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核心经营强化细节管理努力推进全市邮政和谐稳定发展

时间:2019-05-13 22:1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突出核心经营强化细节管理努力推进全市邮政和谐稳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突出核心经营强化细节管理努力推进全市邮政和谐稳定发展》。

第一篇:突出核心经营强化细节管理努力推进全市邮政和谐稳定发展

文章标题:突出核心经营强化细节管理努力推进全市邮政和谐稳定发展

突出核心经营强化细节管理

努力推进全市邮政和谐稳定发展

同志们:

2008年全市邮政工作会议暨二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今天召开了。

下面,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范文搜网-http://www.xiexiebang.com]2005年全市邮政工作回顾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按照“抓基础、抓关键、抓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经营,强化执行,稳抓闭环,促使全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开创了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奋力发展,企业效益稳步提高

2005年,经过全市邮政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实现了如下几大主要经营目标:

全年收入指标超额完成,到2005年底全市邮政业务收入完成万元,较上年增长%,完成年计划的%;完成收支差额万元,较上年增长%,完成年计划的%;市局现业及大冶市局、阳新县局全部完成了收入收支差计划。

邮政业务取得新进展,由省局单列考核之一的函件业务,通过实施“一把手”工程,超额完成了全年业务收入计划,累计实现收入万元,占年计划的%,另外两项单独考核的特快、物流业务因受计划较大的影响,存在欠产;邮储业务和集邮业务是拉动全局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到2005年末全市邮政储蓄余额净增万元,实现业务收入万元,完成年计划的%,同比增长%;集邮业务实现收入万元,完成年计划的%。

通信建设迈上新台阶。按照省局网点建设标准,完成了10个骨干网点的装修改造;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团城山邮区中心大楼的改造,使局容局貌得到根本转变;积极筹措资金,新增一批办公及生产计算机设备和邮运车辆;全局通信建设取得了分营以来前所未有的成绩。

财务状况明显好转。货币资金年末较年初净增长万元;资产负债率为%,较年初下降了个百分点;用户欠费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年末较年初减少万元;固定资产盘活收效显著,为企业减负近200万元。

确保良好服务与安全生产。全年各项服务指标都达到了省局要求,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处理问题,实现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

二、主动出击,经营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金融类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我们一手抓上规模,一手抓调结构,保持了邮储业务的快速发展。精心组织跨年度邮储竞赛、季度短程赛等各种形式的业务竞赛,做到全年赛事不间断,并及时调整业务旺季与淡季的发展政策,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坚持效益发展原则,加大骨干网点的装修改造和低效网点的调整力度,增强网点自然吸储能力;采取低成本手段,成功接收商业银行撤点,累计接收余额近万元;重视开发农村市场,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发展农村邮储;快速应对各种市场信息,以国家整顿教育储蓄为契机,加大业务宣传力度,合理开发新储源;着力提高绿卡发放量,通过发挥绿卡统版和两网互通的优势,以校园和农村两大市场为重点,加大了绿卡发放力度;广泛开展联合经营,发展与联通、移动、电信和社保等各行业的合作关系,积极巩固与开发中间业务,在全区成功开办了代收电费业务,累计代收电费达2.3亿元。

二是邮递类业务迎难超常发展。

函件业务是所有邮政业务中发展最难的业务。为了做大邮政的这项核心业务,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积极创造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业务发展。采取专业联手策略,成功开发了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帐单业务;实施数据库营销,发展商函业务;关注万达等重点大客户,创新服务手段,培育了首个年用邮量超百万的大户;推行项目认购制,发挥能人作用,收效明显;紧抓社会热点,成功开发书信比赛、廉政系列明信片、高考大礼包等新业务;通过政策激励、能人营销与专业营销相结合,大力发展企业金卡业务,虽然提前完成了揽收量及收入计划,但丝毫不放松,继续抓住年底旺季开展销售贺年邮资明信片短程竞赛,一举实现万枚销售量。

速递业务以薪酬改革为契机,有效调动了揽投队伍的积极性,增强了专业市场开发能力,全年新增大客户家;依托“全夜航”,精心组织中秋“思乡月”活动,拓展邮政亲情服务领域;加强联系经营,集中精力做好二代身份证、火车票等单证照业务;全年共实现业务收入万元,完成年计划的,比去年同期增长%。

物流业务以仓储配送为主,通过积极搭建仓储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发展协议客户家,全年完成全网配送吨;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建设三农服务点230个,启动了洗衣粉、种子等农资配送业务。

报刊业务按照“大收订保存量、常年收订保增量”的工作思路,通过实施

第二篇:强化管理 突出应用 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强化管理

突出应用 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肃南县教体局党总支书记、副局长 张凤飞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县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4所,其中完全中学、职教中心、城镇小学、幼儿园各1所,九年制学校6所,六年制学校4所;在校学生4839人,其中小学生2277人,初中生1335人,普通高中学生451人,职中学生181人,学前幼儿595人。有少数民族学生3206人,占学生总数的66.3%。有教职工536人,专任教师495人,其中小学教师239人,初中教师140人。

截止目前,全县各中小学配有计算机763台,生机比为5.8:1,师机比2:1。各学校配有图书86000多册,小学生均图书17册,中学生均图书23册。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46套,拥有电子白板教室39个。8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站,宽带覆盖率达100%,中小学信息技术开课率达100%,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网上共享。

2针对我县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现状,我们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了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技术骨干、教学骨干提高培训。坚持校长要懂、骨干要精、教师要会的目标,坚持边建设、边培训、边普及的原则,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强化技术骨干培训。积极选派网络管理员、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参加省、市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水平。县上每年暑假都举办一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班。采取集中理论培训和分片现场培训的形式,为每所学校培养了1~2名设备管理员和计算机教师,为引领学校其他教师积极应用信息化设备开展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二是组织教学骨干培训。通过组织参加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计算机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活动,使一大批学科骨干教师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

三、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点体会

1.观念的转变和思想认识的提高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方面引导中小学校长、教师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提高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及校长的培训。

2.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就像组成语言文字的字母和部首一样,没有设备,信息化将无从谈起。为此,我们积极做好省厅下达的以县为主的信息化环境建设试点工作,完善教育城域网功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继续多方筹措资金,购置信息化设备,大力改善信息化环境,尽可能地为信息化资源运用创造条件。力争今年在数字校园、班班通和资源库建设上有所突破,为全县学校更新配备微机教室,建成1~2所乡镇学校标准化校园网,开展信息化建设评估,树立一批县级信息技术工作示范校。县局电教中心启动教育视频、图片、课件资源库建设。

3.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在讨论教育信息化中使用最多的“高频词”就是应用。应用是难点,更是落脚点和归宿。为此,我们要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认真落实信息技术课程计划,规范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保证开课质量。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活动,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制作优秀多媒体作品。促进信息化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继续加大对中小学校长、教师和网管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下大力气抓好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建设。

4.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工具运用于提高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为此,我们继续举办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以及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广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各个方面积极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与途径。

第三篇:突出“财力建设”坚持“又快又好”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工作讲话)

同志们:

桃红醉酒,万象更新。开拓奋进的2004年,我们已经昂首走过。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商**发展大计,同绘**小康蓝图。下面,我就如何又快又好地发展我县经济,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在思想上形成“又快又好”发展的共识

2004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提速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富县,务实兴县”的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县呈现出领导班子团结,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4亿元,同比增长11.2%;人均GDp增加额1464元,增幅排全市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8.71%,排全市第1位。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比增长22.5%。实际利用外资460万美元、省外境内资金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8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6.1%,在全市排第6位。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其总产值增长率为48.5%。在全市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中,排名比上一年上升了3个名次。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九件实事”任务,获得了全市第三名的奖励。创建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级卫生县城一举获得成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省排第16位,进入全市前3名。成功举办了唐天际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全省农业产业化扶贫现场会、全省食用菌年会等大型活动。

愈是形势较好,我们愈要保持清醒头脑,看到我县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快、结构不优、效益不高、后劲不强、整体不平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发展不快,主要表现在同全省其他县市比较,发展速度仍居于中间水平;结构不优,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比中第二、三产业比重低,特别是第二产业比重低,支柱企业少,骨干企业少;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企业效益差,县乡财政仍然十分困难,重点支出还不能有效保证;后劲不强,主要表现在缺乏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工程;整体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各项工作参差不齐,综治工作是全省的先进,而计生工作差距甚远。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在短期内仍然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计划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强力推进以工业化为主的“三化”进程,突出抓好财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综合考核排名前进两名;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亿元,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增长%;实际引进外资万美元,增加万美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元;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增长%;计划生育脱帽进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三争二”。

要实现以上目标,推动安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首先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要高度统一“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的认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的要求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迪。科学发展观就是又快又好的发展观。我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些工作甚至步入了全省、全市先进行列,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处在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的发展阶段。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课题。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重点在坚持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关键是坚持协调发展,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切实加强薄弱环节,更加注重“三农”工作,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根本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障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二要高度统一“加快发展高于一切”的认识。要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必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大于一切;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先于一切;发展是根本大计,必须重于一切”。当前,安仁的发展来势喜人,但形势更加逼人,不仅要应对入世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双重压力,还要面对兄弟县市各显所长、咄咄逼人的区域竞争。任何抱有“缓一缓”、“压一压”、“等一等”的思想,都于事无补,任何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牢骚怪话,都是倒流逆行。要立发展之志。贫穷定会受气,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牢固树立发展唯大的思想,自觉把“第一要务”摆到第一位置,自觉把发展放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自觉做到“为官一任,发展一方”,“不见发展,誓不罢休”。要谋发展之道。从自己的有利条件着眼,优势资源入手,把握一切可以把握的机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扎扎实实抓发展,方方面面促发展,闯出一条又快又好的发展路子。要求发展之实。发展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当前,一个地方发展的好坏,关键是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生活环境是否得到改善,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各级各部门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多做为人民谋利益的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多做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事。“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所有工作都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三要高度统一“抓发展必须突出抓财力建设”的认识。江泽民同志指出,“财力的强弱,对国家的强盛和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县级财政对于巩固基层政权,确保县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安仁发展不快,关键是财力不足;财力不足,根本就在于发展不够带来的财源基础薄弱,收入规模小。有些乡镇和部门抓财源建设的观念和思路还没有调整过来,抓财源建设的手段和方式还不多,片面强调缺乏资金,过分依赖传统的行政手段推动财源建设,对如何发挥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综合导向作用,以及如何从管理与服务上促进财源建设研究不够、力度不大,导致财源整体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效益不稳、后劲不足、骨干财源单一的现象十分突出。要摆脱现状,走出困境,就必须突出抓好财力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破除“发展无望,脱贫困难”的悲观主义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主义的观念,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突出抓财力建设”、“抓财力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意识,做到工作部署上重点突出抓财力建设,力量安排上重点倾斜抓财力建设,舆论导向上重点宣传抓财力建设,业绩评价上重点考核抓财力建设。

二、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在工作上强化“又快又好”发展的措施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推进安仁社会和谐发展,必须确立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一)突出抓好财力建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实现安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重点在财源建设,难点在提升质量。县委、县政府将2005年确定为财源建设年,提出了增加3000万元财政收入的目标。这是立足**实际确立的任务,必须想方设法实现好。

1、找准生财之道,做大县乡财政“蛋糕”。一要着力开辟新生财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园区优势、政策优势和比较优势等有利条件,采取市场经营手段,努力挖掘国有资源、优惠政策的潜力,增加财税收入,不断开辟新的财源增长点。要进一步争取中央、省、市财政的体制支持,进入国家“三奖一补”笼子;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做到“吸四面之源,壮安仁之财,纳八方之资,强安仁之政”;进一步抓好科技型、资源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会服务型、劳动密集型等民营企业的发展,每个乡镇都要新建1—2个税收过10万元的工业企业。二要努力壮大现有财源。调整存量财力结构,优化增量财力分配,突出重点资金投入,进一步壮大以粮、油、茶、草、菌、药、猪、烤烟等农业特色产业为主的基础性财源,以建材、轻化、冶炼、能源、矿业等工业制造业为主的主体财源,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服务、流通等第三产业为主的税收型财源。三要大力激活“沉淀”财源。做活“两个盘活”文章,对国有企业实行全面改制、改造、改组,实现从直接投资、直接办企向间接投资、间接办企转变;对城市资产,采取政府垄断、市场运作、公开拍卖的方式,做到能卖的则卖,能经营的经营,能参股的参股,以存量引增量。

2、完善理财之法,切深财税改革“刀子”。要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坚持“职能归位、联合征管、综合执法”的原则,加强联合征管办公室与财政、国税、地税的配合力度,形成高效率运转机制。要进一步推进综合财政预算及其执行制度改革。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科学预算”的原则,拓展综合财政预算改革的宽度和广度,规范分配行为,统一分配政策,加大统筹力度;健全完善预算执行制度,实行“算拨分离,相互制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减少人为因素,实现财政运行效益的最大化。要进一步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坚持“缴罚分离,收支脱钩,适度考核”的原则,实行“一个渠道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出”,核定统征项目,统一征收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做到单位开票、大厅征收、财政统管,确保该收的一个不漏,不该收的一个不收。要进一步抓好资金调度。坚持“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分厘必争”的原则,牢固树立“节支就是增收”的观念,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以“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方式进行“货比三家”,最大程度地提高财政节支率。

3、凝聚聚财之力,握紧财力建设“拳头”。要增强抓财力建设的意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富裕程度,与领导的财力建设意识和认识程度,聚财、理财方式紧密相关。要牢固树立“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观念,树立“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信心,把财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形成抓财力建设强大合力。努力完善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财税工作“一票否决”制和目标考核制,坚持“以目标评价功劳,以绩效衡量价值,以考核决定升迁”;进一步建立完善财力建设激励机制,对完成责任目标的单位和领导给予重奖,乡镇新增税收一律超收全返,充分调动各乡镇各单位抓财力的积极性,实现安仁财税源源不断,活水长流。要着力改善财力建设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有新的财源建设观念,坚持环境先行的原则,一方面要大力改善投资硬环境,下决心加快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缓解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富有吸引力的软环境,减少对市场竞争的直接干预,为各种经济实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政策和法制保障。

(二)全面加强“三农”工作,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核心为农民,关键是增收。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1、落实政策惠农。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扶持“三农”政策。要加大对农业税全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村税费改革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决不允许讨价还价、敷衍了事;要加大对扶贫、产业等扶持性、引导性政策的研究力度,千方百计争取省、市的支持;要结合小康示范村、沼气、改水改厕、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重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性,加大培训力度,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2、做强产业富农。没有产业的发展,农民增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狠抓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壮大坪上食用菌有限公司、香港威达公司、豪峰茶开发公司、平背丰源公司、东南阳光公司等龙头企业,积极培育食用菌、豪峰茶、脐橙等具有**特色、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农业拳头产品,力争新上1—2个产值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突出抓好烤烟生产,在科学种植和烤制上下功夫,坚决实现2万亩5万担的预期目标。要进一步抓好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区域特色化、特色规模化”的要求,重点建设好以坪上、羊脑、城关等9个乡镇为主的食用菌基地;以龙市、龙海等12个乡镇为主的优质稻基地;以龙海、洋际等乡镇为主的脐橙基地;以豪山、羊脑为主的药材基地,以安平、清溪、禾市为主的2万亩烤烟基地。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建设当作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环节来抓。

3、加快改革兴农。要加大农村综合试点改革力度,积极调整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和管理方式,加快乡村基层组织职能转换和机构改革,引导乡村干部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为农民服务,增加农民收入上来。要加大并村并组工作力度,实行村组干部交叉兼职,减少并严格控制村组干部人数,落实村干部岗位工资发放政策,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三)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推动产业升级

推进“三化”进程的关键在工业化,工业化的关键在新型工业化。去年我县大力实施“工业建设年”活动,其效果已初步显现。今年要继续把工业化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攻点来抓。

1、选准切入点,突出抓好项目策划和储备。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是推进工业化的基础,没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强力推进工业化就好象是“重拳打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产业升级也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要结合“十一五”规划,从项目的策划入手,深入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深入挖掘我县资源优势,结合我县区域特点和行业特点,认真开发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重点储备制造业、高耗能业、采矿业、钨砂冶炼业、建筑建材业等工业主导产业项目。要通过筛选、论证,加强与省、市计划的衔接,争取一批进入省、市计划笼子的大项目、好项目;要通过企业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嫁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通过招商引资,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一批大企业、大公司的战略联盟,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2、补强薄弱点,突出抓好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一是自铸品牌。按照“选准一个产品,扶持一个企业,壮大一个集团,带动一个行业,打响一个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以水泥、玻璃为主的建材业,以橡胶、机制纸、化肥、菩提露酒为主的轻化工业,以粗铅、电解铅为主的冶炼业,着力在提高这些产品的科技含量下功夫,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产地,统一销售价格,统一宣传包装,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核心竞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力。二是优势互补。要整合现有工业资源,加快企业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积极引导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业主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要把冶炼行业、水泥行业、玻璃行业、建材行业、轻化行业等逐步整合,重点培育湘一冶炼、安仁水泥厂、牌楼日大玻璃厂、富民复混肥厂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三是联大靠强。要坚决破除“偏安一隅”的观念,加强与知名企业、大型工业基地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永乐化妆品有限公司、豪峰茶业有限公司、菩提露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走出去,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借助外力,走规模扩张,产品升级的发展路子。

3、培育增长点,突出抓好一批新项目。要着力改制现有企业,按照“经济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企业民营为主、事业民办为主”的要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通过民资参与,激活现有企业的经营活力。要大力挖掘潜在优势,千方百计加快煤炭、红柱石、石英石等矿业开发和矿产品的原料初加工,延长产业链条;要按照“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充分受益”的原则,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小水电站的开发利用;要充分发挥安仁电力资源充裕的优势,大力支持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确保引进一家、发展一家、壮大一家。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加强生态建设,努力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建设成为适宜投资、适宜居住、适宜旅游、适宜读书的新兴城市。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抓好衡炎高速公路连接线的立项、S212线的开工协调、人民医院的整体搬迁、神农时代广场的建设、通乡通村公路改造等重点工作。要加大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力度,突出抓好绿化,按照“城为绿染、绿为水润,水为人利,人为自然”的要求,着力抓好城区街道、公园、广场、居民小区、单位庭院的绿化,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要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坚持把发展农村沼气作为事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资金和技术扶持,建立健全沼气技术服务网络,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形成加快沼气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充发发挥我县靠近井冈山革命胜地、南岳衡山宗教胜地、炎帝陵寻根祭祖胜地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南国药都这块金字招牌,充分挖掘神农文化的深厚底蕴,整合旅游资源,加快以渡口、排山、龙海、关王、豪山、承坪等乡镇为主的旅游线路开发,积极主动融入衡—炎—井旅游圈。

2、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切实抓好”。一要切实抓好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加快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和疫情信息网络,认真落实非典、霍乱、禽流感、艾滋病等烈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防止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要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饮食放心。二要切实抓好动植物检疫防疫工作。重点抓好动植物防疫体系、动植物疫病监控体系和快速反应体系建设。特别要尽快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队伍,下大力气抓好乡镇动物防疫站的建设,全面提高对突发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三要切实抓好劳动就业工作。严格实行就业和再就业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创业咨询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积极推进全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自主创业光荣、支持创业有责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四要切实抓好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扎实开展扶贫济困和送温暖活动,关心特困群体的生活。

3、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营造平安祥和的社会氛围。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继续围绕“三增两降六个严防”的重要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建立“打防控教”一体化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综合治理网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化解矛盾的排查调处机制和运转高效的处置工作机制。努力掌握稳定工作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加大依法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以黑恶势力、地痞恶霸为重点的各种犯罪行为,在全县范围内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确保社会长治久安。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既要突出重点,开展阶段性的专项整治,又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日常督促检查、加强安全防范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在组织上提供“又快又好”发展的保障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关键要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1、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当前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确保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一要坚定信念,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改革开放越是深入,现代化建设越是发展,人民的思想观念将毫无疑问地发生深刻变化。当前,我县党员队伍从总体上看是好的,但也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广大党员要进一步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任务,执行党的纲领章程,力争在周围人群中做到“三先五最”,即政策法律率先学习,先进科技率先掌握,工作任务率先完成;思想觉悟是最高的,团结协作是最好的,创新能力是最强的,工作业绩是最优的,廉洁自律是最硬的。二要狠抓落实,大力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作风好则事业兴,作风败则事业衰。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坚决克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作风;坚决克服下基层走马观花,做报告纸上谈兵的飘浮作风;坚决克服矛盾一推再推、工作一拖再拖的懒散作风。要大力弘扬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当前,安仁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百业待举。要务必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思想,说了就干,说好干好,少说多做。要使巧劲,认认真真谋事;要有闯劲,风风火火干事;要用实劲,扎扎实实成事。要大力弘扬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凡重大工作,一经决定,领导就要自己动手,干部就要全力以赴,各方就要紧密配合,一以贯之,一往无前,一抓到底。坚决做到工作不落实不放心,任务不完成不放手,效果不明显不放行。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坚决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让每一个干部自觉承担起落实的责任。三要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教育,围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五个不许”,严厉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不正之风的“五条要求”,坚决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现象的“六条要求”,对各级领导干部集中进行廉洁自律的教育。要严肃纪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坚决维护党规党纪,坚决反对和抵制不正之风。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特别是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有腐必惩,有乱必纠。要落实责任,按照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明确分工,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要求,切实负起反腐倡廉的责任,对问题突出、查处不力的地方和单位,要坚决追究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

2、完善考核考评机制,确立加快发展的正确导向。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考评机制。一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考核内容的全面性。要按照“三个文明建设”和“五个统筹”的要求,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既要看在任内做出的成绩,又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要看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优劣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又要看在现有基础上的作为和创业;既要看平时的工作能力,又要看在重要时期、重要工作、重大事件中的决断魄力、应付能力和解决矛盾问题的水平;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打下的基础;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的成果,又要看党的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成效。二要坚持客观公正,注重考核方式的科学性。要坚持虚听与实看相结合,在考实、考准上下功夫,除了听汇报外,还要深入基层,亲历亲闻,重在实看,获取来自第一线最真实的信息,走出打“印象分”,打“概念分”的误区,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要坚持年考与段考相结合,切实改变年终单一的考评方式,对干部的政绩进行段考,实行全过程跟踪记载,全过程分析总结,中肯准确地知晓其得失,判断其优劣。要坚持官评与民评相结合,把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公认不公,实绩不实”的问题。三要坚持奖优惩劣,注重考评结果的激励性。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坚持在艰苦创业中考察识别干部,做到“不听领导嘴上夸,不看秀才笔下花,不爱表面罩金纱”。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奖励和大胆选拔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发展上有成效的干部;对那些无所作为、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要加以批评和惩戒;对那些在政绩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干部,要进行严肃处理。要通过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引导和激励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3、始终坚持文明立县,塑造加快发展的良好形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科教兴旺、文化繁荣、秩序良好、氛围和谐、人民生活殷实的具有独特湘东南风味的新安仁。一要着力打造“人文安仁”。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是历经千百年来不断沉淀、历练和升华的血脉延续。要以春分药王节为平台,继承发扬神农文化,在干部群众中弘扬“崇德尚文、尊师重教”的人文传统和“团结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要广泛开展健康的大众文化,开发高雅的民俗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丑恶社会现象的侵蚀,在全县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安仁的一面旗帜,“以诗书立门户者代不乏人”。要巩固教育成果,铸造教育品牌,重视公办教育,支持民办教育,使更多的学子走出安仁,让更多的人才回报安仁。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继续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加大科技知识的推广普及力度。二要着力打造“开明安仁”。一方面,要讲民主。要发扬党内民主,提倡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形成浓厚的民主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党员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强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强化法制监督职能;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推进人民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使之更好地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扩充基层民主,推进和完善政务公开、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另一方面,要讲法制。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大干部群众都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意识。要加强依法行政,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善于运用法律法规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善于在法制轨道上解决各种问题。三要着力打造“诚信安仁”。要继续在全县广泛开展“诚信安仁,从我做起”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做诚信人,干诚信事”的观念,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要继续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借贷、还贷环境,解决发展中借贷难、资金匮乏的问题;要严格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严厉打击交易无保障、交易行为不规范、偷税漏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有损诚信的现象,努力建设一个讲诚信、遵规矩、守秩序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

同志们,乘风再唱大江东去,泼墨又书精彩华章。在新的一年里,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推动下,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开创我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完善体系 强化管理 努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发展

完善体系 强化管理 努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发展

今天,全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在此隆重召开,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推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等会小军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下面,我就努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状况 199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蓬勃发展,主城区基本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有32个区县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91个,以街道为单位有97%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覆盖,服务人口约500万人(服务人口数占城镇总人口数的55.1%)。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8363人。经过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3662人,每个全科医生服务5437人。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有住院病床1.8张。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心电图机、B超、x光机、全科诊断仪等基本医疗设备。近年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等方面初见成效。先后有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创建成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市开展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基线调查327.8万人,70岁以上老人系统管理率为53.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2%。社区居民在社区就诊率达31.2%,每门诊病人平均费用为57.1元,每住院病人平均费用为1204.6元。社区卫生服务的“优质、便捷、经济”的特点得到初步体现,为下一步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虽然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探索出了不少新鲜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审视我们的工作,发现还存在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条件较差,不能很好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和利用率不高;

三是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不足,主要靠医疗服务筹集建设和发展资金,“以药养医”、“以医养防”情况突出;

四是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不能全面开展,网底作用发挥不全;五是未形成上下有序、协调发展的格局。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克服焦虑、浮躁和畏难情绪,不等不靠,知难而进,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措施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撑,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上新台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坚实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核心是坚持公益性质,转换运行机制。因此,市卫生局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和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各区县(自治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合理规划,加快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要认真分析居民健康需求和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结合本地区域卫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要统筹协调,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基层卫生资源。重点对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医疗机构等,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进行转型或改造设立。各地原则上按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10万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有效覆盖的区域,根据实际需要按每5千-1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降低运行成本。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200余所社区卫生机构,覆盖人口达1000万人,在主城九区和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等六大区域中心以及有条件的其他区县(自治县、市)城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二)统筹协调,努力构建新型城市两级卫生服务体系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尽快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作的制度,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同时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等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要加快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合作的制度,组织大中型医院医护人员到社区服务,逐步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等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能力的提高和设施条件的改善,大中型医院要逐步减少一般常见病的门诊服务,集中精力诊治疑难重症,开展临床科研,培养医学人才。对难于在社区诊治的疾病应及时转诊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大中型医院收治的住院病人在康复期也要适时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康复、护理。主城区现有的二级医院应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特色专科医院转型,个别实力雄厚的二级医院可发展为区域性医疗中心。通过努力,逐步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城市大中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为重点的新型城市两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真正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好局面。

(三)深化内涵,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是构建城市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载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坚持公益、公共和基本三个特征,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方便、放心的社区卫生服务。

一是要明确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始终面向社区、家庭和居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为服务重点,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等基本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功能。要努力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区卫生发展的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建立医疗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服务,探索家庭合约式服务,逐步建立家庭保健医师制度,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二是要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能力。各地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把提供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责落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综合考虑城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研究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技术操作规范,推进落实定项投入、公共卫生服务券等多种形式的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政策,保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开展。要研究推广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的适宜技术,开展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使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在社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是要发扬传统医学,用好中医中药。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特色与优势,积极应用中医药的适宜技术为社区居民服务。要落实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有关政策,鼓励社区居民选择和使用中医药。每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要按要求配备中医类执业医师和中医药诊疗设施设备,开设中医诊断室、中药房,提供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和常用中成药。应尽可能开设中医推拿按摩、针灸、火罐、中医保健等服务项目,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简、便、廉、效的中医药服务。

(四)扩大医保,积极引导就医群众合理分流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适当拉开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的支付差距,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

(五)加大投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应当由政府主导。由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经费应由财政给予保障。从2007年起,市里实行社区卫生补助,按照全市城镇人口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其中中央补助4元、市财政补助3元、区县财政补助8元)补助社区医疗机构。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对业务培训给予适当补助。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任务完成的质和量进行核拨补助经费。

三、强化素质,大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一)提高水平,大力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全科医师系统培训。首先抓好学历教育。要充分利用在渝医学院校的教育优势,以院校教育为起点,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批学历高、基础好、能力强的全科医学人才。其次岗位培训为重点。市卫生局将制订专门培训规划,以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基地,加强对社区现有医师和护士的培训。再次,有计划地将高等医学院校新毕业的大学生,选送到大中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行规范化培训,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力争到2010年在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经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岗位培训率达到80%以上。

二是营造全科医学发展环境。积极与人事部门配合,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鼓励和引导社区医生向全科医师方向发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良性竞争机制,为人才流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宽松的氛围。为社区的全科医师提供继续教育和对外交流的机会,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三是做好社区卫生对口支援。要建立大中型医疗卫生单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对口支援制度,落实支援内容和具体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医院的交流合作。从2007年起,医疗卫生单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成稳定的支援和协作关系。大中型医疗卫生单位要安排中、高级职称的有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会诊并进行技术指导,注重帮助社区培养技术骨干,开展技术协作。有计划地选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到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鼓励退休医护人员按有关规定到社区服务,发展壮大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

(二)完善机制,努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管理,严格按照基本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明确执业范围,健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建立社区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清单、基本药目清单、基本诊疗技术目录等规范管理制度。规范收费,严厉查处乱开药、乱检查、乱收费等不合理医疗行为。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市卫生局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物价局等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转诊、政府集中统一配送、药品零差率销售及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工作,对没有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区域,采取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原则,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予以补助。要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为居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成功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以更好地维护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要改进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加强执业监管,建立逐级考核、多方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把辖区居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退出,保证服务质量。

四、加强协作,全面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市政府成立了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我们将积极做好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推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的落实。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汇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从行业管理角度,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原则、基本标准、基本服务功能、执业范围、人员配备及准入等监督管理工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机遇和挑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紧紧围绕让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的社区卫生服务这一目标,抓住坚持公益性,转换运行机制这两个关键,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公共和基本三个特点,抓好切实降低费用、切实提高水平、切实规范功能和标准、切实加强管理四个环节,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实,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增进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健全组织与制度体系强化专项风险管理努力推进风险管理常态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健全组织与制度体系强化专项风险管

理努力推进风险管理常态化

时间:2012-09-05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25520亿元,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五位。

几年来,集团公司严格按照国资委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公司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为深入开展风险管理奠定扎实基础;精心组织风险评估,加强重大(重要)风险管理,建立跟踪监督机制,确保实现风险管理目标;加强高风险业务及专项风险管理,推进风险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努力实现风险管理常态化;借助现有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深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为集团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为深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领导与组织工作不断加强。

2008年,集团公司按照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规定及有关工作要求,成立了以集团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及相应职责,不断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各企业相继成立风险管理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按照总部统一要求开展风险管理。形成总部、企业两级风险管理领导和组织机构,为深入开展风险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2010年,通过集团公司总部职能梳理,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统一归口由企业改革管理部管理,实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一体化管理。2012年,在集团公司董事会建设中,专门设置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为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机。截止目前,集团公司所属100多家成立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风险管理专业人员。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稳步开展。

(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根据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需要,集团公司明确规定了风险分类、分级标准,以及风险发生概率、对目标的影响程度等风险评级标准,统一制定了风险信息数据库模板,为公

司规范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集团公司总部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所属企业,结合专业管理、板块管理实际,针对性地细化制订风险管理制度或办法,建立风险管理矩阵,明确相关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及方法,细化专项风险评估标准。针对重大风险,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等,规范各类专项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为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向纵深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精心组织风险评估,加强重大(重要)风险管理,建立跟踪监督机制,确保实现风险管理目标

按照国资委要求,集团公司每年组织全面风险识别与评估,针对重大(重要)风险,研究制定强化管理的策略和措施,分解落实管理责任,建立跟踪监督机制,确保重大(重要)风险时时处于受控状态。

(一)周密设计调查问卷,精心组织风险评估工作。

集团公司企业改革管理部牵头,依托经济技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深入研判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石油石化行业运行态势,全面分析集团公司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通过集体讨论、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专题研究等形式,从战略、财务、市场、运营、合规等五个方面,全面梳理各类内外部风险。针对每一项风险,深入开展风险成因剖析,细化风险描述,形成集团公司“初始风险”。以此为基础,设计风险评估调查问卷,专门下发文件,组织集团公司总部部门及各专业板块主要企业,全面开展风险评估问卷调查。

各参与单位按照文件要求,以下发文件或召开专题会议形式,安排布置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按照规定的人数比例,指定高、中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填写调查问卷,对集团公司“初始风险”进行确认、补充或修改完善。按照规定的评估标准,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对各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二)集体审议确定重大(重要)风险,落实管理责任,研究制定强化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在汇总、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由集团公司领导主持召开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会议,集体讨论审议风险评估初步结果,研究确定重大(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对重大风险进行排序,按照管理职责分解落实各类风险的主要责任部门及配合部门。

相关责任部门结合实际,全面梳理分析现行风险管理制度及措施的有效性。针对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加强管理的策略和措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或办法,明确责任领导、具体管理人员的职责及工作机制,加强对重大(重要)风险的管理和监督。

集团公司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各类重大(重要)风险的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及相关

管理要求等。

(三)建立动态跟踪监督机制,持续改进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努力防范和规避重大(重要)风险。

集团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密切跟踪各类重大(重要)风险管理情况。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下发文件,要求各责任部门动态监控、评估相关风险,根据需要及时改进风险管理策略及措施,补充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管理及监督责任,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报告机制,切实做好重大(重要)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实现风险管理目标。

三、加强高风险业务及专项风险管理,推进风险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努力实现风险管理常态化

2011年以来,集团公司上下按照党组提出的“风险挑战与发展机遇并存,在对经营风险加强防范的同时,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的风险管理指导思想,和“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推进与内控管理等有机结合,实现风险管理常态化”的风险管理目标任务,以及“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及时采取措施”的风险管理工作要求,加强高风险业务及专项风险管理,推进风险管理常态化,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和效果。

(一)针对高风险业务深入开展专项风险管理活动。

结合管理实际,集团公司全面梳理识别高风险业务或事项,深入开展专项风险管理活动。如:结合国际金融形势,确定金融衍生业务为集团公司高风险业务,组织有关部门全面梳理集团公司原油、成品油套期保值,利率汇率远期、掉期等金融衍生业务,按照有关监管要求,结合各类业务的具体特征,深入识别、评估各类业务的关键风险点,明确各类业务的开展范围及审批程序,强化过程监控,努力防控金融衍生业务风险;再如,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集团公司深入对照查找相关风险,确定含硫化氢天然气田、沿江(河/湖/海)水体污染、海上作业、水上运输、油气长输管道等为高风险领域,组织胜利油田等相关企业,全面排查相关事项,深入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查找各类风险隐患,制定强化风险管控的方法及措施,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风险管理和监督责任,为有效防范重(特)大风险提供保障。

(二)总部职能部门专业风险管理与所属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同步开展。

一是集团公司总部各专业管理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目标,结合专业管理需要,深入开展专业风险管理。如:为防范廉洁风险,公司党组纪检组制定了《关于开展廉洁风险防控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廉洁风险防控目标,制定了“查找廉洁风险”、“评定风险等级”等廉洁风险防控方法步骤和内容,利用网上巡视,督导组检查等手段,加强廉洁防控体系建设;为加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公司安全环保部每半年开展一次境外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发布 “境外公共安全风险状况评估报告”,每周发布“境外公共安全信息通报”,提示各有关单位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对境外新上项目、新设机构,建立“不进行风险评估,机构不设立、项目不立项”的风险管控机制;为防范法律风险,公司法律事务

部研究制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纲要,编制《销售板块合规运营指南》、《法律法规识别及适用手册》和《法律风险防控手册》,制订制度指引和文本规范。通过在全系统推广CMIS系统、加强公司事务合规管理、创新开展普法培训工作,初步形成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的法律风险防控完整链条。

二是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结合板块管理实际,有计划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活动。如:河南油田于2009年开始启动全面风险管理,2010年初步建立起以采购、投资、资金等“十项重要业务”为基础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进一步扩展到“二十项主要业务”,识别评估各类重大、重要风险115项,补充细化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

四、借助现有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深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多年来,集团公司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通过不断融入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控制措施,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作用持续增强。

集团公司从2003年开始,先后按照COSO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及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建立并实施了《内部控制手册》。2010年,又进一步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对公司《内部控制手册》进行了全面修订。修订后的内控手册,包括总则、公司层面控制、业务层面控制、权限指引、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办法和附则六个部分。其中,公司层面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四个方面,共88个具体控制环节,319项控制要求;业务层面控制包括资金活动、采购生产活动等20大类67个内部控制矩阵,设2132个控制点,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点545个。所属企业按照总部的统一框架及要求,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形成两级内控体系。

在公司《内部控制手册》中,风险管理理念贯彻始终。

一是修订期间,全面梳理了各板块、各业务相关风险,形成了由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合规风险等五大类一级风险,65个二级风险和453个三级风险组成的集团公司风险清单,为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奠定扎实基础。

二是无论是公司层面还是业务层面,都针对每一个内控要素,每一个业务流程及业务环节,认真进行风险识别、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合理设置管理,在此基础上形成内部控制矩阵及关键控制点,通过内部控制实现风险管理目标。

三是风险管理与信息系统相结合。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中关于信息系统管理的要求,结合国际上公认的信息系统控制标准(COBIT框架),进一步梳理和优化集团公司信息系统整体控制、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特别在应用控制方面,针对ERP系统、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加油卡系统等应用系统,重新

梳理、评估系统风险,从系统权限、职责分离、配置、业务操作等方面,完善系统应用控制,建立控制措施与系统业务流程的映射关系,增强系统的可操作性及风险控制能力。

五、风险管理的作用和效果

多年来,按照国资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集团公司稳步推进风险管理各项工作。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及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普遍增强,风险管理与日常经营管理及各类管理体系的结合更加紧密,在经营管理各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成效逐步显现。

(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科学决策能力得到提升。

多年来,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内控制度,识别关键风险点,进一步理顺了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科学决策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科学设计公司层面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修订议事规则,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同时建立了集团公司“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运作)集体决策制度,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审批。

二是推进总部机构整合。重新梳理和界定各部门管理职能,从体制上解决重复交叉管理企业问题,同时对各所属企业进一步下放相应权限,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三是对海外业务进行整合。按照一个国家(地区)树立一面旗帜、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业务垂直管理的原则,建立海外集中管理体制,增强控制力,进一步强化国际化经营管理。

四是整合专业化业务。为进一步优化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对天然气、燃料油、区外油品、化工产品以及水务等业务实行专业化管理。特别是区外油品销售体制调整和燃料油公司组建,实现了销售业绩的成倍增长,充分展现了体制整合带来的生产力释放效应。

(二)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各专业管理领域通过深入开展风险评估,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管理中的关键风险环节。通过优化业务管理流程,规范操作行为,推进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为控制资金风险,集团公司于2007年启动了“构建大型集团公司多级法人体制下的资金集中管理”项目。构建新型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促进了公司资金运营效率的显著提高,资金集中管控能力得到加强,提升了资金聚合协同效应。通过强化融资整体策划,全面提高了公司资金统筹运用能力。2009年,集团公司在总体付息债务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实际发生借款利息支出分别比2007年和2008年减少12亿元和49亿元,付

息债务综合成本仅3.6%。

二是为加强采购管理,集团公司集合所属企业物资采购批量,集中精力做强集团化采购,增强了公司对重要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市场议价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保证公司生产建设所需重要物资的安全、及时、经济供应。将总部直接集中采购供应商由2010年的240家缩减为108家,减少了55%。对总部组织集中采购供应商进行了集中梳理,初步压缩了4066家,减幅达52.4%。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统一对外的优势,集团化采购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物资采购整体控制能力增强。

三是为防范HSE风险,集团公司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要求,深化“我要安全”主题活动,深入查找身边“十大薄弱环节”,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各项措施,落实了责任,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工业废水排放量、外排废水COD总量分别下降8.7%、16.9%。

(三)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现代化管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为适应风险管理需要,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截止2010年底,集团公司基本建成与公司改革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三大平台”,即以ERP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平台、以生产执行系统(MES)为核心的生产营运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与运维平台。信息化已贯通集团公司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成为精细管理、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抓手,有力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成本、防范风险,为公司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集团公司连续两年在国资委公布的央企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中排名第一。

(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速,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集团公司不断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为深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近年来,集团公司全面梳理企业文化,启动企业文化建设工程,成立企业文化部,编发《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统一编制、印发《员工守则》。公司领导以身作则,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强调包括风险防控理念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总部及所属企业每年举办各种形式风险防控培训,提高风险防控意识。通过对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持续宣传培训,全力打造“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构建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建立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预防风险的意识,培育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积极推进文化融合,关心员工的日常生活、健康安全和事业发展,打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

下载突出核心经营强化细节管理努力推进全市邮政和谐稳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突出核心经营强化细节管理努力推进全市邮政和谐稳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