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学

时间:2019-05-13 22:2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吴大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吴大学》。

第一篇: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苏州大学)的前身

校训

英文:“Unto a Full-grown Man”

中文:“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渊源

东吴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监理会在苏州和上海开办的几所学校。1871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监理会于1939年与美以美会合并改名为卫理公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存养书院,1879年迁至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The Buffington Institute)。后并入上海中西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1882年创办)。

东吴大学实际上是在苏州的宫巷中西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激发了年轻人学习西方知识的热情。1896年,苏州监理会宫巷教堂牧师孙乐文

(D.L.Anderson)为回应一群年轻的中国学者学习英语的要求,在苏州开办了宫巷中西书院(Kung Hang School),第一批学生有25人。到1898年11月,学生已超过100人。

1899年,监理会决定在苏州开办一所大学。1900年12月该校董事会在上海组成,孙乐文被选举为新大学的首任校长。新大学取名为东吴大学堂,当时成立文理,医和神学三科,辛亥革命后改称东吴大学。1901年6月24日,在美国田纳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名称注册。

1901年3月,宫巷中西书院迁入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东吴大学堂正式开学,成为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早期教会大学之一。开办之初,只设中学班,学生不足百人。到1905年开始招收12名大学生。该校西学课程大体仿效美国大学,国学则自作安排,分设有文理,医和神学三科和附中数所(分别位于苏州、上海和湖州)。

1904年东吴大学增设医科。

1907年东吴大学首次授予毕业生学士学位(中国第一个文学士学位(沈伯甫))。

1908年东吴大学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名称改为“Soochow University”。

1909年东吴大学颁授三个医学士学位,后未继续(1912年医科撤销)。

1910年东吴大学增设神学科。

1911年3月,孙乐文去世,校董会选举同一宗派的上海中西书院的校长葛赉恩(J.W.Cline)为东吴大学的新校长。这一任命也就使上海中西书院与东吴大学合并组成了东吴大学的文理科。当时大学生人数为50名左右。

1912年东吴大学颁授第一个神学学士学位(同年神学科撤销)。

1915年东吴大学于上海崑山路中西书院原址设立法科。颁授第一个理学士学位。

1917年东吴大学颁授中国第一个硕士学位(徐景韩)。

1918年东吴大学颁授第一个法学士学位。

1927年文理科、法科分别更名为文理学院及法律学院。

1928年东吴大学开始招收女生。颁授第一个法学硕士学位(金兰孙)。

1929年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及理学院。自此东吴大学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文学院及理学院在苏州,法学院在上海昆山路。

院系调整

1952年,在教育部和苏南行署教育处领导下,实施院系调整,、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由无锡迁到苏州,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及江南大学数理系被并入此校,改名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冬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于院系调整中撤销,法律系师生转入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往上海财经学院。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成为江苏省属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于2000年隆重举行100周年校庆活动,并拟使用东吴大学校名,后遭到原东吴大学大部分校友和教育部反对而未成功。

在台复校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当时东吴大学并没有迁离,但是有部分校友去了台湾。1951年东吴大学旅台同学会推动在台湾建东吴大学,但因为法令限制,便先在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立的东吴补习学校,暂以台北市汉口街为校址,当时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3科,另设比较法律1科,限大学肄业两年者报考。1954年7月因办校成效显著,教育部核准成立为东吴大学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4系并附设外文系,成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校院。1958年3月迁入位于台北近郊的外双溪之新校址。1969年奉准恢复完全大学建制,随后逐步增设各学系与学院,现已成为包括文学、理学、法学、商学、外语学院等5个学院22个系之综合大学。目前东吴大学除外双溪校区之外,尚在台北市贵阳街设有城中校区。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如今东吴大学已成为台湾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法律系更是闻名遐迩,被认为是台湾最好的法学院之一。有趣的是,东吴大学的英文名称就叫“Soochow University”(苏州大学),它与大陆江苏苏州大学也常有接触交流。

著名系科

生物、化学

东吴大学在生物、化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力量十分雄厚,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17年东吴大学第一次颁发硕士学位,这或许也是在中国授予的第一个化学方面的硕士学位。

法学

1915年9月东吴大学招收不到10名学生在上海开办了法学院,而当时教法学的教师则有

10多人。1918年7人毕业获得法学士学位。法学院对入学的要求很严格,一般学生在进入法学院以前都要先完成至少3年的文学士学位课程。法学生每周要上15小时的法学课,还要参加实习法庭。1920年法学院的9位毕业生中有4名赴美国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旧址

东吴大学旧址位于今天苏州大学本部的南半部分,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万平方米。正校门北向,总平面略呈纵长方形,中央为草坪和操场,主要建筑分布在草坪和操场的北、西、东三面。其中有清光绪二十七年秋开工,二十九年春落成,位于全校中心的钟楼“林堂”(Allen Hall,纪念林乐知);宣统元年秋开工,三年落成的图书馆“孙堂”(Anderson Hall,为纪念首任校长孙乐文博士);1924年秋建成的科学馆“葛堂”(为纪念第二任校长葛赉恩博士);1934年建成的学生宿舍“维格堂”;1935年建成的学生宿舍“子实堂”(纪念曹子实);1936年建成的健身房。这些建筑各具风格,或作欧洲古典式,或仿中世纪城堡式,或效美国教堂式,既多样又统一,至今仍然保持原貌。此外北部有一排六座与校门平行的小楼,造型美观,有的为美国西部住宅式样,陆续建成于光绪三十三年至1919年,当时供高级教职员居住。西面还有一幢五层楼,为1936年建成的女生宿舍。东吴大学旧址东侧是古城墙遗址,东临葑门内城河,校内树木葱茏,绿荫红瓦相映,环境幽美清新。

历任校长(院长)

孙乐文(David L.Anderson)(1901-1911)

葛赉恩(John W.Cline)(1911-1922)

文乃史(W.B.Nance)(1922-1927)

杨永清(1927-1952)

邱汉平(1951-1952)(1951~1954:台北东吴补习学校时期)

施季言(1952-1954)

陈霆锐(1954-1955)(1954年东吴大学法学院奉准成立)

曹文彦(1955-1957)

石超庸(1957-1968)

桂崇基(1968-1969)(1969年12月教育部核准东吴大学恢复完全大学建制)

端木恺(1969-1983)

杨其铣(1983-1992)

章孝慈(1992-1995)

蔡仲平(1995-1996)(代理校长)

刘源俊(1996-2004)

刘兆玄(2004至今)

历史沿革: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清廷不敌英法俄日等国侵略,被迫签下数纸不平等条约。战事连连溃败使政府及百姓丧失了信心,社会呼吁改革及学习列强之长的声浪日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基督教会来到中国兴办教育事业。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是美国基督教重要差会之一,1846年成立,本部设于田纳西州。1879年起该会先后在苏州创办

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宫巷书院(Kung Hang School),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1900年决议合并三书院,以宫巷书院为基础,在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扩建为大学。1900年12月制定校董会章程,推林乐知(Young J.Allen)先生(万国公报创办人)为董事长、孙乐文先生(David L.Anderson)为校长。二十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东吴大学正式诞生。

东吴大学创办初期之二十六年,历经三位美籍校长孙乐文(David L.Anderson)、葛赉恩(John W.Cline)及文乃史(W.B.Nance)。这个时期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捐款及学费。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林堂、孙堂及葛堂及教职学生宿舍等设施陆续兴建完成,校园规模日趋完整。学科发展包括文、理、医学、神学及法科(在上海昆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学、吴语学校等组成完整的东吴教育体系。各学科除在学术研究上表现突出,更为社会培养无数专业人才。学校以「Unto a Full-grown Man」为校训强调学生人格的陶冶。

五四运动期间,东吴学生筹组学生会,一般的学生社团则以学术研究、辩论及体育活动为主。东吴大学早期在三位校长的努力下,为日后校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为顺应中国社会的潮流,东吴大学逐步进行中国化的过程。1926年首先废除宗教必修课程,礼拜仪式亦改为学生自由参加。继而改组校董会,三分之二的成员改由中国人担任。1927年杨永清先生当选首任中国籍校长,订「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中文校训;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核准东吴大学在国民政府注册立案。

此后十年各项校务发展成果丰硕令人瞩目。1930年时学校共有文、理及法三学院,十二个学系。在教学方面积极筹款推动学术研究、加强师资阵容提升教学品质、推动师生以其专业服务社会。校园内主要建筑设施均在此阶段建成或动工。1930年学生人数达755人为全国基督教大学之冠。

1937年爆发抗日战争,此后八年东吴大学苏州上海两校区受战事影响,辗转迁徙各地。其间随战况发展演变,两校区或各自迁校或与他校联合办学,虽烽火连天但教学活动未曾稍息。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东吴大学师生纷纷自各地返回上海及苏州校园,展开复校的艰巨工作。1952中共进行院系调整,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在苏州的文理学院部份学系就地移交苏南师范学院,1952年12月苏南师范学院改名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改制为苏州大学。

1949年秋大陆易帜,国民政府迁台。东吴大学在台校友倡议复校,1951年筹组董事会,于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东吴补习学校,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四科。1954年教育部以东吴补习学校办学绩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东吴大学恢复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四系并附设外国语文学系,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1957年购得士林外双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镇公所赠与之土地共十五甲,此时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长,积极推动建校事宜。

两年内完成第一栋教学大楼(宠惠堂)及学生活动中心。1961年全校由台北市汉口街迁到外双溪现址。至此东吴师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校园。在台复校的过程艰辛坎坷,卫理公会及美国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会未予支持,物质条件极其窘困。但在董事会苦心奔走,海内外校友及教会热诚捐助下,东吴依然坚守严谨校风踏实办学,为东吴学子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迁入外双溪校区后的二十年,是东吴大学在台复校后的关键成长期。历经石超庸(任期1957~1968)、桂崇基(任期1968~1969)及端木恺(任期1969~1983)三任校长。石校长任内全心致力教学水准的提升,学生成绩采严格的淘汰率,为学校奠立稳定的根基。1969年教育部终于核准东吴大学恢复大学建制。

端木校长接任后则积极开创发展,任内增设十二个学系、七个研究所、三个博士班,图书馆、哲生楼、音乐馆及教师研究大楼等校舍相继建成,又在台北市贵阳街设城区部,并兴建两栋教学大楼。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校区规模已然成型。爱校的热情凝聚了董事会、全体师生及校友,东吴人凭借着坚强的毅力走过惨淡岁月,培育英才无数,缔造了办学佳绩,也赢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东吴大学经过过去二十年的耕耘,已成为一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大学。此时期的东吴大学发展为两个校区。外双溪校区位于文化风景区,安置文、外语及理三学院;城中校区位于政经文化中心,安置法、商两学院及推广部。两校区均属台北市的精华区域。东吴大学已演变成一有特色、有内涵、有制度的精致大学。历任校长致力于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拓展与国际及大陆的学术交流、推行校务运作制度化,并与社区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东吴与附近中小学形成一校群彼此支持。岛内各地校友会、系友会及校友总会亦相继成立。

公元二千年东吴庆祝建校一百年,展望未来东吴大学仍将秉持「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以「教育而得天下之英才」的办学理念,培育「朴实热诚坚毅专业通识宏观」的青年学子。不仅要维护学校作为人才培育的胜境,更在新世纪致力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的清源。

第二篇:东吴大学教师请假办法

東吳大學教師請假辦法

第 一

第 二

82年9月9日行政會議通過 82年11月17日臨時行政會議修訂 86年11月5日行政會議修訂 91年3月6日行政會議修訂 93年6月2日行政會議修正第2條 94年5月4日行政會議修正第8條 94年10月5日行政會議修正第2條 97年2月13日行政會議修正第2條 條教師之請假,依本辦法之規定辦理。條專任教師請假分下列十一種:

一、事假:每學年累計以十四日為限。遇有特殊情形時,得簽請校長核准延長或留職停薪至當學期終了止。

二、病假:每學年累計以三十日為限。因患重大傷病,得簽請校長核准延長。延長期間以二年內合併計算不超過一年(含例假日)。

三、婚假:十四日(不含例假日)。

四、產假:四十二日(不含例假日);妊娠滿五個月以上流產者,給流產假四十二日;妊娠三個月以上未滿五個月流產者,給流產假二十一日;妊娠未滿三個月流產者,給流產假十四日(不含例假日)。產假及流產假應一次請畢。

五、產前假:八日(不含例假日),得分次申請,不得保留至分娩後。

六、陪產假:三日。

七、健檢假:每學年內以二次為限。

八、喪假:因曾祖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配偶之祖父母死亡者七日;父母、養父母、繼父母或配偶死亡者二十一日;配偶之父母、養父母、繼父母死亡者十四日;兄弟姐妹死亡者三日;子女死亡者七日。

九、公傷假:因執行職務受傷必須休養或治療,期限二年(含例假日)。

十、公假:專任教師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給予公假:

(一)依法受各種兵役召集或奉派參加政府召集之集會。

(二)參加學校各類代表隊赴校外比賽。

(三)參加學校舉辦之交流訪問團活動。

(四)奉院長或學系主任指派參加會議、交流、巡視、慰問等。

(五)代表學校至他校教學或交換講學。

(六)配合教學科目帶領學生參加交流、訪問、表演等活動。

(七)教學單位主管參加與其職務有關之會議、學術研討會或相關交流活動等。

(八)代表國家參加比賽或受政府機構邀請參加會議、參訪、表演、評審等。

(九)受邀至校外擔任評鑑委員。

(十)參加政府依法主辦之各項投票。

(十一)經學校同意,參加政府舉辦與職務有關之考試。

(十二)基於法定義務經學校同意出席作證、答辯。

十一、公差假:專任教師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給予公差假,並得依實際

需要支領差旅費:

第 三

第 四

第 五

第 六

第 七

第 八

第 九

(一)率領學校各類代表隊參加比賽。

(二)參與學校之招生宣導活動。

(三)奉學校指派率領學校參訪團或學生從事參訪交流活動。

(四)奉校長指派參加會議、交流、巡視、慰問等。

(五)行政單位主管因職務參加相關會議。

(六)參加由學校推薦獲獎之頒獎典禮。前項所稱例假日指星期例假日及國定假日。除申請事假及三天以下之病假外,其餘假別之申請應檢附相關證明。條延長病假或公傷假期滿仍不能銷假者,依其服務年資辦理退休或資遣,並發給三個月薪資之醫藥補助費。條婚假如無法連續休畢時,得依實際情形分次申請,但應於結婚前一週或結婚後一個月內休畢。陪產假應於配偶生產日前三日內至生產後三日內休畢。喪假得於一年內依民俗習慣分次申請。條專任教師請假須於事前提出申請,如不克於事前提出,應於事後儘速辦理請假手續。請假三日以下者,由學系主任核准;四日至七日以下者,由院長核准;逾七日者,由校長核准。公差假均應由校長核准。專任教師兼行政主管請假時,應先會請職務代理人簽名後,再送校長核准;請假期間如連續一個月未能執行主管職務時,除公假、公差假及公傷假外,其主管職務加給應轉發給職務代理人。條專任教師因請假無法到校授課或兼任教師未能按排課時間到校授課時,應經學系主任同意後,另行安排時間補課或商請具教師資格之教師代課,以免影響課程進度。條學系應將教師補課或代課情形報知教務處備查。兼任教師請人代課之時數不得超過當學期應授課時數之三分之二。條教師請人代課所需鐘點費由請假教師自行處理,但專任教師因公差假、公傷假、產假、陪產假等原因請人代課時,代課之時數扣除請假教師每週超授鐘點數後,由學校支付代課鐘點費。條本辦法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發布施行,修正時亦同。

第三篇:关于2014年赴东吴大学学生交流项目选拔考试的通知

2014年赴台湾东吴大学学生交流项目选拔考试通知

校属各单位:

根据我校与台湾东吴大学签订的校际交流协议, 我们拟在全校范

围内公开选拔2名学生于2014春季学期赴该校交流学习一学期。

【选拔范围】与东吴大学专业设置相符合的非法学专业的我校在读研究生和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科生均可报名。

【时间】1学期(2014年2月入学)

【费用】东吴大学免收学费;学生自理住宿费、生活费、手续费、健康保险费、机票等费用。

按照东吴大学的要求,我校港澳台办将组织考试,择优录取。考试时间和地点将在网上另行通知,请申请同学留意网上相关信息。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2013年10月11日(周五)下午5点止

请申请人将电子申请表于报名截止时间之前发送至电子邮箱helne520@aliyun.com,并向港澳台办提交纸质材料:

1.在校成绩证明(加盖教务处或研究生部公章)

2.学院政审材料(学院书记签字并加盖党总支公章)

3.《西南政法大学出境交流学生报名表》

联系人及咨询电话:杨老师 67258681,地址:勤业楼3014办公室

附件:

1.《西南政法大学出境留学申请表》

2.东吴大学院系设置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2013年9月24日

第四篇:东吴大学法学院九十周年院庆暨院友年会徵图办法

東吳大學法學院九十週年院慶暨院友年會徵圖辦法

九十二學第一學期法學院系務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92.11.26)

一、徵圖名稱:「東吳大學法學院九十週年院慶活動CIS識別系統」。

二、徵圖目的及說明:東吳大學法學院將於民國九十四年成立滿九十週年,將舉

辦院慶暨院友年會等活動,為提高師生參與,並凸顯法學院未來規劃願景,特辦理徵求院慶活動CIS識別系統,盼能透過此一活動,凝聚全院院友及師生向心力,齊心共創法學院未來。

本次徵求院慶活動CIS識別系統,除彰顯東吳大學法學院之優良傳統學風外,更希望能表現法學院求新求變求進步之精神,與院友年會主軸「承先啟後、創新進步」相結合。本次活動所徵圖案係針對九十週年院慶暨院友年會加以設計,不涉及變更原有院徽,但可將原有院徽置於CIS識別系統設計圖案中。

三、主辦單位:東吳大學法學院。

四、參賽資格:本院院友及全體師生

五、收件日期:即日起至九十三年四月廿日十八時止。

六、報名及送件:請逕洽東吳大學法學院連浩鈞助教,恕不接受郵寄、電郵及傳真投稿。相關徵圖活動問題,聯絡電話:(02)2311-1531 ext 2510。

七、參選注意事項:

(一)格式:A4大小(約297*420mm),以直式規格呈現。

(二)以電腦繪製為主,手繪作品亦可。

(三)作品請以彩色圖為主。

(四)作品請分就旗幟、領帶、棒球帽、便箋、紀念筆、T恤或其他任何適當之紀念品分別加以設計繪製樣式。

(五)作品請附製圖構想說明書。

(六)所有稿件請附電腦檔案方式投稿。

(七)以上未符合要求格式或注意事項者,一律不予受理。

(八)參賽作品限未經公開發表,嚴禁抄襲,若經察覺,除取消獎金、獎狀外,並將追究其法律責任,同時追回獎金獎狀,由順位遞補之。

(九)入選作品,著作財產權歸東吳大學法學院所有,主辦單位公布優勝名單後使用該設計圖案,為製作院慶活動紀念品用圖,除標示作者姓名並贈送作者紀念品各五套外,不另致酬,亦毋須通知或徵其同意。

(十)凡參加本徵圖活動者,視同瞭解並願意遵守本辦法。

(十一)本活動由本院院系務聯席會議擔任初選評審團,票選三名,提交全體學生票選名次,票選結果為最後決定,任何異議恕不受理。

八、評選時間及方式:由本院院系務聯席會議定之。

九、得獎公布日期:入選名單及作品於九十三年五月卅日起於東吳大學法學院公布並刊載。

十、頒獎:得獎人由主辦單位於本院九十年院慶暨院友年會中公開頒獎通知給獎。

十一、獎項:

第一名:1名,10,000元,獎狀乙面,並選用為東吳大學法學院九十週年院慶活動CIS識別系統,用於製作本活動所需用品。第二名:1名,5,000元,獎狀乙面。第三名:1名,3,000元,獎狀乙面。

所有參賽者皆致贈中、英對照感謝函,並將其作品及姓名刊於院慶刊物中。

十二、其他未盡事宜,依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規定,本院並得隨時補充公告之。

下载东吴大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吴大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