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方法矫正平衡下肢肌力

时间:2019-05-13 22:3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然方法矫正平衡下肢肌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然方法矫正平衡下肢肌力》。

第一篇:自然方法矫正平衡下肢肌力

自然方法矫正平衡下肢肌力

矫正“O”形腿关键在于调整人体的力线,平衡下肢的肌力,恢复机体的正常结构。

下面介绍三种平衡下肢肌力的方法:有意识地锻炼大腿内侧肌肉,让腿部肌力平衡。

1.平躺在地上,两手放臀侧。双腿向上举起,大腿与上半身成九十度角,小腿与上半身平行。两腿内侧用力夹紧,必要的时候可以两腿之间夹一本书。保持这个姿势5~10秒,每组3~5次。

2.双腿呈站立姿势,右手扶墙,同时右腿向左腿方向的外侧尽量踢,保持姿势5~10秒,每组3~5次。然后,按上述办法,换边锻炼左腿。

3.双腿与上半身成90度角。然后用腹部的力量抬起上半身,手尽量接触脚踝的位置,稍微停留1~3秒钟,上半身落下。重复此动作2组,每组10~15次。

首先双脚打开,做屈伸运动。先柔软关节和肌肉后再盘坐,双脚紧贴臀部,将双膝朝内侧压合10分钟。洗完澡后就做这两个动作,持续做的话可确实有效地改善O型腿。

1.坐在椅子1/3处,腰杆打直身体向上伸展。2.双手置于坐椅两旁,左脚抬起向前,脚尖朝上。

3.还原换边重复8~12下,共3次

1.坐在椅子1/3处,双手手肘置于大腿内侧。2.双手手肘用力往外撑,大腿用力向内收。

3.形成抗力停留5~10秒。4.重复8~12下,共3次

“O”型腿的矫正方法具体如下:

(1)直立,两脚并拢,两手扶膝做两膝向正前方的下蹲

起立运动,做 20~3O次。

(2)弯腰,两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绕环运动,做20

~30次。

(3)两脚开立稍大,弯腰,两手扶膝做两膝向内相靠停

耗练习,每次停耗10秒钟,做5~10次。

(4)两脚平行站立。先以脚跟为轴,做脚尖外展和内旋

运动;再以脚尖为轴,做脚跟外展和内旋运动,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尽力用小腿夹住书,坚持一定时间。如果用橡皮带将两膝捆住做,效果更加显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两脚慢慢向外向前移动,腰部随之也逐渐直起来。做 15~20次。

如何矫正O型腿

稍微改变一下站立姿态,便可运用腿部肌肉不同的部位,这是下蹲运动的最大特点。下蹲时膝盖和大腿靠拢,对于矫正 O型腿很有效。尽可能的下腰深蹲效果会更好。

方法:双手叉腰,上身保持直立,双腿张开 15— 20厘米,脚尖略微向外,吸气时两膝靠拢慢慢下蹲,尽可能深蹲并停留片刻,感到腿部肌肉紧绷。呼气时慢慢打开双膝,伸直站立,重复 10次。

简易运动矫正“O”型腿

作者:胡铭

1.弓步侧压腿,一腿压30次,交替各进行2次。

2.杠铃夹腿深蹲。肩负中等重量的杠铃,两腿分开约同肩宽,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于90度),然后快速夹腿直立,1组做8~10次,共做4~6组。

3.并腿蹲起。两脚及两腿并拢,俯身站立,双手扶膝,做往里推夹的动作(两腿不要分开),接着做下蹲与起立动作1次,再做向左与向右转动膝盖的练习1次,如此反复,每15次为1组,共做3组。

4.两腿做外摆和内夹练习,每15次为1组,共做4组。

5.两腿夹书本,坐在椅子上,两腿伸直、夹紧,在踝关节上部(小腿下部)夹一本厚薄适宜的书,坚持在数分钟内不让书本落下。练习时可在膝关节下部扎一根绳子,效果更好。

6.两人对抗腿屈伸练习,8次为1组,共做4组。

热身:

快步走5分钟,然后顺时针环绕膝关节、逆时针环绕膝关节、徒手蹲起各3~4组,每组8次。目的是预热目标肌肉、降低膝关节滑膜液体的黏稠度,为下一步的运动做准备。

窄距内扣式哑铃深蹲:

双手持哑铃自然下垂,正直站立,双脚距离略窄于肩,脚尖稍微内扣。同时屈膝屈髋,使身体下蹲,大腿与地面平行时,维持3~5秒钟,然后起身,重复动作。注意认真体会肌肉以及大腿外侧以及膝盖外上肌肉的张力感。并腿腿举坐在腿举器(或倒蹬机)上,双脚并拢,蹬在踏板上。开始动作后,控制大腿慢慢回收到胸前位置,然后大腿发力蹬起,重复动作。

双手持哑铃自然下垂,正直站立,双脚距离约等于肩,左脚向前跨出一大步,保持上身正直,双膝同时弯曲使重心下降,当右腿贴近地面时停止,站 起,重复动作。一组完成后,换用右腿在前重复相同次数。这个动作能全面训练股四头肌下部,增强包裹在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的张力。

静力性半蹲

双脚比肩略窄,脚尖内扣,做半蹲的姿势,上身略前倾,大小腿约135度角,维持此姿势约1~2分钟。效果同上。

第一套

下肢腿围超过正常范围,要从少年时进行锻炼,每天用手沿着脚后跟到小腿肚子方向作圆周按摩,平常走路和进行锻炼时,都要在意,将脚抬高步行。

第一节提踵,两腿直立,一腿向后屈膝,触及臀部为止,两腿交替,每侧抬高20次。如站立不稳,手可扶物。

第二节双手抱头仰卧,将一腿抬起,屈膝,伸直;两腿交替进行,每次20次。

第三节靠墙而立,抬腿屈膝,脚尖触地,作圆周运动,每侧做10次。

第四节坐地,抬腿,双手握足,两腿交替进行,每侧10次。

第五节两脚站立,一腿屈骼91°;小腿下垂,膝弯90°,一脚尖立地,持续几秒钟,两腿交替,每侧10次。

第六节两脚尖着地,屈膝125°,两臂伸直。

上述六节,每天一次,半年测腿围,坚持长年练习。

本处方适合中青年人练习。为了更有效地增长小腿的长度,条件允许,可辅以游泳,以刺激骺软骨的增生,延长小腿骨。

第二套

第一节锻炼大腿前部肌群立正,双手抱头。脚尖着地,深吸气立起,10秒钟后,右腿向前迈出一步,同时下蹲10秒钟,左右腿交替进行,共3分钟。

第二节锻炼大腿后部肌群

屈膝屈肘俯卧,一腿屈膝跪地,另一腿伸直抬高与躯体呈直线,10秒钟后,向背屈膝与躯体呈直角,左右腿交替进行,共3分钟。

第三节锻炼臂部肌群

双手撑地,一腿屈膝撑地,一腿屈膝抬起,向胸部靠近,10秒钟后,伸直向背屈膝两腿交替进行,共3分钟。

第四节锻炼大腿内侧肌群

仰卧,一腿屈膝,脚着地,另一腿向背勾脚尖,伸直抬腿(10秒钟),而后外展10秒钟,两腿交替,共3分钟。

第五节锻炼腓肠肌(小腿肚)

首先备一块5cm高的30cm×20cm的木板或大砖头,两脚三分之一着木板,三分之二悬空,两手自由弯曲或伸直,尽力提踵,保持10秒钟,重复此动作3分钟,做此动作时,要量力而行、防止摔伤。在开始锻炼时,如有难度,可持一棍或扶物,习惯后按要求进行。

上述5节每天一次,3~6个月后可量下肢长度,与锻炼前对比,有小小进步,应长年坚持。

第三套

第一节立正,两臂伸平,一腿慢慢抬起,脚伸直,抬腿至最高点,一脚站立20秒。然后两腿交替10次。

第二节双腿站立与肩同宽,两臂伸平,足尖着地,站立保持10秒钟,反复10次。

第三节一脚站立,向前屈身与腿呈90°,一腿向后伸直,使身体呈丁字形,两腿反复交替进行10次.

1、踩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双脚打开与肩膀同宽。

2、双脚同时慢慢抬起脚跟,以脚尖站立,然后慢慢放下脚跟

3、可重复做10次

功效:可以消除罗卜腿,还能使小腿线条修长。

可随时练习的瘦小腿运动

◆STEP1——小腿肚变瘦:踮腿运动

踮脚运动可以刺激小腿肌肉,并消除多余赘肉,让小腿肚变瘦,使线条柔美。

1、坐在椅子约1/3处,脚尖置于高起的平台上,脚跟尽量向下压。

2、接着踮脚,小腿用力,脚跟尽量提高,并快速重复这套动作。

◆STEP2——脚腕变纤细:脚掌画圈圈

脚掌画圈圈这个动作,具有让脚腕变细、双腿变美的效果

1、脚伸直坐着,脚跟及膝盖并拢。

2、以脚跟为轴,脚掌慢慢地用力向左手画圈。

◆STEP3——腿型更修长:双腿交叉下腰

用力伸展膝盖后侧的肌肉,强化此处的肌肉,可以使腿型更加修长。

1、双脚在膝盖处交叉。

2、上半身往下压,直到手指尖轻触地面。

3、身体较柔软的也可以试着用手掌轻贴地面。

第二篇:肌力训练操作规范

肌力训练操作规范

一、定义

肌力训练是运动疗法中的基本训练手段之一。有如下方面的作用和意义:防止失用性肌萎缩,特别是当肢体在治疗时被固定后所引起的暂时性肌萎缩;肌力训练加强关节的动态稳定性,防止负重关节发生机能改变。

肌力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

徒手肌力训练时一般不需要仪器设备。

器械训练时,有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等长肌力训练装置;等速肌力训练装置等。

通常可根据患者不同肌肉功能障碍情况选用不同训练方法和训练仪器。等张抗阻训练和等速抗阻训练:

二、作用

(1)防治失用性肌萎缩,特别是肢体制动后的肌萎缩

(2)防治因肢体创伤、炎症时疼痛所致的肌萎缩

(3)促进神经系统损害后的肌力恢复。帮助维持肌病时的肌肉舒缩功能

(4)调整肌力平衡,对脊柱侧弯、平足等骨关节畸形起矫治作用

(5)增强躯干和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排列及应力分布,增加脊柱稳定性,防治脊柱疾病

(6)改善原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以促进关节的动态稳定性,防止负重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7)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对防治内脏下垂、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有一定意义

三、原理

(1)肌肉适应性改变:肌力训练的作用并非是肌纤维的增加。在人类出手之后,肌纤维的数量就已定局。通过肌力训练主要是使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并由此增强肌力。肌肉的适应性变化包括:①使肌肉的形态结构变的更加发达、完善,同时肌肉功能也可获得改善。②经系统的肌力增强训练后,肌肉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收缩蛋白、肌红蛋白、酶蛋白增加,ATP、热能含量和糖原储备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缔组织量也增多。

(2)超量恢复:训练时和训练后肌肉的即时变化为疲劳和恢复的过程。训练后肌肉出现疲劳时,肌肉的收缩力量、速度和耐力均明显下降,同时能源物质等也有所消耗。这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休息才能使生理功能逐渐恢复,消耗的能源物质得以补充。在恢复到训练前水平后,可出现一个超量恢复阶段,即各项指标继续上升并超过训练前水平。如果下一次肌力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那么就可以该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化水平为起点,使超量恢复叠加和巩固起来,实现肌肉形态及功能的逐步发展。因此,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四、操作步骤

1.根据患者原有肌力水平选择合适的肌力训练方式。

(1)肌力为0级时,宜进行电刺激疗法、被动运动及传递冲动训练(即患者在思想上用力试图作肌肉收缩活动)。传递冲动训练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效果较好。

(2)肌力为1~2级时,宜进行电刺激疗法、或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此时肌肉已有一定的肌电活动,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效果较佳,同时配合助力运动训练和其他免荷运动训练。

(3)肌力为3~4级时,宜进行徒手抗阻训练和各种器械的抗阻训练。

(4)耐力较差的肌肉群,宜进行肌肉耐力训练。

2.徒手抗阻训练

(1)训练前首先评定患者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情况,明确功能受限程度,以确定适宜的抗阻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2)使患者处于适合训练的舒适体位,以被动运动形式向患者演示所需的运动,告诉患者尽最大努力但在无痛范围内完成训练,训练过程不要憋气;治疗师只起指导、监督作用。

(3)将阻力置于肢体的远端,确定阻力的方向,一般为所需运动的相反方向,避免替代运动。

(4)提供的阻力应适合患者现有的肌力水平,初始为次最大阻力,以后逐渐增大阻力;训练中动作宜平稳,患者的最佳反应为无痛范围的最大用力。

(5)患者如不能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或训练中有明显疼痛、收缩的肌肉发生震颤、发生替代运动时,应改变施阻的方向或降低阻力力量。

(6)训练中应适当提供语言指令,以增加训练效果。

(7)每一运动可重复8~10次,并有一定的休息,逐渐增加训练次数。

3.器械抗阻训练

主要由训练器械施加阻力,以增加患者的肌力和肌肉耐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方法。适用于肌力在3级以上者。根据肌肉收缩不同方式,器械抗阻训练分为等长抗阻训练、等仪器设备

(1)等长肌力训练:利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的抗阻训练。肌肉等长抗阻收缩时,肌张力明显升高,肌力显著提高,但不产生明显的关节运动。等长抗阻训练主要适用于关节不能或不宜运动时(如关节石膏或夹板固定、关节创伤、炎症或关节肿胀等情况)的肌力训练,以延缓和减轻肌肉废用性萎缩。

程序:

①根据肌力水平和训练目标设定阻力大小,确定运动强度。

②阻力负荷:杠铃、沙袋、墙壁或力量训练器等。

③运动持续时间:训练时肌肉等长收缩时间10s,休息10s。

④重复次数:重复10次为1组训练,每天可做几组训练。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选择。

⑤训练频度:1次/d,每周训练3~4次,持续数周。

⑥多角度等长肌力训练:在整个关节运动幅度中每隔20°~30°作一组等长训练,以全面增强肌力。此法可在等速肌力训练器械上进行。

(2)等张肌力训练:利用肌肉等张收缩进行的抗阻训练,训练时作用于肌肉上的阻力负荷恒定,有明显关节运动。适用于发展动态肌力和肌肉耐力。等张肌力训练包括向心性训练和离心性训练,肌肉主动缩短,使肌肉的两端相互靠近者为向心肌力训练;相反,由于阻力>肌力,肌肉在收缩中被被动拉长,致使其两端相互分离者为离心肌力训练。

程序:

①根据肌力水平和训练目标设定阻力大小,确定运动强度。

②阻力负荷:沙袋、哑铃、墙壁拉力器、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或专用的肌力训练器等,也可利用自身体重。③运动强度:以渐进抗阻训练法为例,先测定重复10次运动的最大负荷,称为10 RM值。用10RM的1/2运动强度运动,重复10次,间歇30 s;再以10 RM的2/3运动强度重复训练10次,间歇30 s,再进行10 RM运动强度重复尽可能多次,2~3周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10RM的量。

④训练频度:1次/d,每周训练3~4次,持续数周。

(3)等速肌力训练:在专门的等速训练器上进行训练。训练前设定运动速度、间歇时间、训练组数和关节活动范围等。训练中运动速度不变,但遇到的阻力则随用力的程度而变化,以使运动肢体肌肉的肌张力保持最佳状态,从而达到最好训练效果。

4.肌肉耐力训练:肌力训练的同时已有肌肉耐力训练,但两者在训练方法上有所不同。为了迅速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抗较重负荷,重复次数较少;而发展肌肉耐力则需在较轻负荷下,在较长时间内多次重复收缩。临床上常将肌力训练与耐力训练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从而使肌肉训练更为合理。常用的增加肌肉耐力的方法有:

(1)等张训练法:先测定重复10次运动的最大负荷,即为10 RM值。用10RM的80%量作为训练强度,每组练习10~20次,重复3组,每组间隔1min。亦可采用5cm宽、1m长的弹力带进行重复牵拉练习。弹力带的一头固定于床架或其他固定物上,根据需要进行某一肌群的耐力练习,尽量反复牵拉弹力带直至肌肉疲劳,1次/d,每周练习3~5d。

(2)等长训练法:取20%~30%的最大等长收缩阻力,作逐渐延长时间的等

长收缩练习,直至出现肌肉疲劳为止,1次/d,每周练习3~5d。

(3)等速训练法:在等速训练仪上选择快速运动速度,然后作快速重复运动,对增强肌耐力较明显。每次重复运动100次为1个训练单位。根据肌肉功能适应情况,逐渐增加收缩次数到2个或3个训练单位,每组间休息3~5min,直至出现肌肉疲劳为止,1次/d,每周练习3~5d。

五、基本原则

(1)施加适当阻力:为使肌力增强,训练必须给予一定的阻力,无阻力状态下的训练不能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阻力可以来自于肢体的重量、肌肉运动时外加的阻碍力量等。

(2)超量负荷:即过量负荷原则,即训练时施加的阻力负荷应适当超过患者现有的活动水平,否则就达不到改善肌力的目的。

(3)反复训练:为了达到增强和巩固肌力水平的目的,必须进行多次的重复收缩训练,而非单次收缩。一般仅在患者合并存在疼痛性关机疾病或肌腱炎等情况时,训练的次数才可有所减量。

(4)适度疲劳:根据超量恢复原理,肌力训练会引起一定的肌肉疲劳,因为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力训练也难以取得效果。但是,过于疲劳。例如由于前次的训练引起无力、疼痛或不愿再进行原有或心的运动训练,则会极大的影响训练效果。因此,肌力训练要特别注意掌握适宜的训练频度,尽量使后一次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

(5)选择适当运动强度:肌收缩强度相当于最大收缩速度40%时,运动单位募集率较低,主要募集Ⅰ型肌纤维,对增强耐力有效;收缩强度增加时募集率增高,Ⅱa型、Ⅱb 型肌纤维也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故应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收缩强度进行。

注意,肌力训练时,并非需要同时满足上述所有的原则,但阻力原则和超量原则是必需的,其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当然,若能同时满足以上全部原则为更佳。

六、适应症

1.失用性肌萎缩: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导致肌肉功能障碍。

2.肌源性肌萎缩: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萎缩。

3.神经源性肌萎缩:由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

4.关节源性肌无力:由关节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

5.其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等。

6.正常人群:健康人或运动员的肌力训练。

七、禁忌症

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较差、病情不稳定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

八、注意事项:

正确掌握运动量与训练节奏:每次肌肉训练应引起一定的肌肉疲劳,同时应有一定休息,根据患者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运动量。

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肌痉挛同时伴有肌力下降,此时主要解决的是肌痉挛问题,不应强调单个肌肉的肌力训练,以免加重肌痉挛;在疾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则需同时重视肌力的训练,以多肌肉运动或闭链运动方式为主。应在无痛和轻度疼痛范围内进行训练:如果最初训练引起肌肉的轻微酸痛,则属正常反应,一般次日即可自行恢复。如肌力训练引起患者训练肌肉的明显疼痛,则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疼痛不仅增加患者不适,而且也难达到预期训练效果。待查明原因后,进行临床治疗后再进行训练。

各种训练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不同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

抗阻训练时,阻力应从小到大,在活动范围的起始和终末施加最小的阻力,中间最大;要有足够的阻力,但不要大到阻止患者完成活动。

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因为肌力训练的效果与患者的主观努力程度关系密切。训练前应使患者了解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训练中经常给予语言鼓励并显示训练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积极性。

掌握肌力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高危人群应在治疗师指导下训练,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严防意外发生。

第三篇:矫正方法

矫正方法

一牙好牙医指出,现在选择做牙齿正畸的人士越来越多,但是当准备做正畸时,才发现了解目前矫正方法并不多。今天一牙好牙医就为您指出,目前都主要有哪些矫正方法,希望一牙好牙医汇总的这些方法能为广大需要牙齿正畸的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按矫正的目的:

一牙好牙医指出,矫治方法可分为预防性矫治和发病后的临床矫治,后者包括阻断矫治、一般正畸矫治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等。

(1)预防性矫治:牙颌畸形的预防性矫治主要是指牙颌畸形发生以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除去各种可能造成牙颌畸形的因素,避免牙颌畸形的发生,如母亲妊娠期注意营养,防止过量放射线照射及注意药物的使用以防止影响胚胎的不良发育。

(2)阻断矫治:当错颌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牙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如口腔不良习惯的矫治;早期发现牙列严重拥挤采用顺序拔牙治疗;乳牙早失和滞留的防治;早期反颌的纠正等。

(3)一般正畸矫治: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主要矫治对象为青少年,一般矫治方法较复杂。常用的矫治器为: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4)外科矫治:指的是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骨性颌面畸形,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正。

(二)、按矫正中使用的矫正器:

(1)活动矫治器:一般用于儿童的简单畸形的矫治,最常见是“地包天”。

(2)功能矫治器:用于矫治儿童的骨性畸形,如:上颌发育不足或下颌发育不足。骨性畸形的矫正,必须在生长发育完成前进行,一般在11-12岁之前,一旦错过,只有待成年后通过手术改变骨骼的形态和大小啦。记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旦发现儿童的面形有明显的异常,请及时与专业的正畸医生联系。

(3)固定矫治器:适用于多数畸形,但不能代替功能矫治器。

更多牙齿矫治问题,欢迎咨询一牙好牙医

第四篇:《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教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

: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方法2

现象引入,视频引入

从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情景出发,激疑生趣,引发学生思考,很直接的引出平衡的概念。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这与牛顿一定律的内容矛盾吗?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观现象、究本质→认识平衡与平衡力

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结合对周围物体的观察,列举出他们认为平衡的物体,例如:桌面上的物理书,悬挂的灯管等,进而得出静止的物体是平衡状态。这是学生看到的表面现象,究其本质是什么呢?老师立刻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对他们所列举的几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平衡物体的受力有个全面地认识,进一步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叫二力平衡,既澄清了概念,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

静止悬挂的电灯。

2)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

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由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情况。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学生分析中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学生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三、布置作业

活动一:学生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猜一猜]

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方面考虑,猜想二力平衡的条件。

[议一议]

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说明合理的实验步骤;

[做一做]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老师提供的实验探究卡,分组合作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具体做法:将两端带有挂钩的细线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一端钩在带孔的硬纸板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钩码来拉,进行实验,探究出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以及合力。

[画一画]平衡状态时,学生用刻度尺将两个力的作用点连接划线,观察两根细线和所画的线的位置关系,清晰同一直线的特点;

活动二:对比演示、观察归纳

与学生实验对比,老师对硬纸板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学生观察硬纸板的运动状态,进一步体会同一直线的深刻含义。

硬纸板处于平衡状态,用剪刀将硬纸板一剪两半,钩码和半张硬纸板会向两侧掉下,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学生通过讨论、补充的方式完整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同一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活动三:深入探究、完善概念

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定静止吗?老师演示钩玛在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学生通过观察,深信不疑的得出: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学生熟悉的厢式电梯中间的运行过程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结合生活,学生清楚了平衡状态,不仅局限于静止,也有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但完善了平衡状态的概念,更清晰了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关系,为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为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稳定性,实现正迁移,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讨论问题,检测不同层次学生达标情况,面向全体,激励内化。

【议一议1】:为什么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表示物体所受重力?

既学习了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又实现了测量物体重力方法上的逆向迁移;

【议一议2】播放视频

起重机竖直匀速吊起重2×104N的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3m,又竖直匀在这三个阶段,起重机的拉力大小关系:

注重方法教学,指导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议一议3】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一下物理课本沿水平桌面移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目的:应用知识、迁移能力

环节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以解决杂技椅子顶为话题,总结出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又结合图片,利用平衡知识解释生活中其他的平衡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应用意识。

环节六:巧布作业,动手动脑

作业的布置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布置,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但巩固新知,而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总之,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观察平衡现象为切入,经历探究、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动手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提升了情感。

以上是对这节课教学设计的阐述,谢谢各位!

第五篇:《二力平衡》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二力平衡”这节的内容涉及到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和最基本的运动状态分析,它也是将来学习多力平衡的基础,因此它是初中物理的学习重点之一。

二力平衡这一节内容安排在第三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它的前面是力、力的测量、重力和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后面是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本节内容需要以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等知识为基础。

关于平衡状态的概念,教材是直接给出。但是生活经验和直觉告诉学生:静止的物体是平衡状态,而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是平衡状态却没有这种认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根据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将运动状态进行分类,通过老师引导,得出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都是平衡状态。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根据教材要求,要分别探究静止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对于静止物体的平衡条件比较容易探究,采用学生实验寻找结论;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探究,由于匀速直线运动不好控制,因此本节课采用DIS探究实验进行研究,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分析匀速上升的钩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得出平衡条件。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②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③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一对平衡力。

【过程与方法】①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DIS实验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用图像来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习带来的变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新课引入时,通过直升机空投救灾物资的情景,感受生命的重要性。②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分工合作做实验,交流、归纳结论,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③通过了解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兴趣。

3、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是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

二、说教法

为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教学:以实验和实例分析为基础,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探究静止小车所受的拉力关系和老师演示用传感器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拉力与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要突出的重点是:二力平衡条件。方法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加深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要突破的难点是: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本节课就是通过DIS演示实验突破难点,通过DIS演示实验,得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F—t图像,组织学生对图像进行讨论、分析,逐步归纳得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猜想,实验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得出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所要满足的四个要素,即: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进而演示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F-t图像,进一步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整个过程中,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的找到结论。运用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以及喜欢动手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感悟科学研究中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二力平衡的实例。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引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对运动状态的分析,提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环节二:认识平衡与平衡力

要求学生对所列举的几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平衡物体的受力有个全面地认识,进一步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叫二力平衡,既澄清了概念,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环节三:实验探究

活动一:学生探究实验

设问:物体受两个力要处于静止状态,两力满足怎样的条件?

猜想: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来考虑。

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合理的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论,得到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活动二:演示实验

设问:用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又满足怎样的条件呢?

演示:分析F-t 图像,得到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归纳两个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环节四: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联想生活中二力平衡的实例.解释杂技表演中的平衡道理。提高应用意识。

环节五: 归纳总结

总之,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实验探究为主线,通过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得出结论,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提升了情感。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置了两个实验,分别探究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条件,课堂实验气氛较活跃,教学内容能够顺利的完成。

对于学生实验: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猜想两个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学生基本能够猜想正确,并且能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对猜想加以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找到了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对于演示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关于这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1、新课引入时,分析匀速吊起的货物受力情况时,没有很好引导,以致学生分析时有点偏离主题。

2、在用所学知识举出生活中的二力平衡实例时,学生举到了教室中的电灯,此时电灯受到了两个拉力作用,涉及到了多力平衡。而此时我为了把学生引入到上课的主题,也没有很好的扩展。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

本节课完全是以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物理规律的探究课,上完这节课,我感到了要上好这节课的难度。因为要把握好此类课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需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用新的思想和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正确的引导与分析,这样才能上好一堂有质量的好课。

下载自然方法矫正平衡下肢肌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然方法矫正平衡下肢肌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教案集合六篇《二力平衡》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

    《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

    二力平衡(推荐阅读)

    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什......

    二力平衡说课稿

    二力平衡说课稿1 一、说教材本节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与力第5节二力平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

    二力平衡教案大全

    二力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 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 (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

    力的平衡教案

    力的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 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 (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

    《力的平衡》说课稿专题

    第八章 力与运动 第二节《力的平衡》说课稿 望江学校 余涛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

    《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