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专业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撰稿人:王有伟
审核人:王正兵
校稿人:效文娥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为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促进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我校中高水平教师的数量,在总结以往培养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循职业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用国家与省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教育部三年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武装学员思想,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科学设置课程,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提升,强化专业职业能力的训练,严格过程管理,突出培养质量。
二、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专家指导、教学实践、教育科学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等形式,使培养对象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广泛的企业体验,熟练的职业技能、高超的教学艺术、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定的促进派和积极的推动者、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在我省乃至全国的专业教学领域,具有知名度,能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获得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
三、人员选拔
(一)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教师,应当是已经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市两级的中青年教科研骨干,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成熟,教学效果优秀,承担过教科研的课题研究并取得成果。本人在专业发展上具有刻苦与进取的精神,积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层次的发展目标。男、女教师年龄一般分别不超过50周岁与45周岁。本人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三等奖(市级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及以上)
者,应当优先选送。
(二)专业带头人培养措施
1.进一步深化我校骨干教师评选及管理办法,充分挖掘人才,将符合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条件的教师积极选拔出来。学校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每年选拔、评选、培养中青年教师充实校级专业带头人教师队伍。同时积极为其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术研究、课题开发提供时间和经费保障。
2.创造条件优先安排到国内外高校和实践单位参加进修与实践顶岗锻炼。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要立足高层次。力争在一个培养期内,使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有较大改善,专业技能与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3.学校设立专业带头人学术专项经费,为其进一步发展搭建更多的平台。
4.进一步从生产一线和其他学校引进技术名师、教学名师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充实我校专业带头人队伍。
(三)专业教师培养建设
1.培养目标
在实现我校各专业教师职称、学历、“双师”素质达到培养规划总体目标的比例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其教学研究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
2.培养措施
(1)以各专业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组长为负责人,负责安排、启动和落实对每一位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建立教学导师制度,以进一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2)大力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我校讲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
(3)鼓励教师在不脱产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升班、技能提高班,倡导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学校将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报销。
(4)深化校企合作,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分批次选送专业教师下厂顶
岗实践,并以完成企业生产工作量计入教师考核体系,坚决不走过场。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技能。使所有专业教师均具有从事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经历。
(5)有计划分批次选送专业教师参加省、市级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教学培训,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
(6)每学期坚持开展课堂教学“听、说、做、评、选”活动,主要采取观摩教学、经验交流、信息反馈、展示成果、评议总结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竞赛活动及技能竞赛活动,为他们展示教学教研成果提供舞台,创设竞争向上的氛围,促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脱颖而出。
第二篇:201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13级适用)专业代码590202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收普通高中(理科)、中专、职业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电子产品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智能测控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设备的组装、调测、维护等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毕业生具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才。毕业生具备专科文化水平,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取得至少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生可从事智能测控系统相关设备的安装、使用、检修等技术岗位以及电子仪器仪表的生产、调试、维修、使用、营销、管理工作岗位。
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
四、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1.具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文写作等基础知识,具备大学专科学生的文化素养,并为今后完成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具备工程识图及计算机辅助绘图的知识。
3.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种类、规格、标准、检测方法等基本知识。
4.掌握一般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
5.掌握常用电子仿真软件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知识。
6.掌握常见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7.掌握测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输出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
8.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二)能力结构
1.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2.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具备简单的强电应用能力。
3.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选用、检测、焊接技能。
4.掌握电子产品的仿真、制作、调试、检修和改进的技能。
5.掌握计算机硬件的识别、组装,软件的安装、维护的技能。
6.具备一定的传感器应用技能和简单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7.具备简单控制界面的设计能力。
8.具备工业电气、生产过程控制的基本工作能力。
9.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
(三)素质结构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热爱专业,勤奋努力,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具有较好组织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与终生学习的意识。
4.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理论基本知识。
5.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高职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四)岗位资格技能要求
具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备考能力,学生在毕业前取得如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1.电子设备装调工。
2.计算机调试员。
3.维修电工(中、高级)。
4.其它国家、部委和省市职业标准机构颁发的电子类职业资格证书。
五、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人才的培养采取“工学结合”小模块项目教学模式,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教学进程具体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企业单元、专业单元、文化基础单元。
企业单元即为“工学交替”中“工”的部分;
专业单元即为“工学交替”中“学”的部分;
文化基础单元为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单元,包括思政、体育、外语、体育、数学等基础课程。
(一)专业单元主要课程设置及简要说明
1.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3,学时:34学时;
主要训练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项目包含:计算机构成、操作系统、工具软件的安装与卸载,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环境,计算机病毒防护与维护等。
2.电路基础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5,学时:110学时;
主要培养学生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技能,项目中应涵盖的知识点包括:常用线性元件的特性,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及分析方法,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三相电路的基本知识,动态电路的基本知识,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等。
3.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6,学时:84学时; 主要培养学生简单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能力,项目知识点应包括:二极管、三极管特性,放大电路的分析和应用,集成运放电路的特性和基本工作原理等。
4.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3,学时:36学时; 主要培养学生简单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能力,项目知识点应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数字电路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基本的分析方法等。
5.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CAD):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2,学时:40学时; 培养学生利用电子CAD软件进行简单电路分析、设计、仿真、制板的能力等。
6.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EDA):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1,学时:20学时; 让学生了解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电路设计的过程,初步了解设计环境,掌握基本程序设计方法等。
7.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6,学时:112学时; 培养学生利用单片机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项目应包括:51单片机硬件系统和指令系统,利用C语言来编写单片机基本子程序和识读一些实用程序,建立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思路。利用仿真软件对程序进行仿真,利用编程软件对程序进行编译调试和程序下载软件的使用等。
8.用户控制界面开发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4,学时:70学时;
培养学生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能力,项目应包括:VB可视化事件驱动编程方法,面向对象基本概念,常用控件的使用和设置,图形、数据库、多媒体应用,利用串行通信实现计算机和单片机数据传输与控制。培养学生进行可视化软件的使用能力,进行控制界面的设计的能力,相关软件的自学能力等。
9.现代通信技术模块: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为主,学时:20学时;
让学生了解各种现代通信技术的种类、系统构成、通信特点以及现代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现代通信技术作为电子信息类非通信技术专业必须了解的知识。
10.电气控制与PLC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6,学时:98学时;
培养学生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项目应包括:低压电器器件及常用控制线路,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控制线路、梯形图的设计与分析及应用等。
11.智能仪表设计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5,学时:110学时;
以智能仪表设计为案例,培养学生测控系统设计中数据采集部分、显示部分等的设计能力,项目应包括:常用仪表和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以单片机为核心实现数据采集、运算、显示,以计算机数据采集卡实现虚拟仪表的测试等。
12.电气工程制图模块(AUTOCAD)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4,学时:68学时;
培养学生工程制图能力,项目应包括:制图软件使用,工程图绘制规范等。
13.智能测控系统开发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5,学时:108学时; 重点以综合抢答器和智能电器控制系统工程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完成系统规划设计,组态集成以及软硬件电路的设计、调试、安装、维护等任务。
1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块:教学模式:项目教学,项目数:5,学时:110学时; 培养学生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维护能力,重点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的培养。
(二)企业单元主要课程设置及简要说明
1.职业认知模块:教学模式:企业生产实践或校内生产实践,周数:2,学时:40学时;
职业认知模块,根据校企合作及企业生产实际,在第2学期安排两周的跟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一线或校内工厂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对职业的感情,为职业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
2.专业认知模块:教学模式:企业生产实践或校内生产实践,周数:2,学时:40学时;
专业认知模块,根据校企合作及企业生产实际,在第3学期安排两周的生产实习,让学生在企业一线或校内工厂对专业所从事的领域及岗位有一定的认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认知模块不仅是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环节,更是学生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
3.技能提升模块:教学模式:企业生产实践或校内生产实践,周数:12,学时:240学时;
技能提升模块分两个学期进行,第4学期4周,第5学期8周。学生深入企业或在校内工厂参与研发等更深层次的企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通过实习,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4.就业能力培养模块:教学模式:企业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项目开发),周数:15,学时:300学时;
第6学期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企业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项目开发)综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毕业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其他说明及要求
1.本培养方案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国家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关于修订高职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意见》,通过到企业调研企业需求人才的基本专业需求,认真分析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情况,结合学院的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条件,总结几年来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所做的改进,借鉴其它相关院校的教学模式制订而成。
2.本专业培养方案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分解,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和专业发展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兼顾专业之间的交叉和拓展。
3.本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不影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进行调整。
七、教学计划进程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13级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件1。
第三篇:电子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电子专业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为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促进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我专业高水平教师的数量,在总结以往培养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循职业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用国家与省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教育部三年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武装学员思想,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科学设置课程,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提升,强化专业职业能力的训练,严格过程管理,突出培养质量。
二、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专家指导、教学实践、教育科学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等形式,使培养对象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广泛的企业体验,熟练的职业技能、高超的教学艺术、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定的促进派和积极的推动者、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在我省乃至全国的专业教学领域,具有知名度,能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获得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
三、人员选拔
(一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教师,应当是已经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市两级的中青年教科研骨干,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成熟,教学效果优秀,承担过教学科研的课题研究并取得成果。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上具有刻苦与进取的精神,积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层次的发展目标。男、女教师年龄一般分别不超
过35周岁与30周岁。本人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三等奖(市级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及以上者,应当优先选送。
(二专业带头人培养措施
1.进一步深化我校骨干教师评选及管理办法,充分挖掘人才,将符合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条件的教师积极选拔出来。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每年选拔、评选、培养中青年教师充实校级专业带头人教师队伍。同时积极为其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术研究、课题开发提供时间和经费保障。
2.创造条件优先安排到国内外高校和实践单位参加进修与实践顶岗锻炼。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要立足高层次。力争在一个培养期内,使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有较大改善,专业技能与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3.学校设立专业带头人学术专项经费,为其进一步发展搭建更多的平台。4.进一步从生产一线和其他学校引进技术名师、教学名师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充实我校专业带头人队伍。
(三专业教师培养建设 1.培养目标
在实现我校各专业教师职称、学历、“双师”素质达到培养规划总体目标的比例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其教学研究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
2.培养措施
(1以专业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组长为负责人,负责安排、启动和落实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建立教学导师制度,以进一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2大力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我校讲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
(3鼓励教师在不脱产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升班、技能提高班,倡导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学校将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报销。
(4深化校企合作,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分批次选送专业教师下厂顶岗实践,并以完成企业生产工作量计入教师考核体系,坚决不走过场。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技能。使所有专业教师均具有从事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经历。
(5有计划分批次选送专业教师参加省、市级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教学培训,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
(6每学期坚持开展课堂教学“听、说、做、评、选”活动,主要采取观摩教学、经验交流、信息反馈、展示成果、评议总结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竞赛活动及技能竞赛活动,为他们展示教学教研成果提供舞台,创设竞争向上的氛围,促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得到
锻炼,脱颖而出。
第四篇: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最终版)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2009年3月修订)
为了提高我院专业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我院主体专业的建设步伐,提升我院的办学能力,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中级技能型人才,经学院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切实加强学院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校级专业带头人,以促进各专业健康发展。
一、培养背景
1、院级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促进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院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近几年来,我院承担的教育科研任务越来越重,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新生的数量成倍增长,迫切需要加速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院级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加速我院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我院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需要。目前,我院重点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来说,年青教师多,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在重点专业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的专业带头人,是我院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按照“敬业奉献、理论扎实、技能突出、锐意创新、钻研市场”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的专业带头人队伍,推动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我院办学水平。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个人申报,专业组推荐,学校审批的原则,从今年开始,在重点专业和主体专业确定2—3名、一般专业确定1—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力争通过3—5年培训,达到市级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
(二)培养任务
1、通过培养培训,使专业带头人具备较高思想政治觉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职业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奉献精神强。
2、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学历层次,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称和专业技术证书。要求院级专业带头人通过学历培训,获得同类专业本科文凭,鼓励已获得本科学历的培养对象攻读研究生学历;所有培养对象在培训期内必须获得中级职称,必须获得所教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3、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要求培养对象较系统掌握任教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由学校统一组织,有计划分安排培养对象下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实践累计时间要求达到一年以上。
4、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要求培养对象从事本专业教学三年以上,能胜任本专业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效果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并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所教学生在校内外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主持1-2项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每年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篇以上。
5、具有一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培养对象要能不断吸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由学校组织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要求培养对象有较强的市场就业、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研、分析能力,每年要开展市场调研1次,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6、能够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能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4次以上;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2-3次,教案要在学校网站上公布,实现资源共享。
四、培养措施
(一)加强领导
1、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卢次之 副组长:邬继金
成员:金义淼 皮业书 周乾静 宋 智 杨 硕 周奇志
王承松 杨绍华 黎正云
2、成立培养工作班子。工作班子名单如下: 组长:金义淼 副组长:周乾静
成员:廖可山 胡定松 文继志 毛彩东 胡 军 张愈忠
肖世菊 宋贤宏 唐玉莲 肖世菊 陈莹燕 周平谭 云 曹 谦 李和清 汤忠平张 华 唐志莲 杨进军 戴述栋 陈晓波
(二)具体措施
1、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与评估。对照专业带头人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由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班子的工作实绩分、分阶段逐项检查与评估,切实加强对各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督促、考核。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
2、加强密切协作,推动培养工程顺利实施。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围绕培养目标,共同协助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市场调研情况的分析,确保集体项目如期完成。
3、强化队伍管理。学校将对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管理,培养对象要制定个人受训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
4、开展带教活动。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专业带头人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结对子”的活动,切实抓好带教,让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为体现校内的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成果,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赛课活动。
5、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多方筹措经费,将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用于学科建设、教师培训、改善各专业组所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需要,为专业带头人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6、改进对专业带头人绩效的考核。工作班子要认真总结以往教师业务考评当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人为本,研究和完善考核的指标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彰显爱岗敬业精神,改进专业带头人绩效发放办法,兼顾公平和效率,明确导向,鼓励先进。
7、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工作班子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善于发现人才,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教师多一些学习机会,让想干、肯干、能干的人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8、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着重从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交1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9、“压担子”,促使培养对象迅速成长。学校对培养对象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技能竞赛等要让他们当主角,促使其沿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10、建立奖励机制。对按期达到专业带头人标准的实行奖励:一是适当提高经济待遇;二是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11、学校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档案,跟踪培养对象的发展情况。
(三)经费保障
切实落实培养经费。学校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确保经费到位。2008年起,学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10万元,用于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
附:《澧县职业中专学校首批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名单》 附: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首批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名单
周乾静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带头人 毛彩东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带头人 王本为陈莹燕唐玉莲肖世菊戴述东 黄晓明 郭凤玲 胡 军张愈忠宋贤宏周平谭 云曹 谦李和清汤忠平张 华唐志莲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带头人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带头人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带头人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带头人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带头人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带头人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带头人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 养殖专业带头人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带头人 文秘专业带头人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带头人 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科带头人 会计专业带头人
杨进军 园艺专业带头人 戴述栋 工艺美术专业带头人 陈晓波 音乐专业带头人
第五篇: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为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加大我校教师培养工作力度迫在眉睫。学校经研究决定,通过着力培养专业名师及专业带头人队伍,切实加强我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养背景
1、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促进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创国家级示范校的需要,承担的教育科研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加快我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需要。目前,对我校重点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来说,年轻教师多,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在重点专业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是我校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创新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建立和完善学校师资培养机制,建立人才梯队,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学校战略后备人才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以建设“高技能、高学历、高品质”的“三高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个人申报,学部推荐,学校考核审批的原则,从2017年9月开始,在各专业确定1-2名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力争通过2—3年培训,他们的综合素质达到市、校级名师,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
(二)培养任务
1、通过培养培训,使培养对象具备较高思想政治觉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职业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奉献精神强。
2、提高培养对象的学历层次,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称和专业技术证书。要求所有培养对象通过学历培训,获得同类专业本科文凭,鼓励已获得本科学历的培养对象攻读研究生学位;所有培养对象在培训期内必须获得中级职称,必须获得所教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3、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要求培养对象较系统掌握任教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由学校统一组织,有计划分安排培养对象下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践。
4、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要求培养对象从事本专业教学三年以上,能胜任本专业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效果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并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所教学生在校内外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主持或参与1-2项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鼓励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
5、具有一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培养对象要能不断吸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由学校组织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要求培养对象有较强的市场就业、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研、分析能力,每年要开展市场调研1次,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6、能够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要求培养对象能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
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2次以上;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2-3次,实现资源共享。
四、培养措施
(一)加强领导
1、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成立培养工作班子。工作班子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二)具体措施
1、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与评估。对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由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班子的工作实绩分、分阶段逐项检查与评估,切实加强对各专业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督促、考核。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
2、加强密切协作,推动培养工程顺利实施。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围绕培养目标,共同协助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市场调研情况的分析,确保集体项目如期完成。
3、强化队伍管理。学校将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管理,培养对象要制定个人受训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
4、开展帮教活动。加强校外校内帮教活动,利用各专业相关行业的资源,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培养对象还应主动从教学、技能、科研等方面帮助和培养青年教师。
5、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多方筹措经费,将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用于学科建设、教师培训、改善各专业组所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需要,为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6、改进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的考核。工作班子要认真总结以往教师业务考评当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人为本,研究和完善考核的指标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彰显爱岗敬业精神,改进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发放办法,兼顾公平和效率,明确导向,鼓励先进。
7、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工作班子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善于发现人才,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教师多一些学习机会,让想干、肯干、能干的人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8、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着重从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建立奖励机制。对按期达到名师、专业带头人标准的实行奖励:一是适当提高经济待遇;二是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10、学校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档案,跟踪培养对象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