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3 22:2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丝绸之路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丝绸之路教学实录》。

第一篇:丝绸之路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敢、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了解课文写作方法及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丝路有关的资料及乐曲、图片。

教学纪实:

一、诗意导入,激情引趣

(课前配乐诵读唐诗《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从军行》。)

师:伴随着这悠扬的乐曲,诵着这壮丽的诗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生齐读课题。)

评析:此处精彩,由诗入手,富有文化气息,使人心生对丝绸之路向往追思之意。教师于课堂之上的激情诵读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心态。

二、细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让我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能否把这些词语读准确。(生开火车读。)

师:你们不但读准了生字词,还读准了多音字和生活中易错的字。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生:我从第4自然段感受到这是一条商路。课本中写到“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

师:读书很认真,是呀,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贸易往来不断。

生:这是一条长路。课文中写到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我去过北京,北京距离哈尔滨约1 300公里。

师:怎么去的?

生:乘飞机,用了一个多小时,那就算乘飞机也得需要6个多小时,这是一条长路啊!

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课件出示汉朝地图。)你们看,这是一幅汉朝的地图,从都城长安出发,过敦煌,出玉门关,经楼兰,跃葱岭,到大月氏、大夏,到达地中海沿岸,几经辗转,到达安息、古罗马,这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到达安息、古罗马这漫长的路途,就是课文中谈到的“横贯”。看到这儿,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了?

评析:地图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它直观地将此路的“长”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也使孩子们很容易地总结出这是一条“长路”。

生:我感受到这条路的艰辛与漫长。

生:这还是一条险路。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汽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茫无边际”“冰雪覆盖”“偏僻”这几个词体会到了这条路的艰险无比,险象环生。

师:你很善于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文章。这就是课文所说的“恶劣”。再来看投影——

(课件播放路线图,漫漫长路之上有戈壁、有沙漠、有荒野、有高山„„)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注意重读这些形容词,进一步体会那分艰险。

(生有感情齐读。)

三、谈人议路,以点带面

师:同学们分别从长度、地理位置、作用来谈了这条路,课文中还有几个自然段和丝绸之路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生:课文的5、6、7三个自然段写的是汉朝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经千难万险开辟丝绸之路的壮举。

师:是啊,这也是开路人张骞开辟的一条生命之路。路险正是为突出人的开路之勇;路长也是突出人的开路之不易;路之意义更显人的开路之居功至伟。默读课文5、6、7自然段,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骞?可以在书上做标记,也可以和周围同学交流。

评析:教师紧紧抓住“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和“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来进行教学。切入点找得很准。

生:我读出这是“坚韧的张骞”。因为他冒死接受任务出使西域。师:好一个坚韧不拔的张骞。

生:我读出一个“勇敢的张骞”,因为他在匈奴一待就是11年,整个出使任务历时13年,这漫长的13年一定困难重重,他一定是勇敢地去面对。师:好一个勇往直前的张骞。

生:我也体会到了他的勇敢。“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前进。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胜利和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勇敢的人,张骞就是这样的人。

师:仅仅体会到勇敢了吗?

生:有探险精神,这是个不辱使命的张骞。

师:能把你的体会送到文章中,通过朗读这段话表现出来吗?

(指名朗读。)

生:我读出一个“机智的张骞”,因为课文中写到了“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师:有多耐心呢?

生:“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11年的光阴,青春不在,年华已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时间长,而要写牧草和雁阵呢?你能不能也像文章中这样试着说一句话?

生:小燕子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来,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生:桃花开放又凋谢,凋谢又开放,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师:又是怎样的不露声色呢?

生:张骞在被软禁中学会匈奴话,使匈奴人放松对他的戒心,便于和匈奴人的交流,以便进一步了解匈奴及西域各国的情况,并默记地形,随时准备逃走„„

师:好一个聪明机智的张骞!是啊, 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学会了匈奴话。

师: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生:(引读。)张骞与匈奴牧人融洽相处。

师: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生:(引读。)张骞默记地形、道路、牧场、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况。

师:而这“默记”二字写出多少艰辛,写出多少智慧呀!为了不被监视的匈奴人发觉,不敢写、不敢画,只能是默默地记在心里,多少个白天黑夜,他在心里一遍遍记忆着地形,多少个寒来暑往,他在心里一遍遍将零散的地形拼凑在一起。他在勾画,勾画着一幅逃回长安的地图吗?不,这是一幅通向西域各国的地图,是一幅将流传千载的丝绸之路的草图啊!

四、再造想象,拓展生成师:为了完成使命,张骞忍辱负重11年,正是凭着这探险家的执著和外交家的睿智,13载后回到长安。张骞带回什么呢?

生:这是一个不辱使命的张骞。正是他卧薪尝胆,坚韧执著,才带回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各国国力、国情„„

师:正是这一切,奠定了汉武帝驱除匈奴、建立伟业的基础,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汉王朝。这的确是不辱使命的张骞,其出使所获甚至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期效果。历史上这样高度评价了张骞。(出示翦伯赞的评价。)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

生:你真是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张骞,你真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张骞,你真是一个不辱使命的张骞!

评析:此处设计很巧妙,生成很精彩。精彩的生成还是基于学生自主、深入的阅读以及自由、富于个性的表达。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文章写的是丝绸之路,为什么开头还要写恺撒大帝看戏?

生:是为了指出这是一条商路。

生:写出了丝绸之路所起作用,与结尾“纽带”相呼应。

师:对,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好,让我们看投影,在来看看丝路带给我们的回忆——(播放有关丝路文化交流的图片,配以音乐。)正是这条路,亲历了卫青西征的铁马金戈,昭君出塞的悲欢离合;正是这条路,见证了敦煌飞天的精雕细琢,玄奘西行的虔诚执著,现在,对于这条路,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呢?

生:这是一条“友谊之路”。

生:这是一条“文化传递之路”。

生:这是一条“传承文明之路”。

师:同学们的感悟很深刻,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后把感受写在日记中,我们再来交流。

师:作为走出国门的第一人——张骞,让中国看到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现在,每当提到丝绸之路,总会想起一个熟悉的名字——张骞;每当提到张骞,总会忆起一个伟大的名字——丝绸之路。就让我们永远记住名垂青史的张骞,永远记住亘古绵长的丝绸之路。

总评:

一、未读·营造浓郁的情境场

“丝绸之路”是学生们心中遥远的“路”,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吕宝刚老师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以诗激情。诵读与古丝绸之路上的地名有关的诗词,让陌生的丝绸之路,有了亲切熟悉的感觉。比如《凉州词》中的“玉门关”,《从军行》中的“楼兰”,《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阳关”,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中的驿马古道上的地名,让学生在短短时间内就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二是以景激情。吕宝刚老师出示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让陌生的丝绸之路,有了神秘的感觉。随着课件中丝绸之路路线的延伸,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向往之情就油然而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也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是以情激情。吕宝刚老师激情地描述,“这条路,它东起长安,向西经过漫长的7 000多公里,辗转到达罗马各地。看,它长路漫漫;看,它白雪皑皑;看,它黄沙滚滚”。教师激情澎湃,学生情趣昂然。这样诗意的导入,书未读情已生,奠定了整堂课教学的情感基调。

二、精读·理出清晰的文脉线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一是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阅读的切入点,走进文本呢?吕宝刚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提出“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读。

通过研读,学生了解到丝绸之路是一条长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丝绸之路是一条险路,这样一条文脉线就立了起来。

接着再引导学生由这条险路,引出对描述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没有张骞,就没有丝绸之路;没有丝绸之路,也就没有张骞万世瞩目的功绩。吕宝刚老师把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了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线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三、导读·激活学习的兴奋点

利用地图导读,是吕宝刚老师这节课中最成功的设计。丝绸之路“横贯亚洲”,“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西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课文中描述得十分清楚,但是丝绸之路到底有多长,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怎样让学生把这一段文字读出滋味来,吕宝刚老师通过演示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行进路线,把这条书本中描述的路,直观地呈现在孩子们的视野中,学生从地图上看到了文中描述的长安、地中海西海岸、古罗马等地,这些实实在在的地名,这条横贯亚洲的长长的丝绸之路,自然启发和引导了学生的想象,学

生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使学生的读书有了强烈的内驱力。

四、品读·凸显浓厚的语文味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写张骞在匈奴“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了11年。这是怎样的11年呢?自然界中变化是“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不断地更替。而在时光荏苒中张骞又是怎样地等待呢?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张骞 “和匈奴牧人融洽相处”,张骞“默记地形、道路„„情况”。

身处险境的张骞,还一直筹划着要打通丝绸之路,这是多么伟大而感人至深的品格。但课文中只是把张骞11年的经历一带而过,怎样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动表达出来,吕宝刚老师设计了复沓的训练。把自然界的交替变化,与等待中张骞的所作所为交织在一起。互相衬托,让11年等待的岁月,给学生刻下深刻的烙印;互相补充,让张骞的形象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吕宝刚老师也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第二篇:丝绸之路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敢、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了解课文写作方法及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丝路有关的资料及乐曲、图片。

教学纪实:

一、诗意导入,激情引趣

(课前配乐诵读唐诗《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从军行》。)

师:伴随着这悠扬的乐曲,诵着这壮丽的诗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生齐读课题。)

评析:此处精彩,由诗入手,富有文化气息,使人心生对丝绸之路向往追思之意。教师于课堂之上的激情诵读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心态。

二、细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让我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能否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生开火车读。)

师:你们不但读准了生字词,还读准了多音字和生活中易错的字。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生:我从第4自然段感受到这是一条商路。课本中写到“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

师:读书很认真,是呀,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贸易往来不断。

生:这是一条长路。课文中写到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我去过北京,北京距离哈尔滨约1 300公里。

师:怎么去的?

生:乘飞机,用了一个多小时,那就算乘飞机也得需要6个多小时,这是一条长路啊!

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课件出示汉朝地图。)你们看,这是一幅汉朝的地图,从都城长安出发,过敦煌,出玉门关,经楼兰,跃葱岭,到大月氏、大夏,到达地中海沿岸,几经辗转,到达安息、古罗马,这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到达安息、古罗马这漫长的路途,就是课文中谈到的“横贯”。看到这儿,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了?

评析:地图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它直观地将此路的“长”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也使孩子们很容易地总结出这是一条“长路”。

生:我感受到这条路的艰辛与漫长。

生:这还是一条险路。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汽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茫无边际”“冰雪覆盖”“偏僻”这几个词体会到了这条路的艰险无比,险象环生。

师:你很善于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文章。这就是课文所说的“恶劣”。再来看投影——

(课件播放路线图,漫漫长路之上有戈壁、有沙漠、有荒野、有高山„„)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注意重读这些形容词,进一步体会那分艰险。

(生有感情齐读。)

三、谈人议路,以点带面

师:同学们分别从长度、地理位置、作用来谈了这条路,课文中还有几个自然段和丝绸之路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生:课文的5、6、7三个自然段写的是汉朝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经千难万险开辟丝绸之路的壮举。

师:是啊,这也是开路人张骞开辟的一条生命之路。路险正是为突出人的开路之勇;路长也是突出人的开路之不易;路之意义更显人的开路之居功至伟。默读课文5、6、7自然段,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骞?可以在书上做标记,也可以和周围同学交流。

评析:教师紧紧抓住“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和“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来进行教学。切入点找得很准。

生:我读出这是“坚韧的张骞”。因为他冒死接受任务出使西域。

师:好一个坚韧不拔的张骞。

生:我读出一个“勇敢的张骞”,因为他在匈奴一待就是11年,整个出使任务历时13年,这漫长的13年一定困难重重,他一定是勇敢地去面对。

师:好一个勇往直前的张骞。

生:我也体会到了他的勇敢。“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前进。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胜利和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勇敢的人,张骞就是这样的人。

师:仅仅体会到勇敢了吗?

生:有探险精神,这是个不辱使命的张骞。

师:能把你的体会送到文章中,通过朗读这段话表现出来吗?

(指名朗读。)

生:我读出一个“机智的张骞”,因为课文中写到了“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师:有多耐心呢?

生:“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11年的光阴,青春不在,年华已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时间长,而要写牧草和雁阵呢?你能不能也像文章中这样试着说一句话?

生:小燕子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来,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生:桃花开放又凋谢,凋谢又开放,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又是怎样的不露声色呢?

生:张骞在被软禁中学会匈奴话,使匈奴人放松对他的戒心,便于和匈奴人的交流,以便进一步了解匈奴及西域各国的情况,并默记地形,随时准备逃走„„

师:好一个聪明机智的张骞!是啊, 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学会了匈奴话。

师: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与匈奴牧人融洽相处。

师: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默记地形、道路、牧场、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况。

师:而这“默记”二字写出多少艰辛,写出多少智慧呀!为了不被监视的匈奴人发觉,不敢写、不敢画,只能是默默地记在心里,多少个白天黑夜,他在心里一遍遍记忆着地形,多少个寒来暑往,他在心里一遍遍将零散的地形拼凑在一起。他在勾画,勾画着一幅逃回长安的地图吗?不,这是一幅通向西域各国的地图,是一幅将流传千载的丝绸之路的草图啊!

四、再造想象,拓展生成

师:为了完成使命,张骞忍辱负重11年,正是凭着这探险家的执著和外交家的睿智,13载后回到长安。张骞带回什么呢?

生:这是一个不辱使命的张骞。正是他卧薪尝胆,坚韧执著,才带回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各国国力、国情„„

师:正是这一切,奠定了汉武帝驱除匈奴、建立伟业的基础,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汉王朝。这的确是不辱使命的张骞,其出使所获甚至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期效果。历史上这样高度评价了张骞。(出示翦伯赞的评价。)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

生:你真是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张骞,你真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张骞,你真是一个不辱使命的张骞!

评析:此处设计很巧妙,生成很精彩。精彩的生成还是基于学生自主、深入的阅读以及自由、富于个性的表达。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文章写的是丝绸之路,为什么开头还要写恺撒大帝看戏?

生:是为了指出这是一条商路。

生:写出了丝绸之路所起作用,与结尾“纽带”相呼应。

师:对,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好,让我们看投影,在来看看丝路带给我们的回忆——(播放有关丝路文化交流的图片,配以音乐。)正是这条路,亲历了卫青西征的铁马金戈,昭君出塞的悲欢离合;正是这条路,见证了敦煌飞天的精雕细琢,玄奘西行的虔诚执著,现在,对于这条路,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呢?

生:这是一条“友谊之路”。

生:这是一条“文化传递之路”。

生:这是一条“传承文明之路”。

师:同学们的感悟很深刻,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后把感受写在日记中,我们再来交流。

师:作为走出国门的第一人——张骞,让中国看到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现在,每当提到丝绸之路,总会想起一个熟悉的名字——张骞;每当提到张骞,总会忆起一个伟大的名字——丝绸之路。就让我们永远记住名垂青史的张骞,永远记住亘古绵长的丝绸之路。

总评:

一、未读·营造浓郁的情境场

“丝绸之路”是学生们心中遥远的“路”,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吕宝刚老师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以诗激情。诵读与古丝绸之路上的地名有关的诗词,让陌生的丝绸之路,有了亲切熟悉的感觉。比如《凉州词》中的“玉门关”,《从军行》中的“楼兰”,《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阳关”,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中的驿马古道上的地名,让学生在短短时间内就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二是以景激情。吕宝刚老师出示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让陌生的丝绸之路,有了神秘的感觉。随着课件中丝绸之路路线的延伸,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向往之情就油然而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也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是以情激情。吕宝刚老师激情地描述,“这条路,它东起长安,向西经过漫长的7 000多公里,辗转到达罗马各地。看,它长路漫漫;看,它白雪皑皑;看,它黄沙滚滚”。教师激情澎湃,学生情趣昂然。这样诗意的导入,书未读情已生,奠定了整堂课教学的情感基调。

二、精读·理出清晰的文脉线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一是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阅读的切入点,走进文本呢?吕宝刚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提出“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读。

通过研读,学生了解到丝绸之路是一条长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丝绸之路是一条险路,这样一条文脉线就立了起来。

接着再引导学生由这条险路,引出对描述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没有张骞,就没有丝绸之路;没有丝绸之路,也就没有张骞万世瞩目的功绩。吕宝刚老师把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了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线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三、导读·激活学习的兴奋点

利用地图导读,是吕宝刚老师这节课中最成功的设计。丝绸之路“横贯亚洲”,“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西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课文中描述得十分清楚,但是丝绸之路到底有多长,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怎样让学生把这一段文字读出滋味来,吕宝刚老师通过演示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行进路线,把这条书本中描述的路,直观地呈现在孩子们的视野中,学生从地图上看到了文中描述的长安、地中海西海岸、古罗马等地,这些实实在在的地名,这条横贯亚洲的长长的丝绸之路,自然启发和引导了学生的想象,学生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使学生的读书有了强烈的内驱力。

四、品读·凸显浓厚的语文味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写张骞在匈奴“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了11年。这是怎样的11年呢?自然界中变化是“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不断地更替。而在时光荏苒中张骞又是怎样地等待呢?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张骞 “和匈奴牧人融洽相处”,张骞“默记地形、道路„„情况”。

身处险境的张骞,还一直筹划着要打通丝绸之路,这是多么伟大而感人至深的品格。但课文中只是把张骞11年的经历一带而过,怎样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动表达出来,吕宝刚老师设计了复沓的训练。把自然界的交替变化,与等待中张骞的所作所为交织在一起。互相衬托,让11年等待的岁月,给学生刻下深刻的烙印;互相补充,让张骞的形象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吕宝刚老师也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第三篇:《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人:曾庆江 郧西县关防乡丁家坪小学

教学目标

(五年级下册)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敢、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了解课文写作方法及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丝路有关的资料及乐曲、图片。

教学纪实:

一、诗意导入,激情引趣

(课前配乐诵读唐诗《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从军行》。)

师:伴随着这悠扬的乐曲,诵着这壮丽的诗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生齐读课题。)

评析:此处精彩,由诗入手,富有文化气息,使人心生对丝绸之路向往追思之意。教师于课堂之上的激情诵读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心态。

二、细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让我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能否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生开火车读。)

师:你们不但读准了生字词,还读准了多音字和生活中易错的字。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生:我从第4自然段感受到这是一条商业贸易路。课本中写到“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

师:读书很认真,是呀,这里曾经商客云集,贸易往来不断。

生:这是一条长路。课文中写到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就是14000里。

师:真是很远很远。

生:那就算乘飞机也得需要6个多小时,这是一条长路啊!

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课件出示汉朝地图。)你们看,这是一幅汉朝的地图,从都城长安出发,过敦煌,出玉门关,经楼兰,跃葱岭,到大月氏、大夏,到达地中海沿岸,几经辗转,到达安息、古罗马,这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到达安息、古罗马这漫长的路途,就是课文中谈到的“横贯”。看到这儿,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了?

评析:地图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它直观地将此路的“长”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也使孩子们很容易地总结出这是一条“长路”。

生:我感受到这条路的艰辛与漫长。

生:这还是一条险路。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汽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茫无边际”“冰雪覆盖”“偏僻”这几个词体会到了这条路的艰险无比,险象环生。

师:你很善于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文章。这就是课文所说的“恶劣”。再来看投影

(课件播放路线图,漫漫长路之上有戈壁、有沙漠、有荒野、有高山„„)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注意重读这些形容词,进一步体会那分艰险。

(生有感情齐读。)

三、谈人议路,以点带面

师:同学们分别从长度、地理位置、作用来谈了这条路,课文中还有几个自然段和丝绸之路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生:课文的5、6、7三个自然段写的是汉朝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经千难万险开辟丝绸之路的壮举。

师:是啊,这也是开路人张骞开辟的一条生命之路。路险正是为突出人的开路之勇;路长也是突出人的开路之不易;路之意义更显人的开路之居功至伟。默读课文5、6、7自然段,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骞?可以在书上做标记,也可以和周围同学交流。

评析:教师紧紧抓住“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和“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来进行教学。切入点找得很准。

生:我读出这是“坚韧的张骞”。因为他冒死接受任务出使西域。

师:好一个坚韧不拔的张骞。

生:我读出一个“勇敢的张骞”,因为他在匈奴一待就是11年,整个出使任务历时13年,这漫长的13年一定困难重重,他一定是勇敢地去面对。

师:好一个勇往直前的张骞。

生:我也体会到了他的勇敢。“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前进。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胜利和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勇敢的人,张骞就是这样的人。

师:仅仅体会到勇敢了吗?

生:有探险精神,这是个不辱使命的张骞。

师:能把你的体会送到文章中,通过朗读这段话表现出来吗?

(指名朗读。)

生:我读出一个“机智的张骞”,因为课文中写到了“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师:有多耐心呢?

生:“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11年的光阴,青春不在,年华已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时间长,而要写牧草和雁阵呢?你能不能也像文章中这样试着说一句话?

生:小燕子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来,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生:桃花开放又凋谢,凋谢又开放,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又是怎样的不露声色呢?

生:张骞在被软禁中学会匈奴话,使匈奴人放松对他的戒心,便于和匈奴人的交流,以便进一步了解匈奴及西域各国的情况,并默记地形,随时准备逃走„„

师:好一个聪明机智的张骞!是啊, 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学会了匈奴话。

师: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与匈奴牧人融洽相处。

师: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默记地形、道路、牧场、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况。

师:而这“默记”二字写出多少艰辛,写出多少智慧呀!为了不被监视的匈奴人发觉,不敢写、不敢画,只能是默默地记在心里,多少个白天黑夜,他在心里一遍遍记忆着地形,多少个寒来暑往,他在心里一遍遍将零散的地形拼凑在一起。他在勾画,勾画着一幅逃回长安的地图吗?不,这是一幅通向西域各国的地图,是一幅将流传千载的丝绸之路的草图啊!

四、再造想象,拓展生成

师:为了完成使命,张骞忍辱负重11年,正是凭着这探险家的执著和外交家的睿智,13载后回到长安。张骞带回什么呢?

生:这是一个不辱使命的张骞。正是他卧薪尝胆,坚韧执著,才带回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各国国力、国情„„

师:正是这一切,奠定了汉武帝驱除匈奴、建立伟业的基础,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汉王朝。这的确是不辱使命的张骞,其出使所获甚至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期效果。历史上这样高度评价了张骞。(出示翦伯赞的评价。)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

生:你真是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张骞,你真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张骞,你真是一个不辱使命的张骞!

评析:此处设计很巧妙,生成很精彩。精彩的生成还是基于学生自主、深入的阅读以及自由、富于个性的表达。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文章写的是丝绸之路,为什么开头还要写恺撒大帝看戏?

生:是为了指出这是一条商路。

生:写出了丝绸之路所起作用,与结尾“纽带”相呼应。

生:这是一条“友谊之路”。

生:这是一条“文化传递之路”。

生:这是一条“传承文明之路”。

师:同学们的感悟很深刻,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后把感受写在日记中,我们再来交流。

师:作为走出国门的第一人——张骞,让中国看到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现在,每当提到丝绸之路,总会想起一个熟悉的名字——张骞;每当提到张骞,总会忆起一个伟大的名字——丝绸之路。就让我们永远记住名垂青史的张骞,永远记住亘古绵长的丝绸之路。

总评:

一、未读·营造浓郁的情境场

“丝绸之路”是学生们心中遥远的“路”,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吕宝刚老师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以诗激情。诵读与古丝绸之路上的地名有关的诗词,让陌生的丝绸之路,有了亲切熟悉的感觉。比如《凉州词》中的“玉门关”,《从军行》中的“楼兰”,《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阳关”,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中的驿马古道上的地名,让学生在短短时间内就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二是以景激情。吕宝刚老师出示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让陌生的丝绸之路,有了神秘的感觉。随着课件中丝绸之路路线的延伸,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向往之情就油然而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也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是以情激情。吕宝刚老师激情地描述,“这条路,它东起长安,向西经过漫长的7 000多公里,辗转到达罗马各地。看,它长路漫漫;看,它白雪皑皑;看,它黄沙滚滚”。教师激情澎湃,学生情趣昂然。这样诗意的导入,书未读情已生,奠定了整堂课教学的情感基调。

二、精读·理出清晰的文脉线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一是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阅读的切入点,走进文本呢?吕宝刚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提出“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读。

通过研读,学生了解到丝绸之路是一条长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丝绸之路是一条险路,这样一条文脉线就立了起来。

接着再引导学生由这条险路,引出对描述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没有张骞,就没有丝绸之路;没有丝绸之路,也就没有张骞万世瞩目的功绩。吕宝刚老师把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了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线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三、导读·激活学习的兴奋点

利用地图导读,是吕宝刚老师这节课中最成功的设计。丝绸之路“横贯亚洲”,“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西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课文中描述得十分清楚,但是丝绸之路到底有多长,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怎样让学生把这一段文字读出滋味来,吕宝刚老师通过演示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行进路线,把这条书本中描述的路,直观地呈现在孩子们的视野中,学生从地图上看到了文中描述的长安、地中海西海岸、古罗马等地,这些实实在在的地名,这条横贯亚洲的长长的丝绸之路,自然启发和引导了学生的想象,学生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使学生的读书有了强烈的内驱力。

2017年3月3日

第四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加深对“丝绸之路”历史意义的了解。

教学具准备:

“丝绸之路”地图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话说“丝绸之路”

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走近“丝绸之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

(1)把句子读通顺。

(2)简要说明理由。

三、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生发。

作业训练:

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板书设计: 友谊之路:互赠礼品

2﹡丝绸之路交流之路:经济、文化交流伟大之路

激发遐想:与开头照应

教学反思:

第五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识读《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相关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许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带着这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的内容。

二、内容探究

(一)张骞通西域

师: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西汉初的西域小国大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例如原本居住在今甘肃敦煌一带的大月氏部落,遭受匈奴的攻击后被迫西迁,对匈奴恨之入骨。匈奴还不时南下进行掠夺,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不断的强盛起来了,汉武帝一直筹划着要反击匈奴。汉朝从匈奴降人的口供中获悉大月氏痛恨匈奴人的情况,立即想到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方法。因此,2/4汉武帝发布了一张出使西域的招贤令。大家猜想一下:“招贤令”发布后最终选中的使者是谁?他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生:张骞。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师:阅读课本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找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意义。

生: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多媒体播放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地带图片]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

生: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等;品质:不畏艰险、勇于奉献、志存高远、百折不挠、忠于祖国……

师过渡: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族与西域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条“丝绸之路”成了沟通中西之间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那么,这条“丝绸之路”沿途都经过哪些地方?它的形成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什么作用?这都是我们在下面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丝绸之路

师:阅读课本《丝绸之路线路图》,为什么把这条商路叫丝绸之路呢?除了丝绸,中国输出的还有哪些东西?西域和西方又把什么输入了中国呢?

生:因为在这条商路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除了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域和西方的还有汉朝的瓷器、养蚕、漆器、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而西域和西方也向中国输入了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等植物,当然还有宗教。教师可用图示法归纳总结如下:西方:良种马、蔬菜瓜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等;东方:丝绸之路,丝绸、瓷器、漆器、凿井、铸铁、造纸术、印刷术、养蚕技术等。[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线路图》]

师:画出丝绸之路简示图。3/4

生: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师: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师: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日本。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线路——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展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图片]

师:根据教材回答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生:东南沿海——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师过渡:前面我们提到了西汉和西域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而西域地区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归中央政府管辖,则是在西域都护设置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三)对西域的管理[多媒体展示《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

师:对比秦朝的疆域,西汉的疆域多了什么地方呢?

生:西域。

师:西域是怎么纳入到汉朝的版图之中的呢?

生: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师: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师:阅读课本班超出使西域的内容,东汉明帝时,为什么要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是如何管理西域的呢?

生: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班超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他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

师:班超在西域30年,为巩固汉朝西部疆域、促进民族融合、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班超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其规模与影响力不亚于张骞出使西域。

三、课堂小结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4/4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板书设计】

一、张骞通西域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2、班超出使西域

下载丝绸之路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丝绸之路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畅游在丝路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对于八年纪学生而言,“丝绸之路”已经不再陌生,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零零星星的记忆,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上交通手段......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1、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调动学生学......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1 丝绸之路的开通,最初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贸易,而且是单一的丝绸贸易。后来,随着丝绸贸易的稳定成熟,开拓了陶瓷,茶叶,玉器,农作物等诸多......

    丝绸之路 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2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 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十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课8个生字,灵活运用,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 2、感受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3、......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技能目标: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16个生字;通过反复读......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