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14年9月1日至10月15日
(二)调查地点:榆林市一些社区
(三)调查对象:社区居民和社区基层管理人员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文献调研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通过实地走访榆林部分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本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 1 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榆林地区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经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一半以上。素质机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二)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三)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 2 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但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四)工作超标超限,浮于表面。各级政府部门的检查接连不断,一些社区居委会天天忙于迎来送往,介绍经验。而各政府部门有时把工作进社区当作工作创新、上台阶的突破口,对社区居委会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计过高,使社区居委会超标准超负荷工作。
(五)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现在社区居委会简单重复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区居委会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填写报表、资料汇总等简单事务性工作,工作量虽然大效率却很低。有的居委会配备了多台电脑,但是会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办公资源的浪费,知识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窘境。
(六)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四、建议和意见
(一)社区治理社会化
社区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自治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它体现了社区成员的意识,反映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账户并全面安排;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五是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区治理专业化
社区治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理,包括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广的行业覆盖面。许多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专业化治理将是社区治理的一大趋势。目前,许多街道正在探索社区治理专业化。如社区的“便民服务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碰到一些服务项目解决不了,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 3 达不到专业化,给办公自动化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相应采取了一些政策,组织20多名社区干部参加大学学习,提高其文化程度,对社区干部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等等。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区治理法制化
社区治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关系,要搞好社区治理,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严格依法治理,才能体现社区治理的权威性,保持社区工作的协调性,这是社区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以社区内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为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干部的职责,社区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的一些制度规范不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据,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诿,这些都是今后社区需要解决的。
(四)加强协调性
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必须具备“利民”“便民”“乐民”等多项功能和与此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体系,保证社区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功能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区组织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学习,使我对社区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时也熟悉到社区在社区稳定、环境改造、为民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本次调查的结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城市社区自治程度的提高,社区工作对各行业、各专业人才结构应该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较高的文 4 化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组织能力,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为群众提供更满意、更优质的服务。
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传统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理立德的现代文明社会,成为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从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而且还要确定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并使之成为现实,使社区变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社区。因此,应在实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不断强化社区的组织、协调、凝聚职能,将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有序、服务功能配套、治安状况良好、社区环境优美、居民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第二篇:关于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14年9月1日至10月15日
(二)调查地点:榆林市一些社区
(三)调查对象:社区居民和社区基层管理人员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文献调研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通过实地走访榆林部分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本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 1 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榆林地区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经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一半以上。素质机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二)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三)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 2 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但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四)工作超标超限,浮于表面。各级政府部门的检查接连不断,一些社区居委会天天忙于迎来送往,介绍经验。而各政府部门有时把工作进社区当作工作创新、上台阶的突破口,对社区居委会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计过高,使社区居委会超标准超负荷工作。
(五)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现在社区居委会简单重复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区居委会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填写报表、资料汇总等简单事务性工作,工作量虽然大效率却很低。有的居委会配备了多台电脑,但是会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办公资源的浪费,知识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窘境。
(六)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四、建议和意见
(一)社区治理社会化
社区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自治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它体现了社区成员的意识,反映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账户并全面安排;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五是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区治理专业化
社区治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理,包括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广的行业覆盖面。许多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专业化治理将是社区治理的一大趋势。目前,许多街道正在探索社区治理专业化。如社区的“便民服务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碰到一些服务项目解决不了,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 3 达不到专业化,给办公自动化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相应采取了一些政策,组织20多名社区干部参加大学学习,提高其文化程度,对社区干部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等等。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区治理法制化
社区治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关系,要搞好社区治理,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严格依法治理,才能体现社区治理的权威性,保持社区工作的协调性,这是社区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以社区内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为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干部的职责,社区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的一些制度规范不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据,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诿,这些都是今后社区需要解决的。
(四)加强协调性
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必须具备“利民”“便民”“乐民”等多项功能和与此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体系,保证社区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功能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区组织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学习,使我对社区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时也熟悉到社区在社区稳定、环境改造、为民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本次调查的结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城市社区自治程度的提高,社区工作对各行业、各专业人才结构应该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较高的文 4 化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组织能力,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为群众提供更满意、更优质的服务。
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传统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理立德的现代文明社会,成为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从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而且还要确定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并使之成为现实,使社区变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社区。因此,应在实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不断强化社区的组织、协调、凝聚职能,将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有序、服务功能配套、治安状况良好、社区环境优美、居民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第三篇:关于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14年9月1日至10月15日
(二)调查地点:榆林市一些社区
(三)调查对象:社区居民和社区基层管理人员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文献调研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通过实地走访榆林部分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本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 1 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榆林地区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经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一半以上。素质机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二)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三)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 2 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但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四)工作超标超限,浮于表面。各级政府部门的检查接连不断,一些社区居委会天天忙于迎来送往,介绍经验。而各政府部门有时把工作进社区当作工作创新、上台阶的突破口,对社区居委会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计过高,使社区居委会超标准超负荷工作。
(五)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现在社区居委会简单重复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区居委会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填写报表、资料汇总等简单事务性工作,工作量虽然大效率却很低。有的居委会配备了多台电脑,但是会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办公资源的浪费,知识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窘境。
(六)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四、建议和意见
(一)社区治理社会化
社区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自治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它体现了社区成员的意识,反映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账户并全面安排;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五是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区治理专业化
社区治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理,包括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广的行业覆盖面。许多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专业化治理将是社区治理的一大趋势。目前,许多街道正在探索社区治理专业化。如社区的“便民服务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碰到一些服务项目解决不了,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 3 达不到专业化,给办公自动化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相应采取了一些政策,组织20多名社区干部参加大学学习,提高其文化程度,对社区干部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等等。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区治理法制化
社区治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关系,要搞好社区治理,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严格依法治理,才能体现社区治理的权威性,保持社区工作的协调性,这是社区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以社区内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为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干部的职责,社区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的一些制度规范不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据,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诿,这些都是今后社区需要解决的。
(四)加强协调性
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必须具备“利民”“便民”“乐民”等多项功能和与此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体系,保证社区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功能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区组织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学习,使我对社区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时也熟悉到社区在社区稳定、环境改造、为民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本次调查的结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城市社区自治程度的提高,社区工作对各行业、各专业人才结构应该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较高的文 4 化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组织能力,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为群众提供更满意、更优质的服务。
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传统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理立德的现代文明社会,成为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从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而且还要确定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并使之成为现实,使社区变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社区。因此,应在实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不断强化社区的组织、协调、凝聚职能,将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有序、服务功能配套、治安状况良好、社区环境优美、居民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第四篇:关于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
————以香樟园社区为对象
民管0935班胡芳
【内容摘要】:本文以自己亲自到雨花区香樟园社区对该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进行调查,询问其基层行政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该社区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以对居委会成员的采访问答,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得知社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关键词:社区管理、社区发展、社区问题
一.调查背景:
香樟园社区作为雨花区重要的综合居住区域,雨花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下,进一步提高和丰富了社区管理的发展。随着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影响社区发展、社区自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这个周末我对香樟园社区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参观,对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方法:
实地下社区进行调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与负责人的交流获得我的需要的信息。
(二)调查对象:
长沙市雨花区香樟园社区
社区负责人:胡主任联系方式: ***
三.关于社区管理中所呈现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
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作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4000-5000元。长沙市社区公共服务网站延伸到了各个社区居委会,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统一配发了,但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4000-6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3000多元。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长沙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意见》中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进行了统一规定,我区据此确定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建立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但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
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1000元左右每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减负
一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区委办局在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二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
(二)缓化社区、创造优质生活环境
制订社区“创绿工作计划”提出“绿色家庭”评比,进行垃圾分类,组织书画摄影征集和征文比赛,发动党员群众进行卫生大扫除。通过这些活动,能改善社区的环境,是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同时可以提高居民环境意识和卫生健康生活方式意识。
五.调查总结
(一)要搞好社区管理工作必须依靠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这样才能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二)社区里还是很缺乏管理方面的人才,作为民政管理的专业学生,我们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义务去建设好我们的家园,社区需要我们这样是人才。
第五篇:关于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管理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校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在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时间:2017年2月20日。
(二)调查地点:河北镇元社区。
(三)调查对象:小区里的群众。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自己亲自到河北镇元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进行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只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的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我区的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9%。素质结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1、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2、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的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3、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但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4、工作超标超限,浮于表面。各级政府部门的检查接连不断,一些社区居委会天天忙于迎来送往,介绍经验。而各政府部门有时把工作进
社区当作工作创新、上台阶的突破口,对社区居委会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计过高,使社区居委会超标准超负荷工作。
四、建议和意见
(一)社区治理社会化
社区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自治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它体现了社区成员的意识,反映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五是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区治理专业化
社区治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理,包括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广的行业覆盖面。许多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专业化治理将是社区治理的一大趋势。目前,许多街道正在探索社区治理专业化。如社区的“便民服务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碰到一些服务项目解决不了,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达不到专业化,给办公自动化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相应采取了一些政策,组织20多名社区干部参加大学学习,提高其文化程度,对社区干部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等等。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区治理法制化
社区治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关系,要搞好社区治理,必须依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严格依法治理,才能体现社区治理的权威性,保持社区工作的协调性,这是社区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以社区内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为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干部的职责,社区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的一些制度规范不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据,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诿,这些都是今后社区需要解决的。
(四)加强协调性
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必须具备“利民”“便民”“乐民”等多项功能和与此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体系,保证社区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功能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区组织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学习,使我对社区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时也熟悉到社区在社区稳定、环境改造、为民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
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城市社区自治程度的提高,社区工作对各行业、各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社区自治管理和社区实际工作需要,社区的人才结构应该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组织能力,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为群众提高更满意、更优质的服务。从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而且还要确定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并使之成为现实,使社区变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社区。因此,应在实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不断强化社区的组织、协调、凝聚职能,将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有序、服务功能配套、治安状况良好、社区环境优美、居民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