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前三季度东莞保险业发展报告
2013年前三季度东莞保险业发展报告
一、市场主体结构及总体经营情况
目前,东莞全市共有保险公司52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1家,人寿保险公司31家。外资或有外资背景的保险公司9家,其中财产险公司2家,人寿险公司7家。有保险中介机构40多家。保险业经营网点达到500多个,遍布全市32个镇街。全市有保险专职从业人员3万多人。
2013年截止10月底,全市共实现保费收入175亿元,占全省的14.36%,继续保持全省地级市首位,同比增长16.42%,比去年同期高出近10个百分点。其中,人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17.68亿元,同比增长16.28%,保费规模占全省的14.65%,进一步扩大在全省地级市的领跑优势。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57.36亿元,同比增长18.14%,保费规模占全省的13.79%,同样领跑全省地级市。2013年,东莞全年保费收入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
根据东莞市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GDP数据,截止9月底,东莞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与GDP之比)为4.5%;保险密度(人均保费)约2692元(按650万人口计算)。
二、市场总体特点
1、“十一五”期间实现年均近35%的增长,2011年开始进入调整期,2012年3季度企稳回升。目前平稳健康,增速较快
“十一五”期间,东莞保险业保持了年均近35%的增长
1速度,保费规模从2005年的35.88亿元,跃升至2010年的159.72亿元,五年翻了4.45倍。
2011年,东莞市保险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全年共实现保费收入163.65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50%。至2012年9月底,基本扭转了增速下滑的势头,并逐月回升,全年保费收入177.66亿元,同比增长8.56%。2013年前10个月中,同比增长最低超过15%,月均增速超过17%,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东莞保费总量及产、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越佛山,跃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并连续三年领跑全省地级市;总保费规模及产、寿险保费,与位居第二的佛山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且在全省占比逐年提升,2013年截至10月末,总保费规模已超出佛山27亿多元。
2、战略转型初见成效,业务结构得到优化,业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早在2008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下行、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的艰难时期,东莞保险业就开始主动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优化,不断强化行业自律,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服务意识,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服务水平。2012年初,随着中国保监会“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十二字方针的落实,各项监管制度日趋严格,中国保监会对一些经营主体不顾风险盲目下达不切实际的年度高增长指标及时进行了警示。
面对日趋严峻的发展形势,各公司加快了业务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管控,以服务促发展,战略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业务结构继续优化,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行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业务质量不断提高。
3、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理赔等服务时效不断加快,客户体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行业形象明显改善
为改善市场恶性化竞争局面,近年来,各公司不断转变经营理念,将提升服务,加快理赔时效,改善客户体验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手段。通过优化内部流程,提高相关岗位人员综合素质,向社会公开承诺理赔时效,建立相关配套奖惩机制,借助高科技手段等等,使理赔等服务时效和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2011年7月开始,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每两个月一次,组织对车险理赔服务进行现场测评,促使各公司高度重视交通事故现场查勘响应速度以及对出险客户的救援、理赔指导,大大加快了理赔时效,同时也使客户体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行业形象得到了较大改善,对业务发展形成有效的正能量。
4、全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较大提升,社会管理、大灾救助、家庭风险保障等功能进一步凸显
随着行业对于保险回归保障本源的自觉,以及社会对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的要求也来越高,近年来,东莞市保险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逐年得到提升,在大灾救助、损失补偿、家庭风险保障等方面,积极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为人民生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2010年发生的“5•7”特大暴雨,2013年“3•20”超强龙
卷冰雹、超强台风“尤特”和“天兔”等自然灾害,2012年伶仃洋沉船、建晖纸业火灾等事故,以及东莞新华客户患脑瘤身故、东莞阳光人寿客户因储油罐爆炸身故、东莞合众人寿客户子宫内膜癌身故等保险责任事故中,东莞保险业及相关保险主体,均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积极协助客户开展救灾、理赔等工作,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并实行先行赔付,在最短时间履行保险责任,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及广大保险消费者的肯定。
5、以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推动行业发展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各经营主体积极主动转变观念,着力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竞争力,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能;通过服务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改善和提升客户体验,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扩大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业务创新不断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抢占市场先机。
其中,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应用于展业、售后、查勘、理赔等服务,已经在全行业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系统,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实现上门承保、现场查勘、上门理赔,服务形式温馨体贴,深受客户欢迎和好评;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优势,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为保险消费者提供各种灵活便捷的售前售后服务;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客户回馈及客户服务节活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增进相互理解和感情;通过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有效提升了公司和行业
形象。
6、营销队伍综合素质、业务技能有较大提升;诚信经营和依法合规得到加强,销售误导现象有所改观;人均产能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居民金融知识及理财、保险等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监管的日趋严格,各经营主体及业务队伍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大力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为此,各公司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组织业务队伍参加学历教育、理财师培训及认证考试,强化依法合规制度建设和培训等,使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大额保单不断涌现。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东莞各保险主体更加注重内强素质,严把招募质量关,不断探索、改善和创新培训体系,完善队伍激励和荣誉机制,使营销队伍整体业务拓展能力和人均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到2010年,全市保险营销队伍人均保费收入达到了68.43万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45.5%。2012年,全年人均保费收入继续保持了超过60万元的良好业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寿险个人销售渠道业务结构继续得到优化,产品向保障型转变的特征日益明显,传统寿险及分红型期缴产品保费增速和占比在上一年有较大提升的基础上,2012年又有了大幅提升,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截止今年9月底,全市营销队伍人均保费收入超过52万元,人均产能比上一年同期提高了约5%,营销员收入得到
了改善,保险业为解决就业作出了贡献。
第二篇:保险业发展
“保险业科学发展观内涵是坚持快速协调持续发展,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做大做强,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形成与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保险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作为一名保险业工作者,我想结合当前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战略思维从理论高度把握这一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创新要义在于“以改革促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力度与深度决定了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质量与效益。改革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扬弃。改革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在其进程中,必须注意突出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掌握合适的时机与推进的节奏。运用这一发展观来审视当前保险业的各项改革活动,关键在于要着力解决束缚保险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这实际上涉及到制度创新这一核心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这一问题的重心在于如何驾驭制度创新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方之间关系的协调。这里我们仅从企业———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的视角来分析。当前保险业的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那么,实际生活中的保险需求又有哪些特性,保险企业如何应对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这一利益需要?我们知道,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及其最大诚信原则使得满足与维护被保险人利益应该成为保险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这就表明,保险业经营改革的重心应该不断下移,下移到市场中最为贴近消费者的层面。因为市场经营中,消费者是市场的核心,保险企业离开了市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保险企业的创新实质是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与利益的价值。这一思想应深入到保险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保险企业给予消费者的形象与关怀等各项活动中去。明确了这一本质,当前我国保险企业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的改革举措就知道具体朝向哪些方面去努力。
二、科学发展观的协调要义在于“以开放促发展”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践证明,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对提高我国保险业整体水平,加快保险业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开放带来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之间的互为流动与重组,带来了竞争机制在更广范围、更大程度的自由运营,从而为国内保险业提供了从国外最新理念、先进经验到成熟制度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借鉴学习机会。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领域开放最早的一块,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我国保险业近二十多年持续以30%以上的速率增长;国内保险监管体系得到初步健全;保险市场的结构与层次日趋合理化;保险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实现了平稳增长;此外,保险业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强大而有效力的积极影响。这一切,既得益于我国保险业自身积累与发展的不懈努力,更是在开放过程中对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保险业先进经验、文化与知识的学习与吸收,这种开放的实质便是保险业通过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融合发展来获取自身协调发展的契机。比如自友邦保险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寿险营销员制度后,这一舶来品不但未水土不服,反而为中资公司大力借鉴并因此在国内扎根生芽,迅速扩展与推广,从而有了中国目前100多万寿险营销员大军的壮观规模。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精神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国内保险业应该在开放中切实把握这样几个协调原则:一是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这既是履行国民待遇机制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尤其要鼓励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与保险业接壤,包括对民营经济提供切实可行的风险保障产品服务以及为民营经济进军保险业切实做好服务指导。二是通过结构调整与政策引导,努力促进外资保险资源流向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需要的地方。诸如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等方面就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外资保险资源的流入,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速我国保险经济资源的协调配置。三是在开放过程中尝试“走出去”战略。可以根据自身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保险资源的战略经营,这包括我们可以向与我国文化与传统渊源较深的周边国家进行跨国投资,也包括向发达国家等市场容量巨大、市场细分中可以有我立足之处的地方进行渗透。
三、科学发展观的持续要义在于“以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理论上,均衡发展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效果,但在实际中,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对非均衡发展过程进行持续不断地优化调整。就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来说,其非均衡的特征非常明显:比如我们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却不得不面临即将到来的全面开放,因而要与西方发展成熟阶段的对手同台竞技;国内保险监管方式与手段也是传统与现代兼具。解决非均衡发展状况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进行持续的结构优化调整。以当前国内保险市场结构层次为例,由于再保险市场滞后发育,这对整体保险市场的风险转移与功能深化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鼓励增加再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强化对再保险分保业务的监管。而对于原保险市场来说,其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可能表现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于不同种类的经营主体进行分类引导;对于中介市场创新经营模式的鼓励;如何差异化保险产品与服务的结构、类型,从而形成以社会需
求为导向的保险产品创新体系。这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持续地结构优化调整,不但让保险市场自身拥有了快速反应机制,而且这一调整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机制通过强有力契合,会进一步引发自我强化的效应,例如保险企业自身可能因此累积并拥有强大的知识基础与发展能力,这样,在企业进一步演化过程中,先前所积累的共同知识架构与基础能力就可以推动企业持续前进而形成内生的增长动力与机制。
四、科学发展观的保障要义在于“加强和改善监管促进健康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对保险业的监管在于防范化解风险和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这既是监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我国保险监管工作自保监会成立以来,从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加强偿付能力监管与预警系统设计,建立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等方面都采取了积极举措,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保险业的高速、平稳增长。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临近,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保险资本相继涌入,这对我国保险监管事业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对外资保险企业的组织、业务、市场行为等方面监管新情况;如何对保险资金的运营进行监管,特别是涉及跨领域投资问题;如何加强与国际保险机构合作,适应不同监管体制与模式下的双边与多边规则的冲突与协调等等。显然,应对前述新背景、新情况,要求我国监管机构一方面要切实转变其职能,要把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自身的主要职责。为此,监管机构就需要切实加强监管的系列基础工作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与监管技术水平提高,强化对市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力度;加大信息发布规范与披露程序,提高保险市场透明度;严格关于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监管与惩处机制;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与手段,建立动态与多维度的监管体系与联合反应机制;这样,通过审慎及时调控市场,防范化解风险。另一方面,监管机构需要高屋建瓴,从行业规划的角度进行宏观调控,引领制度创新。如果保险监管机构通过职能转变,寓监管于服务当中,并使监管实践的影响与效果深入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的日常行为表现中,这将大大提升保险监管的效率与活力,并最终使防范与化解风险这一管理职责内化为保险市场参与者的一种集体理性与行动。
第三篇:关于前三季度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前三季度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枣庄市供销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把握新时期供销社合作社的历史地位,围绕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和新时期组织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积极构建农村经营服务体系,强化龙头辐射功能,连锁经营网络不断向农村延伸,覆盖面和村级配送范围逐步扩大。
一、服务业运营情况
1—9月份,全市供销社系统实现销售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税1584万元,同比增长16%。发展完善日用品超市和农资超市连锁店133家,其中日用品超市连锁店65家,农资超市连锁店68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3家;引领和参与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82家;建立农产品基地17家。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立足于促进农村流通的组织化、网络化和规模化,把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引入农村,积极构建以“日用品、农资”为主的农村现代网络营销体系。一是在日用品方面,大力实施超市进社 1
区、进农村、进旅游景区的“三进工程”。依托贵诚集团主力店,积极与各区(市)社联合合作,扩大连锁经营网点的覆盖范围,建设日用品连锁超市65家。先后在台儿庄古城等景区设置旅游商品专卖店和专柜,做好与旅游结合文章。成立的“七珍坊”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七珍坊”系列食品200多个品种,被评为“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特色商品”。二是在农资方面,强化农资经营网络的科技服务功能。截止9月底,发展农资连锁超市68家。
(二)强力推进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以创建品牌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与农民一起建立了从生产到终端市场的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一是大力领办专业合作社。围绕特色产业优势,大力领办、主办、参办专业合作社,尤其在新创办的专业合作社中,加大了基层社的持股份额,增强供销合作社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截至目前,共发展完善合作经济组织82家,吸收入社社员达7000余户,实现年营销额2.5亿元,入社社员户均增收近2000元。二是建基地,创品牌。采用租地、与农民合作等方式,组织农民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施统一供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销售等,带动农民实施规模化生产。围绕大田作物的生产经营,实施大田作物生产经营全过程或重点环节的跟踪服务。目前,共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7个。三是
积极推动“农超对接”。组织系统内贵诚集团、果品公司及市外的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与专业合作社建立直接采购关系,实现“菜园子”与“菜篮子”有效对接。目前,有80多个品种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纳入超市连锁经营网络,建立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
(三)全力做好形式各异的促销活动。一是在促销方面不断翻新,丰富促销活动,加强了活动的力度及灵活度。在贵诚集团开展了办理新的会员卡活动,使得多个品牌的销售都有较大的突破,不仅拉动了人气,更提升了销售。二是应对各种节假日开展了多项促销活动。节前,各经营单位对我市节日市场特点和市场消费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预测,积极组织货源,使商品充分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消费需求。节日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促销活动。
二、目前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区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南四区仍然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六大体系发展不平衡,有的体系强一些,有的还是一个雏形。二是系统的联合合作还不够紧密。不同层级的企业发展还不协调,没有真正按照“市场化运作、符合新时期供销社根本宗旨”这一目标来运作,企业之间、企业与基层社之间、基层社之间的联合合作联系不紧密。三是连锁配送发展滞后,配送率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销售增
长。从目前情况来看,枣庄贵诚集团、滕州供销超市公司在城区可以依托各自物流中心大额度配送,但是农村连锁超市商品购进总额接受统一配送比例不足30%和50%,影响了增速;物流成本还偏高。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努力开拓农村市场,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真正实现“小超市、大战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连锁经营商圈必将从中心商店向城郊边缘地带扩散,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农村市场开始成为发展连锁商业的新亮点。推进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依托,以农村集镇为网点,以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为主要任务的农村连锁网络布局。规范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业,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万村千乡、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民工程开展。
(二)统筹兼顾,逐步构建和谐有序的连锁经营企业发展格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统筹城乡、点面结合、以方便人们生活、满足工农业生产为切入点,重新规划合理、有序、畅通、完善的新型连锁经营体系。政府要加大在财政税收、资金融通、信息服务、技术应用等方面对连锁经营的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经营环境。连锁企业要树立发展现
状统一整体形象。连锁总部要为加盟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加盟店和顾客的需求,从而形成总部、加盟店和消费者“三赢”局面。
(三)加快发展农村现代物流配送,降低连锁配送成本。要改变以自我服务为主的效率低、成本大传统物流配送模式,引进先进物流理念,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贵诚集团新物流配送中心;滕州供销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二期工程,年内争取全面完成,尽快形成鲁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商贸物流服务业平台;高度重视人才计划,努力提高物流队伍水平,带动物流人才业务素质提高。
(四)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最优经营环境,改变经营管理模式,变管理为经营服务,提高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重视假日消费,开展文化促销,治跃城乡市场。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四篇:前三季度汇报材料
汇 报 材 料
XXX镇党委书记(2011年 月 日)
尊敬的 及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X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年截至目前,我镇党委、政府积极克服撤乡并镇这一特殊时期的种种困难,采取多项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抢抓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镇辖28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2655户,11625人;镇政府现有干部职工88人;有党支部31个,党员538人;现有民兵组织 个,民兵 人。
全镇总土地面积512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134784亩,成林面积100176亩,种草保留面积16190亩。共有大家畜2344头,羊子5万只,生猪6000头。全镇现代旱作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优质马铃薯、全膜马铃薯、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技术正在进行大范围推广。2010年全镇人均纯收入9103元。
二、积极探索,大力扶持,打造现代旱作农业强镇 今年,我镇党委、政府积极抢抓发展现代旱作农业的大
级组织阵地建设,老党员生活,群众日常诉求的问题,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入村调研两次,每次至少调研4个村,并定期完成调研报告。开展班子成员“轮流接访日”制度,确保做到“事事有人问,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二是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管理。针对撤乡并镇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我镇党委及时调整制定的新的党员干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党员“公开承诺”的落实,同时通过召开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为党员干部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党员干部之间的深入交流,有效增进了干部了解。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会后班子成员深入各村,参与党员学习活动。严格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党员参评率达到95%以上。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完善了各类表、册、卡、档,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沟通,关心他们的组织生活。规范党员发展程序,积极培养后备力量。今年,全镇共发展党员36名。加强党费收缴和党员信息化管理,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切实夯实组织基础,继续深化 “三级联创”和“旗帜”工程。建成党建示范基地2个,党建科技示范村3个,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28人。进一步落实党员包扶贫困户、党员双带、党员承诺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充分发挥全镇党员建设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党员双带户12户,党员科技示范户8户,先进文化传播户8户。坚决实行党务公开、矛盾。为全镇顺利开展镇村两级换届及镇级机构改革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我镇党委换届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人大换届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镇党委、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也按照县委、先政府实施方案要求,安步骤有序进行着。
五、保持常抓不懈,党管武装工作扎实开展
今年以来,镇党委严格贯彻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大力强化党管武装的责任意识,立足我镇工作实际,针对新时期基层武装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提高我镇武装工作水平。
(一)高度重视“党管武装”工作。镇党委年初制订工作目标不忘武装工作,部署任务突出武装工作,解决问题优先考虑武装工作。党委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议军会”,把争创先进武装部作为党委的工作目标来实施,工作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坚持党管武装制度不动摇。
(二)深入开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镇党委紧紧抓住乡村干部理论学习氛围浓厚的大好时机,一方面积极督促民兵中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保质保量地参加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认真组织民兵干部和部分民兵骨干、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防法》、《兵役法》和军事斗争知识,使我镇民兵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
(三)抓实镇武装部和村民兵连规范化建设。党管武装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武装工作排忧解难。在这方面,我们严格按照上级军事机关的要求狠抓工作落实,
第五篇:2011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2011年公汽公司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总公司:
今年以来,在汽运总公司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我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争先创优活动,加大执行力度,加强公汽行业管理,强化公汽自身建设,公汽公司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公汽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前三季度以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二O一一年前三季度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前三季度计划收入 612202.50 元,实际完成数 577521.00元
2、前三季度营业成本计划数 61800.05 元,实际数 50766.00元
3、前三季度税金附加计划数 54000.00 元,实际数 48532.43元
4、前三季度管理费用计划数 415402.47 元,实际数 407688.76元
5、前三季度计划利润数
81000.00 元,实际数 70533.81元
6、前三季度固定上缴全额完成。
二、完成公汽车辆更新任务,改善公汽服务设施,提升公汽形象。
今年前三季度公汽公司一帮人紧紧围绕汽运总公司领导周围,通过前期考查,对32台破旧中型客车进行了更新,在更新前期工作中我公司管理层一帮人通过第一时间内找车主谈心,掌握了业主的思想动态,对更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做了一一的应对,软硬兼施,做工作,确保在今年9月份顺利的完成了32台公汽更新工作,同时安装了车载监控设施,这一系统开通后彻底改变了原有的人情管理,和公汽营运时间晚点、服务态度差,一系列不安全因素等方面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打下了基础。
三、强化内部管理,为规范运营提供保障。
1、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队伍建设
我公司建立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提高管理执行力,为搞好公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整体数质,打造一支过硬的公汽管理队伍,前三季度一方面督促加强学习引导抓落实,通过集体开会学习,有针对性的理顺管理队伍的相关职能,另一方面,公司制定了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监督管理线路正常运行,通过分工负责、责任到人、追究问责制,形成能够在管理中学管理的良好氛围。
2、在运营管理上,坚持经验管理与实效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根据不同的线路,不同的时间制度,不同的班次和营运间隔时间,做到高峰不留客,平峰一车清,做到对各种突发事件。如:五一假期,6月份高考等公司制定了多套方案,合理安排车辆运营班次和时间,结合好运力与运量的关系,制定营运循环表,今年新公汽上线新增一台,改变了以前三路抽调一台到一路线营运,前期我们在征求各组长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准备、合理安排与调度,顺利完成新增公汽,并确保所有车辆正常营运。在对三路线的管理上,公司领导总是早上第一时间监督发班,方便了乘客确保班次的正点率。
3、加大服务管理力度,提高公汽形象,为提高广大司乘人员责任心,公司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对服务质量差,有损公汽形象的司乘人员进行严励的处罚,特别是针对老年人乘车的服务质量进行了整顿,经过整顿,司乘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大大提高,都能自觉做到处处维护公司形象出发,以饱满热情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公汽形象。
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始终把运营服务做为中心工作,以不断深化社会服务承诺制度为重点,强化管理,坚持不懈抓形象工作,把一线运营安全工作管理做为实行全面目标的管理重点,广泛开展“创品牌,树形象”等活动,促进了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通过我们到周边县市公汽单位采取走访、巡回交流学习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公汽行风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五、采取多种措施,满足乘客需求。
现在的环境是市场竞争环境,竞争不可避免的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取得竞争的服务,因此公司以提高服务质量树立红安公汽形象出发,把卫生安全和服务做到头等大事来抓。在尊老、敬老活动中继续为老年人办理老年人免费乘车卡,截止目前为老年人办理了2000余张免费乘车卡,并在车厢内设立了老年人、残疾人专座,极大的方便了老年人乘车,为400多名军残人员办理了免费乘车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扬。
六、安全生产管理长抓不懈。突出安全管理,真正把安全工作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从法规教育,例会制度入手,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安全生宣传力度,公司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
1、我公司前三季度,5月份发生交通事故两起,通过总结经验,吸取事故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使今年前三季度后半时期安全工作大有起色,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将一如既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认真组织安全大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对存在有安全隐患的车辆逐一排查,立即整改,并建立了档案。并与公司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书,逐步实行安全管理化,做到管理有法可依,抓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
3、加大安全管理巡察制度和处理力度,在营运时间内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将不定时,不定点的上路巡察,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将现场责令予以整改。在检查中今年前三季度共查处违规车辆9台,辞退两名聘请司机。
4、开展了治理公汽乱停、乱靠的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力度处理乱停、乱靠车辆,有效的控制了公汽乱停乱靠的现象。
七、巩固广告业的经营局面,促产增收。
在公汽车身广告经营上,一方面坚持合同投入结算不放松,另一方面以提高公汽形象出发,2011年前三季度对所有公汽站牌进行了清洁维修,清洁整理车身广告,车容、车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公汽形象,为公汽广告位的保值、增值打下了基础。
八、公司存在的问题。
1、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线路规范管理,减少乘客投诉,把乘客投诉率降至最低点。
2、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违规车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
九、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杏花大道新公汽线路规划的实施工作。
2、加强司乘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严把司乘人员上岗关。
3、强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规范化管理作为今后的工作目标。
4、进一步增加公汽的科技含量,争取开通红安公汽IC卡系统,实现市民刷卡乘车。
回顾前三季度来的工作,公司有了很大的变化,工作蒸蒸日上,公司的发展和变化靠的是有一个团结向上,开拓创新务实创业的公司领导班子,靠的是有一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靠的是有一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的工作队伍,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同心同德、抢机遇、抓发展,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迈向美好的明天。
红安公汽公司 201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