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正文
关于《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读书报告
一、世界变平的概念
弗里德曼在书中对全球化的进程这样描述:
(一)全球化1.0 版本,从发现新大陆开始,拼的是国家和实力,当时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取决于一国的实力以及其应用形式,即一国有多少人力、马力、风力和后来蒸汽动力。
全球化2.0 版本,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推动全球一体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到国外去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市场和劳动力。
全球化3.0 版本,从2000年至今,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使世界变平了,并且将竞争场夷为平地。
(二)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
第1大动力——1989年11月9日,创新时代的来临
第2大动力——1995年8月9日,互联时代的到来
第3大动力——工作流软件,让你我的应用软件相互对话
第4大动力——上传(uploading),驾驭社区的力量
第5大动力——外包,Y2K
第6大动力——离岸经营,和瞪羚一起赛跑,和狮子一起捕食
第7大动力——提供供应链,在阿肯色州吃寿司
第8大动力——内包,第9大动力——提供信息
第10大动力——数字的、移动的、个人的和虚拟的类固醇
(三)三重汇合第一大汇合至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在全球传播、扎根并相互联系发挥神奇效力。
第二大汇合只有当新技术或者新的技术平台与新的经营方式结合起来后,劳动生产率才会出现跃升,而这总是需要时间的。我们现正处于一个大规模的、全球性的习惯转变的开端,很多人已经进入这一平台,并且学习怎样利用这一平台。
第三大汇合就在我们创造出这个全新的更加水平的竞争场地时,西方的公司和个人很快就适应了这一新事物,而从前一直被排除在外的30亿人也突然发现,他们可以自由地加入竞争并和其他人开展合作了,此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就开始越来越自由地加入自由市场的博弈。
这三股力量的汇合——新的竞争者在新的竞争场地上为水平合作开发新流程和培养新习惯——是影响20世纪初全球经济和政治形势最重要的力量。
二、世界变平带来的影响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世界正在不断地变平。改变的不仅仅是科技,而且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从正面的效果看,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大缩小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平台使得国家间、群体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创新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使得经济、政治等活动更讲求效率,更利于激发人的潜能。
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看,“世界变平带”来的冲击也是明显的、深刻的:
(一)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相互依赖度的提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分工越来越细,各经济主体由原来的单一垂直管理,逐渐更受
横向主体的影响。以前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时候,个人或者家庭合作就能进行生产,而现在绝大多数的产品由数以千万计的环节合作制造的。人与人、企业与企业、跨行业的合作成为了必须。在政治主体方面,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断深化,利益与冲突也在加强,渗透与融合正在改变着每个主体的内涵,即使朝鲜、叙利亚和伊朗等国家再想闭关锁国也已经不现实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依赖正越来越紧密,向对方施加的影响也愈演愈烈。对于管理者而言,不仅要从体系内部考虑问题,还必须注意外部的力量。
另一方面,由于合作方式的转变,使得牵一发而动全身,各个政治主体必须研究相关的行为体的内部问题,以更好地捕捉机遇和防范风险。如我国政府将欧债危机提到一定高度来对待,高度关注其负外部性的溢出。如索马里海盗对航道安全的影响、非洲、中亚等地区政权稳定和治安问题也将影响我海外利益。凡此种种迫使管理层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维护利益。而同时,每一个涉外的政策也会对其他行为体的利益产生影响,也将改变其策略使形势在各方博弈中不断演变,更趋复杂化。
(二)竞争对个体的冲击是残酷的——过去与现在自由贸易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好的外交手段,没有比自由贸易更好的方法能够让人类和平相处。——英国政治学家理查德〃科布登,1857。
以经济为核心的竞争,按照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全球化将给个体带来明显的冲击,夸张地说可能在与世界的每一个人进行竞争。比劳动力陈本、生产水平、科技水平等等。由于世界变平使得竞争的传导性更强,对个体带来了更大的冲击。这就必然要求劳动者的知识构成和生产技能不断更新,使之更有效率。
(三)国家的主体概念模糊化,对管理模式的新要求
国家主体的模糊
非政治组织对政治的干预度加大
跨国公司对政治国家的影响力
如标准的制定
富有同情心的平坦主义的倡导者要让消费者知道,他们的购买决定和购买力具有政治意义。作为一个消费者,每当你作出一个决定,你实际上是在支持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你在对“到底是消除障碍与摩擦还是保护它们”进行投票。进步人士应该让消费者了解这些意义,从而使更多人投出正确的一票,支持全球合作。
(四)使形势的发展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平坦的世界是个双刃剑,它既可以成就像Infosys 这样的著名公司,也可以滋生臭名昭著的基地组织。
如果你想在这个平坦化的世界中蓬勃发展,你最好要记住,“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比预想的速度更快。”唯一的问题是,你是主动地变化还是被动地变化,是你推动了创新,还是你的竞争者通过创新超过了你?
三、应对
管理
一个国家的发展依赖于做好三件基础工作:基础设施——从便宜的网络宽带和手机到现代机场和道路,因为正是这些基础设施将本国人民与平坦世界平台联系起来了;正确的教育——将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的人民带入平坦世界平台;正确的监管——从财政政策到法律法规——以可获得的最有成效的方式来管理你的人民与平坦世界平台间的互动。
教育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1.9”
代表了创造性的想象力,而“9.11”代表了破坏性的想象力。“11.9”推倒了隔离墙,打开了世界的窗户。
所以,如何引导人们积极的想象力极其重要。
文化
为什么有的国家能够调动各个利益集团和公众将零售型改革推行到底,有的国家却半途而废呢?
答案是文化。文化因素就像是屋子里的大象,谁都知道它存在,但都不愿意提起。我要提到文化因素是因为随着世界变得平坦,越来越多的合作工具可以被人们使用。有些文化能够鼓舞人们迅速地掌握并利用这些工具,而有些文化则不能。世界的平坦化会把这两类文化之间的差异放大,进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发展结局。
规则一:当世界变的平坦,并且你也感到这种压力时,你应该挖掘自己的潜力迎接挑战,而不是修建各种保护墙。
规则二:小企业应该有大手笔„„小公司要想在平坦的世界中发展必须学会采取大手笔。规则三:大公司应该学会做小卖部„„在平坦的世界中,大公司获得发展的一个经验就是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
规则四:最好的公司是最善于合作的公司。
规则五:在平坦的世界里,最好的公司在市场上立足的法宝是经常做X 光透视,并让客户知道其检查结果。
规则七:把工作向海外转移不只是本尼迪克特〃阿诺德的叛逃,也是理想主义者的选择。规则六:好的公司转移业务是为了成长壮大,而不是萎缩。
第二篇: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
读 书 心 得
—— 读托马斯.费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有感
世界是平的?听起来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因为在我们脑子深处都有最基本的常识地球是圆的,但当你读了托马斯.费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后,你就会相信这个观点,因为这本书不仅能给我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受,而且其中的很多观点更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利用自己独特的观点,在本书中将这个世界是如何开始抹平的,书中提及的抹平世界的“十台挖土机”与“三大汇流”,以及发生了什么?我从中看的了许多新的资讯和概念。从作者的观点来看“世界本不是平的,正是因为所谓的“十大推土机”,世界很快被铲平了。从柏林围墙倒下那一刻,再也无法确定,抢我们工作饭碗的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十个推土机”推动的是世界的互补与合作,电脑, 网络, 科技, 交通的不断进步,搭建了连接全球的网络平台,知识能得给到我们每一个人,分享给每一个人,同时给世界“变平”带来很大的机会。实际上让世界平,就是让网络等信息化更快,让全世界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通过翻阅《世界是平的》这本书,让我觉得世界正在逐步的变平,随着现在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我们身处在这种快速变化大环境中, 如何让自己或企业保持的竞爭力,以保证自己在这快速变化的大环境中,不会被抺平世界的推土机给推走,得意生存和发展,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子是一片混乱的,给我的感觉就像在看一份说明书,篇幅长、简直就是随心所欲,想说点什么就说点,就像我在初学时代在计算机课上所接触的DOS系统,让人摸不着头脑,简直是恶梦看这本书。我是读不
太懂这本书的,但还是收获了紧迫感。深感国家要强大,要走出狭隘,走出在世界低端市场徘徊的囹圄,还得靠人才。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如果缺乏全球战略型的人才。此时,我才更是深深理解了西方有人所说“中国需要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更需要比尔盖茨”这样金典解释重活的话。也提醒了我们,如何成为战略性的人才,在铲平的世界竞技场上,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让自己永远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1).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尤其是电脑方面与自己工作和业余爱好有关的新技术、新软件;2).不断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3).不断地学习了解世界设计领域的新动向和潮流,同时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和提高管理水平;4).不断地了解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否则,自己有随时在平坦的竞技场上站不稳的可能。一句话:准备好自己,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世界竞赛,正在被抹平”。这个观点我比较赞同,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管竞争环境和外在因素有多少差别,也是能看到差距正在逐步的缩小。我国国内的很多企业也正在逐渐的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像中国、印度等一些国家,不仅拥有较好投资的环境和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自己本土的企业也正在逐步的迈向国际市场,可以这样说世界的扁平趋势是难以抗拒的。挑战是我们加入全球竞争的检验,学会运用平行思维的观点看待问题,改变我们的商业习惯,以创新的态度修正自己的理念去适应新的环境及外界的变化。这才是至关主要的,书中有这样一个比喻,“世界就是个足球场,你警觉心一定要够,才能留在场上。如果你不够好,就只能坐着看人比賽。就是这么回事。”看到这句话,你是不是和我的感触一样呢?不学习、不创新,工作上原地踏步,到最后只能被企
业和社会淘汰。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即使有高学位,还是要和別人竞争,而且随着世界变得越平,这种竞争力就会越大。
变平的世界让每个个体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任何企业、组织甚至个人都将参与到全球整合的业务环境中。让我们在这变平的时间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才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的一把钥匙。
第三篇: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
世界是平的几年前我就购买并阅读了《世界是平的》。这几天,我将该书翻出,对照新出的《世界是平的(内容升级和扩充版)》再读了一遍,感慨颇多。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圆的、平的、方的,还是其他的?作为三届普利策大奖获得者、《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我很佩服他为这本谈论全球化的书取了一个非常好的书名“世界是平的”。地球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而托马斯·弗里德曼则公然宣称“世界是平的”,非常抓人的眼球。凡是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奇怪:“地球明明是圆的,啥时候变平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好奇心促使大家不由得要亲手去翻翻,看看真相。实际上,托马斯·弗里德曼是在偷换概念了。
托马斯·弗里德曼借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向世人宣布“地球是圆的”这一伟大事例。“地球是圆的”指的是地球的外形。托马斯·弗里德曼从印度的旅行开始,带领读者步入发现之旅,一一阐述“世界是平的”。他所指的“世界是平的”并非地球的形状,而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已经因技术进步而变得“平坦”和“平等”,技术革命铲平了全球经济大舞台,使得世界上如此众多的人能够在上面竞争、联络、合作,各个国家可以与发达国家同场竞技。
似乎高深的“全球化”问题,在他的笔下变得清晰了。导致全球化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个人电脑的出现及普及;二是因特网、万维网和网络浏览器的使用;三是软件和传送协定的革命;四是计划体制的消亡和柏林墙的倒塌。他让我们知道:全球化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想要了解全球化,《世界是平的》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书。
就“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问题,不少人在读完该书后都提出了疑问,我也不例外。作为中文译者之一的何帆,他所写的“译后记”的副题就是“世界仍然是崎岖不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作为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对于读者的意见是十分清楚的,因此,他在内容升级和扩充版“地缘政治与平坦的世界”里,特意加上了一章“不平坦的世界:禁止使用枪支和手机”。
针对“平坦”问题,托马斯·弗里德曼在2009年新出的力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里,还专门作了说明:“那么什么是平坦呢?当我写《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时,我当然不是说世界真的变平了,或者说我们在经济上都不相上下了。这本书所指的是20世纪末期在技术、市场和地理政治事件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经济的平台已经被犁平了,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对方加入到全球经济中来,其中不少人步入了中产阶级。”
在《世界又热又平又挤》这本书里,托马斯·弗里德曼就“世界是平的”作了引申:“这个世界也出现了问题:它变得太热、太平坦、太拥挤;也就是说,全球变暖、世界各地中产阶级的迅速涌现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三箭齐发,可能危及地球的平衡。”从而提出,世界需要一场绿能革命。
在《世界是平的》中,托马斯•弗里德曼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在印度和中国创造爆炸式增长的财富;挑战我们中的一些人,比他们更快占领地盘。本书新增两章,更新了报告和注释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均采自考察世界各地特别是整个美国中心地带的见闻,在美国本土,世界的平坦化正在剧烈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该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首先展示了“全球化正在滑入扭曲飞行的原因和方式”(罗伯特•莱特),揭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深入浅出地讲述复杂的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为读者释疑解惑。作者通过其对复杂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的非凡的解读能力,解释了世界的平坦化趋势是如何在21世纪来临之时发生的;这个趋势对于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政府和组织如何才能接受而且必须接受;为什么恐怖分子仍然想继续妄为。由托马斯•弗里德曼撰写的《世界是平的》,被认为是全球化的基本读物,两年来稳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世界是平的,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的互联世界中,全球市场、劳动力和产品都可以被整个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以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
这本书对于我们共同思考如何创新,从而超越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实体,超越在世界格局中“制造者”的角色的意义相当重大。阅读该书是一种激动人心的过程,是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仿佛在与作者一同周游世界,时而到印度,时而到中国,时而在中东,时而在美国。大量鲜活的事例,权威人士的现身说法,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让你强烈地感受到在最近几年内科技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惊心动魄的变化。
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作者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学技术。弗里德曼列举了10股造成世界平坦化的重要力量,都是当前科技进步的产物,深刻的改变着历史的进程,改变着当今社会的商业运作模式,经济,文化,生活及至政治格局。
在我看来,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虽然从国际记者背景出发,但作为一位美国作家,还是摆脱不了美国人的视角,他写书的口吻还是把美国看作了永远的世界老大。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特别是商业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下就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谈谈全球化进程中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在“平坦世界”中的发展观。
中国的改革开发,加入WTO等一系列举措,已经把自己推到了这个平坦的世界竞技场上。在这个没有壁垒的竞技场上,国家之间的起跑线是不一样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远远地跑在了前面,她们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本优势,科技领先优势,经验优势;印度等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基本处在同一线上,相互之间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暂时落在后面的非洲等地区国家正在奋起直追。“胜利者带走一切”是全球化的社会的至理名言,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已经把各种商业壁垒-语言,文化,国界-纷纷碾碎,只有让自己成为胜利者,才能在这场角逐中保持领先。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吸引世界上的企业来华投资。但是在中国的工厂基本上是位于生产链最低环节,附加价值最少,劳动力成本最高的部门。“中国制造”就是意味着成本低廉,再加上发展中的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成为了最理想的制造工厂的场地。成为廉价的世界加工厂是我们在往产品链高端前
进的一个阶梯,有句话在企业中广为流传:“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树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要创造自己的科技含量高的知识产权和品牌,附加价值高的产品,要同美国竞争高端市场。当前美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雄厚的资本,领先的科技,丰富的资本积累发展的经验。可喜的一点是在平坦的世界里,这些优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正在慢慢减弱,个人的能力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资本自发流动到经济活跃,能最大创造利润的地区,正如书中说阐述的,现在的企业的国别正越来越模糊,相应的资本的国别也随之淡化。由于网络的普及,领先的技术优势的持续时间也变短,一项新技术,只要3个月的时间就能被吸收。发达国家保证科技领先的手段只能依靠认为限制高科技外流。值得一提的是,技术领先的优势也是一项风险,进行科技创新总是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基本上是有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企业承担着。经验优势也随着华人越来越多的在国际企业中的积极参与而变得不明显。所以当今同美国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目前和中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印度是中国直接的竞争对手。中国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已经整整经历了30年的时间。中国的面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印度是1991才开始改革和开放的,其经济发展也十分迅猛,特别是软件产业。英文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这成为了和中国竞争中最为明显的优势。需要特别警惕的是,虽然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飞速发展,但是享有全球化好处的不单单是中国,像中国一样起步晚一步的有一大批国家,大家都在同一个平坦的竞技场中角逐。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调侃的说法,做软件最强的是印度人,做硬件最强的是中国人,但是老板都是美国人。剥削是资本市场最本质的东西,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往往使得自己辛苦创造的社会财富经过资本家的手再以高价卖给自己。在残酷的竞技场中,只有不断的努力,在经济社会的产业链中往高处走,从事附加价值高的产业链,才能赚到自己的份额。
如果中国一直处于制造大国的地位,满足于目前扮演的角色,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目前暂时落后的非洲地区将会和我们抢走我们的饭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相比于更落后的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不算低,那时,商业社会中的资本,制造业就会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我们只有主动地往产业链的高端
走,进而慢慢转移制造业到中国的西部地区或者其余不发达地区,而不是被动地被不发达地区抢走我们目前的制造业中地位。居安思危,这在经济竞争之中同样适用。
当今的国际竞争,已经由政治,军事的竞争转变到了经济竞争,毕竟作为大国的存在,世界大战已经很难打起来,政治的竞争也只是国家形象,意思形态之争,作为一个务实的政府,真正的竞争就是经济之争。涉及到国际经济竞争,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对灵活、放松管制的自由市场,监管严格、效率高的资本市场,社会的开放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灵活的劳动法,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这些是经济活跃不可或缺的因素。政府政策在这些方面作出正确的导向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在一个平坦的世界里,中国目前的确在低成本制造业中享有巨大的优势和竞争力,但这种开放性同时也意味着本国的汽车工业、飞机工业等更难独立发展,因为它们将遭受猛烈的冲击。但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它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让每个个体都可以尝试着实现梦想。科技兴国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游戏规则,也是中国适应全球化的不二选择。中国要发展,走出在世界低端市场徘徊的囹圄,还是得靠人才。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都要有全球化的眼光。既然路已经在脚下展开,中国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从“卖给中国”变成“中国制造”,再到“中国设计”甚至“中国所梦想出来”。
在世界平坦化的今天,个人成为了主角,你将要面临的竞争是全世界的,不管何种国家,民族,人种,说何种语言。所以你要做好不停奔跑的准备。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就要具备一些必备知识:
1、学会如何学习;
2、学会网上冲浪;
3、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激情;
4、学会横向思维,通过艺术培养更多的节点;
5、如何将不同的观点和学科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事物。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问题,如何设计“合适的教育”,以培养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目前中美的教育差距是很明显的,而且这种差距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目前中国还处在过渡阶段,派大量的留学生去国外大学深造,很大一部分在美国大学接受教育。有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中,中国人已经稳居榜首。也就是说,美国的大学在培养中国人。但是遗憾的是,毕业于美国的博士生回国的比例很少,大部分选择了在美国就业,为美国
创造着财富。在小学到高中,甚至本科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过来是中国在为美国培养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的流失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除了自身的基本素质之外,勤奋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中国人普遍具有的优秀品质。中国留学生给外国人的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勤奋。这也是中国的民族文化所致,也是中国在近现代长期处于落后的形势形成的。中国已经落后,要想赶上发达国家,唯有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能办到。当年的美国,也是靠前辈的辛苦工作才发展起来的。
当你发现你的脚下已经平坦了,也许会很高兴,但是,弗里德曼先生已经告诉了大家,平坦世界竞争更加激烈,而且每个人都在更加努力地奔跑。时不我待,现在你就可以加速了,跑在越前面,你的视野会更加宽广,风景会更加漂亮。还是书中那段非洲谚语说得好:
在非洲,瞪羚羊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
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超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
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第四篇: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精选
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
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篇1
这本书是我的语文老师推荐我看的,老实说,近一个星期的阅读,很多地方是囫囵吞枣,有的地方甚至根本看不懂。这本书与其说是介绍经济全球化,不如说是一本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长篇新闻通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起初我的脑子是一片混乱的,感觉就像在看一份电子产品说明书,篇幅长、计算机专业术语过多。世界上使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但并不表示所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像当计算机操作系统是DOS时代时,计算机的使用率远远低于WINDOS问世后的普及率。而看此书,有点像在DOS时代使用计算机。但是,托马斯弗里德曼不愧是读者身份,他用几近煽情的手法、生动的事例和大胆的想象来解读经济全球化,让我不得不被这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所镇住,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
世界被十辆推土机推平了,各肤色各人种的竞争机会平等了。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向读者阐述了可能大家都在经历但却没有认真思考或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世界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平坦后的世界,竞争环境变得公平了,大家的机会也都渐渐变得越来越均等了。等等这些观点都在启发人们思考该如何面对这场正在发生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全球化变革,如何调整自己来迎接这场变革。书中的观点认为,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将我们带入这个新时期的动力既有地理、政治的因素,也有技术方面的进步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生产创新模式。正如今天的印度之所以能在公平竞技场上大揽知识含量高,收入回报丰厚的IT行业和电话服务业外包,是因为在世界还没有完全被铲平的时候,他们培养了大批的理工精英,他们懂得开发人的脑力。
《世界是平的》告诉我们,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了。试看今日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免受竞争所带来的冲击,可以不享受因为合作所带来的极大丰厚的回报。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我非常赞赏法国生物学大师巴斯德说的:“幸运眷顾准备好的人”。这本书再次提醒了我,在铲平的世界竞技场上,我该如何提高自己,让自己永远保持很强的竞争力。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内涵是每一个劳动者将逐渐对自己的铁饭碗、风险和经济安全负责,而政府和企业只是帮助人们形成这种能力。”
所以我必须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尤其是电脑方面与自己工作和业余爱好有关的新技术、新软件;不断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不断地了解世界的新动向和潮流,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句话:准备好自己,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篇2
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Thomas L.Friedman)这本书最近很流行。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一个简单而有冲击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或趋势,同时,该书尤其敏锐地把握了互联网最前沿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最新状况和最新发展趋势。因此,许多人尤其是时常在网络上纵横的人,捧着这本书都有所敬畏,最大的感觉是自己知识不足了,需要更新了。
全球化首先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讲述全球化状况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强调今天的全球经济体让人才的竞争和流动更加直接和快速,并产生赢者更赢、输者更输的残酷现实,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确定,忧虑随时会失去工作,因此对未来产生恐惧。
但《世界是平的》同时又启示我们:理解一个人,应该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我们许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虚荣行为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欠缺,否则,人们就会根据情形做出理智的行为。
人类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发展史。也就是,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以满足其欲壑难填的欲望的发展史。人类的这种跟动物并无二致的自然属性或者说天性,也就决定了生产力会决定生产关系。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者扮演着不同的历史角色上,人们有不同的使命。你、我、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站的岗位,来创造社会财富。
人类社会可以看成各种各样的人分工合作的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怎样让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自己所构成的社会更幸福呢?
人类,乃至这个自然界每个存在的物体(或者是动物、植物,或者是没有生命的其他物质),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相对长处,都有其现实存在的合理之处,都在为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贡献。在我们从事的有着自己长处的领域,我们能更高效率地创造社会财富。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真正和谐的社会,应该要且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都有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机会,都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也都能为每一个人创造或者说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而不是输在起跑线上。
社会更幸福或者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强调社会公义。社会、国家及其当权者在强调有着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同样在为社会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层、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同样都是国家的人才,同样是社会的精英。
可能确实,因人才的难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怜自爱、高高在上和无比优越的自我感觉。但我依然主张,社会是大家的,而不是只属于少数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的“精英”。一切留下血汗的、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的,都是“精英”。人类社会这么了不起、这么丰富多彩,其实都是因为始终有你,有我。而那种几乎从小学分流的时候就已经被注定的“精英至上”的思维,就无法体现这种深邃的人文关怀。社会不和谐也是显然和必然的。
那么,整个社会的大机制该如何来做到这点的呢?一句话:经济调控。经济的调控,使得每个人的个人最优化选择符合达到社会最优化的方向。当每个人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得到社会更多的回报。社会当然也就和谐,这毫无疑问。
同样,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够真正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价值,那么社会就应该给你更高的回报,鼓励你去做。更进一步地,无论社会再怎么需要各种各样的拔尖人才,但如果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组成这个社会基层的大众,那么社会都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消除过分的贫富差距,是必要的;否则,多数人会觉得被社会忽略了甚至被排斥了,或者人们会感觉到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得到的回报严重不相称,于是就不大愿意去做了,抱怨也多了,也自然会产生一种对国家和社会的疏离感,进而社会也就不和谐了。
不过,人本身是一种贪婪的动物,这和自然界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甚至有时候人类比动物表现得更残忍、更贪婪:很多人为了自身利益会不顾忌整个社会的利益,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的政绩或个人升迁、或个人利益得失而去损害、去践踏别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去破坏自然,甚至不惜挑战自然法则。这时,人类就需要法律的手段来协调、来保证自己合法和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受侵犯。这是除了思想之外,人唯一优于动物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善加利用好人类的这个智慧。
其实,自然界是由不得我们不去完善法律制度的。无锡水危机事件、全球范围内的干旱,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任何不顾及别人的行为,终将得到报复。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道德问题,而是自然规律,其内涵,也是可以衍生。
再具体到微观层面的企业。虽然企业个人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有可能存在很多的随机性,但我们每个人与他人、每个人与组织都相辅相成地互相促进着。这是不可违抗的规律。
合理的企业和组织机构一定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社会环境。每个人和组织机构都应该去做自己最擅长、同时又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可能对社会作出最大贡献的同时从社会得到回报。人和企业都是社会的一部分,自己的财富来源都是将自己的努力和社会来交换。因此,为了自己的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更进一步地,人类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潜力可挖,我们应该给其他人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潜力去为社会创造财富。一个不能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社会,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事业必然会失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挖掘人们身上的创造性潜力,通过一些制度和政策,来鼓励人们去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是企业进步的源泉。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发展
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篇3
几年前我就购买并阅读了《世界是平的》(2018年9月版)。这几天,我将该书翻出,对照新出的《世界是平的(内容升级和扩充版)》再读了一遍。同时又重读了同一作者的《世界又热又平又挤》(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4月1版)感慨颇多。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圆的、平的、方的,还是其他的?
作为三届普利策大奖获得者、《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我很佩服他为这本谈论全球化的书取了一个非常好的书名“世界是平的”。地球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而托马斯·弗里德曼则公然宣称“世界是平的”,非常抓人的眼球。凡是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奇怪:“地球明明是圆的,啥时候变平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好奇心促使大家不由得要亲手去翻翻,看看真相。实际上,托马斯·弗里德曼是在偷换概念了。
托马斯·弗里德曼借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向世人宣布“地球是圆的”这一伟大事例。“地球是圆的”指的是地球的外形。托马斯·弗里德曼从印度的旅行开始,带领读者步入发现之旅,一一阐述“世界是平的”。他所指的“世界是平的”并非地球的形状,而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已经因技术进步而变得“平坦”和“平等”,技术革命铲平了全球经济大舞台,使得世界上如此众多的人能够在上面竞争、联络、合作,各个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和印度)可以与发达国家同场竞技。
似乎高深的“全球化”问题,在他的笔下变得清晰了。导致全球化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个人电脑的出现及普及;二是因特网、万维网和网络浏览器的使用;三是软件和传送协定的革命;四是计划体制的消亡和柏林墙的倒塌。他让我们知道:全球化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想要了解全球化,《世界是平的》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书。
就“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问题,不少人在读完该书后都提出了疑问,我也不例外。作为中文译者之一的何帆,他所写的“译后记”的副题就是“世界仍然是崎岖不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作为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对于读者的意见是十分清楚的,因此,他在内容升级和扩充版“地缘政治与平坦的世界”里,特意加上了一章“不平坦的世界:禁止使用枪支和手机”。
针对“平坦”问题,托马斯·弗里德曼在2009年新出的力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里,还专门作了说明:“那么什么是平坦呢?当我写《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时,我当然不是说世界真的变平了,或者说我们在经济上都不相上下了。这本书所指的是20世纪末期在技术、市场和地理政治事件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经济的平台已经被犁平了,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对方加入到全球经济中来,其中不少人步入了中产阶级。”
在《世界又热又平又挤》这本书里,托马斯·弗里德曼就“世界是平的”作了引申:“这个世界也出现了问题:它变得太热、太平坦、太拥挤;也就是说,全球变暖、世界各地中产阶级的迅速涌现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三箭齐发,可能危及地球的平衡。”从而提出,世界需要一场绿能革命。
写到这里,我所思考的问题:“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应该说已经有了答案:“世界是平的,但太热、太平、太拥挤。”
第五篇:读书心得: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读书心得:《世界是平的》读后感|读书交流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在2005年的时候就畅销,当时就有一种买来阅读的冲动,可惜一直都没有时间,读书心得: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前不久公司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推荐给每一位党员,才有幸拜读此书。本书结合当今世界技术、经济、商业等方面的情况论述了“世界是平坦的”这一论点。作者运用高超的技巧、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新闻工作的经验大胆的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预言21世纪各国、各组织、各民族在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资金的平台上公平竞争,读后感《读书心得:世界是平的读后感》。个人终端产品的普及和网络的铺天盖地为全世界搭建了优良的平台,有关数据化的产品都可以方便的外包给其他地区,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在原先的基础上得到了推广。娱乐、服务型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进一步增大了市场的空间。产品的实现可以拥有更低的成本,从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然而,美国IT业的优势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正逐渐消失。印度和中国的技术人员通过短期的培训可以拥有相同的技能竞争力,同时具有相对低的生活成本和劳动报酬。世界是否真的会因为技术上的发展而变得平坦?是不是拥有了画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画家呢?译者的观点是世界依然是崎岖不平的。除了技术上的因素外,宗教、文化、历史的因素并未考虑。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类观点的变革也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的。网络的迅猛发展也许只能带来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并不能改变资本的逐利性,更不可能改变社会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