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亲自点名晋升的唯一一位将军(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22:5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主席亲自点名晋升的唯一一位将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主席亲自点名晋升的唯一一位将军》。

第一篇:毛主席亲自点名晋升的唯一一位将军

毛主席亲自点名晋升的唯一一位将军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颁授军衔。当时军委总干部按条例拟授皮定钧为少将,军委主席毛泽东审阅时提笔批下:“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因此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皮定钧中将(1914—1976),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排长、连指导员、营长、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五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第1旅旅长、华野六纵副司令员、三野24军军长。建国后历任24军军长兼政委;第十兵团兼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1973年调任福州军区司令员,1976年7月7日视察部队时因直升机失事殉职,时年62岁。

皮定钧戎马一生,其最光耀全军的一功(“皮有功”),即1946年6月率中原军区1旅在掩护主力撤退而激战三昼夜后,继而冲破蒋军十数万大军围追堵截,孤军铁流千里突围成功。

一,坚持中原

八年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后,中国面临两条道路、两种命运的决战。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以“和平谈判”、“军事调处”争取时间,积极准备剿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在延安的我党中央一方面顺应时势为争取和平民主努力,一方面派出十万干部将士开辟东北根据地、扩大发展山东、晋冀鲁豫解放区。而此刻远在湖北、河南省界间的中原解放区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四面包围中,形势严峻。

中原解放区是原新四军第5师(师长李先念、政委郑位三)的抗日根据地,经数年发展,5师已拥5万众,在河南南部十几个县及桐柏山、大别山地区建立起政权机构和地方武装。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东北、抗战胜利在望后,毛泽东指示郑、李“乘机扩大地区、夺取小城市,发动群众,准备应付内战”。郑、李据以提出集中附近地区的武装力量,建立鄂豫皖(湖北、河南、安徽)中央局来统一领导。时河南嵩山地区有王树声、戴季英领导的河南军区部队(12000众)、湖南境内有王震、王首道领导的八路军南下支队,还有大大小小的游击队。

1945年8月,中央批准建鄂豫皖中央局,同时电示王树声、王震率部向5师靠拢。10月王树声部、王震部与5师会合。中央旋改鄂豫皖中央局为中原局,由徐向前任书记(未到任);郑位三代理书记,李先念、王首道、陈少敏、王震为常委。同时批准成立中原军区,司令员为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副司令员王树声、王震(兼参谋长)。辖2个纵队、4个军区共六万余众,其实力与山东、晋冀鲁豫、华中等解放区不相上下。

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身居南京的蒋介石对中原我军在桐柏山区的发展高度重视,必欲除之而后安,遂电令北面的第五战区司令刘峙调第41、47、69军向南推进;南面的第六战区司令程潜调其第59、75、77军北上,以南北夹击中原我军。

中原我军经数番与敌交战不利。郑李遂向中央提出主力向东转移。中央复电告:“正与国民党谈判,有停战之希望”,要求再坚持一段时间。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了就地停战的协定,停战令下达全国。但国民党军仍在此前前堵后追,将由桐柏山转移到平汉路以东的中原局机关、部队和后方家属六、七万人压缩、包围在方园百数十里的河南宣化店、白雀园、新县地区,粮食、给养很快陷入困境。

1946年3月王震到延安汇报工作、请示行动方针。毛泽东要求中原部队继续执行牵制国民党军队的战略任务,并要准备作出重大牺牲,即使是全军覆没,也要保障战略全局的胜利。为此,中央动员各相邻解放区紧急支援中原。周恩来、叶剑英与军调部交涉,开通运输通道以解中原我军的生存。董必武亲自到武汉督办买粮食,并到宣化店慰问,带去各解放区支援的3亿法币。到4月,中原解放区共收到8亿法币的救急款,暂缓了燃眉之急。周恩来也督促“军调处”三人小组到宣化店,慰问鼓励我军。中原局同时按中央指示复员了8000余编余干部战士。5月,蒋介石将围困中原我军的兵力增至12个军、21个师计30万人,为我军的五倍。业已完成内战准备的蒋介石6月中旬密令攻歼中原我军。

中原局获悉蒋军即将大举进攻的情报,于6月21日急电中央要求主动突围。6月23日毛泽东复电:“同意立即突围,越快越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中原局遂紧急部署突围行动:各纵队、军区由李先念、王树声、文敏生率领分三路向北、南方向突围。1纵1旅在北面白雀园防御、鄂东独2旅在南面吕王城防御,掩护主力突围。24日1纵1旅旅长皮定钧、政委徐子荣赶到纵队司令部受领任务。纵队司令员王树声交待:你们要想尽办法拖住敌人,待三天后主力越过平汉路,你们可根据情况或随主力西进,或转其他方向突围,或坚持在大别山打游击。——让区区一个旅七千人去面对数十万敌军,其危险和任务的含义十分明显:牺牲局部,保全整体。中原军区和中央军委对1旅的生还可以说基本不抱希望。所以当交待完任务、送皮、徐二人出门时,王树声放低声音说:“旅的几个干部,每人准备一套便衣。”司令员实在是痛惜将失去自己的爱将。归途中皮定钧毅然对政委放言:“我们不准备便衣!”

二,中原突围——孤军铁流千里

6月25日王树声率部向南突围,历经坎坷,几经血战,于7月2日安全越过平汉路;

6月26日李先念、郑位

三、陈少敏率领中原局和军区机关向西突围,终于30日安全越过平汉路。

皮定钧承担了率1旅掩护主力突围、自行组织突围的重任。

皮定钧回到驻地即召集各团长布置和研究任务:一是牵制敌人以掩护主力西撤;二是全旅如何脱身。第一项任务大家都能保证完成,关键是自身突围。在分析了向西、向南和向北突围的问题和困难后,向东突围成了当下最优选择:虽与主力背道而驰,却可将敌军引开而减轻主力西进的压力。东面敌军有4个军十余万人,威胁不小,但大别山重峦叠嶂,可以隐蔽部队行踪。大别山是当年红军摇篮,群众基础好,皮定钧和旅里不少人都是大别山人,熟悉地理民情。最后皮定钧一锤定音:“向东突围!”

6月26日黎明,敌军对白雀园一线展开炮击进攻,皮旅投入激烈的阻击战斗。皮定钧采取了以山包为支撑点的防御体系,每个山包自成一体又火力交叉相互掩护侧翼,效果明显(建国后皮定钧在任大军区司令员时,还在其战区运用了这种设防办法)。敌人以十数倍于我军的兵力,轮番进攻的冲击波此起彼伏。1旅将士守势强固,且不时组织出击。敌人每遇我军出击就撤,我军刚收回,敌军又紧紧粘将上来,如此反复多次。考虑着撤走部队的皮定钧十分着恼:敌人盯这般紧,怎撤下去?傍晚,一场狂风暴雨骤然而至,电闪雷鸣,天地混沌。这是上苍给皮定钧的机会,他毫不迟疑发出命令:“出击!把敌人赶远点,然后赶快撤下来!”,军号声声,部队全线出击,敌人又逃之夭夭。皮旅留1个营监视敌人,大部适时撤回并退出阵地,顶着暴雨先往东南急行30里,转而折返白雀园东南十余里进入深山拗的密林中。他们在大队敌人的鼻子底下不起火、扎马嘴,隐藏了一天两夜。

28日晨,雨歇日升。按东撤的目标,皮定钧率部队先往南插入敌后,旋以90度转弯向东疾行,中午抵达鄂豫交界的小界岭东南,攀上**山。他们不知道,蒋介石不以把共军逐出中原为满足,而更意在追而剿灭之。其中围追堵截皮定钧1旅的就有三个师。

(一)大别山依依护儿郎

7月1日,皮旅经三昼夜急行军,进入大别山腹地,准备攀越1900米高、鄂豫皖交通咽喉松子关。守卫在两侧山头的是敌地方武装,前卫侦查连首先与敌接火,1团很快攻克山头,部队加速越过了松子关。为避免与敌遭遇,皮定钧指示部队专挑省与省、县与县的“三不管”区域穿行,且一路切割敌通讯线路、顺手端掉敌区、乡公所,结果他们在大别山里一路畅行。

7月9日皮旅到达大化坪镇,得悉敌一个团已开到前边的青风岭。青风岭南倚险峻的天柱山人马难过,北俯水流湍激的畀河支流不可涉渡,且为进出大别山的必由之道。进而探知,后面敌两个师又正赶上来。后退无路,唯拿下青风岭方得存活。皮旅赶到青风岭下,敌军用猛烈火力封锁了唯一的上山通道,前卫部队两次攻击均遭失败。皮定钧亲临阵前观察地形,决定由1团作正面佯攻,2团从右翼迂回敌侧后成两面夹击敌之态势。2团受命,面对茂密丛林,用柴刀、刺刀披荆斩棘、硬是开出上山之路,从敌侧背发起猛烈攻击;正面的1团也

由佯攻转而为强攻。两路攻击队伍的前面是几个机枪射手火力开路,身后的战士们则把集束手榴弹往敌阵狂扔,在浓烈硝烟中呐喊冲击。敌阵在皮旅战士猛勇冲击下崩溃,我军乘胜追击数十里。

部队当晚抵达大别山东陲门户磨子潭,由此过畀河就能走出大别山。皮定钧估计敌肯定在此还有设伏,不敢松懈半分。为得敌情,皮定钧亲自冒敌乡长之名给县府去电话报告“共军已到这儿”,对方信以为真告曰:“国军48军半夜就到”。继而从当地邮差嘴里得知,敌48军大部在东南方向布防以阻共军攻击安庆。皮旅目标是东北方,为迷惑敌人,几天来皮旅一直向东南运动,现果然奏效。皮定钧正紧急安排部队涉过畀河,敌48军一个团果然杀来,占领了当面山峦。正组织渡河的部队哨音一片,手电光摆晃,就听一阵密集枪声从河对岸射来,富有经验的官兵很快静默隐蔽起来。已登临彼岸的3团迅速组织反击,将敌撵退。全旅渡河后,先沿东向安庆进发,得知敌48军主力已从正面迎来后,部队转而掉头向北急进,避开了敌之合击。次日下午,皮旅顺利越出大别山,踏上皖中平原。

(二)皖中平原艰难过

皖中平原南面是南京,东北角是徐州,有敌数十万,铁路公路通畅,运兵机动性高。后面还有敌之追兵。皮定钧丝毫不敢懈怠,号召全旅“赶在敌防线未成、调兵尚须时间以前,咬紧牙关、吃苦耐劳,五天穿越700里皖中平原,争取突围胜利”。为此全旅彻底轻装,只留武器弹药。皮定钧将全旅分为三路,齐头并进,要求各级指挥员深入到各前卫部队,旅级干部到旅前卫营、团级干部到其前卫连、连级干部带尖刀班,以及时掌握情况、及时指挥行动。他还抽调精锐组织了一支穿上敌军装的侦察队,先于全旅出发开路。又让各团组建后勤采购组随其前卫部队行动,经乡过村时,预先购粮煮食,大部队到后吃了就走以节约时间。全旅在此精心安排下,以日行军一百数十里速度向东疾进。三天后官兵们累乏之极、队列几不成阵。第四天部队进至安徽凤阳。2团团长钟发生提出全旅休整一天,皮定钧咬紧牙关回答:“不行!”钟发生火气大发,指着皮定钧喊:“算啥英雄,怕死鬼!敌人追来了老子干它!”皮定钧没吭声。政委徐子容也心软了,用商量口吻说:“部队太疲劳了,稍微休息几小时吧?”皮定钧依然不买帐道:“我们要停留三小时,就有全军覆灭危险!把部队损失了,对不起党!走!”一声令下,部队重新出发,钟发生一路骂骂咧咧,过不多久又像啥事没发生了。就这样,皮旅以钢铁般意志赢得了生存时间,7月18日全旅过定远抵池河,这儿距津浦铁路约20公里,穿过铁路往东半天行程,就可抵达我苏皖解放区。

(三)跨越津浦竞自由

津浦线的明光、管店、三界、张八岭沿线驻有国民党的正规军,筑有碉堡、壕沟防守。皮定钧将穿越口选在了张八岭以北的石门山附近。再经百余里跋涉,这支疲惫之师终于踏上铁路路基,不禁一片雀跃。皮定钧一声令下,全军分三路从敌碉堡间隙中紧张有序地通过。天亮时,敌人的一列装甲列车轰轰隆隆由南驶来,车上的几挺重机枪喷吐着条条火蛇,石门山上的敌守军也朝铁路方向猛烈开火。刚过了一部分人的1团被敌火力压住。皮旅的工兵排

及时起爆炸拱铁轨,装甲列车急停后驶,转而再扑过来将1团割裂。不久从明光、管店出动的敌军也赶来了,已过铁路的2、3团马上投入战斗。一时铁路两侧枪炮声大作。“把炮弹、子弹全部打光,一个不留!”皮定钧下达了自突围以来最痛快的一个命令。1旅憋了一路的窝囊气倾刻全部迸发出来,阻敌很快被击窥了,装甲列车给炸瘫了,皮旅打扫完战场,继续大踏步向东、向东!终于,前方出现了来接应他们的我军淮南大队。1旅突围成功。

皮定钧的1旅最后撤离中原地区,且为吸引敌人而选走的是与主力背道而驰的最困难的路线,孤军铁流,历经24天跋山涉水、跨越平原铁路,经27次大小战斗,行程1500里,最先安全到达皖东解放区。皮旅中原突围成功,书就我党我军解放战争史光辉的一页。以后1旅被亲切称为“皮旅”。

中原解放区原有6万部队,突围后余2万余,其中皮定钧将1旅带回了5000人,占了四分之一。新华社记者将1旅突围经过写成通讯发表在各解放区报纸上;一位美国记者闻之惊呼:奇迹!向全世界作了报道。

7月20日,皮旅到达苏皖解放区。8月下旬,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1947年1月又改编为华东军区独立师。1947年1月,担任华东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等职。

第二篇:2012年晋升将军名单

2012年晋升将军名单

2012年晋升将军名单

晋升上将

杜金才上将

刘亚洲上将

杜恒岩上将

田修思上将

王建平上将

许耀元上将

魏凤和上将

总政治部副主任 国防大学政委 济南军区政委 成都军区政委 武警部队司令员 武警部队政委 第二炮兵司令员 晋升中将

刘 毅海军中将

海军副司令员

蒋伟烈海军中将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

郑群良空军中将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空军司令员

乙晓光空军中将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张建平空军中将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马发祥中将 海军政治部主任 吴国华中将

第二炮兵副司令员

陆福恩中将

第二炮兵副司令员

王晓军中将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侯贺华中将

沈阳军区副政委

程童一中将

北京军区副政委

王 宁中将

北京军区参谋长

崔昌军中将

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苗 华中将

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彭 勇中将 新疆军区司令员

秦卫江中将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吴 刚中将

南京军区副政委

吴长海中将

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邢书成中将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柴绍良中将

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

戴肃军武警中将

武警部队副司令员

王长河武警中将 武警部队副治委

总参谋部

王文清少将

总参谋部动员部副部长

赵大明少将

总参动员部副部长

田义祥少将

国防动员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杨新华少将

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

汪为国少将 总参谋部战略规划部副部长

董尤心少将

总参谋部信息化部副部长

黄国勇 少将 总参信息化部副部长 曾卫华少将 总参谋部信息保障基地主任

林波少将 总参谋部信息保障基地政委

曹雪芳 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

唐宁少将 总参军训部副部长

李扬少将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刘英少将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高小燕少将

信息工程大学副政委

宋明武少将

信息工程大学训练部部长 郭玉林少将

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胡登强少将

陆军航空兵学院政委

鲍廷祥少将

装甲兵学院政委

张小宁少将

解放军理工大学副校长

郭云飞少将 解放军理工大学训练部长

徐跃军少将

国防信息学院院长

斌少将

中国驻日本国防武官

蔡平少将,中国驻印度使馆武官

周琪少将 中国驻法国使馆武官

胡昌明少将 中国驻坦桑尼亚首席军事专家

总政治部

蒋家革少将

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 杨定宇少将

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蔡善飞少将

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刘训言少将 总政治部偮部副部长

欧春良少将 总政治部纪检部副部长 王小鸣 少将

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 黄

宏少将

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 张振沧少将

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

王树少将 总政311基地主任 尹洪文少将

总政311基地政委

戴维民少将 南京政治学院训练部长 夏平少将

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

健少将

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

总后勤部

符林国少将 总后勤部副参谋长

谢维宽少将

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军职专员 方国恩少将

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贾新华少将

后勤学院副政委 方振东少将

后勤工程学院院长

周来信少将

军事经济学院院长

熊利泽少将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院长 12人、6人

牛恩喜少将 总装备部后勤部副部长

技术总装备部 李武军少将 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副部长

肖子峰少将 总装备部政治部副主任

王继东少将

总装通用装备保障部副部长

许剑少将

总装21基地副司令员

朱民才少将

总装26基地副总工程师 时峰少将 总装备部33基地政委 陈少华少将

装备学院政治部主任

龙少将

军械工程学院院长

海军

黄迁民少将

海军参谋长助理

李道明少将 海军装备研究院政委

董军少将 海军北海舰队副参谋长

张京乐少将 海军东海舰队装备部长

胡守超少将 海军工程大学副校长

孙长久少将 海军战场指挥部主任

赵经成少将 海军工程学院青岛分院院长

濮瑞南少将 北海舰队后勤部部长

刘庚群少将 北海舰队装备部部长

陈琳少将 福建基地司令员

向建军少将 南海舰队航空兵参谋长

郭玉军少将 榆林基地司令员

技术 李晓岩少将 某编队指挥所司令员

姜国平少将 大连舰艇学院院长

支天龙少将 潜艇学院院长院长

程振龙少将 海军某战场建设指挥部政委空军

常丁求少将

空军参谋长助理

陈喜峰少将

空军参谋长助理

孙传英少将 空军装备研究院院长

宋万甫少将 空军工程大学副校长

曲保泽少将 空军工程大学副校长

潘国海少将 兰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

江玉辉少将

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

严源昌少将 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吴晓华少将 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张建敏少将 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王声少将 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 堵远放少将

空军福州指挥所政委

王洪少将 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刘春明少将 空军武汉指挥所司令员

李峰少将 空军乌鲁木齐指挥所政委

钟卫国少将 空军南宁基地政委

刘国云少将 空军大连指挥所司令员

刘千里少将 空军装备部副部长 刘大滨少将 空军装备部副部长

蔡立山少将

第15空降军副政委

郭普校少将

第15空降军政治部主任

张多林少将

空军工程大学副校长

张金玉少将

空军工程大学副政委 第二炮兵 人、4人 李永德少将

第二炮兵后勤部副部长

于敏少将 第二炮兵装备部副部长 周建波少将 第二炮兵52基地政治部主任

谈建明少将 第二炮兵53基地参谋长

苏东昌少将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副政委

成跃少将 第二炮兵52基地副总工程师

顾黎平少将

王仕成少将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教授 技术

武卫东少将

苑吉魁少将

魏丕立少将

李阳少将 长二炮兵56基地政治部主任

国防大学

王希明少将

国防大学防务学院政委

王一平少将 国防大学副教育长

段天杰少将 国防大学政治部副主任 张占航少将

国防大学基本系主任

郭尊先少将

国防大学进修学院院长

段凯少将 国防大学进修学院政委

路文少将 国防大学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部副主任 林培雄少将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

黄书进少将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

颜晓峰少将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技术 谭江山少将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

孙科佳少将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

军事科学院

曲爱国少将

军事科学院军事战争理论研究部副部长

黄迎旭少将 军事科学院军事理论部研究员沈阳军区

3人、4人 李仁祥少将

沈阳军区联勤部副部长

王江少将 沈阳军区联勤部副部长 王福田少将

技术

沈阳军区联勤部副政委

宋宝华少将

沈阳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张旭东少将

第40集团军参谋长

王德波少将

辽宁省军区副政委

王晓波少将 210医院院长

北京军区

赵冀鲁少将

第65集团军参谋长

张祥仁少将

天津警备区副司令

马杏田少将

技术

天津警备区副政委 李志强少将

河北省军区副政委

王舜少将

河北省军区参谋长

张秀少将

内蒙古军区副司令

王清泉少将 内蒙古军区参谋长 李竞少将

山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兰州军区

6人、6人 田福平少将

第21集团军副军长

杜永耀少将

甘肃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祁学军少将

甘肃省军区副司令

冶建军少将

青海省军区副司令

崔长英少将

青海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移友学少将

陕西省军区参谋长

赵志丹少将

新疆军区联勤部部长

刘万龙少将

南疆军区副司令

艾乃提·吾买尔少将 南疆军区副政委

钱纪源少将 兰州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吴勇少将 21军副军长

伊力夏提·霍加义少将 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济南军区

李振领少将

第20集团军副政委

史衍良少将

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尚庆生少将

山东省军区副司令

高春芳少将 济南军区150医院院长 技术南京军区2人 潘照年少将

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7人、于中海少将

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张明才少将

第31集团军参谋长

孙祥林少将

安徽省军区参谋长

夏修全少将

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徐云法少将

浙江省军区副司令

广州军区

3人、7人 张利明少将

第42集团军参谋长

刘嘉少将 第41军政治部主任 卢少平少将

第42集团军副政委 胡玉林少将

广西军区副政委

胡富辉少将

广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刘晓达少将

湖北省军区参谋长

刘建新少将

湖北省军区副政委

韩鹏少将

驻香港部队参谋长

董朝少将

驻香港部队副司令

陈维展少将

驻香港部队副司令 成都军区

4人、7 人 史云政少将

成都军区联勤部副政委

余永洪少将

第14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郑璇少将 第13军副政委 丁忠汉少将

四川省军区副司令

肖茂光少将

贵州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赵波少将

成都军区联勤部副部长 臧跃军少将

西藏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 刘友春少将

西藏军区副司令

卫晋少将

西藏军区副政委

杨大明少将

西藏军区副政委

王美权少将

重庆警备区参谋长 武警部队张国华少将

武警交通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魏凤桐少将

武警森林指挥部参谋长

徐元鸿少将

武警森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李贵少将

人、人

121

1武警水电指挥部副主任

林卿少将

武警水电指挥部副政委

张彦少将

武警水电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周光奉少将

武警水电指挥部总工程师 技术 李宝林少将

武警北京总队副总队长

戴金益少将

武警海南总队政委

李志坚少将

武警河北总队总队长

赵永平少将 武警湖南总队总队长

宋宝善少将

武警青海总队司令员

张锁明少将 武警新疆总队副总队长 韩世友少将

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

王嘉龙少将

武警指挥学院副政委

李吟少将

武警政治学院院长

蒋勇少将

武警政治学院政委

朱宗立少将

武警工程大学副政委

郭志刚少将 武警工程大学副校长 范武茂少将

武警警官学院院长

赵四少将

武警特警学院院长

杨乘少将 武警警官学院政委

韦启帅少将 武警新疆总队副政委

公安现役部队

8人、7人

牟玉昌少将 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副军职调研员 吴志强少将

武警北京消防总队政委

王育新少将

武警新疆消防总队政委

陈怀树

武警广东边防总队总队长

高万海少将

武警西藏边防总队总队长

陈定武

武警新疆边防总队总队长

马德文少将 武警江苏消防总队总队长

冷俐少将 武警浙江消防总队总队长

黄江少将 海警学院副院长

陈益新少将 武警江苏消防总队政委

陈本善少将 武警云南总队医院院长

王磊少将 公安部警卫局副局级调研员

张颖少将 天津市公安局警卫局局长

张京少将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副院长

杨钧少将 公安海警学院政治委员

师雅峰少将 北京市公安局警卫局局长

张飞宇少将 北京市公安局警卫局政委

舒明少将 山东省公安厅警卫局局长

崔洪声少将 上海市公安局警卫局局长

许纯谊少将 上海市公安局警卫局政委

王学耀少将 陕西省公安厅警卫局局长

董义少将 辽宁省公安厅警卫局局长

第三篇:2008年晋升的将军

(2)2008年晋升的将军

晋升上将

刘振起:总政治部副主任

黄献中:沈阳军区政委

范长龙:济南军区司令员 晋升中将

陈小工:总参谋长助理

杜金才:总政治部主任助理

刘继贤: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王朝田:国防大学副校长

王晓龙:空军政治部主任

魏凤和:第二炮兵参谋长

石香元:沈阳军区军区副司令员

李少军: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褚益民: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徐粉林:广州军区参谋长

刘良凯:驻香港部队政委

赵建中: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刘晓榕:兰州军区副政委

刘粤军:兰州军区参谋长

张国栋: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房建国:兰州军区空军政委

吴昌德: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

王增钵:西藏军区政委 晋升少将

国防部:

关友飞: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戴绍安: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隗延伟: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孙延风:国防部驻朝鲜大使馆国防武官

勇:国防部驻韩国大使馆国防武官 总参谋部

明: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

汤德华: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 王

津:总参作战部副部长

杨绪明: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副部长

培: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副部长

杨养申:总参军务部副部长

袁继昌:总参陆军航空兵部副部长

李元奎:总参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迟星北:总参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

赵国旗:总参通信指挥学院政委

徐诚泰:总参信息工程大学政治部主任

旭:总参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罗亚拉:总参电子工程学院政委

李绍山:总参外国语学院院长

王培国:总参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王学军:总参国际关系学院副政委

薛洲堂:总参国际关系学院训练部部长

车先明:总参理工大学副校长

东:总参理工大学副政委

张华伟:总参理工大学政治部主任

张建军:总参理工大学训练部部长 总政治部

王黎红:中央军委法制局副局长

于大清: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

张超金: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

晓: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黎国如: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李升泉: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许再华: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副部长

强: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副政委

程建国:总政军事博物馆政委

毅:总政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

蔡惠福:总政南京政治学院训练部部长 总后勤部

桦:总后勤部副参谋长

刘荣水: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副部长

陈新年: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范吉昌:总后军事经济学院院长

高尚国:总后军事交通学院政委

建:总后后勤工程学院院长

张绍祥:总后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

郭渝成:总后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 范

利:总后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 总装备部

宏:总装备部副参谋长

李明泉: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副部长

蒋教平:总装备部军兵种装备部副部长

王兆耀:总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杨利伟:总装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

傅廷俊:总装白城常规武器试验基地司令员

孙保卫:总装白城兵器试验中心政委

张源明:总装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政治部主任

伍细平:总装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副司令员

王兆宇:总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政治部主任

民:总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司令员

赵传祥:总装西安卫星测量控制中心政治部主任

查金路: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与条令研究部副部长

章传家: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

王瑞清:国防大学进修系主任

张庆瑞:国防大学进修系政委 沈阳军区

隗学军:沈阳军区联勤部副政委

泽:沈阳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张书国:第39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姜道洪:第40集团军参谋长

周汉江:辽宁省军区参谋长

高德福:吉林省军区参谋长

李文刚:黑龙江军区副司令员

傅慧军:黑龙江军区副司令员

周菊林:沈阳军区总医院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少将

赵书田:沈阳军区某步兵旅农副业基地高级经济师

专业技术少将 北京军区

建: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李建设: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

乔占军: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

李德生: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

韩宝恒:天津警备区副政委

张保德: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光聚:河北省军区副政委

何永才: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黄献军:山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车华松: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

薛凝冰:第27集团军副政委

建:第2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薛爱国:第38集团军参谋长

廖可铎:第3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济南军区

郎剑钊:济南军区联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

徐梦成:济南军区联勤部副政委

卢长健:第20集团军副军长

胡修斌:第20集团军参谋长

徐远林:第20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李景文:第26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戎贵卿:第54集团军参谋长

陈文荣:山东省军区参谋长 方凌江:济南军区联勤部指挥自动化站站长

晋升专业技术少将 南京军区

姜国禹:南京军区联勤部副部长

孙心良: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邵钧林: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团长

谢德志: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田金生:上海警备区政治部主任

汪晓荣:江苏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向孝民: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张维平:安徽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健: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叶志胜:江西省军区参谋长

薛本平: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

王新海:第1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马成效:第12集团军参谋长

巴本强:第12集团军副军长

吕:第12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广州军区

蒙:广州军区装备部副部长

刘小午:第41集团军参谋长

谭本宏:第42集团军副军长 彭水生:湖北省军区副政委

龙义和:湖北省军区参谋长

新: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强:海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饶新建:驻香港部队政治部主任

张帮华:广州军区指挥自动化工作站高级工程师

杨永辉: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报社社长兼高级编辑 兰州军区

辉:陕西省军区副政委

赛买提.买买提:新疆军区副参谋长 齐延平:新疆军区联勤部部长

万宗林:南疆军区副司令员

达尼亚:南疆军区副政委

贾随刚:南疆军区政治部主任

王兴国:伊犁军分区政委

余公保: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

尹武平:青海省军区参谋长

军:青海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伟:第4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成都军区

祝少东:四川省军区副政委

张培敏:四川省军区参谋长

李立中:四川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廖锡俊: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

杜国胜:贵州省军区副政委

刘家国:贵州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王桂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

张仕品:西藏军区副政委

兵:西藏军区参谋长

高晓勇:第13集团军副军长

1名专业技术少将 第二炮兵

刘焕民:第二炮兵后勤部副部长

莫俊鹏:第二炮兵装备部副部长

张军祥:第二炮兵第51基地(沈阳96101部队)司令员

焦建明:第二炮兵第52基地(祁门96151部队)副总工程师

康宏贵:第二炮兵第52基地(祁门96151部队)参谋长

孔繁顺:第二炮兵第52基地(祁门96151部队)副政委

刘传峰:第二炮兵第55基地(怀化96301部队)司令员

宋建会:第二炮兵第56基地(西宁96351部队)总工程师

王贞奎:第二炮兵副总工程师

杨洪义:第二炮兵副总工程师

辛光军: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

王耀鹏:第二炮兵指挥学院训练部部长

王连平: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教授

专业技术少将

王晓予: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专业技术少将 空军

李建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

李向成: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李世忠:南京军区军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谢启洲: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

韩胜延: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

张义瑚: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 于曙光: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俞庆江:空军大连指挥所政委

伟:空军福州指挥所司令员

飞:空军福州指挥所政委

周卫平:空军武汉指挥所政委

钟卫国:空军乌鲁木齐指挥所政委

周军:空军昆明指挥所司令员

陈贵春:空军试验训练基地司令员

余爱水:空试验训练基地政委

宋万甫:空军工程大学副校长

王春波:空军工程大学副政委

罗益昌:空军雷达学院政委

周继光:空降15军副军长

李凤彪:空降15军参谋长 海军

勇:海军参谋长助理

王长江:海军装备部副部长

袁誉柏:海军青岛潜艇基地司令员

蒋伟烈:海军旅顺保障基地司令员

唐一平: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

厉江潭:海军福建保障基地政委

刘开印:海军南海舰队副参谋长

杨东升: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殷敦平: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任天佑: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张传书: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参谋长

王华勇:海军榆林保障基地政委

郑亨斌:海军广州保障基地政委

汪建新:海军秦皇岛试验训练基地政治部主任

卫宗沛:海军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

徐卫兵:海军工程大学副校长

魏学义:海军潜艇学院院长

夏克伟:海军潜艇学院政委

生加明:海军装备部研究员

专业技术少将

段蕴铀:海军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专业技术少将 武警部队

张如平:武警内蒙古总队政委

张洪运:武警山东总队政委

王小荣:武警湖南总队总队长

赵富栋:武警湖南总队政委

秦友来:武警海南总队政委

周爱民:武警贵州总队总队长 周军:武警云南总队总队长

王海亮:武警云南总队政委

郭毅力:武警西藏总队总队长

左宗国:武警甘肃总队总队长

曹建国:武警宁夏总队总队长

陈国祯:武警宁夏总队政委

齐保文:武警新疆总队总队长

侯小勤:武警新疆总队政委

李全海:武警森林指挥部参谋长

曦:武警水电指挥部副主任 王广海: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

贾红威:武警工程学院训练部部长

蒋均远: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院长

专业技术少将

绳晓明:公安部警卫局副局长

毕根敬:公安部警卫局调研员

李书琪:公安部警卫局调研员

许兆亭:公安部消防局调研员

周伟:公安部人事训练局调研员

欧洛布穷:西藏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总队长

李乐民:西藏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政委

第四篇:2011年晋升将军名单

2011年晋升将军名单

阚立奎

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聂海胜

航天员1965 湖北

费俊龙

航天员1965 江苏

邢奇宝

后勤指挥学院副院长李福祥 解放军审计署副审计长肖运洪

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副部长宋新斌

总参谋部办公厅副主任沈怀荣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装备系主任

技术

1954 安徽

左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汤大明

总装备部政治部副主任1955 江西

盛捷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刘敬权

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李博

解放军报社副社长马军

空军工程大学校长尤军

总参谋部陆航部副部长周旦坤

总装备部通用部工厂管理局局长陈守民

总参谋部战备规划部副部长湖北

邵亨 北京卫戍区参谋长1958

李天天

国防部维和办主任桑福金

解放军总医院副政委1957 山西

丰炳生

总参谋部二部副军职专干1954周争光

解放军理工大学副校长1968 福建

舒琦

总参谋部管理部副部长许津武

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蒋亚民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副部长1957 山东

索建功

北京军区嫌勤部副部长1954 河北

邓汉桥

北京军区联勤部副部长戴建国

武警浙江总队政委1958 江苏

李志伟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胡玉明

第二炮兵28基地司令员孙梅业

第二炮兵56基地副司令员1959 山东

王启繁

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总队长余自农

第二炮兵李军

第二炮兵52基地参谋长陈舟

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技术

1953 江苏

刘同江

总装备部军兵种部副总工程师王勋年

总装备部研究所研究员

技术

1962 江西2011年12月后晋升于家声

沈阳军区装备部副部长于铁民

原武警江苏总队总队长于朝峰

武警新疆总队副总队长万苏晋

广西军区副司令员1963王诚

武警云南总队总队长王文清

总参谋部动员部副部长王庆宗

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副部长王国玉

总装备部电子信息部副部长王宝玉

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总工程师王延奎

济南军区联勤部副政委王培利 广东省军区参谋长1958王炳跃

黑龙江省军区副政委王艳勇

成都军区斗装备部副部长 王献华

武警天津总队政委孔令柱

武警青海总队政委田伟

总政治部办公厅副秘书长田小利

武警工程大学副校长1958 陕西

冯光远

武警水电指挥部参谋长1958 河北

刘宁

济南军区联勤部副部长刘文军

兰州军区21军副政委刘志辉

国防大学副教育长刘洪军

沈阳军区39军副政委1962 吉林

刘战勤

江苏省军区副政委1957 山西

刘振立

65军军长1964许亚非

武警广东总队总队长河南

吕先景

江苏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57 山东

苏德利

武警北京总队参谋长北京

朱淮清

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1956李刚

总装备部兵种部副总工程师李广平

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辽宁

李士生

军事交通学院院长李士红

海军南海舰队副参谋长李大清

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58李卫国

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李少波

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副部长李亚东

山东省军区参谋长李松山

青海省军区参谋长 张兵 海南省军区参谋长张钦贞

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山东

张鲁江

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56 山东

杨海

武警福建总队总队长杨文哲

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杨建勇

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军职专干1958 江苏 宋兵役

武警河北总队政委宋鸿晓

济南军区26军参谋长余琨

原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何建民

总参谋部二部政治部主任何德禄

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政委邹小平

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山东

金林炎

武警森林指挥部副主任1958 浙江 尚振贵

天津警备区政治部主任拓成祥

武警北京总队副总队长1957 宁夏

姜永申

贵州省军区参谋长姜凤军

武警黄金指挥部参谋长高峰

海军第一潜艇基地司令员高长青

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1960 内蒙古 胡高团

武警指挥学院训练部长1958 江西

洪和平

重庆警备区副政委姚永良

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江苏

聂增龙

武警森林指挥部副政委1960 江西

顾宏斌

黑龙江省军区参谋长骆源

莎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林卫民

济南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徐俊杰

国防大学校务部部长徐淮宝

军事科学院理论与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季桂金

总政治部电视宣传中心政委郑俊杰

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耿卫东

南京陆军学院副院长施培富

解放军关系学院政委陈锦华

第二军医大学政委1957 江苏

罗长坤

第三军医大学校长1958 重庆

周来信

军事经济学院院长连俊义

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河南

金越力

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禹光

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湖南

崔兴旺

总政治部纪检部副部长山东

周皖柱

南京军区1军政治部主任赵建军

北京军区27军副军长俞湧

公安边防局副政委贾永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郝湛秋

南京政治学院副院长1955 河北

谌腊宗

总政治部直工部副部长1958 湖北

程坚

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葛亚华

总装备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谋长薛君

济南军区20军政治部主任谌腊宗

总政治部直工部副部长储茂华

驻港部队副政委安徽

谢建良 海南省军区副政委1958韩小虎

海军参谋长助理1963 浙江

韩永乐

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政委韩秉成

宁夏军区政治部主任韩胜延

兰州军区空军参谋长管黎峰

宁夏军区参谋长

第五篇:毛主席看过的唯一一部歌剧由他创作

毛主席看过的唯一一部歌剧由他创作

毛主席看过的唯一一部歌剧由他创作 人民出版社

2016-03-28 09:061964年9月,歌剧《江姐》在北京儿童剧场首次公演。大幕徐徐拉开,台下座无虚席,观众的心很快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贴近。整部戏作词精美,曲调悠扬,演员的表演丝丝入扣,打动人心,剧情高潮不断。台上泪水涟涟,台下哭声一片,全场演员、观众的情绪完全交融在一起。太成功了!演出结束时,观众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不停,久久不肯退场,场面之热烈,超乎想象。阎肃创作歌剧《江姐》的初衷始于他的独幕歌剧《刘四姐》演出之后的1962 年。那时国家刚刚经历了3 年困难时期,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都产生了对中国的前途、发展到底走向何方的困惑。此时,小说《红岩》的出版,已经在全国上下引起了一片强烈反响,尤其是书中几个主要人物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光辉形象,更是让人印象深刻。阎肃则更是在《红岩》小说的阅读中受到启发。在《刘四姐》演出任务完成后,阎肃对大家说:“我想好了,我这儿还有一个姐,是江姐,《红岩》里的人物。我把她写成歌剧,肯定错不了。”■18天探亲假完成《江姐》初稿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阎肃开始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大型歌剧《江姐》的创作之中。在不断思索、不断前行中,他只觉得一股股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对敌人、对革命叛徒的满腔仇恨一直在撞击心头。国民党反动派烧杀抢掠的残忍,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坚贞不屈,自己曾经亲历的颠沛流亡,接连在头脑中像电影一样一遍一遍回放……20 天的探亲假,除去来回两天的路程,阎肃闭门18 天,终于完成了歌剧《江姐》的初稿。他将剧本带回北京,拿回团里讨论,许多人感动得落泪。空政文工团的领导立即召开创作会议,最后一致决定,一定要下最大的力气搞好歌剧《江姐》,向祖国献礼。很快,剧本初稿呈送到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那里,他当即作出指示:“精雕细刻,一定要打响!”并多次把阎肃叫到身边,亲自与他一起商讨、修改剧本。反响巨大的歌剧《江姐》■《江姐》为党提气、为民鼓劲1964年9月,历经两年的精磨锤炼,浸满了阎肃辛勤汗水和他对党的一腔热血与革命激情的大型歌剧《江姐》终于上演。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并很快出现了全国数百家文艺团体同时上演的盛况。一个月后的10月13日晚,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歌剧《江姐》,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观看的唯一一部歌剧。舆论界也给了歌剧《江姐》很高的评价:《江姐》艺术地谱写了“中国歌剧史上最经典的革命浪漫主义英雄史诗”,“《江姐》是中国歌剧的瑰宝,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里程碑”。很多人更看到,歌剧《江姐》的成功创作,离不开阎肃对党的无比热爱与忠诚:像呵护孩子一样,阎肃毕生呵护着歌剧《江姐》,培育她枝繁叶茂。人们都说,阎肃塑造了江姐,更是江姐注解了阎肃,她艺术地展现了阎肃一生对党的满腔赤诚。1964年,阎肃(第三排左四)和《江姐》剧组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受到毛主席的单独接见《江姐》的成功创作演出,不仅让毛主席亲临剧场观看演出,更让毛主席在看完《江姐》演出后,又单独接见了阎肃。那是在1964年11月的一天,那时,歌剧《江姐》虽然已经演出了两个月,但仍是场场爆满,反响强烈。那天的晚上,阎肃正好去文工团大院街对面的一个小剧场,准备观看当时的红旗越剧团排演的越剧《红楼梦》。不巧当时大院的门口正在修路,结果让路过的阎肃一腿一脚地沾了不少石灰。不过一向生活上不讲究的阎肃也没当个事儿,就这样走进了剧场。《红楼梦》只看了一会儿,阎肃感到胃有些不舒服,他决定回宿舍歇一会儿,就一个人从剧场走了出来。刚走到剧团门口,一辆吉普车就在阎肃的身边停下,原来车上是政治部的同志,他们立刻对阎肃大声说:“阎肃,你在这儿啊!找你半天了,快上车,有紧急任务。”阎肃听了,不由一愣,心想,这么晚了还有什么任务,于是他看着政治部的同志,随口说:“什么任务啊?我可没穿军装。”的确,一向不注重着装、不修边幅的阎肃那天上身只裹了件又破又旧的黑棉袄,下身的老棉裤上还沾满了石灰,脖子上围一条大围脖,再加上好几天没刮胡子了,真是尽显邋遢本色。政治部的人看了一下,显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是催促阎肃说:“快上车吧,来不及了!”阎肃什么都没问,赶紧上了车。吉普车拐过几条街后,就直接开进了中南海。进入中南海后,经过几道岗哨询问,司机回答:“是阎肃。”哨兵随即立刻放行。一直到这时,阎肃才知道,是毛主席看过《江姐》后深为感动,《江姐》也是毛主席看过的唯一一部歌剧。那天,是毛主席想要见见写这部歌剧的年轻人。吉普车终于在一幢小楼前停下,当阎肃随工作人员走进一个小会客厅时,毛主席已经在那里了。见到毛主席,阎肃既激动又紧张,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按说首先应该向毛主席行个军礼吧,可当时又没有穿军服,而且自己那身黑棉袄、老棉裤的打扮,尤其是那沾了一腿一脚的石灰,还有满脸的胡子,实在是有些“狼狈不堪”的样子。没办法,他只好傻傻地站在那儿。这时,毛主席笑着向阎肃走过来了,阎肃灵机一动,一边先给毛主席鞠了个躬,一边说:“毛主席,我来晚了。”接着又赶紧握住毛主席伸过来的手,立时,毛主席和在场的人都笑了。青年时期的阎肃那一年,阎肃只有34岁,论职务,不过就是一名部队的文艺工作者。但却因创作歌剧《江姐》而受到毛主席的单独接见,足见当年歌剧《江姐》创作的成功及其深远的影响力。那一次接见后,阎肃又得到过毛主席的几次接见,并且毛主席还和阎肃谈了对歌剧《江姐》结尾的处理意见。当然阎肃印象最深的还是毛主席单独接见他的那一次,就如阎宇在《我和我的阎肃爸爸》中描述的那样:爸爸回忆说,主席很高大、魁梧,手很大,五根手指跟小胡萝卜似的,非常有力。主席边握着爸爸的手,边说了一些话,非常洪亮。因主席说话有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再加上爸爸紧张,只听得耳边“轰轰”地响,其实一句也没听得太懂,但大意是明白了。主席的意思大致是说,《江姐》写得很好,你小伙子干得不错,我送给你一套书,你要继续努力,好好干等等。爸爸听完,表示一定会努力干,并给主席行了个标准的军礼。(以上内容选自《文艺界的旗帜和楷模:阎肃》)为了更好地宣传“文艺大家”“时代楷模”阎肃的先进事迹并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其人、其作品,人民出版社近日正式出版了《文艺界的旗帜和楷模:阎肃》一书。本书按照中宣部对阎肃的评价将内容分为“红心向党、追梦筑梦的忠诚战士”“勇立潮头、奋斗不息的时代先锋”“服务部队、奉献社会的文艺标兵”“品行高洁、德艺双馨的道德楷模”四个主要部分,将阎肃充满革命激情与民族文化底蕴的精品佳作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解读交织在一起,通过一大批饱含对党、对人民、对军队无限深情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和一个个创作幕后真挚感人的故事,将阎肃德艺双馨的高贵品质呈现出来,将“德”融于普通与平凡之中本书可作为了解阎肃、学习阎肃的简明读本。

下载毛主席亲自点名晋升的唯一一位将军(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主席亲自点名晋升的唯一一位将军(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