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展中医等问题的思考-名中医夏翔在我院的演讲
关于发展中医等问题的思考
我是1956年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的,近五十年了。我从一名不懂中医的中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老中医,对中医今后的发展问题也在不断地思考。以下这些看法供同道们一起讨论。
一、要发展姓“中”的中医学
发展中医,当然要发展姓“中”的,而不是姓“西”的,或者是“其他”的中医。什么是姓“中”,也就是“什么是中医?”这一问题好像太简单了,但是在当今却不能不再思考一下,因为某些中医,忘却了“中医”的内涵,这些人即使打着中医接班人的牌子,实质上已经不是中医了。
所谓中医,简单地说就是在中医理论(阴阳、五行……)指导下对病证应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采用中药(或其他工具、器械……)来防治病证的一种医学。这是中医的根本,中医的底线。如果脱离了这一底线,就可以称为异化的中医,无本的中医,反正就不再是姓“中”的中医了。以这个底线来看,当前某些中医师、中医院、中医大学、中医科研、中医教授好像都已经有些走样了,变异了。这一变异,严重地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发展的中医”也不再是真正的中医了。当今某些中医高级人才却不会运用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诊治疾病,更有甚者个别本科生连“独参汤”的组成也不知道,认为是由独活和党参组成;中医内科高级医师将“水肿”中的“风水”与迷信的“看风水”混为一谈;有的连桂枝汤、麻黄汤、六经辨证的六经都讲不出来;中医妇科的学科带头人不知道“天癸”的含义等等。这些都是事实,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医如果这样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也将名存实亡,所以今后的中医发展应该指发展真正的中医,而不是变异的中医。可见,中医必须姓“中”,中医的发展也必须姓“中”,而不是“异化了的中医”,“忘本的中医”,“西医化的中医”。
二、每门学科都要发展,都要现代化,不单是中医
“中医要现代化”这一口号当然是正确的,但再思考一下,哪门学科不需要现代化呢?我们国家不是也要搞“四个现代化”吗?西医就不需要现代化了吗?应该说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门科学都在不断地现代化,不断地自我否定,才能不断地发展,正如当今的西医比几十年前的西医就现代化了许多,但也不能说已现代化到了极点。总之,整个现代科学并不是科学的终极,都是在不断发展的。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提到中医,马上就提出中医要现代化,言下之意就是在数以万计的学科中只有中医不是现代的,所以要强调“现代化”。其实中医几千年来一直是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完善、不断地现代化。李时珍肯定比张仲景现代化:当代的中医治疗非典,肯定比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现代化。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代的中医肯定比五十年前的中医现代化;不信将今天中医杂志上的论文与五十年前的作个比较,就能得出可信的结论。因此,当代的中医就是现代的中医,现代化的中医。当然,并不是说中医不再需要发展了,相反,中医要和西医等学科一样,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现代化。所以,我认为与其时时处处提“中医要现代化”这一口号,还不如多提中医要发展.中医要创新来得妥当。
关于中医现代化问题的焦点在于中医要怎样现代化,对此存在二种观点、标尺:一种标尺是以中医自身的特色来衡量现代的中医,就能得出现代的中医比古代的进步丁,现代化了,可以得出现代的中医就是现代化的中医(当然还要不断现代化,不断发展),另一种标尺、标准是目前许多局内、局外人以现代科学、西医标准来衡量现代中医,因为中医的特色、理论、理念与现代科学、西医不同,就必然得出中医药古老了、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太不“现代化”了的结论。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按现代科学模式“现代化”了。我认为第一种的衡量标准才是真正的中医现代化的方向,而第二种标尺是一种误导,因为其结果即使中医“现代化”了,中医也就“化”掉了,不存在了。只有包括了中医内涵和中医特色的现代化,才是中医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发展中医。
三、应该如何发展中医
中医是不同于现代科学的一种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要发展必须是发展中医的特色、中医的长处,不能脱离中医自身的理论、自身的科学、自身的规律。我们不反对现代科学,不反对西医西药,但决不能将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标尺、模式、方法、规范来衡量中医、改造中医、规定中医发展的方向。如果这样,中医必然发展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发展成为不是中医的“中医”,中医也不再是本质上的中医。中医科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本质的结合,虽然不能说不可能,至少在很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故而绝对不要急于求成中西医结合,削足就履。我们应该在中医自身学科的发展中,非常自然地找到结合点,找到互补点。而不应该住在短期内用另一种医学科学(西医)来改造中医中药,千万不能移花接木。
现在有一种趋势,现代医学讲分子生物学,我们某些中医也搞分子生物学:今日时新基因,我们也谈基因.永远步其后尘。有学者说得好“多年来,中医界充斥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提到中医之长,就一定要谈中医之短,而且总在短字上下功夫,今天„科学化‟,明天„现代化‟,后天„规范化‟,似乎只有看到、抓住白己得弱点……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孰不知这恰恰是对自身的异化”。正如邓铁涛教授所说:“几十年来,中医在医、教、研、药各方面,都以西医的模式为准绳。现在看来,这一模式对中医之束缚多于帮助。因此,必须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医重新作深入地研究和整改:”所以发展中医必须是用中医自身的思路、方法来发展中医。当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现代医学,但不能以此为唯一的模式,而应该洋为中用,衷中参西,不然中医必将异化,发展为不姓“中”的中医,最后导致其消亡。
再有一点顺便提一下,真正懂中医的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的中医师一定会要求按中医自身的规律发展中医。但现在一些(不在少数)学者和专家(包括中医业内和业外)也特别关心中医的发展,这自然是好事,但他们却在有意无意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误导了中医的发展方向,总是与中医的基本哲理,如“易经”、“阴阳五行”等过不去,认为中医不丢掉这些基本理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这真是杞人忧天呀!其实真正的科学家永远是绝对尊重客观事实的,尊重其他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绝对不会不懂装懂,指手画脚。
四、中西医结合与中医发展
宪法提出“中西医并重”,这说明中医与西医应是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医学体系(没有提出第三种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与西医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两翼”,两个主体、主流,而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探索,一种相互学习的桥梁,一种互补的方法,但绝对不是一种主流医学,也不是第三翼。在十年***期间所提出的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目前看来是脱离客观实际的,创立“新医学”向全世界推广也是不可能的,这种“新医学”也不可能得到全世界医学界公认。但是目前尚有个别专家学者抱着创立“新医学”不放,认为中医现代化、中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学”;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发展中医。应该说这完全是一种误导,是中医发展的一种致命错误,因为其结果——“新医学”不可能产生,反之,消灭中医倒是可能的;其实现在某些方面已经能看到其不良后果。
五十年前提出的“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党和国家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除了创立中医大学、中医医院等措施外.还安排个别高级的西医学习中医,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中医的学术理论,希望出几位高明的理论家。总之,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是为发展中医、提高中医服务的,并不是创立“新医学”,也不是发展中医的终极。不然的话,五十年前为什么不强调中医学习西医?如果当时强调中医学西医,可能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会更快;反之,“中医”内涵的消亡也会更快。因此当时强调一部分高级西医学习中医,其目的就是在保持中医自身特色上来发展中医。打个比喻说:海军中有一支海军陆战队,它的目的是为发展海军、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服务的,并不是因为它能两栖作战,海军和陆军就都要发展成为海军陆战队,成为海军的终极发展目标。如果这样,海军岂不是变得不伦不类了? 从当前看,广大的西医都懂得一些中医,如对冠心病患者开些丹参片等;广大的中医也都懂些西医,能应用一般的西药。中医和西医能互相学习、互相补充,这也是我国医务界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人民的防病治病,是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特色,是有其实用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但从学术理论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临床上的中医加西医、中药加西药的医疗行为,绝对不是中医西医两个医学的结合。中西医两者的结合首先应该是理论的结合,在目前极为罕见。这种为数众多的从临床实践出发的中医加西医,与当初的要求出几位高明理论家的初衷是不一样的。从学术上讲中西医结合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结合也是远远不够的。故而我认为为了发展中医,极希望如五十年前一样,以高级西医通过研究班的形式,找到中西医理论的个别结合点,促进中医的发展,出几位高明的理论家,这才是“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目的,也真正为发展中医作出贡献。总之,中西医结合的准确定位是出几位高明理论家,是发展中医的一条支流,一种道路,一个方法,绝对不是主流、目标、唯一道路、必由之路、甚至全部。中医的创新发展不能全部依靠中西医结合,必须是在充分继承中医学自身基本理论和临床特色基础上的创新,必须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原则上的创新和发展。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丢失了中医药的本质特征,而演变为另类。
五、中医的科学性及其衡量标准
中医是一门学科,是科学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目前不论住中医业界内部、外部,还是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或者是不最科学的,口头上不否认中医科学性,而实质上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就在于用什么样的标准、立场来衡量中医的科学性。从历史来看,世界上的哲学观、科学观是多样化的,是多元化的。当前,如单纯地以西方科学的“还原论”为主要方法的科学观来衡量中医,中医似乎就变得不那么科学了。其实,中医是一种东方的、复杂的科学,不能简单地用“还原论”、“客观化”、“数字指标”作为标尺来衡量中医的科学性。因为凡是高级的复杂的事物(包括人体),其变化的规律受到各种多变因素的干扰,不具备简单的机械的还原性和可重复性。譬如药物(不论中药和西药)的疗效除了决定于患者的病理、生理之外,还决定于心理、社会、气象、地理等等的影响。对中医来说尤其是这样,许多影响因素不能预测.也就影响了其还原性和重复性。所以医学科学也绝对不等同于物理、数学、化学等“1+1=2”的模式;即使西医现在也在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只要这两个因素的存在,西医也变得复杂了,还原性、可重复性也会变得复杂,反而与中医的理念接近了。故而长期以来,某些科学家认为中医药缺乏还原性、重复性、规律性,就断定其不科学是非常错误的。反之,我们以中医的标尺去衡量西医药、物理、化学等学科,可能也会得出其缺乏“科学性”的结论。目前,有些客观的、开明的科学家已开始转变这些观念,如美国的FDA对中药产品已经不象以前那么苛求,中药产品(包括复方)只要能明确有效组成、工艺可重复、疗效肯定就可能进入审批。因此,我们中医界必须重塑自身的自信心、科学性、价值观,不要让外界或自己用现代的西方科学观来阻碍自身的发展。
六、发展中医的“质”与“量”
今后中医的发展重点在于“质”还是“量”。也就是对中医来说,“后继乏人”与“后继乏术”哪个更加重要,我认为相对而论“质”比“量”更加重要。
这十几年来,中医药大学各种毕业生的数量虽然远远不及西医院校的毕业生,但平心而论,以目前医疗市场规律来讲,这些毕业生相对还是过剩了。正因为为这样,为数不少的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只能改行,成为了西医师,甚至成了药物推销员。相反,在“量”相对增加的同时,中医人才的“质”却有所下降,内涵显得不足,这也就是中医的“后继乏术”。这种情况表现在中医医、教、研的各个方面。当中医师晋升时,必须要有科研课题,结果搞了许多没有中医内涵的、低水平的所谓科研成果:在医疗机构中,大量的中医医院也因为生存的需要,异化为西医的综合性医院,而失去了中医的内涵;中医药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中医缺乏中医师应该掌握的中医知识,反而西医知识倒学了不少。因此今后中医的发展,“质”比“量”更为重要,不论人才、医疗、教育、科研都应发展具有中医内涵与特色的中医。
七、中医教学的发展方向
中医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师承教育,自从五十年代至今,创办了中医药大学,与现代的教育模式接轨,这是件好事。但是,现在来反思一下,这种现代的教育模式与中医的传统模式相比,也有不足之处。现代医学的教育模式注重“学”,而师承教育模式比较重视“术”。中医是以临床为本,更加重视“术”,重视临床的经验,更重视师傅带徒弟式的临证实践,这是现代医学教育所不及的。再有,五、六十年代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中,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等中医科目及中医临床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八十年代以来,中医药大学的西医科目、公共学科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中医学科,以至于《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传统学科的学时数仅占微不足道的份额。这样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肯定掌握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近年来培养出来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更是在实验室里与老鼠、兔子等打交道的实验型人才,较少接触中医理论和临床。因此,即使学历很高,中医的“味道”却很淡薄。正如已故卫生部崔月犁部长说: “某些中医药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两个中专生。”也有中管局领导说:“现代中医院校培养的一些学生,自己看不起自己,看不起中医,这是我们教育上的问题,没有教育学生学懂中医。中医院校要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育,要把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基打实。否则,教出来的学生既不中,也不西。再一个中医要早临床,多临床。现在我们实行的师傅带徒弟,这个形式很好。”
总之,今后中医教育的模式可以采用传统师带徒的模式,或者现代医学院的模式,但其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放在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即使是博士、硕士等中医高级人才,也应多培养一些临床型的研究生。这样才能使中医人才保持中医特色,才能使中医这支队伍永不变色。
八、中医科研的发展重点
当前的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的味道也是越来越淡化了。有关中医基础理论,譬如:藏象学说(脾、肾本质等等)、病因学说(瘀血、风、湿等等)的研究,虽然有所建树,但系统研究还是不够的。比较多的是对临床课题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这对中医学术的提高作用不大。总之,中医的科研项目往往是削足就履,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理论来证实和改造中医,以求证实中医的“科学性”。其实,这样对中医的自身发展并没有多大的益处。我们应该知道临床疗效是第一位的,是中医的根本,是中医的生命;中医的疗效决定于中医的理论、辨证、用药经验,这应该是科研的重点,因为医学科研始终是为临床疗效服务的。故而中医的科研一定要从中医的理论及临床出发,遵循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特色。使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使整个中医学术有所提高,有所发扬广大。
九、中药的发展导向
中医现代化与中药现代化、中医发展与中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中药应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如果不是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可以说不是中药(如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现在一谈到中药的发展、中药的现代化、中药的科学化,某些学者首先想
到的就是新型工艺的中成药,单味中药的提纯,中药有效成分,而忽略了中医理论、忽略了复方,忽略了中药的饮片(生药)。大家可以设想,到有一天中药都变成麻黄素、黄连素来应用的话,中药这一概念也就消亡了,中医也消亡了。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忽略了对饮片、地道药材的研究,也就谈不上中药的发展了。依目前而论,地道药材的品种与质量在不断地滑坡与萎缩。这些现象不但对中药,对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为现在广大的临床中医师,处方药的品种越来越少,越来越狭窄,药材的质量不断地下降(更不要说伪劣药材),这就大大地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这对中医药今天的存在及明天的发展都是一种阻碍。因此,我认为中药的现代化及发展首先应该着重中药材的品类、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以及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定性、定量)。当然这不排斥单味中药的提取,以及有关单体的研究等,这也是对现代医药的一种贡献,也有利于卫生保健事业,但绝不是中药现代化与中药发展的主流。
十、中医发展的形式与内涵,外患与内忧
从表面上来看,当前中医的发展任形式上无可非议,有其辉煌的外表。中医与西医一样,在人才培养上有大学生、有硕士、有博士还有博士后;在医疗上有各种各级的医疗机构和医院;在科研上有国家级的研究院以及数以万计的研究所、研究室;有高到国家级的各种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但从总体上来说缺乏中医的特色,而且越来越缺乏中医内涵,之所以会这样,其主要的原因除了中医以外的学者(西医专家等)对中医的误会、不理解,以西医的医、教、研模式来规范衡量中医之外,现在更为值得重视的是当前为数不少的中医精英、学科带头人,也同样是着眼于中医发展的形式,忽略了发展中医的特色与内涵。这样下去,将不利于中医发展,或者说发展的不是中医,是另类“中医”,中医的发展前景非常渺茫。而某些精英、学科接班人所以会这样,其主观愿望可能是想发展中医,但客观上对中医的内涵不很了解,不掌握,而却把现代医学的模式奉行为唯一科学的准则,对中医药发展来说,好心办了坏事,这也是过去近二十年来在教育上不重视中医内涵的恶果。
总之,发展中医的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培养,应该重视培养真正的中医人才,懂中医的人才,掌握中医的人才,对中医具有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中医接班人,也就是邓铁涛教授所称的“铁杆中医”。只有有了这些“铁杆中医”成为中医事业的中坚力量、学科接班人,才能保证中医有所真正的发展,才能发扬光大。
第二篇:对中医发展之路思考
对中医发展之路的思考
对中医发展之路的思考
1010307104 药一 孙明扬
【摘要】中药疗效独特,毒副作用小,具有西药无法替代的综合优势。在治疗疑难杂症、慢性病、老年病、调节亚健康状态等方面,中药尤其是民族药物将大有用武之地,而中医药理论的复杂性和国家对中医药新品、基础研究、投入的严重不足,这种优势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本文就如何发展中医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中医 发展 特色 中西医结合 标准化 产权 人才 经费
【正文】
中医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与自然和疾病长期作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一门经验科学,含有丰富的智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不朽的贡献,是当前具有巨大潜在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门类。然而正是这样一门历史悠久且曾经辉煌过的号称“国粹”的自然医学,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由于传统医药理论的复杂性及其在研究、生产中观念和手段的相对落后,制约了传统医药的发展。因此,我们既要传承中医经典智慧,又要在此基础上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传统医药。
一、抓住特色,发挥优势
中医院的发展首先要让中医水平站在前沿,这是中医院发展的主旋律。其次,需要现代医学跟得上,把西医可借鉴的东西为我所用。只要坚持中医特色的主旋律,推进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不仅不会缩减中医药的服务范围,而且会让中医药在更高的技术平台上发挥作用,给中医的特色保持和优势发挥赋予新的内涵。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肿瘤中心是我们国家首屈一指的用中医治疗肿瘤的医学机构,他们已经能够确定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疗效。目前,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已受到国外医学的承认,被外国人称为“肿瘤中国模式的治疗。”除了肿瘤以外,中医介入冠心病的治疗,也能增进西医治疗的效果。目前,治疗冠心病一般都会采用西医的介入疗法。但问题是,病人经过介入治疗后一年或半年,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冠脉会出现再次狭窄。为了预防再狭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陈可冀院士率先采用活血化瘀中药介入西医治疗,可以减少一半的再狭窄。目前,很多的综合性医院也都认可了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辅助治疗冠心病的手段。
二、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
事实上,中医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不断地吸取当代的先进技术。例如,中药的剂型从汤剂到丹、膏、丸、散,再到现在的针剂、颗粒剂;针灸的器具从砭石到铜针、银针、钢针等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提高中医诊断水平,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拒绝使用。
中、西医学各自在某些方面都具有一些优势,理论与临床、思维与方法都存在着广阔 的互补性。中、西医之间要互相激荡、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吸收、互相竞争。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完整医学而论,中医、西医仅各是一半雏形,常形象地比喻各为一半璧玉,要中西医合璧,以发展未来的医学科学。中西医结合学就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
对中医发展之路的思考
【结语】
人类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医学发展必然要经历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这样一个过程。当化学药物的种种弊端暴露出来以后,靠宏观平衡(阴阳平衡)理论指导,靠原生药(动植物、矿物)、整体调整平衡(针灸、按摩)等手段治疗疾病的方法会越来越被人认识,越来越受到青睐。借此机会,中医应采取合理的发展方式以求有所继承、发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雷 张方 《我国传统医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药业论坛》 2008年第17卷第22期 [2] 张方 王雷 《中国传统医药及其在医疗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探讨》,《临床药物治疗学》 2009年第7卷第2期
[3]唐友明 《对中医发展的思考》,《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4卷第1期 [4]朱征明 《对中医发展的几点认识》,《贵州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1卷第1期 [5]李灿东 《中医现代化漫谈》,《中医药通报》 2011年第10卷第3期
[6]赵宏宇 寇桂娥 李涛 《中医发展之浅见》,《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第6卷第26期
第三篇:中医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范文模版)
【关键词】 中医 发展
传统中医正面临 现代 医学的严峻挑战,中医药服务领域缩小、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淡化、理论 创新没有突破性进展等 问题,引起了 社会 各界的高度关注,不少学者对 影响 中医学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采用情报学 方法,将有关观点加以整理、归纳,供同道 参考、研究。1 问题
1.1 中医药服务领域在缩小,特色优势有淡化趋势 国务院研究室与 科技 部等共同完成的《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 目前 全国有2800多所等级中 医院,但没有一家是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2001年全国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40%,西药则占60%[1]。”另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中医 治疗 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率低。尤其是住院病人被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更少。2004年在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所使用的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用的37.4%,中成药费用占6.57%,中草药仅占l.5%;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逐年下降,2003年中医治疗病案仅占全部病案的18%,比2000年的28%下降了10%。与此相关的是,2004年中医院的危、急重症病人就诊率分别为3.56%和24.47%,均比上年下降1个多百分点,全国县级中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刚刚过半[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农民选择愿意看中医的比例比1988年时下降了10个百分点,慢性病患者就诊中医的比例从原来的2/3变成现在的38.34%。
1.2 中医药人才短缺 有关统计结果表明,1949年全国西医人员仅有8.7万人,而到2001年,已达到175万人,增加了20倍;中医人员1949年全国有27.6万人,到2001年为33.4万人,仅增加了21%。在全国当今人口中,平均4000人中才有一名中医。解放前留下来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且均已70岁以上高龄;20世纪50年代,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大夫也为数不多;其后主要是按西医式 教育 培养的中医,在传统中医上有真正成就者甚寡,纯正中医后继乏人已成严重问题。现有中医人员中受学历不等、院校教育课程配置差异及专业思想不稳固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些人中医离宗,用药背道,对望诊、脉诊具有真实功夫者已渐寥寥[1]。
1.3 中医药不能正常地在 农村 健康保障中发挥作用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 历史 经验来看,中医药一直是长期支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主要基础。特别是新 中国 成立以来,中医药曾经作为主要医疗科技要素支撑了农村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而这种以低成本取得高效率的医疗保障模式正逐步衰落、解体。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由1970年代鼎盛时期的90%,1980年代猛降至10%以下,最低时覆盖率只有5%左右[3]。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教委1992年12月3日发布的《关于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开办农村青年不包分配班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数据统计,1991年农村每千人口平均有中医不足0.2人,却承担着农村近1/3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中国农村稳定发展的严重问题[4]。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公平性进行了评价,中国被排在倒数第4位。
1.4 基础研究滞后,研究方法缺乏创新 80年代中期,中医多学科研究经过多年的酝酿,适时地出现在医坛,整个中医学被作为研究对象而置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观察之中,这种研究顺应了当代 科学 发展的客观要求,使科学的理性真正切入中医学的体层,预示着中医发展可能发生一次新的突破。中医现代化的提出,更是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共鸣。然而,多学科研究在阐明部分中医理论中蕴含的现代科学思想后,便步履艰难,并未形成指导临床实践的 应用 理论;中医现代化也只是句口号而已,其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些制约中医药研究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基础研究薄弱,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过多,科学层次上的关键问题提炼不够,没有明确稳定的中长期研究方向,难以形成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在研究的思路方法上,多学科尤其是大学科介入中医药研究领域不足,学科间接触不良、交融不畅,难以形成学科碰撞,缺乏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及科学诠释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原创性成果。1.5 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徘徊不前 我国的中药材出口在80~90年代前期一直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从1996年开始,出口不仅不增长,还出现了连年的下降,1999年的中药出口是1995年的69%。据前国家经贸委统计,中医行业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两年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中药的出口创汇已经连续十年徘徊在5亿元上下,我国的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仅为5%[5]。2 原因 分析
2.1 影响中医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 由于中医学形成之时科学技术水平十分低下,对 自然、人体的认识都很模糊,所以中医学在形成过程中更多的是吸取了古代思辨 哲学 的成果,引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等概念,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来笼统地认识人体,以“司外而揣内”的模式来诊断疾病,因此带有明显的封建社会印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 经济 使科学技术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封建伦理道德又限制了对人体的微观形态学探索。作为农耕经济的产物,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朴素唯物论、辩证法,基本方法是综合,着眼于客体的宏观、动态、联系、功能的考察,相对忽视了事物的微观结构,具有一定的揣测性;而包括医学在内的西方科技是机器 工业 的产物,其哲学基础是机械唯物论,基本方法是分析,追求客体的微观、静态的物质结构,相对忽视了事物的宏观整体、动态过程及联系、功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两相比较,特征相反,概念、原理、方法无通约性和衔接点,二者均难把对方完整地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此乃100多年来中西医汇而未通、结而不合的根源,因而形成了医学的多元化模式,虽各具特色优势,但中医则较难引入现代科学技术[6]。中医学抽象的理论不易为现代人所理解,其较慢的疗效、繁琐的服药方法也难以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相适应。2.2 影响中医发展的文化因素
2.2.1 传统尊经崇古思想的制约 在崇古文化观念的背景下,中医言必“经云”,书必“仲师”,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成为中医理论的最高准则,是衡量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正确与否的标准,当作永恒不变的真理,不敢有所怀疑,以致中医的经典被历代名家注而又注,疏而又疏,训而又训,只停留在对经典的注释、考据上,不但抵制西医,甚至拒绝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学难以按照疾病具体变化认识它的本质 规律。中医界存在的“厚古薄今”、“惟我独尊”的思潮,长期以来束缚着中医学术的发展[7]。
2.2.2 民族虚无主义和现代实用主义 五四运动以后,传统文化一直在受批判,中医也试图割裂自己和传统文化的渊源与关系,甚至对中医从理论到实践全盘否定。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采用西方唯科学主义的实验研究成了中医发展的指导思想,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8]。
2.2.3 “重道轻艺”观念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一直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禁锢,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上重视“形而上”的研讨,而忽视“形而下”的探求,造成了“重道轻艺”的不良倾向。2.3 影响中医发展的教育因素
2.3.1 传承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中医学术的继承主要靠师传、私塾、自学等方式,使人们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内,加之医家各承爱技,秘而不传,导致一些实践医学得不到继承和发展,中医许多成功的经验,往往只属于个人,很难成为医学界共同掌握的技术。
2.3.2 中医教育西化近几十年来,中医院校培养真正的中医不多,中医科研上有成就者很少,名中医更是罕见,根本原因是中医教育西化,传统中医文化与中医技能被轻视、被遗忘、被丢失。进校后外语是硬要求,古汉语训练不严格,导致许多学生基本上看不懂中医古籍著作,多数人没有认真读过、也读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许多中医药硕士、博士生 学习研究的不再是中医药领域,不是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加强与提高,而是按照西医培养的要求重仪器、重实验。学校要求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中医教育西化,严重影响了这些起传承作用研究生的中医药职业观念[1]。
2.3.3 现代教育缺乏优势比较和解说 中、西医药学两大学术体系全然不同:中医药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主要根据系统模型及形象思维、辩证逻辑等方法构建并形成理论体系,其医理深奥、玄秘而较难理解;西医的理论体系则是依据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解剖分析、实验研究的成果而构架完成,直观明了,易于接受。这两种体系的课程并存设置而未能进行合理的优势比较和解说,容易造成中医院校的学生对两大医学体系思想方法和观念上的对抗与冲突,出现不同程度的“西化”倾向,对培养中医药人才带来负面影响[9]。2.4 影响中医发展的经济原因
2.4.1 中医医疗项目价格偏低 据对全国102所中医医院现在执行的国家公布的97项中医医疗项目价格的调查,在 计算 出了成本的54个项目中,有40项处于亏本状态,亏损项目将近3/4。经济杠杆的制约使相当多的中医院不得不放弃中医特色和优势而大量开展收费较高、见效益较快的现代医学检查、治疗和手术,或过度开展特需服务,以补偿中医服务的亏损。目前约有1/3的县级中医院连生存问题都没能解决好,一味要求它们只能发展价格低廉的中医,无论对事业发展还是病人需要,都是不现实的[2]。
2.4.2 农村集体经济解体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50年代以来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发展起来的集体经济纷纷解体,乡村两级基层卫生组织失去了集体经济的依托,原有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的解体,村级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大幅度下降,导致植根于农村的中医药服务范围严重萎缩[10]。2.4.3 市场经济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注重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强调社会、经济效益,中成药产品铺天盖地,这种貌似从临床实际出发,走实验科学的道路,实际是疏远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在许多方面扬弃了中医药特色优势。从现代社会对医疗的需求不难看出,不受欢迎的东西必然市场需求不足,中医药在发展中时常寻求政策保护,说明中医药成为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还不多。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医疗市场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必须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和阐明传统中医药优势特色的科学内涵,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中医药传统产业及其产品,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发展自己,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
第四篇:对铜川发展中医养生产业的几点思考
对铜川发展中医养生产业的几点思考
陈中华 焦国献
铜川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通过项目带动、园区承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速度跃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去年以来,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弘扬了药王文化,扩大了铜川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发展中医养生产业已成为加快转型提速发展的突破口。这里笔者就铜川发展中医养生产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医养生文化发展简况
1、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
养生在中国古代又称养性、摄生等。古人对保护生命、延年益寿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养生起源,专家学者颇具争议,多数认为,我国最早致力于养生理论和实践的是老子,他提出“摄生”,“盖闻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体现出摄取、凝聚、珍重、保护的生命观。老子之后,庄子最早提出养生说,在《庄子•内篇》中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一般认为,形成系统的养生理论体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两部分,阐释了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主张摄养益寿。由此开始,历代文人医者在先人养生研究基础上不断探索养生之道,留下了数百种著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并逐步形成了儒家养生、道家养生、佛家养生、中医养生等主要养生学门派。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大旨,以中医药学为技术依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采用行气、导引、药饵、食疗、功炼等具体手段,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命质量,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在养生指导思想上,注重人的精神和道德修养,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可以这样讲,养生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同步,是其有机的组成部分。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史至少在两千年以上。《黄帝内经》是先秦、战国期间的医者对祖先中医养生文化的全面系统总结,是中国第一部中医药养生理论宝典。汉代以后至清朝末,涌现出了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朱丹溪、李时珍、叶天士等一批中医养生家,可谓群星璀璨,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中医养生文化财富。
养生文化是全人类的,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宝贵的保健经验,中外养生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国外养生特别是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注重肌体的强健。国外保健虽也有养生之意,但侧重于以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的有益融合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传统养生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国外称之为健康管理。
2、我国中医养生产业及发展现状
养身保健产业也称健康产业,是指与养生保健有关的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总和,涵盖医药康复、健康体检、预防保健、休闲旅游、娱乐餐饮、美容美体等多个方面。其中预防保健包括通常人们认为的最基本的养生方式——传统中医养生:一是基于传统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而制作生产的一些口服液、补品类保健品,如蜂王浆、人参口服液等;二是中医药保健用品,包括各种保健袋、枕、洗剂、擦剂、粉剂和功能用具,如各种中药化妆用品、按摩枕、药枕、保健帽、保健腰带等等;三是中医保健服务,如按摩、推拿、刮痧、针灸、足疗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养生保健成为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众多医药器械企业纷纷开发保健产品,很多地方也纷纷打养生牌、保健牌,通过发展中医药保健服务,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山东文登市依托优质温泉和海岸沙滩打造东方养生之都;广西加快长寿产业发展,开发养生、养老、保健用品。还有一些地方举办以养生保健为主题的节会活动,如:深圳举办国际保健养生文化产业展、江苏扬州市举办沐浴养生节、四川彭山举办养生节、陕西咸阳市举办中华养生节、河南南阳举办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等,养生保健产业成为继IT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据有关资料,2011年全国养生保健行业总体销售额达6500亿元左右,保健食品、用品生产企业约12000家,销售企业超过10万家,养生保健服务企业超过140万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且每年还在迅速增长。即便如此,我国养生保健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巡视员温再兴在今年4月6日博鳌健康产业论坛致辞中指出,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的发展已经增长到生产总值的10%以上,但是在我国还不到5%。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徐华锋也曾预计,到2015年,我国保健产品市场将超万亿元。中医养生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前景,已成为跨行业、宽辐射、强带动的朝阳产业。
二、铜川发展中医养生产业的优势
1、铜川中医养生文化资源厚重
在铜川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倡导并实践养生文化,他们是轩辕黄帝、彭祖和孙思邈。
——铜川属于岐黄文化发源地区之一。据考,以陕西黄陵县为中心的古桥国是轩辕黄帝的重要活动地区和归葬处,古桥国疆域包括了现今铜川市全部。古代传说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创立经方,后世整理的《黄帝内经》中一些内容表述就采用了黄帝与岐伯的问答式。现今把岐黄作为中医的代名词,可以说铜川处于祖国医药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中。
——铜川是上古养生家彭祖的晚年归隐地。古典记载彭祖姓篯名铿,帝王颛顼之孙,因受帝尧赏识封于大彭国(今江苏徐州),故又称彭铿,善于养生,活了八百多岁(据考相当于现代130余岁),晚年隐居于铜川市宜君县彭镇。彭祖养生方法主要体现在运动功炼、平和心态、顺乎自然、防病抗病四个方面。
——铜川是隋唐中医药养生学家孙思邈的故里。铜川作为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家孙思邈的故乡,有着丰富的药王文化遗存。其晚年隐居的罄玉山(今药王山)被誉为“中国医药保健第一山”。孙思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养生理论家与实践家,他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享年141岁,经历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据有关资料记载,孙思邈一生共著作 70余部,流传下来30多部(含托名之作),其代表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唐以前医学研究成果之大成,融自己行医实践之体会,收方剂8200余首,成为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在《千金》两方中,孙思邈系统总结了养生理论,形成《食治》《养性》《辟谷》《退居》《补益》诸篇章,阐述了养生大旨,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强调重生与重德并行,指出“治未病”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优生优育、营造环境、调整心态、规律生活、动静结合、食疗为先、药饵并用、节制欲望、顺应自然等养生方法。孙思邈所倡导的养生方法简单实用,凡人皆有可习之处。他注重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着眼,进行了饮食、情感、处世、作息、药补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不仅有对人的心理疏导和丸散方剂,更从人们必不可少的果实、蔬菜、谷米中选取可供食疗的食物,贴近实际。同时,《千金》两方还针对老年人、青年人、妇女儿童的生理特征、疾病预防、心理调节、为人处世以及中医美容、营养缺乏症、常见病的药疗食疗作了重要论述。著名医史专家李经纬先生说:“孙思邈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在养生方面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他是我国历史上把延年益寿学说同防治老年病紧密结合起来,并使之成为有理论联系实际特色的一门科学的第一人。他比他的前辈华佗、葛洪等兼长养生的医家更高大。”
孙思邈养生理论和方法对现代人之生活也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来自环境与人类自身的疾患不断增多,重视养生保健是时代潮流,而孙思邈的中医养生文化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2、铜川中药材资源丰富
铜川中药材资源丰富,人工种植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全市共出产野生和人工种植药材七大类683种,其中《本草纲目》所列“宜党”及清代贡品黄芩(又称“耀芩”)为铜川市地道的中药材品牌。截止2011年,全市共种植中药材7.08万亩,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中药企业有2家。全市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中药材年销售额2300余万元;中药饮片400余种,年销售额150余万元;中成药1000余种,年销售额1300余万元;保健品40余种,年销售额220余万元。
3、铜川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铜川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渭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南邻省会西安,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日照2345.7~2412.5小时,年均降水量555.8-709.3毫米,年均气温8.9~12.3℃。经过坚持不懈的开展“四创”,抓环境综合治理,铜川已由昔日卫星上看不见的“黑色煤城”完成了向“绿色保健城”的华丽转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8天,森林覆盖率超过50%。随着西铜第二条高速公路的开通,铜川已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近年来正在主动有序地承接西安的产业转移,建设大西安休闲度假北花园和陕北—关中经济区大通道,有发展中医养生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4、铜川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
铜川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发展试验区成员,中省为我市发展中医养生产业,促进转型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给予了一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围绕建设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目标,铜川正在努力打造“二园四区四基地”,并初见成效。目前,大唐养生园已累计投资3.5亿元;中医药产业园正在着手编制规划;药王山景区编制完成了《药王山国际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药王大道建成通车,并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孙思邈学术医德养生思想传承基地”;照金香山景区已组建成立了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丹霞地质公园,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先行已启动了照金旅游名镇建设;玉华宫景区总体规划正在修编;陈炉古镇成功创建为3A级景区,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同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决定和商贸物流发展规划,由市财政每年列支5000万元用于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列支1000万元用于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医药种植、流通、研发、检测四大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铜川发展中医养生产业优势明显,但也有差距:一是研发创新不够,没有形成一些拿得出、叫得响的知名企业和拳头产品;二是对药王中医养生方剂、疗法挖掘利用不够,具有药王特色的中医养生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三是对药王文化的宣传推介还不够;四是缺乏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产业层次低,中医药养生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
三、对铜川发展中医养生产业的几点建议
铜川发展中医养生产业应围绕一个目标,构建四大支撑;打好一张王牌,促进四个融入;重视环境建设,实现二个结合;突出重点项目,体现一个核心。
1、围绕一个目标,构建四大支撑
一个目标,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这个战略目标。四大支撑:一是文化支撑。弘扬药王文化,建立药王中医养生文化研究中心,深入研究药王中医养生学说的理论体系,搜集整理推广药王养生方法,开展高规格、高层次的学术研讨活动,在国内掀起药王研究热、药王养生热。同步挖掘整理彭祖养生文化,开发彭祖故园,丰富铜川养生文化内涵。二是园区支撑。高起点规划、大项目带动,建设养生园区和中医药四大基地,发挥新兴城市和新建园区的吸引、承载作用,把南市区建成休闲养生示范区域。三是景点支撑。加大照金香山、药王山、玉华宫、耀州窑、陈炉古镇等市域主要景点建设和宣传推介力度,打造玉华宫避暑游、药王山养生游、照金红色文化游、香山佛教游、耀州窑-陈炉古镇陶瓷游、宜君生态避暑游等旅游精品,让游客感受自然,品味文化,心向往之。四是产业支撑。通过政策引导、科技示范、组织有市场需求的地道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乡镇、示范村,引领群众种药致富。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药王方剂,形成特色产品;引进一批中医药知名企业,开发生产高质量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等中医药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把养生产业作为城市服务业的重点业态来抓,树样板,提升质量和水平。
2、打好一张“王牌”,促进四个“融入”
药王孙思邈是我市在国内外最响亮的一张名片,建设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就要打响这张王牌,促进中医养生产业实现四个融入。一要融入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之中。探索把中医养生产业发展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发展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把中医养生产业发展与工业调结构、提质量相结合,大力发展中成药研制、中药材提取、中医药保健用品生产等新型制造企业;把中医养生产业发展与三产服务业结合起来,突出养生休闲主题,提升铜川服务业的增加值。二要融入到文化旅游发展之中。药王文化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影响深远,应以弘扬药王文化为着力点,在各级文化活动中加入药王中医养生文化元素,组织文艺团体编排药王系列精品节目,制作一批宣传药王中医养生文化的光碟、图书资料,认真做好药王题材的大型实景演出编排工作,形成以药王中医养生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依托药王山等主要景点,开发探寻养生、长寿方法的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打造国内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目的地。三要融入到城乡统筹发展之中。把发展中医养生产业和促进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发展中医养生产业要注重以人为本,推动城乡一体化,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在传承弘扬药王文化中要以药王的思想和精神鼓舞人,不断提高市民的素养。四要融入到西铜同城化建设之中。主动承接大西安产业转移,特别是主动引进中医药养生、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等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注重产业互补,大力发展食品饮料加工业,引导发展绿色果品、蔬菜、畜禽产品生产,探索建设西安养生基地、食品基地。
3、重视环境建设,实现两个结合
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可持续、群众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环境建设。一要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铜川是一个工业城市,既有丘陵沟壑区,又有山川和平原,民俗文化兼具陕北及关中文化,自然人文特点鲜明。要结合这些特点,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狠抓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和污水处理、废弃矿山治理、荒山绿化及城市园林建设等重点环保工作,构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美好环境。二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相结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已建成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积极推进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在大力发展与养生保健相关的商贸、餐饮、休闲服务、酒店宾馆、会展中心、大型游乐场、绿地广场等公众服务设施的同时,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软实力。
4、突出重点项目,体现一个核心
发展中医养生产业,建设休闲养生城市,宜人宜居是核心,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加快相关项目建设。一要规划建设医疗康复基地。加快新区医院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专家学者,支持孙思邈中医院做大做强;鼓励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化的健康体检中心、疗养康复基地。二要发展中医保健服务产业。引导发展一批中医按摩、推拿、刮痧、针灸、足疗等中医药保健服务机构。三要积极推进老年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建设老年公寓、疗养院、康复中心等,适应老龄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这些将铜川建设成为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的目的地。四要强化城市运动主题。建设适应城市发展的运动主题公园,方便群众健身。引进建设高尔夫球场、大型游泳场、网球场等商业运动场所,建设健康铜川、活力铜川,给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来铜旅游观光者在这里放松身心,健康生活,流连忘返。(作者分别为铜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科长)
第五篇:屠呦呦获诺奖与中医发展思考
屠呦呦获诺奖与中医发展思考
【摘要】:屠呦呦荣获诺奖,引发国内各界人士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中医药的伟大胜利,必将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但是事实可能相反.在中医药发展遭遇瓶颈的现在,我们要如何才能需求一条中医药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屠呦呦 诺奖 中医发展
北京时间10月5日傍晚,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病患。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 有人认为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标志着中医药在争取国际认可的进程中迈了一大步。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在大学4年期间,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2]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1959-1962年,接受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1-2][3]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从1956年起,她相继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和中药银柴胡进行了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69年1月开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青蒿素。[4] 从她的学习工作经历看来,她大学主修生药专业,曾接受过中医培训,工作地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主要工作经历是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从这些方面认为她是一名中医药方面的科学家,可以说得通。
但是中医用药治病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坚持“方从法出,法从证立,方即是法”的组方原则进行的。中医理论认为,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全过程,方剂是辨证论治的结果和体现。中医治病,首先要把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情况等经行分析思维,从而审清病人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然后决定正确的治则治法、处方用药。中医治病,证候是治法的根本,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5]而且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而所使用的药物。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用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净制、切制、炮炙和其他制法[6]。
但是,当时青蒿素研发的具体过程是怎么的呢?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其中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灵感,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最终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3]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 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1973年3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维善,甾体组研究院吴照华和吴毓林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7]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7]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8]。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屠呦呦所采取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如通过像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以及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等,是典型的西方科学式的西药研究方法,中医药只提供了研究对象青蒿和思路启发,西医才是研究方法的提供者。这样做出的研究结果,也恰恰是西药,因而这典型应属于西方科学的重要成就。若是把这次诺奖作为中医药领域的成功,只会导致中医的发展被一元论价值下作为“唯一真理”的西医所收编,反倒可能是对中医发展的又一次致命打击。
近些年来,在西方主流科学的框架下,像中医这样的医学是被归入“替代医学”的范畴的,自然也表明了其与西方医学不同的理论框架、知识系统和研究范式。根据科学哲学的理论,不同的研究范式之间,甚至是不可通约的,也即难以完全相互沟通,难以用一种范式下的理论知识去充分地解释另一种范式下的理论,更不用说将其取代了。如果基于西方科学范式的西医是“科学的”,那么中医自然不科学。在中医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发展也越加艰辛的背景下,为了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大量的中医人士利用西方科学的方式,寻求中医药“科学化”,如研究经络腧穴的实质和针灸效用的量化、对中药的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提取其单一有效成分等。这些研究已经脱离了中医的理论,似乎不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中医药研究,便不够“科学”。持西药研究倾向的研究唯一化会给中医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实际上,与中医理论无关的药物,即使曾被中医使用过,在新的、现代化的西方科学语境下,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了。以这种以西方科学的范式来进行中医中药的研究,显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遵循了中医特有的研究范式的中医药研究。但是我们应认识到这样名为中医药研究实为有力支持西医的研究,会给中医的发展带来致命的不良影响。
虽然现在的中医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相当程度的支持,但由于是在一元论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受西方科学一元论观念的影响,我们现在研究和发展中医中药所使用的方式并非没有问题。就如同不能简单的认为屠呦呦获诺奖是中医药的胜利一样,不能盲目地将西方科学范式作为中医药研究发展的唯一方式和理想方式。那中医药的真正出路在哪?
中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发展经济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哲学体系。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指导下,形成了中医的哲学思维和基础理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中医的发展还是需要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在继承的过程中扬弃。中医要有理想的发展,是需要打破科学观一元化,建立多元科学观的哲学基础。在多元科学观的哲学理论里,中医和西医一样是科学的,同是多元医学中的一元,地位是同等的,同样需要独立的发展。在这两者之间,也许会有局部的交迭,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科学”系统。这样的哲学思想有助于中医药学者坚持中医特有的哲学思维和基础理论,并在其指导下发现中医药发展的正确道路,而不是错误的利用西医模式发展中医。
从诺贝尔奖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所奖励的,是自从近代西方的科学革命之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科学的框架中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它不适用于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而中医缺少这样的奖励机制。不论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还是为了激励发展中医的积极性,更好的造福人民群众,建立属于中医自己的奖励机制和评定标准是势在必行的。但是怎样建立和建立怎么的奖励机制又是一个需要实践和时间才能回答的问题。中医发展任重道远,广大中医学子,要好好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舍予.祝贺北京大学校友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北京大学新闻网,2015-10-05 [2]谭海芳.屠呦呦: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北京大学校友网, 2015-10-06 [3]玉洁.北医校友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10-05 [4]王君平.三个“第一”,让她赢得拉斯克奖杯.观察者网 ,2015-10-05 [5]张跃华.试论方剂的组方原则[J].陕西中医,2002,04:355-356.[6]王丽芳,王孝敏.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归类与分析[J].中国药房,2012,19:1821-1824.[7]揭秘发现青蒿素的神秘“523任务”.腾讯,2015-10-06 [8]徐挺.宁波人屠呦呦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中国宁波网, 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