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举双赢满堂红-我局快速推进邮政短信业务发展侧记范文
邮政短信业务是为邮政用户提供的一项手机短信增值服务业务,为 促进该项业务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局稽查部干部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投入到发展该业务工作中去,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放弃了一切休息日和节 假日,吃、住在生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曲金融稽查人员齐心协力、勇于攻坚的“营销邮政储蓄短信业务”的动人乐章。在电信业务局的全力支持和帮助 下,该业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到10月底邮政储蓄短信发展了9.6万余户,其中储蓄稽查从资金风险角度发展8.6万余户,占全部短信的89.54%;汇兑短信加办3.3万笔,已完成省公司计划的55.61%。
一个契机形成突破
我局在农村有2700 余名邮政金融代办员,由于种种原因,加上个人素质的良莠不齐,经代办员办理的业务发生了一些问题。问题的发生,拨动了金融业务最为敏感的一根神经——邮政 金融资金安全。在总结工作中,稽查部提出:能否给代办员经办的活期户加办上邮政短信?只要使用了邮政短信,任何人一动账户存款储户就可及时发现。可以最大 限度的杜绝案件的发生,同时也控制了资金横向流动。这样即可解决农村的业务发展,又可以解决不规范操作带来的资金风险。根据建议,刘海山副局长在市局办公 会上提出:为了控制农村支局的资金风险,决定在赵县范庄支局先行搞试点,如果成功全区其它县局推行。后来没有等到赵县范庄支局出经验,就于6月12日平山 储蓄会议上,提出在全区强行推广给农村代办员经办的活期储户加办邮政短信业务,以控制资金风险。经过不懈公关,到8月15日省公司召开推进会时,已经做了 3.8万户邮政短信业务。
省 公司“河北邮政储蓄短信业务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给我局抓短信业务吹来了春风。根据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以局长李陕川为组长的“开展短信业务劳动竞赛活 动”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组成,全面负责该项业务的发展。立即召开了县局储汇部主任、电信业务部主任、稽查部全体稽查员参加的“强力推进邮政储蓄短信 业务会议”,在会上全文传达了“河北邮政储蓄短信业务推进方案”,及“2007年全省代理和信息业务及邮政短信业 务推进会议”精神。明确了金融业务局、县(市、区)邮政局储汇部是储汇短信业务的受理单位。9月27日下午,市局决定将金融业务局稽查部的33名稽查员连 同主任、主任助理全部派到县局,并每人承包一个或两个县局,要求他们深入第一线,下到支局所,吃住在县局直到9月29日,集中所有精力,全力以赴抓储蓄短 信业务发展。
周密布署主动出击
市局为了进一步加快邮政储蓄短信业务的推进速度,决定将此业务作为2007 年第四季度的第四大战役来打,并调整了业务发展计划。李陕川局长亲自带队到业务发展缓慢的局督导业务发展,其他局长也分赴各局对短信业务进行督导。9月 30日下县的稽查员回到市局集中,并逐人逐县汇报了县局在抓短信业务的措施与办法。通过汇报发现新乐局、深泽局的做法行之有效。他们一方面积极做好到前台 办理活期开户、换折、存取业务的用户工作,使其加办短信业务;另一方面通过让各支局营业人员翻阅档案的方法收集用户信息,通过上门或电话的方式,主动寻找 活期用户,与用户沟通宣传储蓄短信业务。另外,他们还通过印
制宣传单、电视广告、中邮广告等形式做好各类短信业务的宣传工作,收效也非常好。
为 了加快业务的发展,市局在鹿泉局召开了市局储汇稽查部、业务发展部、电信业务局和县局储汇部、电信业务部相关人员的储汇短信业务经验交流会。会上对业务发 展慢的局进行了点名批评,对发展好的局进行了表扬。通过交流经验,总结不足,各县局找到了差距,振奋了精神,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心到10 月底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李陕川局长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各级领导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邮储包月短信业务的重要性、紧迫性,在短短的三十多天时间 里,为发展邮政短信业务,李陕川局长签发了两个传真电报,并两次深入县局督导、调研短信业务发展。根据李陕川局长的指示,刘海山副局长连续签发传真电报,“强力推进储蓄、汇兑短信业务发展”、“县局开展邮政储蓄短信业务的通报”督导邮政短信发展、表扬先进单位。在一个月时间里,经过县局领导和县局全体储 蓄、电信业务员工的努力,我局又发展了储蓄短信4.6万户。
通力配合形成默契
从今年4 月储汇稽查工作人员抓短信业务以来,电信业务局就全力以赴,特别是电信业务局的领导,做事顾全大局,处处把方便留给基层,把困难留给自己。因工作性质的问 题,县局上报的信息大多集中在下午5点以后,他们始终做到了县局什么时候上报,他们就什么时候接收,为业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为了保质 保量的上录信息,电信业务局职工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不分班上班下,经常加班到夜里11、12点,甚至有时到夜里两点,女同志顾不得管孩子和家务,吃住在单位,表现突出的有崔咏霞、宋赤欧、等。她们这种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喝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她们全力以赴的“技术支撑”工作,才确保了邮政储蓄短信业务的快速推进。邮政人通力配合、敢打硬仗,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了升华。由于此次推进邮政短信业务,是从防范 资金风险角度推广短信业务的,从而忽视了营业窗口、集团营销,此类用户发展较少;汇兑取款通知、转入到账通知发展也较差。这一点也告诉我们,今后凡新开 户,特别是优质客户,一定要注意信息的收集与保存,为以后的加办短信业务打下基础。此外还要处理好汇兑回执与汇兑短信的关系,针对不同客户,做不同业务。有手机的客户使用短信,没有手机的客户使用汇兑回执业务。通过此次“邮政储蓄短信营销会战”,告诉我们储汇稽查部不但在防范资金风险方面业绩突出,在为我 局创造收益、创造价值方面也同样是大有可为。总之,在已有的成绩面前,我局工作人员不看计划看市场,将继续下气力抓好邮政储蓄短信业务的发展不停步,为争 取创造更大的成绩而再攀高峰。
第二篇:邮政支局储蓄短信及航空客票业务发展情况汇报
邮政支局储蓄短信及航空客票业务发展情况汇报
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支局发展包年储蓄短信26.25户,完成计划的37.5%;发展航空客票25张,两项业务均居全县支局(所)第一位,实现了重大突破。该支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策宣贯到位
短信业务是一项高效业务,对支局来说更是
一项一劳永逸的好业务,不仅企业和职工受益,用户也受益。开展邮政短信业务“上规模、提位次”专项营销活动后,支局长王社巧及时将县局政策精神宣贯到支局每位成员,将“积少成多、多劳多得”的业务特性吃透、讲透,号召邮储营业员眼光不能只放在新开户上,要在对新开户百分百抓住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措施,开展全面的营销。同时,她号召邮政营业人员和投递人员充分利用工作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二、分类营销到位
在短信业务发展上,支局主动分析市场,将活期账户分为代发工资类客户、存取频繁大客户、异地类家庭客户、理财谨慎型客户等几种类型。针对代发工资用户,注重宣传短信能减少频繁到邮局查询的奔波劳累之苦,尤其适用年龄较大的退休人员;针对前来取、汇款或常来查询账户余额的外出务工用户,重点宣传短信的方便功能;针对外出求学的学生家长,侧重介绍加办邮政短信便于及时掌握孩子消费动态的功能;针对新开卡、新开户用户,确保“多说一句话,不漏一个客户”;针对常来办理转账业务的用户,突出短信及时、快速的优势,与此同时,该支局还积极开展“加办包年短信送小礼品”活动。
分类营销工作的到位,促进了短信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树立了企业形象,宣传了短信业务,还方便了群众,一举多得。
三、对外宣传到位
在航空客票业务发展上,支局将“为企业谋发展,为客户谋方便,为个人谋实惠”的经营理念和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发动全体职工投入到机票的宣传中。
一是由投递员在段道上广泛散发宣传页,扩大影响面,使人们都知道邮政局也可以买机票;二是充分调动前台做好宣传,在营业大厅摆放宣传栏,要求营业人员主动向客户宣传;三是利用村广播或村集会扩大宣传,方式简单易行,效果突出;四是发动职工对企业工厂和政府部门、学校做好重点宣传,利用手中掌握的客户联系方式,主动上门宣传。支局邮政营业员李娟利用自己工作时间长、认识的人较多的优势,协助支局长大力发展机票业务,一人实现出票20张,成为支局业务发展的“领头羊”。
四、督促激励到位
支局将县局激励考核办法细化到每月、每周、每日,让每个营业人员天天有目标、日日有发展。支局每天将通报写到黑板上进行业务督促,在职工间开展业务发展劳动对抗赛,每日晨会进行业务通报,对先进者进行表扬,对落后者进行鞭策,大家你争我赶,谁都不甘心落后。支局5名邮储营业人员均衡发展,平均每天加办帐户变动包年短信7户,实现了人均1.4户包年短信
第三篇:海通期货以制度化管理推进中介业务快速发展
海通期货:以制度化管理推进中介业务快速发展
作为券商系期货公司,海通期货具备持续的财务能力,具有高效的管理平台和海通特色的管理机制,而且集聚了一批业内有影响力、号召力的行业专家和卓越团队。今后公司将继续秉承服务产业的理念不动摇,扎实推进企业制度化管理建设,不断创新服务理念,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并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的期货公司。
——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上海黄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严格来算,从2007年11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海通期货有限公司到现在,海通期货成立尚不足两年。“与国内其他老资格的期货公司相比,海通期货严格意义上说还是一个新公司、小公司。”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这样看待自己的公司。
但是,所谓的“新公司、小公司”并不意味着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勃勃雄心。作为一家新生代券商系期货公司,海通期货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成长迅速,经营业绩飞速提高。2007年年初公司起步阶段,客户保证金规模只有1000万元左右,截至今年8月31日,公司客户权益金额达到16.43亿元,仅此一项就实现了160多倍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达143.19%,手续费收入增幅达152.42%,客户盈利水平也大幅提升。
审时度势
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
作为一家券商控股类期货公司,海通期货当初的战略定位是金融期货。2005年前后,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股指期货呼之欲出,积极备战股指期货也成为各家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工作重点。海通证券控股重组成立的海通期货正是瞄准股指期货而来。但是,股指期货的推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使得券商控股类期货公司面临着艰难选择。当时,行业内及社会上的议论很多,有一种看法认为,券商控股类期货公司的目标是股指期货,不应该做商品期货,因为他们既不内行也不专业,与一些传统期货公司竞争赢得市场份额并不占优势,也不一定能够成功。
“我们面临着要不要做商品期货,怎样做商品期货的选择,公司内外都有不同的声音,甚至引起了很大争论。”徐凌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况。最终,公司决策层站在公司经营的角度认真分析后认为,如果一味单纯等待股指期货,公司将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经过反复考量,公司于2007年年初果断做出大力发展商品期货的战略决策。
在这一战略决策下,海通期货始终坚持“两手抓”的经营战略,立足商品期货,着眼金融期货,夯实管理基础,抓住市场机遇,积极开展经纪业务,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扭转生存状态之路。
在经营战略调整之后开展业务的初期,海通期货坚决贯彻“以业务开拓为核心,一切问题在发展中解决”的指导思想,以实现公司客户保证金快速增长为目标,迅速壮大业务人员队伍,努力开拓市场,在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影响力的同时,逐步实现了公司营运的收支平衡。
但在这一进程中,由于前台业务部门的快速发展,令中、后台运作存在的效率、服务水平低下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从客户开户、咨询服务到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公司管理层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为此,公司开始着手在制度建设、人才储备、业务流程梳理、风控管理等诸多方面开展大量系统化管理建设工作,为后续业务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规为先
扎实推进公司制度化管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券商系期货公司,海通期货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企业制度建设,并将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条例和制度实实在在落到实处,进而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首先,强化合规意识,完善管控体系。在海通期货的发展过程中,公司规模、经营业绩等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今后公司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公司管理层敏锐地认识到,强化合规意识,完善管控体系最为关键,为此确立了“人人合规、自觉合规、全程合规、全员合规”的16字方针,花大力气进行合规文化建设和员工合规意识培育。“公司的合规经营,就像我们人类的健康和财富一样,如果健康是‘1’,财富是‘0’的话,那么合规就是‘1’,业务是‘0’。若没有这个‘1’,即便‘0’再多,也是没有办法支撑下去。”徐凌形象地阐释了对期货公司合规经营的理解。
在合规经营理念的指引下,海通期货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并于2008年8月印制下发《制度汇编》,重新梳理了128个业务流程,涉及开户、交易、结算、风控、稽核、营销、财务、信息技术及营业部管理等。今年国内期货行业启动的分类监管,将合规经营作为一个参考重要指标来衡量期货公司的经营能力和水平,更加坚定了海通期货坚定不移地推进合规经营。徐凌表示,公司将继续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着手《制度汇编》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争取在两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海通期货制度大典》,使之成为公司的制度管理纲要。
其次,夯实管理基础,构建“四根支柱”,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海通期货提出“四根支柱”战略,分别从人才、研发、风控、IT四个方面具体推进。“它们是我们取得目前经营业绩的基石,也是指引公司未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徐凌非常看中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提出了公司要立足现有商品期货,着力于金融期货业务和创新业务发展,经过下一个5年的努力,把海通期货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并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的期货公司的目标。
人才是基础
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环节,海通期货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在人才储备、人才素质、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大量工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人才管理体制。公司通过基础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运作水平;通过对引人、育人、用人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把“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贯穿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通过加大力度塑造企业文化和搭建事业平台,真正培养一支高度认同公司价值观、善于履行责任、忠诚事业的核心管理团队和一支有凝聚力、能战斗的员工队伍。
公司同时还加强大培训体系的运作,全面构建营销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后备干部队伍培训等多层次培训体系,通过在岗培训、脱岗培训、外出进修、自我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目前,海通期货已基本构建起比较完备的人才体系,形成了以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博士、硕士为梯次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国际视野的核心人才队伍,为企业的永续经营提供了强大支持。
研发是动力
在研究环节,海通期货今年投入重兵打造研究所,一是为投资者提供贴合实际的分析报告;二是优化对现货企业的服务,既为其提供满意的套保方案,又提供有价值的现货市场调研报告;三是配合投资者教育开展培训活动,并进行程序化交易和投资策略研究;四是为公司发展服务。公司在研发力量的建设和培育上重点强调四个方面:第一,专业化的研究力量;第二,分层次的研究体系;第三,精细化的研发产品;第四,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公司研发机构在已有的投资咨询服务基础上,将研发工作转向策略研究、套利套保方案等个性化服务上,使研发工作逐步向机构客户和优质客户倾斜。公司研发机构还尝试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发涵盖证券、期货及金融衍生品的组合交易模型,为大型机构客户及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公司通过整合各级研发资源,形成信息资讯、策略研究、产品设计、宏观研究等一系列分层次的综合服务产品,在客服中心标准化初级服务基础之上,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增值服务。
风控是保障
在风险控制环节,海通期货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实行立体风控、全员风控,运用系统和规范的方法和机制对业务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评估、控制和处置。公司设立风险管控的四道防线,对开户、交易、盘中风控、结算、客户保证金管理、交易权限使用等各业务环节进行梳理,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模板,督促员工按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保证公司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
一是落实开户实名制,切实控制风险源。加强开户专员的管理,实行开户专员的授权、报备和公示制度;做好居间人管理工作,规范居间人行为。二是做好盘中风险监控,及时处理风险。三是加大稽核力度,加强稽核员队伍建设。完善公司每周稽核制度,对开户、委托交易、录音回访、结算、风控、信息技术、居间人管理、印章管理等常规风险点进行抽查和常规稽核,并对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开展的前、中、后台全过程进行稽核。四是加强营业部风险管理,制定并下发《海通期货有限公司营业部合规工作指引》,规范营业部的各项经营活动,保障营业部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信息技术是支持
在信息技术环节,海通期货建立了技术监控系统和管理体系,使公司日常运营维护重点向监控和预警方向倾斜,按照国际标准规范和完善技术系统的操作流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公司开发了更为优化的行情界面,使客户感觉更加直观,更为人性化。近两年随着投资者投资理念的逐渐成熟和期货市场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程序化交易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海通期货不断加强与国内外软件商合作,引进先进的程序化交易系统,为客户提供对冲交易和期现套利等特有的程序化服务。
另外,公司正积极构建呼叫中心系统,与业务系统相结合,为未来庞大的客户群体提供快捷的应答、自助查询服务。建立一个统一整合的CRM系统,将有助于建立单一的客户全景视图,构建更先进的风险控制系统,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服务为上
多渠道多样式培育拓展市场
适时创新营销管理模式
在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中,海通期货管理层深刻认识到公司营销思路需要不断顺应市场发展的变化,逐步确立了以机构客户、产业链客户、企业客户为业务重点,向内涵式增长过渡。为此,公司强化营销管理职能,推行业务和管理分离的运营模式,搭建起了涵盖业务管理部、市场发展部、培训部等二级部门的营销管理总部。业务管理部负责业务团队的管理、考核,居间人管理,IB业务推进及协同风险管理等。特别是在居间人管理上,公司运用科学的手段、制度加强居间人的分类管理,推行合规文化,培养了一大批忠诚度高、有帮助客户创利能力的居间人。市场发展部负责营销策划和广、市场策略研究、业内动态收集、媒体对接、电子商务、品牌建设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公司的品牌。培训部对内培训员工,对外配合市场推广,组建公司讲师团队伍,兼顾业务培训与管理素质培训,全面推广具有海通特色的培训理念。
公司非常重视渠道营销,积极拓展银行营销渠道建设,先后和中行、农行、工行、交行、建行、招行、兴业银行、浦发行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积极与签约银行开展相关合作,同时与信托公司、投资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公司强化了营销数据分析和管理,建立营销日志和数据分析系统,建设CRM系统,对目标客户进行互助营销、协助维护、绩效再分配,使公司营销和客户维护能力发挥到最大化。
做深做精产业链服务
期货的初衷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做深做精现有商品期货”是当前国家对期货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主要途径。海通期货明确以现货产业为目标开展市场营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正确宣传、逐步引导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公司业务团队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当中,为其提供定制服务。目前,公司已与相关行业的知名企业紧密合作,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套期保值服务、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专业的投资咨询服务、行业资金参与期货交易策划服务等,形成了公司与行业知名企业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
同时,公司通过营业部服务的延伸实现了产业化营销。海通期货新设立的杭州、海口、青岛、大连、郑州等营业部在较短时间内都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扩张,并同时实现盈亏平衡。海口营业部更是在产业化服务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该营业部积极与海南农垦集团等当地大型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实地了解当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协助其理顺期货与现货的关系并处理好结合点,更好地实现了套期保值与生产经营的良性结合。
目前,公司客户套利、套保资金已占公司客户保证金的20%—30%。统计数据显示,保证金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客户基本上都以套利或套保交易为主。事实证明,海通期货致力于为产业链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战略选择,对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成效显着。
IB培育与投资者教育并重
IB渠道是海通期货一直以来特别关注和重点培育的客户渠道。公司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服务海通证券IB业务的开展,加大对证券营业部人员的期货知识培训,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明确IB业务管理要求,理清业务分工及操作流程,确保IB渠道各个环节安全、畅通、高效。在海通证券的协助下,公司自2007年以来将海通证券全国直属的124家营业部及57家服务部,按地域分散到上海、南京、成都、哈尔滨、兰州、广州、济南七个片区进行封闭培训,参训对象为各营业部的期货业务主管、账户管理员、营销总监、业务经理及总部相关部门具体业务人员。公司还对海通证券上海业务总部、销售交易总部、风险控制总部、衍生产品部、海通研究所等业务部门进行专题培训,并在风控、营销、研发、客服等具体业务上进行沟通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公司在网站上设立股指期货专版,组成“期货讲师团”定期举办培训讲座,组织投资报告会等形式为投资者进行期货知识培训;成立了“海通期货培训学院”,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此外,公司积极推进股指期货自然人投资者适当性标准试点工作,完成了制度设计和标准制订,并在筛选公司客户及IB端客户后进行开户试点;通过券商IB端系统的升级,做好期证对接工作,为股指期货未来上市做好技术性准备。
五方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在客户服务环节中,海通期货一方面将行之有效的措施规范化、标准化,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客户服务新理念,拓展服务新领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公司从五个方面重点强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第一,倡导服务标准化。公司逐步完善客服中心组织架构,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现代化客户服务体系,启动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成为国内期货行业首批进行该项标准认证的期货公司之一。在实施这一管理体系时,公司特别重视两方面问题:一是适应性问题,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期货行业要互相适应,既要符合质量体系的标准,又要切合公司的发展实际,便于实施。二是持续规范问题,公司在运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始终保持公司合规经营,业务创新规范发展。
第二,推进服务专业化。公司建立客户管理信息平台,对所有客户的影像资料、合同、账户、交易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整理,重点收集主要客户、活跃客户信息,深入了解客户的行为偏好、渠道偏好、产品偏好等,详细分析客户需求,更好地为其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的贡献度和忠诚度。同时,公司还对客户日常接待、电话回访、问题解答、投诉处理等服务标准进行了规范,形成操作手册,并严格遵照执行,切实提高了公司客户服务的整体形象。
第三,强调服务重点化。在做好日常服务的同时,公司积极探索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套期保值、管理资产的服务。公司积极组织研发力量,设计期货套利交易模型,先后开发了股指期货套利交易、黄金期货套利交易、钢材期货套利交易等产品,并根据企业客户的保值要求,为其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套期保值方案,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量身定做期货投资方案。目前,公司核心客户群中已经有一批投资收益稳定、交易活跃的套利交易客户。
第四,实现服务个性化。海通期货在建立和完善常规的期货标准化服务的同时,建立了大客户部,采用服务过程规范化、服务环节人性化、服务手段多样化,对资金规模大的客户实行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以提高核心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公司制订了内部交割业务流程,设立专门岗位负责交割业务的相关工作。
第五,树立服务品牌化。公司通过电话(人工坐席、语音)、网络(在线服务、电子邮件)、短信、刊物、讲座沙龙等多种手段为大中小客户、机构客户等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无缝隙服务,使之成为公司与客户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展示公司整体形象的窗口。
徐凌表示,今后海通期货将继续秉承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理念不动摇,扎实推进企业制度化管理建设,创新服务理念,集中各方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促进中国期货市场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简介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0837)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上海黄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2005年11月,上海黄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股权变更,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控股股东,公司更名为海富期货经纪有限公司。2007年11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海通期货有限公司。
海通期货坚持“依托海通、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创新发展、服务客户、规范运作”的发展方针,秉承“人才立司、专业立司”的理念,聚集海内外金融英才,精心打造“人才、风控、研发、IT”四大支柱。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在上海、北京、大连、泉州、郑州、杭州、兰州、太原、青岛、沈阳、海口开设了12家期货营业部,并计划在国内开设约20家期货营业部。目前,公司综合实力已居上海地区同行前列。
2009年1—8月,公司代理成交额11139.17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2%;代理成交量达1797.02万手,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2%。截至8月31日,公司客户数达21557户,新开户8400户,比年初增长63.84%;客户权益达到16.43亿元,比年初增加10.37亿元,增长171%。
第四篇:关于推进邮政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邮政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2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公司:
近年来,集团公司党组始终把加快邮政业务发展,作为关系中国邮政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确定了邮政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确立了它的核心地位和战略性定位,加大了业务发展和能力建设的力度。各级邮政企业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的部署,以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团结奋斗,攻坚克难,邮政业务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局面,有力地保障和支持了邮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也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促进邮政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邮政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制定推进邮政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如下: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尽快做大规模。同时,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更加注重培养专业领军人物,更加注重加强基础管理,更加注重邮政服务质量,促进邮政业务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
(二)业务发展目标:2011年到2015年,全国邮政业务年均增长7.7%,力争年均增长10%。到2015年,实现收入935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邮务类业务年均增长7.3%,收入360亿元以上;力争年均增长9%以上,收入400亿元以上。代理金融、代理速递物流、分销配送业务收入合计年均增长8%,收入570亿元以上;力争年均增长10%,力争达到630亿元。
二、加快函件业务发展
(三)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业务,也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业务,必须加快做大规模,加强成本控制,不遗余力地加快发展。
(四)通过发展直邮产业链做大做强数据库商函。要以促进直邮产业链建设为主线,按照商函是广告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媒体经营理念,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参与数据库商函市场开发、数据库建设、营销策划、广告设计、印刷制作,尽快形成直邮产业链,促进数据库商函业务在中国的规模发展。
(五)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数据库建设逐步向邮政建库和客户建自有数据库相结合转变。二是数据库商函营销逐步由依靠邮政自身力量向与社会广告公司合作转变。
(六)要强化邮政数据库的建设、维护工作。通过与国际知名数据库公司合作,快速提升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能力。按照“分层建设、拓宽渠道、明确职责、建立机制、确保质量”的原则,由集团公司重点抓好基础地址库、组织机构库的建设和邮政业务数据库的整合,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邮政公司主要抓好本地精品库的建设。综合利用11185客服中心和投递信息化系统等,抓好基础地址库和组织机构库的日常动态维护。
(七)要强化数据库商函营销团队(BIU)建设。要尽快完善具有市场潜力的重点城市的营销团队(BIU)体系。选调优秀人员进入团队工作,保持人员的稳定,并抓好团队技能培训,通过项目营销锻炼实战运作能力,提升市场规划、数据分析、营销策划、运营管控、效果评估等能力。
(八)加快发展账单业务。加强对全国性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通信行业等总部和行业主管部门账单市场的开发。各金融机构总部的账单业务,要由集团公司统一协调。地市以上城市要大力发展银企对账单、水电煤公用事业单位账单等业务,逐个行业突破,实现重点突破。要突出宣传账单具有搭载广告和附寄发票等功能,提高账单的使用价值。
(九)加强账单处理流程管理。推行账单邮件预处理模式,实行分拣前置。加强商函制作中心的运作管理,依据客户对账单制作质量和数据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组织开展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27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十)做大做强贺卡业务。深度开发定制市场,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进一步做大定制性贺卡规模。积极培育个人市场,拓展网络渠道,推进邮政贺卡与新媒体的结合,突出个性化服务,增强对年轻人和网民的吸引力。加强产品创新,加强与知名文化品牌和优势资源的合作,提高邮政贺卡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不断推出满足社会各方面和各层次需求的产品。加强对贺卡纸张、内件和印厂的招标和印制管理,降本增效。
三、做大做强报刊发行业务
(十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报刊发行业务的重要性。报刊发行是中国邮政的基础业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不能放弃。要把握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促进发展。要牢固树立价值发行、品牌发行、重点发行的理念,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改革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以更强的紧迫感抓好报刊发行业务的改革发展工作。
(十二)用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加快订阅业务发展。加强对外联合,突出做大重点产品。加强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及全国各大报刊出版集团的战略合作。与100家重点畅销报刊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做大百强产品。主动联合地方重点报刊社,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把握发行的主动权。
(十三)优化报刊业务结构,加快高端品牌、高费率报刊的发展。努力做大期刊及教辅、图书的市场规模。彻底改变只注重流转额,不重视产品结构和收入的粗放经营方式。
(十四)强化专业营销,拓展报刊市场。强化各级报刊专业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配备必要的较高素质的营销策划人员。大力开发校园、第三方订阅、城市高端人群和社区等潜在市场,尽快实现新的突破,形成规模效益。尽快建立由专业营销员及投递员等组成的报刊营销团队,彻底改变仅仅依靠投递员推销的简单化手段。
(十五)创新发展模式。要加快推广“印、广、发”一条龙经营模式,改变目前只做报刊发行的末端分销配送做法,积极向报刊发行产业链上游进军,参与报刊广告、印刷经营。积极利用数据库来做好报刊的营销,努力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打破传统的收订方式,以跨订阅和节假日订阅等项目为抓手,形成收订保存量、常年收订创增量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数字媒体发行新模式,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十六)按照报刊专业特点,加大产品组织和市场掌控能力。强化集团和省公司两级报刊发行局的产品统谈组织能力,全国性的报刊接办、费率政策,由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统一确定,区域性的报刊由各省确定,努力为地面局提供强有力的产品支撑和货源保障。
(十七)用改革的思路,强化零售业务经营管理,提高零售竞争力。报刊零售是报刊发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和扩大读者市场、提高报刊发行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效益、掌握报刊产品发行中的主动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邮政报刊零售管理松散、各自为战、效益不高的混乱局面,抓好高效益的畅销报刊,提高邮政在报刊发行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十八)加大改革报刊零售运营管理体制的力度。已经形成报刊零售经营全省一体化的7个省,要尽快完善。准备推进一体化经营的5个省要加快步伐,下半年到位。其他的省公司,可以根据市场规模、经营现状,分别实行在省报刊发行局内设立零售公司或实行“订零合一”的经营模式。各省要尽快确定体制,尽快改革到位。
(十九)实行报刊零售准入制度,进入零售渠道经营的报刊,必须经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和省公司报刊零售部门核准。在报刊零售产品组织体系上,实行省公司“统一接办、统一要数、统一结算”的“三统一”。取消地市、县局要数结算,改变现阶段分散经营管理的格局。(二十)在零售渠道及终端的管控上,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供货、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五统一”。切实加强对零售渠道及终端的管控,建立质量监控体系,规范经营秩序,对违规经营将给予严肃处理。加快推进100个重点城市报刊零售连销经营。要努力拓展报刊零售亭的功能,扩大经营范围,加大广告经营力度,开展代收费等邮政业务。加强零售终端建设。报刊亭是发展报刊业务的重要保障,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报刊亭建设。将报刊亭纳入邮政营业服务终端统一规划建设,对于改革到位、管理有序的省(市),集团公司将在终端建设、配送车辆、信息化联网等方面给与一定的资金投入支持。
(二十一)加快推进信息化应用和建设。进一步完善报刊信息化系统功能,加强对客户市场的分析,主动为重点报刊社和大客户提供客户资源数据。加快报刊零售信息系统建设,加快重点城市报刊亭联网运营,为报刊零售实现连锁经营和拓展业务范围做好支撑。大力推广网上订阅系统的应用。
(二十二)努力提高报刊专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逐级建立规范的考评机制,加强对各级报刊专业的监督和约束。要重视报刊传递时限和服务质量管理。选拔配备好各级报刊专业领导和带头人,尽快充实专业领导力量。要强化培训,尽快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市场拓展能力。(二十三)认真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是中央赋予中国邮政的政治任务。我们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与宣传部密切配合,突出做好《人民日报》、《求是》和省级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确保传递时限和投递服务质量,确保重点党报党刊发行量稳中有升。
四、加快邮政电子商务发展
(二十四)确立电子商务在中国邮政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邮政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充分整合邮政“三流合一”的优势,带动三大板块联动发展,有效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服务产品的创新,有效提升中国邮政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电子商务是中国邮政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由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迈进的必由之路。(二十五)加快建设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网站。邮政电子商务网站是新时期传统邮政业务受理渠道的延伸。通过网上邮局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邮政服务,并不断开发新型邮政业务。(二十六)积极开拓网络购物市场。集团总部集中统一建设和运营购物网站,以BtoC模式为主,销售国内外名牌商品。各省通过参与网站招商、组织网上产品线下销售等工作,参与购物网站的运营,并分享经营收益。
(二十七)大力拓展跨国电子商务市场。我国的跨国电子商务网络购物正处于起步阶段,要高度重视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正确认识到邮政在开拓跨国电子商务方面,比普通企业更具有优势,要主动加强与各国邮政的合作,力争尽快取得突破。
(二十八)强势开拓航空机票市场。通过营销团队发展大客户,利用营业网点发展散户,强化11185的后台支撑。加强与各大航空公司的合作,因地制宜发展二级代理渠道,努力提高市场份额。
(二十九)加大邮政便民服务站推广力度。突出邮政便民服务站积极的社会意义,以代收代缴业务为切入点,深入社区、街道、农村、学校等地,争取政府支持,开展多方合作,拓展服务种类,在全国新建更多的便民服务站,并逐步在报刊亭、村邮站和农资分销点叠加便民服务站的业务。
(三十)努力推广“自邮一族”项目。要加大车辆代办、商旅服务等方面经验的推广力度,拓宽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口,加强公关,开发形式新颖、种类多样、性价比突出的服务项目。会员数要尽快达到80万户,下一步要尽快超过100万户。(三十一)稳步推进邮政短信业务发展。加强规范经营,提高用户质量,促进业务健康发展。抓好客户维护和潜在市场的挖掘,逐步消除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积极拓展新型业务,增育新的增长点。
五、认真抓好代理金融、代理速递和分销配送业务发展(三十二)坚定不移地加快邮政储蓄业务发展。要充分认识加快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性,认真贯彻“邮银和谐共谋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强化储蓄业务的基础地位,始终坚定不移保持邮储余额稳步增长。特别要抓住当前付息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迅速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不断做大储蓄存款规模。继续高度重视存款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储户结构,不断提高收益水平。
(三十三)积极推动结算业务、理财业务发展。要不断丰富中间业务产品,打造沟通城乡、方便快捷、产品丰富、满足需求的个人支付结算品牌。以绿卡为载体,积极发展以代收付、资金归集类业务为重点的支付结算业务。加快推进网上支付等新业务的拓展,做好“绿卡通”产品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大“商易通”布放力度,逐步改善现有客户结构。根据城乡差异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在有条件的网点设立理财专区或理财专柜,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便利的服务;优先为邮储余额在1亿元以上或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营业网点配备专职理财经理,为大客户提供理财咨询、投资规划等金融服务。
(三十四)认真做好新农保金融服务工作。邮银双方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汇报,力争在新农保试点扩大工作中实现新突破。要深入落实广东新农保会议精神,不断提高邮政服务新农保工作的水平。
(三十五)加强代理金融基础管理,确保邮政代理金融资金安全。严格按照“三个规定”落实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加强代理金融从业人员教育,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制度的执行力,严格检查考评,建立案件防控长效机制,确保代理金融资金安全。
(三十六)加快代理速递发展。各级邮政企业要从有利于中国邮政整体发展的角度,继续发挥网点和窗口等渠道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抓好代理速递业务发展。要做好未纳入专业经营范围地区速递物流业务的市场开发和服务工作,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十七)扎实推进分销配送业务发展。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重点围绕提升服务“三农”水平、推进连锁体系建设、强化业务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服务内容和范围、提升规模和效益等方面,分层分类、因地制宜地推进邮政分销配送业务健康持续发展。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网络布局合理、双向流通高效、商品种类丰富、综合服务便利”的长期、稳固、可持续发展的连锁经营体系,将分销配送业务培育成为农村邮政稳定发展的支柱业务之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六、健康稳步发展集邮业务
(三十八)继续以“健康发展”为核心,坚持“总量调控、适度从紧”的发行政策,坚持“集中统一”的邮品开发管理方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内容精湛、设计精美的集邮产品。要把控好邮票资源,把优势票源用在大项目上,同时,要把好政治关和法律关,不能出现有损邮政形象的问题。
(三十九)充分利用好邮票资源,融入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塑造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品味。紧跟国家重大活动和工作重点开拓市场,积极开展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市场营销。每年都要抓住几个社会大事件,做好活动策划、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十)加强成本管理,持续抓好降本增效工作,降低邮资票品印制和邮品开发成本,科学管理好库存。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规范成本支出,建立库存管理的科学模式,严控新增库存,逐步消化老库存。
七、关于国际业务、包裹业务和机要业务的发展
(四十一)国际业务要坚持为三大业务板块服务的理念,加强与重点国家邮政的合作,推动建立正常的合作沟通机制,积极主动拓展各项国际业务。继续推动国际电子商务领域及卡哈拉等重点项目合作,与重点国家(地区)邮政合作开发数据库商函业务。抓紧推动Ebay项目合作,保证业务运行质量。
(四十二)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模式,以加强非邮合作作为发展国际业务有益的补充。加强与海关等部门的联系,支撑国际业务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和加强国际网络运行管理,保障邮件运输通畅。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外事工作。
(四十三)包裹业务要依托网络资源优势,认真做好广大用户的物品寄递服务,满足社会用邮需求。深入挖掘校园、军营包裹市场,积极开发农副产品家乡包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包裹。继续运作好爱心包裹项目,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要适应电子商务网购的发展需求,拓展电子商务包裹寄递市场。(四十四)机要通信业务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国家秘密载体传递的保密安全。各省邮政公司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和有关纪律要求,进一步加强机要通信保障能力建设,逐级开展“机要通信管理达标活动”,全力确保机要通信安全畅通和万无一失。对机要通信工作主要考核其质量与服务,不得给各级机要通信单位下达业务收入考核指标。
八、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四十五)投递网是中国邮政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提升特大城市、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的投递网络能力,强化基础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使投递网既能够满足普遍服务要求,又能保障商业化业务发展的需要。(四十六)增强重点城市银企对账单的投递能力。重点解决函件和账单业务量大的重点城市银企对账单的投递能力,确保回邮率达到95%以上,妥收率达到100%。
(四十七)进一步优化投递网络。根据城市规模和业务发展情况,逐步加大投递站点集中管理和集中投递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机动车投递比例。在函件、报刊业务量大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实行信报分网或分层投递。进一步发展社区邮政服务,延伸投递深度,提高邮件一次妥投率。
(四十八)强化投递服务管理。根据普遍服务和商业服务的不同需求,制定投递服务分类标准。强化投递质量监控,积极利用RFID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平常函件投递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邮件投递质量。加强对投递质量的检查,督促投递服务质量的提高。强化对收发室、物业、村邮站邮件转投质量的指导和检查,切实提高邮件投递质量。组织开展邮政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投递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强化投递岗位和技能培训,提高投递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十九)营业网点是中国邮政面向市场、发展业务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要继续推广学习北京东四邮电局优质服务的经验,深入开展“创新服务理念、创建示范窗口”活动,促进营业窗口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五十)邮政营业厅要统一布局、整洁规范、窗明几净,向客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邮政服务,展示中国邮政良好的精神面貌。各省要加强对营业厅服务种类和销售产品的统一集中管理,未经省级邮政公司批准,各地邮政营业厅不得自行出租和销售非邮政产品。
(五十一)进一步完善营销体系,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加强培训,迅速提升营销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营销技能。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营销业绩评价制度,对业绩突出的营销人员,在晋升、培训、奖励等方面予以激励,对不适应营销工作的,要实行岗位调整。要在大项目的营销实践中,迅速提升营销团队的能力和营销业绩。
(五十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加强名址库建设工作,打造中国邮政统一的名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新一代邮政营业系统,全面提升邮政营业信息化水平;优化投递运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投递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设出版物连锁经营系统,优化报刊订阅信息系统,为加强报刊发行业务的经营管理、提高邮发服务水平提供支撑;开发邮件全程时限监控系统,为进一步加强时限管理提供技术手段。
(五十三)做好空白乡镇局所补建工作。按照“政府投资、行业监管、企业参与”原则,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的工作任务,邮政企业负责投入相关机具设备并组织营运。各省邮政公司要高度重视,组织安排好各项配合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部门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为今后邮政企业更好地服务“三农”,履行普遍服务、争取相关政策创造条件。
九、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
(五十四)推进财务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营业网点损益核算工作,重点推进百团地市函件专业损益核算,对大宗函件业务实行逐单逐笔事先核算;准确测算印制成本,合理计入后端处理成本,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政策;主动介入新业务、新项目的开发;更多地以有效收入、存货周转率、用户欠费率、销售类业务毛利率等效益类、运行质量类指标指导基层企业评价业务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十五)强化成本管理,加大对重点业务和基础能力的成本配置。通过集中支付、集中采购等方式,对与业务相关的直接成本加强管控,提高产品收益水平;从严控制、切实降低管理成本;组织对外投资企业的专项检查,杜绝三产和对外投资企业侵蚀主业利润;继续加强省内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引导成本费用进一步向重点业务和营投基础能力等方向优先配置。尽快开展邮政企业成本分析的课题研究,连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好存量成本配置,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供保证。
(五十六)积极协调三大板块经济关系,促进全网合作共赢。运用好各项财务政策,做好相关环节的结算工作,调整好集团内部的经济关系,保护好邮政窗口代理业务的积极性,促进全网资源共享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新的业务种类和运作模式,研究完善结算价格体系。(五十七)加强资金资产管理,为业务发展和全网能力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要进一步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资金营运效益;进一步加大全网资金的集中调度和营运力度;各省邮政公司要逐步设立资产产出标准,减少固定资产占用,推行房屋出租集中管理,提高出租房屋的收益水平;加强流动资产管理,抓紧推广用户欠费管理系统,促进欠费责任的落实,防范经营风险。
(五十八)努力争取税收减免政策,为业务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十、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五十九)全面实施“双定”标准和工时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企业增员。满足企业增员需求,应主要依靠内部挖潜、深化盘活、合理使用自然减员指标等途径来实现;通过实施“双定”标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营业、内部处理等岗位超标准设置的人员充实到重点城市银企对账单投递、代理金融、专业营销策划和重点地区的营销销售等岗位上来;完善工时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提升企业的工时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抓好集团公司两个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严格控制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不断提升组织运行效率。
(六十)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突出业务发展的效益导向。按照邮政业务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确立以效益和质量为导向的人工成本管控模式;完善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机制,进一步健全企业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关注一线员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合理调控企业内部分配差距。规范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分配,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合理确定企业领导的薪酬增幅,加强薪酬发放制度的监督;逐步推进省公司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完善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体系,努力构建邮政企业和谐劳动关系。鼓励在揽投、投递等岗位积极探索与投递服务质量和工作量紧密挂钩的分配办法,确保投递员完成规范的岗位劳动后,及时获得岗位工资;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员工积极发展邮政业务。
(六十一)高度重视专业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高度重视邮政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高级营销和市场开发人才,特别是函件、报刊、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引进工作;要把优秀人才充实到经营和市场开发岗位,对不能胜任专业领导岗位要求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注重对基层骨干、劳动模范的培养;重视和加强一线员工的职业素质培训,加快企业中、高级业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充分利用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做好网络培训工作。
(六十二)继续加强依法规范用工管理,规避用工风险。依法规范委代办、业务外包、农资分销、邮政报刊亭和社区邮政服务点的经济合同或业务合作协议,严格审批程序,按照经济合同关系规范操作,加强专项检查,防止出现新的事实劳动关系;继续做好将优秀劳务工招用为合同用工的工作,优先做好优秀支局长和基层骨干的招用工作。
十一、强化网运管理和支撑
(六十三)加强邮政网路规划调整,建设科学高效的邮政基础网路平台。进一步优化一二级中心局布局,大力精减三级中心局数量,优化调整运输网路结构,建立符合邮政企业化运营要求的大范围集散、大规模处理、大通道运输、平台化运作、精细化管理的邮政基础网路平台。
(六十四)实施流程优化工程,进一步提高网运效率。继续深化信函邮件的进、出口分拣前置工作,简化处理流程,加快传递速度;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包裹邮件处理效率;逐步实施中心局与投递局之间普通给据邮件封发无纸化改革;扩大干线汽车邮路集装化运邮试点范围,进一步研究邮政集装箱技术标准,确定省内干线集装化运邮方案;加快流程优化相关信息系统功能的开发和完善,进一步提高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水平。
(六十五)加大网运建设力度,提高网路支撑服务能力。加快对部分中心局信函和包裹分拣设备的更新改造速度,提高机械化处理能力;加大干线邮运汽车的更新力度,开展大吨位汽车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加强网运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改善网运生产人员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探索与业务量挂钩的网运奖励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网运信息系统建设,扩大系统应用领域。(六十六)加强网运生产管理,进一步提高网路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大邮件内部处理和干线运输环节的时限监控力度;完善面向管理的网运效益与效率评价体系;加强邮运动态指挥调度。规范与航空公司合作协议,制定合同招投标方案,力争及早在局部开始试运行。进一步推进与航空公司的信息交换,提高质量监控水平,加强国际网络运行管理,提升卡哈拉国际邮政产品及其他国际邮件的时限水平和服务水平。
十二、强化科技研发和标准化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支撑
(六十七)继续坚持科技兴邮战略,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步伐。进一步提升邮件处理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邮件处理全过程的智能化;密切跟踪国内外邮政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对涉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体制及时研究论证,提升已有技术装备的利用水平,保证企业已有技术装备的充分利用,保证企业新的技术装备投入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支撑业务发展;及早开展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实验研究和利用邮政顶级域名发展电子邮政业务的前瞻性研究;继续推进标准化工作。根据生产流程的变化,相关技术体制的变革,及时对邮件容器、运输车辆、内部处理设施与场地等,做好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推行工作。
十三、努力改善邮政服务
(六十八)强化邮件时限管理,加快邮件传递速度。集团公司将按照“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制各类邮件的全程时限标准。各级邮政企业要切实把加强邮件全程时限管理当作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由分管邮政业务的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邮件时限的集中统一管理,市场、网运、视察、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省内邮件作业计划的审批管理和对邮件全程时限的检查和考核,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邮件时限达标。
(六十九)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通信质量。要加快完善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强化管理岗位和监控岗位履行检察职责情况的检查考核,充分发挥“两岗”对邮政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督把关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要高度重视和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减少媒体曝光等严重影响邮政信誉的问题发生,树立邮政企业的良好服务形象。(七十)加强安全管理,保障邮政安全。各级邮政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安全工作负总责。要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加大对执行制度的考核力度,对违规操作行为必须及时纠正。要高度重视日常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组织整改。
各级邮政企业要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的总体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抓紧研究具体实施办法,扎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力推进邮政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
第五篇:关于推进我区旅游快速发展的汇报材料
关于推进我区旅游快速发展的汇报材料
谯城区住建委
谯城区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
2017年11月3日上午,由区政协组织区文体旅游局、区水务局、区交通局、区招商局、区国土局、区发改委、区住建委、相关乡镇、街道、相关界别活动组、区政协人资环和科教文卫委员会,一同乘车前往关堂镇、林拥城及十河镇大周村生态园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所到之处,令人心旷神怡。在短短的几年之间,我区的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短短的几年之间,乡村的巨大变化,真实的描绘出现代旅游行业的前景蓝图。为了我区的旅游事业更好的发展,现提出一点小小建议:
一、加强已建成旅游景点的管理。从长远来看,旅游事业蒸蒸日上,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日常管理是起着关键的作用,从严管理,从长管理必须加强。
二、加大在建旅游景点的合理布局。例如,关堂镇的清明上和园工程,工程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各种因素,以后景点开放,人流量,车流量,人文休闲等因素。不要出现河南开封市的清明上和园景点无法停车的现象。
三、加大市政工程的投入。旅游景点的出入,道路必须畅通、宽敞,道路指向标示安装都要考虑细致,方便旅游人员来往,进入景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