习体会 在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领导人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拒绝科学不端行为,做一名合格的科研者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刚开始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对于自己专业的学科研究,我有着极大地热情,与此同时,......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学习心得

    通过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的学习我认为坚持科学发展管可以更好的弘扬科学道德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科学道德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人类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转换。......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最终版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为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加强学风建设,我校研究生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活动,号召研究生积极参与学习,引导大家自觉养成良好......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这门课程的开展,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博士研究生的现状是,学术成果成为博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重要条件,......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姓名:樊海伟班级: 金材1404 学号: 2014510097 昨天看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视频,对我这个刚上研究生的新生来说感触颇深。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