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纯爱记忆穿越一代代人 70后80后晒山楂树之恋
纯爱记忆穿越一代人 70后80后的“山楂树之恋”
从小说到电影,《山楂树之恋》讲述的“史上最干净的中国式爱情”,让60后的“老山楂”们心酸落泪。在网络上,70后、80后心底的那棵小小的山楂树也被点亮,他们发帖回忆自己拥有的纯真爱情,“像电影的延续”,让网友感动。每个人心底都有棵小小的山楂树,在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70后
春天 一起默坐小水池边
“我们每天一起上学放学,路上不会说话,一前一后保持一两米的距离。”70后的网友“xxxiang1998”在天涯论坛讲述了自己小学时和同一个大院的同班女孩玲玲之间的感情。采访中,“xxxiang1998”多次表示自己不方便透露大院的具体地址,但保证在帖子中所写的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真实的故事。他在帖子中写到,妈妈这样叮嘱他:“她叫玲玲,你们上学在一个班上,她比你大三天,要照顾好她,不能让班上的同学欺负她。”刚8岁的“xxxiang1998”经常被同学欺负,但他却因为母亲的嘱咐,成了“玲玲”姐姐的保护神。“xxxiang1998”回忆说,他被老师留下来开小灶的时候,玲玲也会在大院门外等他,监督他做完当天的功课再一起回家。每个春天在对面的小山顶上水池边,两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没有说一句话,或者傍晚在山顶一起玩亲手制作的风筝。“xxxiang1998”回忆称,那四年中多少个夜晚一起温习功课,已经模糊,但这些记忆也是抹不去的。后来,两人因为转学而分开。
虽然事情过了这么多年,“xxxiang1998”每次回去看婆婆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从沧白路、小什字、重庆饭店到朝天门走一圈,但再也没看到“玲玲”出现过。他说,只要听到有人喊“玲玲”,心里总会不由自主地跳动一下,把周围看一遍。
80后
甜蜜 一元一串糖葫芦
“看到老三给静秋包脚,就让我想起每次坐公车送她上班一样,怎么也看不够。”26岁的余海(化名)通过情感QQ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初恋。2003年刚到南京读大学的余海在网上认识了在重庆的槿月(化名),“也许是缘分吧,我们网恋了。”2004年,大学毕业的槿月到了南京工作,“因为我那时还在读书,没有任何经济基础,她不敢告诉父母。”家境并不好的余海表示,自己一月只有500元,槿月刚到南京每月也只有1000多元工资,“她跟人合租,一月要花900元房租。那一年,物质很贫穷,精神很富足。”
余海住校,每周末才和槿月见一次。遇上槿月休息,余海就陪着她在市区公园转悠,每晚回去,湖南路上一家卖糖葫芦的铺子都会打折,“一元一串,我们一人一口,吃得很开心。”但发现了女儿坚持到南京的真相,而且过得这样艰苦之后,槿月的父母到南京把女儿接回了重庆。两人都以为这段感情会这样结束,但分隔两地两人的心还是在一块。“天天打电话,我还存钱,放假了偷偷去重庆看她。”槿月的父母最初对余海的反感也改变了,槿月的母亲告诉记者:“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这样专一了,但孩子的感情,我现在也不好干涉,看她自己的选择。”
两人以为,等余海毕业,就会在一起,没想到2007年,余海考取了上海的公务员:“我不想让她受苦,如果我去重庆,工资也很少。”没想到槿月误以为他不想到重庆,因此提出了分手。三年了,余海还是没能忘记槿月,槿月也一直在感情的路上磕磕绊绊。
虽然不乏女孩子追求,但余海表示,只要槿月不结婚,他就会一直等下去:“我希望我们纯纯的爱,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恋爱诊断书
那种内敛,和死生相连
婚恋专家周小燕表示,《山楂树之恋》不仅是一个怀旧的爱情故事,而是对情感世界新的展望。之所以引起网友共鸣,是因为它体现了一代人对爱情对婚姻的反思,它对年轻一代人的爱情观也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对待爱情应该返璞归真。[本文由114大学生网——大学生的百事通 收集整理]
周小燕认为,在十多年前直至几十年前,一个简单的信物,一句沉重的诺言,那种含蓄,那种内敛,却和死生相连。这就是纯真的爱情。如今很多人把对物质的追求作为衡量幸福的标杆,他们忽视了过程之美,没有铺垫的结果,往往索然无味,从而导致很多人怀疑爱情。爱情需要物质,但是爱情不等于世俗,纯真、美好、无邪的东西是每个人内心最向往的,周小燕坚信,放下盲目攀比和世俗的成败,向纯真致敬。真爱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