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上海世博会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调查报告
《关于上海世博会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东方学院08电气 李思远
社会实践主题:上海世博会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调查
社会实践时间: 1月28号至2月3号
社会实践地点:浦东
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东道主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一直为世界各国争相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的成功,是全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可,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也必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一.带动地区发展
上海世博会正成为全世界应对危机、拉动发展的共同机遇。但是纵览历史不难发现,世博会留下的精神遗产将远远大于物质遗产。
万季飞告诉记者,举办世博会不但标志着国家的强大实力,而且也将推动举办地的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强化周边经济合作,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上海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是世博会的筹备却成为上海及其周边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股强劲的力量。筹备期间,世博经济每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2%,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
经过测算,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直接收入将接近110亿元,交通、住宿等间接旅游收入将达800亿元。世博会需要的大量人才,也将带来巨大的就业机会。
目前,全国各地正积极筹备参与上海世博会工作。世博会也为推介各地形象,扩大各地对外经济科技文化合作,促进各地相关机构和企业参与提供了平台,并为各地乃至全国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多种经济取向
据权威部门统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有250亿元的直接投资,由此带来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经济价值,而届时参观人数也将达到7000万。由此,世博会需要高水平的融资、商业、旅游及法律等专业服务,市场空间巨大。对于资金雄厚的创业者来说机会多多,如世博市场开发、世博园建设、会展服务、建筑装饰等。对于小本创业者来说,微小型创业机会也不少,如工艺纪念品销售、世博商品专卖、旅游经纪等。
众所周知,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从“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绿色食品如野生菌菇、无土蔬菜等,迎合市场发展和百姓消费需求,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
越来越高,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此外,一些提倡健康饮食的餐馆也将成为新的消费需求热点,蕴藏着丰富的商机。
从黑白文字的短信,到图文并茂的彩信、彩铃、移动网址„„拇指经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市场奇迹,年产值已高达300亿元。中国现有手机用户3亿多,还正以新增数千万户的规模持续增长,使得拇指经济的发展底气十足。在2006年底,手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用户信息终端,移动增值业务的收入将达到640.5亿元。如今包括英特尔、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跨国企业在内,纷纷启动移动通信领域的风险投资计划。因此,创业者只要有合适的项目,就能获得创业资助。
汽车“后市场”经济的崛起让淘金者看到了巨大商机。其涵盖汽车维修、保养、装修、美容、清洗、年检、后续保险、防盗、安全、二手车交易等多个领域。据央视调查:目前我国60%以上的高档私家车主有汽车美容需求;70%的私家车主愿意安装防盗报警设备„„罗兰贝格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规模将达1900亿元。据业内人士介绍,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快修等领域的创业门槛并不高,投资额约5万-25万元,小本创业者也适合。
最近几年,上海的旅游经济迅速崛起,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四大新兴产业之
一。尤其是从2004年起,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而黄金周更是为旅游经济推波助澜,其消费已占全年旅游收入的20%。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诸多的商机,除了旅游用品销售、特色旅游服务、经营经济型酒店等传统途径外,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网络用户的不断激增,旅游信息搜索引擎开发成为又一个新的淘金地。
创意经济涉及广告、建筑、艺术、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音乐、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诸多领域。最近几年,上海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创意产业约占GDP的7.5%,并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创意创业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作用,特别是本身没有太多资源的创业者,可通过独特的创意来获得各种资源,包括资金、人才等。此外,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在校生、在职人员也适合选择这种灵活的创业方式。
在追求时尚、独特、新颖的时代,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他们不满足于百货公司里现成商品,于是,DIY经济火热升温,并因此成为新的淘金地。与一般的小店不同,这些手工作坊提倡“Do It Yourself(DIY)”的新消费理念,其卖点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制作产品的过程。对消费者来说,是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体验创造的快乐;对创业者来说,则在尝试全新的创业方式。
三.对社会的全面响将
与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辉煌见证。但无论从地域经济的拉动,还是从产业链多维作用方面,世博会的影响将更加全面。
世博会能把一个时代的文明成果高度集中起来,通过主题思想加以完善化、系统化;展会期间将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合作,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包括太阳能技术,新型环保交通工具,节能设备,资源循环技术,固体废弃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等。
上海世博园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里曾是黄浦江两岸的“贫民区”“污染区”;居民多达1.8万多户,一些家庭数代同堂,几个家庭挤在一间屋子里;工业厂房混杂其间,钢铁、化工、发电企业烟囱高耸、塔吊纵横。
世博会的召开将促进城市改造,道路、过江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将支撑起世博会,还将支撑起整个上海。这里将从旧社区、破厂房升级成为旅游、展览业等第三产业聚集的区域。
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上海把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随着世博会申办工作进入倒计时,表盘上那分分秒秒都躁动着的指针撩拨起所有关心世博会的人的心弦,特别是与世博项目休戚相关的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毕竟400公顷的申办会址上有60%-80%都将是绿地。绿化对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城市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而且还能带动经济增长。
首先,绿化对上海的城市建设有促进推动作用。据了解,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多条与黄浦江垂直的绿色植物走廊,将绿化带从滨江地区延伸到城市腹地,犹如现代城市与大自然连接的纽带;在满目绿意的衬托下,一条长四五百米、专供游人徜徉观光的花桥将横跨浦江两岸,成为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标志性建筑。世博会之后,将根据这一地区的城市雏形改造博览会的空间,将其融入上海市区。绿色走廊和运河将予以保留。穿越黄浦江的花桥也将保留,它可把散步的游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园,在展览会之后,作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为上海的又一标志性景观。
其次,绿化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004年2月2日上海被正式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上海也提出了要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在1990年,上海还处于还清债务阶段;但就2004年上海全年新建绿地18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内环线内基本消除绿化500米服务半径盲区,建设了一大批大型公共绿地;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建设的城市绿地将更多。在绿地建设中不仅突出生态功能,更加注重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景观功能。以这种发展势头,到2010年,上海达到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不仅如此,绿化还会带动经济的增长。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缘故,上海的房价将会有所增长。房地产投资方面有数据显示绿地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绿地总是“泽被”周边---公园附近的房价几乎没有不“草长价高”的。近年来,公园附近的楼价每平方米至少上涨1000元,靠近绿地的楼盘的平均销售套数也会高出远离绿地的楼盘许多。缺少绿色的家园就缺少了宁静、安详。
第二篇:上海迪士尼乐园对周边地区旅游业影响浅析
上海迪士尼乐园对周边地区旅游业影响浅析
摘要:2009年11月,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获得国家批准。这意味着耗资约250亿元人民币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正式启动。但是全国各界对此看法不一,从总体上说,笔者认为上海迪士尼项目并非百利而无一害。本文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后对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冲击作用。
关键词:上海迪士尼 优势 劣势 建议
2009年11月,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正式获得了国家的批准。同时上海迪士尼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外商投资娱乐项目。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意义似乎不仅限于此,它还蕴含了长三角地区对于经济战略转型的想法。但是全国上下对于上海迪士尼项目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歇,诸多方面各执一词。而本文将从与旅游业相关产业构成的角度从利弊两个方面对上海迪士尼的建设作进一步阐述。
(一)建设上海迪士尼的优势
1.1上海迪士尼项目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拉动效应 1.1.1上海迪士尼项目将直接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
据统计资料测算,上海迪士尼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总计约上万亿元的GDP总值,同时直接提供上万人的就业岗位。迪士尼项目初期是以投资拉动为主,待建成之后则以消费拉动维持,这对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倡导的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宏观政策是相一致的。
统计表明,一方面,2007年东京迪士尼乐园接待游客数为2542万人次,2008年巴黎迪士尼乐园接待游客数为1530万人次。而2008年,仅上海旅行社接待的游客人数就达到了1400万人次。如果考虑到其他途径进入上海的游客,其数量将更加可观;另一方面,目前中国12岁以下孩子有2亿多,2亿多孩子加上陪同的成人,总数将突破5亿。因此,从客流量方面看,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人气似乎不存在太大的问题。这样,上海的旅游、酒店、餐饮、观光、交通等产业将直接受益。政府部门研究报告显示,若以每年3000万游客计算,上海迪士尼乐园全年门票销售将达近60亿元。而按照以往迪士尼产业链效应,1元门票拉动8元消费,也即单计算行食住、游购娱等基本消费,迪士尼每年带来的服务业产值将达480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09年浦东新区GDP总额的15.2%,相当可观。而480亿元的收入只是产生于吃用住行等最直接的服务业,并不包括周边地和房地产、动漫等文化产品和工业增加值等。
另据报道,目前,借助“迪士尼概念”,迪士尼乐园周边的土地、商铺、楼市近期立即升温,地价和房价迅速上蹿。故迪士尼项目对于周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
1.1.2上海迪士尼项目将直接造福上海地区旅游相关产业
1.对旅行社业的影响
旅行社在旅游业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承担着旅游产品设计、组织协调、信息传递等职能。上海迪士尼的落成,其所带来的巨大客源,将极大促进长三角地区旅行社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组织、旅游形象宣传等方面的能力的提高。旅行社的发展规模、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其在旅游产业结构中的水平将在这次机会中大大提高。
2.对旅游酒店业的影响
①增加酒店收入。由上文的统计资料可知,乐观估计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为上海每年带来约3000万人次的游客,如果按照每位旅客逗留在长三角地区的时间为 3天,平均每张床位 150元计算,预计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将每年为长三角地区的酒店业带来约 100 亿元的收入。
②促进酒店业的结构调整。迪士尼落户上海加速了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酒店业的国际化进程,许多国内外的投资商看准了长三角酒店业的巨大商机,国内国际知名的酒店将相继入驻长三角地区,从而促进长三角的高端酒店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此外,经济型酒店也会进入到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经济型酒店简单舒适,且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满足中低收入以及家庭单位出游旅客的需求,而这一批旅客人数又占相当一部分,由此将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型酒店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
因此,迪士尼入驻上海将会推动上海乃至长三角酒店行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国际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同步快速发展,实现酒店业的结构优化。
3.对旅游交通业的影响
迪士尼乐园的开发将迎来对大批的游客,因为游客对旅游交通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旅游交通的可达性与及时性,要求相关方面配置高速、便捷和大容量的道路交通网络和交通工具。迪士尼乐园大量的游客极大影响着城市交通的流向和流量。
4.对旅游景区的影响。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日趋成熟,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资源竞争、产品竞争、市场竞争走向形象竞争,而主题公园在这一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主题公园渗透着当地比较独特的文化内涵并把其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较为独特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在长三角地区,苏州、无锡、杭州 3 个城市先后选择主题公园作为其独特的旅游形象。苏州依托著名的苏州园林形成了以苏州园林为拳头的旅游产品。无锡作为众多电影、电视剧拍摄的外景地形成了以唐城、欧洲城、三国城和水浒城为主的影视城主题公园。杭州市则相继建成了宋城、未来世界和杭州乐园。这三座城市在主题公园的建设上都巧妙地采取了错位竞争的战略手段,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城市旅游形象。
5.对旅游购物业的影响
相比于我国较为落后单一的旅游购物业,迪士尼乐园在旅游商品的销售运作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迪士尼乐园一般都建有商业广场等设施,商业广场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游客掏出口袋里的最后一分钱,因此商业广场各处的设计都非常讲究品位、独具匠心,经营种类繁多的以迪士尼人物为主体的迪士尼乐园纪念品及礼品,大多数游客在关园后都会聚集在这里进行最后的消费活动,受迪士尼动画产业的感染,使迪士尼乐园的动画衍生品销量一直保持高位运行。
1.2上海迪士尼项目将促进上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设是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因为迪士尼项目的建设带来的经济收益主要将会是第三产业所创造的,重点依靠了服务业,而不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与工业,也不是近两年投资过热的房地产业。而当上海迪士尼建设时和建设完成时,它将解决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不论是物流方面还是会展经济,旅游业等等,上海迪士尼的建设与应用大大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外,上海迪士尼项目带动的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符合我国基本发展方针的,它有利于我国人民生活的整体提高,进一步带动整体小康水平的发展,而第三产业水平也正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同时国家也在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世界强国每年的GDP中,第三产业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服务行业的水平上不去,就不能更好的拉动内需,就不能更好的刺激国内经济,从而就更要依赖其他国家。上海迪士尼项目在这方面可谓是一针强心剂。
1.3上海迪士尼项目为当地制造新的文化地标,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会成为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后又一新的的世界文化潮流标志。迪士尼象征了中国的国际化发展,也象征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在上海世博会之后,这样一个迪士尼乐园的建设好比是对于长三角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一针强心剂,让大家继世界博览会之后再次齐聚上海。
众所周知,迪士尼西方文化的代表。而欧美的文化风格与中国传统的文化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子女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欧美文化,在孩子的传统教育中也一直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上海迪士尼的建设将在中国大陆内给绝大多数中国家庭一个直接接触欧美文化的机会,它让我们的教育不再单一,让我们的孩子渐渐有了了解世界,感触的世界的欲望,多文化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如此来看,上海迪士尼项目从某一方面来说弥补了我们传统的文化教育的不足,让我国的青少年的成长也不那么单一。
(二)建设上海迪士尼的劣势
2.1上海迪士尼项目建成后存在盈利不确定性
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后或许并非如国人所愿那样能创造巨额盈利,其不确定性有三: 1.上海迪士尼建成后将形成东亚三家迪士尼乐园并存的局面
目前全球共有五个迪士尼乐园,分别分布在美国的洛杉矶和奥兰多、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中国的香港。如果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的话,它将是全球第六个、亚洲第三个、中国第二个迪士尼乐园。并且与与东京、香港迪士尼乐园相隔不远,这三家迪士尼乐园之间,特别是上海与香港之间是否会形成竞争态势,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据统计,香港迪士尼乐园落成后,赴港内地游客激增三成。即便如此,总面积1.26平方公里的香港迪士尼2005年投入使用以来,一直账面亏损,经营惨淡。上海迪士尼乐园若建成,势必会对香港方面造成直接冲击。不仅内地80%以上客流会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的亚洲(特别是东南亚、东北亚)旅游资源,完全有可能分流香港的旅游客源。目前来看,东京方面的经营效果远好于香港,而东京迪士尼经营好的原因也是因为日本人也有容易接受西方的文化的传统。而中国香港迪士尼在赔钱,而这又怎么保证上海迪士尼一定能赚钱呢,东京的迪士尼相比于香港的更加国际化,而香港的迪士尼相比于上海的国际化。众所周知,大陆游客到香港旅游基本都会去迪士尼游玩,假如上海方面的情况和香港的基本一样,不能不质疑上海方面的盈利能力。
2.内地游客消费水平并未达到相应高度
上海迪士尼乐园到底是属于谁的乐园?上海迪士尼是属于中国广大老百姓的吗?参考香港和东京迪士尼的门票价格,折合到人民币,大概为300元一人。如果这样算的话,光是一家三口的门票价格就要900元左右,这还不算园区内的饮食、购物与在上海的住宿费用,况且这样的园区建设在东南沿海,假如华中或者西部的家庭要来游玩的话,路途上的成本似乎也非常高昂。如此算下来,对于一个中国一般家庭来说,来一次上海迪士尼的成本确实有些高。而内地相对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也更愿意陪同孩子选择香港的迪士尼游玩。所以,上海的迪士尼的自身定位也很关键,一方面要考虑到上海本身固有的两个主题公园经营,另外一方面要考虑到面向对象的问题。
3.上海周边主题公园的重复建设与主题公园盈利不确定性
上文也提到,在上海周边地市中,已经建成运营了若干家主题公园,并且上海迪士尼建成后将会与上海另外两家家主题公园——上海野生动物园与上海锦江乐园形成犄角之势。如何协调这几家主题公园的经营方向,形成差异化、层次化经营,以分流客流将是决策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另外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国多个主题公园中,目前盈利前景并不乐观。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中国的主题公园有30%亏损,45%持平,15%盈利。而上海旅游景区策划专家刘云平则表示,目前开发建成的主题公园只有2%盈利,3%维持运营,而95%则已倒闭。面对这样的状况,上海迪士尼真的能够一枝独秀吗?2亿的中国儿童他们的家庭都能负担得起价格不菲的门票和其他相关如交通、餐饮、住宿等费用吗?按惯例,门票收入和酒店收入等是迪士尼盈利的主要来源,但其他相关产业的收入也占了很大比重。东京迪士尼2007年吸引物及表演收入占44.2%,商品销售收入占32.2%,餐饮收入18%,酒店收入5.4%,其他占0.2%。如果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乐园本身的话,其盈利空间将非常狭小,无法实现利润乘数发展效应。
2.2迪士尼项目在上海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带动效应
如今的上海正在带领着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并且上海目前已有两个娱乐性质的主题公园,而迪士尼建设在最多也就是取得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不是雪中送炭。故迪士尼对华东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可认为是有限的。
而迪士尼乐园若建在一些发展仅次于一线的城市的话,这样也许会把这些次线城市拉到更高城市的位置,从而提升了中国整体经济水平,这样中国也不会过度依靠东南沿海经济。而华中地区或许是首选,因为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在进一步增大,我国华中地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具备,劳动力充足,如果迪士尼建设在华中地区,可以带动华中以至于西部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世界了解一个不只有北京上海的中国。
2.3上海迪士尼项目对周边景区的挤出效应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上海迪士尼项目的建设与营运对周边地区原有项目、在建项目、待建项目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限制同类项目经营条款、占用原有项目土地、使同类项目难以持续经营下去等。
迪士尼乐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游乐场,而是一个由配套的酒店业、休闲旅游业、旅游商品等构成的休闲度假地,这必将会对周边地区类似的竞争性产业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
上海迪士尼乐园落地可能对周边区域相关产业带来的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相关产业与项目、土地资源与就业几个方面。
1.产业与项目的挤出效应问题
迪士尼主题公园的经营模式可能会对主题公园周边区域的游乐园、酒店、餐馆及休闲娱乐场所产生一定的挤出应。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游客前去迪士尼乐园消费就必然减少游客在周边景区(点)的消费水平。为了避免项目雷同而产生的恶性竞争,凡迪士尼主题公园有规划的相关项目,周边区域在规划新项目时就要避开,这样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就处于被动地位。
2.土地资源的挤出效应问题
迪士尼公司要求主题公园周边不可有高层建筑,并要由迪士尼公司经营公园周边大部分餐饮、酒店和娱乐设施。这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开发有一定的限制,从而产生挤出效应。
3.就业的挤出效应问题
上海迪士尼在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开业营运方面可能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如果这些就业岗位全部由周边区域居民拥有的话,可以有效降低周边区域的失业率。但迪士尼工作人员结构复杂、素质要求高及来源地广泛。如果本地居民不能胜任这些岗位的话,还会产生对原来在该地区工作人员的减少现象。
4.物价上升带来的挤出效应问题
迪士尼乐园的开发会引发大量劳工的涌入与随之大规模的客流,随之而来的是局部地段的拥挤、治安情况的恶化、周边区域的物价、房价水平上升等问题,这些负的外部效应成本将会由景区周边地区居民直接承担,从而导致居民日常生活成本的增加。
2.4上海迪士尼项目所造成的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容小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全球都在致力保护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留意上海迪士尼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与文化侵略现象。迪士尼的运营主要侧重在四大业务领域,分别是主题乐园和游乐场、影视内容制作、媒体网络平台和其他相关消费产品。这些行业大多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在追求多极化的今天,我们必须首先致力于保护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不被外来的唐老鸭,米老鼠所侵蚀。而迪士尼乐园最直接的受众是我国广大少年儿童,他们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者,必须重视相关外来文化对他们价值观与文化认同感所造成的冲击。如何在迪士尼乐园中营造中西文化和谐共处的氛围,使米老鼠与孙悟空共舞,这是相关决策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结合以上的分析,上海迪士尼的建设确实是利弊共存的,但是我们同时也有理由相信,我国一定可以,也是有足够的能力来经营好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并且可以通过上海迪士尼项目最大程度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且解决一部分国家宏观问题,最终让我国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加国际化。
第三篇: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影响论文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影响
关键词:世博会;上海;经济;发展
摘要:从筹办到向着举办发起冲刺,上海世博会8年来的不懈求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的精心演绎,正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诠释和生动实践。
“通过上海世博会,人们看到中国领导人眼中未来——一个全人类参与合作与共享的多极化世界“
今天,世界的目光正在聚焦“东方明珠”上海,在上海世博会上,科学发展这个令人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伟大命题,将在中国世界续写!
正文:
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在世人面前。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经济的“奥运会”,将有200多个国家和组织大约7000多万人参与,历时184天,是一个举办时间长、参与国家多、涉及面广的世界盛会。它不仅能让全国人民打开眼界、触摸世界,促进各种文化大融合大碰撞,而且是促进长三角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机遇。嘉兴市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上海筹办世博会的有利契机,坚持“行政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接轨理念,抢抓机遇,主动参与,做足世博“文章”,对接“世博经济”,努力使嘉兴成为临沪世博旅游的第一城,承接世博产业转移的集聚地,为全省参与世博、服务世博起到门户作用、示范作用和引擎作用。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长三角是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2008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7.0%,创造了18.28%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0.04%的财政收入和37.05%的外贸出口。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必然进一步加强上海作为长三角增长极地位,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博会将加速长三角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上海的集聚。在资金集聚方面,上海世博会预计直接投资将达30亿美元,加上世博会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投资,所需资金量巨大,仅仅依靠上海自身的能力,资金受到很大限制,会直接影响举办效果。长三角其它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地区。在世博经济的集聚效应下,长三角的资金将加速汇集上海。在信息集聚方面,世博会举办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平台,向世界各国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优秀成果。届时,各类大容量的信息集聚上海,上海将成为国际、国内的信息交流中心。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首先,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通过资金投入、技术升级和政策扶持等因素影响第二产业结构,加速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2008年上海人均GDP己经达到7599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折算成美元为9500美元(以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价1:8计算),而据统计人均GDP从5000美元到10000美元超越,传统产业将面临“技术门槛”,关键是要整合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世博会是第一届信息化的世博会,必然促使上海将信息化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突破口,而世博经济更有利于放大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外资流入量,从而进一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其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还将进一步强化上海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世博会展台显示了当前全球工业化国家最新颖的产品,它们往往是各国顶级高新技术的结晶,代表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会展国的骄傲。上海作为展示舞台的东道主,必然受到两大方面的驱动力:一是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压力;二是从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落差中获得的启迪。在产品展示、展评的竞争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的这种驱动力,必然会对会展城市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尤以东道主上海为最。上海是我国都市中最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城市,限于条件,多数科技人员不可能出洋考察交流,阻碍了创新思路的拓展。如今,全球顶级的科技成果送上门来,这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机遇,它必将在全市范围内激起创新浪潮的涟漪,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促进上海经济中心建设强化区域特色优势
一是依托上海市场,集聚发展优势产业。主动承接上海在产业上的辐射,壮大提升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形成电子、光机电、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临港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等4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我市已有1800多家工业企业与上海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有20多家出口创汇企业在上海设立办事处,有10家企业到上海保税区投资办厂,工业合作已发展到生产配套、联合开发、合资合作、定牌加工、赴沪投资、项目配套、成果转让、商标使用、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工业合作形式也从原来的单纯引进为主,发展到现在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为我市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二是依托农业传统优势,发展都市型农业。全面搭建接轨上海商贸平台,大力建设临港、临沪农产品集聚区,壮大现代都市型农业,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立签证点,扶持和建设了一批区域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为上海提供农副产品。三是依托紧邻上海区位优势,提升物流企业水平。注重与上海物流业的对接,吸引上海物流企业特别是国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落户嘉兴。总投资达1750万美元的沃尔玛华东区配送中心开工建设,总投资3.6亿元嘉兴港粮食物流码头一期工程竣工。嘉兴·中国南方纺织城、海宁皮革城二期基本建成,“宜居嘉
兴”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同时加强与上海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探索通关新模式,完善“大通关”体系。
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的优势:
优势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历次举办的世博会,包括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和2005年将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博会,基本上都在发达国家举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举办世博会,不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推动,而且将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申办信心,促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尚未加入国际展览局(BIE)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优势二,快速发展和日益开放的中国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正在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并已成为WTO的成员。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实际GDP总量增长了6.3倍,实际人均GDP增长了5倍,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2.4倍,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中国还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高速度增长,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到2010年,中国GDP总量有可能达到19万亿元,按当前汇率折算约合2.2万亿美元。在中国举办世博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优势三,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拥有5000年的辉煌历史,是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悠久的历史为中国留下了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龙门石窟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各国人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古老而生机勃勃的中华文明将为世博会提供前所未有的、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及意义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参考文献:《从上海世博会的筹办看开放的中国》、《从上海世博会看发展的中国》
第四篇: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对上海世博会的影响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对上海世博会的影响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 键 词:】上海·世博·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一、前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又一次巨大进步。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注重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的创新突破,这与本次上海世博会要求高度契合。
二、主体
调查背景:低碳经济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念,最早由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第一个提出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理念的充分体现和实践,而“绿色”、“生态”世博是这一主题的重要内涵。
调查分析:“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世界博览会的口号,也是世博会158年所传承的精神。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新世纪主办国家、地区和各类参展者竞相通过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展现绿色、节能与环保的大舞台。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并非偶然,因为人类社会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新科技革命酝酿与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上海世博会举办的时间点,是正逢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侵蚀着城市的活力和生活质量,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前不久在丹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向世界传递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希望和信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将传承世界博览会的传统,成为展现新时期人类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的舞台;中国将同世博会的各类参展者一道,不遗余力地倡导、传播节能环保理念,交流、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引领人类未来的生存模式。
调查目的:
1、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
2、把握低碳经济模式的特征
3、分析国内外低碳经济的现状和前景
4、结合2010上海世博会,明确低碳经济模式对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调查过程:
1、4月10日--14日2、4月16日--18日3、4月19日--22日4、4月23日--26日
查找、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的设计(网络搜索、平面媒体查找)到学校附近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及回收(网络搜索、个别访谈)网上发放调查问卷、咨询相关人员(网络搜索、平面媒体查找、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的分析及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制作PPT(网络搜索、平面媒体
1/
4调查时间:2010年4月6日--26日
调查地点:湖南省各大高校
调查对象:中国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
2、网上收集咨询
3、咨询相关人员
4、平面媒体查找
人员组成:许燕妮、李薇薇、覃梦佳、邓丹、王芳、易青、兰星、闫林、林安娜
基本概况:
1、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包含三方面的内涵:
首先,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C0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其次,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碳排放低增长、零增长乃至负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
第三,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
2、低碳经济模式的特征:
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旨在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由于人为碳通量只占地球大气碳通量很小的比例,低碳经济中“低”的要义在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碳中性,即经济发展人为排放的C02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C02实现动态均衡。因此,低碳经济本质上属于碳中性经济。
低碳经济效应:改善环境,提升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3、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提倡大家从生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碳排量,通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4、“低碳经济革命”
1)改善大气环境:单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可以减少20%至24%的能源需求量,并可每年节约数千亿美元。目前已经有一些低碳能源,如风能、核能、太阳能等,在进行大规模的利用,并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还有一些即将发展的新技术:比如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新型交通燃料、以及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控的信息技术等,都为大量减排提供了潜力。
2)提升能源安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迅速上升,提高能源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很多国家议程的首位。大幅降低能源依赖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有利。
3)扩大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如果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成本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获得,那意味着GDP的增长可能加速而不是放缓。对兴建CCS电厂、新能源、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新的投资将促进产出并创造就业。
4)新能源产业具备显著的低碳经济特征:新能源是与传统能源相对应的一种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有时候还常常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是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可以大大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环境。
5、低碳经济概念深入上海公司
目前沪深股市拥有低碳概念的上市公司众多,220余家低碳经济相关上市公司:
1、政策制度:包括政府的扶持力度,如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节能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等等。
2、研发实力、核心技术:低碳经济尤其新能源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短期内可以获得突破的领域值得密切关注。具有核心技术、自有知识产权、具有可持续性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可以获得高的估值溢价。
3、综合业绩成长性:低碳经济特别新能源公司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风险可能很大,如果非低碳的常规业务具有较好的稳定增长业绩,可以提高公司投资的安全边界,因此在对低碳上市公司评级时候,对低碳业务、非低碳的主营业务都要作详细的分析,业绩明确、可持续增长的公司无疑更具投资价值。
6、世博会区域生态规划的原则
1)国际世博会会址的规划原则(1)追求和创建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流趋势;(2)强调不同尺度的景观自然连续性与本地文和态元素的融合;(3)滨水区成为几届世博会选址的热点,在规和设中如何利用滨水区的开放性、亲水性以及流动性;(4)对公共开放空间生态功能区的划分,生态道络建设以及与各功能区景观的耦合、城市森林坡地生态系统构建、以及科技互动展示设施的建设成为现代历届世博会生态规划中值得关注的亮点;(5)“3R”(减少资源消耗[Redc]增加源的重复使用[euse]、资的循环再生[Reccle])的态设计理念已成为代世博会生态规划和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2)我们根据上海世博会的生态建设目标和上海区域人文地理的环境特征,对世博会公共开放空间区域提出如下生态规划基本原则:(1)近自然生态系统原则(2)地带性植被特征为主的生态区规划和建原建立以本地物种为基础的适合本地动植物群落长的生态环境(3)功能和配置相协调的原则(4)生态走廊与各功能区及景点连接的系统原则(5)人-科技-自然元素的互动原则
7、上海世博志愿者:报名总数超过59万人,68%以上是在校学生,共有40多万在校大学生积极报名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其中已选拔的园区志愿者候选人72034人中,大学生占总数的90.6%;已入选的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57168人中,大学生占入选总数的35.5%。上海市将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气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乐观向上、热情可爱的活力的“海宝一代”。
8、世博会区域生态规划的建议
世博会生态建设不仅是“生态上海”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各大城市进行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实践和示范项目。
1)对世博会会址和周边区域现有生态要素(植被、形、地貌、土壤、水体、景观、建筑、文化等)进行研究和评估
2)对世博会区域功能分区、生态规划、技术规程等进行绩效评估
3)优化生态功能区景观构建,关键种选,群落结构置及模式“低碳生活”
调查结果:此份调查问卷分单选、多选、简答三大项,共发放100份,书面发放30份,网上投放70份。回收95份,有效91份,回收率95%,有效率95.8%。
1、95%的大学生对低碳经济有一定了解并愿意从实际情况支持低碳经济;90%的大学生觉得低碳经济会对2010上海世博会产生了积极影响;90%的大学生十分关心“全球变暖”的现象;85%的大学生都想参加环保组织;82%的大学生觉得个人应该加入节能减排活动;70%的大学生认为2010上海世博会实施低碳经济政府公共政策和执行是最为关键的力量;65%的大学生认为2010上海世博会中建筑节能领域在低碳工作中占最重要地位;35%的大学生参加过环保知识宣传活动;30%的大学生参加过植树活动;20%的大学生参加过清扫街道活动;15%的大学生参加过环保募捐活动。
2、只有15%有分类处理垃圾的习惯,只有25%的大学生对节能产品有一定的了解;65%的大学生家的住房供暖系统采用的能源是煤炭;只有15%的大学生觉得目前生活的地方环境质量很好;只有15%的大学生平时出行使用自行车。
三、结语
我们第三组分工协作,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收集咨询、咨询相关人员、平面媒体查找等调查方式,我们对全球关注的低碳经济经济问题以及即将来临的2010上海世博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具体总结了以下几点:
1、低碳经济的重要性:1800年,全球城市人口只占人口总量的2%,而目前已经超过50%。就科学技术革命而言,人类已经历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有科学家预测,21世纪上半叶科技将有可能出现新的革命性变革。而适应人类城市化进程的绿色革命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旋律,以节能、环保为重点的新能源、新材料将成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也因此而广受重视。
2、低碳经济对2010上海世博会的影响: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强、科技水平较高、智力资源丰富、城市开放度高,有基础、有必要在低碳经济上率先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又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目前上海处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起步阶段,应聚焦重点,从关键性领域进行突破,进而推动全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3、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主动宣传低碳经济: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要争当世博志愿者:恪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遗余力,尽己所能、服务世博。
4、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前景
1)低碳经济前景无限光明,孕育长期投资机会。从政策、技术、业绩增长潜力等诸方面考察,一般在低碳经济,特别是新能源发展的初期,由于整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上游的资源、设备的需求剧增,常常供不应求,因此目前我们更看好低碳上游产业。
2)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2009年3月,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布绿色富豪榜,在上榜的全球100位绿色巨人中,中国内地占17席,在这17人中,11人从事太阳能产业。
◆中国已有超过150台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是采用此种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在不到8年时间里突破了1千万千瓦,年增长速度接近翻番;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供应着世界40%的光伏产品需求;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占世界总产量的50%和总安装量的65%,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
◆中国企业生产出了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
◆中国水泥余热发电效率世界领先,已开始向国外出口技术和设备;
◆中国是国际碳市场最活跃的一员,并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建立了环境交易所。
3)2007年,中国的项目融资达到108亿美元,中国五大银行工业效率项目贷款达1063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项目(不包括大水电)投资较2006年增长91%,达到108亿美元,据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在2008年中国政府4万亿的经济激励计划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提高为重点投资领域。虽然我国离低碳社会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前景是广阔的。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将来必定会形成一个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良性循环的局面。
第五篇: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2010年世博会在我国大都市上海举行,对此我们感到很骄傲,很自豪,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世博会结束后会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
2.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其次,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提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
(3)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 贸易的快速发展
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通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 可以通过上海举办世博会,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多方来客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
1(4)为国内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由申博为引擎、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的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给中国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在世博的作用下,综合实力的加强将赋予上海更大的优势,未来几年上海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时,申博成功所引发的“会展经济”更能带来滚滚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其利润率高达20%至30%。
(5)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可以预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甚至辐射到全国。
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举办此次世博会将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以创新为基石,以科技展示和文化展现作为其实现教育功能的两大手段,以科技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行,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举办此次世博会将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以创新为基石,以科技展示和文化展现作为其实现教育功能的两大手段,以科技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行,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提出:21世纪上半叶,中国在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要以举办这一盛会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世界文明理念,提升文化吸引力。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集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瑰宝,成为中国这个千年文明古国在2010年世博会上的“国家名片”。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也将成为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又一重要形式。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提供平台,从而为中华文化吸引力的提升提供沃土。
上海世博会上,各参展国家的展馆及其展示,都是各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其间的2万场文化演艺娱乐活动中,将有许多是参展国组织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活动。通过建筑、音乐、戏曲、舞蹈等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华文明的精髓将在 2 与世界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碰撞甚至摩擦中得以延绵,中华文化的内涵将得以丰富,中华文化的实体将得以发展。
要充分发挥好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提振市场信心、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关键要着眼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要进一步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加快国家文化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在筹备举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里程碑。
三、对于中国发展的影响
1.中国因为一届成功的世博会 其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会显著提高 中国将继续以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的发展中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
2.上海的房价将再一次有质的飞跃 世博园附近将会出现一系列高档住宅区 满足祖国各地明星 2milk 领导 炒房团们的需求。
3.中国的一些施工队将在所谓“中国速度”修建出的场馆在未来几年的大修中取得相当丰厚的利润。
4.现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将会在未来的常委甚至国家主席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5.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会极大程度上的再次刺激上海的GDP发展 同时刺激全国各城市进行效仿 在未来几年中国的各大城市应该都会有各种等级的国际盛会举办 中国的GDP水平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四、对于其他方面的影响
1.促使“中国品牌升级”,中国人更牛!
世博时间长,人流大,此次世博的成功举办,将使中国,中国人在世界更有底气,更有人样了。世博的品牌影响至少有30~50年,因此,无论内外投资、文化交流、国内外贸易都将引来一个新的高潮。外国人在中国,中国人将在全世界有更多的机会。
2.“世博经验”将值得借鉴推广
通过成功举办此次世博会,主办方、承办方、合作方、赞助方及众多的商业机构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管理经验,无论从政府、NGO赞助企业无论在管理模式、商业机制上都进行了有效地创新。
3.“世博园区”将进行二次开发
世博园区的“二次开发”必将成为重点。世博园区有2.28平方公里,除了部分永久性建筑不拆除外,其他临时性场馆将全部拆除,世博园区的再建设将是一个重大课题。
4.“世博科技”将进一步产业化
世博期间各国全力向观众展示的各类科技必将为精明的商家带来丰厚利润。
5.“世博文化”将结出丰硕之果
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蕴含着重大商机。6.“世博创意”将使中国更精彩
无疑此次世博已是创意的一次大展示、大普及、大教育。后世博时代的商机还体现在更多其他方面。此次上海世博会,处处都有“创意”的身影10,不论是各国场馆的设计还是所展示的各国特色产品和科技,都是创意的结晶。
7.“低碳理念”将大行其道
此次世博以“伦敦零碳馆”等一批以推广低碳技术,弘扬低碳文化为特色的案例馆,使全球进行了一次低碳文化的大展示、大普及。
8.“城市建设”将更加人性、环保
此次世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界上各个国家与城市都亮出了自己的特色、绝活、经验,这给以后城市的建设者、经营者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教材。
9.上海将更加国际化,上海人将更亮!
世博在上海举办,促使上海进一步成为“世界城市”,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经济更加有吸引力、辐射力,上海的商机将更多、更猛、更广,上海城市将进一步国际化、创意化、时尚化,上海人将更亮、更能、更行!
10.“世博精神”将大放异彩
历时半年,近7000万参观者,几百个场馆•,几万项文化活动,特别几年•来成千上万世博人,从各级政府、各国人民,社会各界,他们支持世博、参与世博、宣传世博、理解世博、热爱世博•,期间迸发出来的创意世博、低碳世博、科•技世博、文明世博、友谊世博、时尚世博、健康世博、平安世博、快乐世博、美好世博••等许许多多经验、精神、文化将更值得总结、发扬、推广。某种意义上,其影响力远远大于XXX亿的门票收入,大于期间的商业利益,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这首航母在需要加油时与奥运一样又给了一个核动力!使中国航母成了双引擎的航母,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有希望、更有力量!
除此之外,世博会还可以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贸易的机会和经济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中国周边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各国和国内现代科技的了解,将促进国内科技的迅速发展,带动新一轮各国到中国投资的热潮。由于我国人民通过世博会对各国的民俗民情的了解,使出国旅游的热潮更迅猛,促进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同时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方法,可见世博会给我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